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模板匯總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評委:
大家好! 我是x號考生陳光倩。我說課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1
第一章第三節第一課時《函數的單調性》,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學習評價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對本節課的理解與設計,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首先,學生在初中學習了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圖象,對增減性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本節課進一步學習函數單調性的嚴格定義,從數和形兩個方面理解單調性的概念。而在高三利用導數為工具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所以本節課的學習,既是初中學習的延續和深化,又為高二、三學習不等式、極限、導數等其它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也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常用工具,也是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重要素材。因此本節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二,教學目標。
新課改的精神在于以學生發展為本,能力培養為重。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課程要求以及本節課的內容和結構。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從形與數兩方面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函數圖象和單調性定義判斷,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方法.
2.通過對函數單調性定義的探究,滲透數形結合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 觀察,歸納,抽象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對函數單調性的證明,提高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
3.通過知識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嚴謹論證的良好思 維習慣;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
其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重在教學過程,學生在探索的活動過程中,能夠主動認知,建構創造力使學生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判斷、證明函數的單調性。
對單調性直觀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這種由形到數的翻譯,從直觀到抽象的轉變對高一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其次,單調性的證明是學生在函數學習中首次接觸到的代數論證內容,而學生在代數方面的推理論證能力是比較薄弱的.因此我認為本節課的叫教學難點難點是引導學生歸納并抽象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以及根據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 主要采取教師啟發講授,學生探究學習的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提供的線索,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展示相應的數學思維過程,使學生有機會經歷數學概念抽象的各個階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思維活動,深入探究。學法指導,新課改將以學生發展為本,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積極主動、用于探索的方式。因此,本節課主要采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通過讓學生動手做一做、畫一畫,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終形成概念,獲得方法,培養能力。
三 教學過程的設計
為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階段:創設情境,引入課題;歸納探索,形成概念;掌握證法,適當延展;歸納小結,提高認識.具體過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對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 只有學生對學習對象有了豐富具體經驗以后,才能使學生對學習對象進行主動的,充分的理解,因此在本階段的教學中,我從具體材料——有關奧運會天氣的例子,引入函數的單調性。使學生體會到研究函數單調性的必要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精神。
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兩個任務:
(1) 由于某種原因,20xx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間由原定的 7 月 25 日推遲 到 8 月 8 日,請查閱資料說明做出這個決定的主要原因.
(2) 通過查閱歷史資料研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天氣溫變化情況.
課上通過交流,可以了解到開幕式推遲主要是天氣的原因,北京的天氣到 8 月中旬,平均氣溫,平均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天數等均開始下降,比較適宜大型國 際體育賽事.
課上我引導學生觀察 20xx 年 8 月 8 日的氣溫變化曲線圖,引導學生體會在某些時段溫度升高,某些時段溫度降低.
然后,我指出生活中我們關心很多數據的變化,并讓學生舉出一些實際例子 (如燃油價格等). 隨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所有這些數據的變化,用函數觀點看,其實就是隨著自變量的變化,函數值是變大還是變小.
(二)歸納探索,形成概念
在本階段的教學中, 為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概念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經歷觀察、歸納、抽象的探究過程,加深對函數單調性的本質認識,我設計了三個環節,引導學生分別完成對單調性定義的三次認識.
1. 借助圖象,直觀感知
本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從學生的已有認知出發, 即從學生熟悉的常見函數的圖象出發,直觀感知函數的單調性,完成對函數單調性定義的第一次認識.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兩個問題:
問題 1:分別作出函數y?x?2,y??x?2,y?x2以及y?
變量變化時,函數值有什么變化規律?
在學生畫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圖象,獲得信息:第一個圖象從左向右 逐漸上升,y 隨 x 的增大而增大;第二個圖象從左向右逐漸下降,y 隨 x 的增大 而減小.然后讓學生明確,對于自變量變化時,函數值具有這兩種變化規律的函數,我們分別稱為增函數和減函數. 而后兩個函數圖象的上升與下降要分段說明,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函數的單調性是對定義域內某個區間而言的,是函數的局部性質.
對于概念教學,若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概念的相關屬性,則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設計了問題
問題2:能否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增函數,減函數?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增函數的定義:
如果函數f(x)在某個區間上的圖象從左向右逐漸上升,或者如果函數f(x)在某個區間上隨自變量 x 的增大,y 也越來越大,我們說函數f(x)在該區間上為增函數.
然后讓學生類比描述減函數的定義.至此,學生對函數單調性就有了一個直觀、描述性的認識.
2. 探究規律,理性認識
在此環節中,我設計了兩個問題,通過對兩個問題的研究,交流,討論,將 函數的單調性研究從研究函數圖象過渡到研究函數的解析式, 使學生對單調性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使學生完成對概念的第二次認識
問題 1:下圖是函數y?x?2
x(x?0) y 的圖象,能說出這個函數分別在哪個區間為增 函1x的圖像,并且觀察自
數和減函數嗎? 函數和減函數嗎?
對于問題 1,學生的困難是難以確定分界點的確切位置. 通過討論, 使學生感受到用函 數圖象判斷函數單調性雖然比較直觀, 但有時不夠精確,需要結合解析式進行嚴密化,精確化的研究,使學生體會到用數量大小關系嚴格表述函數單調性的必要性, 從而將函數的單調性研究,從研究函數圖象過渡到研究函數的解析式.
問題 2:如何從解析式的角度說明f(x)?x2在 [0,+∞ ) 上為增函數?
在前邊的鋪墊下,問題 2 是形成單調性概念的關鍵.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 先分組探究,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補充,并及時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反饋,評價, 對普遍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辨析中達成共識.
對于問題 2,學生錯誤的回答主要有兩種:
(1)在給定區間內取兩個數, 例如 1 和 2, 因為12?22,所以f(x)?x2在 [0,+∞) 上為增函數.
(2)仿(1),取很多組驗證均滿足,所以f(x)?x2在 [0,+∞) 上為增函數.
對于這兩種錯誤,我鼓勵學生分別用圖形語言和文字語言進行辨析.引導學生明確問題的根源是兩個自變量不可能被窮舉.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給定的區間內任意取兩個自變量 x1,x2 ,然后求差比較函數值的大小,從而得到 正確的回答:
任意取0?x1?x2,有x1?x2?(x1?x2)(x1?x2)?0, 所以f(x)?x在 [0,+∞ )
為增函數.
這種回答既揭示了單調性的本質,也讓學生領悟到兩點:(1)兩自變量的取值具有任意性;(2)求差比較它們函數值的大小.事實上,這種回答也給出了證明 單調性的方法,為后續用定義證明其他函數的單調性做好鋪墊,降低難度.至此, 學生對函數單調性有了理性的認識.
3. 抽象思維,形成概念
本環節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抽象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使學生經歷從特殊
222
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完成對概念的第三次認識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嚴格的數學符號語言歸納,抽象增函數的定義,并讓學生類比得到減函數的定義.然后我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有關單調性的概念, 對定義中關鍵的地方進行強調.
同時我設計了一組判斷題:
判斷題: ①已知函數f(x)?1
x,因為f(?1)?f(2), 所以函數f(x)是增函數 .
②若函數f(x)滿足f(2)?f(3),則函數f(x)在[2,3]上為增函數.
③若函數f(x)在 (1,2] 和(2,3)上均為增函數,則函數f(x)在(1,3)上為增函數. ④ 因為函數f(x)?1
x在(-∞,0)和(0,+∞ )上都是減函數 , 所以f(x)?1
x在(-∞,0)
∪(0,+∞ )上是減函數.
通過對判斷題的討論,強調三點:
①單調性是對定義域內某個區間而言的, 離開了定義域和相應區間就談不上單調性. ②有的函數在整個定義域內單調(如一次函數), 有的函數只在定義域內的某些區間單調(如二次函數),有的函數根本沒有單調區間(如常函數).
③函數在定義域內的兩個區間 A,B 上都是增(或減)函數,一般不能認為函數在 A ∪ B 上是增(或減)函數.從而加深學生對定義的理解,完成本階段的教學.
(三)掌握證法,適當延展
本階段的教學主要是通過對例題和練習的思考交流,分析講解以及反思小結,使學生初步掌握根據單調性定義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探究定義的等價形式,對證明方法做適當延展.
例 證明函數f(x)?x?2
x在(2,??)上是增函數.
在引入導數后,用定義證明單調性的作用已經有所降低,我選擇一個較難的例子,主要是考慮讓學生對證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證明過程的教學分為三個環節:難點突破,詳細板書,歸納步驟.
1. 難點突破
對于函數單調性的證明, 由于前邊有對函數f(x)?x在[0,+∞)上為增函數的研究作鋪墊, 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取值和求差兩個步驟:
2
證明:任取x1,x2?(2,??), 且x1?x2,
f(x1)?f(x2)?(x1?2x1)?(x2?2x2),
因此學生的難點主要是兩個函數值求差后的變形方向以及變形的程度.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變形,不敢動筆; 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在變形不徹底,理由不充分的情形下就下結論.
針對這兩方面的問題 ,教學中,我組織學 生討論,引導學生回 顧函數f(x)?x2在
[0,+∞)上為增函數的說明過程,明確變形的主要思路是因式分解.然后我引導學生從已有的認知出發,考慮分組分解法, 即把形式相同的項分在一起, 變形后容易找到公因式(x1?x2),提取后即可考慮判斷符號.
2.詳細板書
在上面分析的基礎上,我對證明過程進行規范,完整的板書,引導學生注意證明過程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證明:任取任取x1,x2?(2,??), 且x1?x2, 設元
f(x1)?f(x2)?(x1?2x1)?(x2?2x2
2
x2) 求差 ?(x1?x2)?(2x1?) 變形 ?(x1?x2)?2(x2?x1)x1x2 ?(x1?x2)x2x1?2x1x2 由于x1,x2?(2,??),得x1x2?2, 斷號
又由x1?x2,得x1?x2?0
于是f(x1)?f(x2)?0,即f(x1)?f(x2) 所以,函數f(x)?x?
3.歸納步驟
2x在(2,??)上是增函數。 定論
在板書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歸納利用定義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和步驟 (設元,求差,變形,斷號,定論).通過對證明過程的分析,使學生明確每一步的必要性和目的,特別是第三步,讓學生明確變形的方法以及變形的程度,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提高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 為了鞏固用定義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強化解題步驟,形成并提高解題能力,我設計了課堂練習:
證明:函數f(x)?x在 [0,+∞) 上是增函數.
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分析這種敘述與定義的等價性.然后,讓學生嘗試用這種定義等價形式證明之前的課堂練習.這種方法進一步發展可以得到導數法,為今后用導數方法研究函數單調性埋下伏筆.
(四)歸納小結,提高認識
本階段通過學習小結進行課堂教學的反饋, 組織和指導學生歸納知識, 技能, 方法的一般規律,深化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1.學習小結
在知識層面上,引導學生回顧函數單調性定義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對單調性概念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有清晰的認識,體會到數學概念形成的主要三個階段:直觀感受,文字描述和嚴格定義.
在方法層面上,首先引導學生回顧判斷,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和步驟;然后引導學生回顧知識探究過程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和思維方法,如數形結合,等價 轉化,類比等,重點強調用符號語言來刻畫圖形語言,用定量分析來解釋定性結 果;同時對學習過程作必要的反思,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2.布置作業
在布置書面作業的同時,為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 習需要,我設計了探究作業供學有余力的同學課后完成.
(1) 證明 : 函數f(x)在(a, b)上是增函的充要條件是對任意的x.,x?h?(a,b),且h ≠ 0, 有f(x?h)?f(x)
h?0
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定義的理解, 而且這種方法進一步發展同樣也可以得到導數法.
(2) 研究函數y?x?1
x(x?0)的單調性,并結合描點法畫出函數的草圖.
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到利用函數的單調性可以簡化函數圖象的繪制過程, 體會由數到形的
研究方法和引入單調性定義的必要性,加深對數形結合的認識.
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積累運用四》的習作《難忘的……》 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這次習作可寫的內容是相當寬泛的。內容主要是記敘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僅就寫人來說,可寫的就太多了,老師、同學、來校的客人等,只要是印象深都可以寫。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記敘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人或事,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一定順序。
2、激發學生對母校的熱愛之情。
3、營造賞識氛圍,激發評改興趣。
4、學習互改方法,提高賞文能力。
(二)重、難點:
重點:①引導學生詳細并有條理地述說和記敘難忘的人、事或一節課。 ②學習互改方法,提高賞文能力。
難點:從人與事的敘述中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自己的看法。
二、說教法學法
本次習作敘述的是生活中平常而又難忘的事,所以最好從學生本身的生活事說起,為了更好地使學生開闊思維,勾起有關記憶,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我將用以下方法切入教學。
(一)情境導入法。 在作文指導課上我以圖片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劉翔、北京申奧成功。上課的情境是學生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事了,以輕松有趣的導入引領孩子們進入生活情境,走進話題。
(二)“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在指導課時我根據學生們的意愿給他們分好組,在同組內交流相同的話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習作內容進行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也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三)“雙向互動”的交流模式。 在指導課與批改課中采取師與生,生與生雙向互動等交流過程,力求讓每個學生始終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敘說。
三、說教學流程
為了讓學生從易到難進行學習,達成目標、雙向互動、提高效益,在指導課中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境導入;
(二)明確習作要求;
(三)指導選用材料;
(四)指導寫好材料。
第一環節:情境導入 這個環節是基點。上課之初,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巧妙地抓住生活中平常而又難忘的事導入,課件出示奧運冠軍獲獎的情境,北京申奧成功,及學生上課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環節輕松而有趣,老師隨機板書“難忘的……”,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對難忘的人、事的回憶之中。
第二環節:明確習作要求 這個環節其實是指導學生審題的能力,老師出示習作要求,讓學生自己審題,找出習作的內容與習作要求,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審題的能力,不用太吃力學生就能概括出來。
第三環節:指導選擇材料 這是指導課最重要的環節,我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1、學生講述從簡單到復雜。 我開始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你打算寫哪方面的內容?接著問:什么人令你難忘?什么事令你難忘?哪節課是你最難忘的?再問令自己難忘的原因。這樣的問題設計,從易到難,能夠激起學生的回憶與樂于敘說,符合學生循序漸進學習的原則。
2、多向互動,選擇材料。 在講述的過程中有學生個人的發言,有小組的交流、有師生交流、有同學的評議與補充,同學們的評議與補充又分在志同道合組內評議,在全班評議,人人參與了活動力求說得更具體,評得更忠懇。
3、學會評議。 這個過程有學生的發聽,培養了學生認真聽、認真鑒賞、學會評價,這是能力的培養。
4、創設身臨其境的敘說環境。 課前讓學生準備相片,寫人的可準備文章主人的相片,寫事的如旅游的可帶上自己到景點中照的相片等。在課堂中學生拿著相片,一邊看一邊說更能激起敘說的興趣,又能激起學生對難忘情節的回憶,從而說具體。
第四環節:指導寫好材料 文章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是寫好文章的重難點,也可以說是小結想學生把文章寫好,還得在方法上做些指導,這樣,學生寫起作文就有憑借,不會覺得難下筆。 在評改課中為了營造賞識氛圍,激發評改興趣,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總評;
(二)指導評改;
(三)例評;
(四)自評;
(五)互評;
(六)賞讀;
(七)寫評語;
(八)小結。
這幾個環節循序漸進、逐步升華。 第一、二個環節是修改好文章的基礎,學生經過努力寫出了文章,肯定想知道自己寫得怎樣,老師首先就給予了評價,講出優缺點,更能激發學生想修改的欲望,指導評改是修改的基礎,所有的修改都是以評改要求作為依據。 第三環節例評,讓一個學生上臺來評講一份作文,教師從旁指導,臺下的同學就知道作文是怎樣改的了。這是為下面的自評與互評打下了基礎。 第四環節自評,經過例評,學生學會了修改的方法,可以自主修改了,這個過程學生要找出自己作文寫得好的地方,與自己的“得意之改”。這能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鑒賞能力。
在例評、互評的過程中學生能自主認識到作文的不足,鑒賞作文的好壞,這樣多向的互動更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把文章寫具體。 第六個環節是賞讀,生經過自己努力和同伴的幫助修改好自己文章那種喜悅是難以形容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對自己的作品賞讀一翻,品味自己的勞動成果。這個過程是不能少的。 第七環節是學生經過賞讀,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得意之處與不足,經過自己的認識給自己打評語,就更容易繼續修改,培養了學生自己鑒賞的能力。 第八個環節是小結,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下課后我們還可以根據修改提示再修改、修改。
四、板書設計:
難忘的…… (一個人 一件事 一堂課)
寫具體、語句通順、有條理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課堂的重點,把寫作內容、要求體現出來,簡單明了,通過板書學生能把握寫作方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優化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學習優化問題就是為了讓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并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數學的價值,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優化問題這個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獲取成功的樂趣,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化方案。
教法: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雙向互動教學的作用,通過的情境演示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動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優方案的方式組織教學。
學法:《課標》指出,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為了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應用,感受生活數學和數學生活,因而我設計了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活動中,著重以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兩種學習方式交替學習,讓他們真正以課堂主體的身份參與全程。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趣導入。
本節課中,我以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小精靈為主線,讓同學們用“一邊…一邊…”說話,學生可能會說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一邊走路一邊看書等等。我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節省時間。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指揮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伙伴,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與學生一起構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在解決問題中“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意識,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維也更加活躍。
沏茶問題,初步感知尋找最優化方案
(1)讓學生仔細看圖,理解情境圖意,引出小精靈的問題
(2)組織學生討論: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學生討論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圖例。
(3)組內交流,設計方案,并用流程圖表示出來。
(4)小組匯報結果
(5)讓學生比較同學們設計的方案,看看每一種方案中,沏茶的順序對不對,所需的時間各是多少。從中選出最佳的方案。
三、層層深入,鞏固新知,突破難點。
烙餅問題,進一步感知尋找最優化方案
(1)出示的烙餅工序
(2)用圓片代表餅演示
(3)用流程圖表示出設計思路
(4)和同學們分享你的經驗。
四 總結。進行自我評價
(1)讓學生暢談學習感受
(2)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提高效率?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英國作家王爾德所寫,收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體裁是童話。
二、說教學目標
無論是小說,還是童話,都需要通過刻畫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揭示主題。所以,我把刻畫人物形象,挖掘主題放在了第一個教學目標,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孩子們的到來,給巨人帶來了春天和歡樂,是巨人發生從自私到充滿愛心這種巨變的原因,要對它闡述明白,讓學生真正理解愛的偉大力量,因此我把“引導學生領會巨人發生變化的原因”放在了第二個教學目標,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課時安排
這雖然是一篇自讀課文,但我認為,它對學生有很深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因此安排了兩課時來學習。給大家展示的是第二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分解為四個活動:活動一,導入;活動二,刻畫人物形象;活動三,理解主題;活動四,品味語言。如果課堂時間允許,還可以把“作業布置2”作為活動五,課堂拓展。
五、說教法。
在這一課時里面,我主要采取“創設情境,以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問題的解決,完成教學目標。針對具體情況,加以適當引導和點撥。
六、說學法。
學生采用“勾畫、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必要時,通過朗讀來加強感知,增進理解。
七、說問題與活動設計
我把全文內容分解成四個模塊,每個模塊下又設置幾個不等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目標。問題的設置都較為簡單,主要是直接提問和引用提問。
結束語:
各位領導、各們老師,再次感謝大家的聽課。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不吝賜教。謝謝!
說課稿 篇5
一、設計思路:
現實生活中,很多物體都以一定的形態呈現在小朋友的面前,彎和直就是富有變化的形態,比如:小朋友的中餐香蕉、笑臉上彎彎的眉毛、媽媽用過的毛線團、卷卷的頭發;桌子、黑板、凳子和門窗的邊緣處處都是直的形態。這些都告訴小朋友,彎和直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看似簡單的直接形態,對小朋友來說,還不能去感知和探索到彎和直在生活里真正的影響,讓他們在彎和直的世界里發掘和體驗,用他們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創造有片彎彎直直的天地。在設計和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想象,讓幼兒進入自己布置的彎直樂園。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彎路和直路各有各的用處。通過故事將幼兒的思維引入主題,在大腦里建立起彎路和直路的形態意識。
2、初步了解彎繞的立交橋給城市交通帶來的便捷作用。引入彎路和直路的抽象概念和直觀形態的對比以后,讓幼兒在分清彎路和直路各有各的用處的基礎上,了解彎路和直路皆有的立交橋給城市交通帶來的便捷作用。
三、活動重點:
幼兒語言故事理解能力強,在聽故事過后能很快地理解故事內容。本活動和難點在于引導幼兒分清彎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告訴他們為什么這樣修路?進而將彎路和直路聯系在一起,想到彎路和直路連在一起的立交橋能給城市交通帶來的便捷作用。
四、活動難點:
彎路和直路的聯系和用處,城市立交橋是由彎路和直路連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整個過程的語言教育部分主要從幼兒生活中親身經歷的彎路和直路,以及見過的立交橋的直觀形態去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和探索彎路和直路的聯系和用處。
五、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出的盤山公路;在黑板上畫出的城市里橫豎交錯的道路;立交橋的圖片;兩種不同顏色的彩帶若干;小車一輛;中間畫出一條道路的紙板一塊;空場地一塊;主題“彎彎的路,直直的路”的故事磁帶。
六、活動過程:
1、引入故事主題——彎彎的路,直直的路
實施方案:
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命名為彎彎組和直直組,并做一些身體上區別彎和直的動作,用以明顯的區別彎與直的概念。
問幼兒:“你們每天上幼兒園走過的路,有彎的,有直的,你們覺得彎路好,還是直路好啊?
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各自講述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們來聽一個彎路和直路的故事,好嗎?
設計理念: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在孩子有直觀印象思考的同時,還要讓孩子有講述自己切身感受的機會,幼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在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的去表達他們的思想和耐心地傾聽,尊重幼兒的思想。
2、直觀感受——彎路和直路的用處
實施方案:
聽完故事以后,問幼兒:是喜歡彎路,還是喜歡直路,為什么?
拿出小車在畫有道路的紙板上走一走,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小車在豎直紙板的道路上走,會像做滑梯一樣滑下來)
在黑板上比較彎彎的山路和城市里直直的路有什么不同?聯系故事內容,讓幼兒弄明白彎路和直路的用處。(城市里直路好,山里彎路好)
設計理念:幼兒在思考的基礎上能有直觀的感受。讓幼兒的思想和現實達到一致。
3、深化主題——立交橋的好處
實施方案:
看立交橋圖片:有彎路,有直路。讓幼兒聯系生活中看見過的立交橋。引出問題:城市為什么要有立交橋?
幼兒表達自己在社會中經過立交橋的感受總結出立交橋的好處。(便捷交通)
設計理念:通過社會里的實際情況,用立交橋的作用來強化彎路和直路的用處。除了讓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貼近幼兒生活,提高幼兒的社會能力。
4、實踐主題——造立交橋
實施方案:
彎彎組和直直組小朋友一起動手用彩帶修路,平的地方修直路,到了路口,修繞上繞下的立交橋。
小朋友在自己修的路上行走,親身體驗修路成功的樂趣和彎路、直路的用處。
設計理念: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不是想出來的和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這一活動過程旨在讓幼兒親身體驗和感受做事的樂趣,這也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中幼兒喜歡動手這一心理特點。
5、主題延伸——我家到幼兒園
實施方案:
讓幼兒感知和記錄“家到幼兒園”所經過的道路中有那些是彎路,那些是直路?(請家長幫忙和輔助)
看一些立交橋的圖片,了解更多的立交橋知識。
親自去看看我們身邊的立交橋。
設計理念:活動結束了,但幼兒的思緒和情感并沒有結束,在社會中有很多機會讓幼兒去親身體驗真實的立交橋,進一步提升幼兒的感知能力。
說課稿 篇6
《蝸牛的獎杯》是蘇教版小語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講述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這篇課文課文長短適中,但層次清楚,內容通俗易懂,童趣性強,非常適合二年級學生表演朗讀。
我班學生中也有成績好,驕傲自大的自滿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正好是對他們進行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及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方法,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惟恐、生怕、退化”等。認識 1個多音字“強”。
2、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圖文對照來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和提高學生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
3、通過感悟,引導學生感受故事的內涵,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其中目標1、2是教學的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想用兩課時進行教學,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將圍繞“猜謎引入、設置懸念,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自主學習、書寫生字”這三個環節,引導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首先:以謎語:“雖然叫作牛,不能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引出“蝸牛”并板書,隨即貼出蝸牛爬行圖,請學生介紹一下蝸牛。(目的是給學生強調蝸牛背著重殼慢慢爬行的模樣,為設懸念作鋪墊。)其實很久很久以前,蝸牛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它是-----出示第一自然段,自讀,回答,(相機貼蝸牛飛行圖)。然后設置懸念:蝸牛怎么會變成這樣的呢?學了《蝸牛的獎杯》,你就明白了,補充完課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文本。我們說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在這里我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處理,以一自然段的內容引發學生形成新舊認知矛盾的沖突,引領學生去發現,激發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欲望。
接著,學生走進文本,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如:“蜻、強”等。逐段檢查朗讀,相機理解一些詞語。讓學生結合做動作來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如:“甩”。對文中較難讀的句子如“第二段”,我將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重點加以指導。在讀通順、讀正確課文的基礎上,試著說說:蝸牛怎么會變成這樣的呢?從而理清課文層次,整體感知文本的內容。我們說學生在“我要知道,因此我要讀”這一動機的導引下,初讀一定會認真、效率一定很高。只有在讀準、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深入的對話,為第二課時的精讀感悟奠定扎實的基礎。
最后書寫左右結構的生字“膀、蜻、蜓、蜂、怕、硬”,其中“蜻、蜂、怕”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學習,教師示范書寫“膀、蜓、、硬”。
下面我重點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主要安排了復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書寫生字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導入
我先復習認讀“有力、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相機進行正音。接著選擇其中一兩個詞,結合課文內容說句話。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而是通過創設情境,圖文對照,感受想象來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深刻道理。
我準備先創設一個飛行比賽的情境:引出文本第二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的體會,接著再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讓學生看圖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 “遙遙領先、甩”的意思。播放飛行比賽的動畫,有感情朗讀。有聲有色的動畫片,一方面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蝸牛遙遙領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這段文字的理解。引導觀察:參加飛行比賽的昆蟲的翅膀,你發現了什么?引出第一自然段,蝸牛贏得比賽的關鍵是----它有一雙“有力的翅膀”。齊讀一、二兩自然段,從中感悟出蝸牛憑借自己一雙有力的翅膀在一次飛行比賽中,奪得了冠軍。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只獲勝的蝸牛,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那你得了冠軍以后會怎么做呢?引出第三自然段”。著重理解:“成天、生怕、惟恐”。利用相關的語句,學生已有的經驗,理解“成天”;“惟恐、生怕”的區別上有一定的難度:我準備充分運用文本,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換位思考,讓學生說兩句話的意思,從而突破難點。
正因為蝸牛成天背著獎杯,日子一長,蝸牛變成什么樣了呢?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這里我重點抓 “退化”,這個詞學生比較難理解,我準備借助圖片,充分發揮了圖片的作用,通過演示蝸牛前后樣子的變化,讓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到原來的蝸牛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現在翅膀沒有了,已經“退化”了。本段要指導學生讀出無奈、后悔的語氣。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
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老師進行講解:“老蝸牛帶著小蝸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們看見天上自由飛翔的蝴蝶,老蝸牛低下了頭,嘆了一口氣,對小蝸牛說……”讓孩子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些什么?動畫的音、視、圖等效果,使學生學習的激情更高漲了,孩子們主動參與討論,積極的上臺戴上可愛的頭飾老蝸牛、小蝸牛,進行即興的表演。一組又一組的演示,使學生更加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揭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那就是“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
第四環節:書寫生字
我準備引導學生學習剩余的4個生字,其中“翅”字,先教偏旁“支”,提示捺要寫得長,“羽”字寫得瘦、緊寫,要站在捺上面,“蜜”聯系蜜蜂是昆蟲,記住下面是蟲字底。精講多練,準備留5、6分鐘讓學生寫字,同時播放輕柔的鋼琴曲,創設良好的書寫氛圍。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地理》八年級上冊 世界的氣候之世界的氣溫和降水。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依次進行說明。
一、 總體設計的依據
基礎教育階段要求地理課程的教學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引導學生感知、發現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歸納地理特征和地理規律。并運用已獲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二、 教學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章節屬于世界地理的總論部分。在本冊書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時主要利用“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是對第一課時世界氣候類型的進一步深化,也是學習世界自然地理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將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現有水平、學習預測三方面進行說明。
1、學生的認知能力。
八年級的學生,從思維發展特點上看,已具備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通過讀圖、分析資料,進行想象,推理,闡述觀點。
2、學生的現有水平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規律和知識;但基礎不牢固。本課時內容相對較難也比較抽象,學生分析起來會有一定難度。
3、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預測
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但獨立歸納地理變化規律和分析地理現象的能力還需逐步加強。
三、 教學目標的確立
基于以上分析,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初步學會閱讀分析世界年平均氣溫、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降水的分布規律;
利用圖像和圖片資料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分析氣候現象的技能。
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四、 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課所呈現的知識以及教材的前后聯系,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為: 世界氣溫和降水分布規律的歸納,及分析其影響因素。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設定為: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五、主要教法和學法:
“教無定法、以學定法”。根據本課時教材內容及學情,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引導學生參與讀圖進行教學分析。采用讀圖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講授法、探究式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地理觀察,地理比較,分析綜合等學習方法。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導學的原則,輔助多媒體教學,利用豐富的地圖、圖片和視頻資料,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
六、 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讀圖觀察、師生問答,分析講授、獨自歸納,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情境導入,探究規律,分析歸因,學以致用”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多次思考、兩個問題情景、兩次小組合作來完成。
(一)情境導入環節,首先通過展示兩組對比圖片、讓學生觀察,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氣溫和降水。觀察得出:氣溫和降水存在著地區差異,進一步讓學生思考,世界氣溫和降水的分布有沒有規律?引入本課話題。
(二)探究規律環節,首先向學生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圖,提出問題:對此圖如何判讀?給出讀圖指導,讓學生明確氣溫分布圖的判讀方法,為以下的讀圖分析做好準備。接下來依次設置三個思考問題,要求學生讀圖觀察,自己發現規律,同時教師輔以教學演示和直觀案例,引導學生分析發現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最后學生獨立總結歸納。在探究世界降水分布規律這一部分,由于學生已基本掌握了讀圖方法,所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先讀圖觀察,然后設計具有代表性的討論題,讓學生合作探究,教師輔以教學演示,共同得出規律。
(三)分析歸因環節,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是教材的難點。本著從易到難、從已知到未知的學習順序和過程進行設計。其中緯度位置是基本因素,學生也有一定的認知基礎,所以從赤道地區多雨成因示意圖入手,引起學生探究成因的好奇心,進而分析緯度影響氣溫的原理。然后利用兩個問題情境,引出其他兩個影響因素——海陸分布和地形,利用實驗現象、地形雨等直觀圖的動態演示,引導學生對成因進一步探究。從而突破本課重難點。這部分教學步步深入,有助于學生了解影響氣候因素和形成思維的方法 。
(四)學以致用環節,根據學生所學知識,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任務,引導學生使用本課所學重點知識完成任務,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提出問題,影響氣候的其他因素,學生思考,通過課下小組合作, 整理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教學設計的說明,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模板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03-27
商務合同模板匯總七篇03-08
會議方案模板匯總七篇03-04
水調歌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5-24
雇傭合同模板匯總七篇08-12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學習計劃小學模板匯總七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