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翠鳥》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鳥兒”中第一課。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詳細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鮮艷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 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指導學生在觀察時抓住事物的特點有序地進行描述。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本課的目標為:
1、了解翠鳥外形的美麗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生喜愛翠鳥,喜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先基本概括后具體的描述方法,對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有序觀察和具體描述。
教學重難點:
學習先概括后具體描寫的方法進行觀察和描寫。
教具準備:翠鳥圖片
二、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我采取了以“你喜歡翠鳥嗎?為什么?”為中心,引導學生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朗讀自己畫的句子。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小組之間進行探究、合作學習。通過直觀教學法,用翠鳥圖片展示,讓學生理解作者先概括后具體,按一定順序描寫的方法。朗讀體會法,指導學生在默讀中學會思考,在朗讀中想象翠鳥捕食時目光銳利、動作敏捷。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三、說學法
以思想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引導學生讀一讀、畫一畫、看一看、讀一讀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朗讀和創新、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確任務
你喜歡翠鳥嗎?為什么?從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把你畫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小組內交流
結合昨晚預習作業,現在小組內交流。
(四)班級展示
1、翠鳥外形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學生看圖觀察,體會作者先概括后具體,并按一定順序觀察的寫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讀。
2、翠鳥目光銳利、動作敏捷。
抓住2小節中“疾飛”、“一眨眼”,說明翠鳥飛行速度快。3小節“機靈”、“難以逃脫”來說明翠鳥目光敏捷。“蹬開”、“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貼著”,說明翠鳥動作敏捷。有感情地朗讀這兩自然段。
3、住處 陡峭的石壁上的石洞里
抓住“老漁翁”的話體會作者由“愿望---失望---希望”體會作者愛鳥的心情。
(五)、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愛護鳥類,愛護大自然,愛護環境。
(六)、小練筆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仿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五、板書
翠鳥
外形 顏色鮮艷 小巧玲瓏
活動 目光敏銳 動作敏捷
住處 陡峭的石壁上 (愿望----失望----希望)
說課稿 篇2
很感謝領導給我這個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的機會,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分數乘法》。這節說課分五個環節進行,下面我就來說說第一個節。
一、說教材
《分數乘法》是人教實驗版六年制上冊第二單元的分數乘法的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很分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個內容中,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整數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變成了分數,同時分數乘整數又是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因此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確定了如下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們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力目標:培養遷移轉化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們嘗試探究,合作學習的好習慣。為了使學生們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教學難點: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結合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借助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們審題,理解題意。
2.嘗試教學法:從主題圖中獲得信息,嘗試自己探究,討論解決。
三、說學法
本節課的學習依據知識的遷移,應用轉化的思想,通過學生們嘗試自主探究,把新知識轉化為已經學習過的就知識,進一步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適時點撥,激發學生們主動探究的欲望。教師讓學生嘗試、觀察、討論、探究中獲取知識,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四、說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針對六年級學生們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
(一)復習引課
12+12+12+12= + + + =
這兩題可以讓學生口讀結果,他們的作用是要為新授環節做一個簡單的鋪墊。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例1
(1)孩子們請仔細讀題,你理解這個題嗎?試著來說一說。在學生分析題意的時候,隨機點出線段圖。再仔細的讀讀這個題,你會列式計算嗎?試著做做。
(2)學生做的時候教師巡視、指導,找有不同想法的學生上黑板去做,絕大多數同學完成的情況下,老師在布置任務"同桌互相說說你們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保證所有學生至少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候情板演的同學將出做題的思路。
第一種 + + + = =
第二種 ×4= + + + = = 這里關鍵要剖析第二種方法,為什么可以用乘法,在此基礎上師生共練兩題,教師要做好板書的整理,而后得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整個新授過程,我讓學生仔細想一想、試著做一做、同桌說一說、試著講一講。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嘗試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2.二次嘗試環節的設計意圖,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計算方法。
3.在教學例2時,由于有了例1的教學過程,學生基本有能力解決,因此我讓學生直接動手做,但這一題特別應該注意的是讓學生明白,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比較簡便。
(三)教學例2后,就進入了鞏固練習階段,這節課的關鍵是計算方法和計算后能約分的要約分這兩個要點。
(四)最后我進行了課堂小結,讓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起到歸納知識,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說預設效果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通過突破難點達到突出重點的教學思路,教學難點的突破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嘗試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探究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遷移類推的數學思想,使學生掌握學法。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小心,別傷著。我將從以下七部分進行說課:一、教材分析;二、學情分析;三、教學模式;四、教學設計;五、板書設計;六、課堂評價;七、資源開發。
一.教材分析:
首先,依據課標的要求,我將從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四個維度課標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情感與態度上要求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行為與習慣上要求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知識與技能上要求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過程與方法上要求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本冊書分為三個單元我的家人與伙伴,走進大自然,健康生活每一天,本節課是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三個主題。這一主題圍繞兒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展開,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從而使學生懂得避免意外傷害是非常有必要的,讓一年級學生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一課的知識和學生平時的生活結合緊密,很適合低段學生進行學習,可以讓一年級的小同學從小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根據課標要求我將本節課分為三個部分講解,身邊有哪些危險,怎樣預防受傷,受傷之后怎么辦,根據我的三個教學分支和課標要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2.學習防范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3.受傷后,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意外傷害事故的方法。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為重點: 1.學習防范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2.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難點:思考哪些同學的日常行為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二、學情分析: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在本冊書本主題中學習 到了如何保護牙齒、如何防止眼睛受傷,對意外傷害有了一定了解,此外由于家中父母長輩的教導學生已有預防受傷的生活經驗,學生對本節課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是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比較躍,自覺性較差,生活經驗有限,所以我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展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我在整節課上設置了經驗交流、情景表演等多種學生們喜歡的教學環節,力求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得當的引導學生,達到明顯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模式:
踐行真實課堂 —— 和諧五環節教學模式和“三真”、“三實”、“一及時”教學理念我校的新授課教學模式為:單元導入、明確目標;自學指導、合作探究;大組匯報、教師點撥;鞏固練習、拓展提高;達標測試、課堂小結。結合和諧五環節教學模式和品生課特點我校品生新授課模式為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觀察分析 ,合作探究指導行為 ,掌握方法;鞏固練習 ,總結延伸;
四.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時間預設為: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8’;觀察分析 ,合作探究 15’;指導行為 ,掌握方法 10’;鞏固練習 ,總結延伸 7’。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為了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學習知識的熱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課主題。我首先(出示課件:學校學生課間活動時不小心受傷的錄像)通過這一情景的展示,讓學生回顧自己不小心受傷的經歷,并且讓同組的小朋友互相講一講自己受傷的經歷,教師及時引導,由于我們缺乏安全意識,或者意外事故的發生,稍不注意就要受傷,受傷之后不僅自己感覺很(痛),還會讓爸爸媽媽(擔心、著急、心痛、花很多錢……),既然這樣,你想對自己或其他小朋友說些什么?讓學生充分發言后。這時,教師就出示課題:《小心,別傷著》。
(二)觀察分析,合作探究:這一環節我主要運用生動的動畫情景出示教材范例,迅速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用“找一找”“演一演”“說一說”來展開教學。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危險;演――受傷的情景;說――身邊還有哪些危險。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教師要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景,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本環節教師抓住一年級小朋友表現欲強的特點,通過找周圍存在的各種危險,演受傷的情景,說身邊還有哪些危險情況,怎樣才能避免傷害,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同時運用小組討論,相互說一說如何避免這些傷害,結合身邊的實際,個人經歷說一說,讓大家共同探討,這也體現我校模式下的“真思考,真合作”
(三) 指導行為 ,掌握方法:這一環節中教師創設情景,(課件出示:破手指插圖)請學生說一說手指劃破了怎么辦?并認認老師課前準備的有關藥品,讓學生從開放的途徑獲取知識,課上讓學生自帶的處理小傷口的藥品練習處理小傷口的方法,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討論
1.如果流鼻血了 怎么辦?
2.如果扭傷了怎么辦?
3.小紅被小狗咬傷了怎么辦?
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去觀察、去感受、去研究。本環節教師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集中處理常見傷害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 鞏固練習, 總結延伸: 上了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課后,咱們來開展一個“我來給你提個醒”的活動,以后,發現誰的做法會給自己或別人,造成危險,咱們就馬上提醒他——“小心,別傷著”讓我們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健康生活每一天!
隨后進行相關的習題的練習,讓學生鞏固今天的知識。
五.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簡單明了,以知識樹的形式呈現,讓同學根據三根分支展開思考,從身邊有哪些危險、怎樣預防受傷、受傷之后怎樣做這三個問題展開討論,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思考”。
六.課堂評價:
對于新課標中關于“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落實,本節課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發揮小組的優勢,小組間踴躍發言,暢所欲言,小組成員各抒己見,將身邊易發生的危險,危險發生后的處理意見等一一道來,在進行小組討論如何處理意外受傷的時候,采用生生評價,學生間評價其處理方法是否合理,處理方式是否正確,在學生大膽發言時采用師生評價,由老師點評學生方法是否合理并給與指導。此外我有一個家庭作業,填寫家庭反饋表,回家和家長說說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讓家長給與意見和評價,最后小組發言,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知識學的如何,是否掌握,體現學生自評。
七.資源開發:
對于本課,我充分最大限度利用校內資源,合理開發課外資源,校內資源包括教材資源,為課本插圖,班級活動,我們的班級情景劇,教室文化,我校的安全提示牌。課外資源包括網絡資源,我們的網絡視頻,家庭資源,家中發現的存在危險的事物。
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捉迷藏的昆蟲》。以下是我對該活動的分析:
設計意圖
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的孩子很喜歡接近小動物,和動物們交朋友。中班幼兒對動物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對動物有著濃厚的探索欲望。在《有趣的昆蟲》主題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關于“昆蟲”的活動。一方面讓幼兒了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另一方面通過了解,幼兒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激發幼兒積極思考的愿望。
說教材
(一)目標定位:根據《綱要》指導和活動的內容,結合中班幼兒年齡段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一些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2)情感目標:知道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
(3)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二)重點和難點
本著建構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原理以及方法。重點的依據:只有了解保護色的原理以及方法才能幫助幼兒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
教學難點:理解保護色,知道利用保護色保護自己。難點的依據:保護色是較抽象的概念;幼兒沒有利用保護色、偽裝等方法進行自我保護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幼兒能夠達到本活動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了解一些昆蟲的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了。激發幼兒產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基于本活動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活動探究法:引導幼兒通過捉迷藏的游戲,找找藏起來的昆蟲,從這種游戲情景中獲取知識。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2、集體討論法:針對觀察發現“不容易找到的昆蟲”提出的問題,組織幼兒進行集體討論,認識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知道利用保護色自我保護的原因。促使幼兒在學習中思考,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幼兒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本次活動中指導幼兒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
1、自主探究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產生了興趣。
2、分析歸納法:當幼兒對昆蟲利用保護色隱藏自己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讓他們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想法,討論為什么部分昆蟲不容易被發現,討論昆蟲利用保護色隱藏自己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隱藏自己可以預防敵人的攻擊。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該活動的教學過程:
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導入活動——交流討論——操作體驗——本領遷徙——活動延伸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和昆蟲捉迷藏的游戲讓幼兒觀察并尋找哪些昆蟲藏起來了,從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交流討論:告訴幼兒還有一些昆蟲沒有找到。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有些昆蟲不容易發現,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的方法以及原因。激發幼兒的積極思考的愿望。產生了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興趣。
3、操作體驗:讓幼兒在了解保護色的基礎上,根據“保護色”的方法為一些昆蟲尋找合適隱藏的地方。通過操作體驗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知識。
4、本領遷徙:通過圖片,了解人類也會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
5、體驗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通過了解一些昆蟲、人類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與教師同伴之間玩捉迷藏的游戲中體驗自我保護的快樂。
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保護色”來進行。本次活動,我根據中班幼兒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幼兒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學習樂趣。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
教學反思:
縱觀本次活動,各個環節都是圍繞著目標層層遞進地展開。我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獲得發展。從幼兒的參與情況及其反應來看,本次活動設定的目標還是比較合理的,幼兒也都能達到預設目標。這個活動所傳授的知識點,由于幼兒平時接觸的比較少,所以他們比較感興趣;另外活動中課件的制作、電腦的使用,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兒,整個活動從頭到尾,幼兒的參與性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最后一個環節,再次利用游戲將本節活動的核心內容提升,并與開頭的游戲相呼應,使幼兒在愉快而又輕松的氛圍下達到了預設目標要求。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學習樂趣。當然,在活動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在活動過程中,我總是急切地想告訴幼兒答案,沒有讓幼兒盡情地回答;環節設計方面,感覺還是不夠新穎,這些都需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繼續完善。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從分數到分式” 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中八年級第一學期第十五章的第一節內容,是中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與整式是緊密相聯的,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同時也是對前面知識的進一步運用和鞏固。學生掌握了分式的意義后,為進一步學習分式、函數、方程等知識作好鋪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義、無意義、值為零的條件,是以分數為基礎,類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學生從對式的認識從整式擴展到有理式。學好本章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運算速度,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類比歸納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情分析
我任教班級學生基礎不是很扎實,學習能力不夠高.通過分數的學習,學生可能會用分數的定義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體的數,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為了讓學生能切實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對于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題,作了適當的延伸拓展和變式處理。
3.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斷一個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標: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為零,則分式沒有意義”;“如果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不為零時,分式的值為零”,會推斷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圍。
(3) 能力目標:學習觀察類比和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標:通過類比學習分式的的意義,培養學生認識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并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分式的意義;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2)難點:分式無意義、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二、教學方法與學法
本節課運用啟發類比的教學方法,帶著學生去發現和探究新知識,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類比歸納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認識,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義,分式有意義、無意義、值為零的條件,使學生體會到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分下面這樣幾個環節
1.復習回顧,以舊探新,類比聯想,形成概念
教師先問學生一個問題,幫助學生回憶整式,并從中找出不是整式的式子備用。
復習:下列式子那些是整式?那些不是整式?
然后教師再請學生看以下兩個問題。
填空:
(1)長方形的面積為10 cm2,長為7 cm,寬應為 cm;長方形的面積為S,長為a,寬應為 cm.
(2)把體積為200 cm3的水倒入底面積為33 cm2的圓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為 cm;把體積為V 的水倒入底面積為S 的圓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為 。
學生通過運算、比較,可以發現是一種新的代數式。教師介紹這種新的代數式,我們稱它為“分式”,從而引出課題“從分數到分式”。
接著,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類比分數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歸納概括出分式的概念。即兩個數,相除可以用“”或“”來表示,如果兩個代數式A,B相除我們也可以用“A÷B”或“”來表示。
分式的概念:兩個整式A,B相除時,可以表示為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么叫做分式。如:分母中都含有字母,都是分式。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刺激學生復習和回憶前面所學的知識,選擇能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的舊知識,將新知識的各因素聯系起來,并以組織好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看到了知識的發展過程的同時,也學到了新的知識。通過比較概括,是新舊知識相聯系,通過啟發,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舊知識,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使他們對分式的概念先有一個粗略的總體認識,為下一步的教學作好鋪墊,使學生對反映新知識內容的文字、符號先有一個表層的認識。)
在教師與學生共同得到分式的概念后,緊接著教師給出:
練習:
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分式?哪些是整式?
通過對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指出判斷一個代數式是不是分式,不是決定于這個式子里是否含分數線,關鍵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最后指出“整式和分式統稱為有理式”。
2.觀察感知,啟發引導,指導運用,鞏固概念
在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以后,教師通過“要分數有意義,只要使分母不為零”讓學生很自然得過渡到“要分式有意義,也只要使分母不為零”即可的思想。
教師抓住這一契機,給出:
例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滿足什么條件時分式有意義?
教師板演解題過程,再給學生機會練習
練習: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滿足什么條件時分式有意義?
講到這里,教師又乘勝追擊,問學生:
那么以上各分式,當取什么值時,分式無意義?
3、變式訓練,討論辨析,揭示內涵,深化概念
在掌握了如何求當未知數取什么值時,分式是有意義還是無意義以后,教師將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另一個難點,對學生來講思維又將象每個跳動的音符一樣活躍起來了。
教師問學生:
若使分式的值為0,則對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要求?
由于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質方面還是膚淺的,很多學生只會考慮滿足分子為零即可,教師對此先不做評價,出示例題:
例2下列分式中,當字母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教師給學生幾分鐘的討論時間,這時就有考慮問題較周到的學生通過(2)(3)兩個題發現問題并不是那么簡單,找出了癥結。這樣教師就能及時得對癥下藥,指出“分式的值為零必須在分式有意義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分式的值為零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分子的值為零;(2)同時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練習:
4.反思小結,自主評價,培養能力,激勵奮進
一節課已進入尾聲,教師指導學生反思:我們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有聯系?我們用了哪些方法進一步揭示了分式意義的本質?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你的收獲有哪些?類比分數與分式的學習你認為本章將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教師整理學生的發言,歸納小結:
(1)分式的概念:兩個整式A,B相除時,可以表示為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么叫做分式。
(2)要分式有意義,也只要使分母不為零
(3)分式的值為零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分子的值為零;(2)同時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5.分層作業
(1)課本133頁1、2、3.
(2)取何值時,分式的值為負數?
伊寧縣第四中學 葛吉鳳
說課稿 篇6
《到太空去》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根據單元目標“讀課文圈劃詞句”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認識部首“弓字旁”。
字詞教學的重點我放在了理解部分詞語上,一是因為生字的學習已不是課堂學習的難點,二是本課出現的幾個學術性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在理解詞語的方法上,部分是采用講解,個別是采用圖片的方式或者是錄音,讓學生有個直觀的接觸。
2、朗讀課文能做到按標點正確停頓。重點指導朗讀描寫太空生活有趣的句子。
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對太空的知識一般知道的都比較少而不全面,因此從圖片入手展現太空的神秘,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初讀課文后讓學生說說太空的生活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再讓學生精讀課文3、4節,感受到太空生活的有趣,與地球生活的截然不同。
3、在閱讀感知的基礎上,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現象,以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4、看宇航員叔叔升空的視頻,結合課文內容跟隨他們升空,再次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結合課前查詢的知識,展開合理想象,說說自己還想知道在太空時的哪些有趣的事,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科學的奧秘。
一、教學目標:
1、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乘、活、引、具、態、臥、繩、否”;認識部首“弓字旁”。
2、朗讀課文能做到按標點正確停頓。重點指導朗讀描寫太空生活有趣的句子,并能用直線劃出有趣的原因的句子。
3、在閱讀感知的基礎上,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現象,以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4、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知識,展開合理想象,說說自己還想知道在太空中的哪些有趣的事,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科學的奧秘。
二、教學重點:
在閱讀感知的基礎上,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現象,以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圖片出示:這是什么地方?你覺得那里怎么樣?用一個詞來說說。
2、揭示課題:33、到太空去;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要求,借助拼音自讀課文;感受太空中的生活。
2、交流,小節并板書:有趣。
(三)研讀課文。
1、學習第二節。
(1)指名讀。
(2)學習生字:“乘”、“活”。
(3)齊讀第二節。
2、學習三、四小節。
(1)太空生活有趣在哪里呢?仔細讀讀課文3、4小節。
(2)找到你覺得最有趣的句子,大聲讀一讀。
(3)交流并指導朗讀。
餐具:
餐具都要做成有磁性的,吸在鐵做的桌子上,不然,碗、盤、勺都會飛走。
a、指名讀, 說說什么有趣? 板書“餐具”。 (學習“具”)
b、太空中的餐具與地球上的餐具有什么不同?(生答:有磁性)
c、齊讀。
食物:
食物要做成糊狀或者裝在牙膏管里擠出來吃。不然,米飯會一粒一粒飛起來,杯子里的水也會變成一顆顆的小水珠到處飄浮。
a、指名讀句子。(板書:食物)
b、你覺得太空中的食物有趣在哪里?(生:糊狀 裝在牙膏管里)
c、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句句子。(男女生賽讀。)
d、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宇航員叔叔們吃的食物呢?(觀看視頻畫面)
原來,太空中的食物都是經過特殊包裝處理的。真是太有趣了。
睡覺:
在太空中睡覺是最好玩的。不論是站、坐、臥、趴,甚至“拿大頂”,你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安然入睡。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睡覺前必須用繩子把自己綁在一個地方,否則睡著后,身體就會在飛船里飄來飄去。
a 在太空中睡覺怎么樣?
b、了解表示人的各種姿勢的詞。什么是“拿大頂”?(看圖理解)
c、在太空中睡覺特別要注意什么?(生:用繩子綁)
d 理解“否則”。
e、適時指導朗讀。
4、師小結并學習有趣的原因。
a、是啊,在太空中吃飯、睡覺都很有趣,和地球上的生活完全不同。那么小朋友,你知道為什么太空生活這么有趣嗎?原因就藏在第三節中,讓我們快速讀讀課文,找到句子用直線劃出來。
b、媒體出示句子:在太空中,由于擺脫了地球引力,處于失重狀態,因此,任何東西只要輕輕一碰,就會飄浮起來。
指名讀,學習“引”,理解“引力” 你知道引力是什么嗎?一起來聽聽知識老爺爺是怎么說的
媒體:知識老爺爺的話。
5、師生復述3——4節,你們看,正是因為擺脫了——,處于——,因此——所以——看著板書說。
(三)學習一、五小節。
1、過渡:課文第五小節
2、看宇航員升空的視頻。
3、學習第一節再次感受太空中的奇妙。
4、齊讀第一節
5、說說:如果有一天,你飛上了太空,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
(四)總結:
我們對太空的探索還剛剛只是個開始。更多有趣的事,要靠小朋友們慢慢去發現。
(五)鞏固詞語。
四、板書設計:
33、到太空去
餐具
有趣: 食物
睡覺
說課稿 篇7
大家好,我是09中文班9號楊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魚游到了紙上》。下面我將要從說教材、說學情、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幾方面來講解。
一、 說教材
這是一篇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三篇課文。
《魚游到了紙上》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經過多次觀察,作者不僅發現他所畫的魚活靈活現,還發現了他是一位聾啞人,所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敘事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認準目標,不懈努力”這個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棄,文本中的聾啞人身上卻有一種執著專注、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人心靈受到啟示。因此,應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品味語言,來感受年輕人勤奮、專注的品質。
下面我將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識罷、徽、聾、啞四個生字。
2、 會寫廠徽、咯噔、聾啞、花港、清澈等詞語。
3、 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青年人繪畫時專注、勤奮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學中體會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教學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準備
標有重點句子、插圖的多媒體教學;音樂
二、說教法
教法選擇
1、采用“質疑問難——理解感悟——感情朗讀”的自主 、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特點,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創設對話情景,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 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身的經驗儲備、靈活地、多角度地與文本、與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匯、情感交流,體察他們的境遇,感受他們的思想。
學法指導
1、在質疑中探究。課堂上,當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深入,理解會更深刻。
2、在品讀中體驗情感,積累語言。學生通過想象情境、品味詞句,反復朗讀,達到熟能成誦,積累語言。
三、說教學過程
課前。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查字典、詞典理解本課生字詞的意思,了解課文的內容,并提出穎難問題,以備課中質疑。
(一)、欣賞名畫,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欣賞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鄭板橋的'竹。欣賞后,請生談談這幾幅畫畫得怎樣?教師適時引導:今天,我帶大家一起走進一位能讓魚游到紙上的“特殊”畫家,那就是27課《魚游到了紙上》。(導入這一環節,通過播放讓學生欣賞名畫,感知畫畫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樣,體會畫家技法之嫻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指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學生邊聽邊想,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呢?目的是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把握的主要內容。這樣既遵循了語文學習的規律,也符合兒童由“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
2、請同學們談談預習中提出了哪些問題?預設學生會解決一些詞語的理解比如:賞心悅目、一絲不茍等,或者有一部分學生初步讀懂了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課前預習的收獲,達到以評價促發展。
(三)、由疑入手,提煉研讀專題
1、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學生質疑將最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如,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為什么說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魚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2、確定研讀專題為“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四)、研讀“魚游到了紙上”
1. 默讀后找到相關段落,說說“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如同真的金魚游到了紙上一般,這是對他的稱贊)
2.反復朗讀,說說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描寫,使你感受到“魚游到了紙上”的。
a.用小女孩的話直接贊嘆。引導理解“驚奇”后指導讀好用小女孩贊嘆的話。
b.細致的動作描寫,
1)讀過這一部分你體會到了什么(認真 細致 熟練 專注)
2)引讀—他有時---有時---
出示使用工筆細描、速寫手法畫出的魚的圖片,讓學生欣賞,體會聾啞青年畫技高超,畫出的魚活靈活現
3)配樂讀
c.寫圍觀人物的贊嘆和議論。如果你在旁邊觀看,你會怎么贊嘆?
(五)、研讀“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讀相關段落,體會“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瀏覽,找到相關段落,說說聾啞青年是怎樣使金魚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交流第四自然段
1、你能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讀談體會
2、比較句子的異同,說說句子的意思表達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為什么?
(1) 他一個人站在金魚缸邊,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
(2)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
4、、師: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他靜靜地看魚,他放棄過也從沒有動搖過。
交流第八自然段
1、看這位青年畫魚的情境,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老人,孩子,也有青年。大家贊嘆著,議論著,可是,唯一沒有反應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什么是融為一體?
2、有人認為他是一位聾啞人,沒有反應,這是很正常的事。你認為呢?
他可以抬起頭來看看周圍人贊賞的目光
他可以打手語與大家交流嗎
他可以自豪的舉起自己的畫 向大家炫耀嗎?
可這些他都沒有去做,他好像-----------
3、再讀這段(8段) 指讀
第十二自然段
引導學生讀句子談體會
教師小結:聾啞青年愛魚到忘我的境界,觀察魚時出神入迷, 畫魚時與魚融為一體,并且持之以恒地刻苦練習,所以他對金魚非常熟悉,掌握特點,做到胸有成“魚”
(六)、研討“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因果關系)
1、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老師給出一些詞語,請你選擇恰當的,把它們連成一句通順的話,可以作詞序調整,及加上一兩字。
1)因為……所以…… 2)只有……才……
3)先……然后…… 4)即使……也……
5)哪怕……也……
2、小結:對!“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紙上”的基礎和原因,“游到了紙上”是結果。這位聾啞青年能把魚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是他勤于觀察、專注觀察、刻苦練習的結果。
(七)、延伸課外
1.自己選擇摘抄描寫聾啞青年外貌、神態或動作的語句。
2.多么可敬可愛的青年啊,雖然我們不能同他交談,卻可以同他進行筆談。你想對他說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四、說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玉泉觀魚 老是呆呆地
舉止特別 忘記吃飯、回家 忘我境界
游到心里 游到紙
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選自《左傳》的《曹劌論戰》,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說教材】
《曹劌論戰》是現行教科書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古文。這篇課文可以說是文言知識的再積累、再鞏固。而且,本文線索分明,語言樸素簡練,意蘊深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識性、思想性于一體的課文。
《曹劌論戰》記載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一個著名戰例,語言簡練概括,重點突出,剪裁極為得體,體現了《左傳》長于記事的特點。
【說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共同發展的三維教學理念,結合文言文的體裁特征,本文教學目標設定為:
1、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
2、理清本文敘事的線索。
3、激發學生對以弱勝強的戰術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相關的知識。
據此,確定本文的學習重點為:
1、掌握重要詞語的解釋,從而理解全文。
2、理解本文詳略的處理。
3、能結合實際談談從文章受到的啟示。
【說教法】
1、這課主要采用問題導引法、啟發式、講解法。對于文言文,學生底子薄,有些文言詞語需要老師直接點撥;有些可以結合以前所學知識及整體感受通過啟發喚起學生的認知;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設疑激趣問題導引,使學生在問題中閱讀,目標明確,提高效率。
2、采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這種方式的運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產生好的視聽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擴大教學容量。
【說學法】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通過以下方式學習本文:
1、加強文言文的朗讀。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朗讀,聽示范朗讀,以讀帶學。在朗讀中找準語感
,在朗讀中體會語言特色,在朗讀中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在朗讀中背誦積累。
2、鼓勵學生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可以節約時間,擴大容量,交流知識與方法,這是達到學生自主性
學習的重要途徑。
3、注重及時訓練。以訓練(包括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訓練)為主線,檢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史事,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國的軍事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大家知道的有哪些?……他們取勝的原因雖然各異,但是又有其相似點:注重人謀。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文章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讓我們一起走進《曹劌論戰》,去感受一下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吧。
設計導語時我是這樣考慮的: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學完了初中階段的中國歷史課,對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戰役也略有所聞,也知道一些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而這些內容學生一般都是比較有興趣的。因此,讓學生先回憶自己學生過的一些著名的戰役,這既能夠鞏固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好的氣氛中開始新課的學習。
二、多樣誦讀,感知課文
1、聽讀課文(事先準備好課文的配樂朗誦)
學生任務:異讀、生僻字注好字音;較長句子劃好朗讀節奏;體會朗讀語氣情感。
2、試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看清原文,速度稍慢。
3、互讀互評。教師提出評讀標準,同桌或前后學生配合,或讀或評。
4、譯讀課文。提示學生獨立思考,邊讀邊譯。教師提示學習方法:查閱法、圈點法(為下環節做準備)。
這個環節我的設計依據是:學習文言文必須有大量的誦讀,在學習的過程中,訂正字音要靠朗讀,劃分節奏要靠朗讀,熟悉課文要靠朗讀,初解含義要靠朗讀,鞏固所學要靠朗讀,背誦默寫也離不開朗讀。所以,古文教學中以朗讀為線索,讓學生都讀起來,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質疑探究,理解課文
1、合作解疑,掃清閱讀障礙:
第一步:就圈點的疑問,四人組成自然小組自行解決;第二步:提問共同解決。學生通過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舉手提出,教師進行點撥;第三步:教師就文中重要詞句作強調性講解。
總結:翻譯文言文詞句的方法──查閱法、回顧法、組詞法、推測法……
2、鞏固訓練:學生回譯(兩兩配合,一出原文,一答譯文或一出譯文,一答原文)課文。
3、根據理解,講解文章故事。要求其他學生作好評價刪補
這環節我的設計理念是:學生通過兩年文言文的學習,的理解翻譯文言文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而這篇課文的難度也不算太大,因此。完全應該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動產自主地尋求它的含義。老師也需要適當引導,注意學習方法的歸納,讓學生真正學會翻譯淺近文言文。
四、分析人物,探討寫法
提問引入:
1、你認為曹劌是怎樣的一個人?文章是如何表現這個人物的?
2、除了曹劌之外,文章還寫了一個魯莊公,寫他有什么作用?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急躁冒進、愚昧無知的昏君,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問題解決途徑:問題一采取教師啟發式;問題二采取學生辯論式。
教師及時作出總結歸納:文章表現人物──語言描寫、對比;評價人(事、物)──要全面,一分為二。
設計依據:人物是文學作品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我們既要教給學生結合作者的描寫去分析人物、全面認識人物,又要讓課本成為學生寫作的“示范”,讓學生領會寫人物的方法。
五、分析結構,討論用意
學生討論:課文對戰前和戰后作了詳細的描寫,而對戰爭的過程則一筆帶過,這與他們平常觀看的戰爭類影視作品大不相同。在這里就要引導學生去討論: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材料?
教師可以設置坡度題進行引導,如:戰前和戰后主要是對人物的什么描寫?體現了標題的哪個字?如果對作戰過程交代仔細,對表現人物的戰爭思想有無很大作用?
教師最后聯系學生寫作實際總結:材料是為表現人物服務的。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時則惜墨如金,有時則潑墨如水。
我的設計依據:這一環節不僅是引導學生理解本文詳略的處理,同時以課文為例,指導學生的寫作。
六、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作業一:課外收集歷史上著名的戰例、軍事家、有關戰爭的名言各2~3個。
作業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后,結合生活實際,從以下題目中任選一題,進行小練筆。
選題1、我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選題2、以“機會”為話題作文
作業的設計,我是這樣想的:作業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延伸,要既能鞏固基礎知識又能把握課文內容和主旨,同時也要給不同層次學生展示的空間。
說課稿 篇9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學段7—9年級“統計與概率”的起始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第一節《全面調查舉例》的第一課時。它除了與下一節學習的抽樣調查構成調查的兩種方式之外,還為后面學習“數據的描述”和“數據的分析”打好了基礎。
(1)了解全面調查收集數據的方法;會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收集數據;會用表格整理數據。
(2)從提出問題,從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得活動,經歷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體驗統計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據說理的能力。
(3)能利用全面調查的方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到學習效率。
學生掌握全面調查中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如何根據調查的目的確定調查問卷以及如何設計表格整理數據。
確立重、難點的依據
因為本章學習的是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一些基本方法,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全面調查中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通過讓學生經歷處理數據的全過程來突出重點。
前兩個學段只要求學生會填表,沒有自己設立調查問卷。而現在要求自己設計并使用表格,難度加大,故本節課的難點是如何根據調查的目的確定調查問卷以及如何設計表格整理數據。
七年級學生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但數據處理技能仍不強,尤其對根據調查目的設計調查問卷和用表格整理數據不習慣,所以對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
在教學設計中,通過搭設臺階,設計提問來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這節課的內容貼近生活,加上七年級學生對獲取數據的一般方法已有初步了解,性格又喜歡外露,所以我采用了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手段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大了課堂容量,激發學習興趣。在“描述數據”時,直接利用計算機制成條形圖和扇形圖,這樣既繞開了非本節的知識目標“畫條形圖、扇形圖”又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的優越性。
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鞏固練習、自我提升
學以致用、匯報交流
小結歸納、自我反思
若想了解全班同學是否知道父母生日的情況,你會怎樣做?
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在設計調查問卷這個環節,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1)由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獨立思考,自己設計問卷, 提示:設計的問卷要能夠達到調查的目的即可。
(2)用實物投影展示同學設計的調查問卷,進行全班交流。
(3)師生共同交流,總結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在此環節中,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說明
2、在進行數據的整理過程中,先在組內進行統計,然后在進行全班統計,實際上組內統計的方法與全班統計的方法是一樣的。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了小組的優勢,由小組統計的結果很快統計出全班 的情況,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且避免了由于數據多而出現的錯誤
說明
3、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中的EXCEL表格繪制統計圖。
說明
(1)學生只需在EXCEL表格中輸入類型、具體數據,選擇插入圖表,就能很快制作出 所需要的統計圖,此時,學生會感受到比用尺子、圓規畫圖方便多了,喜歡什么樣就設計成什么樣。
(2) “描述數據”時,直接利用計算機這樣既繞開了非本節的知識目標“畫條形圖、扇形圖”又讓學生感受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的優越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說明
4、在描述數據的環節
(1)由統計圖得出信息,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2)由得出的信息談感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綜上所述
數學的教學是活動的教學,讓學生從事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以及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預測的統計活動的基本過程,在這個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學習統計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實際調查活動學習統計,是幫助學生建立統計觀念,體會統計的作用和意義的有效方法,這樣的調查活動也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課前每個小組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對全班同學進行了全面調查,現在請同學們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描述、并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學以致用、匯報交流
說明
(1)這個問題是這些調查的題目都非常有意義的。且是
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老師提出的,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很 高。
(2)在課上,同學們將調查好的數據進行整理、描述、并得出結論。全班共分為5組,每組調查的題目都不相同。題目如下
1、調查全班同學每天平均完成作業的時間
2、調查全班同學每天吃早飯的情況
3、調查全班同學每天上學的方式
4、調查全班同學業余時間的愛好
5、調查全辦同學喜歡球類的情況
(3)通過小組活動,小組代表通過平臺向全班展示并發 言,(這是非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所不能達到的)。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以及用數據說話的能力
(4)通過調查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引起了我們深入的思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課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指導以后的生活、工作,這對學生今后的影響意義重大!
自 我 反 思
1、在 全面調查舉例”這節課中,以數學活動為載體,學生體會對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感受,親身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全過程,使學生真正達到“做”數學,而非學數學的境界。
2、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整合課的學科味,讓信息技術作為一個平臺,一個認識工具,利用它來促進學生的高級思維活動,突出了媒體使用的輔助性和實用性,而不是簡單的用課件來包辦代替板書。把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改變傳統的數學模式,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敬請各位專家、老師
批評指正!
【實用的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五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總八篇10-12
《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范文12-08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人教版《搭石》的說課稿范文12-21
琵琶行的說課稿范文10-13
《歸園田居》的說課稿范文09-04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匯總六篇05-29
實用的赤壁賦說課稿四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