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范文集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看圖作文《勝似親人》。
一、說教材
《勝似親人》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的習作訓練之一。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本單元 "人間真情"專題要在孩子們的心田上撒上愛的陽光,盛開愛的花朵,淌過愛的溪流,點燃愛的烈火。書上這幅《勝似親人》的圖畫就描繪了一首愛的贊歌,通過習作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因為有了互相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畫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懷里摟著一位小姑娘,用手撫摸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著什么;旁邊有只木盆,周圍晾著已經洗好的衣服;墻角靠著一根拐杖。由此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觀察《勝似親人》這幅圖,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
(2)組織語言,嘗試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習作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3)感受情感表達的方法,在互幫互助的人際常情教育中體會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仔細看圖,發揮想象,嘗試習作
教學難點:理解圖意,進行合理想象。
二、說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話能力。進行獨立寫作文是可以實現的,但是,由于孩子們多數是獨生子女,或是留守兒童,再加上生活條件的優越,很多孩子對愛的體驗不是很深刻,不少學生往往畏懼習作,甚至無話可寫,習作語言干巴枯燥,內容空洞不豐滿,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頭人",缺乏個性和生命的靈性,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常常令我們讀起來索然無味。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把學生的情感激發出來,讓他們用心靈去感悟。
三、說教法、學法
看圖習作,主要通過大膽想象、猜測來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從而激發創新思維、激發學生說的愿望、寫的興趣。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本節課上,我設計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具體的語言環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
2.問題交流法。引導學生從圖畫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入問題情境,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找到可能性的答案。學生在各抒己見、暢說欲言的氛圍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拓寬寫作思路,為自由而有創意的習作豐富材料。
3.指導點撥法。在學生討論和發言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有爭議的問題和語言上需要及時修改的地方,老師要適當點撥引導。
4.點評、借鑒法。引導學生用自評、他評等方法在小組內共同探討,進一步修改習作。欣賞范文,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音樂《愛的奉獻》,請學生用一個字或一句話來說說聽音樂后的感受,引出"愛"的主題。
接著讓學生自由說說生活中體會到的愛,老師加于引導,逐步明白有親人的愛,也有別人給我們的愛。
至此,我已經引出了本課的課題。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生活中的事例來加深學生對愛的體會,引導學生進入人間真情的情感氛圍,為學生的真情流露做好鋪墊,相信孩子們心中一定會受到深深地觸動。
2.明確目的,導入主題: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下面,我們來觀察一幅圖畫,看看畫里面表達的又是誰對誰的愛。
3.出示本節課的學習要求,體現目標導學理念。
(1)認真觀察圖畫,注意圖中畫了哪些內容。
(2)從圖中信息猜測老奶奶和小姑娘之間的關系,想象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補充完整畫面之外的內容。
(4)發揮想象,將畫中看到的內容和畫外想象到的內容聯系起來,完成一篇習作。
(二)觀察圖畫,感知內容。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看圖畫上有什么。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歸納畫中的內容:畫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懷里摟著一位小姑娘,用手撫摸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著什么;旁邊有只木盆,周圍晾著已經洗好的衣服;墻角靠著一根拐杖。
2.討論:她們的服飾各有什么特點?想想這反映了什么?小姑娘與老奶奶是什么關系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她們之間的關系:老奶奶是少數民族,小姑娘卻是漢族人,她們不是親人。這時出示本課的題目——勝似親人
仔細觀察畫面,老奶奶為什么要摟抱、撫摸著小姑娘?這一環節應該能讓學生明白畫中反映的事情:小姑娘幫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謝小姑娘,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拓展思維,豐富內容
1. 發揮想象:小姑娘是怎樣幫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要求學生動筆寫寫: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著……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關聯詞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經過寫清楚。
②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動作、聲音和心理活動等寫具體。
根據學生情況,相機出示參考詞匯:
動作描寫: 系 背 蹲 浸 擦 搓洗 捶打 刷 漂 擰 展開 搭
聲音描寫:嘩嘩嘩 嚓嚓嚓 唰唰唰
心理活動:呀,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紀輕,有的是力氣。
細節描寫:細細的汗珠滲滿了額頭 溪水濺濕了小姑娘的布鞋
2.當小姑娘洗好了衣服,把衣服和床單晾曬好后,老奶奶回來了,看到此情此景,老奶奶會怎么感謝小姑娘呢?小姑娘又會有哪些表現呢?發揮想象,把當時她們的動作、語言和表情寫下來。
3.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老奶奶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沒有親人照顧嗎?
(2)老奶奶身邊沒有親人,生活遇到了困難,樂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還可能會幫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3)這么一位美麗、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愛心讓老奶奶得到了比親人還好的照顧,你有什么想法?
(四)深化主題,擬訂題目
在合理想象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小姑娘與老奶奶之間的愛,更加明確"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主題,并確定文章的中心,圍繞中心去選材;在擬定題目時,引導學生可以用"勝似親人"做題目,也可以根據習作的具體內容自擬題目,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自主作文,又能讓學生抓住重點,把重點寫詳細,寫具體。
指導學生列好習作提綱,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如何寫好開頭和結尾
自主作文,教師巡視,相互點評。
板書設計:
看圖習作《勝似親人》
人物的衣著、外貌、動作、表情
仔細觀察 周圍的環境
判斷她們的身份、年齡
可能是什么關系
展開想象 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時間、地點、
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總之,只要我們努力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寫作內動力,就能使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使作文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兒,從而迎來一個收獲的冬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用擺計時的鐘》,是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時間》中的第六課。在本單元前面幾課的學習后,學生已經探究了日晷、水鐘、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鐘,初步形成了“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周期的觀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的機械運動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這樣的科學概念后,再來學習計時更準確的擺鐘,對學生更有吸引力,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
本課主要呈現三個內容:一是了解擺鐘的構造原理;二是觀察記錄擺在一分鐘內擺動的次數;三是制定探究擺在一分鐘內擺動的次數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使學生經歷一個觀察現象——發現問題——做出預測——制定計劃的探究活動過程。
二、說教學目的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及本課的地位,依據科學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①引導學生認識擺鐘及其結構,初步了解擺鐘計時的原理。②引導學生探索擺鐘擺動的規律,發現擺的等時性。
能力:①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組裝擺鐘、實驗,收集數據以及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②推測影響擺動次數的因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相關的研究方案。
三、說教學重難點
仔細斟酌后,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學生能注意控制變量,設計出擺在一分鐘內擺動的次數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
四、說教法學法
針對五年級的學生熱愛科學,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學習科學的興趣,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見解,但對事物的看法不是很成熟。他們積極主動,對每一個問題都想找到答案,有探究問題的欲望,但未能深入研究,未能自己解決問題。經過幾年的科學實驗活動,積累了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和科學素養,科學課堂上積極發言,能大膽實驗,喜歡自己動手操作。“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選擇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為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培養探究能力和協作精神。因此,根據本課的特點,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組織教學。
五、說課堂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激趣引入
課始,創設情境,通過故事伽利略發現擺的秘密入手,激發學生探究擺的擺動有什么規律的興趣。從而揭示本課研究的主題。
(二)探究學習 自主構建
這一部分是本堂課的主要環節,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首先是引領學生一起數擺。知道對于擺來說,怎樣才是擺動一次,為學生的后續探究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接著學生在小組內,安裝一個簡單的擺。在自己小組內,測量每分鐘擺的擺動,測量三次。通過自己的測量,發現擺的第一個規律:同一個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一樣的。活動二:學生交流自己小組內,三次擺的擺動次數。通過交流的數據,發現擺的第二個規律:對于不同的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不一樣的。
(三)自主探究,設計方案
通過交流,學生發現:不同的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不一樣的。那就產生了是什么原因引起擺的擺動不同。促使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通過觀察同學間的擺,學生會發現:擺錘的重量,擺線的長短、擺幅的大小都有可能影響擺的擺動次數。引導學生針對以上的觀察發現,確定一個研究方向,進行方案的設計。學生在方案設計時,要竟可能的把實驗的方方面面考慮周到,確保實驗沒有缺陷。學生設計好方案后,進行交流。小組間相互質疑,完善實驗方案。為下一課實驗的成功,奠定基礎。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著眼于初中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整體感知、閱讀賞析,掌握抓住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學習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前者為教學重點,后者為教學難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簡單說明文的能力,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樹立科學求實的價值觀。
二、說學法與教法
(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給人以知識,“作者思有路,緣路識斯真。”遵循作者的寫作思路,結合教學目標,我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
1、說教法:讀中思---學中引---堂上清
先“整體感知讀”--再“重點研讀”--最后“堂上清”。 “整體感知讀”環節,采用朗讀、默讀、速讀、跳讀等方法。通過“整體感知讀”,使學生對整體文本知識有個原始理解,再通過“重點研讀”(第二段至第五段),突出教學重點,即學習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經過學生的合作討論與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在原始理解的基礎上有一個后續理解,綜合以上兩步使學生最后達到對教材的基本理解。在教學中為了分散難點,每一段文字的閱讀,都輔之相應內容的幻燈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觀察到內容。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細致觀察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基礎,而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征的關鍵所在。最后通過“堂上清”對學生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檢測,了解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說教法:
在“讀中思---學中引---堂上清”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始終處于學習主體地位。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我設計了小組競賽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對別人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增加學生的注意力。我還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了十多幅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幻燈片,放映松鼠的錄像,遷移訓練中放映長頸鹿的錄像,這樣更有助于生動,形象,直觀地進行教學,有助于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這樣一首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這首兒歌從兔子的外形、習性等方面進行描述,語言生動、形象。你想學習這種抓住特征描述事的方法嗎?(根據七年級學生的活潑、喜歡新奇事物的特點,采用兒歌導入法。激發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為后面編寫小松鼠的兒歌作鋪墊。)
(二)連線作者作品:
作者介紹: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用40年時間著成36卷《自然史》。
(三)整體感知讀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
你能讀準下列生字嗎?
馴良( )矯健( )帽纓( )榛子( )松鼠說課稿
橡栗( )蟄伏( )苔蘚( )櫸實( )
你能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嗎?
馴良 矯健 蟄伏
(有督促自學的效果)
2、班里展示朗讀(注意:符合朗讀要求,學生聽后評價)
3、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的總特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介紹這一特征的?
4、除了以上內容,作者還補充說明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詞語,理清文章脈絡,為進一步學習作準備。)
(四)重點研讀(課文2-5端)
1、找出各段的說明對象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這一特征的?
特征
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說明順序
漂亮(2)
面容和肢體、好看的尾巴、吃食的樣子
由外到內
由主到次
邏輯順序
馴良(3)
活動范圍、活動時間、主要種類
乖巧(4-5)
動作、筑窩
這一過程中先指導朗讀,再觀看四幅幻燈片,讓學生在原文找到相對應的說明文字,然后選擇其中一幅做簡要描述。(于漪老師曾說“誰想成材,誰就要千方百計地學會用語言去分析課文這一基本方法。”)
漂亮:在分析松鼠“漂亮”的特點時,抓住“清秀”“矯健”“翹起”等極富表現力的詞語,學習抓住特征進行生動說明的方法。
馴良:請學生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再觀看幻燈片,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圖片內容。然后聽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并串編成一個故事。讓學生說說松鼠的“馴良”表現在那里,并改正故事中的錯誤,用幻燈片輔助教學,顯示本段要點。(“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扎實,理解更深刻。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
乖巧:速讀課文,觀看幻燈片,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給每一幅圖片擬題。說說松鼠的“乖巧”表現在哪里。重點學習描述松鼠搭窩的一段文字,圈點描寫松鼠搭窩的動詞,讓學生用簡單的道具模擬松鼠搭窩的動作,以小組為單位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動作先后的詞語做簡要復述。(觀看松鼠的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擬題訓練,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模擬松鼠搭窩,學生既動手,又動口,更動腦,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領會松鼠“乖巧”的特點。)
(這樣設計可以突出教學重點。閱讀與觀察相結合,學習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理解形象化描述對于揭示事物特征的作用,為下文的學習提供范例。)
2、文中“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這三者是從外貌方面、生活習性(由外到內)進行講解的。同時這三個詞的順序還決定了2-5段的說明順序。
(五)強化記憶讀
1、你認為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結合具體句子說說你的體會。
讓學生對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進行總結。
(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細致的觀察是說明事物的基礎,而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征的關鍵。)
2、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本文除了符合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語言還比較生動。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分析。(一些擬人句的理解及本文的文體:文藝性說明文)
(本環節主要還是依據文本回答,加強學生對文本的進一步理解)
(六)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讀完本文,你愿意成為一只可愛的小松鼠嗎?當你左邊是閃亮的屠刀、右邊是漆黑的槍口、眼前蔓延著樹樁,你還愿意嗎?當“誰知盤中餐,最愛是松鼠”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你是否還愿意呢?
那你愿意為保護這些像小松鼠一樣可愛的人類的朋友作點什么呢?
為了喚起人們保護動物的良知和責任,放飛你想象的翅膀,用你喜歡的方式,為保護這些處境日益艱難的人類的朋友獻出自己的愛心吧!(公益廣告、漫畫、表演……)(將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七)堂上清
1、根據下列詞義找出在課文中相對應的詞語。
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吃不動。( )機靈巧妙( )
系在帽子上的穗狀裝飾品。( )和順善良( )
動作迅速而靈敏。( ) 對情況的變化察覺得快。( )
2、填空
《松鼠》一課的文體是 ,作者 是 國的學者、作家,著有 等。作者通過勾畫這種小動物 的外貌, 的習性和 的性格,突出了它令人喜愛的特點。本文是以 的邏輯順序安排材料的。
3、本文共6個自然段,下面()種分層方式是正確的。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詞語中寫松鼠生活習性的是( )
1 玲瓏的小面孔 2 不敢下水 3 四肢輕快 4 經常在高處活動 5 尾巴老是翹起來 6 在樹上做窩 7 尾毛可以制成畫筆 8 用爪子和牙齒梳里自己的毛 9 不冬眠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10 毛是灰褐色的 11 過了冬就換毛
5、閱讀理解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叉的地方,又 又 。它們搭窩的時候,先 (弄、搬、找)些小木片,錯雜著(堆、壘、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蘚 (編扎、捆扎、纏繞)起來;然后把苔蘚 (捏、擠、踩)緊, (壓、踏、踩)平,使那建筑物既 又,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 又,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窩里。
(1)準確的說明來自細致的觀察和詞語的恰當運用, 、 、三個詞,寫出了搭窩的步驟。松鼠搭窩的復雜動作,是用一系列動詞寫出的,從括號中選擇恰當的動詞填空。
(2)在文中畫橫線的地方填入下列詞語:
舒適 暖和 干凈 堅實 寬廣 安全
(3) 這一段是介紹松鼠 的生活習性的,表明了它的 a 馴良 b 乖巧
(八)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抓住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大多數學生能用較為準確的語言分析課文,生動地描述觀察到的事物。對于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我采用學生出自測題、和他測題的方法,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強化能力點,完善思想教育點。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的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的內容是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六節《時間的測量》。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科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前幾節長度、溫度和質量等有關測量內容基礎上的再拓展。停表的使用在很多實驗探究中都涉及到,同時學會珍惜時間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因此,本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這節課我設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時間的單位和個單位之間的關系。學會估計一段時間的長短。了解事件的測量工具,初步學會使用停表。了解時間間隔與時刻的區別。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自己找資料,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初步認識科學實驗的工具,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結論去解決某些具體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時間的單位、停表的使用。
教學難點:時間計量方法的探究。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而言,初一的學生對時間單位、單位間的換算關系,及一些測量工具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有叫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和求知欲。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為主,鼓勵啟發、講練結合為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克服注意力分散的弱點,達到“以參與求體驗,以體驗求感悟”的教學。
2、學法。
將原本由教師講述的“時間的測量工具的歷史”交由學生自己查找,收集資料,讓他們想學習獲取信息的方法。
讓學生合作交流停表的使用,培養利用已學的方法解決未知的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引入新課,使學生在散文文學中來對時間進行另一番體驗,從而使學生的情緒高漲自然的引入時間的學習。同時要求停內容時,一部分同學估計時間,一部分同學記錄一下這位同朗讀所用的時間及開始、結束的時間。
(二)、新課教學。
1、時刻與時間間隔
以北京奧運會開幕時間講解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區別,以學生記錄的時間鞏固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區別。這樣設計能使學生體驗時間過得飛快。
2、時間的單位及換算
以學生記錄的幾分幾秒中分秒的關系引入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這部分內容已留作課前作業,所以檢測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由于這部分學生小學已了解,但有些同學還會出錯,我會分別出示由易到難的題目以達鞏固的目的。
3、時間的測量工具
以回到古代沒有手表來展示學生收集到的古代的測量時間的工具,從而讓學生總結出為什么它們可以記時間。古今對照展示現在的計時器,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測時間的工具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測時間的工具的發展,同時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樂趣。
4、停表的使用及讀數
以展示計時器引出停表。分小組讓學生討論停表的使用、觀察機械停表的表盤、思考怎樣讀數。我會分別給出機械停表的圖像、表盤的有關填空、讀書的相關問題逐步引導學生認識機械停表并學會讀數,同時,設計一道習題,讓學生鞏固練習。這樣即把重點交給學生,學生也參與到教學中,不會感覺到停表使用的困難。
由學生討論之后,原本不容易記住的內容學生會記憶深刻;原本不易理解、不懂得地方通過兵教兵都可以解決,從而突破重點。
做小結。
鞏固內容:作業完成探究思考,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
【【精品】說課稿范文集合四篇】相關文章:
牧場之國精品說課稿11-08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10-05
【精品】關于說課稿11篇02-23
夢圓飛天精品說課稿11-05
【精品】三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10-11
《珍珠鳥》說課稿模板【精品】12-17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驚弓之鳥精品說課稿11-03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