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說的課是小學語文第九冊二十二課《鯨》的第一課時。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起首以生動風趣的開頭先容鯨是特大特生的動物,接著以普通的語言先容鯨的演變進化歷程,闡明鯨是哺乳動物,末了先容了鯨的生存習性。
二、教學目標、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準確謄寫下列詞語:鯨、屬于、前肢、濾出、噸、肺、胎生、果斷。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存習性,了解枚舉數學、比力、舉例、比喻等闡明要領。
3、造就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難點:了解鯨的進化過程,理解“鯨不屬于魚類,是哺乳動物。”
四、教學時數:兩課時。
五、教學程序。
(一)反饋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課前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平時較少接觸鯨,更要通過課前去收集相關材料,才能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也體現了大語觀教學,把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第一環節在了解預習收獲后,也可以讓學生談談還想知道鯨的什么內容,導入新課,調動學習的興趣。
(二)緊扣訓練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是為學生會學,教師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環節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即相知道的內容,教師適機疏理,再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提出具體要求。如本單元根據教材編排要求學生閱讀時要能用較快的速度,并能從課文重點展開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匯報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
1、掌握字詞。《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可通過學生自主匯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并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破重點。在學生交流讀懂內容時,教師要及時疏理,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教師適當板書,同時結合朗讀指導,訓練語感,加深學生印象。
3、體會課文說明方法,突出課文重點。在環節過渡上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引發學生思考:“課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因為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平時要加強培養,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學、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讀和聯系實際說話,進一步理解,并初步運用這些方法。
(四)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質疑是學生自動學習的標記,是造就學生創新意識的緊張途徑,又是教學信息反饋和交換的緊張關鍵。老師要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實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力,從而拓寬學生的頭腦。像課前的質疑是為了變更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后的質疑,不但能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由課文向課外讀物生長,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布置作業。
根據學習后的收獲,和還想知道的問題,課外去搜集材料,辦一份小報,第二課時展示交流。
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正比例的意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浙教版第十二冊第3單元的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分數和比的知識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教學內容的最后一個單元。教材通過實例說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的變化而變化。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隨著擴大;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并且從具體的數據中看出: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擴大、縮小的變化規律是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商)總是一定的,寫成關系式就是:xy=k(一定),從而給出正比例的意義。通過正比例意義的教學,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1、使學生掌握正比例的意義及字母表達式,會正確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兩個量。
2、通過對比、觀察、歸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并樂于與人交流。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并能準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為了使學生掌握好反比例的意義這部分知識,達到以上的教學目的,突破以上教學重難點,教師采用遷移法、對比法、引導法、講解法、聯系法、自主探索法來進行教學。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利用舊知構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結的方法等等。
第一部分:復習三量關系,為本節內容引路。
第二部分:新課從創設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觀察、分析、概括,緊緊圍繞判斷正比例的兩種相關聯的兩個量、商一定展開思路,結合例題中的數據整理知識,發現規律,由討論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識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鞏固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由此驗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掌握判斷方法。最后指導學生看書,抓住本節重點,突破難點。安排適當的練習題,在反復的練習中,加強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斷的方法。合理安排作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力爭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使學生認識結構不斷發展,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做到在加強雙基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并為以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節課通過具體實例,借助事物表象,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數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發現兩種相關聯量的變化規律。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探索規律的積極性,重視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練習設計,具有坡度,深化拓寬了所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方法(商一位數)。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數除的試商方法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會用這兩種試商方法進行筆算。
5、步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6、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了解商的變化規律。
7、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出發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8、通過學習、探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對于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2、能熟練的進行試商和商的定位。
3、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方法試商的能力。
難點:
1、掌握估算的方法,并正確進行估算。
2、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方法。
3、運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四、具體例題分析
1、P78、79頁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80÷20=4注重學生說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 )80÷19≈( ),讓學生自主思考,最后教師要引導方法:先估除數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數,然后用口訣能計算出來。120÷30= 的方法同上。
2、P81-82頁的例1是筆算除法1商是一位數的除法(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92÷30=在這個例題(1)中重點解決試商的方法和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商寫在什么位置)。例題(2)140÷30=重點解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兩題分析、歸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3、P84頁例2是筆算除法1(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例題(1)84÷21=是把除數“四舍”后試商的教學。例題(2)196÷39=是把除數(五入)后試商的教學,注意這里有一個調商的過程,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如何調商最恰當。
4、85頁例3是筆算除法1(3)(除數不是接近整十數的除法)140÷26=,這里涉及到兩次調商的過程。把“26”看成“30”來試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來試商。可能有的學生還會把“26”看作“20”來試商,這里要引導學生從第一次試商后的余數來觀察試商也行。所以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節課還要歸納出:每次除得得余數要比除數小。
5、P89頁例4是筆算除法2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例題(1)576÷18=要讓學生知道除數是兩位數,先用“18”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例題(2)930÷31重點在于除到十位余下的數是0怎么辦?(不夠商1就商0)。在這節課中通過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頁例5是研究商變化的規律。第一組集合題讓學生體驗商變化的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第二組用一個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五、習題分析
重點分析練習十七的相關習題。
第一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系。
第二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復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復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系。
第三題,分析數量關系很總要。
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交流方法,這里要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完成。
第五題,先出示前四個小題,讓學生回答,并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再出示后四小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
第六題,讓學生觀察討論,這里實質上是運用了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更加簡便。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孜孜以求地收復中原,報效國家,卻屢遭主和派打擊、排斥,晚年甚至受到好友楊萬里的詩諷。他一生很愛梅花,因為梅花象征著氣節。他的這首詠梅詞正寄寓了他憂國傷時、堅守節操的情志:在孤獨和寂寞中,他堅守心靈的恬定;面對悲劇性的消亡,他矢志不渝。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接觸過該詞,詞的大意稍有了解,教學的重點不必拘于此點。因此,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鑒賞詩、詞、曲的方法,培養他們熱愛我國的傳統文化是該課的重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歸納總結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2、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把握作者感情。
【教學重點】分析詞的意象;理解作者詞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整體感知詞里的藝術形象,學習歸納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知識目標】了解陸游的生平以及愛國情感;理解梅花的形象和品格內涵;背誦本詞。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鑒賞詩、詞、曲的方法。
【情感目標】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積極健康審美情趣。
三、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分析與設計:
(一)教法設計
根據 “以學生發展為本” 的課程改革理念,結合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學會學習”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講授法:
為了幫助更好地理解《卜算子·詠梅》中梅花的形象,講解作者的生平,介紹作者寫詞的時代背景,串解本詞的意境。
(2)啟發式教學法:
適時運用多媒體等手段拋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挖掘學生思維潛能,幫助學生提高解決疑難問題的實踐能力。
(3)知識遷移法: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金鑰匙,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關鍵。在學習《卜算子·詠梅》時,引導學生概括歸納鑒賞詩詞的方法,建立知識的網絡結構,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可行性前提,再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方法去鑒賞其他的詩詞就水到渠成了。
(二)學法設計
(1)觀察分析法
在導入部分,播放梅花的相關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梅花的人格魅力。再結合日常對梅花的了解,概括常態的梅花具有的人格內涵。
(2)誦讀法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寐時,詠其文,見其義,所得多矣。”利用誦讀法可以使學生在讀書時眼觀其文,口讀其聲,耳聽其音,腦思其義,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眼、口、耳、腦。同時,誦讀法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理解,加深記憶。
( 3 )小組討論法
促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過程中,學會總結歸納,進行知識遷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教學,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在民主的氛圍中引導學生總結提升,最終能夠獨立鑒賞任意的詩詞。
四、教學過程:
(一)由多媒體課件——“梅花”的圖片導入
(二)作者情況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釋義——了解詞的大意
(四)講授“意象”與“意境”的相關知識點
(五)再讀 注意節奏與情感
(六)總結鑒賞詩、詞、曲的方法
(七)拓展鞏固:馬思遠 “天凈沙 ·秋思”
(八)作業
(九)教學反思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習詩歌的方法之一。朗讀指導可在學生基本了解詞意、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進行。指導的基本方式是: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試讀——示范指導——再練讀——再試讀。還可以創設情境,如展示圖片、配上激昂歡快的樂曲等,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詞的朗讀與古詩略有不同,同樣講究節奏與韻律,但句與句之間的語氣更加連貫,上下闋之間停頓略長一些,注重意境的營造。這首詞在語言形式上接近現代漢語,便于朗讀時情感的醞釀與抒發。教師可啟發學生講一講詞的大意,對講錯的地方,師生互相補充修正。在熟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課后延伸: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把詩詞朗誦用錄音機錄下來,同學之間相互欣賞,激發學生誦讀和積累古典詩詞的興趣。
五、預期教學效果
(一)本堂課的主要特色
以梅花的圖片導入,配合廖昌永的《梅花引》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們對梅花所具有的人格內涵進行思考。
注重“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分析詩詞的意象和梅花的品格將作為整堂課的重點,學習之后學生能概括總結出鑒賞方法并能遷移運用到鑒賞其他詩詞中去。
(二)教學效果預測及應對措施
針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采用多媒體播放梅花凌寒獨自開的壯美景色,加上音樂的渲染,有聲有色,具有直觀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為學習新知識架設了橋梁。這個環節學生基本上注意力比較集中,興趣會比較高漲,能獨立概括出梅花的堅強、冰清玉潔的特點。陸游資料的恰當引用補充了學生認識上的空白,對于理解詩詞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鋪墊。
但本課容易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學生只是傾聽。所以在理解詩詞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當學生感覺不知從何下手時,老師再及時地點撥。
說課稿 篇5
今天我作為一名禮儀課的老師上課,實在是有些趕鴨子上架,因為這堂禮儀課是我從事教學以來的第一堂。但因為我又是一名班主任,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引導學生做一個高素質的公民。
這個想法使我走進了禮儀課堂,做起了一名孩子們眼中的禮儀老師。 應該說,孩子身上的問題的確不少,語言的文明和行動的文明都是我們所關注的。為什么會選擇升旗儀式這個主題呢?
原因有一、舉行升旗儀式是愛國的表現,而我們的學生卻不能很好地體會這一點;二、在舉行升旗儀式時,我們的孩子做了許多不合禮儀規范的事,剛才在上課時我們討論的不和諧的地方都是真實地發生在我們孩子身上的。我們的禮儀課就是要從孩子們的身上發現問題,通過我們的課堂解決問題,從而使我們的升旗儀式更規范。 為了讓學生對升旗儀式有較好的了解,我首先選擇了“小丫姐姐考考你”的形式,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接著觀看天安門廣場上國旗護衛隊升旗儀式,激起了學生對國旗的熱愛,很好地完成了激情過程。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讓學生深深懂得五星紅旗代表著我們國家,任何褻瀆國旗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升國旗是莊嚴、肅穆的,認真參加升旗儀式是愛國的表現,讓孩子們感受到認真參加升旗儀式應是一種自覺的行為。 我覺得有了這一步,再來說說我們在舉行升旗儀式時存在的問題,這樣更能促進孩子們想要做好這一切的強烈愿望。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們了解到其實他們都知道怎樣做才合乎禮儀規范,可為什么沒有做到呢,因為我們的孩子是好動的,他們對國旗的認知不到位,導致他們在升旗時態度隨便。
但他們又有很大的可塑性,這堂課的學習,使他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國旗,一看到國旗就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因此通過找出錯誤行為,練習規范動作,孩子們會馬上接受我所要教學的禮儀規范。 具體效果怎樣,那只要看我們孩子在課的最后模擬升旗儀式上的表現就可以了,只要他們以一個個精神飽滿以合乎升旗儀式禮儀規范的形象出現,那么我覺得我在本堂課就達到我的目的了。
當然我非常希望每當升旗儀式時,在孩子們的頭腦中能留下我今天的課,從此以后都能認真參加升旗儀式,那我會很愿意接受有些老師的建議,將我的課在全校巡回演出,讓我們每星期一都能在升旗儀式上看到學生對國旗深情的注視。!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開心學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本課是功能型的交際型的交際訓練課,我借助“任務型”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于一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表達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句型:
① D u lie … ?
es , I d . ( N , I dn’t . )
② I lie … .
2、學習認讀單詞:sccer baseball badintn tennis basetball ddge ball vlleball ping-png
語言技能目標:
①、使學生能夠根據指令做動作。
②、根據圖片和情境說出單詞和句子。
③、在圖文或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演。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游戲、敢干開口,樂于模仿,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從而意識到交流對于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實現自由參與和創新,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難,使交際順利進行。
文化意識目標:
能夠恰當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喜愛與不喜愛的事物、活動、各種運動等,在語言交流中交換被此情感信息。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1、詢問喜歡什么的句型:D u lie … ?
2、對情境進行模仿,創新。
我主要通過感知新教材——設置——靈活運用這三個主要步驟來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在教學開始讓學生以舊帶新引入新知,通過對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務,并在教師用實物(各種球),頭飾、圖片、錄音等多種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實現對知識的體驗和實踐最后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實現能力的發展。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以每4人一小組,用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名字命名,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勻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境。
(二)情境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單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實物和圖片相結合,在表演時帶上各種可愛卡通人物的頭飾,在加生活化的錄音為學生設置了真實而有效的場景,激發了學生想說英語的愿望,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分別采用了師評、組評、自評為主要方式,課堂上老師恰當的使用激勵性評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課教學模式設置為
激趣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展
下面說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了實物(各種球)、照片、頭飾、幻燈、錄音、競賽板、貼畫、小禮物等媒體設計教學,學習則利用自制的組標、頭飾等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三、說課堂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我采用了聽、說、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熱身——新知——趣味操練——鞏固練習。
1)錄音播放愉快的英語歌曲:D u lie baseball渲染課堂氣氛。
2) 出示組標并請四個學生到講臺前,背對學生戴上Gg Tn enn itt cat 的頭飾,表演上個單元的對話。
3)檢查上節課布置的手工活動:畫笑面。(小組活動)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我們的小制作》。這次訓練是以“我們的小制作”為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是對本單元課文內容的擴展和延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交際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說教學目標:
1、能比較詳細地介紹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過程。
2、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相互交流的興趣,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3、培養說話大方、有禮貌以及認真聆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說教學重難點:誘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口語交際的潛能,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清楚明白地介紹自己的小制作。 說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動手制作小制作。
2、有關的課件、獎品。
說教法學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段特點,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采用了模擬闖關“情境法”,將課堂轉換成現實學習生活場景,使師生成為活動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說一說”、“比一比”、“夸一夸”三個特定情節,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學生敢說、會說、巧說的良好效果。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做的小制作你們都帶來了嗎?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
2、作品展示。
3、質疑:看來每一位同學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誰來告訴我你做的是什么呢?
4、學生簡單介紹。
5、小結:今天我們就利用這節課來說一說“我們的小制作”。在這個過程中,你們要勇敢地闖過三道關,成為我們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們有信心嗎?下面就帶著你們的小制作一起進入第一關“說一說”。
【設計理念:作品的展示與教師的表揚與鼓勵,可激發起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這為下面的“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情境,相互交流。
第一關:說一說 1、課件呈現:
(1)請你向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的小制作是怎么做的。
(2)一定要把過程說清楚,說明白。
2、合作交流:請你們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組里學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最好把制作過程說得清楚些(板書:說清楚)
3、學生匯報:指名介紹自己的小制作。
4、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為了每一個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的聽到我們的聲音,我們發言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生:說話的時候聲音要大一些??
師:對,所以接下來的同學,在介紹自己的小制作的時候就要大聲的說啦。(板書:大聲說)
師:剛才這位同學的介紹和前面幾個同學的有什么不同嗎? 生:過程更加清楚??
生:用上了一些合適的連接詞??
師:這些詞就是表示順序的連接詞,在介紹的過程中,合理的使用它們,就可以讓我們的表達更加有序,讓聽的人聽的更加明白。
(師板書:先、再、然后、接著、最后)
師:那么誰也能試著用上這些詞,再來介紹你的小制作呢?
5、教師小結:看了同學們都學會了如何讓使用這些表示順序的連接詞,個個都想站起來介紹自己的小制作,不要著急還有機會呢,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第二關“比一比” 【設計理念:口語交際應緊密聯系生活,以具體的活生生的生活為內容,以學生的實踐經驗為基礎的。“小組交流,介紹作品”這樣的設計基于學生實際,可以真正了解學生言語交際過程中所想了解的內容,能使口語交際訓練貼近學生,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第二關:比一比 課件呈現:
(1)在合作小組里,展開你豐富的聯想,向小伙伴介紹你的小制作。
(2)比一比誰說的最好,推選出來為全班展示。
師:請各小組被推選出來的同學上講臺來為我們介紹他的`小制作,其他同學該怎么做呢?(板書:認真聽)
師:等他們介紹完以后由你們來當評委,看看誰是你們心目中的“小巧嘴”。 舉行“小巧嘴”評比會。 師生共評。
【設計理念:推選上臺展示說,這樣的設計能讓老師清楚地知道學生對于這一次的口語交際的掌握情況如何,同時,也是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親自實踐的機會。同時,競賽的形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評比的過程中,深化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學生在評價中得以提升。】
第三關:夸一夸 課件呈現:
(1)把你的小制作展示給大家。
(2)請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誰做的最好,最有創意。 相互參觀,評選“小巧手”。(板書:大膽評)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目的在于打開學生想像的閘門,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以掀起課堂上學生發言的高潮,調動每個孩子口語交際的積極性。】
三、總結回顧,揭示中心。
今天在課堂上,每個同學都為大家展示并清楚的介紹了你的小制作,我感到很高興,更讓我高興的是你們還學會了如何傾聽別人講話。希望你們還能記住,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讓我們都來做個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去創造吧!
【設計理念:教師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們充滿信心,能大膽地去與別人交流,生活中要多多動手與動腦。只要敢說,就會做到會說、巧說。】
四、作業設計,課外延伸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不光心靈手巧,而且都是能說會道的學生。老師非常高興,下課后,把你制作小制作的過程簡單地寫下來。
【設計理念:口語交際是為寫話做準備,讓學生把說的能寫下來是口語交際的一個提升。】
五、板書設計。
名稱() 材料() 過程:先 再 然后 接著 最后
【設計理念:板書的設計,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白說的時候要達到什么要求,聽的同學要怎么做。】
總之,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在不同內容的口語交際中,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操作中學,在發現中學,到大自然中學,于情境中學。學生學得積極了,學得主動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增強了,口語交際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口語交際的課程取向應該是相當明朗的,那就是: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有效地進行人際交流。
我 的 小 制 作
小制作的名字: 準備的材料: 我是這樣制作的:
我先 接著 然后 再 最后 這樣我的小制作就做好了,我心里真高興!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此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小學數學第十冊第84---85頁的約分。約分是在學習了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分數的基本性質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節課內容為學生學習分數的計算條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過程與方法:設置情景與激趣,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舊知自主探究新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及遇到問題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約分和最簡分數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四、教學難點: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并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五、教法、學法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絕大多數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找準每一節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可讓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把約分的過程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會約分的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對操作演示的觀察分析自己總結歸納出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六、設計理念
我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抽象過程,關注學生的生活意識,通過教師的精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啟發式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思考中獲得數學知識。在數據研究中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程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所以我打算從情境導入,激發興趣——經歷過程,理解意義——自主探索,總結方法——鞏固練習,提高能力——總結提升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七、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復習鋪墊、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第一步,復習鋪墊,在這里我設計兩道復習題,一道是復習最大公因數,另一道是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任何新知識都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為依托的,所以在課的開始就復習回顧了這兩個知識點,為下面學習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方法做好鋪墊.
第二步,情境導入 激發興趣
教材中的例題是一幅游泳的情景圖,我認為北方的學生對此情境還是有一些生疏,所以我先向學生介紹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并聲情并茂的介紹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讓學生在觀看圖片時感受到長江的壯麗,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然后先揭示長江干流水質污染的第一個數據,再揭示同期調查的另一組數據,為什么同一個調查會出現兩個不同數據
呢?這樣設計不僅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并且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數據展開數學研究。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第二環節:經歷過程、理解意義。
第一步 動手實踐 討論交流(教學最簡分數的意義)
對上一個問題班中的好學生肯定能說出60/100和3/5是相等的。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這個答案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層,并沒有深入地去思考過。所以我要及時追問學生“它們為什么相等”,根據手中的學具卡片(介紹卡片上是兩個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圖一圖,畫一畫進行探究,驗證。激發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小組學習交流時間與空間,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在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驗證,3|5還用不用化簡,為什么?這樣的分數我們把它叫什么?確定最簡分數的標準是什么?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最簡分數,并及時進行練習加以鞏固。
第二步 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教學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此處出示把18|30化成最簡分數,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在討論約分方法時,教師要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鼓勵方法的多樣性,把學生的不同做法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讓學生認真思考,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揭示約分的意義并板書。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思考、聯想、誘發學生的創新因素,引導學生克服固定的思維模式,鼓勵創造性地發現知識的規律和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第三環節:自主探索、總結方法(教學約分的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提出的重要學習方式,在教學18|42這一環節中我打算讓學生,形成約分方法知識的表象,對自學部分,及時進行反饋,并予以指導,讓學生自己找到約分的方法。在學習約分的兩種形式時,通過一步步清晰的計算過程,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影象。
1.學生自主學習約分的書寫格式。指導學生看書自學,并提示要注意約分方法中關鍵的地方。
1除外;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2.交流匯報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形式。
A、逐次約分法。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過程。在書寫的時候,提醒大家注意各個數位對齊。最后都要約成最簡分數。
B、一次約分法。
(指出如果能很快看出18和42的最大公約數,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約分得。)
3.結合板書小結。
(我們既可以用它們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去除,一步一步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約數去除,直接約分。)
通過把18|30和12|48進行約分,使學生理解約分的意義;并在一步一步的嘗試解決的過程中,自己感悟約分的方法。教師在這個環節要注意引導,多問學生“為什么”,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約分的方法和重點。這樣學生掌握得更加深刻。
第四環節: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再練習上我注重知識的階梯性,加強知識與技能的聯系,特設計以下幾個練習。
(一)嘗試練習
(二)專項約分練習。
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對下面各分數進行約分。寫在作業紙上。
及時對所學內容進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練習中教師不對兩種約分形式作規定,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三)游戲活動:每人從信封袋中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分數卡片。
(1)最簡分數上講臺,
和最簡分數相同的分數起立。
聯系生活實際發散性思考。
(2)從剩下的同學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幫最后兩名同學找最簡分數作朋友。
在練習設計上,從基礎訓練到綜合訓練,都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充滿趣味性,把孩子拉入游戲之中,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鞏固本課的所有知識點。
第五環節:總結提升。
在本課的總結上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問學生,你能把老師的板書寫完整嗎?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小結,在對知識的梳理過程中,又對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進行了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還要求學生給自己這節課打打分并說說理由。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和自我反思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我表達和評價的能力。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板書中有空,是殘缺不全的,從審美上缺乏整體完整的感覺,讓人看了不舒服。這種板書是我多年探索形成的,從格式塔心理學完形理論主張的觀點上講,學習者有彌補“缺陷”,完結“圖形”的心理傾向,缺漏、殘破的板書“圖形”正好引起學生心理上不平衡、不舒服,產生自覺補缺、填充的欲望。從建構性學習的角度上講,學生完全應該有自己的選擇,如果教師將板書填寫完整,學生只是照搬,只是被動接受。長久如此形成依賴,這樣的板書設計更容易喚回記憶,將不完整部分彌補,更容易正確“完形”。我認為板書是教師提挈學生自主學生的一條線索和載體,不是教師自己玩味的,更不是設計給別人鑒賞品味的。
說課稿 篇9
一 說教材:
本課是人音版八年級第十六冊第三單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鄉》創作于1983年,王立平詞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后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本節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在本單元中作為第二課時設計。 歌詞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開始,通篇質樸深情,如敘家常。借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贊頌,抒發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歌曲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動聽,平易親切,節奏嚴謹。雖然采用三拍子,但不拘泥于這種節拍通常的強弱韻律,而以切分、附點等手法使其變化無究。 歌 曲為F大調,3/4拍子,小行板速度 。歌曲結構十分簡潔,如果除去反復部分,前后只有四個樂句。前兩個樂句為第一段,富有敘事性,樂句樸素無華。后兩個樂句為第二段,情深意長,表現出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第一段(前兩個樂句),用較平穩的旋律起句,第2、4小節的大跳音程,像是平靜的海面上不斷涌起的浪花。第二句的結尾,以稍加拉寬的節奏結束了這一段落。第二段(兩個樂句),旋律向上五度以屬音做第二段的句頭,重復使用第一段的節奏。更加深了對大海的愛戀之情。第二段中出現的新節奏與歌詞緊密相連,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使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說學情:
這首歌曲具有濃厚的思鄉情感,對于現在的中學生,由于長期和父母一起生活,沒有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的經歷,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結合朗誦經典的以思鄉主題的詩詞或欣賞《夢駝鈴》、《故鄉的云》等歌曲,從多個側面啟發學生更深刻地感受這首歌曲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夠用正確的節奏來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過程與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模仿、體驗等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情感教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母親、對家鄉以及生活的熱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難點: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思鄉的情感。
五、說教法、說學法:
八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音樂學習,有了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的積累,具備了分析樂曲各種音樂要素以及簡單讀譜的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教法: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原則,以啟發、點撥、引導為主,輔以示范和講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講解法:介紹歌曲作者和創作背景、介紹多聲部音樂。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來表現音樂,來感染學生。
多媒體輔助法:展示以思鄉為主題的圖片、詩詞,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點撥指導法:用于針對學生對歌曲演唱的音高、時值、力度、情感把握上。
情境啟發引導法:創設情境,因勢利導,讓學生體會思鄉情。 提問法:多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盡量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二)、學法:討論交流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歌曲的特點,演唱的技巧。
嘗試法:指導學生自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六、說教學過程
(一)、借助問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詩是表達思鄉之情的?誰來朗誦一下?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思鄉詩。
師: 在“故鄉”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方塊字中,蘊涵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積淀下來的思想哲學、民風民俗,中國人走到哪里,都會在故鄉情結中良久徘徊,別離之愁、思歸之渴,這種情結如同生命一樣古老而常新。這種情結不但大量出現在文學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為題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思鄉的歌曲。
(二)、新課教學
1、初聽音樂,設問:它的基本情緒和情感是什么? 簡單介紹詞、曲作者及歌曲創作背景
2、第二次聽賞,設問:這首歌曲是什么節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
(1)出示幻燈片:3/4拍,強弱規律為強弱弱,讓學生用拍手等肢體動作體驗3/4拍的強弱規律,并學習3拍子的指揮圖示。
(2)出示幻燈片:二聲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學唱(請學生打開課本26頁)
(1)高聲部旋律學習:a、老師范奏(唱),學生劃拍默唱,問學生音樂情緒的變化?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區別?可重復演奏(唱),讓學生體會發現。學生回答后可總結此曲的強弱規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強弱弱的規律,而是強強弱;b、學生跟琴學唱,注意音樂情緒的變化、力度的變化、四分浮點音符后接兩個十六分音符,演唱時要體現出來;c、學生自學,老師巡視釋疑解難;d、課堂反饋(隨機抽測,考察學生完成情況);e、教師點評,再次鞏固。
(2)低聲部旋律學習:a、老師范奏(唱),學生劃拍默唱; b、學生跟琴學唱,同樣要注意力度的處理以及前后情緒的變化;c、學生自學,老師巡視釋疑解難;d、課堂反饋(隨機抽測,考察學生完成情況);e、教師點評,再次鞏固。
(3)歌詞學習:a、按節奏朗讀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節奏的掌握)。讓學生展開討論,歌詞中“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如何去理解?為什么說“媽媽總在我的身旁”?引導學生去體驗母愛,進而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b、配樂朗誦歌詞(加強學生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帶著剛才對母愛的體驗,配樂朗誦。
(4)帶詞演唱:注意力度度變化以及情緒的處理,啟發學生帶著情感演唱。
(5)課堂反饋,抽一組上臺演唱;
(6)完整演唱一次,請一學生擔任指揮,老師點評;
(7)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個學生擔任指揮,幾個學生打擊樂伴奏,教師擔任鋼琴伴奏;
(三)、拓展欣賞:
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云》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鄉》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總9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03-27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
《獅子和鹿》說課稿模板12-17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