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語文下《最后一課》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語文下《最后一課》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一課》是人教版七年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與《黃河頌》等幾篇文章一起構成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單元,成為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重要組件。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遭受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去愛自己的母語——漢語,愛自己的祖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說形象生動地塑造了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這兩個人物形象,學習時應讓學生重點掌握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各種描寫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學目標
上課前,我先請學生預習文章,提出本文他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并擬訂出來,這樣,綜合學生的意見,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再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本課的特點,我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文體知識。閱讀課文后,復述《最后一課》故事情節。
(2)、學習環境描寫的作用。
(3)、品位作品中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分析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兩個人物的形象。
(4)、感悟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學情分析
以四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目標2、目標3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閱歷貧乏,再加上時代背景久遠,因此,我把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制造語文學習的自由空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大力提倡小組自由研討,交流意見。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強化視覺和聽覺效應多種感官共同協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另外,
一個優質的.課件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情熏陶,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貫徹寓教于樂、快樂教學的原則。
(3)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2、說學法
自主探究學習理論認為: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可見,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所以,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充分地給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意見,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三、說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通過師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普法戰爭、以及作者的有關資料導入新課。(對于此文來說,背景的理解相當重要,不可忽略)
2、屏幕顯示普法戰爭的歷史畫面,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閱讀興趣和理解。
第二環節:預習交流
1、屏幕顯示生字,采用點名讀、齊讀的方式。
2、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
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通過預習筆記,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他們讀完一篇文章之后,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有自己的疑問。這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學習自主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環節:合作探究
1、通讀全篇后簡要地說出本篇小說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節。
這一問訓練學生概括復述,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
2、最后一課和平日上課的情景有怎樣的不同?
3、文章哪些地方運用了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教師出示投影,供學生考。
4、根據故事情節可把課文劃分成哪幾部分?
5、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找出描寫其心理變化的語句。
學生自由發言,然后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小弗郎士是一個由于這是最后一課而變得認真聽課的人的孩子”一種見解。明確:小弗郎士是由一個貪玩、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學生合作討論,誦讀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寫,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究竟是什么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討論,點撥)教師點撥:是樸素的愛國情感使這樣一個活潑、調皮的孩子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第四環節:課堂檢測。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課前學習交流
讓學生小組內比賽復述課文,要求既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絡,又能說出人物形象。
第二環節:合作探究
(一)韓麥爾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自由發言,然后教師進行調控,組織討論三種“見解”。
①韓麥爾是一個普通的人(鎮上的一位教師。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課堂教學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時還“玩忽職守”……)
②韓麥爾是一個“可憐”的人(最后一次上課。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一動也不動地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臉色慘白,話說不下去。教了一節課又一節課……)
③韓麥爾是一個愛國者(換上禮服,紀念這最后一課。自責及對阿爾薩斯人直率的批評。贊美法語。說明語言好比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恨不得把全部知識都教給我們。內心的極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寫“法蘭西萬歲!”。課文七處點至韓麥爾先生的愛國。)在討論中重點放在第③種“見解”。
(二)小說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能夠反映人物當時的什么心理活動和性格特點?
刻畫韓麥爾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
1.語言:
2.動作、神態:
讓學生在文中快速查找勾畫,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掌握了刻畫人物所用的描寫方法。
(三)體會重點句的深刻含義。
1.為什么說“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
2.“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3.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聽講會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四)品味語言。讀24-29節,思考問題:
1.課文中“忽然”一詞在這里說明了什么?
2.課文中“我──我──”兩個破折號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讀?
3.怎樣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和寫出的“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么?
結合上面討論,誦讀韓麥爾先生的大段獨白,誦讀課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這一精彩的特寫鏡頭,體會其中的情感,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
第三環節:當堂檢測
這一環節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四環節:布置作業
第五環節:課后復習
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
四、說教學反思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后,我覺得根據小說故事情節分析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了。
可是,遺憾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熱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后,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度變化只想到由于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七年語文下《最后一課》說課稿】相關文章:
七年語文下冊《最后一課》說課稿11-12
《最后一課》語文說課稿09-10
《最后一課》語文說課稿11-29
七年級語文《最后一課》說課稿10-30
初中語文《最后一課》說課稿11-20
《最后一課》語文說課稿范文11-05
《最后一課》說課稿03-09
《最后一課》說課稿11-27
《最后一課》說課稿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