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說課稿(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找規律》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找規律》說課稿1
我準備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找規律》,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四年級教材中學習了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關系的規律,以及對幾種物體進行搭配或排列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且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也多次經歷尋找數或圖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所以,學生積累了一些探索規律的經驗,初步具備了探索簡單數學規律的能力。
綜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對教材的分析,力求達到的教學目標有這樣的三點:
1、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讓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體驗。
其中的教學重點是確定周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這一探索過程。而用計算的方法確定周期問題中,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的算理的理解是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創設了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鼓勵他們互相合作。分享思維成果,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中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創設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樣的學習素材,化解教學難點。
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體驗出發。我分如下七個主要環節完成本課教學:
(一)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三)初步運用,優化策略。
(四)提高練習,加深理解。
(五)生活萬像,再現規律。
(六)生活問題,挑戰智慧。
(七)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課一開始,我用課件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說明:“國慶節公園、街道到處張燈結彩,彩旗招展。更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這是其中的一個美麗場景,并讓學生說說從圖中能看到什么?盆花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彩燈和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提煉,如:盆花2盆為一組,每組都是一藍一紅,情況完全相同。讓學生對周期問題有本質上的把握。
(這一環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教師適當指導,深化學生認識,為下一環節的探索作好準備。)
第二部分:自主探索,交流策略。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
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圖中,我們看到8盆花,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顏色的花?給他們充足的時間。
等大多數學生解決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這時,我注意每個小組的情況,發現學生不同的策略,并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小組交流后,組織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畫圖策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藍花和紅花,一直畫到第15盆花,是藍花。
2、列舉的策略,左起,第1、3、5……(也就是序號是奇數的)盆花都是藍花,第2、4、6……(也就是序號是偶數的)盆花都是紅花。所以第15盆是藍花。
3、計算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列式: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這里,方法3較抽象,不易理解,又是有廣泛適用性的方法所以要重點分析。我讓學生說說算式里每一個數的意思,通過不斷追問,讓學生明白:因為每兩盆花為一組,每組花情況完全相同,15盆花可以分為這樣的7組,還余下1盆,是第8組的第一盆,和每組的第一盆一樣,是藍色的。配以課件,顯示15盆花的分組情況,便于學生理解算理。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方法,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學生沒有意識到方法3有更廣泛的適用性,不要急于灌輸給學生。
(以上環節,學生探索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相信學生的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有利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互相交流、學習,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化,感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化解難點。)
第三部分:初步運用,優化策略。
先出示“試一試”第一題。讓學生嘗試解答。評價時,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法。重點理解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說算式每一部分的含義。特別是18÷3=6,通過問題:沒有余數,說明什么?第18盞燈是什么顏色的?得出:每3盞燈為一組,正好6組,第18盞燈正好是第6組的最后一盞,所以應該與每組的第三盞燈顏色一樣是綠色的。
如果學生不贊成計算方法簡便,可以通過問題:第38盞燈是什么顏色的?第100盞呢?讓學生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然后,讓學生練習“試一試”的第二題。評講時,讓學生說說算式的含義和判斷的結果。
(這個環節,讓學生逐步認識到計算方法的簡便,實現策略的優化。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用事實說話,讓學生自己選擇,實現自主建構。通過幾次練習,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這一方法。)
第四部分:提高練習,加深理解。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3,練習后,讓學生說說這幾小題中圖形排列規律有什么不同,是怎樣確定每組中第32個圖形的?
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帶的圍棋,同桌一組,有規律地擺一擺,說說第30粒是什么顏色的。集體交流時,請幾組拿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說說是怎樣判斷的。還可以對照實物,任報一個序號,讓學生口答。
(這個環節,隨著學生對算理的深入理解,技能逐漸熟練。可以讓學生把計算的過程記在心里,直接根據余數判斷,逐漸提高要求。本環節的第二題,是開放性問題,學生自己參與提出問題,邊活動邊思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五部分:生活萬像,再現規律。
“大自然中有許多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現象。”多媒體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圓月缺等現象。“我們對規律的認識、發現也在悄悄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媒體播放霓虹燈、花布、地磚等圖片。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有這樣規律的現象。
(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規律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感受數學之美,規律之美,秩序之美。)
第六部分:生活問題,挑戰智慧。
從上一環節自然過度到對十二生肖現象的探討。多媒體出示如書上練習十,第一題的十二生肖圖,簡單介紹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解答這道題,還可以補充一些問題,如:“小明是小學生,他和爸爸都屬牛的,他和爸爸可能各是多少歲呢?”等問題。
(提供給學生更富挑戰性、趣味性的問題,也更凸顯數學的應用價值。)
第七部分:引導反思,全課總結。
與學生一起總結:通過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找規律》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圖形的排列規律。
2、說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并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交流的活動中,經歷發現生活中有規律排列現象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身邊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美。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事物中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 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么規范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之后,聯系生活、發現規律,最后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 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并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 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 聯系生活,發現規律
4. 動手動腦,找出規律,鞏固發展
5. 教學總結。
四、 說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游戲引出規律
(板書:找規律)
2. 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在這一部分,繼續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規律。
老師在這一部分重點指出:有一種規律是事物重復出現,重復的是哪一部分,學生起來回答,老師用圓圈重重地劃出。
之后,過渡到形狀規律。
之后,我領著學生進行拍手游戲,拍手也是有規律的。我一句話也不說,只管著拍手,當學生聽出我拍手的規律時,不自覺地跟著我拍起來。那種全班同學都動手的感覺,真好!有人說,老師就是一個表演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很希望能夠擁有表演的藝術,能夠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
3. 聯系生活,發現規律
既然在貼圖和拍手中都存在規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規律。引導學生找找身邊的規律,生活中的規律。有的同學說:“晴天雨天”,這個時候,老師要指出并分析這不是規律。有的同學說得很好:“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紅綠燈等等。
4、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這一部分,讓學生利用手中課本,按照一定的規律,在書上涂上顏色。擺完后,交流展示的時候要讓別的學生說出是按照哪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5. 教學總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么規律?是怎么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最后,布置作業:請同學們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規律?
五、 說教學反思
課堂設計循序漸進,基本上能引導學生把規律認識透徹。這堂課對學生的評價及時、有效。
這節課學生前段時間表現很好,精力集中,接近下課時,學生有點精神渙散。因為知識點簡單,學生在動手操作上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方面我處理得不大好,本應該再講數字規律的,但是我這節課卻沒有涉及到。另外我感覺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夠給我批評指正,我虛心接受,并將努力改善。謝謝大家
《找規律》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聽了一上午的課,大家一定很辛苦吧?而為了準備這次的課,我們四個和主管領導們也一點也不輕松。“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本學期剛剛提出的,并且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實施起來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盡管這段時間一直在進行著努力的鉆研,但還是有很多迷茫之處,所以這次所呈現出的這節課一定會有許多的問題和爭議,我個人認為把它看成研討課,或者說是探路課是非常合適的,就是通過各位同仁對我的這節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進行剖析,提出完善和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實踐和摸索,從而形成路子和模式。如果能這樣我的這節課也算發揮了其應有的價值,這一段時間以來我所飽受的精神折磨也才略微顯得有一點意義。
下面就《找規律》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環節和設計意圖,以及上完課后的一點個人感悟向各位同仁作以簡要說明。《找規律》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的一部分內容,以從形象的圖形排列,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為內容。今天我所講的是《找規律》這一知識體系的起始內容,主要為直觀圖形的形狀、顏色的變化規律。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和現象比比皆是,學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然而如何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卻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新起點。為了讓學生不僅學到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還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采用直觀演示、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嘗試練習等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注重引導學生在觀察探索、操作游戲的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教學中主要通過四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第一環節:恰當導入,明確問題
立足與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首先通過拍手跺腳游戲放松學生心情,并讓學生在游戲中初步感受到規律的存在,然后以談話的形式告訴學生生活中有許多像這樣按一定的順序重復出現的現象和事物,并交代這就是規律,使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并激起學生尋找規律的強烈欲望,從而引入新課。
第二環節:以學為主,解決問題
首先,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先初步感受到物品的排放是有規律的,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具體找出每種物品的排列規律,然后運用所找到的規律解決問題,完成例1的教學任務。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還較差,試講時采取了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彩旗、小花和燈籠的排列規律的方法,結果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甚至偏離本課主題,還有的學生發現了規律卻不會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今天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采取了教師先引導學生弄清其中之一的彩旗的規律,使學生明確了找規律和如何用語言來表達的方法后,再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去發現另外兩種物品的排列規律這一撫放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了尋找規律的方法,并能應用找到的規律解決問題,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從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比完全放手的效果要好。接著通過讓學生借助學具擺一擺的方式,自主完成例2的教學內容,并通過讓學生從老師準備的不同顏色的圖形中,選出正確的圖形,強化了“在找規律時,不但要考慮圖形的形狀,還要注意它的顏色”這一重要知識點。體現以學為主,先學后教的理念,在學生試做,教師講評點撥中深化尋找規律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里我想說明一下,各位老師在聽課過程中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讓學生交流時是按2.3.4.1的順序進行的,我班呢是根據學生情況按組長是1號,中等不愛發言的是2號,較差的學生是3號,中上比較活躍的是4號這樣的規律為學生編號的,按號交流可以有效的避免個別學生游離與合作學習之外,迫使人人參與到學習中,另外讓2、3號先交流,就是鍛煉不愛發言的同學開口說話,強迫學困生去動腦思考,也為了克服學困生只是聽眾這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通病,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第三個環節:當堂檢測,點撥達標
首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冊上的選一選的練習,教師對各組組長的習題進行批閱,再由組長批組員的習題,然后讓各組的小組長幫助有錯題的組員,分析錯題原因,指導其改正錯誤,對依然有困難的同學,教師再進行點撥,以兵教兵的方式,體現了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的原則,進一步凸顯了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這一組基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并通過組長匯報學生做題的準確率,使教師初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通過找一找、猜一猜、改一改這三組練習,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傾聽他人回答,教師點撥訂正的過程中及時修正自己知識掌握上的偏差,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同時也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達標情況。經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又進行了說一說、看一看這兩組提高拓展練習,力求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受到規律的美,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個環節: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讓學生回顧自己一節課里在(你說了嗎?你會了嗎?你開心嗎?)這三個層面的表現,強化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完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實整節課我都特別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通過對個人表現好的獎勵小標志,對小組表現好的畫笑臉,對小組長表現好授予優秀小組長稱號的方式,全方位的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并通過總結引導,將課堂內容無形中延伸到課外,力求做到課已完,意未盡,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教學始終都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雖然我竭盡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為我本人在此山中,所以不能更清楚的認識不足,還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改進提高。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我所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的第八單元《給圖形找規律》。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
二、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只有構建具有創新學習要求的課堂教學策略 ,規范數學教學過程,才能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落到實處。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特爾指出: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解釋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再創造的方法。在這里充分強調了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由學生把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通過自主活動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設計組織好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把現成的東西灌給學生。 因此我在設計這堂課時,采用了我們學校提出的自主參與式創新性學習教學模式。
三、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誘發學習欲望。
情境教學以形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有機結合,體現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誘發主動性,促進兒童發展。這就是我在上課一開始設計了有關春天主體畫面的初衷。以動入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事物的規律。
(二)自主活動、探究問題學習數學知識。
本環節是一堂課中的主要部分,學生的主要活動是:根據上一環節中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小組討論、操作實驗、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在這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就此我設計了從生活中發現規律和隨數字娃娃走入智慧寶塔兩個活動,并努力的從這兩個活動中體現以上的理念。
(三)交流質疑、達成共識理清知識脈絡。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把小組內探究到的結論在班內交流,小組間達成共識。在這個環節中鼓勵每一位學生認真傾聽,及時記錄和自己小組的不同意見,及時發表不同見解,可以互相質疑,互相補充,使學生想問、敢問和善問。而且我自己也傾聽學生發言,及時引導和鼓勵。
(四)拓展應用、深化理解構建認知結構。
學生在探究交流,發現規律,學會數學知識后,再應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具有層次性、生活性、游戲性、趣味性、開放型、挑戰性的習題,最大限度的使所學知識在練習中拓展深化,在應用中升華,構建起知識體系,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倘若不屬于學生,課堂與老師則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為此在課堂上,我努力的做到不是學生配合老師的教,而是老師服務于學生的學,讓老師的行為取決于學生學習的需要。
(二)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
小學生在他們身體迅速成長的時候,往往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學習本領的。愛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應該說,沒有孩子們的活動,就不可能邁出創新的第一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的調動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比如,我在執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有規律的涂色,讓學生觀察周圍,小組討論,努力的體現以上的教學策略。
(三)和諧、民主、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往、關系和諧;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境互動的教學情境;學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與自由度,錯了允許重答,不完整允許補充,沒想好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學生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撩起來,靈氣得以釋放。
(四)、營造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局面。
十個指頭不一樣齊,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特點、情意因素千差萬別,教師無法完全把握每個學生瞬息變幻的外在、內在的狀態。為此我不單純從表現效果出發來設計教學,而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引導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要求結合起來,實現師生心往一處想,學生各自勁往需要處使,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自己的智慧,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不是單為教而教,而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但現在想來,在執教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許多缺憾和不足。
1、 在有規律涂色展示時,我應該讓學生到投影前面去指著圖片說。
2、 在最后的有規律串氣球的活動中,我應該把要求更進一步強調,這樣就不會出現學生注重了操作活動而把氣球串成了一堆的情況。
3、 智慧寶塔的第四層我設計的是一道發散性的題目:1個紅珠子,1個綠珠子,1個紅珠子,2個綠珠子。
1個紅珠子,3個綠珠子,讓學生想接下去應該怎么串。因為時間關系,沒來得及出示就進行了下一步。如果我把它當作一個思考題出示,可能會更好。
《找規律》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里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真心希望我們的這次交流能為師弟、師妹們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那也更真誠希望各位能為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找規律》這一課。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將教材的意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機結合,整堂課以學生的參與活動為主線,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快樂,在快樂中體驗數學的魅力。基于以上的教育教學理念,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等方面來談一下我對本課的教學構思與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時的教學的內容是第九單元第一課時內容。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列的簡單排列規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探索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教材的內容選擇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了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而且活動性和探究性較強。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并在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預測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
2.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操作等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并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三、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積極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到小兔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動展開,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
四、說學法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通過動手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同時讓學生動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運用課件出示路邊的景物,與學生一同欣賞美景中,回顧學過的數學規律,從而引入本課主題“找規律”。接下來出示小兔家的密碼門,與孩子們一同探討密碼的設置,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
(二)合作探索,尋找規律
出示小兔家墻壁和地板的設計圖片,找出其中的循環排列規律。在尋找規律環節中,先請學生獨立觀察思考,探索規律,在學生充分討論和觀察后,通過課件用動畫演示圖形排列的循環規律,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圖形的排列規律,加深認知。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獲取新的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動手操作,感知規律
首先是小兔乖乖熱情好客,出示按一定律排列好的水果,要學生接著往下排。
然后在此基礎上老師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學具擺擺,加強感知。以猜一猜、擺一擺、排一排等環節,取代練習中單調的順時針排列的圖形,更加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
(四)經歷實踐,創造規律
以幫助小兔乖乖設計窗簾圖案為主線,讓同學們應用今天學的知識,做個小小設計師。最后通過設計 “窗簾”圖案的游戲,培養了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積極動腦,大膽探索,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發揮。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將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拓寬了學生知識面,使課堂內容得到了延伸,增強了學生再學習、再創造的信心。
(五)全課總結,升華規律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也正是因為數學規律的合理應用,才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多姿多彩,所以親愛的孩子們,我們要善于用自己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規律,用勤勞的雙手去運用規律,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裝扮得更加美麗!
以上我就從幾個方面交流了我對本課的構思與設計,當然,還有很多的缺憾與不足,還懇請各位給予批評、指導。說到這里,我想起了葉瀾教授的一段話,她說:我們之所以把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鎖定在探索,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上。因為,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格的魅力。那么,真心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們能從我的說課中有那么一點點的收獲。更真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多學,多看,多練,那么你就會發現:生活,雖平淡卻浸透著精彩,工作,雖勞累卻飽含著充實與快樂!
最后,我想把我工作中總結的幾句話送給大家:
干工作,相信自己;肯努力,做好自己;常反思,看清自己;多學習,充實自己。
用反思回首昨天, 因為那里沉淀著經驗;
用踏實經營今天, 因為這里書寫著輝煌;
用驚喜期待明天, 因為那里充滿著希望。
對于教育教學,年輕的我們永遠是在路上,我們堅信:只要把臉迎向太陽,撒在臉上的總會是陽光。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首先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內容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共安排兩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系,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著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和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系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展分析、比較、綜合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的觀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及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根據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關系作為重點。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作為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我來談談我對教法、學法的認識,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三、說教學程序
我來談談我對教學程序的預設,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并分為如下的五個教學環節:(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首先讓學生們做游戲,5位女生排成一隊,在每兩個男生中間站一個女生。讓學生們數一數男、女生的人數。接著提問:照這樣排,6個男生中間可以站幾個女生?7個呢?20各呢?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找規律)。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課件(例題中的圖畫)讓學生觀察圖中畫了那些物體?哪兩個物體間是有聯系的: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么規律嗎?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這樣設計的意圖不僅可以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也能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
接著分別出示夾子和手帕圖,蘑菇和兔子圖,籬笆和木樁圖,讓學生說說它們是如何排列的,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概括。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然后讓學生在桌面上擺小棒和小圓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的規律。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體會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們舉間隔排列物體的例子,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
接著出示課件(想想做做的第2、3題)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屏幕的演示,讓學生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然后通過做游戲。發現新的規律,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知識得到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我讓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并且發言。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既能把所學的知識結合,對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回顧與反思,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最后來談談我對教學本節內容的板書預設)
找規律
一一間隔排列
夾子手帕
蘑菇兔子
籬笆木樁
兩端中間
多1少1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將本節課所學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人看去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以上是我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預設,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程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5頁,《找規律》的例1及“做一做。” 2.教材簡析
探索規律是新教材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變化。《找規律》是本教材中的一個獨立單元,這課又是新單元的第一課,非常重要。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如果本節課沒有把握好,那么對學生后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影響。 3.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通過觀察圖畫,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之美。
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并會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教法
學法
在教學上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游戲、探索、操作、練習中悟出找規律的方法。
在教學設計上,注意重點內容的處理,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推理、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喜洋洋和灰太狼》嗎?今天啊,林老師就帶領著我們一(1)班的同學們一起走進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
故事:今天,灰太狼把美羊羊抓了,他得意洋洋的對喜羊羊說:“我在迷宮里設了四關障礙,闖關主題是《圖形中的規律》,只要你能夠闖過這四關,就可以救出美羊羊了。”
師:今天我們班聰明的你們就來當一當喜羊羊,希望你們用你們聰明的小腦袋來思考、來闖關,最后順利地救出美羊羊。你們有信心嗎?好,闖過開始!
情境教學以“形”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有機結合,體現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誘發主動性,促進兒童發展。這就是我在上課一開始設計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故事的初衷。以動入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事物的規律。
2.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第一關:找規律
本環節是一堂課中的主要部分,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進入情境,教師出示主題圖,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小組討論、操作實驗、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在這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就此我設計了從生活中發現規律和隨數字娃娃走入智慧寶塔兩個活動,并努力的從這兩個活動中體現以上的理念。 (插入小游戲):
師:同學們,闖關有些累了。我們休息一下,來做個游戲好嗎?
師:老師發一串口令,你們用動作來完成。
師:指指眼睛、摸摸鼻子、揪揪耳朵再按順序指眼 ---摸鼻子---揪耳朵練習。
師:同學們,你們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呢?
師:哇,你們真聰明,猜得很準。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猜到的? 生:
師:看來啊,剛剛闖關沒白闖喲,找規律的知識已經記在腦子里咯。真棒!
3.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第二關:
師:(出示課件)闖過第一關,我們現在進入第二關。先找一找規律,再看看按照規律,后面應該擺什么。請你們拿出學具擺一擺。
出示:△○□ △○□
師:學具擺完了,規律也會找了,下面灰太狼想讓喜羊羊按規律涂一涂,聰明的喜羊羊們,以你們最快的速度涂一涂教材第85頁“做一做”吧。(教師巡視,從學生中選幾個涂的不一樣用投影儀展示)
4.效果測評,練習提高 第三關:
師:聰明的喜羊羊們,你們已經闖過第二關了。看看這第三關會不會把你們難倒呢?灰太狼要求:
(1)完成數學課本第89頁第1題!
(2)完成數學課本第90頁第10題!
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再讓學生按題目要求解答。集體訂正。
學生在探究交流,發現規律,學會數學知識后,再應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具有層次性、生活性、游戲性、趣味性、開放型、挑戰性的習題,最大限度的使所學知識在練習中拓展深化,在應用中升華,構建起知識體系,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
5.運用規律,拓展延伸 第四關:
(1)出示課件。先找一找規律,猜一猜,后面應該畫什么? △□△□△□△□
師:同學們已經順利闖過灰太狼設的四關,但是灰太狼還是不服氣哦。他還想問問你們一個問題。他說:“我們的身邊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你們能舉個例子嗎?
生1:有條紋的衣服
生2:鬧鐘的滴答聲也是有規律的,聲音也是有規律的。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學會了“找規律”,還能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案,用彩筆涂出有規律的顏色,老師也找了一些圖片,讓你們欣賞欣賞。
邊欣賞邊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規律美就在我們身邊。
機動:請5個女生、5個男生上臺,請其他學生來給這10位學生排出有規律的隊形或動作,請剩下的學生尋找規律。
6.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們闖過四關,用你們的聰明終于救出了美羊羊。那同學們仔細回想一下,這節課你們從闖關中,都學到了一些什么呢? 7.作業布置:
回家試一試和爸爸、媽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規律的圖案。
指導叢書。
《找規律》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48頁的例題,以及相關的練習題。
2、教材分析:
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化數領域的部分。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接觸過直觀、簡單的找規律方面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出現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其內容是讓學生探索兩種物體間隔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并進行簡單應用,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引導學生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學習這樣的內容,可以使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發現數學規律,感受數學的探索性,以及數學的價值,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角色,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擺一擺等實踐活動中,了解規律,初步建立規律的概念。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系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展分析、比較、綜合與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觀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初步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5、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律,通過找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6、教具準備
教具:主題掛圖、教學課件。
學具:每位學生準備小棒和石子。
二、說教法
1、在教學思想上,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
2、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直觀法、游戲法、動手操作、引探等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過程中找出規律。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咱們來做個游戲好嗎?游戲名字叫猜一猜,請看:
1、出示:
你們猜一猜,下一個氣球是什么顏色?
2、出示:
請你們猜一猜,中間應該擺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們的排列有順序,且更美呢?
師:你們真棒!能準確地猜出問題的答案。誰來說說,你們剛才在猜的過程中,是根據找什么而猜出來的呢?
生:找規律。
師:對!你們找到了它們的排列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師: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規律,就能解決很多疑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的排列規律。
(設計理念:以游戲猜一猜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在感知規律的基礎上揭示課題,既與本課的學習內容相聯系,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欲望)
(二)創設情景、認識規律
出示教學主題圖:小兔樂園
師: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一下:小兔樂園!
1、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師:請你們把在小兔樂園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組里的同學說說。
2、觀察數數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行物體有多少個,它們的排列有什么特點?
教師依次提出教科書上的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按三部分分別數一數,分別得出兩種物體的個數,然后按問題順序,根據學生數的結果,分別板書三行,顯現出各是多少。
3、比較發現
(1)師:比較每行兩種物體,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先和你的同桌說說。
(2)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規律,教師幫助學生把話說通順,清楚。
4、歸納規律
(1)師: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從、我們發現小兔樂園的情景中有怎樣的規律?
(2)學生歸納規律。(板書略)
(設計理念: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信息資源,為學生創設了生活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觀察,通過數一數,比一比,說一說,小組交流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規律,尋找規律)
(三)理解規律
擺一擺,比一比,誰能發現其中的規律
(1)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學具,用幾根小棒,在桌上擺成一排,再在每根小棒中間擺一個石子。數數小棒的根數和石子的個數,看看有什么發現?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同桌,并與前面發現的規律比一比,一樣嗎?
(2)組織全班交流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是新知再現,對新知起到檢查、鞏固、提高的作用,對規律有著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四)實際舉例,體驗規律美
1、生活處處有規律
師: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這樣規律的例子嗎?仔細想想,先跟同學說一說,再告訴全班同學。
2、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美
展示生活中規律美的畫面
(設計理念: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為了鞏固新知識,發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以下幾道題:
1、小明放學回家經過一段馬路,他發現馬路的一邊有10根電線桿,且還發現每兩根電線桿中間有一個廣告牌,你能幫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廣告牌嗎?
2、河壩的一邊了7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栽桃樹多少棵?
3、沿圓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樹,每倆棵柳樹中間栽一棵桃樹,可以栽桃樹多少棵?
(設計理念:前兩題是基礎鞏固題,最后一題是拓展延伸題。這樣的設計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對所學知識起到檢查、鞏固的作用,同時也發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創造規律
同學們可真行!能夠找到了規律,還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現在老師考考你們:誰能以我們班的一部分男同學和一部分女同學進行排列,并使他們排列有規律可尋?
(設計理念:運用現在的學習資源,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七)總結歸納
師:你能告訴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舉手發言)在生活中,在數學王國里,還有更奇妙的規律等著你去探索。只要同學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定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設計理念:這樣的總結,既歸納了本課時的學習內容,又能激起學生不斷探索知識的決心和欲望)
附板書設計
找規律
圖片手帕910夾子
主題圖片蘑菇78兔子
籬笆1213木樁
圖片
兩種物體間隔著排成一行,排在兩端的物體個數比中間的多1,或者說排在中間的物體的個數比兩端的少1。
(設計理念:這樣的板書既突出教學重點,又簡單明了,便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找規律》說課稿9
一、教學內容:《找規律:一一間隔排列》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后一課時。這節課是學生初步探索一些事物隱含的規律,掌握了一些找規律的方法基礎上學習的。通過 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的規律以及由此引申出來的數量關 系,為下節課學習全長、段長和段數的知識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系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展分析、比較、綜合與歸納等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觀 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初步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三、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角色, 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為了做到這一點,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擺一擺等實踐活動中,了解“規律”,初步建立“規律”的概念。
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之間的規律,通過“找”培養學生 的探索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規律。
五、說教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 識經驗基礎之上。 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 數學 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 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我在在教學思想上,以學生為主,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在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方法上,采用直觀法、動手操作、引探、游戲法等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
六、說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操作的過程中找出規律。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由游戲導入新課內容,揭示“一一間隔排列”(板書:間隔排列)
(二)自主探索,發現規律:1、觀察排列。多媒體課件展示主情景圖中的三列物體,讓學生認真觀察,并說說從圖上找到了哪 些一一間隔排列的物體。讓學生再觀察,小組說說每行物體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引導出“兩端物體”“中間物體”。2、比較發現。請同桌兩人一起,分別數出每一組物體的個數,填寫在表格里;然后再比較每一組的數據,看看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和同桌說一說再寫下來。3、操作驗證。引導學生分組,進行驗證“為什么兩端物體總是比中間物體多1”。
(三)實際舉例,體驗規律美:1、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美,展示生活中規律美的畫面。2、在生活中找到有這樣規律的例子。
(四)運用規律,1、解決問題。運用規律回答問題:(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兩只小兔中間有一個蘑菇,一共有多少個蘑菇?(2)把20塊手帕像上面那樣夾在繩子上,一共需要多少個夾子?2、如果把口與Ο一個隔一個地排成一行,口有10個,Ο可能有______個。通過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兩端物體與中間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
《找規律》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選自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的第一課時。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數字、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
2、教學目標
①結合現實場景,發現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對數字、圖形、物體等的排列規律有初步的了解。
②經歷探索、發現規律的過程,初步體驗尋找事物規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能運用簡單的規律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是發現數字、運算、圖形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么規范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怎么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再過渡到數字規律,之后,聯系生活、發現規律,最后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創設情景導入———動手操作——合作學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動手操作。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用游戲引入,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讓學生猜有規律的圖形,讓學生在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2、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地促使學生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即具有一定規律的圖案進行觀察和提煉,從不同角度獲取里面隱含著的數學信息和規律,并加以符號化,使學生對這組規律的認識經歷了“感官描述具體的形狀、顏色,它們都是一種一個的,并進行分組認識圖形的規律。”
3、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拼擺出規律的圖案。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好的發散,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
4、聯系生活,發現規律
引導學生找找身邊的規律,生活中的規律。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尋找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規律。使學生從規律之美感受數學。
《找規律》說課稿11
教學內容:第115~116頁例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通過教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設備
圖片若干。
教學設計
一、舊知回顧
師:請同學們看幾道題,你們發現了什么?
□○□○□ _ _
1 3 5 7 9 _ _
2 4 6 8 10 _ _
(讓學生觀察,說出每道題中的規律)
導語:今天我們繼續來“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設置情境,感知循環排列
1、動物園里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老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步逐一貼出圖片:小熊 兔子 猴子 青蛙
第二步逐一貼出圖片:兔子 猴子 青蛙 小熊
第三步逐一貼出圖片:猴子 青蛙 小熊 兔子
第四步怎樣貼呢,學生試貼:青蛙 小熊 兔子 猴子
師:為什么這樣貼呢?說出你的理由。
2、觀察整幅方陣圖,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1:小動物們輪流做排頭。
生2:圖案的對角線處的圖案一樣。
……
3、請四個學生上臺前做類似方陣圖中動物的排列,四位同學不停的停換位置。(體會其中循環排列的含義)
師:深入觀察,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生:同學們像在不停地轉圈,重復輪流做排頭。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形容出其中的排列規律,我們還可以說這種排列方式是循環排列的規律。
4、小東家搞裝修,房子是怎樣布置的呢?我們一起參觀參觀,有什么規律呢?(出示第115頁兩幅圖)學生討論講解:墻面與地面都是循環排列的規律。
三、自由設計,加深感知
(1)同學們都很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現在來到小東的房間,小東拿出一些貼畫。你能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嗎?試一試。(學生獨立設計,展示交流)。
(2)根據下面的排列,你能接著畫嗎?
◇□■ ◇■□ □■◇ — — — —
(3)討論:有何規律,與上面的相同嗎?
☆○● ●☆○ ○●☆ — — — —
得出:其中的循環排列與上面的方向正好相反。
(4)試著畫一畫,你有什么發現。
□■ △□ ▲△ — — □■
△▲ ▲□ ■□ — — △▲
得出:圖形的排列呈順時針循環排列。
(5)練習二十三的第2題(針面規律)
四、課后總結
體驗快樂 體驗成功
──《找規律》說課設計
第二實驗小學二年級數學教研組 肖君
一、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意圖:
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是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上的延續學習。一年級下學期以簡單的周期排列為主,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則以圖形中的循環排列規律為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習發現規律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通過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習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發現圖形循環排列的規律。
二、教學策略
設計理念:
在變化無窮的課堂里,到處充滿著課改的氣息,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動手、動腦,使學生主動發展。本節課我就從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變教師角色由單純的指導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情感距離,給孩子一個自主發現與創造的空間,使他們體驗成功,體驗快樂,產生不斷學習的內心需要。
學情分析:
鑒于學生對周期排列規律的了解,我充分為學生提供猜想、活動交流的機會,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在描述、思考和討論交流活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圖形循環的規律。
教學方法:
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要徹底理解圖形中的循環規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學方法的思路體現是:
教就是為學服務的,教法應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思維具體形象等特征。
我用游戲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說學法: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氛圍。
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各抒幾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的教學理念:讓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課堂里找到自信。
三、教學程序
1、游戲激趣、回顧舊知
回顧舊知,感受生活中的規律,便于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延續學習。
2、游戲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空間。
新課開始,我就以學生們喜愛的小動物引入,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排列順序,并讓學生進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進入學習境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利于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狀態等,使教師的授課能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的心魄。
3、自主探究、發現新知
這些圖案都是內容色彩豐富,都是同學們平時喜歡的。使學生在“玩中學”充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心理去獲取知識,讓他們盡快進入課堂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出示小東家墻面、地面問題,這一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使學生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提示規律。
4、自由設計、深化新知
我為學生營造了大膽發揮想象,大膽創造設計的氛圍。
我希望學生在課堂上能設計出不同的循環排列規律。
反復實踐、鞏固新知
“趣”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
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和轉盤游戲。設計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性理特點設計的,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各有所得。課雖盡,味猶存。
《找規律》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有著廣闊的生活背景,也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本課時是《找規律》知識體系中的起始內容,即讓學生探索,發現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教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所熟悉的“六一”兒童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著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同時還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實踐活動去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3、教學目標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活潑愛動,好奇心強,因此可以設計一系列的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基于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知道下一個物體。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主題圖,認識規律同時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通過涂色與擺學具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境,學生能夠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美。
4、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結合農遠資源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圖形或物體的有序排列,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并知道下一個圖形或物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說學情分析
經過上個學期的學習,我班孩子們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他們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形成了我班孩子所特有的風格——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敏捷。
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多多少少接觸到了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和規律性的習題,只是沒有把它作為專項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也就是說《找規律》內容是我班孩子初次正式接觸,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將是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動手操作、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游戲、嘗試、探索、練習、實踐操作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圖文結合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找規律、創造規律的主要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五大教學環節:
(一)游戲引入,感知規律
以“動作接龍”的游戲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上課開始,以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引入,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到規律的存在,增強了學生探究規律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尋找規律
1、看圖找規律
創設情境:“六一”到了,學校組織聯歡會,這是同學們布置的會場,一起來看看吧。
然后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設計意圖:借助農遠資源我利用主題圖,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六一”聯歡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探究,在農遠資源的'輔助下,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
學生找到圖中有規律的事物之后,再去完成例1,輕而易舉。(課件出示例1)
最后師生共同小結:這些圖形、物體和小朋友都是兩個為一組,重復出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找規律,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逐步發展其動手、觀察及推理能力,初步感知規律的美,并掀起了探究規律的高潮。】
2、擺圖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的活動來探索規律,創造規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為學習例2做準備的,我并沒有先出示例2,而是直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借助給定的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擺一擺,并說說是按什么規律擺的,學生們大膽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并進行相互間交流,創造性的擺出多種方法,在操作和嘗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了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操作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組是怎么擺的,按照什么規律,緊接著完成例2學習,水到渠成。(課件出示例2)
3、涂色找規律
請學生合作探究:根據從中發現的規律繼續涂下去,看哪個小組涂得又快,又準,又好?涂完后,派小組代表匯報自己組是按照什么規律涂色的。(課件出示例3)
【設計意圖:我從學生的愛好—畫畫入手,為學生
創設了他們喜愛的涂色比賽情境,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在活動中又一次感知到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4、師生互動找規律
這個環節我利用掌聲來找規律。
【設計意圖:利用掌聲來找規律,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使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尋找身邊規律的欲望,為后面生活中找規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聯系生活,創造規律
1、生活中找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聯系生活,找出身邊的規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造規律
讓學生自己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創造出美麗的圖案。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的方式,用涂色活動來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大膽創作中加深了對規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
3、欣賞作品
將學生有特色的作品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們邊欣賞邊評價,并說說作品是按照什么規律創作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相互間欣賞作品,開闊了視野。在欣賞和評價活動中,學生學會了取長補短,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美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
(四)嘗試練習,應用規律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應用,為了鞏固新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此環節,我設計了三種類型的練習題。(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習題的設計要考慮到富有情趣,富有挑戰性,此環節,我設計了不同梯度的練習題,循序漸進,在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驅使下,學生們積極思考,參與創作,增強了應有創新意識。】
(五)課堂小結,欣賞和暢談規律
1、欣賞有規律的圖片。(播放課件)
只要我們留心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規律,比如斑馬身上有規律的條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保護自己;馬路上的斑馬線,提醒我們過馬路的時候注意安全;還有春天生機勃勃,夏日晴空萬里,秋天果實累累,冬天大雪紛飛,冬去春來,夏去秋來,四季有規律的變換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有了農遠資源庫提供的課件的展示,使學生感受規律美,學會欣賞規律美,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課堂小結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么規律?是怎么找到規律的?一起歸納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然后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麗,精彩。希望同學們能夠做一個善于發現美,創造美的孩子!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習重點,解決知識難點,整個黑板主要用于展示學生涂畫規律和動手創造規律的作品。這樣安排既便于學生觀察,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例1例3
紅黃一組,重復出現。綠黃一組,重復出現。
綠紫一組,重復出現。藍黃紅一組,重復出現。
紫紅一組,重復出現。
女男一組,重復出現。
例2
正方體、圓柱體一組,重復出現。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一組,重復出現。
《找規律》說課稿13
根據《新綱要》中,主動活動教育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中班幼兒正處于思維活躍期,好動、好問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游戲活動進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為有趣的游戲活動。通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征有規律的間隔排列;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并培養
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活動的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活動的難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游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么,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說說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游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大大的提高。第二部分是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并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
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為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找規律》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找規律》。我主要從四方面進行說課:選擇教學內容的思考、選擇多媒體環境下教學方式的思考、教學流程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教學效果預測。下面是我對每個部分加以詳細的說明。
一、選擇教學內容的思考
“找規律”,是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簡單的周期排列規律以后第二次學習找規律,無論從情感上還是知識上,學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但這次找圖形的規律是以循環排列為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或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教學內容呢?原因是有些有規律的事物不能在課堂中直接呈現出來,而利用多媒體可以直觀地演示這些有規律的畫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圖形排列的循環規律。
二、選擇多媒體環境下教學方式的思考
選擇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方式主要鑒于兩方面的思考:
一是由教學的三維目標和重點所決定。
1、通過圖形的有序排列,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形式美,培養學生發現、創造、欣賞數學美的能力。
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物體的簡單排列規律。多媒體的演示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是從教學對象的實際水平出發。
雖然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過有關找規律的內容,探索過一些簡單規律,初步積累了一些探索規律的經驗,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循環排列不能完全理解,多媒體可以清晰地演示這一循環的過程。
三、教學流程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并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二)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三)動手操作,鞏固規律
(四)總結反思,升華規律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引入規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至關重要。于是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了老師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的生活情景,既有效的利用了教材中的主題圖,同時又利用信息技術的影像功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想學生在這一情景中一定會興趣盎然,我便抓住時機復習在一年級所學習的周期排列規律,為下一環節的探索作好鋪墊:小朋友們在去老師家的路上你都發現了哪些有規律的事物。根據學生回答,我進行提煉:燈柱是紅、藍、黃、綠重復地出現。正當學生滿心愉悅之時我自然地揭示課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師的家去看看吧!從而誘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我說:“在我們的周圍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裝扮著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家的墻面有哪些規律。”我先請學生獨立觀察思考,探索規律,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由此促成了多種發現的產生。學生可能會:斜著看,斜著的圖形都是一樣的;或者是豎著看,每行中缺少了什么圖形,就輸入什么圖形;或是橫著來觀察,把第一組的第一個圓形移到后面,就成為第二組的圖形,把第二組的第一個三角形移到后面,就成為第三組的圖形,把第三組的第一個正方形移到后面,就是防盜門上的密碼。學生交流后我用課件演示并總結墻面的規律:像這樣幾個圖形按一定的規律不斷重復地排列,我們把這種排列稱為循環排列規律。
當學生對循環規律有了初步的認識時,我又以設計師為我設計了一種鋪地面的方案,請同學們幫我看看,這樣鋪有什么規律,讓他們探索地面的規律,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探索中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幅圖,無論從橫向、豎向、還是斜向他們都能夠發現規律。“工人師傅在鋪地磚的時候,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他們只要每次像這樣拼出一大塊,然后把大的一塊一塊拼起來就可以了。同學們規律可以讓我們身邊的事物變得更美。
為了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規律的多樣性,有順時針循環排列的,也有逆時針循環排列的。我把四行排列變成一行排列,讓學生去體會兩者的不同處和相同處,明白排列的行數變了,可規律沒變。我又設計了擺一擺這一教學活動,以老師用水果來招待大家的形式,鞏固前面所學的規律。“要想按前3盤擺放的規律,第4盤該怎么擺呢?”請同學們用學具動手擺一擺。等學生找到答案后,我再用課件演示校對,同時讓學生用手勢配合,循環規律再一次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事實上這部分正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然而是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改變了數學教學的內容及呈現形式,縮短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突破了數學教學的時空限制,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本課的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
第三部分:動手操作,鞏固規律
此環節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數學活動,以大家邊吃水果邊做闖關游戲的形式,安排了有梯度的三個練習:第一關小巧手,讓學生用今天學的規律為老師家窗簾設計圖案,從而學生感受到學習找規律的作用,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第二關猜一猜,“老師還買了許多玩具來布置房間,請你猜一猜我下面還要擺什么玩具?”第三關畫一畫中讓學生獨立在練習紙上做一做。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數學學習最本質的追求,練習是新知識的鞏固,提高環節,又是后續知識的準備和鋪墊。但是,單一的練習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多媒體的呈現可以刺激學生的感觀,并且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四部分:總結反思,升華規律
我與學生一起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怎樣?讓學生勤于反思,學會反思。然后讓他們舉例生活中的有規律的現象。在學生列舉過后,我用媒體播放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告訴他們,只要留心觀察,做個有心人,肯定會發現生活中更多更美的有規律的事物。來自生活實際的內容,再加上多媒體呈現的惟妙惟肖的圖片,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
四、教學效果預測:
我想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表述觀點,我想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能夠互相補充,互相完善。但在本課的難點發現物體的循環排列規律中,對于個別學困生我還應該重點輔導。而在實際的課堂中我將會不斷的審視、完善自己的教學,爭取課堂多些精彩少些遺憾!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課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有機整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資源,使教學直觀形象、教學形式生動活潑、教學過程緊湊高效,顯示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無可爭辯的優勢。
今天,我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找規律》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意圖:
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是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上的延續學習。一年級下學期以簡單的周期排列為主,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則以圖形中的循環排列規律為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排列規律。
2、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習發現規律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3、通過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習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發現圖形循環排列的規律。
二、教學策略
設計理念:
本節課我就從以人為本這一理念出發,變教師角色由單純的指導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情感距離,給孩子一個自主發現與創造的空間,使他們體驗成功,體驗快樂,產生不斷學習的內心需要。
教學方法:
對于二年級學生而言,要徹底理解圖形中的循環規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學方法的思路體現是:
教就是為學服務的,教法應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思維具體形象等特征。
我用情景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說學法: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配合現代教學手段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氛圍。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各抒幾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的教學理念:讓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課堂里找到自信。
三、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開始,我以動畫卡通形象米老鼠,唐老鴨,米妮公主,高飛的慶祝圖導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學習內容——找規律。
2、自主探究、發現新知
墻面和地面圖案的內容和色彩豐富,都是同學們平時喜歡的。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使學生產生一種 "這么漂亮的圖案肯定想研究研究的心理",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發現規律,概括規律,充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
3、自由設計、深化新知
這一環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將地面圖案鋪滿的教學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再次感知圖形循環排列的規律,并為下面例1的畫一畫提供心理上的導入,讓學生產生:循環排列的規律居然會設計出這么漂亮的圖案,我也想動手畫一畫。二是游戲環節的設計,此環節是為了讓循環排列的規律走進學生的身邊,融入學生的心理,以便于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進行更好的靈活運用。
4、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請學生當小小設計師,這個提議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肯定是個很大的誘惑。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知再次循環排列的規律,對這個知識印象深刻,進行鞏固。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性理特點設計的,師生在和諧的教學活動中各有所得。
【《找規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找規律說課稿07-01
找規律說課稿06-13
《找規律》說課稿06-13
《找規律》的說課稿05-13
找規律說課稿02-22
《找規律》說課稿12-06
《找規律》的說課稿11-18
《找規律》說課稿09-23
《找規律》說課稿06-27
找規律說課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