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業化的起步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業化的起步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
1954年憲法的性質
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這一探索為我國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如我們的“十一五計劃”等。本課主要介紹的是工業化的起步。講述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等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一五計劃超額提前完成了任務,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本課第一目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從背景、基本任務、編制、完成情況四個方面來介紹第一個五年計劃。
(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
通過錄像資料,導言框中毛澤東的話,結合教材中《中國與印度、美國鋼和電產量的比較》圖表,分析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制定的背景。新中國成立后,雖然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我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同時也落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即使與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當時的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怎樣才能扭轉這種局面呢?由此說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
(2)“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
可由教師講解。中央政府制定“一五”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國民經濟,起止時間是1953年至1957年。
(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
可由學生歸納基本任務有三部分組成。一是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二是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三是培養建設人才。老師講解,其中首要是發展重工業。進一步提出“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為什么還要相應地發展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國內、國際的形勢,使學生理解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同時指導學生分析事物的內在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得出結論:要相應發展其他行業。
(4)“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情況:
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尤其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取得的巨大成就。運用投影《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從示意圖中找出相應的成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①重工業的巨大成就。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起來(如鋼鐵工業)。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到1956年,我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此處的幾個第一,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五計劃工業成就的錄像、《鞍山大型軋鋼廠》、《我國建造的噴氣式飛機》等圖片,以增強歷史的真實感,加深學生的印象。
②交通運輸業的巨大成就。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一方面復習剛剛學過的工業建設成就,同時學習交通建設主要成就。A.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毛澤東稱之為“一橋飛架南北,大塹變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漢長江大橋的雄偉氣勢及其在我國南北交通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感受觀看錄像資料,讓學生在欣賞毛澤東優美的詞句中感悟武漢長江大橋的作用。B.通過圖片及錄像,學生對三條公路的險要地勢有一個深刻的感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一五”期間,我國共建成30多條鐵路,還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國內地和邊疆的聯系,也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③“一五”期間,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以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一萬多個工業項目,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同時在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華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通過探究討論教材中動腦筋的題目,使學生進一步正確看待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經濟成就。
總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并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強調僅僅是開始。
本課第二目是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從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性質三個方面介紹。
(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教師可組織學生閱讀教材,掌握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目的及其主要內容。教師提供相關的圖片資料‘
(2)會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向學生明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憲法的頒布,結束了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以《共同綱領》代替憲法的過渡狀態,加強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3)關于“憲法的性質”,這是本課的難點。
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利用課文中的小字部分和引文對憲法的內容、作用及草案的討論與修改情況作了必要的補充,加深學生對憲法性質、人民代表大會民主性的認識。講述這一內容時,幫助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使學生通過憲法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政治制度的規定,得出結論。
【工業化的起步說課稿】相關文章:
工業化的起步教學設計03-11
關于工業化的起步教學的教學反思06-12
八年級下冊歷史工業化的起步教案11-24
《指揮海龜起步走》說課稿01-01
八年級歷史工業化的起步測試題06-10
《工業化》教學設計07-05
起步的散文02-05
起步的散文06-25
新型工業化道路論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