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
一、基本情況的分析:
我們一年級一班現有學生62人,其中獨生子女占90%以上。經過了半年的學習,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所以,本學期,計劃讓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各種基本能力。
二、本冊教材知識系統及安排:
本冊教材包括“南極小客人”、“下雨了”、“農夫與牧童”、“綠色行動”、“小小存錢罐”、“大海邊”、“阿福的新衣”、“我們的鞋碼”、“兒童樂園”幾個部分。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景中能正確地任、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景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景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三)、統計與概率:
1、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改思路及措施;
1、認真學習區《學科素質教育實施方案》,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及時獲取有價值的資料,學習先進的教改理論,教改經驗。
2、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 以課堂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將新思路、新方法滲透到每節課中。
3、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性、活動性。提倡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讓學生在寬松開放的情景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的目標。引導他們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開發潛能、理解知識、發展技能,學習數學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4、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5、注意學習過程的構建性。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創設情景,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動手、動腦和相互交流的活動中,通過“做數學”獲得再創造的機會。
6、改革評價模式
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態度的發展。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我能行”的觀念意識,配合學校的評價改革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我學會了嗎?”“豐收園”等欄目,全面了解學生的小狀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五、教學進度安排:
1、“南極小客人” 4課時
2、“下雨了” 2課時
3、“農夫與牧童” 4課時
4、“綠色行動” 8課時
5、“小小存錢罐” 4課時
6、“大海邊” 10課時
7、“阿福的新衣” 4課時
8、“我們的鞋碼” 2課時
9、總復習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發現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錯,因此在這學期的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要多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而且在這學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靈活興、學習的興趣的的保持,進一步獲得成功體驗。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本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的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安排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力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舉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難點:時間的認識和人民幣的認識。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生活中的數、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本年級一(1)和一(3)班共有學生50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比較扎實,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并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并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樂趣。
三、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并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問題。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8、所教班級爭取及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6%。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4
一、任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這學期還是帶一(1)、一(2)班,我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深入了解,我對各班里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剛步入小學階段,有許多學生還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學生常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許多的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一班許多學生由于父母沒時間照顧學習,送到托管所去托管,但學習效果不佳,成績也沒提高,這也是現在這個社會的普遍問題。這個學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班級學困生有付志偉、陳一凡、王杰等學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總想偷懶,由于父母做生意無人監管,放到托管所托教,作業雖能完成,但成績不升反而降。二班學困生有付佳浩、肖程文、劉玉婷等,前兩人上課不聽,下課不做作業,似乎智力有點問題,嚴重影響了整個班級的平均成績。
三、采用的相關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改進教學思路: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學生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四、教學進度安排
(略)
五、本冊總的目標和要求。
(一)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本冊教材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標準》為基本依據,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豐富的知識。
2、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
3、教學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意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5、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
6、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問題的能力。
8、注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二)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5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1)和(2)的數學。(1)班的孩子人數是37人,(2)班的人數是36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由于孩子年齡小,好說好動,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性大,課堂常規較差,尤其是傾聽的習慣和隨便插嘴的習慣。因此,本學期要立足于端正學習態度,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孩子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孩子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孩子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孩子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孩子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孩子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孩子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孩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尋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孩子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孩子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孩子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六、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孩子交談,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孩子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孩子良好的行為,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孩子的獨立思考,引導導孩子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孩子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七、20%后進生進步措施
備課時必須對學困生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上課時必須讓學困生提出問題,合作學習中必須讓學困生發言,輔導點撥時必須解決學困生的困惑,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孩子進行分層次布置并對學困生當面輔導”。
對孩子因厭學輟學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積極采取幫扶轉化措施,采用教師和學優生對學困生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幫弱促強,幫助學困生重新樹立學習信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6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2)、(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說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于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說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盡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并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教學難點:1。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2。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3。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類與整理:
(1)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系。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六、全冊課時安排與進程安排:(59課時)
周次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劃分 備注
第一周 2.12—2.18 1、始業教育 2、認識圖形 1課時 3課時
第二周 2.19—2.25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5課時
第三周 2.26—3.4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4課時
第四周 3.5—3.11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4課時
第五周 3.12——3.18 分類與整理 3課時
第六周 3.19—3.25 100以內數的認識 5課時
第七周 3.26—4.1 100以內數的認識 4課時
第八周 4.2—4.8 認識人民幣 4課時
第九周 4.9—4.15 認識人民幣 1課時
第十周 4.16—4.22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4課時
第十一周 4.23—4.29 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期中復習 3課時 2課時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5課時
第十四周 5.14—5.20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5課時
第十五周 5.21—5.27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4課時
第十六周 5.28—6.3 整理與復習 3課時
第十七周 6.4—6.10 找規律 4課時
第十八周 6.11—6.17 總復習 4課時
第十九周 6.18—6.24 期末復習
第二十周 6.25—7.1 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們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其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們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范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們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們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們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8
一.教材分析:
1學生提供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所有數學知識學習,都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并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問題,以展開數學探究。
2、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在提供學習素材的基礎上,還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活動經驗,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與交流的機會,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設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以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識,包括歸納法則與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增強學好數學地信心。力圖采用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展開。
4、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課本中的習題分為兩類:一類面向全體學生,為他們熟悉和鞏固新學的數學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所設;另一類則面向更多數學學習需求
二.教學措施:
1、 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
2、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師的'聽課,吸取他們的優點,改進自己的工作。
4、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
5、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成績。
6、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此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三.教學安排:
二月:第五章 三月:第六、七章 四月:第八章
五月:第九章 六月: 第十章 七月:總復習
四.復習考試
好的耕耘,好的收獲。教學工作有喜有樂也有苦。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原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爭取本學期教學工作有進步。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9
一、教材分析
一年級《數學》下冊共分七個單元,教學內容包括: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圖形(二);認識100以內的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元、角、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期末復習。
教學內容根據20xx年版課標的修訂,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和“綜合與實踐”三個領域:
1.“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了5個單元。 內容包括: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100以內數的認識;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本冊中100以內數的認識分成三段。第一段認識整十數和一百,結合教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第二段認識幾十幾,結合教學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學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這樣安排,學生容易在操作中發現規律,先認識整十數,再認識介于整十數之間的幾十幾,可以加深對數的大小關系的認識;把口算和認數相結合,可以用數的組成作為口算的基礎,使口算可以進行,通過口算又可以加深對數的組成的認識。
2.“圖形與幾何”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要求在釘子板上圍平面圖形,利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物體或在方格紙上畫平面圖形。用折、剪、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圖形變換。為今后學習幾何圖形奠定初步的基礎,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初步經驗。
3.“綜合與實踐”領域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分別安排在第四、七單元里,《我們認識的數》用100以內的數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描述、估計、交流,《小小商店》簡單的購物,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有關教學內容的體驗,聯系現實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加以解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探索并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能很快說出100以內數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能比較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初步理解并學會解答求被減數、求減數以及求兩數相差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平面圖形。直觀認識并能正確區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能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
2.數學思考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應用加、減法解決求被減數、減數以及求兩數相差多少等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休會數學抽象的意義,感受簡單推理的價值。
(5)在探索和交流簡單的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問題解決
(1)初步學習從事物的數量、物體的形狀、數和圖形的排列規律等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
(2)初步學會利用生活經驗和直觀手段在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之間建立聯系,并運用學過的數計算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學會與同學交流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簡單規律的'發現過程,以及實際問題的分析過程,積累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態度
(1)在認數、認識人民幣和認識圖形等活動中,主動進行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對事物的數量及其大小、物體的形狀及其變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數和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等活動中,體會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在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內的加、減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學習的特點和價值。
(4)知道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初步學會在交流中接受正確的觀點;知道在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三、教學建議
1.精心選取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探索愿望
現代數學教學提倡用的素材應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系,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應該蘊含所要教學的數學知識。基于這種認識,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有數學內涵的素材。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教師主要可從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游戲和童話世界中選取學習素材,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如可用猴子賣桃引出十幾減 9的計算,可用搭積木的場景引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認識,用兩人抓花片比多少的情境引出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用商店購物的情境引出對人民幣元、角、分的認識等等。這樣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和現象,從中提出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可以幫助學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數學知識,還可以使他們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2.注重呈現方式,為學生營造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
數學學習是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自我的、能動的、有意義的建構,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冊教學內容的呈現一般體現“創設問題情境——學生主動探索——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過程,并采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基礎上主動地展開數學學習。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對于每個領域的每堂課都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觀察、操作、猜測、探索和交流。如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可以提出“你想怎樣算”“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等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與同伴進行交流的機會。例題和習題的呈現多可采用圖片、游戲、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呈現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利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
3.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計算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教師要把握好教學層次,在知識溝通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實施教學時要注重從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引入問題,引導學生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并引導學生逐步優化算法。算法多樣化是課程標準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多種方法。總之,計算教學要妥善地處理好情境創設與復習輔墊、算理直觀和算法抽象、算法多樣與算法優化、解決問題和技能形成的關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正確率的高低不僅以計算技能為基礎,還與計算習慣的養成密切相關,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有序地思考表述、規范地書寫。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等數學意識
數感、空間觀念等所涉及的數學意識,是學生對學習對象帶有感情色彩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些感受、體驗和理解可以幫助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選擇恰當的策略。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掌握概念、形成技能的同時要十分注意培養學生數感、空間觀念等數學意識。如教師在教學“認數”和加、減計算時,要多利用實物、圖形等,結合現實情境,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加深對數序、數的大小的理解,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引導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預測、監控和檢驗;在教學“認識圖形”時,要注意聯系實際,加強操作,使學生形成實物的面與圖形之間的聯系,能夠互相轉換。
5.充分尊重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學習策略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他們探索的過程、交流的過程,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是他們“做數學”的結果。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和經驗去解決問題,以幫助他們不斷積累學習數學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多樣化的學習策略。對于教材中呈現的不同算法,不同解法,教師不能立足于全部“教”給學生,更不能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如果教材中呈現的某種方法學生沒有提到,教師沒有必要再去追問“是否還有別的方法”;有的學生提到了教材中沒有的方法,只要是正確、合理的,教師都應肯定,不正確的教師要予以引導,幫助辨析、交流、比較,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努力把它學好。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因材施教,千萬不能“一刀切”,使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策略單一化、模式化。
6.注重練習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材在引導學生對新建立的數學模型進行解釋和應用時,安排了很多具有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習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充分領會教材意圖的基礎上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能動的處理教材,適當的更改、調整、增刪都是可以的,目的在于使練習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貼近學生,增加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從而有助于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愿望,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和主動求異的意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一(5)班共有學生45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較扎實,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與學習活動中。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興趣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仍有畏難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但是成績并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更多地關注的是保持學生已有的學習興趣,并逐步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品質,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生活中的數、 觀察與測量、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
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四)在整理與復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并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系,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學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并能解決相關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
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五、教學措施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7.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時安排:
一、 生活中數…………………………………… 8課時
二、 觀察與測量………………………………… 6課時
三、 加與減(一)……………………………… 15課時
我和小樹一起長……………………………… 1課時
四、 有趣的圖形………………………………… 8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2課時
五、 加與減(二)………………………………… 15課時
小小運動會………………………………… 1課時
六、 購物………………………………… 6課時
七、 加與減(三)………………………………… 10課時
今天我當家………………………………… 1課時
八、 統計………………………………… 3 課時
整理與復習(二)…………………………… 2課時
總復習………………………………… 4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1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預期的要求,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各種數學學習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還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們應該關注更多的是讓他們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下去,并逐步引導他們的思維想象、體驗所獲得的成功給予的喜悅。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共有9個單元,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復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5、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6、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7、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8、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9、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四、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標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將教學的眼光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的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
6 、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加強評價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評價。即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五、、課時分配建議
一、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6課時
二、下雨了——學看鐘表………………………………………… 2課時
三、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 4課時
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 …………1課時
四、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 …………12課時
五、我的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 ………………………4課時
六、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 17課時
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4課時
實踐活動——小小信息員…………………………………………1課時
八、我們的鞋碼——統計……………………………………………2課時
九、兒童樂園——總復習……………………………………………5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
基本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任教一年級3、4班數學。3班46人。4班45人。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最高分是100最低分96。5。其中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教材內容:
分析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總復習。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教學要求及重難點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教學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課時
一、認識圖形(二)(4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3課時)
三、分類與整理(2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9課時)
五、認識人民幣(4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7課時)
七、找規律(5課時)
八、總復習(5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3
教學內容:
新教材第二冊共有9個單元,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認識;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復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一)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三)統計與概率
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二、數學思考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內數的過程,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
立初步的數感與符號感。
2、經歷探索100以內容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認識圖形、方向及長度單位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能對統計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的分析判斷,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三、解決問題:
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能與同伴交流。
1、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2、能綜合運用方向、圖形等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四、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6課時
第二單元:下雨了---------2課時
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4課時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2課時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5課時
第六單元:大海邊-------17課時
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4課時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 2課時
第九單元:兒童樂園------- 5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4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三班共有學生49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數學素質較好,掌握了繼續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學習數學興趣濃厚。但是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審題能力還需要加強。這學期我將繼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1 、下雨了 -- 學看鐘表。
2 、南極小客人 --100 以內數的認識。
3 、牧童 --認識圖形
實踐活動 -- 趣味拼擺
4 、綠色行動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5 、小小存錢罐 -- 人民幣的認識。
6 、大海邊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智慧廣場
7、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8、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認識。
9 、我換牙了 -- 統計
10 、兒童樂園 -- 總復習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
1 、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 100 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 100 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 、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 、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 、經歷探索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6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8 、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5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x)班xx人、一(x)班xx人,這些學生中大部分都是上過幼兒班。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在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了解,這些學生由于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 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25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2-12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1-08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2-09
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3-26
一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1-2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12-1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5-08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5-10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