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天氣說課稿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多變的天氣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天氣與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教材分析】
這一節課一共有三個小標題:1.天氣及其影響。2.明天的天氣怎么樣?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本節課中一共有三個活動:1.讓學生了解天氣與我們的關系。2.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的相關知識。3.讓學生懂得保護環境。
本節課中有一個閱讀材料,旨在讓學生知道世界上第一張天氣圖的誕生。
本節課中有五個概念:天氣、降水、氣溫、風力、風向。
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有:天氣的特點、降水概率的意義、風力與風向的表示方法。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學內容,并且結合我們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學生認知水平以及我縣正在大力推行的“杜郎口教學模式”,制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天氣、降水、氣溫、風力、風向這五個概念;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理解衛星云圖上不同色彩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區分天氣預報標志符號的含義;區分空氣質量等級的劃分。
能力目標:能用一定的語言文字對天氣進行描述;能夠判斷風力、風向;能看懂天氣衛星云圖;能模仿進行天氣預報的播報。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天氣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有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保護好環境,讓地球上永遠陽光明媚。也就是培養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觀念。
【教學方法】
這一課的教學方法上,我準備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合作共進,討論分享、自主探究、競爭測評。我還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一定的教學內容,達到直觀形象的教學效果,以便于學生更好的把握。
【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方面,我準備按以天三步進行:1。感受天氣。2.認識天氣3.掌握天氣預報4.了解空氣質量。通過這四個環節的教學,來實現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并且設計一定數量的測試題來檢測本課的教學效果。具體的教學過程我準備這樣安排:
一、導課。
天氣這一節課的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關,我們就簡單地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選擇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進行引課。我準備這樣導課:“同學們,大家說今天的天氣怎樣呢?”“誰能用自已的話對今天的天氣進行一下描述呢?”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用語言對天氣描述,打開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自由發言,從多方面說說今天的天氣如何。
學生描述了今天的天氣之后,再深入一步,繼續提問:“大家對今天的天氣描述得很好。天氣是多種多樣的,大家能否對下面圖片中的天氣也進行生動的描述呢,試試看。”進入正課教學的第一環節:感受天氣。
二、感受天氣
我將利用自己所作的多媒體課件,展示一系列圖片,分別為:陰天、雷電、狂風、暴雨、晴天、濃霧、沙塵暴等,讓學生用生動優美的詞語進行天氣描述。例如晴天,學生可以說:陽光明媚、晴空萬里、萬里無云、艷陽高照、碧空如洗、陽光充足等等一些詞語進行描述。再如雷電,學生可以說:雷電交加、電閃雷鳴、雷霆萬鈞、雷聲大,雨點小、風雷如晦等一些詞語進行描述。然后再提問:“天氣不一樣,每個人的愛好也不一樣,誰能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種天氣,并說明喜歡的理由”這一環節的教學學生可以更自由的發言,更自由地延伸。例如學生說:“我喜歡晴天,因為晴天可以出去盡情游玩”這些話都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是學生真實心理的表露,我們應該給予肯定,贊揚學生的這種敢說真話,說實話的精神。而不應該否定。
從上面的問題:“我最喜歡的天氣”的發言中教師引導出下面的問題:“為什么有的天氣我們喜歡,有的天氣我們不喜歡呢?因為這些天氣對我們的生活、生產、工作、學習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天氣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會有哪些影響呢?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性自學。
探討:天氣的影響”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共同探究的基礎上完成《學案》上的學習要求(任務3.4.)
1.完成第一題的E項填空,即補充資料,教師可以在學生發言后再次進行補充,例如:20xx年春節我國南方大雪,使得京廣線郴州段癱瘓;20xx年夏末秋初,生成于南太平洋水域的臺風造成我國南方好幾個城市大量積水等。
2.學生討論總結出天氣在哪些方面會對我們有緊密關系,這道題需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總結出以下內容:材料B說明天氣與生活密切相關;材料C說明天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系;材料D說明天氣與軍事活動有密切關系。
三、認識天氣
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關系,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氣呢?
要學生能從教材43頁的第一段的閱讀材料中總結出天氣的概念以及天氣的特點。我準備這樣引導,同學們,天氣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有這樣密切的關系,那么請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天氣呢,我們從哪些方面把握天氣呢?天氣有哪些特征呢?學生在閱讀了第一段材料之后應該能回答出兩個問題。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的補充。
四、天氣預報。
在講完天氣的概念及天氣的特征之后,我準備這樣過渡:天氣的一大特點是天氣的多變,今天的天氣我們可以感知,哪么明天的天氣會怎樣呢,我們如何知道明天的天氣呢?甚至說如何知道后天的天氣呢?生答:“看天氣預報。”是的,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次天氣預報,大家在看的時候注意思考:天氣預報都報了那些方面的內容。或者說,天氣預報是從哪些方面進行預報的。
媒體展示。播放天氣預報的媒體視頻,師生共同觀看。
在看完天氣預報之后,我會這樣提問學生,:“在剛才的觀看中,你聽到了天氣預報的播報員從哪些方面對天氣進行了預報?在天氣預報員播報城市天氣預報的時候,你看到了哪些圖標。”生答:說了風、降水、溫度……
生答:從降水、氣溫、風力、風向、衛星云圖等方面進行播報……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應總結如下: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分為四部分:1.衛星云圖分析。2.中國氣象分析。3.中國城市天氣預報。4海洋天氣預報。有時候還會加上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林區火險等級預報、自然災害發生情況預報。剛才大家也看見了屏幕上用不同的圖標表示不同的天氣。我們把這些圖標叫作天氣符號。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合作學習教材45到48頁內容。要求學生完成《學案》上要求的學習任務(任務6.)
五、教學展示:以小組為單位,給每一小組分配3個城市,讓每個小組選出自己最優秀的天氣預報播報員進行“模擬播報”。播報完成之后,各小組之間派出學生代表,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進行互相之間的點評。
六、首次測評
先給學生5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本環節的內容進行課堂快速記憶。然后,用多媒體屏幕出示測試題,讓學生分組回答,不會回答的可以請求其他組進行“救援”。通過此項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七、空氣質量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成為時代的新特征。為了減小城市污染,營造最佳生存環境,進行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對人們的環境意識時刻進行著提醒,顯得非常重要。下邊請大家合作完成教材48頁到49頁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完成《學案》上的學習任務(任務7)
八、二次測評、品德教育
這七個問題中前幾問教材中均有答案,一目了然。不用過多的探究,關鍵是后三問結合生活實際,有針對性,有實踐性,有指導意義,要求學生先在小組討論,形成共識,再派出小組發言人,代表本組進行展示陳述。
九、小問號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我個問題:
1.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天氣預報,大家知道天氣預報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嗎?讓學生看視頻動畫。簡單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2.要想了解天氣變化,我們還有哪些途徑呢?讓學生結合生活,談談。
十、總結。
孔子說:“日知其所亡。”今天我們學習了天氣的有關知識,各組派出一名學生用簡短的語言總結一下自己這節課的學習體會。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2
本節課是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屬于“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方面的基礎知識。在“1、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改變地理學習方式”
“4、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等理念指導下,結合新課程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節課目標設計如下:
1、 知道“天氣”的內涵,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
2、 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 養成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習慣,并根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因為天氣跟日常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而且對終身發展有用,所以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是本節課的重點。
難點:又由于天氣符號、天氣圖比較抽象,與學生生活有一定距離,再加上天氣預報節目中常用天氣和天氣圖每過一段時期可能有所改變,因此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法和學法
針對以上的重點和難點,我主要用演示圖片、談話、實踐、強化和發現等方法相結合來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再根據學生的的心理發展規律,我主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體采取了視聽、討論發言、小組合作交流、比賽、角色扮演等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教學過程
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那么誰能來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呢?(注意描述過程中都用到哪些關鍵詞!)
2、我對能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的學生作出肯定評價后,讓學生繼續描述給出的三張表示不同天氣的圖片所反映出來的天氣情況,并提出問題:“那么描述天氣要從哪些方面來講呢?天氣又有什么特點呢?”
3、接著再根據學生的生活提問:“在你的生活中都經歷過哪些不同的天氣類型呢?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
4、學生自由發言后,我小結到:由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可見,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那么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到哪些方面呢?請看大屏幕:“出示三張關于豐收、洪澇、干旱的圖片,學生看完后,再展現兩則資料(關于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和今年9月10日——12日“海馬”臺風對北部地區影響的資料),由此讓學生議一議天氣對人類活動還有哪些影響?
5、學生交流時,如果有學生總結出:天氣對人類活動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方面。我會肯定這種一分為二看問題的觀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從而讓他享受成功的喜悅。
6、在以上整個活動過程中,我設計的層層遞進的系列生活化問題紿終貫穿其間,這樣通過創設真實吸引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從而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學習地理的興趣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7、以上是讓學生知道“天氣”的內涵,學會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天氣”這一術語,接下來的內容就是本節課的另一重點也是難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看簡單天氣圖。”
8、先由我說出并解釋一些民間諺語:“青蛙叫,雨水到。天上星星跳,風雨就來到 。蜻蜓一起飛,表示有暴雨。”。意在讓學生要日常生活中能具備看云識天天氣的能力,由此提出問題:那么我們怎么來看懂衛星云圖和在城市天氣預報圖上辨別各城市的天氣情況呢?
9、于是出示一幅衛星云圖,提出問題:衛星云圖中不同顏色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10、師生共同完成后,讓學生先仔細閱讀辨別書本和地圖冊上的天氣符號,再播放一段“天氣預報節目”給他們看,要求學生注意天氣預報員是怎樣播放城市天氣預報的。并讓學生為下面的小組比賽作好準備!如果天氣預報節目中有出現與書本不相符的天氣符號,要給同學們作解釋:天氣預報節目中常用天氣符號和天氣圖每過一段時期可能有所改變。
11、小組游戲比賽規則:小組內的一位學生上前負責抽取出城市;另選出一名天氣預報員到大屏幕前在城市天氣圖上找到城市后,播報出該城市的天氣情況;其他組員根據天氣預報員播報的天氣狀況在我準備的天氣符號卡片中找出相應的天氣符號,向大家展示,其他同學作評委;最后評出優勝組并頒獎。
12、在這里我把這一環節設計成游戲形式,讓學習小組盡可能多的識別天氣符號,對優勝小組給予表揚和象征性的物質獎勵。不僅創造機會讓學生識別更多的常用天氣符號,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內在需要,讓學生有了直接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13、在這一教學活動中,為了把形成結論的過程變得更生動,我讓學生進行視聽、實踐、比賽、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地理學習的主人。本文來自"大文章"
14、在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理念指導下,我又設計了如下的角色扮演活動:明后天學校將舉行秋季運動會,如果你是運動員,班主任、體育教師、校長都有應該充分考慮天氣情況,那么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作準備呢?
這一活動讓學生可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使我自己對本節課作一個客觀、理性的思索,是教師發展的又是一重要途徑!
布置作業:回去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節目,與同學交流明后天我們威海的天氣是什么樣的。目的讓這一節課能在學生的生活中有所體現和延伸!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天氣狀況作為切入點,誘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對天氣狀況的描述。接著介紹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求學生說出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天氣”與“氣候”是日常接觸較多,但有時又不太注意區分的兩個概念,正確區分這兩個概念,是正確理解、表述、傳達天氣和氣候信息的前提,這為今后學習本章氣候知識打下了基礎。實際上,什么叫天氣,什么氣候,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識,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教材接著介紹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給出了常見的天氣符號,電視中常見的衛星云圖和城市天氣圖,重在培養學生閱讀和使用天氣預報圖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氣環境監測的閱讀資料,既是聯系實際,貼近生活的內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內容。隨著人們對大氣環境質量的關注,大氣環境質量的變化不久將會像天氣變化一樣受到最普遍的重視。
本節教材特色之一是從實踐出發,聯系實際,將生活實際帶入課堂,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現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㈡教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并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⑵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2、能力目標:
⑴學生通過閱讀“天氣”、“氣候”二個框題的內容,提高閱讀材料的能力,只有會讀,才能感知教材、領會教材,抓住重點。
⑵培養學生分析和比較能力。通過閱讀討論,讓學生區分出天氣與氣候的不同。天氣是短時段的大氣狀況,氣候是長時段的大氣狀況;天氣是多變的,氣候是相對穩定的。
⑶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是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是該節教材的特色之一,如學生在知道了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為此,教材還安排了練習2加以實踐。在認識了常用的天氣符號后,要求學生學會看天氣預報,看懂簡單的城市天氣圖。
⑷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閱讀天氣預報圖和使用天氣預報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⑵通過讓學生記錄天氣預報及空氣質量預報的有關數據,使學生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⑶通過收聽、收看當地電視臺、廣播電臺的天氣預報和全市空氣質量預報的節目,了解家鄉的天氣及大氣環境,培養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⑷通過讓學生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的活動,增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⑸通過師生互動,構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系。
㈢教學重點和關鍵:
從日常生活入手,著重區別“天氣”與“氣候”兩個不同的概念,并要求學生學以致用,認識常用的天氣符號,學會看天氣預報。
二、教法闡述:
㈠教學方法。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基礎上,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地理教學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法、地理課堂討論法,引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理論知識。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此法能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習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㈡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電腦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計算機所特有的信息處理優勢及其交互性強的特點,將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圖像等多種媒體綜合一體化,它在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
三、學法指導: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各異,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利于終身學習。
㈠學生特點分析: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從初一起,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
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一學生剛由小學上來,他們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㈡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
1、讓學生課前從各種不同渠道收集天氣或氣候方面的資料或趣聞,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節目并做記錄,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搜集、記錄資料的過程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通過此類活動,可培養學生初步學會利用課本以外的資源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養地理學習能力。同時有了充分準備的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競相發布自己從書上、報上、網上、電視上的發現,在課堂上參與交流,展示是最好的評價。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產生學習樂趣、積極的情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2、“課堂小組討論法”即課堂上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啟動思維,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學習方法,討論把使用智慧,體現自我的機會十分平等地送給每一個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樂。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現代科學研究的社會化趨勢需要群體研究方式,互動能力的培養日益顯得重要。本堂課討論的機會較多有師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互動。
3、利用電腦課件,讓學生觀察衛星云圖,了解衛星云圖,初步學會看衛星云圖,培養實踐能力。同時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說明:雖然“衛星云圖”有關知識非課程標準所要求掌握,但由于學生看天氣預報時首先要接觸到,但又不能一下看懂,因而很好奇,要求教師介紹,所以教學中做了一定安排)。
4、每位同學自制一版階段“學習成果”小報,來交流展示,并自制一個30cm×30cm的某城市天氣圖(用天氣符號表示),課堂用來互相提問,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動手中學習地理知識。同時又能使全體同學廣泛參與。
5、布置作業時給學生四個可能就發生在身邊的有關空氣污染的例子,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較感興趣的問題談看法,培養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知識談對一些地理問題的看法或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㈢學法的理論思考:
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和興趣是人的行為的兩大內在動力。可見,地理學習動力,包括了地理學習興趣指向和地理學習動機層次。明確的學習目的、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構成學生學習的動力系統。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四、課堂教學程序:
㈠展示階段“學習成果”(小報一版)在小組內交流(下課后交)
㈡簡明導入后請2——3學生發布收聽、收看并記錄下來的廈門地區近二日天氣情況,并詢問學生從哪里獲得天氣情況的資料?(可從電視、廣播、報紙、氣象網站等途徑獲得)
㈢閱讀1、2框題,討論以下問題:
1、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提問層次較低學生)
2、討論: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提問層次中或上的學生)
3、練習題(四成語各描述天氣或氣候?)
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天氣與氣候方面區別,并舉例加以說明。
通過練習,要求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㈣請2——3學生發布天氣或氣候方面的資料或趣聞,后教師也發布三條,請學生判斷分別指的是“天氣”或“氣候”,加以鞏固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㈤天氣對我們很重要(請學生結合實際談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
這節課著重學習“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
演示課件內容:
天氣預報的意義。
衛星云圖(演示如何讀圖)。
天氣符號與天氣預報圖。
再現中央電視臺播報的某些城市天氣預報。
通過以上學習,要求學生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㈥教師展示自制教具—天氣符號和現實生活結合的簡圖,幫助學生建立生活經驗與形象的圖示和抽象的符號之間的有機聯系。再熟悉常用天氣符號圖例。
㈦運用電腦“課件”做課堂練習,鞏固新課知識。
1、連線:在衛星云圖上,綠色、藍色、白色各表示什么?(請層次較低學生做答)
歸納:藍色陸地綠色海洋白色云雨區
2、看圖回答問題(課件展示):(請層次中等或較好的學生做答)
a、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是什么天氣?b、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氣?
c、長江中下游又是什么天氣?d、較大范圍的降水云區出現在什么地方?
3、下列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圖中人們所進行的活動是否吻合?
4、學生舉自制某城市天氣圖(用符號表示),互相提問,學當天氣預報播音員。
㈧由于大氣污染日益嚴重,人們越來越關心大氣環境的質量。
結合隨州實際,教師詢問:
隨州有無發布“空氣質量預報”?哪些途徑可得到此資料?
㈨課堂小結: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正確使用二術語。
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學會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㈩布置作業:
1、寫一篇“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小論文(教師稍做指導:可綜合寫,亦可就某一方面寫)。
2、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污染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3、舉四個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例子,選擇一個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思考即可,下節課交流)。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
多變的天氣說課稿11-02
多變的價格說課稿11-15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3
常見天氣系統說課稿11-05
常見天氣系統說課稿6篇11-05
多變貓作文12-22
性格多變的朋友作文11-01
多變的狐貍作文4篇10-04
多變的四季作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