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天安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結構形制
天安門位于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達34.7米。
城樓
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建筑,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墻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稱。 城樓為木結構建筑,大殿飛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斗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制構件。梁枋又分額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檐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城樓的主體建筑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征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內有60根直徑為92厘米的紅漆木柱,承受著屋頂建筑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正面的36扇門窗為中國傳統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畫的是團龍圖案,在殿廳堂縱橫交錯的梁枋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最大的那盞稱為主燈,有8個面,全高6米,直徑2.8米,重約450公斤;其余16盞為6個面的輔燈,每個高6米,直徑2.2米,重約350公斤。每盞燈上的角各有一盞傘形小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下層是高13米的朱紅色城臺,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墻,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臺,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城樓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
城臺
城臺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臺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兩幅大型標語。
文物遺存
金絲楠木盒
天安門城樓除底座是磚混結構外,整個城樓為木結構。60年代重建隊伍在天安門最高的脊瓦處數脊瓦數時,意外的發現中間黃色的琉璃脊瓦中藏著一塊金絲楠木盒,該琉璃瓦厚60厘米、寬80厘米,工人們砸碎后露出一個30厘米見方的木盒,上面清晰地顯露出一對精美的二龍戲珠雕刻圖案。工人們用撬棍戳破后,木盒松了。木盒內藏有塊拇指大的紅寶石、朱砂。此外還有五彩糧:黃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等物品,有的物品已分辨不清,金絲楠木盒里的所有東西后來全部上交國庫。
炮彈
天安門城樓炮彈在拆除西山墻時,一名工人取出一發直徑9.5厘米、高約45厘米的完整炮彈,指揮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門連同周圍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后來在拆除中又先后起出6發規格相同的炮彈,這7發炮彈始終是個謎。
文物保護
1949年夏秋之際,為迎接開國大典,原北平市政部門對天安門城樓多年來積存的鴿糞、蒿草等污物進行了清除,對破損的磚瓦、門窗等構件進行了簡單整修。1952年,北京市第四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決定較全面地修繕天安門城樓。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對天安門城樓進行大修。
具有550多年歷史的天安門城樓,由于兵火戰亂,長期失修,建筑結構已嚴重壞損變形,主體已嚴重下沉。新中國成立后雖經多次維修加固,但未能徹底解決問題。1969年河北邢臺地區發生了6到7.5級地震,使天安門城樓損壞變形更甚。年底國務院決定:徹底拆除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原規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門城樓。該工程196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個工期112天。
1984年,有關技術部門對城樓防雷設施進行了重點檢查和遙測,增加了防雷引下線,考慮到城樓頂上彩燈、廣播新聞、電影等電器線路較多的原因,將彩燈電纜線單取線路,引出大頂部位并安裝了避雷器。
主要景點
金水橋
天安門前的漢白玉橋,一般稱為金水橋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建于明永樂年間。內金水橋位于故宮內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單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橫亙在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的三孔拱券式漢白玉石橋為外金水橋,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及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及以下官吏和兵丁走的,叫“公生橋”。 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
華表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筑群,增強了古老建筑藝術的整體感。華表是天安門的一個重要標志,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只蹲獸叫“犼”,望著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后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著一只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著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望君出”就勸誡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里,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并不在此位置。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游行集會等群眾活動。為方便游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1950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并向北挪移數米至金水河岸邊并列擺放。
天安門前石獅子
天安門前金水橋南北各安置一對身軀龐大的石獅。這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精致。據《中國獅子藝術》一書記載:“這兩對石獅雕刻于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高2.5米,加上底座總高近3米,頭頂13個疙瘩,按當時規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這兩對石獅雕刻比例協調,瞪著大眼睛,微微側歪頭,半咧著嘴,鬣毛工整地纏卷成渦旋狀,前腿上有一個不大的“圓錢”紋,身披纓絡盤結錦帶,胸綬帶上有環鈴和纓絡穗墜。石獅的用材是一種灰白中夾帶著均勻淺灰綠色斑的石頭,抗自然風化能力強。石獅用整塊料石雕鑿而成,造型、尺寸和刻工都一樣,體現了明朝的雕刻工藝,是北方石獅的代表。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的南部。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北京天安門】相關文章:
《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02-17
《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06-29
《北京天安門》的教學設計07-04
北京天安門的教學設計06-18
北京天安門小學作文01-04
我愛北京天安門教案06-18
課文《北京天安門》教案范文07-04
課文《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07-04
《北京天安門》教學設計范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