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年度述職報告三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年度述職報告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年度述職報告 篇1
一年來,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特別是在教育辦公室的親切關懷和全面指導下,我們福山小學緊緊圍繞“辦一流農村小學”的辦學目標、“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為教師專業發展奠基”的辦學宗旨和“硬件要硬,軟件更硬”的辦學理念,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依法治校,科研興校;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努力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經常化、系列化;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注重在“選好切入點,夯實關鍵點,形成合力點”三個點上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取得了高新區中小學春、秋季田徑運動會總分均為第四名;舞蹈《五月的風》、課本劇《夏洛的網》被推選到市里參演;教師有15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級報刊發表或獲獎;省級課題《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研究》順利結題;新教育實驗全面展開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三段”式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初步形成。并獲得了萊蕪市少先隊工作紅旗單位,萊蕪市少先隊“特色工作獎”,萊蕪市新教育實驗示范學校,萊蕪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實驗學校等榮譽。
一、選好切入點,致力創特色
幾年來,學校在強調抓好三級課程的基礎上,以學校課程為切入點,下功夫,做文章,使課程能最大限度地彰顯學校文化,體現人文內涵。
1.學校課程呈現系列化。學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年齡、學習和生活實際,引導科任教師積極研發適合本年級學生學習研究的學校課程。如體育課程,一年級是蛙跳,二年級是健美操,三年級是巧轉呼啦圈,四、五年級是花樣跳繩;又如藝術課程,低年級是幸福刮畫,中、高年級是快樂剪紙;再如閱讀課程,一年級開發了《叢林故事》,二年級開發了《犟龜》,三年級開發了《綠野仙蹤》,四年級開發了《時代廣場的蟋蟀》,五年級開發了《夏洛的網》等等。系列化的學校課程適合學生實際,適合當地實際,開闊了學生眼界,開發了學生智力,培養了學生興趣。
2.學校課程呈現校本化。設計學校課程要著眼于本校本土,要根據當地實際,培養學生為百姓服務的思想。因此,學校要求各年級教師在研發學校課程時必須著眼于校本化。如我們開發的校本課程《可愛的萊蕪,我的家》、《手工制作與花樣跳繩》、《美術技法與剪紙藝術》等都能夠體現出學校課程校本化的特點。為了更好地鑄造學校文化,開闊學生的視野,該校根據師生的興趣和特長,梳理出十幾個活動項目:器樂、舞蹈、書法、五谷粘畫、武術、花樣跳繩、科技制作、剪紙、禮儀、課本劇編演等,然后相應地把師生分成若干小組,利用每周二、周四大課間時間,按照“走班”形式組織項目活動演練。
3.學校課程呈現特色化。學校在強調學校課程系列化和校本化的同時,特別重視特色化課程的研發。福山小學位于萬福山下,廣闊的萬福山嶺就是學校課程豐厚的研發資源。從20xx年春開始,學校瞄準了“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實施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這條特色發展之路,積極倡導師生充分利用當地有利條件,開發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近兩年集體智慧和汗水的付出,終于形成了今天具有我校特色的奇石、根雕、樹葉粘貼畫等藝術課程和中草藥課程,得到了市局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
學校課程的研發和實施,不僅沒有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反而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特色發展。目前,我校全員學生既能夠巧轉呼啦圈、花樣跳繩,又會刮畫和剪紙藝術;所有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長,有的會舞蹈,有的會彈古箏、電子琴,有的會表演課本劇,有的會說相聲,有的會武術,有的能踢足球……學生的個性特長帶動了學校的藝體發展。在高新區歷屆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上,我校的運動健兒人人拿獎項,個個創佳績,像劉慧悅、呂昌麗等同學,每項成績都列高新區第一;在高新區歷屆藝術節比賽活動中,我校的舞蹈節目均獲得一等獎,并被推選到市里參加表演,如《五月的風》、《床前明月光》等。學校豐富多彩藝術體育活動,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了學校的飛速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二、夯實關鍵點,師生共成長
學校要發展,教師成長是關鍵。福山小學培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目標是:一年合格,三年優秀,六年成能手,九年做名師。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夯實“教學科研”這個關鍵點。幾年來,學校把教科研工作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牢牢地抓在了手上,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比賽活動,以賽興教研,以賽促成長。當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儼然已經為我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引擎動力和堅實的杠桿,引領我校在百舸爭流中長風破浪,直掛云帆。
1.以活動促進教研。針對師資隊伍年齡兩極分化現象,學校積極實施“青藍工程”,組織開展教師結對子活動,師傅帶徒弟。每學期對師傅和徒弟考評,成績進行捆綁納入考核。這樣,老師們教學科研的自主能動性得到了大大提高。為配合青藍工程的實施,學校每學期都開展教學月活動,組織教壇新秀評選、電子白板使用技術比武、教學設計比賽、優質課件評選等,以活動促教研,推動教師不斷成長。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學校共有20余篇教師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有2人德育教學課例被推送到了省里。
2.以課題帶動教研。學校積極實行教研課題帶動戰略,引領教師走專業化發展的路子,自20xx年開始,分別有兩項省級課題和一項市級課題立項。其中省級課題“小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已于20xx年1月順利結題。通過課題實驗,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逐步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越來越強,學校的教研氛圍越來越濃。許多年輕教師通過課題研究這一載體,堅持自主發展,專業化發展,已經逐漸成長起來,如朱麗老師成了萊蕪市新教育實驗榜樣教師、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實驗個人,李慧老師成了萊蕪市優秀班主任,郭奉霞老師成了萊蕪市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劉志峰、李鳳芹、沈明、何維波等老師撰寫的教學論文均在省級刊物發表或獲獎。
3.以教模深化教研。自20xx年起,學校在新教育實驗下,開始注重教學模式的研究,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三段式”即“自學——互動——訓練”自主課堂學習模式,通過出示“自學單”、“學法建議”等環節,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問題在學生的自學中生成,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解決。孩子們通過登臺展示、小組辯論、角色表演等形式,把課堂演繹得生動活潑而更富有情趣。教師在互動的過程中只當配角,只起組織、引領和點撥的作用,凡是學生通過自學能會的教師不講,凡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理解并掌握的教師不講,凡是學生中的小老師能輔導、讓其他同學明白道理并會解決問題的教師不講。
在訓練階段,教師一般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提出基礎性的訓練題目,讓幾乎所有的學生能夠根據當堂所學自主解決。然后再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幫扶的方式去解決。拓展性的題目幫助學生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思路,把孩子們的思想帶到了書本以外的天空,帶到了教室以外的精彩世界。在20xx年4月高新區教學特色展示活動中,我校的“三段”自主課堂學習模式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肯定。
三、抓好結合點,實現新跨越
作為萊蕪市首批新教育實驗學校,我們牢牢抓住“新教育實驗”這個結合點,致力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新跨越。
1.與黎明共舞,開啟新的一天。學校積極推行“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學習生活方式,在深入研發晨誦課程的過程中,進一步規范晨誦課教學。如在晨誦內容的設置上,語文組通過不斷探索,逐步開發出了一套適合孩子們誦讀的晨誦課程序列。如圍繞“春天”這個主題,一至五年級分別開發了“春暖花開”、“踏春”、“春天兒童詩”、“春天古詩詞”、“我和春天”等課程。這樣,每次晨誦就不再是單純的誦詩,而是教師帶領孩子們穿越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季節。晨誦課程的每一次穿越,都成了孩子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長歷程。
2.構筑心靈港灣,讓夢想從這里起航。完美教室強調讓每個生命在教室里開花。作為新教育人,就應當守住每個孩子的心靈,把每一間教室都締造成為一個完美的“生命場”,讓用愛播撒下的種子在每一個純真的心靈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此,我們主要在構建班級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班級文化、研發班本課程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發。如五年級朱麗老師的“小竹林班”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我們是竹林中一棵茁壯成長的小青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她希望全班學生都要有竹子精神,做一棵名副其實的“小青竹”。二年級李慧老師結合“七色花”班名,開發了人與自然課程——“花之物語”,共分四個篇章,即“春暖花開”、“百花吐艷”、“金秋碩果”、“凌寒傲霜”。她帶領學生穿越四季,指導學生認識并掌握一年四季花種及其生長規律的同時,也教會了孩子許多做人的道理。
3.沐浴濃郁書香,譜寫華美樂章。師生共讀共寫是落實新教育實驗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為此,學校領導積極帶頭,采取措施,扎實推進。借助家長的鼎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力量,通過建設班級圖書角、構建書香家庭模式、以賽激發閱讀熱情等途徑積極推進共讀共寫。目前,“讀書小明星”、“讀書型教師”、書香家庭等成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自覺追求。
一年多來,學校新教育簡報《與夢一起飛》已出刊7期,刊登教師研究性論文、隨筆、校園快訊等150余萬字;教師撰寫的教育日記已達400余篇360余萬字;各班積累的寫繪、讀后感均達到120期以上。各班師生在共讀的基礎上,都分別創編了課本劇。小竹林班創編并演出的課本劇《夏洛的網》,在高新區20xx年閱讀展示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孩子們精彩的演出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總之,自20xx年5月份啟動新教育實驗以來,全校教師經過不懈努力,用聰穎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個個美麗而又隆重的慶典:20xx年10月26日,高新區新教育實驗研討現場會在我校成功舉行;12月2日,在萊蕪市教學工作表彰會上,我校被評為萊蕪市新教育實驗示范學校;12月28日,在全市新教育實驗階段性總結大會上,我校作了題為《向著明亮那方,追尋教育夢想》的典型發言;20xx年7月,在全國新教育年會上,我校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實驗學校,朱麗老師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實驗個人。全國小學生學習文摘、山東體衛藝教育、山東教育報、萊蕪教育、萊蕪日報、魯中晨刊、萊蕪電視臺都分別對我校的新教育實驗作了詳細的宣傳報道。
站在新一學年的起點上,我們福山小學將繼續在安全教育、師德建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校本課程研發、教研教改、體育藝術“2+1”、新教育實驗等方面狠下功夫,力爭培養2名以上的青年教師成為區級以上教學能手或學科帶頭人,有10人次以上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級發表或獲獎。同時,辦出我校鮮明的教育教學特色,力爭順利實現省級規范化學校的創建工作,讓社會認可,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
20xx.9
年度述職報告 篇2
按照市教育局黨委年終工作安排,一年一度的學校領導干部開始述職。因為我是今年九月份在全體教師信任的推舉下,在市教育局黨委地關愛下才走上學校領導崗位的,所以,我的述職報告從九月份說起,恭請局領導與在座教師評議——
第一,轉換角色,盡快適應新的崗位。
九月份以前我在學校教導處工作,主要工作是學校教科研工作和學籍管理工作,而且這兩項工作做了15年。很明顯,這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長期做這些工作,使我不自覺地養成了從局部、從單一工作思考問題的習慣。走上校領導崗位以后,我明顯意識到個人過去的思維習慣與新崗位的要求不符,更擔心個人把握與駕馭學校教學全局的能力不足。坦白地講,讓我搞搞博客教研、管管學籍、玩玩軟件與網絡、謀劃一個具體的事項可能是我的長項,也是我非常樂意做得,做學校一個部門領導真是有些擔心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主管學校教學這樣重要的工作,感覺是對自己極大的考驗與挑戰。
但,我不能辜負全校教師對我的信任,更不能讓上級領導失望。短短三個月時間,我充分發揮善于學習、樂于學習的`特長,自費訂閱了《龍源期刊》網中上百中學校管理雜志,利用業余時間閱讀著、吸收著、提高著;其次,我只要發現問題、產生困惑,就主動與王書記攀談、請教。王書記是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專家,到過貧困的鄉村,去過繁華的都市,個人教育教學實踐非常豐富,再加之,他本身就是我師范學習時的老師,今日,再向老師請教毫無拘束感;我們領導班子中,支副校長穩重,王副校長干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觀察著、請教著、學習著……最讓我感動的是相當一部分教師不僅給予我工作上支持與鼓勵,更重要的是在我遇事猶豫不決或苦悶煩惱時,給予我的指點與關懷。
在此,向促使我不斷成熟,實現了角色轉變,基本適應了新崗位的教育局領導和學校班子成員及學校全體教師表示誠摯地謝意!
第二,搞好班子團結,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我是學校領導班子中年齡最小,資歷最淺的,我做到:遇事主動與其他成員商量,不懂的主動向其他成員請教。堅決服從并執行校長辦公會與校委會決議,以維護校領導班子的形象。團結是力量,在我看來團結就是智慧,當學校領導班子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將教育智慧疊加在一起的時候,學校就沒有辦不成的事、辦不好的事。學校辦食堂,在前幾年看來是神話,本學期變成了現實;生煤爐取暖,開始人們認為有著難以想象的困難,但現在不是一切運轉正常;昔日,我們連做夢都不敢想得塑膠跑道,明年也將變為現實……這一切都是團結力量的結晶,都是教育智慧疊加的成果。
在與領導班子搞好團結的前提下,這幾個月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1、在王書記的指導下,緊抓九年級教學工作。建立了九年級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校級領導對九年級中考學科實行包干;出臺了學校中考獎勵與懲處方案;建立了九年級教
師與學生聯系機制。
2、協助王書記完成了學校課程編制方案。學校課程方案,在遵守國家課程方案的基礎上,突出學校多年來藝體教育方面特色,嘗試校本課程研發。
3、組織了教師基本功大賽活動。大賽以學科組為單位,采取分年齡選擇不同比賽項目為本組積分的辦法進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高漲。
4、堅持每周聽課2至3節,全面掌握課堂教學情況。
第三,發揮個人特長,做好博客教研工作及對外交流工作。
今年,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自治區“質量工程課”的五項要求為標準,以“三課”(說課、作課、評課)的過程為流程,以學校省級課題《利用教育博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為載體,全面實施網絡教研。在這一工作思路的指導下,目前,我校87位教師有31人在蘇州教育博客中擁有個人的教育博客,學校也在蘇博中建立了教研博客,教師通過博客的“共同撰寫”功能,很方便地將自己的教案、課件、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外出學習體會等等上傳到學校的教研博客中。本學期進行的教師基本功大賽的部分內容,我校就是依托學校的教研博客進行的。到12月15日21點為止,我校教師在學校教研博客中共發布教育教學文章297篇,評論總數為853條,瀏覽訪問次數93955。我個人的教育博客中共發布(包括轉載與學習筆記)764篇,評論總數達到了3331條,瀏覽訪問次數達到了17萬余次。
現在,可以說我校博客教研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博客教研成為我校的亮點之一。今年6月14日全市網絡教研觀摩會在我校召開,7月22日,蘇州電教館金陵館長一行8人來到石嘴山考察信息教育,并為當時正在培訓的市級骨干教師講學一天。7月24日,金館長一行來到我校與我校教師就博客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問題,進行了一上午的座談研討。
現在,博客教研已經成為我校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很多學校與教育行政領導都是通過我校的博客教研網了解市十二中的。同時,教育博客也為我校教師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賈月玲老師和陶傳美老師的文章被植廣寧所長選中,將在《石嘴山教育探索》第6期上發表,我的文章《利用教育博客探究網絡教研幾點感悟》與朱俊玲、劉菁、禹科奮三位教師的文章,已在國家級刊物《信息技術教育》今年的第10期上發表。
今年下半年由于施工,學校小學部網線中斷,就是在這種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我們的網絡教研工作不但沒有中斷,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績。
第四,關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
就學校目前現狀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
1、要下大氣力將學校教師的年齡弱勢,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優勢。我校教師平均年齡45歲,這明顯是我們的弱勢。但年齡大的教師也有優勢:耐心、教學經驗豐富等,但要想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就必須提升我們的專業品質,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2、穩定生源是我校的第一要務。生源的流失直接威脅我們的飯碗,目前,除去下遷的客觀因素導致學生流失外,對學校的不信任也是導致很多學生外流的主要原因,而且這種外流由初中向小學四、五年級蔓延的趨勢。如何控制學生外流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嚴峻的課題。“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手段,贏得家長認可是我們吸引學生最主要的途徑。
3、特色發展是我們的必由之路。說到穩定生源,很多教師就想到了升學率,一說升學率就想到了我們的生源質量。也許,正是生源質量問題,我們才不得不走特色發展之路。“特色之路”說起來簡單,如何走,這需要校領導班子考慮,也需要廣大教師考慮,更需要市局領導給予關注與指導。
各位領導、全體教師,隨著學校明德樓的投入使用與300米塑膠跑道的建成,市十二中的硬件建設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在王書記的領導下,學校制度建設、藝體教育、課程研發、博客教研等方面也一定會在短時間內,邁上新的臺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由全體教職工的努力拼搏,市十二中一定會走出困境,步入迅速發展的快車道。謝謝大家!
年度述職報告 篇3
我今年的述職報告,想側重談談自己一年來的管理感悟。
履職一年來,感悟有六個字,即科學、人文與創新。我已把它寫在校門口新辦公樓前的綠化地上,以此作為自己履職的基本思路與要求。圍繞這六個字,我想用三句話概括我的匯報內容。
一、人本、師本要為本
時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既成為一種時尚,也是社會發展對人性尊重的一種必然回歸。我校上一屆教代會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本人也很欣賞。也就是說,學校管理者的一切工作務必要做到“目中有人”,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和諧發展。但不知大家是否思考過,對于學校管理者來說,“以人為本”中的“人”到底應該是指誰呢?是學生?是老師?還是二者兼顧?目前較為普遍的觀點都認為是指學生,即學校的工作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校也以此作為辦學宗旨來定位。這種觀點從理論上說也許是完全正確的。我的思考是學校如何做到一切為了學生?學校要靠誰去完成這一使命?學校教書育人的主要承擔者是誰?學校的主人是誰?一所學校興衰的主體力量在哪里?我想面對這些簡單的問題大家一定可以馬上就會給出答案--是老師,是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因此,我認為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該要把教師放在第一位,即提出“以師為本”管理理念。
那么,如何踐行“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呢?我的思路也很簡單,教師的合理需求就是我的努力方向,要努力為教師和學校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與氛圍。履職一年來:在經濟方面,積極爭取資金努力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改善辦學條件;在工作方面,盡可能地實現減負增效;在教師職稱方面,要力爭逐步改變“老不能聘”的問題;在服務方面,要爭當一名合格的一中“公仆”。當然,我也很企望能通過自己的誠心服務能換來教師們的真心理解與支持,能喚醒教師們的工作熱情與干勁,能激發大家的愛校之情。
在這里還想做三點強調:其一,我提出學校管理要“以師為本”并非不同意“以生為本”,而是想通過“以師為本”的管理策略來更好地實現“一切為了學生”之目的。其二,“以師為本”是以保障廣大教師的根本利益和學校的持續發展為前提。若偏離這個前提,所謂的“以人為本”便會成為“偽人本”,或成“殘酷的溫柔”,于私、于公都是有害無益的。其三,我愿為一中的建設效犬馬之勞,也希望大家能在不影響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前提下多為學校的發展出謀獻策,多為一中事業的繁榮添磚加瓦。
二、科學求真應在先
人文管理則是柔化的情感管理,作為“潤滑劑”和“催化劑”,解決的是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問題,是學校發展的驅動力。而科學的制度管理是剛性的物化管理,解決的是學校工作的規范和秩序,是保障學校有序正常運轉的奠基石。所以說,人文為本,科學應在先,其具體理由我說三點:其一,只重人文關懷,忽視科學管理,眼前很和諧,但時而久之,勢必危及自身和學校的事業發展;其二,“溫水煮青蛙”的典故告訴人們,人性都是有弱點的,人懶散的作風,圖安逸的思想,懈怠的情緒都很容易在無紀律約束的自由環境中滋生。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要克服人的惰性往往要借助于外部的紀律(制度)的約束來完成。其三,對知識分子來說,最大的人文關懷可以說是維護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與氛圍,它要靠一整套科學完善的規章制度來保障。為此,本人履職一年來,在努力對教職工人文關懷的同時,還積極倡導逐步完善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比如本次教代會即將討論通過的各種《管理辦法》等。
當然,有了健全的制度,還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在我們的學校,要努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形成一種制度高于一切,高于人情,高于權力的共識。我們的教師們不用阿諛逢迎,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并且能干出成績來,你們就會受尊重,就得到賞識。要逐步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來營造一種“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的良好氛圍,努力讓一中的教師忙碌并快樂的工作和生活著。
科學的本質是求真,學校的教育管理要崇尚科學,還有二點理由:其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就教育而言,教育我們的學生做真人,說真話,求真知,辦真(實)事,此乃教育之根本之所在。其二,就學校的管理而言,求真就意味著拒絕假、丑、惡,講求實事求是,真抓實干。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追求真與善既是學校發展本身的內在規定,也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追求。真與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三、創新發展是主題。
發展的本質是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與源泉。社會在進步,學校在發展,發展的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這很正常,面對新的困難與挑戰我們不能老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經驗去應對,更不能消極不作為,也不要有過多的埋怨與等待,而應該積極地去應對挑戰,大膽地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勇于打破條條框框,勇于創新,敢于作為,敢于擔當。
一年來的工作實踐告訴我們,辦法總比困難多,凡是我們認準要做的事,只要有一點的希望我們也要積極地去爭取,有些看來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肯去努力還是有希望的。比如:學校經費緊張問題、籌建教師宿舍問題、教師職稱問題、復辦初中問題、中外聯合辦學問題等。我們目前也都在積極地去爭取,我相信逐步都會變成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