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1
一、說教材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難忘的潑水節》。這一單元的主題圍繞愛祖國、愛家鄉。這篇課文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周總理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灑滿字里行間。作者通篇向讀者展現了潑水節熱烈、祥和的氣氛,突出了潑水節的難忘。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學生年齡特征的分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3個維度出發,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會主動認12個生字,能認真、正確書寫12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難忘”等,感受詞語背后的情感,并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對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和周總理潑水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
3、通過對“歡呼、笑容滿面”等詞語的理解和感悟,體會人物心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4、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并能主動積累詞語。其中,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設計理念和教法、學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呢?下面我來談談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觀察插圖,感受熱烈的氣氛與場景,對傣族潑水節的向往與興趣。從而有助于主動進入文本,從而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情感。
2、以讀為本: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文本是連接讀者和作者的橋梁,只有讓學生朗讀課文,觸摸文本,發揮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識字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在教學中我將圍繞“難忘”二字,整體朗讀課文,思考、體會: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潑水節特別難忘?從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趕來迎接周總理,從歡呼來體會興奮。從第3自然段歡迎的場面描寫中,感悟興奮和歡悅的心情。從結尾的3個自然段4個感嘆句,體會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這樣抓住詞語和重點句子,帶著孩子們在文本中體會和感悟,揣摩內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讀重新詮釋潑水節的“難忘”。
四、說教學過程
本著“以人為本,以讀為本“的理念,下面我來說說教學過程。本課我打算分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初步感知課文,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我重點說說第一課時,我的教學將以找寫人物表情、動作和心情的句子說說體會為突破口,讓學生讀課文感受、體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一)課件激趣
1.(課件出示傣族潑水節活動場面)師:誰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活動?他們在干什么?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傣族潑水節的資料。
師:你參加過潑水節嗎?想親身經歷、感受潑水節嗎?現在我們就跟著作者回到1961年,去參加一次“難忘的潑水節”。(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通過多邊互動,產生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有創新、有價值、有意義的效果,使教學沿著動態生成的最佳軌道運行。】
二)檢查預習情況(闖關游戲)
1.我來說,你來找:“好、空、樂、盛……”
2.開火車認新詞:“鳳凰周恩來敲打對襟白褂四面八方……”
3.(課件出示句子,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1)周恩來總理身穿對襟白褂,……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設計意圖:【課堂資源無處不在,知情交融,師生互動,關注文本,積累知識】
三)學習課文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再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吧!
1.(1)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令傣族人民那么難忘呢?
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2.(生介紹)
小結:周總理跟隨毛主席帶領革命先烈解放了全中國,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任總理。而且,1961年,周總理已經60多歲了,他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是那么繁忙,卻仍然專程從北京不遠萬里來參加傣族人民的節日。
師:傣族人民又是怎樣歡迎這么一個偉大的人物呢?自己從課文中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1)交流、感悟。
(2)(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以現幾個句中,哪個字或詞給你印象深,從這些字詞中,你體會或感悟到了什么?
①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②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③句子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④句子4: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指導朗讀,賽讀
3.我們課本中還配了一幅描繪當時場面的彩圖呢!請大家看圖(出示看圖要求)
(1)你能從圖中找到周總理嗎?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理解“笑容滿面”,并練習說話。
4.學法指導:“先人物后背景”看圖的一種方式
設計意圖:【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教給學生過程與方法,使課堂處于熱鬧而又高效的狀態】
師:看完圖后,你喜歡周總理嗎?就將你對周總理的喜愛之情用語言表達出來吧!讀第4自然段(指名讀分組讀表演讀齊讀)
1.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1)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說話。
(2)猜猜周總理向大家祝福什么?情景表演
2.用下面的句式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理解嗎?
這真是個難忘的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參加潑水。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真是個____的潑水節,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師范讀第五自然段)你能開心地讀一讀嗎?
1.此時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員,除了開心之外你還會感到怎么樣?
2.師讀7、8、自然段,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讀讀嗎?
小結:周總理的到來時傣族人民感到了高興幸福,難忘,同時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熱情歡迎,是這次潑水節更加難忘。此時讓我們再讀課題吧!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需要激活學生的思維,無疑,“讀”是開啟學生質樸心靈最好的鑰匙。在“讀”中,思維靈舞,思想涌動,心靈溝通。低年級中,“讀”是學習、理解、討論及交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基礎】
四)總結全文。潑水節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
五)拓展:多么難忘的潑水節啊,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你還知道哪些?
課后:
1、課文導入,由創設情景問題入手,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習興致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學課件的直觀性,在學生理解的關鍵處展示,調動了學生多種思維,輕松愉悅地進入課文意境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識記的過程中,利用闖關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動作演示、語言敘述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最后讓學生自己想方法記生字,給學生學習的自由。
2、注重學生的思維參與,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需要。“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生理解的需要,給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在讀書時做記號,調動學生思維參與,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來感受、體驗文章蘊涵的感情,同時,這也是一種讀書的能力和習慣。
3、 “以讀為本”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篇課文洋溢著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中,在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過程中,都抒發著興奮與歡樂。因此,在課文的教學時,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體會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想象讀,齊讀等,同時,我注意做好朗讀前的感情渲染與鋪墊,讓學生有感而發,做到感情充沛、聲音自然,并通過自己的理解讀出個性。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2
一、說教材內容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難忘的潑水節》。這一單元的主題圍繞愛祖國、愛家鄉。這篇課文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周總理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灑滿字里行間。作者通篇向讀者展現了潑水節熱烈、祥和的氣氛,突出了潑水節的難忘。
二、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另外,學生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而且自學識字能力很強。通過課前的預習,多數已經解決識字問題,只個別學生個別字有障礙。這都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三、說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學生年齡特征的分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3個維度出發,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會主動認12個生字,能認真、正確書寫12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難忘”等,感受詞語背后的情感,并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對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和周總理潑水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
3、通過對“歡呼、笑容滿面”等詞語的理解和感悟,體會人物心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4、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并能主動積累詞語。其中,通過對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設計理念和教法、學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呢?下面我來談談設計理念:
1、創設情境: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觀察插圖,感受熱烈的氣氛與場景,對傣族潑水節的向往與興趣。從而有助于主動進入文本,從而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情感。
2、以讀為本: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文本是連接讀者和作者的橋梁,只有讓學生朗讀課文,觸摸文本,發揮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3、自主探究: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識字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在教學中我將圍繞“難忘”二字,整體朗讀課文,思考、體會: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潑水節特別難忘?從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趕來迎接周總理,從歡呼來體會興奮。從第3自然段歡迎的場面描寫中,感悟興奮和歡悅的心情。從結尾的3個自然段4個感嘆句,體會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這樣抓住詞語和重點句子,帶著孩子們在文本中體會和感悟,揣摩內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讀重新詮釋潑水節的“難忘”。
五、說教學過程
本著“以人為本,以讀為本“的理念,下面我來說說教學過程。本課我打算分2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初步感知課文,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我重點說說第一課時,我的教學將以找寫人物表情、動作和心情的句子說說體會為突破口,讓學生讀課文感受、體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從插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相機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讓學生讀課題,想想:為什么難忘?
(二)新課教學
1、聽錄音范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2、初讀課文,并畫出生字新詞。(學生自讀)
3、全班拼讀生字。
4、討論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重點指導“鳳凰”的書寫
注意“恩”與“思”的區別
5、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全班齊讀)
6、并思考:1961年地潑水節是怎么過的?為什么這一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7、師結合學生所讀詞句,給予重點提示和指導。
(1)插圖中發現:周總理穿著什么?傣族人民穿著什么?他們表情怎樣?
在此教學階段,理解“滿面笑容”,并練習說一句話。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強調重點詞:端、拿、蘸、潑灑、祝福、歡呼、潑水、祝福
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8、師指導朗讀
第一自然段突出“潑水節”,第二自然段強調“特別”、“周恩來總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點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
最后兩個自然段,“幸福哇”、“難忘啊”要重音輕讀,讀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讀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三)讀中感悟
指名分段讀課文,同學邊聽邊看課文插圖,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當學生有了心得后,再讀相關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摯了。
(四)課堂小結
從課文插圖和課文的描寫中,你感覺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心連心,師板書)
強調1961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幸福、難忘的節日,師板書。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心連心
周總理————————傣族人民
幸福、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組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激發學生了解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本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潑、龍、恩、鳳、凰5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多音字“盛”
2、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1—4小節
4、初步體會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記生字,會寫生字;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說設計意圖
一、識字與寫字教學
識字過程中,我隨文識字了5個:襟、褂、鳳凰、恩為主,詞語教學時也分為2個層次,先是帶有拼音的難讀的字,重點指導平翹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課文中比較長的詞語。本課時寫了4個字、潑、鳳凰、恩,都是隨文指導,然后集中書寫。我的設計意圖是:字詞句的教學其實是一條線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一方面可以節省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也讓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識字重點要讀好哪幾個。
二、句與段的教學
今天學習的重點段落是第3小節,我以“人們是怎么歡迎周總理的”展開教學,由句子再細化為詞語的理解、運用與積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體,層層引導學生明白人們趕來了,人們撒滿花瓣,人們歡呼都表達子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句與段的學習離不開朗讀的指導,朗讀的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如精讀第3小節時,我就采用了指名讀、感悟地讀、高興的讀、齊讀、男女生分組讀等形式。在指導讀“周總理來了!”這句感嘆句時,我又采用了提示讀,“你歡呼著:他歡呼著,大家一起歡呼著”使小朋友身臨其境。
三、作業設計: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時,還要注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我翻看了課后及作業本發現有這么幾個類型:生字抄寫、看拼音寫詞語、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我會填正克確的量詞,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造句。因此本課時的作業我是這樣設計的:字詞教學時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學,說話練習:用一組關聯詞:因為……所以……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好像”造句指導學生把比喻句說得更生動,
量詞的疊用:一條條、一串串要能理解疊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確運用從而能達到日積月累的效果。
四、課后發現的問題:
1、“對襟白褂”這個詞的教學除了讀準字音,如果能以學生的衣服為實物教學明白對襟是怎么樣的,醫生穿的就是白褂,讓生字的音、形、義在潛移默化中扎實的完成了教學。
2、語言表達: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如果能讓小朋友學習這種寫法,學會遷移,比如說:迎春花開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陽升起來了,小朋友們上學了等等,讓小朋友學會運用。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4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難忘的潑水節》,我的說課內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生情況、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難忘的潑水節》是新課程標準第四冊第三組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學段的閱讀課文教學是區別于其他學段的。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著眼點。
2、教材編排特點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激發學生了解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本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3、重、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地深厚感情。
4、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目標
1、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獨特的情感體驗,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積極的、健康的閱讀情趣。由此,我確立了“情感和態度”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2、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特點和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確立“知識和能力目標”: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三、學生情況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
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另外,學生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而且自學識字能力很強。通過課前的預習,多數已經解決識字問題,只個別學生個別字有障礙。
這都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
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在導入新課時,讓學生觀察插圖,感受熱烈的氣氛與場景,對傣族潑水節的向往與興趣。從而有助于主動進入文本,從而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情感。
a)自主探究
《文課程標準》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識字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b)朗讀感悟
《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難忘的潑水節》這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1961年的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他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要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要使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發揮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
從插圖中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相機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讓學生讀課題,想想:為什么難忘?
(二)新課教學
1、聽錄音范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2、初讀課文,并畫出生字新詞。(學生自讀)
3、全班拼讀生字。
4、討論交流: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重點指導“鳳凰”的書寫
注意“恩”與“思”的區別
5、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全班齊讀)
6、并思考:1961年地潑水節是怎么過的?
為什么這一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新課標第二學段要求學生學會默讀,現在就該在教師指導下學習默讀思考了。)
指名讀一讀有關段落
7、師結合學生所讀詞句,給予重點提示和指導。如:
(1)插圖中發現:周總理穿著什么?傣族人民穿著什么?他們表情怎樣?
在此教學階段,理解“滿面笑容”,并練習說一句話。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強調重點詞:端、拿、蘸、潑灑、祝福、歡呼、潑水、祝福
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8、師指導朗讀
第一自然段突出“潑水節”,第二自然段強調“特別”、“周恩來總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點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
最后兩個自然段,“幸福哇”、“難忘啊”要重音輕讀,讀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必第一句讀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三)讀中感悟
指名分段讀課文,同學邊聽邊看課文插圖,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當學生有了心得后,再讀相關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摯了。
(四)課堂小結
從課文插圖和課文的描寫中,感覺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心連心,師板書)
強調1961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幸福、難忘的節日,師板書。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心連心
周總理————————傣族人民
幸福、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周總理的到來,使傣族人民沸騰了,人們敲起了象腳鼓,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放著一串串喜慶的花炮,迎接周總理的到來。周總理身著傣族服裝,笑容滿面地來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銀碗與人們互相潑水祝福。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了字里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基于此,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歡樂。
3、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學設計理念和思路: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方式很學習方法,基于這樣的一種教學理念,我把識字教學這個重點設計為自主探究識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對閱讀教學的處理,大綱要求,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所以對教學目標中的兩個難點的突破我是通過設計各種形式的讀:如齊讀、分組讀、領讀、對讀、挑戰讀、表演讀等各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因為學生對潑水節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課前我要求學生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為了幫助學生更真切地感受潑水節的情趣和歡樂,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
根據以上的教學思路,我把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播放一段潑水節的影片,問學生你知道這是個什么節日嗎?學生很自然地會說是潑水節。老師進一步引導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說潑水節是難忘的呢?引出第二個環節
(二)范讀課文。(課件)師問: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師接著說:如果自己讀一遍課文你一定知道的會更多。
(三)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然后請教同學或老師。
2、標記自然段。
(四)認識生字:老師先過渡:看到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一群生字寶寶羨慕極了,急著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下一個環節)
1、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的方法。
2、不會的提出來,同學幫他想辦法記住。3、識字游戲:制作字卡,鳳凰花的形狀,認識了就獎勵他。(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五)再讀課文:
過渡語:認識了生字寶寶,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讀,師生評價)
六、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鳳凰花"的圖片,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兩個詞語。讓學生知道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2、播放潑水節的影片,感受節日歡快的喜慶氣氛,指導朗讀感悟。
七、指名讀二、三自然段:
提出問題:
1、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目的是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自讀第三段,劃出相應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學生先說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句子二: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象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國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抓住"鮮紅的地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都
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會鋪地毯,從而感悟傣族人民用撒花瓣這種獨特的迎客方式及當時的喜慶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別,讓學生領悟節日的熱鬧與喜慶。
句子三: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一詞,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4、指導朗讀:在這個環節中要邊引導學生感悟邊知道朗讀,把傣族人民的歡樂場面和人民熱愛總理的心情讀出來。可以采用指名讀,齊讀,表演讀等形式反復訓練。
八:小組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1)小組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4、5段。(2)思考:周總理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日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2、交流合作成果:學生先說哪句就先感悟哪句,邊感悟邊知道朗讀。
句子一: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了人群中。
(1)觀察課文插圖:周總理穿著什么樣的傣族服裝?通過著裝感悟周總理的平易近人。
(2)抓住笑容滿面一詞來感悟周總理的'餓親切、和藹。
(3)想象:這時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什么?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感悟課文內容。
句子二: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象腳鼓什么樣?(上網查資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周總理跟人們一起敲鼓跳舞,感悟周總理同傣族人民心連心。
句子三: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通過幾個問題的設計感悟這句話:
1、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目的;引導感悟周總理熱愛傣族人民。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目的:引導感悟傣族人民愛總理。
3、練習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說話。
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是訓練語言的運用能力。
4、交際互動:師演總理,生演傣族人民,互相祝福:再現情景,感悟周總理很傣族人民的深情厚意。
5、之后課件再次演示潑水的場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九)學習6、7、8段。
過渡:多么令人激動的場面啊!(教師用夸張而富有感情的語調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情緒)然后說,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繼而進行朗讀指導訓練:可以采用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讀,挑戰讀,齊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讀出1961年的潑水節的幸福、快樂和難忘之情。
(十)小結升華: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那么令人難忘?讓我們再次深情地讀一遍課文吧!
(十一)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節日?
(十二)作業:課外搜集少數民族的節日和民間習俗并寫下來。最后兩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拓展課外知識容量,培養學生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說明;知道寫12個字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本課需要2課時講完,所以寫字教學部分我會分別放在每課時的最后一個環節進行訓練,12個字中最難寫的是:恩、壽、鳳、凰四個字,它們分別是上下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其中的重點比畫是鳳凰二字的部首,要作為重點來指導。
板書
11、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傣族人民
潑水祝福
寓意說明:
1、兩顆心相連,表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揭示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主題。
2、"潑水祝福"則抓住了課文的描寫重點,對主題的表現就是通過這個細節描寫來揭示的。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6
一、說教材內容
《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圍繞愛祖國、愛家鄉。這篇課文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周總理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黎明城,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感情。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灑滿字里行間。作者通篇向讀者展現了潑水節熱烈、祥和的氣氛,突出了潑水節的難忘。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重點難點:
重點:認讀書寫生字;感受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能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說話。
三、說設計理念和教法、學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呢?下面我來談談設計理念:
1.以讀為本: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文本是連接讀者和作者的橋梁,只有讓學生朗讀課文,觸摸文本,發揮自己獨特的心理體驗,情感體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2.創設情境: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在理解重點內容時,讓學生觀察插圖,感受熱烈的氣氛與場景,對傣族潑水節的向往與興趣。從而有助于主動進入文本,從而體會到課文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釋放自己的情感。
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在教學中我將圍繞“難忘”二字,整體朗讀課文,從第3自然段歡迎的場面描寫中,感悟興奮和歡悅的心情。從周總理的衣著、表情,動作中,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從結尾的3個自然段4個感嘆句,體會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這樣抓住詞語和重點句子,帶著孩子們在文本中體會和感悟,揣摩內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讀重新詮釋潑水節的“難忘”。
四、說教學過程
本著“以人為本,以讀為本“的理念,下面我來說說教學過程。本課我分2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篇幅短,內容也比較容易理解,所以第一課時就可以完整地理解課文。第一課時是初步感知課文,能正確認讀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并理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鞏固理解,教學生字的寫法。我今天教學的是第一課時。
1、 導入新課
從以前學過的《關懷》入手,引出周總理,然后再引出課題。
然后板書課題的時候,我并沒有提前把課題板書在黑板上,雖然那樣的課題會寫得更漂亮一些,但是我感覺現場板書不但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給學生一個模仿老師寫字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他們寫好字的興趣。
板書好課題后齊讀課題,然后讓學生看課題提問題,這樣既引導學生善于質疑,善于思考,也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2、初步感知
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后,緊接著讓學生立即接觸課文內容,通過初讀,了解主要內容。初讀的時候要讓學生帶著要求、帶著問題來讀,這樣的讀書效果會更好一些。
讀完后立即交流,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檢驗。
3、 讀書識字
在這一部分教學中,我力爭詞語和生字交替出現,在二類字的教學中,我首先出現的是詞語,從詞語中認識生字,這樣的難度小一些。在一類字的教學中,我首先出現的是生字,然后由生字聯系到課文里的詞語,因為一類字相對來說簡單一些,有很多是在以前的二類字里出現過。“恩”在課文里的詞語是人名,所以我選擇這個字讓學生擴詞。又讓學生比較“恩”與“思”,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經常混淆這兩個詞語。由“度”所在的詞語“一年一度”自然地引到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4、細讀感悟
第二自然段內容也很簡單,同時這一自然段也回答了開頭學生提出的問題,所以這部分內容略講。在這里我設置了一個訓練點。
那就是從理解“今年”是哪一年?指導學生學會上下文聯系,理解課文內容,并指出“聯系上下文”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
第三自然段主要寫了傣族人民如何歡迎周總理的到來,先出示周總理一天的工作表,理解傣族人民為什么對于周總理的到來那么興奮,那么激動。接著抓住“趕來”、“一條條”、“一串串”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傣族人民如何歡迎周總理的到來,指導讀出傣族人民的激動,興奮,對總理的歡迎、愛戴。
第四自然段的內容是課文插圖最直接的描寫,本段的學習重點是圖文結合,通過觀察周總理的服裝、表情、動作,通過感情朗讀來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
第五自然段仍然先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想象周總理在潑水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再一次體會與傣族人民的幸福,周總理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然后設置訓練點:學習用“一手 一手 ”、“一邊……一邊……”說一句話。
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是全篇感情的集中噴發,這里不需要過多的講解,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激情,通過朗讀釋放出激情,使課文的學習達到高潮,也更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不是簡單地對課文內容做一個總結,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加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
六、布置作業
課外搜集和周總理有關的故事,使學生對周總理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把課文主要內容顯示出來,而且要簡潔。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7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檢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學生全面熱情參入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心情。
四、重難點:
1、感悟用詞的精當
2、融情于文,與文產生情感共鳴
說教學:
在確定了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第二課時教學授課形式,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為主。
1、激發情感,引起需求
開課:用上節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導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進入情境。<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即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象,朗讀感悟。
第一個層次1—2句,體現“做一做、讀一讀”
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做一做,(憑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低年級的學生會做的興致盎然)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激發學生饒有興趣的讀1—2句。
第二個層次3—4句是教學重中之重,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A、出示象腳鼓點聲,引發學生讀的欲望,先讀,感到“快樂、好玩”。
B、創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潑吧。學生下位,互相追趕,體驗潑水節的快樂。
C、讀出體驗
D、看課件,(傣家人過潑水節的錄像)
E、體驗后,觀看后,男、女生賽讀
(以上環節設計,重在創設情境,激發想像,體驗感悟,讀出層次,突破難點,讓師生融情于文,體驗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
第三個層次:5句
A、角色體驗:你身上濕淋淋,為什么臉上還笑開了花?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么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帶著新的感受再讀3—4句。
D、生讀3—4句。
(此環節設計是讓學生更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征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從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3、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
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
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烘托,讓學生在樂聲中唱起來,跳起來,在象腳鼓聲中賽龍舟。在禮炮聲中,在五彩濱紛的煙花中,感受潑水后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回歸全文
用讀給在座的老師聽,讓在座的老師聽了你們的朗讀也想去西雙版納過潑水節,激發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全文。
5、生字教學
學寫“吉”、“祥”二字,引導學生觀察、描紅,提醒寫好這兩字要注意的地方。來指導學生寫好兩字。
說效果:
此課教學,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目標,師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別讓我感動的是:
1、請他們自讀二自然段后,我問他們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有那么多讀后的感受跟我說,比我預想的“潑水節很好玩”,“人們好高興呀”這些話要豐富的多。他們有的說了心中的小問號,有的說了當時的情景,有的說了自己的感受,當時,學生的回答激勵了我,我感覺他們真可愛,真會讀書,更愛思考。
2、學生是最真實的,比如弱處理的第三段,禮炮的轟鳴,五彩繽紛的火花,象腳鼓點聲中賽龍舟的場面,給了學生巨大的震憾,讓他們在課堂上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然而在唱起歌來,跳起舞來時,我放的是音樂課曾學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我班學生都會跳,在元旦聯歡會上還表演過,然而課堂上只聽見唱,沒有幾個人跳,課后我也反思了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帶,由聽到唱到跳,于學生著想,是必有一個熟悉過程,因此不能達到伴奏帶一響,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為畢竟是二上學的一首歌,也許在這里我放有歌詞的歌帶,效果會好些。二,我要學會他們音樂課上那樣跳就好了,能刺激他們的回憶。因此此處為學生著想不夠。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8
《難忘的潑水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語文的第十一課,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上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一個潑水節。課文中洋溢著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周總理的潑水描寫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在文章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連用三個自然段四個感嘆句,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
我想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學習目標是會認12個生字;正確、流利通讀課文,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從歡迎總理的場面中,感受傣族人民的激動。以下是我的教學過程:
(一)觀圖片,交流資料,引入課題
1、播放潑水節的圖片
2、交流潑水節的資料
3、交流周總理相關資料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
2、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
2)認讀生字的新詞
3、學習課文第一——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文章段落,勾畫出重點詞句。
2)體會傣族人民心情,指導朗讀。
(三)教師小結
總之,我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實際出發,但很多的生成讓我們很難預想,有經驗的老師就會把握課堂整個教學結構,我的這次教學不管成功與否,我向有經驗的老師又邁進了一步。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難忘的潑水節》我的說課內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生情況、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難忘的潑水節》是新課程標準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學段的閱讀課文教學是區別于其他學段的。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著眼點。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激發學生了解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本課記敘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課文中洋溢著熱情,在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描寫中,在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文章的結尾,更是表達了人們的激動、幸福和難忘,文中還配有一幅洋溢著熱情的插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熱烈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為: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學生情況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另外,學生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而且自學識字能力很強。通過課前的預習,多數已經解決識字問題,只個別學生個別字有障礙。這都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朗讀感悟等,具體的運用將結合本課的教學程序進行說明。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共分為五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整體感知。
(三)讀中感悟,突破重點。
(四)課堂小結,情感升華。
(五)布置作業,課堂積累。
下面我將對本課的教學程序進行具體的說明: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從插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難忘的潑水節
讓學生讀課題,想想:為什么難忘?
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學會多思考,通過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并且通過圖片可以使他們更快的走進課本,走進難忘的潑水節。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二)新課教學,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2、初讀課文,并畫出生字新詞。(學生自讀)
3、全班拼讀生字。
4、討論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1)本課要寫的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板書這四個字,其中“鳳凰”兩個字比較難寫,在教學中重點指導“鳳凰”的書寫
我是這樣講的:小朋友,看看這有兩個字寶寶像雙胞胎一樣,仔細觀察這對雙胞胎那些地方長的像,那些地方長的不像。【在課堂上我使用小朋友感興趣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興趣。】
這時候,學生們就會踴躍發言:
生1:我知道,這兩個字寶寶都是“風字頭”
生2:我觀察出來了,“鳳”字里邊是“又”和咱以前學的“風”字不能弄混了。“凰”字里面是一個“皇帝”的“皇”字。和“皇”的讀音也一樣。
我適時鼓勵:這兩個同學觀察的真仔細。回答的真好,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倆。
觀察之后還要知道怎么寫: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個字的關鍵,邊說邊板書。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最后再寫里面的。
(2)出示“思”和“恩”作比較。同樣讓學生自己觀察找出區別。此環節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5、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全班齊讀)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6、思考:1961年地潑水節是怎么過的?
為什么這一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新課標第二學段要求學生學會默讀,現在就該在教師指導下學習默讀思考了。)
指名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7、我結合學生所讀詞句,給予重點提示和指導。如:
(1)插圖中發現:周總理穿著什么?傣族人民穿著什么?他們表情怎樣?什么是“滿面笑容”,找生站出來示范一下。在此教學階段,理解“滿面笑容”,并練習說一句話。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強調重點詞:端、拿、蘸、潑灑、祝福、潑水、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此環節主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及創新能力。
8、我指導朗讀
第一自然段突出“潑水節”,第二自然段強調“特別”、“周恩來總理”和“一起”,第三自然段重點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
最后兩個自然段,“幸福哇”、“難忘啊”要重音輕讀,讀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讀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
(三)讀中感悟,突破重點。
指名分段讀課文,同學邊聽邊看課文插圖,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當學生有了心得后,再讀相關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摯了。
(四)課堂小結,情感升華。
從課文插圖和課文的描寫中,你感覺周總理和人民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指名回答明確:(心連心,師板書)
強調1961年的潑水節是傣族人民幸福、難忘的節日,師板書。
(五)布置作業,課堂積累。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11、難忘的潑水節
心連心
周總理——傣族人民
幸福、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10
說教材
《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里的課文。本組課文以“愛祖國,愛家鄉”為專題,帶領我們走進風光秀麗的日月潭,瓜果飄香的葡萄溝、車如水、人如潮的北京。而《難忘的潑水節》則把我們帶入那美麗的西雙版納,去和傣族人民、周總理共同度過那幸福,難忘的潑水節。課文中洋溢的熱情,就像火紅的鳳凰花撒滿字里行間。作者在人們歡迎總理的場面描寫中,抒發著興奮和歡悅;在總理潑水的描寫中,潑灑著激動與幸福。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人們的幸福與難忘。
說教學目標
由二年級教學的重點及本文的特點,確定認知目標為:認識本課12個生字。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與快樂是要達到的能力目標。由本文的內涵引出的情感目標是: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認識。重難點則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所洋溢的熱情、幸福與快樂,對周總理和人民的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
說教學過程(教法與學法隨教學過程闡述)
要理解本文的內容并有所感悟,必須對潑水節的來歷,周總理和人民的關系有所了解,因此課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搜集有關傣族、潑水節和周總理的資料,并在課前5分鐘交流。
一、激情導入
我先用課件展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情景,再引入:這圖景就是1961年的潑水節,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美麗的西雙版納,走進那個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
字的奇妙。
二、朗讀感悟
1、自讀體會。自主讀課文,想想這個潑水節為什么會如此難忘,找出描寫人物表情、動作、心情的句子,去細細體會。
2、小組合作讀。在小組內讀有關詞句并交流體會。
3、品讀悟情。抓住重點詞句:如人們歡迎周總理的場面,周總理的穿著,笑容滿面的表情,周總理與傣族人民潑水的動作等,引導學生體會傣族人民激動、興奮的心情,總理的平易近人,人們的歡樂與幸福,從而感悟出周總理與人民的心連心。
4、入情朗讀。在朗讀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最后一句人們的歡呼“周總理來了!”引導孩子們走進情境,想象周總理就在身邊,從而走進人物的內心,去感受此時傣族人民的心情。或許孩子們體會到的是喜悅,是興奮,是激動,是幸福。這時再讓學生在朗讀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結尾的幾個感嘆句,我則利用范讀加情感渲染導讀:讓我們再次細細品味這難忘的時刻,讓我們沉浸在這濃濃的幸福之中吧!這樣孩子們自然能放慢速度,讀出陶醉的感覺。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傣族人民
↘↙
心連心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相關文章: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精選06-21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04-03
難忘的潑水節的說課稿04-02
難忘的潑水節的說課稿10-14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11-06
難忘潑水節說課稿08-18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01-26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08-11
語文《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06-17
《難忘的潑水節》說課稿范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