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1
說教材:
這是《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杠桿原理、輪軸省力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中學生將認識這兩種機械,并通過用測力計測量、比較的方法研究滑輪的省力情況。在課堂上通過科學實驗活動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原理,也將把學生引向滑輪組的探索中,所以《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必須由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探究驗證,從而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總結結論,讓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說學情: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定滑輪的位置較高,比較隱蔽,真正見到過的不多,實際應用中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也常與吊鉤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學生對這類機械的感性認識是比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觀察到,(現在建筑工地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課前要搜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滑輪圖片,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升國旗實例出發引出定滑輪,最后又讓學生舉例說明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機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在《科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科學概念:
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動滑輪作用與定滑輪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5.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來驗證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說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選擇必須對學生有啟發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根據本課知識特點,根據小學生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實驗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采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
2、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滲透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為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制定的三維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本著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為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嗎?升旗手輕輕拉動繩子,旗桿上的什么裝置幫助我們把國旗升上高空?(學生回答:有滑輪)
2、(出示課件)細心觀察的學生發現,原來在旗桿頂部有一個滑輪,你知道這個滑輪在工作時有什么特點嗎?(板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3、(出示課件)定滑輪的定義:像這種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科學探究
(一)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
1、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 (學生猜測)
2、請小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3、請各小組討論利用現有的器材怎樣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
請各小組參照活動手冊上的實驗記錄表,討論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各實驗組匯報實驗方案,全班分析討論并改進,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案。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時所需的力的大小
鏈接定滑輪,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測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較兩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實驗
5.小組合作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6、匯報交流:通過實驗你們小組發現了什么?(學生用數據分析總結 多叫幾個小組匯報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7、現在請大家總結一下定滑輪有哪些作用?(結論: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動滑輪
1、(出示課件)提問:“圖片中的這些滑輪是定滑輪嗎?”(不是)為什么?(因為他們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指導學生從定義去認識并判斷滑輪的種類
2、動滑輪的定義:那他們是怎樣轉動的?(板書: 隨重物一起移動)人們在搬運貨物時,常常使用這種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你能給取個名字嗎?(板書:動滑輪)
3、猜測:你認為動滑輪的作用和定滑輪的作用相同嗎?(不同)會有哪些不同呢?(學生猜測)
4、反問學生:你們猜得就對嗎?(學生說要通過實驗來證明)請各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來證明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5、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概括。
(1)組裝動滑輪。將細線套在滑輪的槽里,左端掛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著,將重物掛在滑輪架的鉤上,使滑輪成為一個能與重物同時升降的動滑輪。
(2)用測力計測量將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3)再用測力計測量將同樣多的鉤碼通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大小。
6.小組合作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完成書中表格
7、交流發現:通過實驗你發現了什么?(用數據說明)
小結: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8、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定滑輪 優點:改變用力方向
缺點:不能省力
動滑輪 優點:省力
缺點: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學以致用,尋找生活中的科學。
1、談話:同學們你能舉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例子嗎?
2、想一想我們在什么情況下選擇使用定滑輪,什么情況下選擇使用動滑輪?(搬運較重的貨物時就選擇動滑輪,想站在地面上把較輕的物體搬運到高處就選擇定滑輪。
3.引申的問題: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運到5樓的建筑物上,你會用什么樣的滑輪?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學習后的收獲是對本課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請各小組組長迅速把器材分類整理好歸還老師。(教師清點器材,評價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
小學科學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
許多動植物依賴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學探究目標:
學會搜集證據,并能夠進行簡單的信息處理;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3.科學態度目標:
能對事物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對土壤中的動植物產生興趣;
能夠如實的描述土壤中的動植物,尊重事實,養成實事求是的意識;
學會傾聽,愿意分享,樂于表達,小組間做到團結合作。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能夠意識到人與自然是和諧的整體,密不可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認識,讓學生意識到許多動植物依賴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理解讓學生意識到人與自然是和諧的整體,密不可分。
教學準備:
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鏡、鑷子、鏟子、記錄表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出示土壤的圖片
土壤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們都能看見,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園的角落。而陌生在于即便我們經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來仔細的觀察過土壤。所以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動植物。(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土壤隨然在我們身邊,但大多沒有仔細觀察過土壤的`世界,調動學生觀察土壤的興趣)
(二)觀察土壤。
1.每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進行觀察如何運用這些工具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去觀察,有針對性的做實驗,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1:土壤中可能會有小生物和一些枯葉子
生2:觀察要仔細認真,有順序,細致到每一個角落
生3:放大鏡是放大一些小東西的,鑷子用來夾物體,鏟子用來鏟土,觀察土壤里的動植物
生4:在觀察中要認真仔細,不漏掉每一個角落,要按一定的順序,不要傷害土壤里的小生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猜測土壤中有什么,從而激發去挖掘的欲望,并讓學生能夠再說的過程中,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明自己的的想法)
出示注意事項做補充。
2.觀察土壤并做好記錄。
(設計意圖:邊觀察邊記錄讓學生及時留下觀察后的證據,做匯報時有據可依)
3.匯報自己的觀察結果。
第二課時
(三)研討活動。
1.我們發現了多少種依靠土壤生長和生活的植物和動物
(設計意圖:在相同的時間內,小組之間發現的種數可能會有所不同,認真仔細有序全面的小組會發現的比一般小組多一些,可以形成組間競爭,激發學生觀察的熱情)
2.描述周圍的土壤上生長著的植物和生活著的動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動植物和土壤的“關聯”的認識,即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認識,很多動植物都需要依賴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
用防水膠、木條、有機玻璃做一個扁的透明觀察盒,往觀察盒里倒滿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濕潤。把蚯蚓或是螞蟻放到土上,再鋪一些嫩草和樹葉,觀察蚯蚓或螞蟻的活動。
(設計意圖:拓展活動有效彌補了學生不易觀察到的土壤下的動物生活情況。不同地區可以考慮“螞蟻工坊”這一材料替換,但觀察蚯蚓從觀察環境的真實性和觀察成本來看都更為適宜。)
小學科學說課稿3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進行對植物的觀察活動之后,進而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么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為后面對螞蟻、蚯蚓的觀察等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部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顏色、身體構造等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映,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
(3、蝸牛利用腹足爬行,做波浪狀的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按照科學的方法飼養蝸牛,并做好觀察記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并做到不傷害小動物,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初步了解其外形構造,生活習性、運動方式。
教學難點:教會學生觀察小動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放大鏡,記錄本和筆。
第三部分:教學過程
1、激發情趣,提出問題
導入:“同學們喜歡蝸牛嗎?那我們就一起與它玩一會兒吧!”
預設: 對于孩子來說,喜愛小動物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設計意圖:確定觀察任務,是科學探究的前提。學生在和蝸牛玩的過程中,對蝸牛進行了無意的觀察。
師:“同學們對蝸牛這么感興趣,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預設; 蝸牛有牙齒嗎?蝸牛喜歡吃什么?蝸牛有眼睛嗎?長在哪?蝸牛怎么爬的?
設計意圖:我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加以梳理,形成幾個問題的區域:如蝸牛身體的觀察、蝸牛殼的觀察、蝸牛運動的觀察等。
2、制定計劃,自主探究
師: “你們小組打算怎樣觀察蝸牛呀?”
預設:這時學生運用己有知識,調動各種感官觀察蝸牛,如:看看蝸牛身體的顏色、聞聞蝸牛的氣味、摸摸蝸牛的殼等。
設計意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有目的的觀察,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想出多種辦法、運用各種工具進行觀察。進一步設計在觀察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你們小組怎樣分工合作呀?”“你們需要哪些工具呀?”“怎樣做才能不傷害蝸牛”等。
師: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發現了什么?”
預設:1、蝸牛身體的觀察: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2、蝸牛運動的觀察: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 3、蝸牛爬行的痕跡:教學中會有二種情況,先發現粘液,再發現粘液是蝸牛爬行過和痕跡;或者先發現蝸牛爬行留下的痕跡,再發現痕跡原來是蝸牛分泌的粘液變成的。從觀察和思維發展的水平說,前者的要求高一些。找到痕跡與粘液的聯系后,很自然地會產生關于粘液的問題,蝸牛分泌的粘液對它有什么用?
設計意圖:在觀察方法上,包括了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順序觀察,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內容。在教學中,重在讓學生經歷這樣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初步了解其外形構造,生活習性及運動方式等。在觀察蝸牛運動時,引導學生“輕輕碰觸”,從愛護動物的角度,這是最好的契機。
師:蝸牛這么可愛,你想和它做朋友嗎?你準備怎么照顧你的朋友呢?
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利用本課的學習方法繼續進行觀察由課內引向課外,學生掌握了本課所滲透的這種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科學素養,也就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天氣預報》是大象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
天氣是與人類的日常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現象,其對我們的影響日益增加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從小就對氣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于他們來說有很多知識需要探索。
本節課的主要資料包括有:明白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搜集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學會制作科技小報等知識。
讓學生利用科技小報進行表達與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成果;宣傳科技知識;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鍛煉學生收集資料,設計制作等本事。
2、學習目標
(1)明白天氣預報的流程。
(2)了解預報天氣的常用簡單方法,能堅持開展長期的天氣預報活動。
(3)能制作氣象小報。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天氣預報的常識。
難點:制作科普小報。
二、說學情
農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對天氣現象并不是很陌生,尤其是對下雨前的自然現象有很多的了解,課文中這一資料完全能夠讓學生自我討論交流就能夠完成的,但對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不是很了解,教師在這個資料上就要利用有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幫忙學生去了解。制作科技小報其目的是讓學生去收集資料,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可能在收集資料上有局限性,這就要求學生的小報資料不限,形式多樣。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結合學生的情景我采取的方法是;“交流----探究-----討論------交流”的方法,經過讓學生經過對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進行交流了解一些天氣變化前的自然現象,然后經過教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看圖片、視頻去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還要了解一些天氣預報新的資料——氣象指數,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長期的氣象觀測,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在制作科技小報的時候能夠要求同學們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景,充分利用當地的一些氣象諺語和農民長期總結的一些氣象知識來制作。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三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與交流:首先讓學生閱讀“下雨了”連環畫了解動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然后讓學生交流討論你們還明白那些與天氣變化有關系的自然現象(這個資料對農村孩子并不困難,能夠讓學生歸納在一齊互相交流,讓大家了解更多)
第二部分探究討論:教師首先準備了有關天氣預報制作流程的圖片和視頻(制作成演示文稿)。教師能夠借助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深的了解現代科技與天氣預報的關系,了解有很多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天氣預報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長期天氣觀察,測量,搜集氣象諺語,收聽天氣預報的習慣的培養(收聽天氣預報方法有:查詢電話12121或96121;看電視、報紙、和互聯網)。此外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我還利用幻燈片讓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增添的一項新的資料——氣象指數預報。這樣學生不僅僅了解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同時也了解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樣更加激發他們去長期觀察天氣。
第三部分:制作科技小報{討論交流},經過交流探討同學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天氣預報的知識,這時能夠讓同學們把你們明白的有關天氣預報知識分資料寫出來,在全班上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性的東西就能夠開始辦科技小報了,這時候教師能夠出示教師自我辦的一份小報作示范,同學們能夠仿照我的格式或方法,當然要要求學生不能千篇一律要形式多樣,資料豐富,板式新穎漂亮。學生可能一時不能完成就布置在下一節課進行展出。
五、說練習設計
這一課的練習分為長期練習和當堂練習。
長期練習是:堅持長期的氣象觀測并做好觀測記錄,每月進行整理分析數據一次。
當堂練習是:修改科技小報(在修改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收集知識本事和動手的本事,當堂不能完成能夠課外完成。
六、說教學效果
本課的設計方案我以往在我校兩屆五年級班進行了教學,效果很好,異常是學生辦的科技小報很有特色,有電子版的,有手寫版的,都是圖文并茂資料豐富,有必須的科學性。學生在辦科技小報的同時收集和積累很多的科技小常識。學生對天氣的觀察記錄的興趣也培養起來了,大多數同學能堅持觀察天氣并記錄分析和整理,同學們自我成立了一個氣象小組,不定期的在班上發布氣象信息,編制氣象小報,效果十分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自我去交流----探究-----討論------交流,從而得到新的知識,這種方法比教師去講解要好得多,這樣不僅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獲得知識的方法,這才是教師要學生真正掌握的技能。
七、探究作業(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需要在一周內完成)
1、用氣象符號記錄一周的天氣情景。
2、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
3、搜集動物、植物預報天氣的資料。
小學科學說課稿5
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物質的變化》。本課是屬于物體與物質范疇,針對六年級這樣高年級的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經過“物體—材料—物質”這三個層次來進行這方面的學習,物質的變化主題已進入第三層次,通過觀察與探討,了解物質到一些基本性質與變化過程,使學生的認識逐漸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學生對于一些物質存放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已經有了一些零散的認識和知識儲備,比較熟悉物質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存在變化這個觀點,但對于這些變化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科學上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分類等等在系統認識上還是比較模糊的。
為此我從三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了解科學探求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2、 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3、 能用簡單器械作簡單的觀察實驗,并做實驗紀錄。
4、 會查閱書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5、 能反思自己的探求過程,將探求的結果與假設相比較。
6、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科學知識:
1、 了解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氣態、液態。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2、 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會生成新的物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想知道,愛提問。
2、 愿意合作與交流。
3、 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4、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對學“科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解釋事物現象方面會有更多自己的見解,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問題,并能運用實驗、觀察等手段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絕對不希望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卻更希望老師能跟著他們“走”,學習自己想學的知識。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就更注重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營造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毫無壓力下,從學習研究中充分抒發自己的見解,從而獲得身心的愉悅。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水平我將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認識典型的化學變化作為本主題的教學重點,而將通過實驗探求物質變化的秘密應該是學生需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本課我安排3教時來完成,我將為學生準備必要的媒體資料以及實驗所需要的實驗用品等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本課的學習活動。
本主題可以分為三各部分,每個部分一課時。
第一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變”來“變”去的鹽,認識可逆的變化,認識青銅器的生產,制造蠟星星等活動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這是什么變化,科學定義這一類變化——物理變化的根據。
我打算采取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讓他了解到向鹽這樣變來變去的變化稱為物理變化,以及物理變化的特征等等,培養他們通過實驗進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學會搜集整理所學知識的得出結論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常見的銅生銹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金屬生銹的原因的基礎上通過收集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方法。通過小組的質疑方式,讓他們從各個方面了解到金屬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并試著自己得出如果是一種化學變化的話,它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培養他們合作交流自主設計實驗這樣的能力。
第三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看燃燒的蠟燭,讓學生知道化學變化會伴隨著什么樣的典型特征。通過這些典型的特征變化,聯系生活中的其它變化,最終得出:只是形態上的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我打算采取利用科學欣賞的形式再現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拉瓦錫的實驗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動畫的形式對研究物質在燃燒中會發生哪些變化有直觀的印象,探討在此過程中發生各種變化的原因,對以后進行實驗重復驗證蠟燭燃燒的變化,有著積極的暗示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的形式,讓他了解到科學的結論具有可重復驗證,培養他們今后養成通過實驗驗證結論的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倡導以探究為主,學生通過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既可以使其對什么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這兩種變化有什么樣的特征有了直觀地認識,同時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過程中 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于以后養成通過實驗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習慣,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我就從教學過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根據學生的經驗以及興趣愛好圍繞“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個思路,進行教學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首先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讓學生置身于真實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 “活”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的機會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
第一課時:“變來變去的鹽”需要為學生準備:酒精燈,蒸發皿,燒杯等,“煮海為鹽”、“青銅器的制造”的教學的短片。
我的意圖是先通過問題“我們知道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水利的鹽還能‘變’出來嗎?”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前經驗,積極的根據生活經驗積累進行猜測:得出鹽水是能變回鹽的。如果學生在此遭遇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回想水的汽化現象”給學生進行提示。此時再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自己設計合理的實驗來驗證結論。在此基礎上通過媒體出示中國古代人“煮海為鹽”的歷史和方法,讓學生在實驗和媒體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分離水與鹽的方法和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演示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學生生活中不常見,又是小學階段一個重要的實驗操作,同時考慮實驗的安全性,為了更有效率的進行實驗所以由教師演示規范,再讓學生通過小組通過合作實驗進行學習。他們會發現鹽能溶解于水,又能從水中提取出來,這樣的變化過程是可逆的;繼而進一步思考最終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變化過程是可逆的。通過收集和整理有關變化過程的相關資料來加深學生對可逆變化的認識,并且做好資料的記錄和整理,養成實驗中隨時記錄的好習慣,并為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通過青銅器的制作過程的錄像資料簡介以及如何利用可逆的變化之作蠟星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的意識。
第二課時:失去光澤的銅鏡,我將為學生準備鐵絲、細砂紙、吸水紙、白磁盤,出土銅鏡的短片等
銅鏡失去光澤,鐵釘上銹等金屬生銹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關鍵是如何了解他們上銹的秘密。我通過錄像短片讓學生直接思考,來預測原因,在此基礎上考慮怎樣提高實驗設計比較金屬生銹與否的實驗,深入到它們的里面,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概念。通過進行對比實驗進行研究,通過金屬存在的環境差異,預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因為此實驗當堂課不能完成,所以此時教師可以延遲評價實驗的結果。
我的意圖是在學習過程中有競爭才有進步,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的探究熱情空前高漲,爭相嘗試各種方法。學生的實驗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給予肯定,從而使學生明白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多種的。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了科學的探究能力,獲取了知識,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生銹的鐵和銅等讓學生了解鐵與鐵銹、銅與銅銹的區別。這個地方學生可能從很多方面進行比較,比較雜亂且有的毫無價值,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表格讓學生從顏色、光澤、軟硬等方面進行重點觀察,讓他了解到這種變化是產生新物質,并不僅僅是形態的變化,為以后第三顆的學習埋下伏筆。同時根據金屬都會生銹的現象,以及生銹的秘密,回想在生活中人們是怎么來處理金屬生銹的問題的,讓科學回應于生活。此時可以通過補充這方面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防銹措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銅鏡失去光澤是一種可以看得見的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而生活中很多的化學變化人們不容易察覺,所以在第三個部分設計了常見的燃燒現象讓學生進行分析。
第三課時:蠟燭的燃燒,我要為學生準備:蠟燭、燒杯、澄清石灰水等、拉瓦錫實驗的短片
蠟燭的燃燒非常常見,但越是這樣人們越有可能認為是理所當然而不去思考他所蘊藏的科學含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我的設計意圖是:先通過一個問題:“在生活中的常見的燃燒的現象,就以蠟燭燃燒為例在此過程中,蠟燭燃燒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讓學生通過觀察燃燒前和燃燒中蠟燭的變化,猜測燃燒掉的蠟燭變成了什么。在此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如果失火了,應該趕快用濕毛巾來滅火。之后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如何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很多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三個實驗:
(1)罩一個燒杯與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么變化
(2)罩一個在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在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么變化
(3)用一個白瓷板置于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白瓷板底部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考慮燃燒掉的蠟燭是不是什么都沒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然后通過錄像重放當年拉瓦錫驗證的燃燒的實驗,通過這樣直觀的實驗使學生更為深刻地了解燃燒的本質。了解到燃燒會產生新的物質。同時讓學生結合前面的所學拓展了解還有那些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通過前面的學習,讓學生在所學基礎上講物質的變化的種類進行分類:
一類像鹽水轉換為鹽那樣,是可逆的變化,不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一類是像金屬生銹和燃燒現象一樣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
讓學生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鍵是是否產生新的物質。這樣就將普通常見的現象總結成為一個普通的規律,讓學生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階段。
科學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僅僅從課堂上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布置了一個小任務:收集有關物質變化的資料,讓學生回去完成。因為收集相關資料并進行篩選的能力也是科學課所必備的,在下一堂課進行交流匯報和講評,這樣就使科學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同時也為下個單元整理信息,讓我們更有效的學習,作鋪墊。
出示板書設計。
物質的變化
鹽到鹽水:可逆的變化 物質形態發生改變,不產生新物質——物理變化
銅生銹
鐵生銹 :不可逆的變化 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燃燒
我的設計是從現象到本質,讓學生清楚物質變化的分類依據。
以上是我對《物質的變化》這一主題的教學思路,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6
我執教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水循環”的第三課“凝結”。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集中研究有關水的形態變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它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天氣與我們的生活》,第四單元《水的科學》構成小學階段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水循環認識的整體框架。本課繼“蒸發”、“沸騰”兩課之后,指導學生認識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使學生認識到在周圍熟知的事物中隱藏著我們不熟知的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是能夠被認識的,促使學生更多關注周圍常見事物,養成善于觀察,探索的科學態度。在能力培養方面,屬于“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的系列。
課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個關于水蒸氣凝結的問題:對著鏡子哈氣,觀察有什么現象?這是問題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過指導學生探究認識水蒸氣的凝結現象。建立初步的“凝結”概念: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小水珠,這種現象叫做凝結。
第三部分,說說生活中的凝結現象。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四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對于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象用酒精燈進行加熱比較熟練。
學生生活中雖然常見到凝結現象,象水燒開時的白氣,冬天我們呼吸的白氣,鍋蓋上的水珠,冬天窗戶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學生通過書籍,父母的教導可能知道凝結現象,但大多數同學沒有深入地研究,思考過水珠的成因,對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比較陌生。
對比實驗的方法,學生剛剛接觸過,有一定的了解。但學生的思維還缺乏嚴謹性,知識遷移的水平也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學生設計對比實驗,尤其實驗的細節還是有一定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認識凝結,知道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2、能設計對比實驗探究小水珠的成因,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3、滲透自然界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科學自然觀。
4、愿意合作與交流。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難點:設計對比實驗認識凝結的條件。
五、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
教法我用到了復習法、實驗探究法、學生演示法。
學法以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集體討論法為主
六、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分組實驗器材:相同燒杯2個、金屬盤2個、熱水、酒精燈、試管夾、火柴。
演示材料:燒杯2只、熱水、金屬盤2個等。
2、學生準備:小鏡子等。
七、教學過程
《科學課程標準》提倡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學引入
我采用了復習法:本課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見過凝結現象,但除個別學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學生對蒸發現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響著對凝結現象的認識,因此,這里我加入復習環節,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為后面的認知作了鋪墊。強化空氣中存在水蒸氣這一知識點。
二、提出問題:
對著鏡子哈氣,會有什么現象發生?請同學們邊哈氣,邊觀察,邊思考,開始。
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提出:水珠是怎樣產生的?
三.學生猜想。由于導入環節進行了鋪墊,學生很容易猜想出是由水蒸氣變成的。
四.驗證猜想。
1、在驗證猜想時,我加入了一個演示實驗做了一個過渡。先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再認識轉變的條件。
在認識水蒸氣可以變成水時,我采用了三個燒杯,分別用同樣多熱水,溫水,冷水,同時蓋上玻璃片,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認識水溫越高,蒸發越快,水蒸氣越多,越容易凝結。
2、之后探究水蒸氣在什么條件下能變成水呢?
學生不容易想到是遇冷的條件下才形成的。這里我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個別學生知道,就引導學生直接進行設計,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師引導,這種現象什么季節容易產生,為什么,學生認識到可能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遇到熱的物體行不行呢?
3.實驗驗證
教師介紹實驗材料有:兩個同樣的燒杯,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盤,試管夾、火柴、酒精燈、熱水,對實驗材料,我進行了一下新的嘗試,用不銹鋼金屬盤代替了小瓷盤,或者是玻璃片,用這個金屬盤的好處在于加熱方便,安全,效果明顯,缺點就是不透明。
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設計,先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匯報交流。
如果學生設計不出,教師引導:要證明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首先得制造水蒸氣,方法向燒杯倒入熱水,(為什么用熱水),遇到熱的物體容易變成水,還是遇到冷的物體容易變成水,用對比實驗。
在對比實驗的設計上,學生必須要有良好的基礎,即對比實驗的特點,要求要清晰,明確,在講授對比實驗時,我先利用實例進行分析講解,然后讓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知識遷移。
四年級的學生比較小,思維的嚴密性不夠,不能簡單匯報一下就直接進入實驗,否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隨意性強,對變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在學生的匯報之后,進行了實驗方法的梳理,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驗。并提示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五、得出結論。對于對比實驗中條件的控制,實驗條件的分析記錄,我放在了實驗后,作為分析實驗進行出示,加深學生對對比實驗方法的認識。鞏固對比實驗的方法。
學生得出結論:小水珠是在水蒸氣受冷的條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結的概念,并指導學生用簡單的文字和符號表示。
板書課題:凝結
我們可以用箭頭和簡單文字來表示這種變化。
板書:水蒸氣----→水
六:應用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現象?
我設計了幾幅圖片,讓學生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加深對凝結的認識。
前三張是較單一的現象解釋,第四張有幾個層次,讓學生體會到事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任何現象都是有科學道理的。
四、拓展
思考:冬季汽車玻璃內壁上常結有小水珠,影響司機叔叔的視線,想辦法防止它的出現。
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控制凝結產生的條件入手去思考。
板書設計:
凝結
凝結:水蒸氣--受冷-→水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生活應用”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讓學生經歷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使學生通過生活常見的向鏡子哈氣產生疑問,通過思考,提出假設,再通過自己設計的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并嘗試應用。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思維狀態比較活躍,實驗設計及操作也比較成功的,最后也成功的驗證了假設。但學生在嘗試解釋生活中的凝結現象時,仍然遇到了一些困難,究其原因,是學生對空氣中含有水蒸氣這一知識點掌握的不夠,這說明開始復習時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但也更一步印證了復習蒸發現象的必要性。
本課的設計層次較分明,直入主題,學生容易接受,思維過程也比較順暢,這也是我課設計時的想法與追求,但通過學習有關科學概念的構建的理論后,我發現這樣的設計,沒有能夠激發學生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沖突,而是把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設計展示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的日常概念,這也可能是學生應用時遇到困難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許多不當之處,望各位老師暢所欲言,共同把這節課研究透徹謝謝!
【小學科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范文06-02
小學科學說課稿05-17
小學科學活動說課稿05-25
小學科學說課稿11-04
小學科學說課稿07-16
小學科學說課稿03-24
小學科學《動與靜》說課稿04-09
小學科學教學說課稿04-19
小學科學說課稿通用04-20
《科學探究》說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