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說課稿(通用2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山奇石》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黃山奇石》說課稿 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著課文我們仿佛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由心生向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具有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意識。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說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贊嘆。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說教學】
這堂課的教學,應抓住“奇”字,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體會到了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讀課題后,我問學生:“課題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樣的石頭?”我用課件出示“奇”的幾個義項,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并暗暗驚嘆,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峰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一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第二,從來源看,這么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么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松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觀海”的奇妙不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著,更引人注意的是這“猴子”所處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學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詞義,就會感到奇怪:這只猴子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險的山峰上?學生再讀課文后恍然大悟,原來猴子是為了觀看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滾的云海。細究“翻滾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處位置之奇特了。因為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層通常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從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學生明白了這一番道理,再讀課文,肯定會為“猴子觀海”這一奇石大聲叫“絕”。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通過朗讀課文,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走到那里就會有位仙人幫我們指明方向。一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個“變”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幾塊巨石的形狀像只雄雞本來就很奇怪了,而太陽升起時,巨石還能“變”得金光閃閃,像只美麗的金雞,這就更令人驚奇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太陽升起時天都峰上的景象,他們便能切實感受到“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后,我讓學生發揮想象,仿照課文,說一說其他的奇石的樣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時,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黃山的“奇”。
【說效果】
通過看圖,了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遺憾的是課堂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其實有些地方讓學生讀可能比講更好些。
《黃山奇石》說課稿 2
這節《黃山奇石》課例的說課內容,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這七個方面的內容是:【說教材】【說理念】【說學情】【說目標】【說策略】【說教學】【說效果】(幻燈片2)
【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它不僅具體形象地介紹了文中四幅插圖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課時重點解決2——5自然段。
【說理念】
1、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結合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教育理論,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的黃山石,教學中王老師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大量文本的閱讀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課語文學習內容,讓學生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
2、網絡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試驗,使識字、閱讀、作文做到了三位一體。
對語文來說,要最終落實到“讀”和“寫”。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越式資源,這些資源內容豐富,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還為學生的打寫創作積淀了創作的源泉,讓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最后還生成了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成果。這也充分體現了跨越式教學試驗中“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自主權。
【說學情】
《黃山奇石》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但據調查,很多學生沒有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又結合二年級的學生能獨立閱讀一定數目的篇章,較熟練掌握網上閱讀、網上打寫、網上瀏覽等信息技能;能根據學習的要求進行品詞、品句,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
【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復習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2)看懂圖意,能抓住“奇”字欣賞奇石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么樣的。
(4)熟讀課文,為背誦課文打基礎。
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之時,同學們還要進一步體會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信息素養方面
通過閱讀網絡資源,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鍛煉在網絡中模仿、創編的能力。
【說策略】
本課根據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
(2)創新學習策略
創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師教學用書和學生教材的局限。從單一的、一刀切的“封閉式”教學轉變到了多層次、多樣化的“開放式”的教學,把課堂教學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當代科技相結合,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說教學】
在黃山奇石的教學活動中,王老師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學理念,注意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促進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品味詞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在頭腦中產生沒有感知過或現實中尚不存在過的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小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間接經驗,只有通過想象,才能了解教師或教科書所描繪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質,進而理解這些經驗。由此可見,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王老師注意從詞句的比較中入手,讓學生理解想象的內涵。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想象的方法,王老師把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與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在山頂的石盤上。”兩句話進行比較,讓學生分析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于是王老師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寓予了神氣的色彩,作者就是這樣運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就這樣,王老師從品味詞句入手,讓學生聯系實際理解理想像的含義。
二、引導觀察、創設想象思維的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最初是具體形象、動作和原有知識緊密相連的。而后才逐步轉化為大腦的內部運動。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方式,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例如: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石頭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師讓學生根據這節課的學習方法,以自學與小組學習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寫動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
王老師讓學生結合看書上的插圖,自己在小組內交流腦海里想象到的景象。她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隨組式巡視和傾聽。在王老師巡視指導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有的說:“這只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云海驚呆了。”有的說:“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只猴子望著翻滾的云海在沉思。”小組的討論交流顯得扎實有效。這時,王老師又抓住時機,讓學生將自己把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為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
三、想象訓練,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在重點學習2——5自然段的基礎上,學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維中語言表達的順序,即先介紹景物的名稱,然后敘述景物的形狀特點,最后介紹景物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等。為了拓展學生的閱讀面,王老師讓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讓學生先了解更多有關黃山奇石的文章資料,然后再讓學生大膽地對黃山的其它巖石展開豐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等巖石進行再造想象,續編新內容。
學生在大量閱讀了相關的黃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后,腦子里的文字素材大大增加,王老師就讓學生從她提供的黃山奇石圖片中,找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打寫創作。就這樣,學生把這節課對語文的學習感悟最終生成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這使創造性思維與信息化技術有效地整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體現了開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課堂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和創作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語文素養。
王老師還認為,現代課堂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只要我們平常在語文教學中,能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相信學生思維邏輯性和廣闊性會得到有效的發展,也為學生今后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說效果】
這節課總體給人的感覺是:落實目標扎實,教學環節清晰,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較好的提高和發展。
《黃山奇石》說課稿 3
《黃山奇石》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著“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后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贊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秀麗風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創設情境,描述畫面,發展獨白語言。
教學難點:
創設情境,描述畫面,深入情境,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教法選擇
1、情境教學法;
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
4、媒體輔助法。
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教學時間
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種方式復習生字
(二)緊扣“奇”字,破題激趣,導入新課。
1、開場白,出示課題:《黃山奇石》
2、找出關鍵字,破題;
3、提出中心問題,導入新課。
(三)通讀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處。
(四)創設情景,突破難點--“奇”在何處。
1、朗讀全文;
2、從重點景觀中選出自己喜歡的景點,大膽描述,自由交流,教師延緩評價;
3、 以“金雞叫天都”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進行學法指導:
(1)出示圖片,引導想象;
(2)抽讀相關文字,采用多種方式訓練朗讀,進行讀法指導;
(3)引導想象、體會文中蘊含的意象美;
(4)學法小結。
4、學生再選重點景觀,運用學法自讀自悟,交流感受:
(1) 選出景點,自行自讀自悟;
(2) 質疑釋疑,解決字詞難點;
(3) 匯報交流,訓練獨白語言;
(4) 適時評價,延續學習熱情。
(五)圖文結合,積累語言,感受“奇特”
自主選擇景點,背誦相關文字。
(六)拓展延伸,訓練表達,突出“奇特”:
(1)、模仿課文,自由練說;
(2)、小組交流,互評互議;
(3)、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2、自由想象: “獅子搶球”
3、仿寫片段,寫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彈琴
3、獅子搶球
(七)課后延伸,激發興趣,深化感情
板書設計
各種黃山奇石通通圍繞著一個“奇”字,大大的“?”是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
《黃山奇石》說課稿 4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黃山奇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借助網絡,讓學生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材、學生分析
《黃山奇石》一課是冀教版教材小學語列二年級上冊利一篇課文,課文向讀者介紹了景色奇特的黃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的教育,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十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贊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學法說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演、畫這種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學過程設計
課堂上應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質疑為主線,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歸疑、悟疑、解疑的教學,并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初讀質疑,明確目標
開課質疑,課件出示課題“黃山奇石”,教師解釋什么是奇?并問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問?”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后,請學生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同時觀看課件播放介紹黃山的風光短片,讓學生通過欣賞、領略黃山美景,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細讀解疑,突破重難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難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這個環節中,由于課文中介紹了許多怪石,因此采用選讀探究的教學方式,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學生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出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和仙女彈琴幾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在學生選讀探究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動學生通過相互評議、補充、演演、畫畫,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如通過“飛”和“落”使學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卻像小鳥一樣輕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認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黃山的奇特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奇石的與眾不同。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黃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報曉等奇特景觀,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會說些什么呢?黃山奇石還有哪些奇特的石頭呢?“想”既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再現黃山的奇,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六、說效果
通過看圖,了解文章大意到質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黃山奇石》說課稿 5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黃山奇石》,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教學設計流程】【說教學過程】
【說教材】
本節課是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教科書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表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寫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點明黃山的怪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四處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樣子,寫出了黃山奇石的有趣。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紹了幾處有特點的奇石。結尾依據不僅交待了黃山的奇石數量多,而且有助于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課文緊緊抓住一個“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人對黃山產生無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間蘊含作者對黃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贊美。
【說學情】
據調查,我班學生沒有一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因此,在課前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所以,本課時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說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會寫“陡峭”兩個字。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愿望和喜愛黃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難點: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說教學設計流程】
品味課題 理解“奇”字
導讀課文 揭示“奇石”
默讀感知 找出“奇石”
精讀品讀 欣賞“奇石”
學習生字 規范書寫
自主性作業 豐富積累
【說教學過程】
一、品味課題,理解“奇”字
以問題導入,提問: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奇石的特點?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帶著你對“奇”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課前教師搜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整理成圖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讓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學生頭腦中想象著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愿望。
三、默讀感知,找出“奇石”
教學中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奇石的樣子,說自己認為最奇、最有趣的石頭并想它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為,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比較句子,體會“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下來的一個大桃子,在山頂的石盤上。”
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于是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想象,體會到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了“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點詞語,領悟“奇”
如:猴子觀海
教學中抓住抱、蹲、望三個字,讓學生體會這三個字把猴子寫活,使得這塊石頭不但像猴子,而且它還有猴子的動作、神態,多像一只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滾的云海”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峰錄像,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詞的含義。沒有去過黃山的人,很難想像云海的樣子,播放錄像,讓學生親眼看到云海翻滾的景象,深刻的體會云海的浩瀚與壯美。這時再讓學生讀,學生對“猴子觀海”這一奇特景觀理解的更為深刻。
3、展開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想象這位仙人的樣子,想像他會說些什么。(站 伸 指)
又如:金雞叫天都
在指導學生理解“金”時,想想金光閃閃的雄雞什么樣。理解“叫”時,提問:難道這只雞還會叫嗎?結合句子想像它伸著脖子,好象在那里對著天都峰啼叫。這時,巧妙地導入了一段空谷回蕩的金雞雞叫聲,金雞鳴叫其實是作者的聯想,課件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引發情感的共鳴。
4、師生同讀,加深“奇”
引讀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賞黃山奇石怎么奇。就說仙桃石吧:學生接;還有有趣的猴子觀海呢:學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怎么樣!
5、發散思維,創造“奇”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運用課件直觀演示,說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樣子,為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這里學生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于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自主選擇性作業:
課前學生收集了黃山風景圖片,課下小朋友互相介紹。安排此題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意識,二是鼓勵學生初步學習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積累。激發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板書設計:
2、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飛 落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黃山奇石》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黃山奇石趣味橫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更有趣。先總寫景色秀麗神奇,再用濃墨重彩具體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四塊神奇怪石,其他幾塊簡寫。作者采用“總分”和“點面”結合的方法,把黃山奇石寫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觀看插圖,閱讀課文,欣賞“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難點是對課文略寫的“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等部分,如何引導學生發揮自由想象。
所以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說教法
1、圖文結合法:通過觀看插圖,欣賞黃山奇石,體會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贊嘆,感悟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通過讀課文、課件演示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積累豐富的詞匯。
三、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2、情境體驗法。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我將分兩課時完成,下面我分5個板塊來具體我的教學過程及思考。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認識奇石美。
1、我的導入是這樣的:秋天到了,天氣轉涼了,燕子往南飛,樹葉紛紛落下,田野一片金黃,紅紅的蘋果掛滿枝頭。在這美麗迷人的秋天里,我們班組成了一個旅行團,去游覽著名的風景區黃山。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2、然后出示中國的'地圖,讓學生找到安徽省,知道黃山在什么地方。
3、最后通過對第一自然段中“尤其”和“聞名中外”的理解,認識黃山風景區四絕之一的怪石。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大好的時光里,老師組織學生“游”黃山,讓直觀圖像與課文語言文字融合在一起,拉近了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文的距離,使學生對“黃山奇石”產生共鳴,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第二板塊:檢查字詞,感知奇石美。
1、首先學生帶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的要求自讀課文,讀完后我用ppt課件出示詞語,學生通過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鞏固“風景區、胳膊、巨石、著名”等14個詞語。
2、然后,我讓學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描寫的幾種奇石,并領著孩子把奇石和課件中相應的圖片一一對應起來。之后出示“作者具體寫了四塊黃山奇石,簡寫了樣一個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在這個環節,通過檢查生字和說話練習,為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豐富的詞匯作鋪墊,讓學生初步了解黃山景色之美。
第三板塊:品位詞語,感悟奇石美。
這里讓學生又一次走進文本用心默讀課文,找出作者具體寫的黃山四塊奇石的句子結合圖片來品味,交流、朗讀。
仙桃石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通過“好像、飛、落”等詞語,想像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這里抓住“抱著腿、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些詞語欣賞“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遠遠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在這句話里學習作者使用“望、站、伸、指”這些動作把靜態的奇石寫成動態的手法。也可以讓學生上臺表演“仙人指路”。
而金雞叫天都這塊奇石的教學,從雄雞的顏色“金光閃閃”,和雄雞的動作“伸著、對著、啼叫”入手,通過觀察圖片與文字進行結合,理解作者是怎樣想象的。
通過觀看插圖,讓學生了解黃山奇石的美;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優美的詞語、句子,讓學生不僅感受到黃山奇石美,而且感悟到作者的語言美,簡單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第四板塊:延伸課堂,加深奇石美。
欣賞“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的神奇有趣,那么讓學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簡寫的奇石的樣子,挑一塊自己感興趣的奇石學著作者的樣子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話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這一板塊我讓學生用一兩句話介紹自己感興趣奇石。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又給學生一個展示和表達的機會。
第五版塊:指導寫字,布置作業。
1、學寫本課的8個生字。重點指導“區、巨、它、安”四個字,認識“三框兒”這個新部首。
2、找一找黃山奇石的圖片,給這幅圖片配上一段介紹的文字,喜歡畫畫的也可以畫上一幅黃山奇石圖來展示。
2、情境體驗法。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黃山奇石》說課稿 7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課文圖文并茂,生動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本課的教學設計,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產生語感,再通過課文插圖,在想象中朗讀,在朗讀中感悟,感悟黃山奇石的奇特及人們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學情分析
這是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此時的學生已經積累了部分詞匯量,同時在閱讀方面也具備了相應的能力。本節課的學習就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并感受“奇”的含義,并能夠掌握課文所要表達的意義。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導學生了解“奇”的含義。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黃山奇石的美麗景色
難點
通過講解,能夠了解黃山奇石中“奇”之所在。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圍繞黃山奇石的“奇”展開,運用詮釋策略,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充分了解詞語含義,并進一步感受景色之美,傳遞出熱愛祖國大江南北的情懷。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激趣導入
教師活動
1、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謎語,看看大家誰能根據這幅圖片猜出這個字是什么?
2、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這個字的嗎?
3、誰能給這個字組個詞語呢?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呢?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黃山奇石”。
學生活動
通過與老師的對話及學生猜謎語的過程激發學習興趣。
了解“奇”并深入接觸這個字。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猜謎語的環節提高學習興趣,并熟悉“奇”這個字。
引出主題
教師活動
1、介紹黃山
通過視頻演示,教師解讀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競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靈秀,氣勢磅礴。黃山與黃河、長江、長城齊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各異,生動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構成了一幅幅圖畫。)
學生活動
學生觀看視頻,并認真聽老師解讀黃山,感受黃山的美麗景色。
教師活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黃山奇石。大家一起齊讀課題。
學生活動
學生跟隨老師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老師邊播放視頻邊解讀黃山,激發出對黃山乃至中國美麗景色的熱愛之情。
在讀課題的環節,了解了本節課主題,同時復習生字。
教師活動
2、接下來老師把這篇課文給大家范讀一遍,同學們仔細聽,然后說一說,黃山奇石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同學們,你們知道黃山奇石都奇在哪兒了嗎?請你認真大聲地把這篇課文讀一遍,感受一下黃山奇石的美,同時留心觀察:課文中都介紹了哪幾處奇石?
學生活動
學生聽老師范讀課文,并答出黃山奇石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名字奇,樣子奇)
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美,并找到課文中介紹的幾處奇石。
設計意圖
通過對課文的深入了解,體會到黃山奇石中“奇”的含義。
學習課文
教師活動
(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畫出來。
(二)感受黃山奇石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朗讀,大家都找到了黃山奇石所在,誰來說一說,你都找到哪些奇石了?(貼板書)想象一下,作者對這些奇石的形容,為什么給他們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學生活動
找出奇石所在,并圈畫出來。找到課文中對黃山奇石的形容——奇形怪狀。
回答課文中介紹的奇石。
設計意圖
通過動腦筋想、圈感受奇石之美。
教師活動
(三)詳細講解
1、仙桃石
(1)我們先來看看仙桃石吧!大家一起齊讀這以自然段。并一起來分析一下“仙桃石”,通過ppt中實物圖片進行對比,引出——想象,及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學生活動
通過觀看“仙桃”及“石盤”,了解仙桃石的名字中加入了作者的想象。
設計意圖
感受仙桃石的`樣子及奇石中名字里加入了“想象”。
教師活動
(2)誰能找出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仙桃石樣子的句子?感受其中出現的動詞。
(3)在大家都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學生活動
找出描寫仙桃石樣子的句子,及出現的動詞,并理解。
再讀課文,讀出“奇”。
設計意圖
練習讀文能力。
教師活動
2、猴子觀海
(1)齊讀這一自然段。并理解猴子觀海的狀態
(2)找出這一自然段中描寫猴子觀海的句子,感受其中的動詞。
(3)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4)理解“陡峭”。
3、自學第四、五自然段,畫出作者想象的句子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并讀一讀。
學生活動
通過老師展示出的圖畫,感受猴子觀海這個名字的由來。
讀出猴子觀海的奇。
通過圖片理解“陡峭”。
自學“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
設計意圖
明白黃山奇石的各種名字的由來。
練習讀文能力。
理解重點詞語含義。
練習自學能力,以及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的表達能力。
教師活動
(四)同學們,黃山的奇石何止這四種啊,還有很多很多。課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
(1)自由朗讀,找一找。
(2)請你選一處,模仿著課文的寫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子?加上豐富的想象說一說。(練習,指名說)
學生活動
模仿課文的寫法,表達出奇石的樣子,發揮想象說一說。
設計意圖
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表達能力。及對奇石的了解、感受。
拓展想象
教師活動
1、同學們,看了這么多黃山的奇石。老師告訴大家,黃山不只這么多奇石,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圖片,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你能不能給他們起個好聽的名字呢?
(依次出示:飛來石、仙人翻桌、仙人曬靴、駱駝峰、仙人下棋)
學生活動
通過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表達能力。及對奇石的了解、感受。
教師活動
2、黃山不只有奇石,還有奇松、云海和溫泉,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可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
學生活動
拓展
設計意圖
鼓勵學生學有所用,激發學生課外學習的興趣。
通過表達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及表達能力,同時感受黃山之美,體會出黃山“奇”之所在。
《黃山奇石》說課稿 8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創造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練習有感情讀文。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幾方面介紹黃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創造性地練習說話。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激趣導人
1.出示黃山風景圖片: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小作者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
2.師范讀,小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奇石?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談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黃山奇石的神奇
先自主學習,要求
a.選擇一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找一找課文哪一段寫了這塊奇石,并讀一讀。
b.圖文對照 ,說說這塊奇石的“神奇”之處,并用“——”劃出描寫巨石樣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學習,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隨機學習課文。
仙桃石:
1.指名匯報,插問: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還可換成什么詞?哪個更好?
2.想象這個大桃子是怎么來的?
圖片展示猴子觀海的樣子:
(1)這塊奇石叫什么名字?誰研究這塊奇石?指名匯報。
(2)演一演,評議。
(3)還有什么補充嗎?如:“陡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為什么是翻滾的云海?
(4)想象說話:幾年來,這只神奇的石猴為什么一動不動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你們喜歡嗎?齊讀。
圖片展示仙人指路:
(1)誰研究這塊奇石?指名匯報,板書:站 伸 指
(2)想象說話:這位仙人仿佛會說什么?
(3)課文并列地寫了“猴子觀海”和“仙人指路”兩個內容。我們說一段話里,有時并列地寫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容,這樣的段式叫( )。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這兩個內容連接起來的呢?請用“~~~”劃出連接句。
(4)指名說
(5)朗讀第三段和第四段,一生讀“猴子觀海”,一生讀“仙人指路”,其余齊讀連接句。
圖片展示金雞叫天都:
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雞?
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說
3.課文第五段寫了什么內容?同桌分讀——男女分讀。
三、拓展思維,在延伸訓練中領會黃山的神奇風光。
1.課文哪一段介紹了“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讀讀比一比,這段的寫法與前面幾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樣子 名字)
2.“奇形怪狀”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
3.你能把這些奇石介紹給大家嗎?
4.選擇一塊奇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畫一畫,或模仿課文寫一寫,也可以給收集到的奇石圖片取名字,當小導游演一演------。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黃山之行愉快嗎?你有什么感受?黃山有四絕,今天我們欣賞了奇石,還有奇松、溫泉、云海等,下課后收集資料感受其秀麗神奇。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 桃 石 飛 落
猴 子 觀 海 抱 蹲 望
仙 人 指 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對 叫
天狗望月 仙女彈琴 獅子搶球------
《黃山奇石》說課稿 9
教材分析:
本課講的是在聞名中外的黃山景區,奇峰羅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麗神奇的特點,用“尤其”一詞引出本課主題——黃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紹一塊奇石,具體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幾塊奇石的神奇有趣。這幾段都介紹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狀,但每段寫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紹名字,有的則相反,這樣避免了重復單調。第四段用過渡句承上啟下,使段落之間更連貫緊湊。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他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趣,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很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作者描繪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讀了這篇課文,我們每個人一定會更喜愛黃山奇石,也一定會更欣賞黃山奇石了!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階段,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認讀拼音能力,并且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結合本文教學實際,由于本文講述的黃山風景區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這就為學生理解黃山奇石造成了一定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相應的情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引導學生感悟文章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聞、名”等15個字,正確書寫“南、些”2個字。通過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圖文對照等方法,理解并積累“石盤、陡峭、一動不動”等詞語。
2.運用創設情境、想象畫面等多種形式朗讀,體會黃山奇石的“奇”。
3.通過看圖介紹、借助關鍵詞介紹、情境介紹等方式,背誦第二、三自然段,初步體會連句成段的有序表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擬人、比喻的描寫手法。
教學難點:
通過反復閱讀、分析、理解課文,結合圖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養對黃山的向往之情和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詞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感知題目中的“奇”
1.導人:看圖,介紹黃山風景區。教師:黃山有四絕,云海、奇松、溫泉和怪石,吸引了許許多的游客前來旅行呢!今天讓我們跟著課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黃山的奇石。(板書課題。)
2.解“奇”。教師:“青”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神奇、奇妙.....)
教師:
帶著對“奇”的理解,讀讀課題,進人
讓我們讀-讀課文吧!
3.讀題。教師帶著對“奇”的理解,讀讀課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受“名字奇”
1.初讀課文。
過渡:作者介紹了哪些奇石呢?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出示自讀要求: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呢?請把它們的名稱圈一圈。
2.關注詞語,書寫生字。
第一組詞語:中外聞名、風景區、安徽省、南部、秀麗神奇、尤其。
(1)引導讀準。關注“聞、景、省”都是后鼻音。
(2)放人句子中讀一讀。
(3)書寫生字:南、些
①仔細觀察。發現相同點:都是上下結構;發現不同點:“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寬下窄。
②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
③學生書寫,反饋評價。
第二組詞語:陡峭、翻滾、金光閃閃、奇形怪狀。
(1)引導讀準。
(2)變成短語讀一讀:陡峭的山峰、翻滾的云海、金光閃閃的雄雞、奇形怪狀的`巖石。
3.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交流: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預設1:課文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奇石。(板書名稱。)
預設2:還有“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
(2)發現:黃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點?
預設1:這些石頭的名字很有趣。
預設2:許多名字跟動物有關。
預設3:很多名字都跟“仙”有關呢!
教師引導朗讀:是啊!黃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識記生字:仙。)學生齊讀奇石的名字。
三、朗讀語段,感受“樣子奇”
過渡:黃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也寫得妙趣橫生呢!先讓我們來看看第一塊奇石。——“仙桃石”。
1.學習第二自然段“仙桃石”。
(1)學生讀第二自然段。
(2)交流:說說從哪里感受到了“仙桃石”的神奇。
預設1:形狀像個大桃子特別神奇。
教師:好像一個大桃子,這塊石頭真是奇特!(板書:好像。)
預設2:桃子從天上飛下來,很神奇。
教師:大石頭居然能輕松自如地從天上飛下來,剛剛落在石盤上,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隨機板書:飛、落。)
預設3:山頂上居然有一個大石盤,真有意思!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石盤。
(3)梳理句序:這段話先介紹奇石的名字,再說它的形狀,多有條理。教師指著板書梳理,師生合作讀。
(4)介紹“仙桃石”,積累語段。
①借助板書介紹。先自己練一練,再進行介紹。
②創設情境介紹。
教師: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來到黃山,就被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喲,看到那個山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請你給他介紹介紹吧。
學生介紹,評價。
2.學習第三自然段“猴子觀海”。
(1)創設情境,引出語段。教師:一邊走一邊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塊有趣的大石頭,瞧,在那邊呢!(出示圖片。)
(2)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出示第三自然段。)請同學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畫面。
(3)交流畫面,朗讀提升。
預設: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①聯系生活理解詞語:陡峭。教師:你覺得“陡峭的山峰”指的是什么樣的山峰?可以在圖中指一指,也可以聯系你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②想象畫面,讀好第一句。
預設:我仿佛看到猴子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呢!
①引導圈畫動詞(板書:抱、蹲、望),做動作理解“一動不動”。
②聯系生活經驗,理解“翻滾的云海”。
教師:猴子怎么能望到翻滾的云海呢?引導學生發現:因為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從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從飛機上看到的云一樣,像大海的波濤上下翻滾呢!
③做做動作,讀好第二句。
(4)梳理句序:這段話先介紹奇石的位置,再介紹奇石的樣子,最后介紹奇石的名稱。不僅有趣,也很有條理呢!
(5)男女生合作讀。
(6)創設情境,介紹“猴子觀海”。
教師:文文旅行結束回到學校,她的同學都很好奇,“猴子觀海”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如果你是文文,你會怎么介紹呢?
①學生自主練習。(引導:遇到困難時可以借助板書,也可以借助圖片。)
②嘗試介紹給伙伴聽。
四、小結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感受了“仙桃石”“猴子觀海”的奇特之處。回去試著背誦第二至三自然段,也給家里人介紹一下。
《黃山奇石》說課稿 10
課前透視
黃山雄姿靈秀,氣勢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們展示的是“黃山四絕”之一的黃山石。在作者筆下,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顯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趣味橫生。不禁讓人由此及彼,更加喜愛黃山。本文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共六個自然段,有三個自然段配有圖片,可說是圖文并茂,為理解課文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黃山是名勝,可孩子年紀小,真正去過的不多。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會認的14個生字的正確讀音,掌握會寫的8個生字的筆劃筆順;
2、讀熟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
識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黃山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課件演示。(出示文中三幅圖片,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畫面上的石頭像什么?選擇其中的一塊想一想、說一說。)剛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黃山的石頭,它以奇特聞名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石》,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的。板書課題。
(課件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敢想敢說,發揮了主體作用。)
2、啟發談話。同學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乘上旅游專列一同去安徽的黃山,去欣賞那里聞名遐邇的奇石,愿意嗎?板書課題。
(聯系學生愛旅游的.實際,創設了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學習,檢查讀音。
3、小組合作讀,要求:彼此幫助,讀得流暢。
4、大組賽讀,要求:比比哪組讀得有情感。
(引導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采用活潑的形式促進學生朗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
識字
1、小組識字。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不會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請教老師。
2、匯報識字。選出小組的代表,帶領大家認讀生字。
3、分層次讀字詞。先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再去掉拼音讀生字詞。
4、交流識字方法。
5、游戲檢測。教師讀生字,學生和教師玩“照鏡子”的游戲。評選“識字小能手”。
(識字環節要創設識字的情境,保持學生識字的熱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識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朗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分自然段指讀,其他同學點評議。
3、小組合作通讀全文。
(發揮學生讀書的自主性,在朗讀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
寫字
1、教師出示要寫的生字:尤、其、區、它。學生認讀。
2、觀察字形,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示范,重點對難寫的字進行指導。如:“區”字的筆順:一區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多練習。)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摘仙桃游戲:(出示仙桃形生字卡片)你喜歡哪個仙桃就拿起哪個,高高舉起,帶領同學生讀,并為仙桃找朋友(組詞或找出形近字),并練習用字詞說話。
精讀
1、師有感情略帶夸張的語氣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感受黃山石的奇。
2、學生分組自由朗讀。爭取做到有感情。
3、選讀匯報。喜歡哪部分就練習讀哪部分,再上臺展示。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選擇內容,選擇方式,并給學生閱讀以充分的時間,激發學生讓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誦讀
1、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出自己感受,體會黃山石的奇特與美麗。
2、配樂齊讀全文。
3、自由練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再試著背誦這一部分,比一比,看誰背得有感情。
(讀書要有個性的體驗,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感悟,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優美,進行積累。)
練習
1、出示課后“想想說說”,引導學生弄清意思。
2、小組內練習說。
3、匯報自己的成果。
(結合課文學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拓展
1、現在,黃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去畫一畫這些奇形怪狀的巖石,再給它們起些有趣名字吧!畫后邊介紹邊展示。
2、搜集交流。將你搜集的有關黃山的故事、圖片等資料展示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收獲。
(加強課內外的聯系,不限于課文內容,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讓學生有目的地搜集資料,相互交流,培養了語文綜合素質。)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巨、安、塊、站。學生認讀。
2、播放輕柔的音樂讓學生觀察字形。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4、教師范寫,指導重點。如巨,與區字形近似,里面兩筆不同。
5、學生再練寫,教師相機指導,組織評議。
(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相互評議,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培養寫字上也會相互促進。)
《黃山奇石》說課稿 11
【教材簡析】
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號稱“天下四絕”。被稱為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制勝,以多著稱。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態各異,生動逼真。黃山石有趣,作者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也寫得形象有趣。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總述黃山怪石有名,第2—5自然段分別介紹四種有名的石頭。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看圖,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
過程和方法
1、采用多種形式,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黃山奇石激發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
感受和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板書內容的表格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初步感受黃山石的奇妙。
2、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去過黃山嗎?知道黃山有哪四絕?
2、黃山在我過安徽省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為四絕。讀了這個課題,你認為課文中可能要寫什么呢?
二、觀察圖畫。
1、出示多媒體課件或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象什么。
2、過渡。課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石頭呢?讀一讀就知道了。
三、讀文識字。
1、第一遍,要求讀正確、讀流利。不會讀的字可通過“桃子”、“樹葉”上的拼音來解決。
2、第二遍,要求邊讀邊想想課文介紹了幾種黃山奇石,用橫線畫出來。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14個生字,讓學生認讀。
4、找一找這些生字在文中組成了什么詞語。
風景區 尤其 仙桃石 石盤 山峰 胳膊
巨石 每當 脖子 著名 形狀
5、課件出示以上詞語,開火車認讀。注意“膊”在“胳膊”一詞中讀輕聲。
6、鞏固識字。
(1)、猜字謎:橫山上面三根草(當);一個人,在山邊(仙);學者頭上帶草帽(著)。
(2)、讀新組的詞語:山區 其它 仙人 盤子 巨人 當然 著作 圖形 形態
7、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尤、其、區、巨、它、安“六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發現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
3、比較字形。區——巨,都是半包圍結構;尤——其,都是獨體字;它——安,都有寶蓋兒。
4、師范寫生字,請學生認真觀看。
5、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寫好后組織學生評議、參觀。
五、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感悟課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理解“聞名中外”和“尤其”。
(聞名中外:國內國外都有名。尤其:特別、更加。)
3、指導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認真觀察,圖上的石頭是什么樣子?看到石頭你會想到什么?
2、找出寫這幅圖的段落讀一讀。
3、比較句子:
它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它好像從天山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4、小結:這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依次寫了“仙桃石”的`名字、樣子、地點。)板書:
先 寫 再 寫 然后寫
第二段 名 字 樣 子 地 點
5、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圖。觀察那石頭的樣子,看到石頭讓你想到什么?
2、找出圖中對應的段落讀一讀。
3、想一想這段寫黃山奇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試著補充板書。
板書:
先 寫 再 寫 然后寫
第二段 名 字 樣 子 地 點
第三段 地 點 樣 子 名 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兩種石頭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好不好?(寫的方式有變化,讀起來更有趣。)
5、指導朗讀。
6、比一比誰背得快。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組,每組發一張卡片(內容同板書),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怎樣補充表格內容,鼓勵學生大膽填寫。
2、評議。
3、指導朗讀、背誦。
4、對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寫法,討論:如果各段寫法相同,好嗎?(寫法有變化,文章才生動)
5、自選一段,試著變換順序說一說。(如:在山頂的石盤上,有一塊巨石好像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像第2、3、4、5自然段那樣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說“天狗望月”吧,它瞪著眼睛,伸著舌頭望著圓圓的月兒,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兒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幾只可愛的獅子像是你追我趕,搶一個圓溜溜的石球。
六、指導寫字。
1、復習“尤、其、區、巨、它、安”六個字的寫法。
2、指導寫“塊、站”。
塊:第四筆是橫折。
站:第五筆是提。
3、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七、作業布置
《黃山奇石》說課稿 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4生字,積累有關詞語。
2、誦文悟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體會黃山的奇妙。
3、提煉主題。知道黃山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并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讀一讀,寫一寫:
峰、昂。
2、說一說,議一議:
發揮想象,學習課文的寫法,看圖介紹黃山的奇石。
【用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和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板書:黃山,師介紹黃山四絕。
2、師揭題:
今天我們就去游覽一下黃山的奇石。
補充課題:黃山奇石。
二、感知課文,回答問題
1、看課文動畫,思考:
黃山的奇石奇在哪兒?
2、生交流,師板書:
形狀奇特,名字有趣。
3、聽錄音,課文中又向我們介紹了那些奇石呢?
4、指名交流,師板書。
5、出示填空:
黃山上有許多形狀奇特的石頭,人們給它們起了有趣的名字:有____有____有____還有____。
6、學習生字:
趣、搶、仙。
三、深入學習課文
1、學習仙桃石:
① 自由讀第二節,思考仙桃石奇在哪里?學習生字盡,強調是多音字。
② 再讀課文,出示填空。
③ 學生交流。
2、學習3、4小節:
① 自由讀課文,想想每塊石頭奇在哪里?
② 學生交流。
③ 學習生字:
峰、陡峭、昂、朝;
理解:陡峭、昂。
四、朗讀課文,拓展
1、朗讀課文2、3、4節,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給好朋友聽。
2、指名看圖介紹自己喜歡的奇石。
3、師小結。
五、復習鞏固
1、讀詞語。
2、指導書寫昂。
【板書設計】
猴子觀海
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 天狗望月 大自然的杰作
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
《黃山奇石》說課稿 13
教學目標
1、借助網絡瀏覽搜集信息,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神奇。
2、通過觀察、想象給怪石起名字,并模仿課文的寫法,把一塊石頭寫具體。
3、通過小組合作寫一個并列或總分結構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搜集黃山奇石的資料
1、除了課文中提到的,黃山還有許多神奇而又有趣的石頭,想去欣賞一下嗎?那我們就按平時的方法上網去看一看。
2、你從網上了解到了黃山奇石的哪些資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搜集資料,反饋信息,集體交流反饋。
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⑴網上已有名字的奇石,通過觀察談談取名的原因。
⑵發揮想象,給已有名字的奇石取更好的名字,簡要說明原由。
⑶給那些不知名的奇石取名字。
⑷摘錄描寫奇石的好詞佳句及古詩文,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二、寫作訓練
1、大家剛才的意見都有道理,要想讓別人心服口服,我們就學著課文的寫法來描述一下,用幾句話把它寫具體,行嗎?
2、反饋評價,重點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⑴字詞、標點。
(奇石名稱用引號。)
⑵行文通順,想象合理:
同學們的奇思妙想令人佩服,那么如何將這些內容組合成段呢?(兩個內容連成并列段)下面和你的伙伴合作,組成一個并列短式。
3、成果展示,集體評價:
重點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⑴連接句的使用。
⑵兩個內容之間的協調,如用詞、行文等。
4、看到那么多同學經過合作都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老師特別高興。相信你們的爸爸媽媽更樂意欣賞你們的文章,課后大家把自己的文章帶給家人去欣賞吧。
5、課后我們可以繼續互相欣賞、交流文章,并把你的想法寫在文章的后面,好嗎?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黃山除了有著名的怪石,還有許多變化莫測的自然景觀。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⑴關于“四絕”的`話題……
⑵關于奇石成因的話題……
⑶關于自然環境保護的話題……
2、課后讓我們繼續在網上查找資料,更深入地去了解黃山。
設計這一教學過程,目的是圍繞我們“小精靈”特色班的“樂學”特色,引導孩子們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不滿足于單純的課內知識,通過現代化的網絡,掌握更多的有關黃山奇石的知識,知道黃山林木茂盛,云蒸霧涌,自然景色變幻莫測,課文中所提到的怪石與奇松、云海、溫泉并稱為“四絕”。通過網絡的查找和課外的拓展延伸,同學們對課文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對祖國大好河山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更深的向往,學習的欲望自然也就大大加深了,從而從根本上挖掘了孩子們樂學的潛能。
《黃山奇石》說課稿 14
【教學目標】
1、認識區、尤等14個生字,會寫尤、其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朗讀、觀察與想象中認識黃山、了解黃山,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指導朗讀、背誦,啟發想象,重點在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介紹,發揮想象,自編故事。
【用具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黃山奇石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有關黃山的各種資料。
【教學設想】
本課圖文并茂,一塊塊有趣的怪石,無不充滿著神奇的色彩,充滿著對學生的吸引力。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因此學習本課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觀察力與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滿對黃山奇石的熱愛之情去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美麗。在誦讀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采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誦讀課文,體會文章要表達的感情,可以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帶上動作讀、想象讀、表演讀等,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還要注重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后一段,讀后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并畫出來。并鼓勵學生搜集有關黃山奇石的資料,給黃山奇石起名字,介紹給更多的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介紹: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其中,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稱為四絕。這節課,我們將跟隨導游去游覽黃山四絕之一──奇石。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借助小葉子或小桃子認一認。
3、合作識字: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
區 尤 其 仙 盤 峰 胳 膊 巨 當 脖 著 形 狀
⑴ 在小組內互教互學生字。遇到不會的字要主動向其他同學請教。教師巡視,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⑵ 組員互當小老師,帶領全組同學認讀生字。
⑶ 組長檢查組員學習情況,并進行搶答。
4、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
⑴ 齊讀。
⑵ 同桌互讀。
⑶ 開火車檢查。
5、幫生字找朋友。
6、再讀課文,在生字朋友的幫助下,聽聽自己是不是讀的更熟了。
三、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1、讀讀想想:
⑴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文中介紹了黃山的哪些奇石?
⑵ 學生匯報,師板書: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2、看看讀讀:
⑴ 課件演示: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
⑵ 師:在這幾種奇石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請你自由選擇景點,練習朗讀。
3、匯報交流、指導方法:
⑴ 指名交流,說說自己選擇了哪塊奇石,它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哪些地方最有趣?能把石頭的樣子表演出來嗎?
⑵ 以仙桃石為例,重點指導學生找出描寫怪石動作的幾個字飛、落,板書在黑板上,并請學生用動作表演出來加深印象。還可以請學生為表演的同學配音,要讀出同學動作的有趣,這樣又進行了朗讀的指導。
4、讀讀演演:
⑴ 用同樣方法分組自學其他怪石。
⑵ 學完后,小組在全班交流中進行展示讀。
(相機課件出示黃山奇石。)
5、讀讀背背:
⑴ 練讀全文,愿意讀哪個自然段就起立讀哪個?
⑵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嘗試背誦,看誰背的又快又好。
四、配樂朗讀,美讀感悟
1、看配樂風光片。
2、師:黃山石真是奇妙,無論是仙桃石,猴子觀海,還是金雞叫天都,處處都引人入勝。讓我們一起到秀麗神奇的黃山,去領略黃山的美,讓我們一起帶著贊嘆之情朗讀課文吧──在音樂中齊讀。
五、作業
1、畫怪石。
2、把你想象中的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畫出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朗讀全文。
2、指名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優秀繪畫,展評表揚:
選出作業中的優秀繪畫作品,展示,并進行點評。
二、當當小導游
1、上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黃山的美麗風光。今天,我們也來當當小導游,領著大家去觀賞美麗的風景:
⑴ 你最喜歡哪塊奇石呢?你能像小導游一樣,把你最喜歡的石頭介紹給同學們嗎?
⑵ 在小組內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同學,鼓勵加上動作和生動的表情,使自己的介紹能夠吸引游客。
2、發揮想象:
想象最后一段,想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⑴ 自己練說。
⑵ 同位互說,說要說清楚、聽要聽仔細。
⑶ 全班交流。
3、欣賞黃山的其它奇石:
師: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跟我走。
(課件演示黃山其他的石頭。)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最感興趣的嗎?
(根據自己的觀察、想象,介紹課本以外的黃山奇石。)
三、學寫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的詞語請學生認讀:
風景區、尤其、神仙、盤山、山峰、胳膊、巨石、當時、脖子、著作、形狀。
2、讀一讀:
出示要求書寫的8個生字:
尤 其 區 巨 它 安 塊 站
(自由讀、同桌檢查、指名讀。)
3、記一記:
請你仔細看一看這些生字有哪些特點?誰能想辦法記住他們?
4、寫一寫:
⑴ 仔細觀察生字,同桌互相當小老師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應該怎么寫?
⑵ 老師在黑板上范寫,集體評議。
⑶ 學生在書上描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⑷ 學生在練習本上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
(飛 落) 奇
仙人指路 金 雞叫天都
【教學后記】
因為學生沒去過黃山,對黃山了解也不多,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形象感知,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有助于學生有感情朗讀。通過當小導游介紹自己喜歡的奇石,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發揮想象,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想象能力。本課生字較簡單,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再加上老師的重點指導,引導學生逐步提高自學能力。
《黃山奇石》說課稿 15
教學目標:
1.了解黃山奇石的神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2.認識并列段式,能讀懂第2自然段是怎樣具體寫兩塊奇石的形狀,又是怎樣把并列的兩個內容連接起來的。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說話。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去欣賞了一些關于黃山的圖片,誰能說說黃山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課件出示:黃山)
是啊,黃山太美了,它有泰山的雄偉,廬山的飛瀑,衡山的煙云,峨眉的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稱。你們還記得黃山的“四絕”嗎?(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今天我們就一起好好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奇石,(課件出示:奇石)看看黃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
回憶一下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幾塊奇石的樣子?
課件出示:“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二、品讀探“奇”
1.你覺得哪塊黃山巖石最奇特,最有趣呢?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劃出來。
2.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
(依學生回答的為順序,臨時變動教案。)
1)猴子觀海(出示圖片、句子)奇特在哪里?
位置:在陡峭的山峰上
姿態:抱、蹲、望
你看,作者通過觀察,抓住了石猴的動作,通過想象寥寥幾句,就把石頭寫活了。你們覺得這塊石頭怎么樣?(奇特、有趣、可愛)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這一段有沒有不理解的?
2)仙人指路(出示圖片、句子)
同學們,假如你在黃山游玩,山路一轉,突然看到遠處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塊這樣的石頭,你會覺得怎樣?
你想象一下,山中的仙人會對游客說些什么話?
這一切是多有趣、多奇特啊!讓我們一起美美地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3)仙桃石(出示圖片、句子)
為什么覺得它奇特?
4)金雞叫天都(出示圖片、句子)
奇特在哪里?
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
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
三、研究第二段的寫法
1.這四塊奇石作者用幾段寫的?(2段)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課文是用什么把描寫兩塊奇石的內容連接起來的?請用波浪線劃出來。讀劃出來的這句話。
3.用一句話把兩個并列的內容連接起來,這是這一個單元學習的一個內容。
出示:一段話里,有時并列地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并列段式,讀這樣一段話,要注意看看這一段講了幾個內容,想想每個內容是怎樣寫的,前后內容又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四、巧妙遷移,指導說話。
1.黃山奇石還有很多,作者沒有具體寫,如: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你能想象一下它們的樣子嗎?選擇一塊,進行想象。
2.(課件出示圖片)分小組選擇一塊奇石給它們起個名字,并說出理由。
3.打開“我能行”課件,我能行
任務一:仿照課文寫法,充分發揮想象選其中你喜歡的一塊奇石,把它寫具體嗎?
任務二: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模仿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任選兩塊奇石,把它們寫成并列結構的段落。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作者筆下的黃山奇石,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下節課,我們就要欣賞同學們筆下的黃山奇石了,請你們回去好好準備一下,下節課我們來比一比誰筆下的黃山奇石最神奇,最有趣。
在整個的教學環節中,我還特別注重發揮評價的.作用。例如在通讀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既能幫助自己解決困難,有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從而指導學生養成認真聽的學習習慣;第二自然段語言很美,我讓學生用一定的時間記下來,然后交給學生看到優美的句子隨時記在腦子里,語言就會越來越豐富,運用這種方式交給學生學習積累的方法。同時創設情境,展開互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中,各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有利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黃山奇石》說課稿 16
教學設想
文章的題目,猶如人的眼睛,是文章靈魂的體現,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題眼”研讀課文,可以起到舉綱目張、輻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黃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向讀者展現了一幅秀麗神奇的黃山風景畫,“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留給了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嘗試從課題中的“奇”字切入,在解題中知“奇”,在初讀中找“奇”,在品讀中悟“奇”,在想象中贊“奇”,緊扣“奇”字,輻射全篇。
教學過程
一、在解題中知“奇”
1、板書“黃山”,問:“你知道黃山嗎?”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黃山資料)
2、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老師范讀,聽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知道黃山的地理位置,理解“聞名中外、尤其、秀麗神奇”等詞語的意思。
3、聽了這么多介紹,你覺得黃山怎么樣?(神奇,美麗,了不起,為它自豪。)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第1自然段。
4、補課題“奇石”,讀課題,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樣的石頭?
(奇形怪狀的,少有的石頭。)
5、指名讀題,讀出“奇”:
(教師與學生一起交流、欣賞課前收集到的黃山資料,同時,教師又巧妙地穿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慢慢地走近了黃山,特別是感受到了黃山四絕之一“怪石”的奇特,激發起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
二、在初讀中找“奇”
1、黃山的石頭到底奇在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塊奇石呢?請你開打課本自由讀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線劃出奇石的名字,在重點描寫的奇石旁打上“★”。
2、學生自由讀書,并動筆圈圈畫畫。
(從小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交流:
⑴認讀生字詞。
⑵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奇石?指名說:
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⑶就這些奇石嗎?那怎么表示?讀讀這些奇石的名字,你覺得它們的名字取得怎么樣?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出了奇石,并在朗讀中感受到了黃山奇石名字的有趣,奇石數量之多,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三、在品讀中悟“奇”
學生認為哪塊石頭最奇特,就先欣賞哪塊石頭,依據學生的興趣點確定教學的先后順序。
此處以“猴子觀海”為例:
1、出示:
⑴猴子觀海圖片:
請學生上臺指出哪塊石頭是“猴子觀海”。
⑵想象:
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看)
2、書上是怎么寫這塊石頭的?請你找出來讀一讀,說說這塊石頭奇在哪?(找)
3、交流:
說說你從哪些詞句里體會到“猴子觀海”的奇特了?(說)
⑴從動詞“抱、蹲、望”體會到猴子形態的奇特。
⑵從“一動不動”體會到猴子專注的神情。誰來演一演“猴子觀海”?(演)
⑶幾千年來,這只神猴為什么一動不動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
⑷通過板畫或看圖理解“陡峭”。猴子為什么要爬到這么陡峭的山峰上?
4、指導學生把悟到的“奇”通過朗讀展現出來。(讀)
5、師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通過“看、找、說、演、讀”欣賞到了奇特的“猴子觀海”,下面請你按照這樣的學習方法自學其他幾塊奇石?等等我們一起來交流。
(將“看、找、說、演”與“讀”密切結合,引導學生在對奇石“奇”的體驗逐步加深的'同時,不斷通過有層次的朗讀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運用表演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枯燥的語言文字中蘊涵的情趣,形象地感知黃山奇石的“奇和趣”。)
四、在想象中贊“奇”
1、讀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仿照課文的樣子來贊美一下其中的一塊奇石。
(提示學生可以先說名字,后說樣子,也可以先說樣子,后說石頭的名字。)
3、啟發學生從省略號中展開想象,給“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狀的巖石”取名字。
(乘著品讀所調動的學生高漲的興致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嘗試讓學生學著課文的樣子來贊一贊剩下的奇石。既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又把課文中隱含的“奇”形象化了,激起了學生對黃山“奇石”的深切喜愛之情,在不知不覺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悄悄得到了統一。同時省略號意義的再次理解,又使得教學前后呼應,整體感強。)
《黃山奇石》說課稿 1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從文字和圖片中感受他們的樣子。
3、正確認讀十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彩筆、白紙、鋼琴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去過黃山嗎?那里有無數的奇石、怪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你們想去看看嗎?
(出示課件)先出示黃山全景圖,然后分別出示“仙桃石”、“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都”。
教師:這些奇石究竟神奇在哪里呢?下面我們就走進第4課《黃山奇石》中去領略一番吧!
二、朗讀課文。
1、范讀課文。(學生在優美的鋼琴曲中,聆聽老師朗讀課文。)
2、分組分段讀課文。(五個學習小組每組讀一段,最后一段全班一起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請六個學生到前面,每人讀一段。)
三、理解課文。
1、圖文對照,在書上畫出作者寫了哪些奇石,說說分別是哪幅圖。(學生在書上畫,老師板書。)
2、教師:本課作者抓住這些石頭的外形特點,運用準確的詞語,把“靜”的石頭寫“活”了。下面就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最后全班交流,老師板書。)
3、根據課文的描述展開想像,體會這讀一讀。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奇石,具體說說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配有課件出示)
5、聽老師說奇石的特點,猜猜奇石的.名字。(配有課件出示)
6、教師:課文還提到了哪些奇石呢?為什么沒有象前面那些奇石那樣,作詳細地描寫呢?(教師板書)
7、想一想、試一試。
教師:你能根據“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名字想像出它們的具體樣子嗎?
8、總結:黃山奇石有趣,作者寫得也有趣。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被描繪得活靈活現,不僅能引發我們的聯想,而且吸引著我們去游覽,去想像,去嘗試著起名字。通過對本課地學習,誰能談一談黃山風景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黃山的奇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師板書:秀麗神奇、奇形怪狀)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板書設計:
仙桃石——飛、落
猴子觀海——抱、蹲、望
黃山奇石 仙人指路——站、伸、指 秀麗神奇
金雞叫天都——變、伸、啼叫 奇形怪狀
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第二課時
一、指名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分組分段讀課文。
二、識字。
1、認讀詞語。
教師:這篇課文中有不少詞語用得可好了!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認得最快,讀得最準,記得最牢。
(1)出示課件,把學生帶入一片花叢中,將十個認讀字組成詞語藏在每朵花的后面。點擊花朵,逐個顯示詞語,指名讓學生讀,讀對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2)比一比。
小組開火車比賽,比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最后全班齊讀。
2、認讀生字。
(1)教師: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是今天要求認識的生字。(課件出示認讀生字)請同學用筆在課文中圈出這些生字,并大聲練讀。
(2)小組互相讀一讀,聽一聽,評一評。
(3)小組開火車比賽,比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
(4)學生聽讀音找生字卡片。
(5)小組學習: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小組討論)
三、寫字。
1、指導生字結構、部首、筆順。
2、區別形近字。
區——巨 神——伸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
要求學生描紅,把生字寫在田字格正中,要寫勻稱,寫好看。
4、組詞、造句。
(1)讓學生給生字組詞,能組多少就組多少。
(2)教師選擇詞語讓學生造句。
四、你說,我也說。
完成課后習題,說一說“你曾經去過哪些地方?給同學介紹一下那里都有什么?”
五、作業:寫寫我的采蜜集。
《黃山奇石》說課稿 18
【教學目標】
1、礎性目標:
⑴學生讀懂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⑵讀準14個生字的讀音,隨文學習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發展性目標:
⑴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⑵通過換位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表達的'科學精神。
⑶通過參與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活動方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
【教學準備】
CAT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上節課我們初次去感受了黃山風景區的神奇美麗,那里各種各樣的奇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你們還記得課文介紹了哪些神奇的石頭?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二、圖文結合、合作學習
1、今天,老師要邀請孩子們乘坐黃山旅游專列去仔細欣賞那些神奇的石頭。
2、孩子們,快看!美麗的黃山風景區展現在我們眼前。
3、教師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4、我們先來到今天旅游的第一站,這一站有“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三個景點,孩子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動腦學習。
(點擊CAT,出示學習要求,學生可小聲讀要求。)
5、學生自學。
6、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自學情況。
7、學生分組匯報自己選擇的一個景點,要點:
⑴仙桃石:
飛、落、仙。
⑵猴子觀海:
動作、云海。
⑶仙人指路:
伸、指。
(匯報過程中,盡可能采用各種讀書方式,如個別讀、小組讀、表演讀、評價讀等,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朗讀;匯報時,各組同學在聽取別人意見基礎上,可提問,也可補充完善。)
5、現在我們要離開旅游的第一站了,來到旅游的第二站“金雞叫天都”。
誰來想象一下“金雞叫天都”應該是什么樣的奇石呢?
點擊CAT,教師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
6、學生自由發言、補充,要點:
金雞叫天都:
雞、太陽、天都峰。
7、點擊CAT,學生配樂朗讀。
三、自瀆第五段,深入體會
1、剛才我們已經感受到黃山的石頭真是太神奇了,除了剛才我們欣賞了解的,還有別的嗎?
學生自瀆第五自然段。
2、學生匯報。
3、點擊CAT,欣賞圖片資料。
四、發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黃山還有好多好多的奇石,這會兒,老師就請孩子們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去發現更多神奇的石頭,向大家作詳細的介紹。
2、學生爭作奇石介紹,要點:
樣子、名字、想象。
3、教師小結。
《黃山奇石》說課稿 19
預設目標:
1、隨文學習生字及通過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詞的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能力的當堂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通過看圖、學文,運用講、讀、寫、畫等形式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準備:
介紹黃山風景錄像/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揭“奇”
師:(播放介紹黃山風景錄像片斷。)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山奇石(點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奇”
1、誰來讀讀課題,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
帶著你們對“奇”的理解,一起把題目讀一遍。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塊奇石的樣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這些奇石,在具體介紹的石名旁打個“☆”,讀好后小組交流一下。
課文介紹了黃山上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
具體介紹的石頭是“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師:(課件依次點擊石名,指名一學生讀這些奇石)
三、品讀探“奇”
1、課文介紹了很多奇石,先讓我們來看看第一塊奇石“猴子觀海”(點出“猴子觀海”圖),哪塊石頭像猴子?(指名學生上臺指出)同學們看圖,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
2、課文是怎樣寫這塊石頭的呢?(學生找出相關句子,讀讀,教師點出課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課文這幾句話,寫得怎么樣?小組討論一下。
3、“猴子觀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點擊課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圖及相關文字:遠遠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讀這幾句話,誰來學做一下這塊石頭的樣子。
4、同學們假如你在黃山游玩,山路一轉,突然看到遠處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塊這樣的石頭,你會覺得怎樣?
5、謝謝各位小仙人。在黃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酷似猴子觀海的石頭,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讓我們一起美美地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四、觀圖聯想,寫“奇”
1、作者經過觀察,抓住黃山石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通過打比方,把靜止的石頭寫活了,寫具體了。(點擊課件,投出“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圖片)下面我運用這種方法,選擇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塊石頭,抓住它的樣子,寫幾句話。
2、課文是怎樣寫這兩塊石頭的呢?請你們閉上眼睛。(師配樂朗讀課文第3段)你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
五、讀畫誦說,贊“奇”
1、能讓你們產生如此豐富想象的.是作者筆下的“仙桃石”和“金雞叫天都”,可見黃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尋常,多么神奇。來讓我們一起認認真真讀這段話,如果你朗讀比較好,就用感情朗讀,讀出它們的神奇;
如果你畫畫比較好,就用簡筆畫畫出它們的神奇;
如果你記性比較好,就用書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話說出它們的神奇。
2、看了,聽了你們表現,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一句話:(大屏幕點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確如此,你們有機會的話隨父母去黃山游玩一下。
《黃山奇石》說課稿 20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讀文等,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有趣。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
教學難點: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特、有趣。
教學方法:
朗讀指導法、演示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走進課文第九課《黃山奇石》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下課題。(板書課題黃山奇石)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個奇字的呢?
預設1、奇怪、神奇。能帶著你的感受再讀讀課題嗎?
預設2、(新奇)你能讀讀嗎?
看來一個課題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帶著我們的理解再次齊讀課題。在學課文之前呀,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上節課所學的詞語,這些詞語你們還認識嗎?(出示課件)(風景區、尤其、著名、站立、每當、天都峰、胳膊、脖子、奇形怪狀)
誰當小老師?小老師讀一遍,如果讀正確了,其他同學就跟著讀一遍。詞語讀得這么好相信課文也一定會讀得很棒。有沒有信心完成好?我們先來看看本節課的第一個學習任務。
任務一:(出示課件)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將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用_____劃出奇石的名字,在重點描寫的奇石旁邊畫上五角星。
展示交流:
1、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課文里寫了哪幾塊石頭?(將卡紙貼上)你們找的和他找的一樣嗎?
2、那課文中具體描寫的是哪幾塊石頭呀?真會讀課文。
3、那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些石頭的名字取得怎么樣(指名說)很有趣很有意思還有誰想說?感覺這些名字起的這些石頭都活了一樣。那我們既然喜歡這么有趣的石頭,我們就把這些石頭的名字再美美地讀一讀吧。從你們的聲音中老師聽出來你們非常喜歡這些石頭。來讓我們過去欣賞欣賞吧!(出示課件猴子觀海圖)
(一)重點感悟學習“猴子觀海”
1.課件出示“猴子觀海”圖:看看這塊奇石,這是什么猴子觀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課文是怎么描寫這塊石頭的你們找到了嗎?請同學們快速從文章當中找到,并用橫線畫出來,誰來讀一讀?(出示課件猴子觀海的文字)
2.你覺得猴子有趣嗎哪兒有趣(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那你能讀出他的有趣嗎?抱著、蹲在、望著這是什么詞?(動詞)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抓住石猴的動作,再加上想象,寥寥幾句,就把本無生命的石頭寫活了。讀好這三個動詞,這個句子就一定能讀好,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只活靈活現的猴子。)
3.相機補充:黃山有四絕,云海也是其中之一。看,小猴子跟你們一樣也被這云海吸引了,全班一起來跟小猴子欣賞這云海吧。(課件出示云海畫面,師做動作加以描述:在陡峭的山峰上,白云就像大海的浪花一樣一起一伏,讓人感覺像來到了仙境一般,這就是奇特的云海景觀。)
4.激發學生想象:猴子看見這翻滾的云海,會說些什么你能讀出自己的感受嗎?(指名說,再次指導朗讀)
5.小結:作者通過觀察,抓住了石頭的樣子,發揮想象,將石頭想成一只猴子,把動作寫出來,這樣一塊生硬的石頭就寫活了。來,我們帶著動作一起讀讀“猴子觀海”的奇特、有趣吧!真是一只有趣可愛的小猴子。
6、剛才我們學習了“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我們回憶一下學習方法,我們學習“猴子觀海”時,首先找出課文中描寫這塊石頭的句子,再想想這塊奇石哪里有趣。找出表示動作的詞,然后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體會石頭的神奇有趣。現在就請同學們按照這樣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另外三種奇石。(出示課件)
任務二:學習“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感悟黃山奇石的有趣神奇。
學習提示:
1、用_____畫出描寫這些奇石的句子。想一想這些石頭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塊石頭,在小組內,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段話,也可以演一演這塊石頭的樣子。
一會我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展示,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聽明白了嗎?好的孩子們開始吧。
都完成了是嗎?看到大家學習得這么認真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哪個組先來交流?
第一組展示:(仙桃石)
他們組展示得怎么樣?我們給他一點鼓勵吧?其他組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展示?哪個組來?
第二組展示:(仙人指路)
1、教師:你們有什么話想對仙人說的嗎?(真是一位熱情有趣的仙人哪。)我想請男生和我一起讀。
第三組展示:(金雞叫天都)
教師接:他想說什么?請同學們來說?(誰來說一說)你可真會想象。(哦,這只金雞可真有趣)
這一個自然段有一個標紅的字,這是本課的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生字。寫每字時要注意筆順。
1.這節課我們用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的方式細細地觀賞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讓我們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板書:神奇、有趣)這樣的奇石在黃山還有很多很多,課文還怎么說的呢(引讀第6自然段)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如......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妙的巖石,除了課文中介紹的這些有名字的奇石外,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奇石等著大家起名字呢!這里就有幾塊奇石,請看屏幕,同學們,請仔細看,這幾塊奇石像什么?發揮自己的想象。
檢測導結:
1、請大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塊或兩塊奇石,給它起個名字。想一想為什么給它起這樣的名字。
2、課文中沒有詳細介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三塊奇石,請仿照課文的寫法,充分發揮你們的想象,選其中最喜歡的一塊奇石,把它說具體。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有什么遺憾的地方嗎
3.看來,黃山的奇石各個都是那么栩栩如生,這是誰的功勞?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啊,大自然真的太偉大太神奇了。也感謝大家給這些叫不出名字的石頭取了有意思的名字。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去黃山看看!到時候別忘了拍些美美的照片讓我們一起欣賞!
板書:
黃山奇石
仙桃石仙女彈琴
猴子觀海獅子搶球神奇有趣
仙人指路天狗望月
金雞叫天都
《黃山奇石》說課稿 2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著課文我們仿佛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由心生向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具有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意識。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說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贊嘆。喜愛黃山,向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通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說教學】
這堂課的教學,應抓住“奇”字,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體會到了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讀課題后,我問學生:“課題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樣的石頭?”我用課件出示“奇”的幾個義項,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并暗暗驚嘆,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峰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一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第二,從來源看,這么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么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松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觀海”的奇妙不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著,更引人注意的是這“猴子”所處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學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詞義,就會感到奇怪:這只猴子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險的山峰上?學生再讀課文后恍然大悟,原來猴子是為了觀看黃山秀麗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滾的云海。細究“翻滾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處位置之奇特了。因為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層通常幾乎是靜止不動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從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濤那樣上下翻滾。學生明白了這一番道理,再讀課文,肯定會為“猴子觀海”這一奇石大聲叫“絕”。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通過朗讀課文,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走到那里就會有位仙人幫我們指明方向。一個“仙”字給這塊石頭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覺得有趣極了。
“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個“變”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幾塊巨石的形狀像只雄雞本來就很奇怪了,而太陽升起時,巨石還能“變”得金光閃閃,像只美麗的金雞,這就更令人驚奇了。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太陽升起時天都峰上的景象,他們便能切實感受到“金雞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后,我讓學生發揮想象,仿照課文,說一說其他的奇石的樣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時,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黃山的“奇”。
【說效果】
通過看圖,了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遺憾的是課堂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其實有些地方讓學生讀可能比講更好些。
《黃山奇石》說課稿 22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一、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部編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講的是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圍繞著“奇石”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個景點,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課文最后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強調黃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語言淺顯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是一篇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熱愛之情的好教材。
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本課我設定兩課時,課文教學在第二課時。今天說課中的教學過程為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黃山奇石的獨特和美麗。
2、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3、指導書寫“閃、狗”2個生字。
4、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學習你人、比喻的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結合圖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2、問題教學法;
3、延緩評價法;
4、媒體輔助法。
三、說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能力;
2、讀議結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說,訓練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
4、自由想象,強化感受,發展書面語言。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檢查
1、檢查生字認讀
2、認讀詞語。
二、品讀課文,欣賞“奇石”。品讀2~6自然段。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的2~5自然段,用筆畫出文中所描寫的黃山奇石的名字。
2、邊讀邊想:如果我們全班都去黃山,你會在那快石頭前面拍照?
3、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學習第二段
(1)課文中哪個自然段介紹了仙桃石?翻開書找一找。
(2)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樣子?你從哪兒看出來?(看著圖說一說)
(3)仙桃石這么大,又在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來的呢?加上想象說一說。
(4)指導朗讀說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穩穩當當的放在了石盤里,像招待客人一樣。其實這是誰的功勞呀?對,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讓我們讀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對大自然的`贊美吧!
2、學習第三段
(1)同學們,剛才老師引導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樣子,加上豐富的想想體會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課文中是怎么介紹“猴子觀海”的呢?(出示圖片,指名朗讀。)
(2)從哪兒體會出“猴子觀海”的神奇、有趣?
哪句話寫出了猴子的樣子?看看圖,再從課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哪幾個詞寫出了猴子的動作?請你坐在凳子上學一學。有趣嗎?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課文中哪個詞也講了黃山高呢?(陡峭)
(2)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段、第五段
4、齊讀第6自然段。
5、回歸文題,體會“奇”的意思。
欣賞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覺得這些奇石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有趣、神奇)題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個詞來概括?(奇形怪狀
三、學習寫作方法。
四、仿寫奇石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指導寫“閃、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于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2~5自然段
五、【說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首先指導學生學習“仙桃石”,“猴子觀海”引導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前松后緊,教師語言不夠精煉,還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黃山奇石》說課稿 23
一、設計理念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因此,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獲取知識為重點,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人們要求教育提供個體發展的廣闊空間,高效率的認知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地改進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徑,使他們達到能在終身學習中不斷認識自我、調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從而適應并推動社會發展的目標。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為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一門重要學科,其聽說讀寫領域中含有大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因素,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這些因素,進行系統訓練,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探索的品質。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呢?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實行語文課程改革以來,筆者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積極開發課外資源的同時,也充分挖掘、利用書本知識及現代網絡技術,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黃山奇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借助網絡,讓兒童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并開始學會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我在課前就讓學生與我一起去搜集資料,并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由于學生沒有匯編的能力,在網絡教材中也想設計一些新穎的東西,所以第一次由學生們邀請計算機老師協助。
2、問題是綜合性學習的核心,是凝聚、匯集、激活學生知識技能的觸發點。問題的產生,依賴于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語文學科的有些課文內容不是學生能直接面對的現實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在本文中,學生在提問階段便可通過閱讀網絡教材,在腦海中再現黃山的真實場景,通過網絡技術,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創造出足以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情境。
3、探究問題階段,我通過網絡教室、教學網絡、網絡教材等,構建出一個研究的平臺,開展伙伴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一個場所,實現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從而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構建。在這個環節中,著力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資料閱讀課文、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發表出來,會受到時空和途徑的制約。所以我便在最后創造、運用階段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虛擬一個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間。從而真正展現了綜合化學習的風采,也滿足了學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5、第二次創造性的搜集、整理、匯編作品,我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做,教師只給適當的幫助,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讓學生在一個較長的實踐過程中掌握利用網絡搜集、整理資料;將資料進行內化積累;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與搜集的資料進行整合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1、收集資料,齊制網絡教材:
⑴收集階段:課前,教師與學生共同去搜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可以是圖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錄像。
⑵整理階段:由學生將所集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⑶制作階段:讓孩子們自己去邀請計算機老師幫助匯編資料,協助制成網絡教材,根據學生分類,把課文內容與黃山的資料進行鏈接,只需在分類詞上(如怪石)輕松一點,就進入集文字、圖片、影片于一體的豐富的網頁中。
2、瀏覽教材,提出研究問題:
⑴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⑵結合網絡資料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⑶肯定學生所提問題,同時也從中篩選一些有價值的供學生在課堂上研究:
如:黃山奇石奇在哪兒、為什么會稱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為什么黃山松與別處松不一樣等。
對于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可引導他們在課后進一步研究。
3、利用網源,合作深入探究:
⑴學生自主選好一個或幾個自己感興趣、適合自己,并有價值的問題。
⑵圍繞自己研究的問題去朗讀課文,進行超媒體閱讀,利用網絡教材提供的圖片、影片、文字資料,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
4、品味課文,交流點撥提高:
⑴學生對自己研究的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結果,心中也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和情感的積淀之后,讓他們互相間進行一下交流。
⑵自由匯報,充分展示探究成果:
如學生在匯報黃山奇石奇在哪兒?這個問題時,完全可讓學生充當講解員的角色,先把有關的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再借助大屏展示的各種資料進行隨機演示解說。這樣通過圖、文、聲對照,讓大家體會到語言的生動傳神,情感也得到充分渲染,問題也在一種美的享受中自然解決了。
⑶教師借助網絡教材進行激情渲染,學生再次品味朗讀,盡情表達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
5、整理素材,自主創造積淀:
⑴讓學生點擊網絡教材中的創造天地一欄,激起創造意向:
在點擊之后,會出現這樣的激勵語:通過我們自制的網絡教材《黃山奇石》的學習,你是否已被這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生動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動了呢?你是否已經按捺不住心中的沖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創作激情了呢?我們的家鄉新登也有很多景點,把自己的親身體驗與網絡提供的資料結合起來,先向別人介紹一下這個景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歷史、典故、傳說、習俗等),也可以結合身邊的特色事件,如我校的百年校慶,再把它寫下來。并在網絡上發表,讓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我們的家鄉──新登。
⑵教師啟發:學習《黃山奇石》一文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我們不僅要感受美,還要學會像這位作者那樣去創造美。請你根據創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
⑶請計算機教師將學生所要研究的內容──新登風光模擬網站和網絡教材鏈接起來。
⑷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搜集與整理資料,從而讓慢慢學會這類方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①確定自己研究的主題,即研究家鄉的哪一個景點,根據主題去廣泛地閱讀有關資料。
②搜集自己需要的有關資料,并做必要的記錄,可以摘錄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加概括、整理。
③根據自己研究的主題,把描寫家鄉景點的自然景觀與搜集整理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
6、架設平臺,鼓勵充分展示:
⑴學生自行設計出一個能充分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加以準備。
⑵教師為學生的交流提供機會與必要的幫助,架設出較好的一個平臺,使得這種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對面,而可以是跨越時空的。
《黃山奇石》說課稿 24
一、設計理念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因此,新時代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獲取知識為重點,開始轉向追求個體的自由。人們要求教育提供個體發展的廣闊空間,高效率的認知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方式,有效地改進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徑,使他們達到能在終身學習中不斷認識自我、調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從而適應并推動社會發展的目標。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為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一門重要學科,其聽說讀寫領域中含有大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因素,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這些因素,進行系統訓練,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探索的品質。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綜合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呢?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實行語文課程改革以來,筆者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積極開發課外資源的`同時,也充分挖掘、利用“書本知識”及“現代網絡技術”,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黃山奇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可充分借助網絡,讓兒童參與收集資料、發現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成主動性地、創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并開始學會思考自己生活的意義,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設計思路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我在課前就讓學生與我一起去搜集資料,并整理歸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由于學生沒有匯編的能力,在網絡教材中也想設計一些新穎的東西,所以第一次由學生們邀請計算機老師協助。
2、問題是綜合性學習的核心,是凝聚、匯集、激活學生知識技能的“觸發點”。問題的產生,依賴于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語文學科的有些課文內容不是學生能直接面對的現實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在本文中,學生在提問階段便可通過閱讀網絡教材,在腦海中再現黃山的真實場景,通過網絡技術,把課文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從而創造出足以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情境。
【《黃山奇石》說課稿】相關文章:
黃山奇石的說課稿02-27
《黃山奇石》說課稿05-24
《黃山奇石》說課稿05-24
《黃山奇石》說課稿01-13
2023年《黃山奇石》說課稿03-23
黃山奇石說課稿12篇12-21
《黃山奇石》說課稿(精選11篇)05-18
《黃山奇石》優秀說課稿(精選9篇)03-02
《黃山奇石》優秀的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