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數據的統計》是高中信息技術教材(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內容。為此,本節內容是在第二節《數據的查詢》的基礎上的延伸與深化,探討更加有效的數據庫管理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據庫管理軟件的興趣。因此,在本節中占據最重要的的地位。
教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信息技術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方法、思想、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根據統計問題的需求靈活使用“總計”選項功能建立恰當的查詢進行有效統計,需要正確分析問題的需求,然后是熟悉數據庫管理軟件的使用方法,在內化了這些功能特點之后,就可以靈活運用解決問題了。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領會數據的統計在數據管理中的作用。
2、掌握數據統計的操作方法,使學生能找到數據統計的最簡便直觀方法。
3、靈活應用數據統計解決常見的數據處理問題。
4、借助網絡平臺輔助學習。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索精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逐步幫助學生通過練習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要點,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對數據庫中數據進行統計的一般方法,找到數據統計的最簡便直觀方法。
[教學難點]
1、根據統計問題的需求靈活使用“總計”選項功能建立恰當的查詢進行有效的統計。
2、靈活應用數據統計的能力,利用系統幫助輔助學習。
四、教法
信息技術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數據的統計,讓學生從走過的彎路中體會到應該怎樣正確對數據進行統計。采用了“任務驅動,分層探究,自主學習,情感引導”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等部分,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體會,思考,達到其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主動學習的目的。要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積極探究更多的解決辦法。應引導學生對任務的目標、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分析,對系統的功能及使用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對問題的分析及系統功能的評價能力,而不僅僅是懂得操作。
教師在提出問題和布置任務時要注重漸進性、層次性,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同時,教師適時對典型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的錯誤做出糾正。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及時反饋和及時評價。最后要求學生對學習過程作一個總結。
五、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識。首先,教師應創造一種語言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在學會并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實踐操作,培養自主探究, 相互協作的能力,從而達到發展思維能力,培養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這堂課我的設想是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探索,期待尋找答案和理由的一個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1、引入實例,創設情境
大家旅游最關心的會是什么呢?如果你作為旅行社的老板,你們又最關心什么呢?以提供的旅游信息數據庫為例子,找出共有多少名游客已經報名參加旅游?共有多少名女導游?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例子,結合學生已有經驗,通過問題驅動的方式引入學習活動。
2、營造氛圍
前面我們所學的查詢都是單純從表中取出記錄,沒有經過分析及計算,而現在卻要進行數據的統計。在Access中,數據的統計是通過“合計”功能來實現的。合計功能的目的是對數據表中的記錄進行統計計算。
1)統計共有多少名游客已經報名參加旅游?
2)統計共有多少名女導游?
演示操作過程,提醒學生注意選擇合計功能后,操作界面有何不同。提醒同學注意冒號必須是英文狀態下的,并提示學生如何識別自己輸入的是何種狀態下的冒號。
設計意圖:觀察學生對問題分析結果的導向性
3、 要點剖析提高認識
介紹“合計”功能中各個函數的使用及注意點,并且強調有效性規則。
設計意圖:學習部分“合計”功能
4、 學習體驗
任務一:
1)統計共有多少游客?(查詢名稱為:查詢1)
2)統計旅游線路表中平均價格、最高價格、最低價格(查詢名稱為:查詢2)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掌握程度,同時也可以使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找到原因,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得到提升和延續,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 相互協作的能力
5、學以致用
合計功能不僅可以針對所有記錄進行統計、還可以分組統計;
任務二:
統計各線路各旅游團中價格大于1000元的旅游線路中游客的人數,查詢結果按照線路名稱升序進行排序。(查詢名稱為:查詢3)
2)統計各線路各旅游團的女游客的繳費總額情況(查詢名稱為:查詢4)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掌握程度,同時也可以使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找到原因,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得到提升和延續,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探究, 相互協作的能力
6、任務分析
查看學生練習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設計意圖:用實踐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7、探究提高
1)這節課所建的查詢與前一節所介紹的查詢有什么不同?
2)在建立統計各線路各旅游團的女游客的繳費總額情況查詢時,將“團號”放在“線路名稱”這個字段的左邊或右邊,結果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3)以參數查詢的方式統計各線路旅游團中不同價格段的旅游線路中游客的人數,如統計20xx~3000元的人數。
設計意圖:
在掌握了前面的操作的基礎上進行鞏固提高,加強對合計功能選項的了解。盡管順序不會改變字段的總計值,但它卻決定了結果在數據表中的顯示。
8、歸納拓展 關注生活
分析學生的典型錯誤,找出解決方法。
設計意圖:總結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發表在論壇上。 小結反思,提高認識
結束語: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上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說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將進一步說好課,并希望各位同仁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課程定位
我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的會計憑證填制、會計賬簿書寫、會計一般業務的手工核算和電算化核算、財經計算、涉外會計基本事務處理(涉外會計)、稅費計算及基本稅務處理(稅務會計)、銀行金融核算業務的一般處理(金融會計)等職業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收銀、出納、會計核算、銀行柜面服務、郵政柜面服務及其它會計事務處理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語文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培養正確地理解、清楚地表達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思考、寫作的能力(聽、說、讀、寫的能力),使語文課更好地為專業目標培養目標服務,所以我給本課的課程定位于幫助學生通過對中國古代建筑—塔的了解,進一步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培養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與學情
1、《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塔》是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精編本)教材第一冊中的第二篇講讀課文。
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來表達主旨。在說明的同時,還常常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對說明的中心加以闡述。語言使用的準確性,也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學生對于說明文并不陌生,尤其是本班語文基礎較好,主要對于塔這種特殊的建筑稍感陌生,對塔的歷史更是知之甚少,因而我布置學生必須查找相關的資料,加深了解,同時更側重在閱讀與技能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
三、教學目標
說明文是教學中比較容易掌握的文體,僅僅學習文體知識的話就與初中學習沒有變化,因此,作為中職教師,一定要把教材的單元要求與大綱目標相聯系,適當加入人文要素。我把本課的目標設定為:
(1)、了解我國古塔的建筑藝術,認識古塔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
(2)、學習說明文語言準確、嚴謹的特點。
(3)、通過對古代建筑藝術的了解,體會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教學重點
(1)了解熟悉課文多種說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
(2)說明文語言使用的特點。
(3)通過課文聯系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掌握必要文史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古代建筑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及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提問法、講解法、板書與多媒體結合教學法。
學法:討論法、聽記法、練習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導入語主要從中國悠久的歷史講起,有一定的陌生和神秘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認知環節
考慮到學生對于塔的認識相對缺乏,因而必要的知識補充不僅使學生了解一個新的領域,同時刺激學生探求未知的興趣。如讓學生猜猜看:塔的用途是什么?你知道上海現有的古塔有多少?
對課題的解釋。此環節用來了解課文中心,十分必要。因而,對于題目,必須明確: “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 —— 塔”,破折號之前是一個偏正短語,中心詞“精英”,即“精華”的意思。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題意為:塔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中的精華,點明了課文的主旨。
(三)閱讀分析環節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入分析,掌握文章在說明事物特征時的基本方法;圍繞重點句子的分析,逐步理解、歸納課文的主旨;提示、小結主旨與材料的關系。
1、快速閱讀,回答問題
我國古塔從什么地方傳入的?什么年代? 古塔原來是做什么用的? 古塔的特點是什么?
2、細讀有關內容,分析思考:
為什么說我國古塔的形制是千變萬化的?
說說我國古塔的為何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四)技能練習環節
結合有關資料,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介紹《古代瓷器的珍寶—青花瓷》。(欣賞PPT)
運用隨堂訓練的手段,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檢查學生課外預習的效果,吸收、消化課內知識,為下一階段(競賽)做好鋪墊。
(五)小組競賽環節
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刺激學生,激發更大的興趣,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能力的展示,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六)總結歸納環節
回顧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結構,點明知識要點,理解主題材料。
① 本文在結構上采用哪種形式?(板書:總—分—總)
② 課文圍繞主旨進行選材,說說主旨與材料的關系。
明確:主題統帥材料,材料表現主題。
六、教學反思
1、教學時應該緊緊扣住對標題的理解,盡量讓學生從課文中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如:課文在說明古塔特點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這是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但在具體的文中有時候并不能讓他辨別得清。通過實踐,加深印象,掌握知識的運用,這是學生學有所得的較好體現。
2、對于古塔知識的介紹,可以適當地放開一些。學生不太喜歡教師在課上多講他們知道或看到過的內容,但是對于不太了解或完全陌生的內容往往充滿好奇。掌握這種心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擴展教學容量,拓展學生視野,增加課堂活躍度,有一定的效果。
3、古代歷史文化的介紹,面廣量大,宜集中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來介紹,避免喧賓奪主。本人有時不經意間會把有關的內容延伸,以至于課堂上學生趣味盎然,但一定要把握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既放得開,又收得攏。如《青花瓷的介紹》這一環節設計,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對周杰倫的討論上,而不是通過資料如何介紹,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動物兒歌》
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二年級漢語下冊第三課,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委員會中小學漢語教材編寫組編寫,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小學二年級學生使用,本教材在推動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法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就是,學生能夠熟練的朗讀課文,能夠聽懂課文內容。認讀本課詞語,理解意思。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動物們快樂的生活。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意思。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用朗讀、啟發、討論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聽說能力,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小動物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本課教學內容為中心,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劃分如下: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認讀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結合圖片復述課文內容。
(三)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秉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采用情境教學、朗讀、講授、啟發式和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比較低,二年級學生的漢語水平較低,在教師的引導下,因材施教開展學習,以閱讀、討論、問答的方式獲得新知識,從而提高聽說能力和漢語水平。
四、說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有禮貌,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上課前師生相互問好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尊重老師的同時,更得到了老師的關愛和尊重,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在課堂上配合得更加默契。
(二)復習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說說這些詞語都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
本課時主要是學習課文的內容,學會朗讀課文是理解內容的前提,熟讀課文是學好本課的基本要求,所以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能夠正確的、流暢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一遍課文,其他學生認真領會。
教師:現在老師來示范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在下面認真聽,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學生: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并試著模仿老師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熟讀課文是為了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而學好本課的指標之一就是要能夠熟讀課文,
并能回答相關的問題,所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來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
(1)、說說平時看到的蜻蜓、蝴蝶飛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2)、說說自己見過的小蝌蚪和蜘蛛是什么樣子的?
3、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學生邊讀邊理解,并思考問題的答案。
4、老師通過一問一答,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
四、認讀詞語,理解意思,并用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作業: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 動物兒歌
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
設計板書是為了突出主題,直觀的把課文的中心思想呈現出來,有助于加深課文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文內容。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內容
《桂花雨》這篇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第七課,這篇課文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通過桂花寄托個自己和母親深深的思鄉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識記本課生字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好的語段會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師怎樣表達出來的。
過程與方法:能抓住文章主要內容質疑問難,帶著問題自讀自悟。
三、說教學重難點
略讀課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1、以讀代講法。
“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朗讀。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快讀、瀏覽、默讀、有感情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2、啟發誘導法。
我努力做到做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幫助者,通過啟發誘導,幫助學生質疑探究,尋求問題的答案,獲得個性的體驗。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我努力實踐著以學定教,鼓勵自主探究,適時點撥,并通過課外實踐作業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說學法:
1、質疑探究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從學生最初接觸最初質疑開始層層推進,理解課文。
2、讀、思、記、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根據教材的特點,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注重以讀為本,做到師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共同提高、共同體驗成功歡樂的目的。
五、 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因為學生對本單元的主題已經爛熟于胸,因此我就通過復習舊知,把學習的切入點定在了什么寄托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思念家鄉的什么上。學生很容易就知道文章的中心。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直堅持一個原則,要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在學生沒有把課文讀到滾瓜爛熟的程度時絕不將課文。這樣有助于學生學會自學,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因此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讀課文,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以及熟讀的情況,況且五年級的學生讀書也該有一定的速度了,有助于培養學生快讀的好習慣,擴大閱讀量。然后在默讀瀏覽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三)品讀課文
1 讀題質疑
每個學生接觸一篇文章都是從課題開始的,況且這篇課文的課題是那樣美,充滿了遐想的空間,而且也很有創意。讓學生從課題感知課文質疑問難,并帶著問題去品讀課文有的放矢,也有助于給學生以課題設置的熏陶。
2 品讀搖花樂
學生從讀題質疑解惑開始很自然地就會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再通過一邊讀一邊想,有感情朗讀,想象讀等方式領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而且在讀得過程中會自然地產生問題,引領自讀自悟的方向。
3 探究桂花的品質
通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母親為什么這樣愛惜桂花?”很自然地去探究桂花的特點以及和鄉親生活的密切關系而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領:“如果賦予桂花人的品質你會弄什么詞語形容它?”來深入的挖掘課文的人文內涵,并搜集學生日常積累的好詞,準確應用。喚起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意識和愿望。
4 體會母親的思鄉之情
由母親這般珍愛桂花,很自然地體會到母親對桂花對故鄉的那份深情。一句從那看出來的?引領學生瀏覽、默讀、思考,抓住文章的重點語句。在教師的引領下啟發學生練習前后文對比閱讀,體會母親話里的深情厚誼。
(四)積累語言,模仿運用
文章不光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還有著優美的語言,學是為了用,此環節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學會鑒賞,學會積累,并聯系生活實際學會仿寫運用。
(四)總結收獲,擴展閱讀
一篇課文的教學應該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的原則,此環節鼓勵學生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總結整篇文章,整堂課的.收獲,幫助學生整理新知內化吸收。并趁熱打鐵,將這種閱讀的熱情和方法擴展到課外同類文章的閱讀理解上去。以閱讀擴大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和情感沉淀。
(五)布置綜合實踐性的作業
新課標特別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雪深的創新思維。因此我布置了這個作業要求,有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
總之我本著自主學,簡單教的原則,設計這節課的教學,但因為時間倉促,準備不充分,考慮的不夠全面科學,其中還有著很多的不足。比如怎樣處理好內容多與時間的關系,怎樣處理讀的教學,怎樣體現合作探究的理念,怎樣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等方面都沒有一個自己認為滿意的教學設計。或者自己的教學理念上、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和錯誤,請領導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5
我要說的課題是《找質數》,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展開敘述。
第一:說教材。
“質數和合數”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的內容,在教材第10~11頁;是學生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了解了2、5、3倍數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識,它是學生學習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基礎,在本章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和判斷能力;
3、向學生滲透“對立統一”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二:說教法。
(一)、第一課時:
新課程的數學教學強調:要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數學知識、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問題。本課我主要采用“探究性學習指導法”,把“有意義的思考方法和習慣思維”放在教學首位,構建探索型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應當建立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和已有數學知識經驗之上。本著此理念,本節課我主要設計四個教學環節
1、 談話引探,導入新課。
如:
(1)、用哥德巴赫猜想引出課題。
(2)、結合自然數1—20的因數具體說說。(這樣直奔主題的教學,為學生探究知識和鞏固知識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2、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利用課件很快找出1~20各數的因數,鋪墊探底。然后討論怎樣給這些數進行分類,怎樣分比較合理?(把學生的思維導向于有意義的思考。)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有按偶數、奇數分的,有按2、3、5的倍數分的、也有按10以內、10以外的數分的等等,對于學生的分法,教師給于了鼓勵,引導學生看書上怎么分的,觀察因數的個數,以 “因數個數”的多少來分,學生很快以“只有一個約數的、只有兩個約數的、有兩個以上因數”分為三類。教師及時出示課件,然后讓學生列舉出相應的數。這時教師明確告訴學生;像2、3、5、7、11這樣只有兩個因數的數就叫質數。讓學生通過觀察每個質數的因數特點概括出質數的意義,并且要求學生按照質數的意義自己找出一些質數,找準確了說說找質數的方法(突出教學的重點)。同樣道理,合數的意義就迎刃而解了。緊接著讓學生看一個因數的數是誰?書上是怎么給它下定義的?然后出示一些數,讓學生判斷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數是合數?判斷正確了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判斷方法,為什么又對又快?(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二)、(第二課時)應用知識、鞏固知識。
1、讓學生根據學習資料,把1~20這20個數按照奇數、偶數、質數、合數進行分類,分類完成之后互相交流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如2既是質數又是偶數;9、15既是奇數又是合數。(既鞏固了新知識,又加強了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
2、出示闖關題,有填空、選擇、判斷、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闖關成功給予獎勵。(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小組合作學習制作100以內質數表,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獨立思考制作方法
(2)、小組交流方法
(3)、動手制作
(4)、匯報展示。)
4、課件出示100以內質數表,學生熟記。(便于今后的應用。)
5、 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師生共同回憶這節課所學知識之后聽一則數學信息。歌德巴赫猜想之一:任何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奇數(或素數)之和。并讓學生了解到這個猜想目前證明得最好的是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可惜離成功只差一步便離開了人世。聽完后談感想。(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情感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第三: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加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學會分析、綜合、整理的方法。
第四:說計劃。
針對上述情況,準備再加一節練習課,幫助學生對奇數、偶數與質數、合數加以區分,對分解質因數加以補充教學。
說課稿 篇6
一、指導思想
依照二期課改的理念,以“健康第一”,“學生發展為本”為指導思想。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學習“拍毽子”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進行創編的花樣拍,自己設計,玩自己創編的拍毽子游戲。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創新,在創新中游戲,在創新中發展。
二、相關分析
(一)教學對象:四年級
(二)學生基礎情況分析:
1、心理特點分析:四年級學生朝氣彭湃,運用“拍毽子”這一民族民間體育活動,激
發學生的興趣;
2、生理特點分析:拍毽子的練習對發展反應、靈敏性和注意力有很大提高。
三、學習目標:
1、初步掌握拍毽子的基本技術,逐步提高正拍和反拍的能力,發展拍毽子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主動參與毽球樂活動中,感受毽球活動的樂趣。
3、表現出自信、進取精神,以及對學習的興趣。
4、能與同伴團結合作、積極創想。
四、主要教學環節
1、創設開放的課堂
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氛圍。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嘗試創編半開放式的拍毽子游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的運用、場地的安排等方面都給學生以較大的選擇權和自主權。通過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確定創編的“主題”,自己設計,玩自己創編的拍毽子游戲。學生自己設計的游戲路線不一定合理、創編的游戲不一定完整,但這是學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愛、所好,反映了學生自己的情感和向往。
2、提供適宜的支架
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條件和基礎,適時地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支架,使學生明確創新的內容、創新的方法,享受到創新的成果,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和欲望。在本課拍毽子游戲之前,讓學生先練習向上拍毽子動作,這樣,既掌握了基本的拍毽子動作,又為創編拍毽子游戲提供了基礎。在創編過程中,教師又適時地根據各組的具體進程適時地給以引導和幫助,引導學生把自己所學到的、所看到的游戲規則、游戲路線、拍毽子動作有機地進行整合,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抒發內心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從而使學生在健身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五、預計教學效果
(一)掌握健身方法效果:70%的學生能進行拍毽子
(二)生理發展效果: 全課練習密度 50%左右
基本部分練習密度 40%左右
(三)心理發展效果
毽球是我國傳統民族體育中的瑰寶,拍毽子是由踢毽子演變而來的,簡單易行,活動場地不大,運動量比較有彈性,又包含許多動作技巧,非常適宜學生活動。它將民族傳統體育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開發與利用民間民族體育活動。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形成對體育的熱愛,使學校體育課程具有民族特色,使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連,進行大膽的探索創新.
(四)能力發展效果
學生能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本領輔助學習,并且學會一種思維的方法,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創造的方法。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這種總、分、總的敘述方式不僅體現在全篇文章中,還體現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這篇文章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正好配合中年級進行段的訓練。
另外,本文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因而也是訓練提高朗讀和說話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課文通過對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進一步學習總分結構的句群,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讀出句子的語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學生自評的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注:重點
1使學生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敘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4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說具體。
難點
1判斷總分關系句群中的中心句。
2能在課文學習中準確地把握珊瑚、魚、海龜等海洋生物的特點。
2能夠圍繞總起句,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將魚的特點說具體。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引讀法及抓住中心詞等方式,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總分結構的句群和段落。
2在新創設的情境練習中,進一步掌握圍繞總起句把事物特點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借助多媒體演示及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愉快積極地投入以欣賞、朗讀、感悟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2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西沙群島優美的風景和豐富的自然資源。
3領略祖國山河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想
1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景入情地學習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西沙群島地處南海,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雖然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出西沙群島優美的景色,但是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水平決定他們很難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而運用多媒體演示既把語言文字變成直觀的美麗活動的圖象,兒童容易感知,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愉快地學習課文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如五光十色、交錯、高聳的山崖、低陷的峽谷等詞語學生只需看一看電腦圖象,就能充分感受而不需要徒勞多余的講解。本文作者為了說明西沙群島物產豐富,運用總分結構把多種海洋生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而進一步鞏固、掌握這種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有些段落學生較難找到中心詞即生物的特點,當然也就發現不了中心句。文中寫魚那一段在預習中我發現很多學生把“一群群魚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作為本段的中心句。于是在教學中我有的放矢地通過圖象演示,問學生西沙群島的魚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面對畫面上種類繁多的魚學生就能較容易地把握本段的中心句,進而掌握總分段落的基本模式,為后面的說話練習打好基礎。
除了運用多媒體,老師也可以通過自己設計的過渡語,始終吸引學生留連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哪怕是提個要求。在這一堂課上,“請某某同學讀課文第幾小節”換成了“請某某同學帶著我們穿上潛水衣,盡情地潛入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暢游一番。”“請一個同學根據老師的提示說說這幅畫面”換成了“誰愿意跟著老師再去一趟海底世界,與那些可愛的海洋動物作伴?”在意境美和語言美的雙重體驗中激發求知興趣和欲望,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2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讓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
教學中我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重要的教學環節都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自己通過學習、討論來理解課文。并用舉一反三的方法讓學生形成比較熟練的閱讀技能。本課寫到西沙群島四個地方,我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重點學習一段,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學習途徑也可以自主選擇,或朗讀或表演或填表,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3以課文內容的拓展,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學習海底和海灘兩部分時,針對本課教學重點及難點,屏幕上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和貝殼,我要求學生按所給的總分句式把它們的顏色和形狀說具體,這對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力,提高運用語言、運用寫作的技能都有一定的幫助。
4朗讀訓練貫穿教學始終,且讀有不同的要求。
無論是齊聲朗讀、自讀或男女聲互讀都有不同的要求,引讀是本堂課上使用最多的方式。因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理解課文總起分述的記敘特點,能判斷一段話中的中心句。引讀能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重點,同時避免一問一答式,提高教學效率。在具體運用時,根據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引讀內容。如體會“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時,我兩次運用引讀法,前一次我讀第一句學生讀其余部分,幫助學生體會總分段落結構。后一次我除了讀第一句,還將“各種海鳥、鳥蛋、鳥糞”這些詞特地提到前面來讀,為的是提醒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是從鳥多、鳥蛋多和鳥糞多三方面表現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
【【精華】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錦集五篇06-21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錦集9篇06-18
【精華】蘭亭集序說課稿4篇06-04
【精華】蘭亭集序說課稿三篇06-02
【精華】八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7篇10-06
【精華】團結作文錦集四篇02-17
【精華】團結作文錦集8篇02-07
【精華】團結作文錦集九篇01-25
【精華】團結作文錦集9篇01-24
【精華】團結作文錦集7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