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廣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廣角》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案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5頁的例題3。
教具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出示情境圖片: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只能一條一條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3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最少呢?
2、觀察圖,說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學生討論)
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
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匯報)
4、找出最優方案。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葉同時來到學校醫務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
2、有210人選舉大隊長,有三位候選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選之中1人,不能棄權。前190張票中甲得75張,乙得65張,丙得50張,規定誰的票最多誰當選。若甲要當選,最少還需要多少張票?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補充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體會優化的思想。
教學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廣角》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3、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
4、通過學習學生能應用排列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學用具:
課件、卡片、鉛筆、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什么樣的球類運動呢?
(讓學生各抒已見。)當有人說到足球時。老師馬上引到學校冬季運動會,我們三年級3個班的比賽情況,結果我們班得了第一。那我們班比賽了幾場?學生回答兩場。三個班比賽,每兩個班比賽一場,那一共要比賽多少場呢?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匯報,并說理由。
二、引導參與:
4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后匯報,并說理由。
三、共同探究:
師:xxxx年世界杯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3、學生匯報。
4、匯報時可讓學生利用學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們求組合數的方法。
5、一小組演示。
6、其他同學認真觀看。
7、然后在相互探討、補充。
8、力求能準確算出比賽場數。
9、方法允許多樣。每種方法都放手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老師適當引導。
10、師生共同動手。
A、用畫“正”字數出要踢多少場。
B、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成正方形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C、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四個國家擺在一直線上在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11、用課件將上面第二、第三種方法直觀演示。
12、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13、老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有的同學是用圖示法求出兩兩組合數的,用哪一種方法求都可以,只要這種方法是你喜歡的。
課堂練習:
比賽結束了。運動員相互握手告別。問題是:四個人每兩人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1)進行禮儀教育。
(2)四人小組進行實踐。
(3)請1-2個小組代表上臺演示。
作業設計:
提問:如果是5個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我的問答:
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所以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任何時候都要放在首位,但這一點也是許多教師都犯的一個通病,把課堂看做自己表演的舞臺,給學生留的空間很少,這就我自己認為是錯誤的,你說呢!
《數學廣角》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圖片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烙餅中也有數學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到數學廣角中去學習有關烙烙餅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情境圖片:媽媽正在烙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問: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
問: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呢?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就不會浪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兩張餅呢?
問: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
2、教學例2
小明,幫媽媽澆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觀察理解情境圖。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和同學討論一下,看看
誰的方案比較合理。
分小組設計方案,思考討論: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比較: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第1題
2、書后做一做第2題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做一做的第3題
小結:我們烙兩張餅時,可以先同時烙餅的正面,用了3分鐘;再同時烙餅的反面,用了3分鐘這樣烙兩張餅就需要6分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廣角》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說明
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以往的義務教育教材相比,這部分內容也是新增的內容。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這里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要遇到的問題,例如,我們出門旅行就要考慮選擇怎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費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時間最短;又如著名的郵遞員送信最短路線問題。在經濟建設、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國防等各行各業都會面臨優化的問題,比如企業要考慮怎樣安排生產能使利潤最大,農民會考慮怎樣安排播種能使年產量最多等等。當年華羅庚先生提出的“優選法”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了,現在這些思想已經形成了數學中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分支──運籌學。在這一單元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優化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例如,例1討論烙餅時怎樣操作最省時間;例2分析家里來客人需要沏茶時,怎樣安排各種事情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在“做一做”中安排了餐廳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能讓客人都盡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在碼頭卸貨時,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讓三艘船總的等候時間最少,接下來的“做一做”是醫務室的就診順序問題。通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這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從中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其實我國古人早就有了豐富的運籌思想,比如戰國時期“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對策論的應用。對策論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對策論的方法也是運籌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體育比賽中經常會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團體比賽中就要根據不同的對手來排兵布陣,這里就用到了對策論的方法。例4就呈現了“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的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最后還安排了一個“數學游戲”,學生可以去思考在這個報數游戲中先報數的人采用怎樣的對策就能保證一定獲勝。
教學建議
1.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運籌思想和對策方論的理論都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只要能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出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優化思想的應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學生一看到問題就能從優化的角度給出最優的方案。另外老師在教學中也不要使用運籌、優化和對策等數學化的語言進行描述。
2.本單元內容可用3課時進行教學。
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1.例1。
例1討論烙餅時怎樣合理安排操作最節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化思想的應用。教材首先給出一幅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媽媽正在烙餅,并且說出了烙餅的方法“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也就是說總共要烙3張餅。然后小精靈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接下來教材呈現出3個學生互相討論交流的場景。第一個學生說的方法是一張一張地烙:“烙一張餅要6分鐘,烙3張餅要18分鐘。”旁邊的小女孩說:“一張一張地烙太費時間了。”提示學生還可以有更快捷的方法。接下來另一個小女孩給出了她的方法:“可以先烙兩張,再烙一張,這樣省時間。”通過計算學生可以發現這種方法只需要12分鐘,比第一種方法節省了6分鐘。當然,這還不是最優的方法。所以,教材接下來提出: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讓學生繼續探索。這里最好的方法是: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反面。這種方法只需9分鐘。最后,教材提出: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讓學生根據前面的方法獨立思考,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情境圖里的內容。可以提問:烙1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餅呢?使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理解了問題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案,教師可以把各小組匯報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來,讓大家來比較各種方案的優劣。如果學生已經想出了最好的方法,老師對此可以再加以詳細的.分析;如果學生只出現課本上的兩種方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發現更優的方案。
在探索更優的方案時,教師可以這樣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2張餅,就不會浪費時間了。接著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2張餅呢?
也可以讓學生動手實驗試一試,并要求把實踐的結果記錄下來。可以用硬幣、課本或者寫著“正”“反”兩字的橡皮來代表餅,分別用他們的正反面代表烙餅的正反面。學生記錄的方法也可以有不同,可以用圖示的方法,還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記錄(供參考)。通過實驗,可以發現用這種方法烙餅總共只需要9分鐘。
1
2
3
第一次
正
正
第二次
反
正
第三次
反
反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比較上面討論過的各種方法,體會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最后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怎樣安排最節省時間?再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其正確的結果是: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個2個的烙,最后3張餅按上面的最優方法烙,最節省時間。
2.例2。
例2以家里來客人要沏茶的實際素材為背景,提出“怎樣安排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問題,繼續討論如何用優化的思想選擇合理、快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在情境圖下給出了沏茶所要做的各種工序,以及做每件事情所需的時間。然后呈現學生們討論怎樣安排的場面。在這些內容中包含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考方法:首先要明確沏茶的大致順序,也就是說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慮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能同時做的事盡量同時做,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比如“要燒水,必須先洗水壺,接水。”小男孩想:“等待水開的時間可以做點什么呢?”等,提示學生有些事情(燒水和找茶葉、洗茶杯等)可以同時進行。教材還提示可以用流程圖的方式表示解決問題的順序或方案,教給學生設計方案的具體方法。最后,教材讓學生比一比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更合理;再一次揭示了討論這一問題的目的:探討解決問題的優化方案。
教學例2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理解情境圖,可以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出問題。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學生討論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圖例。
接下來可讓學生分小組來設計方案,要讓學生首先思考并討論清楚: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在小組匯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畫箭頭的方法把沏茶的過程圖表示出來,再讓各小組把自己的方案用這種流程圖表示出來,然后在全班展示。
最后,讓學生比較同學們設計的方案,看看每一種方案中,沏茶的順序對不對,所需的時間各是多少。從中選出最佳的方案。下面是參考的答案(當然還可以顯示出時間):
“做一做”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通過小組討論看看誰的方案最合理。
第1題是與例1配合的,意思是:餐廳現在同時來了3位顧客,每人點了兩個菜,而只有兩個廚師,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比較合理呢?與例1的解決方法相同,應先給前兩個人各炒一個菜,接下來給第一個人和第三個人各炒一個菜,最后給后兩個人各炒一個菜。匯報交流時,可以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第2題是與例2對應的,是關于生病吃藥中各項事情的安排問題。這里通過表格的方式給出吃藥時要做的各項事情以及所需的時間,讓學生來合理安排。與例2的解決方法相同,一方面要考慮各項事情的先后順序,比如要先倒水,然后才能等水變溫;另一方面要考慮哪些事情可以同時進行,比如在等開水變溫的時候可以找感冒藥,還可以量體溫,這樣就能節省時間了。
第3題是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體會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并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學生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行業去考慮,但主要還是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身邊的事例中尋找。比如在學校里,打掃衛生時怎樣合理安排各項事情能節省時間,在家里用洗衣機洗衣服時,還可以同時整理房間等等。在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事例教育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例3。
例3是關于排隊論的問題,排隊論是關于隨機服務系統的理論,其中的一項研究是怎樣使服務對象的等候時間最少的問題。教材出示了一個碼頭卸貨的情景: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三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等候時間包括卸船時間)最少呢?教材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來解決。這里卸貨順序的種數是一個排列問題,一共有6種不同的方案,主要是要讓學生從中選出最優的方案。學生可以計算出每種方案中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各是多少,從而找出最優的卸貨順序。
接下來的“做一做”安排了3名同學同時到學校醫務室看病,每人就診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可以使他們的等候時間之和最少。要解決的問題和例3基本相同。
教學例3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然后提出問題: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接著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①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②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在這里卸貨順序的方案是一個排列問題,學生一共可以找出6種不同的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表格的方式羅列出來。可以用船1.船2和船3分別代表三艘貨船(教材圖中從上到下的順序),并讓學生算出每種方案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
方案
卸貨順序
船1的等候時間(時)
船2的等候時間(時)
船3的等候時間(時)
等候時間的總和(時)
1
船1→船2→船3
8
8+4
8+4+1
33
2
船1→船3→船2
8
8+1+4
8+1
30
3
船2→船1→船3
4+8
4
4+8+1
29
4
船2→船3→船1
4+1+8
4
4+1
22
5
船3→船1→船2
1+8
1+8+4
1
23
6
船3→船2→船1
1+4+8
1+4
1
19
然后,讓各小組匯報所找出的最優方案。老師可以提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先卸船1的貨,那么三艘船都要等候8小時;而如果先卸船3的貨,每艘船只需等候1個小時,所以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船開始卸貨,就能使總的等候時間最少。這一點只要求學生有所體會,不作為教學的要求。
接下來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問題,同樣的也可以讓學生用列表的形式給出不同的就診順序,并算出等候時間,從中找出最優的方案。當然如果學生能運用例3里分析的優化思想直接找到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同學開始就診也可以。學生完成設計后,先分小組交流,再在班上匯報。
4.例4。
例4從“田忌賽馬”的故事引入對策論的應用問題,對策論研究的是競爭的雙方各自采取什么對策才能夠戰勝對手。“田忌賽馬”的故事學生可能已經了解,但是并不是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的。在這里,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材首先引導學生回憶這個故事,并讓學生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通過表格的形式列出來,通過比較讓學生看到:雖然在同等級的馬中,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如果拿同等級的馬進行比賽田忌一定會輸,但是田忌所采用的策略卻讓他贏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對策論的方法在這場比賽中的重要性。接下來讓學生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并讓學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列出來,通過對照來找到答案。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獲勝的。最后,教材讓學生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4后面有一個“數學游戲”,讓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每人報的數連續相加起來,最后一個報數使和為10的人就是獲勝者。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思考:如果先報數,采用怎樣的策略能夠確保獲勝?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的應用。
教學例4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田忌賽馬”的故事,也可以請同學來講一講這個故事。讓學生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教材給出的表格上補充完整(見下表)。
齊王
田忌
本場勝者
第一場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第二場
中等馬
上等馬
田忌
第三場
下等馬
中等馬
田忌
接下來讓學生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可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并讓學生把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入表中(見下表,田忌1代表他的第一種策略),并指出每種策略獲勝的一方。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獲勝方
齊王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1
上等馬
中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2
上等馬
下等馬
中等馬
齊王
田忌3
中等馬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田忌4
中等馬
下等馬
上等馬
齊王
田忌5
下等馬
上等馬
中等馬
田忌
田忌6
下等馬
中等馬
上等馬
齊王
老師把各小組匯報的結果展示出來,通過對照學生很容易看到答案。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比如前面提到的乒乓球團體比賽,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說一說。
做“數學游戲”時,教師可以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學生明確方法后,讓同桌的兩人一組來玩這個游戲(每次游戲先報數的人可以交換)。學生對這個游戲方法比較熟悉后,老師再讓學生來做一遍,這時第一個報數的人要思考:要想確保獲勝,第一次應報幾?接下來該怎樣報?另一個人考慮怎樣應對有獲勝的可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可以進行實驗,并在小組中討論。
如果有困難的話,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思考:因為每次可報1或2,那么如果一方報1,另一方就可以報2;一方報2,另一方就可以報1,這樣總能保證每個回合連續兩次報數之和是3。因為誰最后報數使和是10誰獲勝,所以你一定要設法報數使和是7,這樣對方無論怎樣接著報數,你都可以保證最后報數使和是10。同理,要想保證報數使和是7,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報數使和是4,再倒推一步就是一定要先報數1。如果兩個人都清楚這個策略,那么,誰先報誰獲勝。如果對方不知道這個策略,那么在報數的過程中要設法能夠報數使和是7,就可以獲勝。
利用減法原理就是:從最后報數和是10中每次減去3,減去3個3還剩1,即
10-3-3-3=1,用除法表示是:10÷3=3......1
所以第一個報數的人先報1,就可以保證控制局勢。
同理,如果把最后報的數擴大到50,就是50÷3=16......2
所以第一個報數的人先報2,就可以保證獲勝。
依此類推,如果每個人每次可以報2或3,就要把5做除數。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后,教師可以把最后的和10改為30或更大,或者每次可以報2或3,再讓學生試一試。
《數學廣角》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鴿巢原理,學會簡單的鴿巢原理分析方法,運用鴿巢原理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或解釋相關的現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說理等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鴿巢原理的形成過程,體會和掌握邏輯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
3、情感 態度:通過對鴿巢原理的靈活運用,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鴿巢原理”的探究過程,理解鴿巢原理。
教學難點:理解“鴿巢原理”,并對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鉛筆、紙杯、合作探究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 喚起與生成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魔術嗎?今天,黃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一副牌,取出大小王,還剩52張牌,請5個同學每人隨意抽一張,我知道至少有2張牌是同花色的。相信嗎?來,試試看。
2、驗證: 抽取,統計。是不是湊巧了,再來一次。表演成功!
3、至少2張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最少2張,最起碼2張,反過來,同一花色的可能有2張,也可能是3張、4張、5張...,一句話概括就是至少2張)。
確定是哪個花色了嗎 ?(沒有)反正總有一個花色,所以,這個數據不管是在哪個花色出現都證明表演是成功的。
4、設疑: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其實這里面蘊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原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發現!
二、探究與解決
(一)、小組探究:4放3的簡單鴿巢問題
1、出 示: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2、審 題:
①讀題。
②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證明什么?
(我知道了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中,證明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③你怎樣理解“不管怎么放”、“總有” 、“至少”的意思?
“不管怎么放”:就是隨便放、任意放。
“總有”: 就是一定有,不確定是哪個筆筒,這個筆筒沒有那個筆筒會有。
“至少”: 就是最少,最起碼。至少有2支,就是最少有2支,不能少于2支。也可能是3支、4支、甚至5支。
3、探 究:
①談 話:看來大家已經理解題目的意思了,眼見為實,就讓我們親自動手擺一擺、放一放,看看有哪幾種放法?
②活 動:小組活動,四人小組。
聽要求!
活動要求:每個小組都有筆筒和筆,請四個人中面對面的兩人一人扶杯子一人放鉛筆,另外兩人一人口述一人記錄,讓我們齊心協力,擺出所有情況后,對照題目,看有什么發現。
聽明白了嗎?開始!
3、反 饋:匯報結果
同學們辦法真多,有用畫圖法,有用數的分解來表示,都很清晰。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成果?
可以在第一個筆筒中放4支鉛筆,其他兩個空著。這種放法可以說成(4,0,0),(3,1,0),(2,2,0),(2,1,1)(課件逐一出示)
追 問:誰還有疑問或補充?
預設:說一說你比他多了哪一種放法?
(2,1,1)和(1,1,2)是一種方法嗎?為什么?)
只是位置不同,方法相同
5、驗證:觀察這4種擺法,憑什么說“總有一個筆筒中至少有2支鉛筆”?
(1)逐一驗證:
第一種擺法(4,0,0),是不是總有一個筆筒至少2支,哪個?放的最多的筆筒里有4支,比2支多也可以嗎?
符合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第二種擺法(3,1,0),符合。哪個?放的最多的筆筒里有3支,符合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第三種擺法(2,2,0),放的最多的筆筒里有2支, 符合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第四種擺法(2,1,1),放的最多的筆筒里有2支, 符合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符合條件的那個筆筒在三個筆筒中都是最多的。
(2)設疑:我有一個疑問,第一種擺法(4,0,0)放的最多的筆筒里,放有4支,可以說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4 支鉛筆嗎?說成3支也不行嗎?
(3)小結:哦,原來是這樣,要考慮所有擺法,然后在所有擺法中,圈出每一種擺法中最多的,再從最多的里面找到至少數,就能得出這個結論。
所以,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
(二)自主探究:5放4的簡單鴿巢原理
1、過 渡:依此推想下去
2、出 示:把5支鉛筆放進4個筆筒,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 )支鉛筆。
3、猜 想:同學們猜猜看,至少數是幾支?(你說、你說)
4、驗 證:你們的猜測對嗎?讓我們來驗證一下。
活動要求:
(1)思考有幾種擺法?記錄下來。
(2)觀察每一種擺法,能不能從中找出答案。有困難的可以同桌合作。
好,開始。(教師參與其中)。
5、匯 報:把5支鉛筆放進4個筆筒中,共有6種擺法
分別是:5000 、4100、 3200、 3110 、2200、2111
(課件同步播放)
預設:我圈出了每種擺法中,放鉛筆最多的那個筆筒,然后發現,放鉛筆最多的的筆筒里面至少放有2支鉛筆。
6、訂 正:有補充的嗎?噢,我們來看,這6種擺法,把每種方法里放的(停頓)最多的鉛筆圈出來了,分別是5支、4支、3支、2支,從中找到至少數是2支。
7、小 結:恭喜答對的同學!同學們可真是厲害!請看,我們研究了這樣的兩個問題:
①把4支鉛筆放進3個筆筒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有2支鉛筆。會講為什么。
②把5支鉛筆放進4個筆筒,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幾支鉛筆?會求至少數。
不管是對結論的證明還是求解至少數,我們都采用一一列舉的方法,羅列出所有擺法,再通過觀察,得出結論。
(三)、探究鴿巢原理算式
1、談 話:哎,如果這里有 100支鉛筆放進30個筆筒,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幾支鉛筆?
還是讓求至少數,還用一一列舉的方法來研究,你覺得怎么樣?
(好麻煩,是啊, 想想都覺得麻煩!)
2、追 問:數學是一門簡潔的科學,那就請同學們想一想,除了通過操作一一列舉出來,有沒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找到結果呢?
其實,我們剛才已經和那一種方法見過面,以4放3為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每一種擺法,分別找一找,哪一種擺法最能說明: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放有2支鉛筆呢?
3、平均分:為什么這樣分呢?
生:我是這樣想的,先假設每個筆筒中放1支,這樣還有1支,這是無論放到哪個筆筒,那個筆筒中就有2支了,所以我認為是對的。(課件演示)
師:你為什么要先在每個筆筒中放1支呢?
生:因為總共只有4支,平均分,每個筆筒只能分到1支。
師:為什么一開始就要去平均分呢?
生:平均分,就可以使每個筆筒中的筆盡可能少一點。也就有可能找到和題目意思不一樣的情況。
師:我明白了,但這樣能證明總有一個筆筒中肯定會有2 支筆,怎么就證明了至少有2支呢?
生:平均分已經使每個筆筒中的筆盡可能的少了,如果這樣都符合要求,那另外的情況肯定也是符合要求的了。
師:看來,平均分是保證“至少”數的關鍵。
4、列式:
①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4÷3=1……1 1+1=2
②講講算式含義。
a、指名講:假設把4支鉛筆平均放進3個筆筒中,每個筆筒放1支,剩下的`1支就要放進其中的一個筆筒,1+1=2,所以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2支鉛筆。
b、真棒!講給你的同桌聽。
5、運 用:把5支鉛筆放進4個筆筒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至少有幾支鉛筆 請用算式表示出來。
5÷4=1……1 1+1=2
說說算式的意思。
a、同桌齊說。
b、誰來說一說?
師:我們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這種方法更為快捷、簡明。
(四)探究稍復雜的鴿巢問題
1、加深感悟:我們繼續研究這樣的問題,邊計算邊思考:這樣的題目有什么特點?結論中的至少數是怎樣得到的?
2、題組(開火車,口答結果并口述算式)
(1)6支鉛筆放進5個筆筒里,總有一個筆筒里面至少有支鉛筆
(2)7支鉛筆放進5個筆筒里,總有一個筆筒里面至少有支鉛筆
7÷5=1…… 2 1+2=3?
7÷5=1…… 2 1+1=2
出現了兩種答案,究竟那種正確?同桌商量商量。不行我再救場(學生討論)
你認為哪種結果正確?為什么?
質 疑:為什么第二次還要平均分?(保證“至少”)
把鉛筆平均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啊。
(3)把筆的數量進一步增加:
8支鉛筆放5個筆筒里,至少數是多少?
8÷5=1……3 1+1=2
(4)9支鉛筆放5個筆筒里,至少數是多少?
9÷5=1……4 1+1=2
(5)好,再增加一支鉛筆?至少數是多少?
還用加嗎?為什么 10÷5=2 正好分完, 至少數是商
(6)好再增加一支鉛筆,,你來說
11÷5=2……1 2+1=3 3個
①你來說說現在至少數為什么變成3個了?(因為商變了,所以至少數變成了3.)
②那同學們再想想,鉛筆的支數到多少支時,至少數還是3?
③鉛筆的支數到多少支的時候,至少數就變成了4了呢?
(7)把28支鉛筆放進5個筆筒里,總有一個筆筒里面至少放進(? )支鉛筆。28÷5=5……3 5+1=6
(8)算的這么快,你一定有什么竅門?(比比至少數和商)
(9) 把m支鉛筆放進n個筆筒里,總有一個筆筒里面至少放進(? )支鉛筆。(商+1)
3、觀察算式,同桌討論,發現規律。
鉛筆數÷筆筒數=商……余數” “至少數=商+1”
你和他們的發現相同嗎?出示:商+1
4、質疑:和余數有沒有關系?
(明確:與余數無關,因為不管余多少,都要再平均分,所以就用“商+1”)
(五)歸納概括鴿巢原理
1、解答:那現在會求100支鉛筆放進30個筆筒中的至少數了嗎?
100÷30=3…… 10 3+1=4 至少數是4個
(因為把100支鉛筆平均放進30個筆筒中,每個筆筒屜放3支,剩下的10支在平均再放進其中10個筆筒中。所以,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筆筒里至少放進4支鉛筆。)
2、推廣:
剛才我們研究了鉛筆放入筆筒的問題,其他還有很多問題和它有相同之處。請看:
(1)書本放進抽屜
把8本書放進3個抽屜,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3本書。為什么?
8÷3=2……2? 2+1=3
(因為把8本書平均放進3個抽屜,每個抽屜放2本,剩下的2本就要放進其中的2個抽屜。所以,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3本書。)
(2)鴿子飛進鴿巢
11只鴿子飛進4個鴿籠,至少有幾只鴿子飛進同一只鴿籠?
11÷4=2……3? 2+1=3
答:至少有 3只鴿子飛進同一只鴿籠。
(3)車輛過高速路收費口(圖)
(4)搶凳子
書、鴿子、同學就相當于鉛筆,稱為要放的物體,抽屜、鴿籠、凳子就相當于筆筒,統稱為抽屜。物體數量大于抽屜數量,類似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解答。
3、建立模型:鴿巢原理:
同學們發現的這個原理和一位數學家發現的一模一樣,讓我們追溯到150多年以前:
知識鏈接:(課件)最早指出這個數學原理的,是十九世紀的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從這么平凡的事情中發現的規律,就把這個規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以上這些問題有相同之處,其實鴿巢、抽屜就相當于筆筒,鴿子、書就相當于鉛筆。人們對鴿子飛回鴿巢這個事例記憶猶新,所以像這樣的數學問題就叫做鴿巢問題或抽屜問題,它被廣泛地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運用這一規律能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驚異的結果。
揭示課題:這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第五單元數學廣角——鴿巢問題,它們里面蘊含的這種數學原理,我們就叫做鴿巢原理或抽屜原理。
5、小結:分析這類問題時,要想清楚誰是鴿子,誰是鴿巢?
有信心用我們發現的原理繼續接受挑戰嗎?
3、鞏固與應用
那我們回頭看看課前小魔術,你明白它的秘密了嗎?
1、 揭秘魔術:一副牌,取出大小王,還剩52張牌,你們5 人每人隨意抽一張,我知道至少有2張牌是同花色的。
答:因為把5張牌,平均分在4個花色里,每個花色有1張,剩下的1張無論是什么花色,總有一個花色至少是2張。
正確應用鴿巢原理是表演成功的秘密武器!
2、飛鏢運動
同學們玩過投飛鏢嗎?飛鏢運動是一種集競技、健身及娛樂于一體的紳士運動。
課件:張叔叔參加飛鏢運動比賽,投了5鏢,成績是41環,張叔叔至少有一鏢不低于(? )環。
在練習本上算一算,講給你的同桌聽聽。
誰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5相當于鴿巢,41相當于鴿子。把......)
41÷5=8……1? 8+1=9
在我們同學身上也有鴿巢問題,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六年級的情況。
3、我們六年級共有367名學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學生。
(1)六年級里至少有兩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2)六(2)班中至少有5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個月。
他們說的對嗎?為什么?
同桌討論一下。
誰來說說你們的想法?
1、367人相當于鴿子,365、或366天相當于鴿巢......
2、49人相當于鴿子,12個月相當于鴿巢......)
真理是越辯越明!
3、星座測試命運
說起生日,我想起了現在非常流行的星座。采訪幾位同學,你是什么星座?
你用星座測試過命運嗎?你相信星座測試的命運嗎?
我們用鴿巢原理來說說你的想法。
全中國13億人,12個星座,總有至少一億以上的人命運相同。盡管他們的出身、經歷、天資、機遇各不相同,但他們卻具有完全相同的命,可能嗎?這真的很荒謬。用星座測試命運,充其量是一種游戲娛樂一下而已,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4、柯南破案:
“鴿巢問題”的原理不僅在數學中有用,在現實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看,誰來了?
(課件)有一次,小柯南走在大街上,無意間聽到了一位老大爺和一個年輕人的對話:
年輕人:大爺,我最近急用錢,想把我的一個手機號賣掉,價格500元,請問您要嗎?
大爺:是什么手機號呢?這么貴?
年輕人:我的手機號很特別,它所有的數字中沒有一個數字重復......所以才這么貴的!
老大爺:哦!
聽到這里,柯南馬上跑過去悄悄提醒老大爺:“大爺,這是一個騙子,您要小心!”并且馬上報了警,警察趕到后調查發現這個人果真是個騙子。
聰明的你,知道柯南是根據什么判斷那個年輕人是騙子的嗎?
(手機號11位數字相當于鴿子。0-9這十個數字相當于鴿巢,11÷10=1…1? 1+1=2,總有至少一個數字重復出現。)
4、 回顧與整理。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鴿巢問題”,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的類似于“鴿巢問題”這樣的知識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只要你留心觀察加上細心思考,一定會在平凡的事件中有不平凡的發現,也能創造一條真正屬于你自己的原理!
下 課!
板書設計:
鴿? 巢? 問? 題
物體? 抽屜 至少數
4? ÷ 3 =? 1……1 1+1=2?
5? ? ÷ 4? =? 1……1? ? ? 1+1=2?
7? ? ÷ 5? =? 1……2? ? ? 1+1=2
9 ÷ 5? =? 1……4? 1+1=2
11 ? ÷? 5? =? 2……1 ? 2+1=3
28 ÷ 5? =? 5……3? 5+1=6
100 ? ÷ 30? =? 3……1 3+1=4?
m ÷ n = 商……余數? 商+1
《數學廣角》教案6
教學目標
1、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日常生活中常常通過一個現象或是一句話就能推測出未知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今天我們學習推理。
二、新課:
1、出示例題1:把知道的信息說一說。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拿的是語文,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請猜一猜小剛拿的是( )書,小麗拿的是( )書。
2、請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師:從三個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么書嗎?
師::從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問:小麗拿的是什么書?
4、教師小結:通過分析同學說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推理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師如果我們只分析小剛說的話,而不看小紅說的話,
能得正確的`答案嗎?
5、小結:在簡單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進行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答案。5、做一做。
1)歡歡、樂樂和笑笑是三只可愛的小狗。體重分別是7千克、5千克、9千克。樂樂比歡歡重,笑笑最輕。你能寫出他們的名字嗎?
2)小冬、小雨和小偉三人分別在一、二、三班,小偉是三班的,小雨下課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幾班的?
三、練習。
1、游戲——幫小動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貓、小羊、貓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說:貓在我的左邊。
小羊說:我家的左邊是熊貓家,右邊是小兔家。
小兔說:右數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幫他們找到各自的新家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公雞、小羊、熊貓、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們住在賓館里的1—5號房間,服務員告訴他們:熊貓住的不是1、3、5號,梅花鹿住的號碼比熊貓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邊,公雞住的離熊貓最近,熊貓住在公雞的右邊。
猜一猜,這幾只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四、動筆練習。
思考題:甲、乙、丙三位老師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已知:1、每個老師只教一門課。
2、甲上課全用普通話。
3、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師,她比數學老師年輕。
請問三位老師各教什么課?
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第九單元數學廣角推理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到大家,同時祝大家學業進步!
《數學廣角》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材(四上)112的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4、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體會優化思想。
教學難點:
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探究用表格
學具準備:
三張圓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同學們家里有廚房嗎?你們進過廚房嗎?進去做什么?廚房里有什么數學問題嗎?
2、我們來看看王華家廚房里的數學問題。(課件出示例1圖)中午放學回家,王華發現媽媽正在廚房準備烙餅。(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觀察、理解圖中的內容。
(這一環節是通過創設出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烙餅這一事例,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處于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狀態。)
教師提問:“媽媽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小結:我們烙兩張餅時,可以先同時烙餅的正面,用了3分鐘;再同時烙餅的.反面,用了3分鐘這樣烙兩張餅就需要6分鐘。
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幾張餅呢?” “要烙3張餅,鍋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張餅,那3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
讓學生用發的圓片烙一烙,同桌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圓片的正、反面上分別寫著正、反兩字來代表餅的正、反面。)教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說)
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我們就把(烙3張餅所需時間最短的)這種方法,叫快速烙餅法。(教師板書快速烙餅法)
教師用課件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并小結:先把餅1、餅2同時放進鍋里,先烙餅1、餅2的正面,3分鐘后,取出餅1,放入餅3,再同時烙餅2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3分鐘后,餅2烙好了,取出餅2,再放入餅1,再同時烙餅1和餅3的反面,又過了3分鐘,餅1和餅3烙好了,這樣烙3張餅就用了9分鐘。
師:老師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餅法)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現了什么?
(1、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2、用的時間短。)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說給你的同桌聽。
(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拓展延伸:
師:(出示表格,邊說邊點擊表格)剛才烙2張餅時可以2張2張烙,所需時間是6分鐘,烙3張餅時可以用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所需時間是9分鐘。想一想,如果烙4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
學生發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5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小組活動,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6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學生發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7張餅、8張餅10張餅最少需幾分鐘?”
(通過以上活動,可以使學生找到最優方法,體會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在這樣過程逐步形成課件表格.餅數
2 3 4
同時烙兩張餅 快速烙餅法 兩張兩張地烙
先烙兩張,后三張用快速5 烙餅法
兩張兩張地烙
18 15
烙 餅 方 法
最少所需的時間(分)
6 9 12
7 8 9 10
21 24 27 30
4、探究規律。
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給學生啟示:
1、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和烙餅所需要的時間,你發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充分交流探討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省時間。
得出結論:每多烙一張餅,時間就增加3分鐘,用餅數乘烙一面餅所用的時間,就是所用的最短時間。(餅數×3=所需最少的時間。)
教師:“誰能很快地說出烙11張餅用多長時間?烙15張餅呢?”
(通過拓展性的設問,既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也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時間和空間。)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數學廣角》教案8
一、教學內容
抽屜原理。
二、教學目標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
三、具體編排
1.例1及“做一做”。
例1借助把4枝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文具盒里至少放進2枝鉛筆的情境,介紹了一類較簡單的“抽屜問題”。為解釋這一現象,教材呈現了兩種思考方法:“枚舉法“與“反證法”或“假設法”。
教學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對枚舉法和假設法進行比較,并通過逐步類推,使學生逐步理解“抽屜問題”的“一般化模型”。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個“鴿巢問題”,學生可利用例題中的方法遷移類推。
2.例2及“做一做”。
本例介紹了另一種類型的“抽屜問題”,即“把多于個的物體任意分放進個空抽屜(是正整數),那么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1)個物體。”教材提供了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3本書的情境。仍用枚舉法及假設法探究該問題,并用有余數除法的形式5÷2=2……1表達出假設法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類推解決“把7本書、9本書放進2個抽屜的問題”。
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假設法最核心的思路是把書盡量多地“平均分”給各個抽屜。
“做一做”中“抽屜數”變成了3,要求學生在例2思考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遷移類推。
3.例3。
例3是“抽屜原理”的具體應用,也是運用“抽屜原理”進行逆向思維的一個典型例子。
教學時,先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與“抽屜原理”有怎樣的聯系,可先讓學生自由猜測、再驗證。逐步將“摸球問題”與“抽屜問題”聯系起來,找出這里的“抽屜”是什么,“抽屜”有幾個,再應用前面所學的“抽屜原理”進行反向推理。
四、教學建議
1. 應讓學生初步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在小學階段,雖然并不需要學生對涉及到“抽屜原理”的相關現象給出嚴格的、形式化的證明,但仍可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方式進行“就事論事”式的解釋。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學具、實物操作或畫草圖的方式進行“說理”。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習較嚴密的數學證明做準備。
2. 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抽屜問題”的變式很多,應用更具靈活性。但能否將這個具體問題和“抽屜問題”聯系起來,能否找到問題中的具體情境和“抽屜問題”的“一般化模型”之間的內在關系是影響能否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先判斷某個問題是否屬于用“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的范疇,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尋找隱藏在其背后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型。
3. 要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抽屜原理”的應用廣泛且靈活多變,因此,用“抽屜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要找到實際問題與“抽屜問題”之間的`聯系并不容易。因此,教學時,不必過于追求學生“說理”的嚴密性,只要能結合具體問題把大致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更要允許學生借助實物操作等直觀方式進行猜測、驗證。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4)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4)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1)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1)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2)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2)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3)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3)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第十單元 第五課時 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第119頁的應用廣角,第27~31題,及自我評價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獲取知識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應用廣角
1、問:你在生活中發現過哪些數學問題嗎?
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2、完成第27題
(1)課前預先布置學生按要求去調查
(2)課上,讓學生分組匯報調查得到的數據
學生根據數據計算,完成填空
(3)分析:從這些信息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相關的信息有什么好處?
3、完成第28題
收集一些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組里交流
4、完成第29題
根據本校一年級的班級數,讓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讓每個小組調查一個班級的數據。
全班交流,統計分別知道三個應急電話號碼的人數,再讓學生按要求計算。
5、完成第30題
(1)每位學生帶一張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讀題,思考:剪去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幾厘米?
(2)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這個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這個紙盒用了多少硬紙板?
這個紙盒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評價
1、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對照書上的幾個要求,給自己評一評,看看分別能得幾顆星。
2、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別成功的?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經驗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獲和進步?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進和努力的?
《數學廣角》教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材第99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來學習。如在例1中安排了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景,在做一做中安排了學生握手的活動。
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電話機超過多少電話號碼就要升位等等。可采取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數學思考: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與態度: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
教學準備:數字卡片、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去數學廣角參觀一次比賽。板書:數學廣角》在去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呢!碰到困難時,我們共同解決,好不好?我們去車站坐車吧。每張車票是2.50元。現在我們有這些面值的錢,可以怎樣付錢?你有幾種方法?(課件: 1元、5角、2角、1角)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多種答案,如一張2元一張5角,兩張1元兩張2角一張1角等)
這些與順序無關的,叫組合。板書:組合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找到啟示。
二、展開活動,探索新知
(一)探索1、2組成的兩位數
師:你們要上車呀,還要猜出密碼才能把門打開,這扇門的密碼,是由一個兩位數組成的,猜對了就可以打開車門。提醒你們這個兩位數是由數字1和2組成的,(生再猜,12和21,)這個兩位數與10很接近,你們說是多少?(12)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比較快的把數排列出來)
(二)探索1、2、3能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1、用1、2、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呢?
2、教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
從數字卡片中任選兩張卡片,你能組成什么數?可以與小組同學討論,并把結果記錄下來。(學生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3、引導學生動腦,找規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多而不重復。
4、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并總結擺數的方法。
5、小組匯報。
6、師生總結:按照一定順序找的數多而不重復。
7、小結:這些與順序有關,我們叫排列。板書:排列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不能一次把這些兩位數排列出來,通過動手并記錄找出排列的最佳方法,可能有學生會想到用計算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活動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小組合作,鞏固發展
1、握手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衣服搭配
運動員們馬上要參加比賽了,但是小紅不樂意了,他看小清、小明都穿得這么漂亮自己不美,心里不舒服,小朋友們,你們愿意為小紅重新選一套衣服嗎?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2件衣服,2件褲子,一共有幾種穿法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打開書本101頁,可以擺一擺,也可以連線,也可以用序號的方法)
3、比賽場次
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如果3位運動員,每兩人比一場,一共要進行幾場比賽呢?生看書上101頁第2題。
[設計意圖]: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拓展練習
小朋友們如果我也參加比賽,四個人每兩個人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進行幾場呢?
五、課堂小結
比賽結束了,我們馬上就要離開數學廣角了,離開之前,你有什么感受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數學廣角》教案10
今天我當家
——數學廣角《怎樣安排合理》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12-114頁“數學廣角”。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做早餐、沏茶、烙餅等家務勞動的分析、研究,體會如何安排節省時間。
2.了解運籌思想、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每組學生準備1口“鍋”、3個“餅”(硬紙模型)。
教學過程:
一、當家中的“省時”策略
1、早餐
課件播放小學生明明在“叮叮”的鬧鐘聲中起床,一邊忙亂地做事,一邊自言自語:“今天我自己當家,一定要做得像媽媽那樣好。怎么安排呢?先洗臉刷牙吧!哦,該點火煮雞蛋啦!(做等待狀)快熟吧!噫,不能急,平常媽媽說雞蛋要多煮一會兒,才能預防禽流感呢!只有再耐心等一會兒啦!呀,還要用微波爐熱牛奶呢!終于可以吃飯啦!好香呀!不好,要遲到啦!快走!”
電腦出示明明一大早耗時43分所做家務情況。
(1)師:“明明為什么會遲到?你能幫他出個主意嗎?”
生答,教師出示改進方案:
(2)師:“為什么要把洗臉刷牙、熱牛奶與煮雞蛋同時進行呢?”
生:“因為利用等待雞蛋煮熟的時間洗臉刷牙和熱牛奶,就可以節省13分鐘,現在總共只要30分。”
師:“真是當家才知‘時間’貴呀!不過,只要合理巧妙地安排,時間是可以節省下來的。明白了這一點,明明以后做早餐完全不必那樣慌慌忙忙了。”(板書課題:怎樣安排合理)
2、沏茶(教科書例題2)
課件展示:中午,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讓明明燒水沏茶。明明小聲嘀咕:“這次我得好好安排安排。
我們來看看明明沏茶需要干些什么。電腦出示沏茶所需的工序(略)。
(1)師:“沏茶的工序這么多?怎樣安排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呢?”
(2)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間交流。
(3)全班交流。
[預設:]
生1:“我們認為只用9分鐘就能讓客人喝上茶。先燒水,在等待水燒開的8分鐘里就可完成洗水壺、接水、洗茶杯、找茶葉四件事,然后用開水沏茶花1分鐘,共用9分鐘。”
生2:“我們不同意他們小組的意見。水壺還沒洗、里面又沒有水,能放到鍋里燒嗎?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先洗水壺、接水,再燒水,燒水的同時只能做洗茶杯、找茶葉兩件事,然后用開水沏茶花1分鐘,共需要11分鐘。”
(4)師:“你們覺得哪一組講得有道理?”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下圖。
(5)教師小結:“對!我們首先得分清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必須先做,哪些事情可以與其它事情同時做,再作出相應安排。”
3、烙餅(教科書例題1)
師:“看來,當家真不那么簡單!烙餅中又有什么學問呢?”
電腦出示關于烙餅的一些要求。
(1)師:“烙1個餅要用多少時間呢?”
生齊:6分鐘。
(2)師:“烙2個餅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怎樣烙?”
生齊:“還是6分鐘。把兩個餅一起放進鍋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3)師:“如果烙4個餅最少要用多少分鐘?怎樣烙?”
(4)師:“6個餅呢?8個餅呢?當餅的個數是雙數時,所需時間與烙2個餅所需時間有什么關系?”(餅的個數是2的幾倍,就要用幾個6分鐘。)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小結:“剛才我們都是每次烙兩個餅,前兩個餅的兩面都烙熟后,再烙后兩個餅。為了進一步研究的方便,我們暫且把這種烙法稱為一次成型法。”
(5)師:“現在明明要烙3個餅,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怎樣烙?”
(指名一位學生上臺演示)
[預設:]
如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不對!烙3個餅不應該是12分鐘,只要9分鐘。”
師:“你為什么認為只要9分鐘?”
生:“如果像他這樣烙,在烙第三個餅的`時候,鍋的一半位置是空著的,這不浪費了時間嗎?我把前兩個餅烙熟一面后,馬上換上第三個繼續烙;然后將取出的那一個放回鍋里和第三個一起烙另一面。鍋就不會有空位,所以只要9分鐘。”
師:“你們聽明白他的意思了嗎?這種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大家動手試一下吧!為便于操作,建議各小組在試驗中給每個餅編號、并安排專人記錄烙餅步驟及所需時間。”
如沒有學生想出這種最佳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
(6)各小組策劃安排,再交流,并請一個小組上臺用“鍋”和“餅”演示。
根據學生匯報,老師小結:
第一步:烙1、2號餅的正面,用3分鐘。
第二步:把2號餅暫時取出,把3號餅放入,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又用3分鐘。
第三步:取出1號餅,放入2號餅,烙2、3號餅的反面,用3分鐘。
一共用9分鐘。
(7)師:“只烙熟某個餅的一面,就換上其它餅繼續烙。我們也給這種烙餅方法起個名好嗎?”
生:“交替成型法、兩次成型法、替換法……”
師:“好!姑且叫它‘交替成型法’吧!這種烙法與一次成型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節省時間呢?”
(8)師:“那么烙5個餅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烙7個餅呢?……”
生答,教師板書:
張數
1
2
3
4
5
6
7
8
……
分鐘
6
6
9
12
15
18
21
24
……
(9)師:“當餅的個數是單數時,所需時間有什么規律?怎么烙?”
[預設:]
生1:“餅的個數是單數時,都可以先兩個兩個地烙(一次成型法),最后剩下3個餅,是單數個,采用交替成型法來烙。”
生2:“我發現餅的個數是單數時,有幾個餅,所需時間就是幾個3分鐘,它的規律和烙雙數個餅時一樣。”
生3:“除了1個餅以外,烙餅所需的分鐘數都等于餅的個數乘3。”
(10)師:“生2和生3的發現很有價值,那為什么無論餅的個數是雙數還是單數,所需分鐘數都等于餅的個數乘3呢?”
[預設:]
生1:“只有烙1個餅時鍋才空著一部分,而烙兩個以上的餅都有可通過合理安排始終不讓鍋里出現空位。所以每增加一個餅,時間只增加3分鐘。”
生2:“實際上一次成型法也好,交替成型法也好,都是為了使這口鍋在烙餅時一直不會有空位。”
二、實踐運用策略
1、師: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合理安排可以節省時間的事例呢?
生相互交流。
生:我打開電腦邊聽音樂邊上網下載資料;
在家拖地板和用自動洗衣機洗衣服可同時進行;
在車站等車時記英語單詞;
……
2、你對下面幾件事情有什么好的建議?
(1)兩個小孩到肯德基餐廳吃飯,甲說:“我們快去排隊買吃的吧!”乙說:“我們應該趕快去尋找座位才對!”
(2)如何安排炒菜順序?
(4)教材第114頁“做一做”的第1題:怎樣給餐廳里的三位客人安排炒菜順序才合理?
(題略,教科書第114頁“做一做”第一題。)
小組1:“可以安排兩個廚師給1、2號桌分別炒一個菜;再分別給2、3號桌炒一個菜;再分別給1、3號桌炒一個菜。這樣就比較公平,不會讓任何一位客人等待的時間特別長。”
小組2:“我們不同意。因為2號桌是位老人,所以先讓兩個廚師都給2號桌炒菜;再分別給1、3號桌的客人炒菜。這樣對兩位年輕顧客還是公平的。”
……
師:剛才我們有的從客人等待時間長短的角度,有的從尊敬老人的角度談了各自的意見,都很有道理。
三、提升“合理”、拓展認識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行為嗎?你對此有何想法?
1、為了節省時間,強強在乘車時認真看書。
2、為了提高學習質量,紅紅邊吃飯邊看《少兒英語電視》節目。
……
教師小結:合理安排不但要考慮節省時間,也要考慮人的安全和身體健康。
《數學廣角》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108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重復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解決重復問題的解決策略,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
2、使學生學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圖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體驗數學的圖形美、簡潔美,增強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會用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成數學問題,先請兩生兩把椅子玩搶椅子的游戲,發現椅子數和人數一樣游戲無法玩?
再通過加四人選一人的猜拳游戲留下一個人的游戲。學生猜拳,搶椅子。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質疑
3位同學搶椅子,4位同學參加了猜拳游戲,請這7位同學站起來。怎么是6個人呢?少了一個人,那位同學哪去啦?
學生解釋,師故作糊涂狀,引導多人解釋,辯析。
1、站圈
師出示呼拉圈。請參加搶椅子的同學站到這里來,參加猜拳游戲的站到另一個圈中。發現一個圈中少了一個人,怎么辦呢?
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
等兩個呼拉圈交叉后,再請學生解釋,明確認識。
2、畫圖
讓學生將呼拉圈抬起來,給大家看。這兩個圈怎么樣了?左邊這個圈表示的是什么?右邊呢?中間這部分表示什么?
將它畫在黑板上。
生活中的呼拉圈變成了數學圈。認識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3、貼名,理解圖
請剛才參加搶椅子的同學將他們的名字貼到相應的位置,參加猜拳游戲的同學也貼。預計會出現兩種情況:
A貼對了。指名解釋。
B貼了兩張。怎么樣表示才對呢?引導學生理解“重疊”。
4、理算法
參加這兩項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用算式表示呢?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列式,并理解其含義。
由此引出課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出示教師課前調查的兩幅圖,引導學生理解圖的含義,區別重疊與不重疊兩種情況。(喜歡吃肉與喜歡吃菜的'同學名單,分別放在兩個集合圈中)
2、解決動動物園里的數學問題:你選擇哪幅圖?為什么?進一步理解重疊現象。
3、文具店里的數學問題。(看書做)
4、運動會上的數學問題:我們班參加跳繩比賽的有8人,參加跑步比賽的有6人,參加這兩項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師展示動態集合圖,滲透動與不動的觀點,拓展學生的思維。
四、評價小結。
評價學生表現情況,簡單小結。
《數學廣角》教案12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9頁的“數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學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字卡片來排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不少學生通過平時的奧數輔導都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地排列。再如組合題中用錢買物品等,學生基本上都能準確地回答出結果。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于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并在設計“擺數”、“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
三只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3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猬、小鴨、小雞)小刺猬、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三個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猬沒帶傘,怎么辦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①小雞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②小鴨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雞自己打一把傘。③小鴨和小雞拼一把傘,小刺猬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只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后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教學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活動
師:三只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現大門緊閉,門上還掛著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著什么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為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密碼就是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只小動物都犯傻了,怎么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么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后,再小組內交流匯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全寫出來,當然重復的數字不用再寫,然后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后小組匯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在所有的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么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找密碼的過程。
師:那么剛才你們擺兩位數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后,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么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么擺的,學生出現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后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后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隨便擺一個看一個的。或者是這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讓剛才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才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教學設計意圖:既然是數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現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猬邊握手邊在想:“我們三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猬的頭上打個問號。)
▲ 學生猜好后,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握手的次數,找出答案。最后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時用了3個數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后得出:兩個數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只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比較,找出區別,在區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四、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101頁第1題,問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練習設計意圖:通過“搭配衣服”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出示實物投影)一張5元,4張2元的紙幣及3個1元的硬幣,還有一輛標價為8元的跑車。
(1)買1輛玩具跑車夠嗎?買2輛夠嗎?
(2)如果買1輛,可以怎樣付錢?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把書中的“做一做”中的買“5角錢的拼音本”改為買“8元的玩具跑車”,在鞏固簡單組合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估算的練習,提高了這道練習題的層次,訓練學生多元化、多角度綜合地考慮和解決問題。)
《數學廣角》教案13
教學內容:
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材第112頁的內容及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第2~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探索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教學難點:
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后,會正確使用天平解決問題。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
(1)出示教材第112例2:9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保證一定能找出次品?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假想,積極發言。
2.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零件里的次品?
(2)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利用推理:把9個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別是3個,3個,3個。天平兩邊各放3個,天平平衡,則次品在另3個零件中,再從3個中拿出2個,在天平兩端各放1 個,天平平衡,剩下一個零件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稱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個當中,拿出其中兩個,在天平兩端各放一個。如果平衡,則剩下一個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則重的那個是次品。
(4)你還有什么其他方法嗎?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112頁做一做。
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的第2~6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你收獲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
《數學廣角》教案14
教學目標:
(一)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二)能借助連線、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三)在簡單的推理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條理的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四)使學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游戲:猜猜我的年齡?
來猜一猜吧!哦,有這么多答案,看來大家沒辦法確定老師的年齡,給你一個提示:36、37這兩數中有一個是老師的年齡。
有兩種可能,老師再給你一個信息,我今年不是36歲,現在答案一樣,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像這樣根據一些信息提示,得出一些結論,這樣的方法叫推理!
認識他嗎?著名偵探柯南,他就是通過自己敏銳觀察力和邏輯推理偵破了一個個撲朔迷離的案件,今天他也給我們帶來了數學推理挑戰題,有信心嘗試嗎?
(一)初級挑戰
生活中的推理;
(二)中級挑戰
教師利用課件呈現例1,出示例題1
師:同學們,我們認真閱讀,然后告訴老師,從題目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書,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
生:有三個小朋友,分別是:小紅、小麗、小剛。
生:他們三人各拿一本。
師:下面三人各拿一本,這個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們三人拿的書都不相同。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三個小朋友都說了什么話?
生: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書。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師:題目中要讓我們求什么?〔問題:小麗拿的是什么書?小剛呢?〕
師:很好,那他們到底拿的是什么書呢?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完成學習單
2、完成后,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活動,匯報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
生 1: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小麗和小剛拿的 就是數學與道德與法治,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她肯定拿的就是道德與法治了,剩下的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了。
生 2:用連線的方法
我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然后根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所以小紅就與語文書連在一起了,剩下的小麗和小剛就只能連數學和道德與法治了,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那小麗肯定拿了道德與法治了,再連上線,最后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了,再連上線。
生3:用表格法(小紅拿的是語文書,所以先在小紅下打勾,那小麗和小剛拿的 就是數學與道德與法治,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她肯定拿的就是道德與法治了,剩下的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了
師:孩子們,再來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找完數學信息后,部分同學選擇了用連線法跟表格的方式來進行整理,這樣做可以讓我們把信息整理得更加地〔清楚、簡潔〕。
先從哪個條件開始呢?
三個同學都是從“小紅拿到是語文書”找到關鍵條件,把能確定的就先確定。〔板書:先確定〕
師:接下來呢?就剩下數學書和道德與法治書了,而小麗又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小麗拿的肯定是道德與法治書了;又在剩下的條件中,根據已給的條件,能排除的先排除。〔板書:排除〕
最后因為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小麗拿的是道德與法治書,所以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最后我們推出結論。
剛才同學們很厲害,表現這么棒,柯南送給大家一首兒歌,一起念念。
掌握了推理技巧和方法,我們一起練練手:
1、試一試
指明學生讀題后,認真思考,同時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呢?用什么方法?并且請一名同學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考慮的?
生:用連線法,把三只狗的名稱和重量分別寫成兩行,因為笑笑是最輕的,所以笑笑和5千克連在一起,樂樂比歡歡重,樂樂就與9千克連在一起,剩下的歡歡就與7千克連在一起。師:同學們,說的真好!
2、猜一猜
師: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他們分別是三種顏色中的一個。
師:哪個圖形,我們最能先判斷出來,為什么?
生:綠色的是圓形,因為綠色露出來的是半圓,下面肯定也是半圓,
師:發現的非常好!那紅色和藍色能不能判斷?生:不能。
師:下面請聽老師一個提示:〔出示課件:藍色說:我不是三角形。〕現在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法寫下來。
學生展示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讓學生盡量說出直接閱讀后就知道的和連線法,以及表格法〕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教師點擊課件把信封拿掉,顯示結果〕
師:小朋友真棒!太厲害了!同學們現在跟老師一起說一說,綠色的是圓形,剩下三角形和長方形,藍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紅色的是三角形。最后藍色的一定是長方形。
(三)終級挑戰
讀題后,同桌兩人利用學習單里的卡片擺一擺,驗證你的想法,寫下數字密碼。
并指名一位同學上臺演示,說說你的推理過程。
恭喜同學們,闖關成功。
(四)小游戲
三人游戲,三頂不同顏色的帽子,閉眼,每人分別戴上一頂,根據同伴帽子的顏色,猜自己帽子的顏色,
(五)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開心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是呀,我們個個都成為了小偵探。推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決更多的問題。
《數學廣角》教案15
第一課時《抽屜原理》
教學內容:教材第70、71頁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
2、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操作發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認識“抽屜原理”。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抽屜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若干根小棒,4個紙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老師組織學生做“搶椅子”游戲( 請3位同學上來,擺開2條椅子),并宣布游戲規則。
師:象這樣的現象中隱藏著什么數學奧秘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原理。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一)出示例1:4枝鉛筆,3個文具盒。
1、觀察猜測
猜猜把4枝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會存在什么樣的結果?
2、自主探究
(1)提出猜想:“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文具盒里至少放進2枝鉛筆”。
(2)小組合作操作驗證:請拿出鉛筆和文具盒小組合作擺一擺、放一放。
(3)交流討論,匯報。可能如下:
第一種:枚舉法。
用實物擺一擺,把所有的擺放結果都羅列出來。
第二種:假設法。
如果每個文具盒中只放1枝鉛筆,最多放3枝。剩下1枝還要放進其中的一個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鉛筆放進枝同一個文具盒。
第三種:數的分解。
把4分解成三個數,共有四種情況,(4,0,0)、(3,1,0)、(2,2,0)、(2,1,1),每一種結果的三個數中,至少有一個數是不小于2的。
(4)、比較優化。
請學生繼續思考:如果把5枝鉛筆放進4個文具盒,結果是否一樣呢?把100枝鉛筆放進99個盒子里呢?怎樣解釋這一現象?
師:為什么不采用枚舉法來驗證呢?
數據較小時可以采用枚舉法,也可用假設法直接思考,而當數據較大時,用假設法思考比較簡單。
3、引導發現
只要放的鉛筆數比盒子的數量多1 ,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放進2枝鉛筆。
(二)出示例2: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幾本書? 7本書會怎樣呢?9本呢?
1、學生嘗試自已探究。
2、交流探究的結果,可能如下:
1)枚舉法。
共有3種情況。在任何一種結果中,總有一個抽屜至少放進3本書
2)假設法。
把5本書“平均分成2份”,5÷2=2…1,如果每個抽屜放進2本書,還剩下1本。把剩下的這1本放進任何一個抽屜,該抽屜里就有3本書了。
由此可見,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3本書。
同樣,7÷2=3…1把7本書放進放進2個抽屜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4本書。
9÷2=4…1把9本書放進放進2個抽屜中,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進5本書。
3、觀察發現
學生討論交流,發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4、介紹原理。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你們的`這一發現,在數學里被稱之為“抽屜原理”,也叫做“鴿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狄利克雷原理”。這一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用它來解決很多有趣的問題呢。
三、應用原理,解決問題
完成教材第72頁 “做一做”第1題
四、全課總結,回歸生活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回歸生活:你還能舉出一些能用抽屜原理解釋的生活中的例子嗎?
第二課時 抽取游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進一步掌握抽屜原理,掌握抽屜原理的反向求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思考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理解抽取問題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2.找到抽屜原理問題中被分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一天晚上,有一個小女孩正要從抽屜里拿襪子。抽屜里有黑白兩種顏色的襪子各10雙。突然停電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襪子,才能保證拿出相同顏色的襪子?
學生思考、發言。
師:學習了這節課我們就能解決類似的問題了。
二、活動探究、深入了解: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樣大小的紅球和藍球各4個。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個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幾個球?
1、學生提出猜想。
2、用預先準備的學具,小組合作交流。4、小組反饋,師相機板書:
3、得出結論:把顏色看作抽屜。
有兩種顏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們的顏色至少多1,就能保證有兩個球同色。
(二)研究規律
師:如果盒子里有藍、紅、黃球各6個,從盒子里摸出兩個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幾個球?
分小組討論后匯報。
再出示做一做第2題,匯報后得出:問題結論只與球的顏色種數也就是抽屜數有關。
小結:確定什么是抽屜什么是物體是解決抽屜問題的關鍵。
三、鞏固訓練,促進內化
1、做一做
2、解決課前有趣的問題
3、有紅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讓你閉上眼睛去摸,
(1)你至少要摸出幾根才敢保證有兩根筷子是同色的?
(2)至少拿幾根,才能保證有兩雙同色的筷子?為什么?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回歸生活:你還能舉出一些能用抽屜原理解釋的生活中的例子嗎?
第三課時 節約用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鞏固比例知識、簡單的統計知識,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過的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感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責任意識,養成良好的品德。
教學重難點
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問題
1、(屏幕顯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請學生說說對這則廣告的理解。引出課題。
2、提出問題:為什么要節約用水呢?
二、問題討論,明白道理
1、交流課前搜集的信息,暢談有關水的認識。
2、課件展示相關資料,了解地球上水資源狀況。
3、交流感想,強化體驗。
三、參與活動,親身體驗
師: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師:課前我請同學們做了一個漏水試驗,我們一起來看看試驗結果吧!
1、小組交流、展示成果。(一分鐘大約滴水50毫升)
2、計算統計,交流感想。
師:根據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一個漏水水龍頭漏水情況統計表
時間 1分鐘 1小時 24小時 1年
水量(升)
一個水龍頭一年浪費多少水?(1立方米約重1噸)
3、評價家庭用水狀況,提出節水建議。
4、(課件出示)小明刷牙時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約6升。小剛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約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當于小剛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節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個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兩次算,那么每月(30天計算)可節水多少升?
C、節約的這些水,如果以一戶三人,每戶月均用水量為8噸計算,夠你家用幾天?
(獨立分析計算、匯報計算結果,交流想法)
四、解決問題,提出方案
分組討論一下節約用水的措施。
1、學生分組討論,多媒體演示生活中的節水片段。
2、出示節水倡議,生齊讀: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數學廣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教案03-18
小學數學《數學廣角》教案06-18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08-25
《數學廣角─集合》教案04-01
《數學廣角》教案15篇02-10
人教版小學數學廣角教案05-17
《數學廣角》教案(15篇)03-01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7篇)08-31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7篇08-25
《數學廣角——》說課稿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