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化學說課稿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構知識的擴展。對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業生產等的緊密關系,在學生了解了水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義之后,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節中去,而把本節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本節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通過本節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通過實驗現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作出鋪墊。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b、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了解水的化學式;c、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系,并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
②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b、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標:a、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b、通過觀看有關水資源和水的污染的錄像,增強環保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學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分析。
二、說教學實施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1、以問題導入新課,簡潔明了在講授新課前,通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系實際的問題,然后進入新課。
2、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展示一杯水,培養學生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學生結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
3、分析實驗現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后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于學生主動根據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物——氧氣和氫氣,然后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屬于化合物,重點知識得以解決。
(展示課件)分析了水的組成后,接著展示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從討論中發現,問題得到解決,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也得以突破。
4、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
5、觀看錄相:有關水資源及其污染
三、介紹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博采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織,并體現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屏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象都展現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于哪類物質?水分子是由什么構成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結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生樂學情緒,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水資源和水污染”的錄像,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優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通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和最佳狀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總之,我在設計本課教學程序時,力求符合探究學習的三個特征:(1)學習者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2)學習者通過觀察、假設、實驗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解釋;(3)學習者通過表達和交流,檢驗或修正自己的解釋
化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式》是在學生學習了元素符號,原子結構之后化學內容的延續,它包括“化學式反映物質的組成,如何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共分為2個課時,如何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是學生已學習了元素符號書寫知識的基礎上,繼續對化學用語內容進一步地認識學習,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掌握好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前提,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又為后面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做鋪墊,可見學好這一課題的內容的重要性,它是化學用語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用語的學習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要正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過程,必須在較好地掌握化學式書寫的基礎上,用化學式來表示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以及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和《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化學式表示物質的組成,能說出化學式的概念。
{2}熟記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能利用化合價推寫物質的化學式,掌握一些簡單化學式的書寫步驟及注意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的講解、指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多練來完成。
3、情態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化學式的書寫,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三、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對教材認識,學生的情況,確定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物質化學式的正確書寫
重點的依據:作為開始學習化學用語,學生學習上感到困難,學好這部分內容,才能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難點:利用化合價書寫化學式
難點的依據:由于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確定,化合價法則,學生對教材內容不夠透徹,覺得比較抽象。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學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學法
學習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氣氛不夠活躍,情況雖不樂觀,但作為知識傳授的主導者,教與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平等互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盡量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讓學生愛聽、愛看、愛做、愛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好化學知識的情感,在化學式書寫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進行指導顯示→示范與模仿→知道理解與應用→矯正→熟練書寫,從而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
五、說教法
在教學中根據我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勝的心理},求學意識和課標的要求,采用師生互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自主式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我獲得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能力,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設適合于他們參與交往的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課堂氛圍。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本節內容的連接性、條理性,教學中盡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導入新課
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導入,化學式是全世界一致認同的表示物質的化學符號,國際通用,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它正確表示物質的組成,是物質組成情況的真實反映,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組成,則有不同的化學式,例:氧氣O2、碳C、二氧化碳CO2、氧化鎂MgO氯化鈉NaC1
由學生觀察提出質疑:什么是化學式?
{提問}這些物質的化學式是如何確定的,為什么這樣書寫。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一些物質的組成與化學式,聯想和啟示,交流通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提問}{一}、什么是單質?單質化學式怎樣書寫
固態非金屬單質: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
氣態非金屬單質:一般在元素符號右下
{小結}單質化學式的書寫
角標2{稀有氣體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金屬: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
{小結升華}一般氣體成雙對,稀、固、金是單個
{鞏固練習}1、分別寫出單質、鐵、鈉、硫、磷、氦氣、氖氣、氫氣、氮氣的化學式。
由學生上臺板演,師生共同矯正和認可。
{提問}什么是化合物,我們已經學習過哪些化合物,請說出它們的化學式。
{設問}你知道這些物質的化學式是如何書寫出來的嗎?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化合價的概念。
總結: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個數比,在化學上用“化合價”來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83識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為了強化學生的識記,對學生進行元素化合價數值表示方法跟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方法比較。
例:正、負數的寫法:在化合物中{1}鈉的化合價為+1,氧的化合價為-2
{2}鈉離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標為1+,氧離子帶兩個負電荷標為2-
位置的標法:在化合物中,化合價正負數值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例:Na、O
在離子所帶的電荷中,正負數值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數值為1時省略,例:NA+、O2-
{二}、化合物的化學式書寫方法——根據化合價法則來寫化學式
1、一般是正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左邊,負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右邊。
2、在金屬氧化物中,金屬元素一般呈正價,非金屬顯負價,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呈-2價,氫元素一般呈+1價,在單質分子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3、在化合物中,各種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化合價法則}。
以例題為例,指導學生書寫化學式,具體步驟為:
以書寫氧化鋁化學式為例:
1、寫化學式時,正價寫在左邊,負價寫在右邊,如A1、O
2、查出所需元素的化合價,例A1、O
3、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和等于零,確定原子個數{2個A1原子,3個O原子}
4、寫出氧化鋁的化學式:AI2O3
{小結}根據化合價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課依據如下口訣:要寫化學式,先標化合價,約成互質數,后在交叉。
[模仿]比照老師的講解,要求學生寫出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
在學生的練習中提出問題,相互討論。
{說明}化學式只能表示實際存在的物質的組成,只有化合價實際存在時才有意義,不能根據化合價等于零的原則憑空臆造,隨意書寫化學式。
鞏固練習:寫出一氧化碳、氧化鐵、氯化亞鐵、硫酸銅、碳酸鈣的化學式{學生在書寫時容易出錯}
{各組派一名學生進行參賽,進行對組及對學生本人的評價}
布置作業:
持續學習題:化合物的化學式會寫了,在已知的化學式中能標出各組成元素的化合價嗎?該物質的名稱如何?
{小結歸納}:單質化學式寫法,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步驟。
板書設計
二、如何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
固態非金屬單質: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
氣態非金屬單質:一般在元素符號右下
1、單質化學式的書寫
角標2{稀有氣體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金屬: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
2、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 氧化物、“氧右”
由金屬與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金左、非右”
化學說課稿 篇3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已基本學完化學必修教材,已有了較全面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化學研究和應用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開發利用自然界可能的資源,海洋資源的開發就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從化學變化角度來看,主要是從海水中提取各種元素。教材中通過海帶中提碘的實驗和從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圖設計,一方面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養成學生應用知識的習慣;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實際問題的處理遠比書本知識復雜,這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對待科學的態度;同時學生也能了解開源節流方面的知識,明白在開發利用資源的時候,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利于增強學生社會意識和責任感。
可以說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三維目標的很好素材。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情況,我確定的本節教學目標是:請大家看屏幕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了解海水淡化、海水制鹽等知識;能順利完成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設計出從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并能正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能通過圖片或文字資料獲取需要的信息,得出海水綜合利用的幾個方面;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學生歸納能力、比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得以提高和鍛煉;通過資料和討論知道開源節流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熱愛自然等意識,認識和體會化學在海水綜合利用中的意義和作用,揭示化學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系;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互協調共存,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作為指導思想之一。
了解了教學目標以后,讓我們再來看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及其成因。
教學重點、難點及其成因
重點:我把“海帶提碘、海水提溴;以及使同學們形成熱愛自然,熱愛化學,環境的開發和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想”設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原因有二,一是學以致用,回報社會;二是人們常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環境教育也應一樣。
難點:我把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設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因為雖然是高中階段,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仍較差。
以上是我的教材分析,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學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教材已經學習過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它是本節課學習蒸餾法淡化海水的基礎;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和元素周期律的相關知識是海帶提碘及海水提溴的理論基礎。在老師引導下,他們能夠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獲得成功并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針對以上學情,結合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法學法是:
教法學法分析
問題統領下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自主歸納,自主構建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感知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鑒于以上分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本節課的具體實現部分:即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首先,我設置了課前音樂:《請到天涯海角來》。目的是以歡快熟悉的的歌曲創設愉悅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暗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海洋。
關于教學過程,我分為3個環節。
環節一:(時間約10分鐘)
新課導入:以三亞為什么能夠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排頭兵,引出三亞優美的自然環境——椰風海韻、三面環海(同時展示相關圖片),呈現廣袤的大海。追問海水資源如此豐富,那么面對三亞的旱季出現的間歇性停水,能不能直接飲用海水呢?從而導出新課。
(這樣的導入設計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體驗熱愛家鄉的情感,為感知人與自然的的和諧相處埋下伏筆。)
1.海水水資源的利用
關于海水水資源的利用的教學,首先我簡單介紹海水淡化的歷史,給出常見的淡化海水示意圖,按照課前的分工,組織學生討論海水淡化原理及應用的優缺點,并由小組中心發言人歸納得出結論:蒸餾原理、優點、缺點,老我再做出點評。
這樣設計采取了課前布置討論內容,有利于節約時間,同時通過這一活動形式來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及團隊精神。
關于海水化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教學,我設計為讓學生自主閱讀相關內容,了解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認識到海洋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至于制鹽和以鹽為原料的鹽化工內容的處理,我整合到后面對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總結上,指出在《化學與技術》模塊還將深入學習,有利于突出本節重點。
環節二:(時間約25分鐘)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從海帶里提取碘的實驗,二是從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設計。
2.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
在對從海帶里提取碘的實驗教學上,我打算以圖片的展示為引導,設置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
⑴、海帶中的碘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單質還是離子)?
⑵、I-具有什么性質?(高價氧化低價還原)
⑶、怎樣才可以把I-轉化為I2?(加氧化劑H2o2)
⑷、加氧化劑怎樣才知道有碘單質生成呢?(用淀粉溶液檢驗,是否變藍)
⑸、很多氧化劑都可以氧化I-,用H2o2有什么好處?(顏色變化明顯,綠色氧化劑,環保)
然后要求各小組相互討論,根據書本上的提示,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再請各小組中心發言人把討論結果與大家分享。最后由我評價總結得出正確合理的結論。而后,組織學生分組實驗,巡視觀察學生的操作、步驟、分工等情況,處理偶發事故,如指導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提出猜想,課后再設計實驗驗證)、規范操作等。強調特別要注意安全問題,對于分工不明確的予以指導,確保人人參與,個個有收獲。
這樣通過步步緊逼的追問,實際是以問題為抓手,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問題統領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使后面的教學一氣呵成。
3.海水提溴
在對從海水里提取溴的流程設計部分的教學上,我打算以對溴的“海洋元素”名稱由來的介紹為過渡,教師設疑導學,要求學生根據海帶提碘的實驗啟示,結合書91頁的[資料卡片],分組設計具體的提取流程,匯報、交流、總結,畫出從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圖,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這樣讓同學們根據書上的信息設計提取溴的流程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自主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明白化學原理和技術在海水開發中的作用。
通過環節二的教學,學生能夠體會到:從海水中富含碘元素的植物中提取碘,從提取氯化鈉后所得的母液中提取溴,原理非常簡單,但原理與實際應用之間有相當大的距離,所以,真正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和從海洋里提取溴要經過多個步驟才能實現,讓學生體會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有很大差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
環節三:(以下時間約5分鐘)——自然資源的開源和節流
本部分教學內容我打算通過幻燈片分別展示:一個是海水綜合利用的具體實例,另一個是藍色海洋與污染后的海洋對比。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知識視野,又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海水資源同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認識到我們海南雖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在開發利用上,一定要合理開發,在建設國際旅游島大背景下,我們更要愛護我們的環境,把我們的旅游資源合理開發,絕不能只求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絕不應違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使學生感慨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對人類貢獻的重要性。
然后再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
最后布置作業
1、課本第93頁第4題(目的是為了補充教學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鞏固從海水中提取元素的流程、原理。)
2、用手機
視頻或圖片的方式記錄生活中體現:“環境的開發和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想”這一理念的行為,在建設國際旅游島大背景下,作為三亞市民的你,關于環境開發和保護方面,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觀點。(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實現“使同學們形成熱愛自然,熱愛化學,環境的開發和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思想”這一教學目標,不使其過于空洞,流于形式。)
以下是我上課時的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水水資源的利用
4.自然資源的開源和節流
結束語: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征,積極倡導“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學中的情況千變萬化,這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上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活動,不斷地反思和總結。
化學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將以上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章第二節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第3課時《離子》一課來談一談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實踐的有機整合。
《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能力。下面我將結合《離子》一課來對怎樣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輔助作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離子是初中化學課程中要求達到了解水平的基礎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為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一扇窗口;使學生對物質的微觀構成有一個大體輪廓。
2.學生分析 :對已進入初三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上他們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能創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3.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原子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難點)2.了解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重點)3.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涵義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想象、猜想→探索證明→歸納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2.觀察l~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歸納小結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關系。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過程,了解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對微觀世界學習的興趣。2.喚起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向往。
二、教法與學法:
我根據重點和難點和學生的特點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采用了體驗探究、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等學習方法,基于交互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我采用了拉幕、探照燈、遮蓋、拖拽、刪除、批注、鏈接、倒計時、色子、即時回放的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來實現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教學程序:
計算機多媒體進入課堂是現代教學的標志,而傳統的媒體經常出現程序性較強,人性化欠佳的問題,它往往使教學按照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方案進行,弱化課堂教學的生成性;關注了媒體的展示,而了弱化教師、 學生、 媒體的多元交互;關注教學軟件的達成度,而弱化教師操作的簡便度;關注課堂容量的增加,而弱化了學生的可接受性;關注PPT的板書作用 ,而弱化傳統黑板的地位……我利用電子白板的強大教學功能與九年級化學《離子》一課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如何在教學程序解決上述問題,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提高科學素養,如何突破重難點加以具體的闡述。
( 一)知識回顧、情境引入(12分鐘)
知識回顧:1.教師富有感情地朗讀學生作品──科普小論文《漫游原子世界》利用白板中的拉幕功能,使學生逐一回答問題,鞏固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創設情景:原子核外電子是如何運動的呢?它們能否掙脫原子核的吸引呢?引導探究核外電子的排布1學生猜想:核外電子是如何運動的?
2.學生交流:向你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中核外電子如何運動?用我設計了遮蓋、拖拽的功能,把要思考的問題:電子在核外的空間里做高速的運動。它們會相互碰撞打架嗎?電子在核外的排布會有什么特點? 和答案分開給學生充分的考慮時間(演示課件)3.教師啟發:科學家在探索原子核外電子運動時,也經歷了假設、猜想的階段,然后通過科學的手段、借助先進的儀器進行實驗測定、檢驗而得到真理的。那么電子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層?有的排在第二層?各電子層上電子數目有什么規律?此處設計了探照燈的功能,突顯了原子結構示意圖,使學生感到它的神秘,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向往,以趣置疑集中注意力輕松突破這一難點,這是傳統媒體無法這樣操作簡單的實現的。
4.鞏固練習 畫出氦氖氬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從模板中拖拽出模型讓學生有依可據的來書寫,并讓學生小組討論它們的意義。并為接下來,分析元素原子的化學性質由結構決定作好鋪墊,也鞏固了這一難點。
(二)引導觀察、啟發探究(16分鐘)
1展示掛圖: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學生觀察、互相討論、歸納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與元素性質的關系(用白板中的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注,分析討論針對性強)教師設問: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He為2),達到穩定結構,故化學性質比較穩定。金屬元素原子和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未排滿,要趨向穩定,怎么樣才能達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誘導學生下一步的.探究)1、提供信息:①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②鈉和氯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創設問題)大家猜想如何讓鈉原子和氯原子答到穩定狀態?學生猜想與假設。(學生討論)要趨向穩定結構的鈉原子和氯原子該如何變化來達到穩定呢?設計一個方案。(生動的情境、求知欲的驅使,學生積極設計多種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中三個電子轉移到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使雙方最外層電子數平均,分別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層七個電子轉移到鈉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使雙方達到穩定結構。③鈉原子的最外層一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使雙方達到穩定結構。這樣,較好地暴露了學生的原有思維,有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引導,對于方案①,教師要讓學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與化學中的穩定的區別;對于方案②、③,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分析發生這兩種情況的難易程度)2、學生表演:兩個學生通過觀察原子結構示意圖,分別扮演鈉原子和氯原子用一個籃球扮演鈉原子核外的最外層電子,其他同學當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潑,把枯燥、繁難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熱情高漲地參與,課堂活躍起來)利用漫畫鏈接視頻氯化鈉的形成。設計理念:充分利用漫畫效果,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分析氯原子和鈉原子得失電子的趨勢,使學生在有趣、輕松的氛圍中接受難懂的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3.拓展視野師生討論:(一邊分析,一邊白板演示)在氯化鎂的形成過程中,我又設計了拖拽功能使學生更形象和直觀的理解離子化合物的形成。突破離子的形成,初步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這一難點。也為以后的化學價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4.引導提問:離子是怎樣形成的?什么叫離子?如何區別陽離子和陰離子?離子符號的書寫應與原子有什么不同?(強化重點)利用電子交互式白板的遮蓋和拖拽功能將上節課的原子符號和這節課的離子符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課件制作簡單、操作也簡單,針對性強,溫故而知新、對比性強,很容易突破原子、離子的符號書寫、含義的準確性這一難點。
(三)學用結合、展示個性 (10分鐘)
整個的鞏固練習我利用男女生分組競賽的方式,我采用了倒記時和發牌積分的方式促進了分組競爭的激烈性,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在練習中由易到難,潛入深出,利用交互電子白板的強大的功能,書寫、擦除、拖拽等學生可以輕松自如的在白板上操作。例如:我設計了"找朋友"這個活動環節,讓學生通過電子白板的自由拖動功能,將名稱拖往相應的符號上,讓學生與白板親密接觸拉近了學生與白板的距離,這個操作令學生直接感受、體驗學習的樂趣,遠比教師在畫面上反復演示、講解的效果好。另外,交互式電子白基本實現了教師、 學生、 媒體的多元交互,而且教師操作的簡便,學生的可接受性強。
(四)聯想反思、形成體系(3 分鐘)
融匯貫通的環節,我將物質、分子、原子、離子之間的關系進行整合,理清思路,使學生把本節的知識和前面的知識完整的連接在一起。也體現了媒體與傳統黑板教學的有機整合。
(五)小結交流、布置作業(4分鐘)
暢談收獲:在離子的教學課堂中,我采用了在教學的最后的環節(你收獲了什么)進行回放,操作簡單隨機性強,學生談到哪一點就可以回放哪一點并留有標注,使學生對這堂課的目標一目了然,做到心里有數,更可以讓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交互白板的交互功能,體現課程的生成性。
布置作業:(1)搜集交流:日常生活中由分子和離子構成的物質各三種;(2)發散思維:以"我是一個小小的離子"為題目寫一篇科幻小文章。
(設計理念:體現分層要求,有利于各種層次的學生獲得最佳發展,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四、教學評價
本節課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基本原則,以"情境教學、問題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實現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下,實現了教師、 學生、 媒體的多元交互的人性化教學過程。師生的雙邊情感交流,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微觀思想方法的建立,學習心理、品質的優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課后反思
這堂課運用交互式白板的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形成了自主探究和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但教師在堂課對學生的各種各樣的生成還應把握的更準確,處理的更加巧妙。而對于電子白板的功能開發與應用上應更加深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教學更好的服務!
我相信隨著技術日臻成熟,熟悉白板的特性后。教師不再被鼠標所牽制,可以面向學生站在白板前了,使教師從遠離集體又回到學生集體當中。借助白板的計算機界面,還可以實現多種眾多教育資源的直接調用。隨著交互白板使用經驗的不斷增加,教師逐漸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注釋庫、資源庫,能夠將已有資源和自主設計的白板資源整合進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這是交互白板充分整合已有資源的優勢體現。我相信:交互式電子白板像一塊磁石會將學生牢牢地吸引,使有效教學最大化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化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教材中介紹過制取O2時要加MnO2加快速率;高中教材中也介紹過制HCl時,濃H2SO4和固體NaCl要在強熱500—600°C時才能大大加快反應產生HCl的速率,而本課題內容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從而利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學生通過本節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容聯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與分析,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的能力,給學生留下“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的深刻印象。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中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教學重點:
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二、說學情
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改變一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可以加快或減緩反映的速率。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并且采取實驗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法:
針對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準備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如下:
1.利用實驗的手段,對比的方法,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從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出發,解決生活、生產實際中的具體問題。
四、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我注意及時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這些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學會或增強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時,使學生認識濃度、溫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引導學生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識記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1)、化學反應的表達方式和有關計算等;
(2)、化學反應對工業生產和生活實際的影響。
2.影響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的性質
對于同一反應物,外界條件不同,反應速率亦不同
3.
(1)、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
b0.75ml0.1mol/LNa2S2O3
0.75mlH2O
1.5ml0.1mol/LH2SO4
設置問題情景:哪組反應速率快,從哪方面能看出?
進行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反應速率。
(2)、演示實驗:
a1.5ml0.1mol/LNa2S2O3b1.5ml0.1mol/LNa2S2O3
1.5ml0.1mol/LH2SO41.5ml0.1mol/LH2SO4
水浴加熱后混合反應不加熱混合反應
經討論分析后得出結論:a先出現沉淀,b后出現沉淀,可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混合物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并且我還會講到當溫度升高10°C,反應速率通常增大到原來的2~4倍,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在以后的實驗課中通過實驗來加以驗證。
(3)、根據PV=nRT,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氣體的體積與所受到的壓強成反比,即與濃度成正比。
得出結論:對于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強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化學反應速率 )說課稿,標簽: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化學說課稿,
對于固體、液體或溶液反應,壓強改變,反應速率不變。
(4)、演示實驗:
a.5ml3%H2O2,加少量MnO2b.5ml3%H2O2,不加MnO2
得出結論:a產生大量氣泡,b產生少量氣泡。可見適當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問題:除以上四點外,還有哪些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也有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后,老師總結:光、超聲波、激光、放射線、電磁波、反應物顆粒大小、擴散速率等對反應速率的理解。
4.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利用改變反應速率解決具體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從而加深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解
5.課后作業:
六、說板書
1.主板書: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副板書:演示實驗內容及反應現象。簡略其他因素。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鈉》是高一化學第二章《堿金屬》的第一節,堿金屬是高中系統學習的唯一的金屬族元素,通過對“鈉”這種代表性元素的學習,旨在向學生介紹金屬元素的學習方法,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對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主要學習其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保存方式及其用途。這一節即從這幾個方面來學習鈉單質的性質。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是鈉的化學性質——鈉與水反應
2.難點是實驗的觀察、分析、尤其是鈉與水反應的探究學習。
三、教學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主要體現“學教并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動手實驗、觀察分析、教師引導、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計算機輔助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將其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在多媒體使用時,盡可能使其恰到好處,能通過實際操作的就不去模擬,能學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過多媒體簡單呈現。本節課雖是一節以實驗為主的課型,但傳統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有許多弊端,如在下列情況下既無法解決。
1.對速度較快的反應,學生還沒來得及觀察清楚就已經結束,觀察不仔細則分析不透徹,若放慢速度,反復觀察效果更好。
2.原理解釋,涉及微觀粒子的反應原理的解釋,肉眼觀察不出,宏觀實驗不能反映其實質,可用計算機模擬其反應過程,便于學生理解。
3.有危險性的實驗,現有條件難以實現的實驗,錯誤操作。這些實驗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錯誤操作,若能采用動畫模擬或插入影象,會起到理想的效果。
4.對微型實驗的放大觀察,便于同學們同一時間,對同一現象的捕捉,觀察,分析。
5.由此說,實驗課中恰當的便用多媒體手段有助于教學實踐的高效完成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首先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圖片給學生以想象空間。“水火不相融”與“滴水生火”形成強烈反差,然后教師演示實驗,果然是水能生火,學生興趣一下被激發起來。
(二)、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在此期間,教師適時點拔,學生自學、互學、分析、討論、發言,利用大屏幕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小結,使分散的知識條理化,如Na的物性小結,Na與水反應現象小結。將實驗中的各個結論提取出來,學生感到清晰、明確。
(三)、突顯重點,突破難點
1. 鈉與水反應
鈉與水反應是本節重點,需用多種形式、多角度對該反應進行分析,實必不可少的手段,我設計了五種情境下的實驗。。
①首先是在實物展臺上教師親自操作鈉與水在表面皿中的反應,這樣體現實驗真實性,可靠性。展臺上放大以后的反應現象清晰明顯,大家在同一時間共同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分享實驗成功的喜悅。教師適時提問,說明鈉的性質。
②常規實驗。鈉與水反應產生氫氣的收集和檢驗,是一常規實驗,學生曾多次左類似的性質實驗,課用模擬動畫達到知識在現的目的即可,這樣,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③改進實驗。在一廢舊塑料瓶中完成。關鍵是對實驗細節的觀察能力的培養,該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且在實際操作中可提高學生對鈉的性質的感性認識,成功的體驗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實驗可操作性強,不必用多媒體。
④探究性實驗。利用ц型管作該實驗收集并檢驗氫氣,采用先討論、后評價、再實驗的模式。學生對特殊的實驗儀器感到新奇,探究的欲望強,積極參與,熱烈討論,大膽設想,涌躍發言。在此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培養其良好的探究式思維能力。學生發言五花八門,較發散,利用大屏幕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對比評價,表現形式直觀。學生從中發現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而啟發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發現規律,嘗試解決問題的途徑。(針對學生設計的實驗分析其錯誤原因。鈉與水反應若在小容器中進行會爆炸,分析原因,插入影象文件,警示作用體現多媒體的優勢)
⑤進一步改進實驗。Na與水反應很快,這個水面上升又下降的過程是很快完成的。實地演示不宜成功,對觀察不利。在多媒體上可以放慢速度,反復觀察,,這在一般常規實驗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利用多媒體動畫模擬,給學生觀察分析和理解的空間。
⑥興趣實驗——水上芭蕾
鈉在苯和水的混合液中反應。(體現學科滲透)在對實驗的安全性進行分析后,學生動手完成。
五個實驗下來,要適時小結,將五種不同裝置放在一張圖上,對Na與水的反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培析,用多媒體進行重現小結。體現了探究過程的漸進行,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
2.Na與CuSO4溶液反應
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機理較抽象,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動畫將其過程形象的展示出來,這樣微觀粒子的運動和反應過程簡單清晰的呈現出來,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
4.性質總結
鈉的性質總結用線形關系,清晰條理。
5.用途展示
此做為上節布置的作業,讓學生網上收集有關資料,學生作業展示過程,使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認可,也是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的過程,資料的收集液使課堂教學的延伸。
(畫面:① 高壓鈉燈,美麗的不夜城有鈉的一份功勞,② 秦山核電站,核事業發展離不開鈉與鉀合金原子反應堆導熱劑)
總之,一節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課,在多媒體的輔導下,突破了許多常規實驗不易解決的重點難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難訓練提供了較理想的手段。
【實用的化學說課稿6篇】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11-16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氧氣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2-10
中學化學說課稿大全12-24
化學《元素》說課稿(精選5篇)11-30
化學式說課稿5篇11-12
蘇教版化學必修一氯氣的性質說課稿11-04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說課稿11-04
金屬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1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