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好觀察記錄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游戲內容:琪琪來到美工區,尋找工具時,她在小筐里發現了幾朵剪好的小花,象發現新大陸似的對正在玩橡皮泥的婷婷說:“快來看哪,這些花好漂亮啊!”婷婷湊過來看后說:“真的好漂亮。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琪琪):“我最喜歡這朵紅顏色的”,(婷婷)“你很喜歡紅色嗎?我也是最喜歡紅色”(琪琪):“我們兩個喜歡一樣的對不對”(婷婷)“這是誰剪的”(琪琪):“我看到是劉老師剪的”(婷婷)“哇!她好能干呀”。
行為分析:聽到孩子們的議論,我非常開心。這段對話涉及到個人愛好、審美以及個人評議等多方面的內容。如果不是親耳所聞,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出自兩位剛滿四歲的幼兒之口。
觀察時間:2005年10月17日
觀察地點:區域活動
觀察對象:丁伯揚
游戲內容:當老師交代完安全事項后,幼兒開始活動,許多幼兒都掙著開小汽車。揚揚卻總是在我的周圍轉,我問他:“你為什么不找朋友一起玩呢?”他回答說:“因為我就喜歡跟老師玩。”.我說∶“好吧,那我們一起玩什么呢?”他說:“我們去開那個警車吧!”我說:“你去和坤坤商量一下,大家輪流玩嘛!”還是你去和他說吧。當他在老師的陪同下,自己出面得到了警車后,臉上寫滿了快樂。
行為分析:揚揚在班上個子比較小,在和同伴交往處于弱勢,但他非常聰明,善于動腦筋,會用他自己的辦法來達到目的。從這件事情來看,實際上他非常渴望開那部警車,很想和別人協商,但他又怕遭到別人拒絕,所以想了這么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
觀察時間:2005年10月21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情境:美術課
觀察對象:邊子揚
觀察內容:在繪畫“葉子”時,邊子揚很認真地畫了一片大葉子,然后涂上了多種顏色,最后用深藍色涂了背景色,老師建議他用深顏色勾畫輪廓線,這樣葉片就很明顯,很漂亮了,他點點頭,不一會,他把背景涂成了黑色,說:“老師,畫好了,后來,老師告訴他什么是輪廓線,他明白了說:“那這黑色怎么辦?就是樹葉掉地上了對嗎?我點點頭,把他的作品貼在墻上,他高興地又蹦又跳。
邊子揚做什么事都能堅持把一樣事情做得很好,他對繪畫特別感興趣,涂色均勻、豐富,只是在使用顏色對比色時不知該如何選擇,我們將教給他一些繪畫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他的繪畫水平。
[page_break]
行為分析:邊子揚做什么事都能堅持把一樣事情做得很好,他對繪畫特別感興趣,涂色均勻、豐富,只是在使用顏色對比色時不知該如何選擇,我們將教給他一些繪畫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提高他的繪畫水平。
新的課程觀察要求我們了解孩子已有的經驗,了解孩子是怎樣學習的,而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觀察記錄。觀察記錄可以作為教師下一步工作的依據,教師可以從中檢查自己提供給幼兒的活動是否促進了孩子的發展。觀察記錄可以作為對幼兒形成性評價的依據,便于教師認識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學習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觀察記錄還可以作為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依據,利用觀察記錄的結果與家長溝通,教師的敘述不再空洞;家長也因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而知道怎樣去幫助
孩子,并與教師合作共同建構課程。如何用好觀察記錄呢?首先:教師應通過有
目的、有意識的觀察,獲得大量具體、真實的信息,理解和評價幼兒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制定、調整并實施教學計劃,最終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師沒有很好地把握科學觀察的方法,從而影響了觀察的質量。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使用了以下三種觀察記錄方法。
第一種:隨機記錄。即將自然情景中幼兒有代表性的行為記錄下來。對象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每天不只針對一個幼兒,所記錄的對象也不一定都一樣,那些行為比較特殊的幼兒被記錄的機會可能較多。下面是對一次區域活動的記錄:
薄文婷、汪明淇開了一間汽車美容中心,萬雅文、郭淑悅來洗車,薄文婷要他們交錢,這時他們發現沒有錢,就找來白紙、小積木當錢。
在將客觀事實寫出時,我們要注意下列事項。首先,教師要隨身帶著紙(一般用卡片)和筆,以方便隨時隨地記錄;其次,教師自己也是與被觀察者有互動關系的人,自己的行為包括所說的話和做的動作也要據實記錄。再次,記錄幼兒的行為時,選擇可以引起我們思考的內容,要記錄幼兒行為發生的時間、當時的情景以及幼兒的主要反應。最后,教師要注意不能本末倒置,為了記錄而把自己參與活動的主要工作忽略了。
第二種:即時記錄。這種記錄主要是在團體活動與孩子直接交流時用,包括在小組談話或集體談話時即時記錄孩子的言語。我們一般采用比較大的舊掛歷紙做記錄紙,可隨時貼在墻上,也可貼在比較大的紙板上,讓圍坐的每個幼兒都能看到教師記錄的內容。教師可以選擇關鍵詞、圖示或文字記錄內容。
在小班,我們大多采用圖示的方法,如記錄一塊積木就記1,再畫一個方形,記錄一輛車就用簡筆畫車表示。在中大班,我們一般采用記關鍵詞或圖示與文字結合的方式記錄。下面是關于一次討論的記錄。
劉依航:為什么體操運動員比賽時手要擦粉?
劉潤哲:可以殺蟲。
王明棋、張掙銳、邊子揚:不會掉下來。
鮑怡晨:擦了粉很滑。
萬雅文:擦了粉不滑。
教師:哪個答案對?
幼兒:找答案(可以問家長)。
第二天,幼兒找到答案,教師又有了一組記錄。
第三種:記錄孩子的作品。教師用文字把幼兒口述的各類作品內容記錄下來。對于幼兒的繪畫傷口以及收集資料、調查研究、訪問專家時用自己的方式(如符號)進行回憶表征的作品,教師可直接在作品旁做文字記錄;對于幼兒泥塑、建構等作品,教師可拍成照片并記錄孩子的有關口述。
[page_break]
下面是關于某小朋友訪問專家后對車發展史的了解的記錄。
第一幅畫面:最早的時候用轎子抬人,很辛苦,然后人們就想出用輪子比較輕松;第二幅畫面:接著發明了黃包車,一個人套著前面的鐵杠,跑著拉后面車上的人;第三幅畫面:后來發明了單車,是人騎的,不用那么累,但還是要用腳踩;第四幅畫面:后來發明了摩托車,是機器動的,但是如果下雨,人坐在車上會打濕衣服,而且只能坐四個人;第五幅畫面:后來又發明了汽車,有下班可以擋雨,而且可以多坐一些人。
有了客觀的觀察記錄,更重要的是對觀察記錄結果怎樣使用及處理。我們也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即時反饋和展示。
在即時記錄時,我們
會及時反饋,讀給其他幼兒聽,讓全體幼兒分享每個人的經驗,使幼兒對自己的口頭語言與文字產生對應的聯系。這樣做也激發了不愿發言的幼兒對口頭語言表達的興趣,很多幼兒都喜歡講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認識和感受,因為自己的口頭語言變成了文字展示給其他人看,使其感到自豪和滿足。
同時,我們把即時記錄和幼兒的作品記錄,及時選擇有關的內容展示在班級的空間,經常出現在班級環境里的各種文字和圖示,長期耳濡目染,對幼兒讀寫方面的發展有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幼兒也能從中了解自己學習的過程。另外,家長、教師甚至外面來的客人,只要進入班級,無須本班教師解釋,就能明了該班曾經組織的各種主題探索活動的內容、幼兒的發展狀況,通過班級環境了解正在進行的活動,進而及時配合。
第二種:即時反思。
通過觀察記錄收集幼兒個案(行為、經驗),教師學會了觀察孩子,積累了本班級孩子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幾位教師每天下班前,把當天的觀察記錄結果拿出來共享,并就觀察所見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如上述例子引起教師思考,孩子會用白紙、積木等物品去表征錢,教師怎樣通過提供材料引導呢?通過討論,該班教師在角色區增加了各種面額的人民幣,促使幼兒在游戲中認識人民幣和練習十進制計算。這樣,教師及時依據觀察記錄的內容,為孩子的下一步發展和活動更換材料,調整了活動內容。
第三種:及時分類。
一段時間后(一般是一周左右)。教師將以上所有記錄內容分成語言、健康、社會、科學(包括分類、排序、數概念、空間等)、藝術等幾大類。如,把幼兒拆裝車、建構房子時作的記錄內容歸到空間經驗這一類,把角色區觀察到的交往行為歸到幼兒的社會經驗里,做成每個幼兒的個案集。當然,教師必須把握收集的內容是否代表了孩子的發展水平,是否代表了孩子的經驗。做這種分類時,由教師按自己對各領域的認識進行,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有時候一張紙條記錄的內容涉及到幾個領域,就把這張紙條歸到其中一類,在另一類中用紙條注明“見某年某月某張紙條”;有時候一張紙條記錄了幾個小朋友的交往行為,教師會把這張條歸到其中一個小朋友的個案里,其他小朋友的個案里只注明“見某小朋友個案”。
在個案中,教師了解了幼兒的階段性特征,不再對幼兒進行終結性評價。憑借這些真實的材料,教師能更準確地評價幼兒的發展。更加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課程設計的意識更強了。教師根據對幼兒的觀察記錄,調整教育目標和學習目標,發現幼兒的個體優勢、智力特征,調整區域環境和材料,為家長提供孩子發展的有效資料,促進了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同步發展,使課程設計的內容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每個孩子的發展。
【用好觀察記錄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相關文章:
下一站smile的幼兒觀察記錄11-12
幼兒園特殊個案追蹤觀察記錄(通用14篇)07-13
關于促進民族工藝品企業發展的建議12-19
用好壓歲錢作文07-26
【優】用好壓歲錢作文08-11
幼兒中班個案跟蹤記錄(精選10篇)06-08
大班幼兒個案觀察09-09
幼兒園觀察與反思04-01
用好壓歲錢作文(匯編15篇)10-12
用好壓歲錢作文【常用14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