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臘月二十九的習俗
臘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天,眾所周知,臨近過年的前幾天才是最忙碌的。因此,臘月二十九不僅有“蒸饅頭”,還有“上墳請祖上大供”等習俗。下面是關于中國臘月二十九的習俗的內容,歡迎閱讀!
臘月二十九是什么日子?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稱“小除夕”,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何為“小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夕,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夕,即大年夜。
關于臘月二十九的習俗
1、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中國農歷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準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僅僅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莊重和重要。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清晨請祖,少數地區在除夕日下午到黃昏時請祖。
2、民謠稱“二十九 ,蒸饅頭”
二十八做好了發面,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人們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在天津大家還會在這一天到喬香閣請中國結,取“喬香納福”之意。
關于臘月二十九的知識介紹
臘月二十九日祭祀岳飛,了解岳飛精忠報國,力抗金兵的事跡。吃油灼檜。
中國的農歷臘月有大月、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這種差異的出現是因為我國農歷“月”的安排是按照月亮朔望圓缺的周期而定,就是由一次新月到下一次新月的時間定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月亮一個朔望周期是29.5天,而一個月又不能出現半天,所以農歷就出現“大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節慶,都要對祖先告祭一番。這不單單是一種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對祖先的感恩與思念。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和重要。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亦有些地區在除夕日下午到黃昏時請祖。據漢代崔富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擎,潔祀祖稱。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0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在后世眾多文學作品中,對春節請祖、祭祖的風俗有很多描述,尤以小說《紅樓夢》對賈府新年祭祖的活動描述最為詳備。
第五十三回的回目就是“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文中寫到:
已到了臘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齊備,兩府中都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并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次日,由賈母有語封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先坐八人大橋,帶領著眾人進宮朝賀,行禮領宴畢回來,便到寧國府暖閣下橋。諸子弟有未隨入朝者,皆在寧府門前排班伺侯,然后引入宗祠。且說寶琴是初次,一面細細留神打諒這宗祠,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字,旁書“衍圣公孔繼宗書”。兩旁有一副長聯,寫道是:
肝腦涂地,兆姓賴保育之恩。
功名貫天,百代仰蒸嘗之盛。
亦衍圣公所書。進入院中,白石雨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臺上設著青綠古銅鼎弈等器。才包廈前上面懸一九龍金匾,寫道是:“星輝輔弼”。乃先皇御筆。兩邊一副對聯,寫道是:
勛業有光昭日月,功名無間及兒孫。
亦是御筆。五間正殿前懸一鬧龍填青匾,寫道是:‘、澳終追遠”。旁邊一副時聯,寫道是:
已后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寧。
俱是御筆。里邊香燭輝煌,錦峰繡幕,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舜,賈漣賈涼獻帛,寶玉捧香,賈葛賈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舟,拜興畢,焚帛莫酒,禮畢,樂止,退出。眾人圍隨著賈母至正堂上,影前錦慢高掛,彩屏張護,香燭輝煌。上面正居中懸著寧榮二祖遺像,皆是披蟒腰玉;兩邊還有幾軸列祖遺影。賈符賈芷等從內儀門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檻外方是賈敬賈赦,檻內是各女眷。眾家人小廝皆在儀門之外。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并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上賈敬手中。
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內。每賈敬捧菜至,傳于賈蓉,賈蓉便傳于他妻子,又傳于鳳妞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于王夫人。王夫人傳于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直至將菜飯湯點酒茶傳完,賈蓉方退出下階,歸入賈芹階位之首。凡從文旁之名者,賈敬為首,下則從玉者,賈珍為首,再下從草頭者,賈蓉為首,左昭右穆,男東女西,侯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兩丹擇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隙空地。雞雀無聞,只聽鏗鏘叮當,金鈴玉墜微微搖曳之聲,并起跪靴履颯沓之響。一時禮畢,賈敬賈赦等便忙退出,至榮府專候與賈母行禮。
在我國歷史上,像賈府這樣有祠堂的大戶,年終祭祖就在祠堂里進行,而沒有祠堂的普通人家,則需要上墳請祖。但不管大戶小戶、窮戶富戶,上墳請祖都是一項很莊重嚴肅的活動。
臘月二十九有什么風俗?
臘月二十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日子,也有著豐富的風俗習慣。
首先,這一天是除夕前的一天,被視為“小除夕”,人們會進行一些與除夕相似的活動,為除夕做準備。在中國南方,人們會蒸制一些年糕、糖糕等食品,寓意著“年年高升”、“甜蜜幸福”。在北方,人們則會包餃子,寓意著“團圓”和“財源廣進”。
其次,臘月二十九還是中國傳統的上墳祭祖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上墳祭祖不僅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更是一種家族凝聚力的體現,讓人們不忘根本,銘記家族的歷史和文化。
此外,在臘月二十九還有一些與春節相關的習俗。例如,人們會進行大掃除,清潔房屋內的灰塵和垃圾,寓意著“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的到來。在中國的南方,人們還會貼上紅色的對聯和年畫,寓意著“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在北方,人們則會在門前掛上紅色的燈籠和貼上春聯,寄托著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除了以上的風俗習慣外,臘月二十九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團圓飯。在中國南方,人們會在這一天晚上吃團圓飯,全家人一起享受美食,共度這個特殊的時刻。在北方,人們則會在除夕當天的中午吃團圓飯。團圓飯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之一,寓意著“團圓和睦”、“家和萬事興”。
總的來說,臘月二十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有著豐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內涵。這些習俗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人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觀。
中國臘月二十九的習俗
中國自古對傳統的過年(春節)很重視,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年味就越來越濃了。臘月二十九的中國民謠很多,主要的有:
1、蒸饅頭
民謠稱“二十九,蒸饅頭”,人們盡情發揮想象,把饅頭做成壽桃、小動物等各種造型。蒸饅頭在過去不是隨便地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要跟相親鄰居交換,因此一定要做得好看好吃才有面子,吉利,非常講究。
2、去打酒
臘月二十九,稱作“二十九去打酒”。中國人還會準備些酒。可以看到是“打酒”,不是“買酒”。因為在舊時代,人們買不起瓶裝酒。他們用自己的瓶子或塑料袋去酒家買酒,酒會放在一個大容器里。在新年大餐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上墳請祖上大供
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清晨請祖,少數地區在除夕日下午到黃昏時請祖。
4、貼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記住。
【中國臘月二十九的習俗】相關文章:
臘月二十七的習俗05-06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03-05
臘月二十三的六大習俗02-02
臘月二十三有什么習俗和講究12-18
臘月二十三小年習俗「精編」03-06
介紹中國各個地方的習俗范文03-04
臘月二十三作文09-21
臘月二十四周記03-07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什么12-18
臘月二十四周記(大全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