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來了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咕咚來了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程序”六方面來完成本次說課。
一、說教材
《咕咚來了》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小動物跟著跑,最后大象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這是一篇童話,通俗易懂,趣味性強。(幻燈)第一單元教學主要是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家鄉的美,而本單元的參考提示中則強調以識字、寫字為主,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本課識字方法的學習和滲透,將為下一識字單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奠定良好基礎。
二、說學情
學習此課,(幻燈)我們有以下有利因素: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課學習,我發現由于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的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地識字,學習效果不好,于是我決定采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說目標
(幻燈)《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課上,我將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體悟蘊含在漢字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接受文化熏陶,對識字感興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標)。
基于上述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幻燈)
1、認讀8個生字字音,會寫“熱、鬧、逃、跑、嚇、哈”6個生字。觀察“熱、鬧”的演變過程,進而掌握字的形、義;在語境中理解“熱鬧、逃、跑”的意思,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2、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帶有“熱鬧”“逃、跑”字詞的重點語句。
4、體驗識字的樂趣,產生喜歡漢字的愿望。
四、說重難點(幻燈)
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把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認讀8個生字,會寫6個,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語氣地朗讀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
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五、說教法學法
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視“義”,造成學生錯別字多,口語交流時說錯話表錯意。基于這種現狀,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兩點:
1、運用字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鬧”時,我將采用追根溯源法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
2、在語境中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并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我將本課分為四個環節來完成:(幻燈)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第四環節:通讀全文設置懸念。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幻燈)
首先給學生放一小段音頻(咕咚咕咚的聲音),讓學生猜是什么聲音,從而引出課題《咕咚來了》(板書)。然后讓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聽視頻猜聲音,可以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質疑,是為了培養問題意識,我認為問題意識應從低年級培養,習慣成自然。】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幻燈)
于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這節課主要是識字教學,但第一課時擔負著讀通課文的任務,讀通是讀懂的基礎,所以朗讀也必須重視。第一步,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多字。第二步,認讀本課生字新詞,從看拼音讀到去掉拼音讀。第三步,指名分段再讀課文,如果哪個段落學生讀不好,糾正再讀。
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幻燈)
第一、重點學習“熱、鬧”。這節課預計讓學生掌握六個生字,重點學習“熱、鬧”兩字是因為:“熱”這個字筆畫多,“四點底”又是新學偏旁,再有本課總目標中要求會用“熱鬧”寫一句話。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字義,才能用“熱鬧”說一句完整的話,為下一課時落實到“寫”做好鋪墊。這兩個字我采用了字理識字法,我重點說“熱”字的教學。
首先,我板書“熱”字從甲骨文到楷體的演變過程(幻燈),讓學生猜字,并讓學生說說怎么猜到的,我估計個別學生能猜到這個字,因為學生在品德課學過漢字的演變。如果猜不到,我就把字寫出來,給學生講“熱”字的演變,點出是象形字。(幻燈)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他們還有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可能說出“換一換、結構識字、編一個小故事”等方法。如果說出“四點底”,順勢學習這個新偏旁,并告訴他們“四點底”的字一般和“火”有關系。如果沒說出再出示這個偏旁。然后問“你還知道哪些帶四點底的字?”向課外延伸。下一步是讓學生擴詞:“熱有個非常好的朋友,它倆常一起使用”。
如果學生說到“熱鬧”這個詞就開始學習“鬧”。說不到這個詞我說出來,繼續用“漢字溯源法”學“鬧”字。板畫“鬧”的古字,問學生從古字中看出什么?引導理解會意字,并說“鬧”的本義是“聲音大而嘈雜喧擾”,再給鬧組詞。然后說識記辦法和帶“門字框的字”,這樣可以以一字帶一類字。
【看圖猜字,看漢字的演變,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有利于學生對字義的理解,也可以讓他們在學習字理的過程中,由衷地佩服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從而產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
在學習了“熱、鬧”的音形義后,學習運用“熱鬧”說一句話。幻燈打出帶“熱鬧”一詞的句子,引導在語境中理解“熱鬧”的意思。(幻燈)我用語言描述大森林的安靜后說:“咕咚一聲后,森林里還會這么安靜嗎?”學生肯定回答不會,我追問為什么后說出“這就叫熱鬧”。然后引導讀句子,讀出“咕咚來了”以后,森林里的熱鬧場面。接著引導學生用“熱鬧”說句子。如果學生說出的句子單一,我則引導學生采用不同句式、從不同角度、內容的不同方面說,盡量把句子說具體。
【造句是作文訓練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進行造句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識、記、用后,指導“熱、鬧”的書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兩字在田格里的位置。【蘇軾的《文與可畫谷偃竹記》告訴我們胸有成竹,做事才能有把握,寫字也一樣。學生寫的字經常很難看,是因為不會觀察,整體把握字的結構,所以要重視觀察。】
接著,我范寫,邊寫邊提醒“四點底”四個點的不同。然后學生描紅仿寫,我巡視指導,提醒寫字姿勢。最后利用大屏幕展示寫得好的字。【通過“觀察—書寫—評價”指導生字,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有助于夯實寫字基礎。】
第二、學習“逃、跑”兩字。
學“逃”時,打出它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結合上文說說動物們為什么逃,再結合生活實際說什么情況下要逃。此時再指導讀出“逃”的語氣。然后讓學生識記、擴詞。
學“跑”是采用猜動作識字。
小結:“逃、跑經常一起使用,危險來了誰不使勁跑呢?”。
然后指導書寫“逃、跑”。提醒“逃”這類左下包右上的字的筆順規則。
【課標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即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聯系上下文和語境朗讀感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第三、自學“哈”、“嚇”。先讓學生獨立識記這兩個字,學生應該會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觀察書寫,展示評價。
【讓學生自學“哈”、“嚇”是因為這兩個字結構簡單,而且學過了“給”“下”,我認為學生能自己觀察書寫。這樣安排,做到教、扶、放,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提高實效。】
第四環節通讀全文設置懸念。(幻燈)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我小結:“咕咚一聲,嚇得小動物‘逃跑’,使得森林里非常熱鬧,可是最后大家卻哈哈大笑,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又要告訴我們什么呢?咱們下節課再學習。”
【巧妙串連這節課所學的生字,“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材”,為的是讓學生有學習的延伸,引發閱讀期待。】
至此教學任務完成。
識字教學讓我歡喜讓我迷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謝謝!(幻燈)
【咕咚來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班繪本《咕咚來了》01-05
二年級上冊《咕咚來了》教案12-27
二年級上冊《咕咚來了》教案2篇12-28
咕咚教學設計12-20
咕咚教學設計12-20
中班音樂《春天來了》說課稿11-30
北京亮起來了說課稿12篇11-06
《朱鹮飛回來了》優秀說課稿12-17
一年級語文咕咚教學設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