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畫》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jīng)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說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母語教育起步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她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币虼宋野选白寣W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力爭讓課堂充滿情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發(fā)展的主人。
三、說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志。語文中的閱讀教學要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鉆研文本,誦讀文本,觸摸語言,達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讀中體悟語言之精妙,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huán)境中,“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從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并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于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抓住父親的話聯(lián)系實際進行的重點品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熏陶,感悟人生。
四、說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授人以漁。我著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精讀領悟,討論理解及運用,讀、思、議、說、悟的方法學習。這樣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五、說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根據(jù)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我認為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讓學生先認字,然后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學會寫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引導學生熟讀古詩,理解古詩詩意,認識11個生字,而將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教學時,我采取以下步驟:
首先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再借助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然后教師播放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yōu)美的情境中。
在學習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分組讀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膠片給學生學習和記憶生字的方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誦讀古詩,理解詩意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六、說教后反思
認真反思本節(jié)課,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由于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
2、由于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
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
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松后緊,使得后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
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后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并突破重、難點。
2、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松、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xiàn)他們的主體地位;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
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節(jié)課及時撰寫教學后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么,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
7、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并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jīng)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8、業(yè)余時間多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專著,用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總之,自己教齡短,缺乏經(jīng)驗,還請各位老師在評課時,給我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幫助我今后努力改進,更好、更快地成長。
《畫》說課稿2
一、文本解析:
《畫》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以畫畫、送畫為由,寥寥幾筆,便描寫了一幅色彩艷麗而又充滿人文情感的“秋景畫”,并把自己熱愛生活、贊美秋天的情感真實地表達了出來。其中,優(yōu)美而富童真的語言,適合學生閱讀積累;貼近生活的內容,有利于調動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情感。另外,本課還有要求學生認識的11個生字,要求會寫的9個生字,這些生字,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常用字,從造字法來說,大多是形聲字。所以,本文難易適度,文質兼美,適合此年齡段的學生學習。
二、方法簡述:
1、綜合實施
《課標》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的綜合落實和各種能力的綜合提高,其中包括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的有機整合,語文學科與美術學科的有機整合、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密切融合,以及課堂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的融會貫通等。
2、以趣促學
依據(jù)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形式必須在“趣”上做文章,以“趣”激學,以“趣”促學。但形式的“趣”一定要建立在充實、合適和富有實效的內容之上,所以,本節(jié)課把多種教學目標和有趣的活動、游戲相融合,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3、分類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把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分為三類來處理:第一類是與文中描寫景物有關的,比如“蘋果、梨子、楓樹、桂”,這幾個字基本都是常見字,可以與畫對應起來學習;第二類是可以作為指導識字方法范例的,比如“桂、毯”,這樣的字要引導學生重點識記;還有一類生字是意思比較抽象,二年級學生不易理解的,比如“卻”,這類字就要設計巧妙的方法使之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說話練習中理解它的意思。根據(jù)小學生的遺忘規(guī)律,本節(jié)課還采用了“小組合作識字、找字貼字游戲”等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反復鞏固記憶。當然,還有一些生字,不是教材中要求認識的,這類生字,我想通過引導學生在讀書中隨文認識即可。
4、多法解詞
對于文中像“一抹金黃”、“秋天的地毯”這類關鍵詞語,根據(jù)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把這些詞放到句中,放到生活中,放到圖畫中來理解,從而落實課標中倡導的“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借助圖畫閱讀”等要求。
三、目標定位:
根據(jù)課標要求、本文特點及學生情況,本課學習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定位:
1.認識生字;理解“秋天的地毯” 、“一抹金黃”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3.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fā)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教學流程
一、談話熱身,突破難點
為什么把“課前談話”單列一項,原因有二:第一,我們都知道,一說“上課”,學生就進入了嚴肅、拘謹?shù)臓顟B(tài),學習起來就“有板有眼”了。如果重視了課前的這段熱身,就能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掃除情感障礙,為“無痕教學”打下基礎。第二,課前談話不僅是在“談話”,更重要的是利用與學生原生態(tài)的對話情景,進行難點的突破,“卻”字的教學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聯(lián)系生活,激趣導入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象:如果把秋天變成一幅畫,畫里都可以畫些什么?跟隨學生的回答,我隨機板畫“蘋果樹”、“楓樹”、“梨樹”、“桂花”,并板貼生字卡片識記“蘋果”、“梨子”、“楓樹”、“桂”幾個生字詞。在此過程中,我還隨機引導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的擴展訓練。如:桂花是什么顏色?“金色、黃色”還可以換成什么詞?“桂”和哪個字長得很像?這樣導入是綜合學生、文本及教學目標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本文的題目叫《畫》,主體內容也是描寫一幅美麗的秋景畫。所以,讓孩子聯(lián)系生活、共同描繪心中的圖畫,符合本文的特點,更是孩子們喜歡的。而且,畫面的創(chuàng)設讓孩子很快走入秋天,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其次,字畫結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讓他們愿意學習漢字。再次,在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膿Q詞練習和字形比較,有利于豐富學生詞匯,鞏固識字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我們都知道“溫故而知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這些至理名言需要和實際的學習實踐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慢慢體會它的。妙處。比如,在布置讀書任務時,我引導學生回顧閱讀中認識生字的方法并用自己的經(jīng)歷鼓勵學生多讀書,就是這個目的。而接下來運用“爭奪第幾段冠軍”的形式鼓勵全體學生自愿站立把課文讀通,主要考慮了三個方面:
一是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核心理念。
二是利用小孩子不服輸?shù)男睦,培養(yǎng)自信心。
三是給孩子一點“寬容”,讓他們在“濫竽充數(shù)”中讀熟課文,學會合作。
關于“識字”教學,是我長期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通常的'識字教學一般是在通讀課文之后,運用一些能激發(fā)興趣的手段進行集中識字。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識記,也能及時地掃清閱讀障礙,為后面更好地學習課文打下基礎。但我覺得,這種識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閱讀教學彼此獨立的,所以在復習課上我經(jīng)常用到。而初學新課時,我是將識字、學文、生活、經(jīng)驗等很多學習因素有機結合,有時由一個字的學習聯(lián)系到某句話的理解,有時又由某段話的朗讀聯(lián)系到一個字的識記,字不離文,文不離字。除此之外,還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孩子多次鞏固本課的生字,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復現(xiàn)”。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認字規(guī)律,又體現(xiàn)了識字教學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四、走進文本,豐富體驗
當我們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之后,就應該走進那些經(jīng)典的句段,在語言文字的涵詠中感悟、體驗。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豐富體驗,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1、在實踐中生生互動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好動。他們樂于表現(xiàn)自己,更樂于在動手實踐中獲得新知或是成功的快樂。所以,我請一名同學走下座位,動腦筋貼“毯”字,自選粉筆畫草坪,這些都充分迎合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一人動,大家動。這個孩子在想“秋天的地毯怎么畫”,其他同學能馬上聯(lián)系課文找到“草坪”這段話;這個孩子畫完草坪,其他同學又馬上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孩子的眼、耳、口、手、腦得到了全方位運用,而且生生互動,集體合作,所以他們思維靈活,興致勃勃。
2、在體驗中有效朗讀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綠色的地毯”有多美,“一抹金黃”有多美,大自然的變化有多美,我設計了一個“想像說話”的練習。夏天是綠色的地毯,秋天是___的地毯,冬天是___的地毯,到了春天,就變成___的地毯。當學生描繪這些的時候,他的眼前一定看到這美麗的景色,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綺麗變化。當然,這是“假看”,接著又來了“真看”——通過評析修改草坪圖來感受綠草帶黃的情趣。這就是體驗,一種思維體驗、視覺體驗、心靈體驗。在這種體驗中,教者、學者、聽者都與文本進行了深度對話,達到了心理共鳴,在此基礎上的朗讀效果便不言而喻。
3、在無痕中綜合提升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參與的都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游戲或活動,即使要思考問題,也是能引起他們探究欲望的問題,比如,大自然里的地毯怎么畫?一年四季草坪的顏色怎樣變化?而在“玩”中,他們卻認了字、解了詞、讀了文、學了法,還懂得了細心觀察生活。這一些,都是在不自覺中實現(xiàn)的。而整個教學流程,由“字”到“文”的學習過渡自然,“語文”與“美術”的融合銜接緊密,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無痕實施中綜合提升”。
五、品文積累,情感熏陶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選段落有感情地練讀,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提示卡背誦法”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有效降低了積累難度。在學習“小朋友”這段時,我還引導孩子們感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對學生進行了人文熏陶,體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
當然,我們現(xiàn)在執(zhí)教的只是一課時,不可能把文本資源開發(fā)的點滴不漏或盡善盡美。大家可以看到,在最后“品文積累,情感熏陶”這一環(huán)節(jié),有的段落我進行了著重性的朗讀指導,有的則進行了背誦積累,還有的一筆帶過,甚至有的沒有提到。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怎樣取舍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當然,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連續(xù)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就一篇主體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們至少也得兩課時完成。比如這篇課文的“寫字”目標,我就安排在第二課時來進行。
最后,我想用16個字概括我的這節(jié)課,這也是我長期以來致力追求的教學理想:綜合構思、無痕實施、對話推進、全面提升。
【《畫》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畫扇面說課稿11-02
畫楊桃說課稿12-17
畫影子說課稿11-05
畫楊桃說課稿11-15
小學《畫》的說課稿12-01
《我們的畫》說課稿11-30
《齊白石的畫》說課稿11-30
部編二上語文《玲玲的畫》說課稿12-23
《畫影子》美術教學反思范文12-23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說課稿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