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計劃13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一)、認識更大的數;
(二)、線與角;
(三)、乘法;
(四)、圖形的變換;
(五)、除法;
(六)、方向與位置;
(七)、生活中的負數;
(八)、統計。
在認識更大的數內容中主要有: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該協議及近似數的認識;在線與角的內容中有:線段、射線與直線的認識,平行線與垂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在乘法內容中主要有兩、三位數乘法,能對一些較大的數進行估計,認識計算器以及運用計算器探索數學規律。在圖形的變換內容中有:通過具體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簡單的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在除法內容中有:三位數除以整十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不變的運算規律,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在方向與位置的內容中有: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等內容。在生活中的負數內容中有: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溫中了解生活中負數的表示方法;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負數的意義。在統計內容中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二、教學目標:
1、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掌握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
2、學生將能識別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與直線;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平行線、垂線;知道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認識平角、周角;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3、學生將掌握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并能進行估計;掌握計算器的使用方法,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認識加法、乘法運算律。
4、學生將經歷把一個簡單圖形經過變換來制作美麗圖形的過程,并能在方格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能在方格紙上進行圖形變換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變換中的平移或旋轉的過程。
5、學生將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經歷探索商不變規律的過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中括號的應用在計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確計算帶有中括號的三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6、學生將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離表示物體的位置。
7、學生將了解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8、學生將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并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將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折線統計圖,并能從折線統計圖上預測事物變化的趨勢。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3、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4、多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驗能力和創新精神。
此外,由于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直觀教學,因此應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學具。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學生的分析
六年級一班有66名學生。從新課程來看,班級數量多,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可以自己帶。因此,他們對學生的情況有很好的了解,大多數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高。他們可以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有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他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會相互交流合作,但自主討論能力不高。但是有些學生基礎知識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的督促和指導。有的比較嚴重,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他們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知識,轉危為安,不知所措。這學期的重點是做好學困生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的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學習的動態。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內容包括: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學、數學廣角、數學實踐活動。分數乘除、圓和百分數是本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和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三個單元: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和百分比。分數乘除的教學是在學習整數和小數相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計算四個分數和解決與分數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簡單的百分比實際問題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
在空間和圖形方面,教材有位置和圓兩個單元。通過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體驗初步的數學過程,理解并學會使用數對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初步了解學習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統計學中,教材是排列扇形統計圖。進一步了解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概念。
在數學問題解決中,我們可以體驗到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使用假設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數學的魅力和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教材中安排了兩次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體驗數學探索和實際應用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應用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理解分數乘除的含義,掌握分數乘除的計算方法,熟練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進行簡單的分數初等算術運算。
2、理解互易的含義,掌握互易的方法。
3、理解比值的含義和性質,求比值并簡化比值,解決與比值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性,用指南針畫圓;理解圓周率的含義,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可以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2)、工藝和方法: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了解軸對稱圖形;可以用平移,軸對稱,旋轉來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夠在正方形紙上用數字對表示位置,初步實現坐標的思想。
7、
9、從現實生活中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運用假設性數學思維方法解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在生活中形成發現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寫作業的好習慣,書寫工整。
四、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習工具:
以前幾卷的教師教課書里已經介紹了很多教具和學習工具,有些還是可以用的,比如小木棍、方塊、量角器、三角形、尺子、計算器等。結合本書的教學需要,介紹幾種使用效果較好的教具和學習工具,以供參考。
1、圓形紙板作為教具,演示分數的計算和對圓的理解。幾個同樣大小的圓可以用紙板做成。按照五年級第二冊教師教材第14頁的介紹,將兩個圓形紙板做成教具,用它們來演示不同的年級。教師演示的教具更大,學生操作的學習工具更小。
2、教圓的時候用圓規。老師要準備可以在黑板上畫圓的圓規。每個學生還應該準備一套指南針供自己使用。
3、講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具,可以仿照課本第68頁的圖形用紙板做成,供老師演示。另外,同樣的圖印在本教材的附錄中。學生可以剪下來貼在紙板上作為操作的學習工具。
4、網格用于繪制學習位置。這本教材的附錄里有幾張1010的正方形紙,可以剪下來給學生使用。
5、其他教具的教師也可以根據各種教學內容的需要,準備或設計一些教具和學習工具。比如教學所在的地方的簡單路線圖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本學年我繼續擔任三年級(4)、(5)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并協助兩個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4)班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5)班有學生4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4人。從上學年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掌握還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訣掌握還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本事較差。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可理解本事不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于學習數學有必須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僅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所以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本學期的教學資料及教學重難點
1、“時、分、秒”這個單元主要資料是秒的認識和時間的簡單計算,這些資料是在學生認識整時、半時、分的認識以及明白了1時=60分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以后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以及其他時間單位打下良好基礎。
2、“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這個單兩位數的口算以及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和加、減法估算。這些資料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以及學習了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后面學習更大數的加、減法打下基礎。
3、“測量”這個單元主要資料是毫米、分米、千米、噸的認識。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后學習面積單位以及容積單位做準備。
4、“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法和連續退位減法。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學生今后能自主進行更大數的計算打基礎。
5、“倍的認識”這個單元你主要的資料就是倍的認識以及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6、“多位數乘一位數”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學習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筆算乘法。這些資料是在學生以前學習表內乘、除法以及筆算加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后學習小數乘法打基礎。
7、“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學習四邊形、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等資料。這些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平面圖形,并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打基礎。
8、“分數的初步認識”這個單元的主要資料是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分元主要資料是兩位數加、減數的簡單計算及簡單應用。這些資料是在學生認識了整數以及整數的計算等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數概念的擴展,為今后學習更為復雜的分數計算及應用打基礎。
9、“數學廣角——集合”這個單元主要資料就是體會集合思維方法,并用這種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排列、組合、推理等數學思維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今后學習其他的數學思維方法打基礎。
本冊教材的重點:
(1)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2)倍的認識。
(3)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
(4)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5)分數的認識。
本冊教材的難點:
(1)1毫米、1千米、1噸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2)萬以內數加減法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以及加、減法的估算。
(3)“倍”與乘、除法運算的關系以及能分析數量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提高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進位疊加乘法。
(5)分數的意義以及整數減幾分之幾的分數減法。
三、本冊教材的任務和目標
1、能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會讀寫分數并明白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義,并能運用其含義解決問題。
5、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明白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明白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明白1分=60秒,會進行有關長度、質量和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構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8、經歷從生活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采取的具體措施
1、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先在課前對即將學習的資料進行預習和提前思考,在課堂上充分的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學習。
2、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合理、精心地安排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盡量做到少而精。
3、針對班級中學生的的不一樣層次,在課堂和課后多關注中等生以及思維較慢的學生。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繼續擔任的七年級45班數學教學工作。本學期將繼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進行探索與發現,以自身的體驗獲取知識與技能;努力實現基礎性與現代性的統一,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操作運算,擴展思路。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級下數學教材,其主要內容有:
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二章整式的乘法
第三章因式分解
第四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第五章軸對稱與旋轉
第六章數據的分析
三、教材分析:
1.本書的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與上學期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實際情境出發,基于學生現有的認知準備,引入并展開有關知識,使學生了解方程,方程組都是反映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有效的數學模型,并學會尋找所給問題中隱含的數量之間的等量關系,掌握其基本的解決方法。本章的最后設置了一個選學內容“三元一次方程組”與閱讀內容“數學與文化高斯消元法”,目的在于通過實例,與學生一起解剖分析,嘗試解決實際問題,逐步提高對方程組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對方程組的探索與全面認識。
2.本書的第二章“整式的乘法”是在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法和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化,將整式的加減法過渡到整式的乘法,并通過乘法公式進行系統化與公式化,為后續的因式分解方面的知識作好鋪墊,從同底數的冪的乘法與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再過渡到單項式的乘法、多項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既是對上冊知識的補充,同時也是知識的升華與深化,在實際中應用很廣,應著重掌握。
3.本書的第三章“因式分解”是本學期的重點與難點,雖然只介紹了“提公因法”與“公式法”兩種方法進行因式分解,但對初一學生來說,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歷來非常重視計算教學。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整體來考慮,計算能力應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口算也稱心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筆算速度也快,正確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筆算速度也慢,正確率低。“計算要過關,必須抓口算”,這是科學結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條規律。學生在進行口算時,需要集中注意力,記數目,選算法,在頭腦中緊張的思維運算,因此口算能促進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
一、學情分析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并不太重視口算。部分學生口算速度、正確率均不能達到規定的的要求。通過調查發現:孩子普遍認為這種題目太簡單,做對了,驕傲情緒明顯,做錯了也不當回事;有的同學口算一兩道題速度很快,當口算題目較多時,卻磨磨蹭蹭,很長時間做不完,表現出厭倦疲乏的樣子;有的同學口算時馬馬虎虎,不是看錯運算符號就是寫錯數,甚至會出現毫無道理的錯誤,不能算出正確的結果。出現以上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1.教師在指導口算方法上過死,缺乏靈活性,或者盲目地追求口算方法的多樣化而忽視了最優化,從而導致學生機械記憶、思維僵化或者思維零亂、盲目。
2.教師未能結合兒童年齡特點,從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使得練習形式單一化,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3.學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話說的“粗心大意”,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錯誤,表象模糊,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注意力分配能力差,有意記憶力差,情緒脆弱等。
二、訓練目標
要使學生對口算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保持下去。通過口算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懂理,就是使學生懂得口算的算理;會算就是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練就是經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對基本口算能夠算得又對又快;靈活就是使學生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地解決問題。
三、措施
(一)、讓學生明白算理。口算也稱心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結果的方法。口算要熟練,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表內乘、除法必須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在學生說出算理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優化算法。讓學生對比一下哪些同學的算法既快又對,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方式或幾種方法來計算。在讓學生說出算理的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二)、口算與學生的游戲活動輕松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公倍的作用。在小學低、中年級階段,游戲占據了孩子們的很多時間,孩子們經常在一起玩石子、跳繩比賽、拍皮球比賽等游戲。我認為要教好學生,教師得有一顆童心,要能和孩子們一同歡笑,一同游戲。在課余時間里,我常常和孩子們一起游戲,在跟他們玩拍皮球比賽時,我會讓他們數出自己拍了幾下,然后把本組成員拍得的成績累記起來,再跟另一組的比,看哪一組的多,多多少,這樣學生會很積極的參與計算。在這樣愉快的游戲中,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達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
(三)、口算要經常訓練,口算的訓練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小學生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對于他們來說,有競爭就有興趣。因此,口算訓練需要老師創造競爭氛圍,要經常使用能誘發競爭意識的語言。例如:“看哪個小朋友算得又對又快”。“看哪位同學口算能力最強”……學生聽了這些鼓動性的語言,一下子便活躍了起來。口算要圍繞數學內容,有針對性、有目的的進行。新課前練習口算,起到促進知識遷移的作用。新課中練習口算,有利于新知識的鞏固。口算訓練時,教師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來練習,而是要注意用直觀、多變、新穎的方法來加強訓練,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除此之外,還可以設計“開火車”、“找朋友”、“對口令”等形式輪番使用口算卡、口算表等。答題時可讓學生指名答、搶答、齊答不斷變化,連續性地進行一些有趣而巧妙的口算。當然,在設計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同的題。這樣,學生的思維也就越來越敏捷了。
(四)、重視直觀演示,強化算理教學。在教學中,可采用多媒體演示,小棒操作,圖片拼貼等各種直觀演示手段,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演示,強化理解口算方法的算理,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口算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第一部分:學情判斷(個體分析、整體判斷、家庭背景、可用資源等)
本學期二年級三班、四班、國際班三個班共有學生79人,三個班從整體上上看,數學的平均成績相當。新生當中,從入學測試來看,大部分學生成績尚可,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范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從家庭背景和可用資源看,學生家庭環境和家庭條件較好,家長的文化層次相對較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白領階層居多,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這些學生的家長,有85%的文化層次比較高,他們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們有的能對孩子的學習進行及時的督促和輔導,有的則忙于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所以必須加強家校聯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所用,利用整體教育優勢實施完整性教育。
第二部分:工作要點(總體目標、階段目標、相關措施等)
工作目標具體措施
1、總體目標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學會數學,并將之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同學們都能主動參與到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孩子們熱愛數學,并使之得到最大潛力的發展。
2、采取豐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多聯系生活,使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3、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3.多方面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鼓勵個性發揮、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潛力的發展。
階段目標
1、《認識除法》讓學生有層次的認識平均分和除法的含義,使學生獲得平均分的直接經驗和認識。
2、《口訣求商》是使學生運用6以內的乘法口訣求商,學會解決實際問題。
3、《認圖形》是通過看、數等活動來認識四邊形,類推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4、《加和減》是讓學生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幫助學生經歷算法發展過程,理解筆算方法。
5、《位置和方向》使學生能描述物體的所在位置,認識東南西北。
6、《量長度》讓學生認識線段、認識厘米、米,并能以厘米、米為單位量長度。
7、《乘和除》(一)(二)兩個單元是讓學生能熟記7、8、9的乘法口訣,并能用相應的口訣求商,并能解決乘除法的實際問題。
8、《時、分、秒》是讓學生在認識時分的基礎上,能認出鐘面上的幾時幾分,并認識時間單位“秒”。
9、《觀察物體》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從不同方向能觀察出物體某一面的形狀。
10、《統計和可能性》是通過收集數據,讓學生能用方塊統計圖表達數據,并認識時間發生的可能性。
1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認識平均分,體會平均分的特點,了解“每幾個一份地分”的具體過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
12、讓學生在聯系具體情境、運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除法。
13、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14、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15、使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可運用除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數學意識,能運用除法的含義解決一些“平均分”的實際生活問題。
16、在探究算法中,讓學生與他人交流,享受獨立思考后發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17、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18、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19、使學生能用加法(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20、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以及積極思考、動手實踐并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度。
21、引導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概念,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23、在情境中,使學生具有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2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5、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激發自主探究的意識,逐步培養學生呢感有序思維、敢于創新與合作交往的能力。
26、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三部分:工作進度(教學進度、班級工作進度或部門工作進度等)
周次起至日期工作要點責任人實際執行情況
18/29—9/4《分一分》
29/5—9/10《認識除法》、練習一、單元復習
39/13/—9/17《口訣求商》、《練習二》
49/20—9/24《認圖形》、《有趣的七巧板》
59/27—9/30《加和減》(包括進位和不進位加,退位和不退位減)
610/1—10/7國慶放假
710/8—10/15《加和減》(包括進位和不進位加,退位和不退位減)
810/18—10/22《單元復習》、《位置和方向》
910/25—10/29《量長度》、《量一量》
1011/1—11/5《乘和除》(一)、《練習七》、
111/8—11/12《乘和除》(一)、《練習八》、
1211/15—11/19《單元復習》、《時、分、秒》
1311/22—11/26《乘和除》(二)、《練習九》
1411/29—12/3《算“24點”》、《觀察物體》
1512/6—12/10《統計與可能性》、《田園風光》
1612/13—12/17《期末復習》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系并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有關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發現并初步理解一些簡單的運算規律;初步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些常見平面圖形特征以及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系的簡單變換;了解容量的意義及其常用計量單位。
(3)聯系具體問題初步認識折線統計圖,初步掌握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的方法,能按照統計圖里的數據變化特點進行簡單的分析、交流;初步學會根據數據特點和實際需要選擇統計圖。
2、數學思考方面
在探索計算方法、發現運算規律的過程中,開展類比、猜想、歸納、驗證等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數的一些特征,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在探索平面圖形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在收集和整理數據、選擇相應的形式描述數據,以及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測量、估計、作圖、計算、統計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初步學會用畫圖的策略整理和表達信息,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測量液體多少、估計常見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紙上設計簡單圖案和用調查統計的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并能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解釋與說明。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逐步增強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意識。
4、情感態度方面
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系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二、補差措施:
1、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
3、認真做好補差工作。加強學生的數感、提高算法多樣化。
4、盡力創設濃厚的、鮮明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
5、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長的關心與支持。
三、研究專題及實施步驟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冊教材的重、難點進行學校專題課題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刻苦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改進教學方法,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 教法分析:
1、 在三五五教學模式下,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提高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興趣和美感,引發學習激情。
2、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沖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3、 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4、 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盡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二、具體教學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義,能利用歸納和類比等進行簡單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數學發現中的作用;了解演繹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繹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運用它們進行一些簡單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之間的聯系和差異。
2、了解直接證明的兩種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綜合法的思考過程、特點;了解間接證明的一種基本方法──反證法;了解反證法的思考過程、特點。
3、(理)了解數學歸納法的原理,能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一些簡單的數學命題。
4、理解復數相等的充要條件;了解復數的代數表示法及其幾何意義;會進行復數代數形式的四則運算;了解復數代數形式的加、減運算的幾何意義。
5、(理)理解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類乘法計數原理;會用分類加法計數原理或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排列、組合的概念;能利用計數原理推導排列數公式、組合數公式,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用計數原理證明二項式定理,會用二項式定理解決與二項展開式有關的簡單問題。
6、(理)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對于刻畫隨機現象的重要性;理解超幾何分布及其導出過程,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了解條件概率和兩個事件相互獨立的概念,理解n次獨立重復試驗的模型及二項分布,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取有限個值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計算簡單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利用實際問題的直方圖,了解正態分布曲線的特點及曲線所表示的意義。
7、了解下列一些常見的統計方法,并能應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了解獨立性檢驗(只要求22列聯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了解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了解聚類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了解回歸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簡單應用。
8、了解程序框圖;了解工序流程圖(即統籌圖);能繪制簡單實際問題的流程圖,了解流程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了解結構圖;會運用結構圖梳理已學過的知識、整理收集到的資料信息。
三、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復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說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啟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于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系;加強復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節,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
6、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總結:以上就是高二數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的全部內容,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幫助老師們加強教研,研究考綱考題,研究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
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七部分: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減法,克和千克,圖形與變換,解決問題,統計。本學期所學的“找規律”內容,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不作為基本要求。因此,在總復習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只是在練習中帶著練習。
1.“表內除法”的復習。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已經比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兩道題,分別對除法的意義和計算進行總復習。目的是使學生清楚什么樣的實際問題要用除法解決,同時,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進行除法計算。
2.“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復習。
萬以內數認識的重點是數的讀、寫和數的組成。教材分別安排題目進行復習。另外,結合實際數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準確數與近似數不同,知道近似數的作用,從而對數有更全面的認識。
3.“萬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萬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與100以內的加、減法有很多聯系。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正確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對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
4.“克和千克”的復習。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克和千克的觀念,知道它們的作用,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單位。
5.“圖形與變換”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圖形(銳角和鈍角)與變換(平移和旋轉)都是實際情境中學習的。因此,復習的重點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對圖形和變換進行描述,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有意識地用數學語言表達生活中現象的意識和習慣。
6.“解決問題”的復習。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方法。對同一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止一種,不要求學生都掌握,只要學生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解答即可。
7.“統計”的復習。
統計知識復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建議
2.開始復習表內除法時,可以通過第119頁第1題所提供的情境復習除法的.含義。使學生更加明確在什么樣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決問題。練習形式注意多樣化,除教材中的練習形式,教師還可以補充其他的學生比較有興趣的練習方式。對于計算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只要學生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3.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萬以內數的有關知識,然后再分別復習。讀、寫數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計數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學生間的活動,既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要注意練習的效率。近似數的復習,要讓學生認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細辨別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4.復習萬以內的加、減法時,結合第120頁的第6、7題,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計算應注意的問題。第121頁的第8題,是讓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教師就應給予充分的肯定。
5.復習“克和千克”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除了讓學生根據數據進行判斷外,還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實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稱一稱,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確,以便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6.復習“圖形與變換”時,可以采取小組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平移和旋轉。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必要求過高,只要意思正確就可以了。
7.復習“解決問題”(第122頁的第13、14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看題,知道題中所說的事理,正確選擇解決的方法。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
8.復習“統計”時,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可先讓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然后根據討論的結果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統計表。對于統計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在小組中得出一個結論,再在全班進行交流。
四、教時分配
這部分內容可用4課時進行復習。
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生情況簡析
一小部學生基礎一般,大部份學生基礎差,學生主動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調動各層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教材總體分析
三、 目標要求
1、 掌握各章的有關基礎知識,比如公式、定理等等
2、在掌握基礎知識上,運用它們解決有關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的運用。
四、方法與措施
教學方法:啟發式;引導發現法;講授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法;師生共同討論法。
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
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以學校的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集體備課研究為重點,深入開展教法和學法的研究,用創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通過落實教學常規,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探索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新課程改革中形成的及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為把本教研組建設成為一支強有力的隊伍,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組的實際,特制定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計劃。
二、工作任務和目標
1、按時完成本學期的和總結。
2、寫夠教案節數,數學組每人要寫54節。
3、認真上好一節公開課。
4、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每位教師要聽課12節以上,組長要聽15節以上。全教研組要集中評課三次以上,各備課組上完公開課后自行評課,要求每位教師踴躍發言,并做好記錄。
5、積極參加校內優質課比賽,爭取在縣獲得名次,推薦王英紅老師代表本組參賽。
6、嚴格落實數學教學常規,力爭今年本組中考成績進入六校聯賽期考成績再上新臺階。
7、力爭本學期評上“優秀教研組”。
三、工作要求和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新課標、新教材。要求每位教師了解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特別要了解所教階段的全部知識、重點、難點及處理措施。
2、優化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杜絕無教案上課,杜絕準備不充分,倉促上陣。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
3、注重課后,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4、批改好每一次作業,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5、加強培優補差工作,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6、在期末前兩周舉行一次數學期考模擬考。
7、要積極觀看教學錄像,借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希望全組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為把我們數學組建設成為優秀的教研組而共同努力!
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本學期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的教學計劃擬訂如下。
本冊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材內容及編寫特點。
修訂后的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比例,圓柱、圓錐和球,簡單的統計
(二),整理和復習。與原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將“百分數
(二)”移至第十一冊。在原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課時的限制,將“百分數”的內容分成兩部分,分別安排在第
十
一、十二冊,此次修訂后,由于內容的調整,課時也相應變動,故將本冊中的“百分數
(二)”移至第十一冊,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的銜接來看,都是非常合適的。
2.“整理和復習”部分的調整。本單元主要的變化是根據前面各冊教材的內容調整,對有關的習題進行相應的變動,如將“成數、折扣”的有關內容和習題刪去,將涉及到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和小數混合運算的有關習題進行改編,等等。
3.增加“數學實踐活動”。
(1)美麗的校園 這個活動是讓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測量、平面圖形、比例尺等知識,繪制校園的平面圖。通過讓學生經歷動手測量、收集數據、確定位置、確定比例尺、繪制校園平面圖的全過程,發展學生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為將來進行簡單的課題研究和數學建模打下基礎。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2)節約用水 這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通過調查、方案設計、收集數據、計算等手段,從量化的角度來說明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整個活動包括以下兩部分:一是自行設計方案,用實驗的方法求出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多少水;二是通過調查、計算,了解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可以供一個家庭用多久,一個學校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等等。通過以上活動,使學生經歷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此外,借助這類跨學科的題材,可以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此外,在以上四冊教材的修訂過程中,有一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對有些陳舊的題材進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某些過時的數據進行更新;重新繪制每一冊的插圖,使之更加活潑,更能吸引學生;等等。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并會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 認識線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線段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方法,能進行線段比例尺與數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寫。
4、 使學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5、 使學生認識圓柱,了解圓柱體各部分名稱,掌握圖柱體的特征。
6、 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7、 使學生知道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并掌握求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
8、 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它的特征,學會測量圓錐的高。
9、 使學生初步認識球,知道球的特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0、 使學生學會制作含有百分數的復式統計表的方法。進一步掌握制表步驟。
1
1、 使學生能看懂統計表和指出這個表所說明的問僵,掌握制作帶有百分數的統計表的方法和步驟。
1
2、 使學生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
1
3、 學會看條形統計圖。知道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有學生25人。學生通過一個學年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過尖子生和后進生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本這個學期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上和數學思維能力訓練。另外,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教育與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愛上數學,拉近差距.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加與減”。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加減法的計算,能通過擺豎式正確計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過程中初步養成認真、細心、耐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五單元“2――5的乘法口訣”,第八單元“2――5的乘法口訣”。在這兩個單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九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第二單元“購物”。學生通過購物,進一步人數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實際情景中,通過購物,認識元、角、分,并進一步學會實際的應用。
2.圖形與幾何
第四單元“圖形的變化”。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在欣賞與設計中,體驗到圖形的美和設計的樂趣。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第六單元“測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認識了厘米和米,認識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通過測量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
3.綜合與實踐:本冊教材安排了“班級舊物市場”和“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秘密’”兩個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學的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創造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
3.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培養學生回顧與反思的學習能力。
5.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6.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1.加與減 ---------------------------------- 7課時
2.購物 ------------------------------------ 3課時
3.數一數與乘法 ---------------------------- 5課時
4.圖形的變化 ------------------------------ 2課時
5.2――5的乘法口訣 ------------------------ 8課時
整理與復習 -------------------------------- 2課時
6.測量 ------------------------------------ 6課時
7.分一分與除法 ----------------------------- 12課時
8.6――9的乘法口訣 ------------------------ 4課時
數學好玩 ---------------------------------- 2課時
9.除法 ------------------------------------ 5課時
總復習 ------------------------------------ 4課時
六、教學進度表
周 次
第 1周9.1~9.7
第 2周9.8~9.14
第3 周9.15~9.21
第4 周9.22~9.28
第5 周9.29~10.5
第6 周10.6~10.12
第7 周10.13~10.19
第8 周10.20~10.26
第9 周10.27~11.2
第10周11.3~11.9
第11周11.10~11.16
第12周11.17~11.23
第13周11.24~11.30
第14周12.1~12.7教 學 進 度 安 排《誰的得分高》2課時 《秋游》1課時《星星合唱隊》第1課時《星星合唱隊》第2課時 《練習一》2課時 機動1課時《買文具》1課時 《買衣服》1課時《小小商店》1課時 機動1課時《有多少塊糖》1課時 《兒童樂園》1課時《有多少電子》1課時 《動物聚會》1課時國慶放假《練習二》1課時 《折一折,做一做》1課時《玩一玩,做一做》1課時 機動1課時《數松果》1課時 《做家務》1課時《課間活動》1課時 《需要幾個輪子》1課時《小熊請客》1課時 《回家路上》1課時《練習三》2課時《整理與復習》2課時 《教室有多長》1課時《課桌有多長》1課時《1米有多長》2課時 《練習四》2課時《分物游戲》1課時 《分蘋果》1課時《分糖果》1課時 《分香蕉》1課時《練習五》2課時 《小熊開店》1課時《快樂的動物》1課時 《花園》2課時 《練習六》2課時《有多少張貼畫》1課時 《一共有多少天》1課時
《買球》1課時 《做個乘法表》1課時
2
第15周12.8~12.14
第16周12.15~12.21
第17周12.22~12.28
第18周12.29~1.4
第19周1.5~1.11
第20周1.12~1.18
第21周1.19-1.25《班級舊物市場》1課時 《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秘密”》1課時《長頸鹿與小鳥》2課時《農家小院》1課時 《練習七》2課時機動1課時《總復習》4課時期末復習期末復習期末復習期末考試
【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的教學計劃03-30
教學計劃數學03-28
數學教學計劃05-27
數學教學計劃07-02
數學教學計劃06-14
經典的數學教學計劃02-23
數學教學計劃05-08
數學的教學計劃06-09
數學教學計劃08-07
數學教學計劃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