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通用14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
上帝擲骰子嗎?無數科學家為這個問題背后的量子力學癡迷瘋狂。如果要評選物理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那些年代,那么20世紀初必然榜上有名,因為它為我們帶來了相對論和量子論,并最徹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個物理學體系。
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是物理學上最激動人心的篇章之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曹天元所著的科普書籍,則淋漓盡致地將其展現了出來。在這本書里,我們會看到物理大廈在狂風暴雨下轟然坍塌,卻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禮和重生。我們會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帶來了讓人驚駭的電閃雷鳴,同時卻又展現出震撼人心的美麗。我們會看到科學如何在荊棘和沼澤中艱難地走來,卻更加堅定了對勝利的信念。
這本書前半部分的章節講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確立,直到EPR佯謬和薛定諤的貓出場的那一刻,全書進入了最佳境。作者將科普寫得如武俠小說一般跌宕起伏、蕩氣回腸、精彩絕倫,甚至還有點詩情畫意。在作者筆下,那些偉大的科學家不是神人,他們只是普通人,只是一個個為一個問題困惑且強烈想要解決它的有著意志堅定的普通人。“人們在量子這個精靈的帶領下一路走來,沿途如行山陰道上,精彩目不暇接,但現在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身在白云深處,彷徨不知歸路。放眼望去,到處謎霧茫茫,不辨東南西北。” 量子論光怪陸離,各種各樣的推論無不荒誕。但這些科學家卻一個個都具有闖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開拓疆土的.毅力和勇氣。從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這些科學家由衷的敬佩和因量子物理的每一個突破而懷有的難以言喻的激動。
讀過這本書后,我開始明白,科學乃至社會的進步,是需要不斷地跳出狹隘的思維,打破頑固的局勢。我們需要擁有科學的精神,去無條件地相信一切看似不可能的東西,去質疑一切看似無懈可擊的理論。這就是所謂的“不破不立”。因為回答了一個問題后,等待著我們的不是一勞永逸,而是更多問題的接踵而至。然而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讓科學散發無限的生機。只有一個永無止境的謎題才能散發永無止境的魅力,因為每一個裂口都是一個新生的機會。
一部科普作品的意義不應單單在于普及科學知識,講述科學家們的貢獻,更大的意義在于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的態度,同時讓人們對那些背后推動人類進步的科學英雄懷以崇高敬意。這是科普書籍的“魂”。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有“魂”。作者說,他更注重的是精神,是歷史,而不是科學。這應該就是他能將這個故事講述的如此精彩的原因吧。
回到一開始。上帝究竟擲骰子嗎?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波爾笑笑說,別去指揮上帝怎么做。而霍金說,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上帝不僅擲骰子,有時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去。這其中的含義,就請你翻開《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自己一探究竟了。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2
在量子力學的研究探索之際,出現種種挫折:眾多理論被發現有著嚴重的漏洞;經典因果律被宣告不可用;甚至將近百年仍無法理解“波函數坍縮”這一奇異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由此我意識到,對知識的探索需要克服眾多挫折,才能見到曙光。
先從古希臘說起。歐幾里德提出五條公論,第五條公論云:過直線外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歐幾里德自身對其也感到不安盡量避而不談。2000多年來,無數數學家絞盡腦汁,試圖通過其他方法將其推出均以失敗告終。直到最后,羅巴切夫斯基與黎曼才分別通過推翻它的兩種方式,創建出兩種非歐幾何。對此短短一條公理的探索便耗費人們兩千年的時間。
化學家的前身乃是“煉金師”。煉金過程中,金子不可能出現,但有不少奇妙的化學物質出現,讓他們變成了化學家。從道爾頓起,便開始研究原子的結構、特性。一個舊的模型被推翻,緊接著另一個模型又登上歷史的舞臺,不斷地向真理靠近,這成為了科學探索的規律。幾百年過去,我們才歷經挫折地得到“電子云模型”,而這是不是真理仍不得而知。只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如今,我在學習的路途中同樣面臨著挫折。研究光學時,光線如一個幽靈,經過各式各樣的透鏡面鏡,而不知其行蹤,令我望而興嘆;幾何題里,圓、線、三角形如層層堆疊,讓人無法看清圖形的真面目,甚至不執放大鏡都難以分辨每一根線的位置……但這與前人的`探索相比,這點挫折算不了什么。
一個月前我聽物理課,講的內容是角動量。角動量?這玩意兒可真高大上啊!普通方法寫一大串公式,用它只需幾行字就能做同樣的事。我懷著好奇心聽老師講這個知識點,卻發現自己在“聽天書”。晚上回家,我翻出一本力學講義,同王陽明“格竹子”一樣,對著角動量一節研究了幾個小時。窗外,蟲鳴,人喧都被我忘卻連手表的指針跳動聲都拋于腦后終于研究明白了。又抬起頭一看時間,已是三更了。
不論是這本書中對量子物理的探求,還是古今中外對其他事物的發現,這些對知識的探求可能都會受到挫折的阻撓。只有克服了挫折,才能進入知識的殿堂。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3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書可以帶給讀者許多感悟,就像我讀了《上帝擲骰子嗎?》以后,我明白要能真正理解書中蘊含作者對這個世界的評價就能受益良多。
在十七世紀的那個黃金年代,為了研究光本質上究竟是什么的問題時?有了兩種可能的假設;微粒說和波動說。兩種假設第一次交鋒的主力分別是牛頓與胡克。牛頓與胡克在歷史上算是一對歡喜冤家,兩個人都在力學、光學、儀器等方面有著偉大的貢獻。兩人互相啟發,但也無需諱言,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少激烈的爭論,以致互相仇視,甚至成為了終身的對手。兩人也經常會因為一些誤會,互相看不起,但要不是兩人有著相同的性格,也就不會成為互相鼓勵的對手。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能遇到一位相互較量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在我的小學階段,我也很幸運的遇到這么一位好朋友。
記得剛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不會跳繩,所以在與女生比賽跑跳接力時,導致男生隊惜敗,也因此被同學們嘲笑和冷落,而這位好朋友站出來,教會了我跳繩,從此以后我倆在學習上互相激勵。后來我們也一起選擇了同一所中學。他總是能在我最難過,最低落的時候,給我鼓勵和希望,但同時,我們也互相較量,激勵對方,希望可以讓對方更加優秀。
做人有時不能驕傲自大,哪怕再優秀的人也有缺點,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缺點,才能達到更高的水準。在微粒說與波動說的長久交鋒中,他們相互收納對方的思想,而這兩種假設必然是絕對的對立,卻能放下成見,從對方身上吸收優秀的觀點,那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呢?我們與那些優秀的人,就算不是朋友,也不至于成為敵人,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又有什么不可以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有不斷補足缺點,才能更好的進步。
每一本書不僅蘊含了作者的思想,更是我們感受理解世界的一條捷徑。我們要感謝這些作者幫我們了解到之前難以看到的風景,難以理解的世界奧秘、難以領略的風土人情。
中國原來并不強大,正是有了很多先進知識分子才使中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正如周恩來所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所以我們要為了國家的強大努力讀書,奮發向上。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4
《上帝擲骰子嗎》是一本奇妙的書。這本書不僅量子的不確定性,闡述了神奇的波函數,嚴謹地證明了光和其他物體“詭異而又真實”的波粒二象性。
人們意識到量子這個概念從發現光的波粒二象性開始。大量實驗表明,光在不被觀察時,光顯粒子形態,只能以直線傳播;但被觀察時,光卻顯波的形態。而且有人做了一個更詭異的實驗,在光的前面放上擋板,穿一個小孔使光通過,此時光呈粒子狀態。接著以極快的速度放下另一個擋板,使光不能從小孔透過,而在光從小孔透過的地方的兩側穿孔。令人驚奇的`是,粒子在不知擋板會放下來的情況下,自動呈現了波的形態,從小孔穿了出去。
當這個現象被發現時,全世界都很震驚,因為這打破了經典物理學的理論,量子是不確定的,不能用公式計算的,人們也由此建立了量子力學來研究它。因此,量子力學的核心就是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當你不觀察一樣東西時,它就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當你在家里努力寫作業時,不被觀察到的奧體中心,就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當你在家里看亞運比賽時,比賽里的東西就是存在的,而當你轉頭去拿零食時,它又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了。這就像上帝在擲骰子一樣不確定,所以作者把這本講量子力學的書取名為《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深不可測,甚至作者在原文中說到:“如果有一個人說他理解了量子力學,那他就是沒理解量子力學。”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用波函數等來計算量子可能出現在一個地方的概率,因此我們還可以對這個難下手的量子力學加以研究。
也就是說,我們也可以用量子力學的知識來解釋亞運,它的過程、內容、組成物品等。
就好比杭州選為亞運城市也有許多必然與偶然。亞運會舉辦城市的投票是由很多人決定的,我們不能控制很多人去投票杭州,這就是偶然;杭州優勢大,同時也是唯一的申辦城市,這就是必然。再好比亞運乒乓球男單的冠軍是誰是沒法計算出來的,每個運動員都有奪冠的機會,這就是偶然;又因為我們知道馬龍乒乓球打得好,所以猜他是冠軍,這就是必然。必然和偶然構成了我們的世界,盡管我們沒有感覺到,但生活中處處是量子力學。
量子是不確定的,是不停運動的,是神秘的。盡管如此,亞運還是會在杭州舉行,亞運冠軍的數量依舊不變。盡管物質是不確定的,量子是不科學的,但我們向前探索的心是不變的。人類對未知的探索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期待量子力學被解密的那一天,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為自己的生活,為亞運的完美舉辦,為人類的探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5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波動速讀”、“量子糾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中,關于“量子”的梗可不少。
而量子,作為一種高深難懂、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存在,除了我們帶著調侃的意味提及這一概念的時候,心中大多都還是抱著想象與敬畏的疏離感。
其實,量子離我們并不遠。放眼望向今日的現代文明,從電腦到激光,從核能到生物技術,幾乎沒有哪個領域不依賴量子論。但它始終不夠貼近日常,因而導致了我們的敬而遠之。
但這本量子物理史話,將這個傳奇般的故事用通俗性和娛樂化兼備的精巧手筆,編排成了一部綺麗夢幻、震撼人心的歷史舞臺劇,盡悉演繹在我們的眼前。這種與一般科普讀物不同的風味,令人不禁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窺見真理前那一刻的激動欣喜。被科學本身的神奇和偉天震懾的同時,跟隨著一盞盞聚光燈,同這些量子物理的歷史人物一起悲喜沉浮。
從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開始,量子假設點燃了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之后,1905年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賦予了新生的量子以充實的力量,使它第一次站起身來傲視群雄,而玻爾的原子理論在1913年被提出,則借助了它的無窮能量,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天地來。1927年玻爾的“互補原理”連同玻恩的概率解釋,海森堡的不確定性,構成了量子論“哥本哈根解釋”的核心,“第三次波粒戰爭”便以這樣一種戲劇化的方式收場,使波和粒子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達成妥協,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波粒二象性”。而接下來,20世紀物理史上最激烈、影響最大、意義最深遠的一場爭論——玻爾和愛因斯坦之爭終于拉開了帷幕……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拍手稱快。毫不晦澀的語言佐以夸張、戲劇化的描述,在事實這個地基上,筑就了一個恢弘壯麗、激動入心的舞臺。即使是門外漢如我,也能在妙趣橫生但又不失嚴謹的故事中感受到科學的快樂,體味到一點點量子論曾經給我們帶來的'興奮和驚奇。
在這個浮躁喧囂的網絡時代,人們沉迷于游戲和短視頻的社會上,這本書重拾了我們對探究的渴望,點燃了我們對科學的熱情,作者一直強調一個概念:如果科學是一種產品,那么科普就好比是它的廣告。廣告的作用,并不在于讓人了解這個產品的技術細節,而只是引發人們對這個產品的購買興趣縱然你讀完了整本書,仍然認為量子離我們有一定的距離,但人們心中對于自然的好奇和向往,卻始終不曾更改。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6
本周看了《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一書。
講道理,我現在已經發現書不能瞎讀。啥叫會潤物細無聲的提升我的文字功底和藝術情操啊。其實這就是屁話。讀書的目的還是在于知識的獲取和知識的變現。也就是說,讀一本雜物,只能起到消磨時間的作用,因為你也不會去記住其中的情節、文字技巧之類的。
書中寫了量子物理的發展史,通過詼諧的風格,把本身距離我們很遙遠的天才物理學家們,寫出了其骨肉,讓人感覺他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成為了一個立體的人,而不是中學物理書中的照片,那個給學生們制造無數作業的照片。
整體知識用并不繁雜的解釋介紹了其意義和影響力,相對來說比較通俗易懂,但實際對除了物理學家的普通人來說,都是讀過就忘的公式體系和意義。相反,其獲得的諾貝爾獎和帶來的社會變革,倒是讓人對其有了新的認知。相比來說,量子物理學還是更加適用于對宇宙的探索。但是宇宙真的太大了,也不知道出了地球后,會不會所有現在人類擁有的知識體系都會被推翻。
對于人物生平的描寫是非常生動的。立體展現了科學家也是會暴怒、也是會痛苦、也是會色情等等。人嘛,總是逃不出這些東西。所以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活了28年后已經明白,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去取悅自己,怎么樣都是不過分的。
從我開始學習理財開始,見識了太多金融方向偉大的.發明和創造。PE、PB、ROE、四分衛、分位點。感覺天才為了自己方便而創造的工具真的太神奇了!!
小時候總想征服世界,把世界踩在腳下之類的,真的是電視劇看太多了。直到現在認知的越多越感覺和天才之間的差距。
但我也不會因此有任何自卑感了。認清自己我很重要。
天才負責創造,我去學習天才的創造并融會貫通一部分,就足夠我打敗身邊的人了!
就像一群人遇到熊,你不需要跑的比熊快,只需要比別人快就行了。
只需如此,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狂歡”之中了!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7
《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講述了從赫茲證實電磁波存在于世間到牛頓對于光學的研究,從托馬斯·楊的楊氏雙峰干涉實驗到邁克爾遜、莫雷的實驗驗證以太并不存在再到普朗克發現能量在發射和接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從愛因斯坦發現組成光的光量子到康普頓發現康普頓效應,從波爾發表的“論原子和分子的構造”、“單原子核體系”和“多原子核體系”到泡利的“不相容理論”,從德布羅意發現電子是一個波到海森堡使用的矩陣,在經過一系列科學家的努力以及演變產生了多宇宙理論,而后發現“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以及電磁力這些量子論,最后發現了5種超弦理論并進行了統一,被稱為“M理論”,甚至于發現了更高的維度“第11維”。
在現在的“M理論”出現后,物理學似乎走到了盡頭,和當年的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統一物理學十分相似,但這次統一的意義更加的`偉大,經典物理只能算作兩個緊密的邦聯,而現如今的量子理論,它能夠用同一個方程去描述宇宙間的所有現象,我們也許能夠完成物理學實質意義上的徹底統一,我們可能已經接近于探索自然的終極定律的終點。
或許,量子論也只是匆匆過客,歷史將再次輪回,如量子論擊倒經典物理的大廈,會出現一種新式理論擊倒量子論這個帝國,但在每一次的輪回中,我們終將更接近于自然的終極定律的終點,科學一直在不斷反省自己,這樣謙卑的審視和自我否定,使他獲得了永恒的力量,不斷的進步,增加著我們對他的信心。我們的文明不過萬年歷史現代的科學甚至只有400年的歷史,但我們的智慧貫穿時空,從最小的量子到最大的宇宙尺度,從最近的白矮星到最遠的宇宙視界,沒有任何可以阻擋我們探索步伐的存在。
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于我們對成功的信念與希望,對于科學的依賴,對于自然的那種永無休止的好奇。
量子論的路還沒走完,它令人困惑,但它也給人以希望,前路漫漫,還需要我們努力的上下求索,前面的路還需要我們親自去開辟。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8
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有兩個時期,絕對稱得上是史上最偉大的時代。17世紀末,牛頓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宣布了近代物理學正式創立。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論徹底推翻和重建了整個物理學體系。至今深深困擾和影響著今天的我們。回顧曾經的那段20世紀的歷史,就像品味兩顆青澀的橄欖,咀嚼越久,回味更無窮
通讀這本書,作者以一種科學和人文素養相交織的語調向我們介紹了量子力學從發現,斗爭,批駁,直至最終被廣為接受的整個過程。從電腦到激光,從生物到核能,航天衛星理論皆賴以建立。從今天,現代的角度看過去,整個發展史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沖擊和震撼。 光的本質是什么?是波動還是微粒?過去的400年中兩個派系數次交鋒。起先,以牛頓為首的微粒說依靠經典力學的`奠基,在物理界獲得了普遍的公認地位。隨后,后起之秀托馬斯楊悄然間發現了干涉現象,波動界的干涉條紋撼動了整個微粒世界。麥克斯韋于1856,1861,1865年連發三篇關于電磁理論的論文——預言光是一種電磁波,并于1887年被赫茲證明,使波動說在第二次波粒戰爭中登頂加冕。歷史總是這樣,一邊落英繽紛,亂花迷眼,一邊又是烏云乍起,電閃雷鳴。隨著實驗研究的深入。物理界陽光燦爛的天空漂浮著兩朵小烏云經典力學在光以太和麥克斯韋——波爾茲曼能量均分學說上遇到的問題。第一朵烏云導致了相對論革命的爆發,而第二朵導致了量子論革命的爆發。緊接著,第三次,第四次的波粒戰爭接踵而至。而偉大的真理,則在烈火和暴雨中實現涅槃。在痛苦的上下求索的30年里,驗證了光的波粒二相性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正確性。
整個量子物理的發展,是基于無數次試驗和交鋒中蹣跚中前進的。通讀完這本書,我很明顯的認識到。我要努力地培養自己大膽假設和猜想的思想。有時,機遇,靈光稍縱即逝,或許他并不起眼,但正是這一個個小的不起眼,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預言了磁生電,海森堡在量子物理中引入了晦澀的矩陣……把握靈光,潛心鉆研,即使不一定成功,其中的那些困惑,激動,恐懼和震驚也值得人品味。除此之外,仍要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觸碰自己想做的事。薛定諤,狄拉克博士大器晚成,依舊努力抓住時光的尾巴,在不確定度和P數上努力延伸,完成了量子物理學的部分奠基工作。三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甚至是十年磨一劍,在虛無縹緲的理論中,歷史給予了他們最好的褒獎。
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以此為題,揭示的是量子物理中最鮮明的特點——不確定度。回顧來看,整個量子物理的發展史撲朔迷離,但更可貴的是再這背后拓荒研究的科學家。他們史0世紀最可貴的財富。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9
愛因斯坦:“玻爾,親愛的上帝不擲骰子!”
玻爾:“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該怎么做!”
這段耐人尋味的對話出自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這屆會議上,愛因斯坦、玻爾、普朗克、海森堡和居里夫人等物理學界的天才大師們聚首一堂,對量子理論的未來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以尼爾斯。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自然界是由概率組成的,任何事物的的發展結果都是按照概率來分布。愛因斯坦,作為相對論的創始人,堅定不移的認為“因果論”是物理學的根本,一切的發展的都有規律可尋。
《這就是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標題的來源。本書講述的.是一段激動人心的科學歷史,它帶領我做一次量子之旅,從神話時代出發,沿著量子發展的道路,親身去經歷科學史上的烏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輝光,穿越重重迷霧和險灘,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并肩作戰。除了回顧基本的歷史背景,還將向著未來探險,去逐一摸索量子論面前的不同道路,闖入人跡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們一起開疆擴土。從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對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干秋的科學家的崇敬和對量子物理界的每一個突破都有著由衷的激動。這本書在敘述方面最成功的莫過于它不是簡單講述量子物理科學家們的貢獻而是將其符號化,而是從各個角度闡述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讓他們的形象躍然紙上。
讀了這本書,我慶幸于自己即便沒有超出中學數學和物理的知識基礎,也可以領略量子世界的壯美綺麗的風景,而在之前或許這份禮物只有物理學專業的才能領受;作為一個生物專業出身的學生,我也高興地在書中得到不少思維方式上的啟發,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自卑,想象到的翅膀是無所不及的的確如此……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0
有幸在假期讀到這本書,誠如作者所說,就像開啟了一場沿途風景絕妙的旅程,先顛覆了自己的三觀,再顛覆整個世界。
故事從“波粒戰爭”說起,貫穿了整本書的前半段。波動學說的支持者與粒子學說的支持者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創造了豐富的學術成果,關于光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四百年來兩個派系交鋒數次。深入的研究,使得人們發現原本物理界陽光燦爛的天空漂浮著兩朵烏云。第一朵導致了相對論革命的爆發,第二朵導致了量子論革命的爆發,緊接著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物理學大廈在狂風暴雨中轟然倒塌,然而卻又在熊熊烈火中得到洗禮和重生。
最革命的思想席卷大地,帶來了令人驚駭的電閃雷鳴,同時又展現出震撼人心的美麗,普朗克黑體公式的發現,光量子的提出,康普頓效應對的誕生,索爾維會議的召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期能像那時一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涌現出如此多的革命性思潮。我們看到了科學如何在荊棘和沼澤中艱難走過,但也更加堅定了對勝利的信念。海森堡的矩陣運算,薛定諤的波動力學。科學家們在批判互補中前行,直到波爾互補原理的提出,波粒二象性才得到基本確定。然而這并不是最終的勝利,量子論的不確定性使無數堅信自然萬物皆有規律的科學家們難以置信,愛因斯坦的質疑,薛定諤的貓,量子力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愛因斯坦作為物理世界的領軍人物,甚至發出了堅定地口號:”上帝不擲骰子!”可作為回答,波爾輕輕地說到:“在量子的世界里,我們不需要上帝這個假設。”時間的推移告訴我們,終是愛因斯坦過于倔強,就連偉大的愛因斯坦也無法阻擋量子的巨輪壓過歷史,如今量子論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電腦到激光,從核能到生物技術,幾乎沒有哪個領域不依賴量子理論,量子論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沖擊與震撼,甚至改變了整個物理世界的基本思想,它是由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們在荊棘和沼澤中摸索出來的,使我們不由得感嘆原來世界上并沒有絕對的真理,所謂科學,其實是人類通過不斷自我否定,不斷反思,探索與拓展,讓我們的思想認知不斷迭送,不斷進化的過程。從“以太”的假設到波爾的原子模型,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了理論都被認為是錯誤的,但很難說他們沒有在科學的發展史上做出卓越的貢獻,也正是這些看似“錯誤”的理論,推動了量子力學朝著更光明的方向去發展。
然而在作者筆下,科學家們也不是神人,他們只是普通人,只是一個個為難題所困惑且強烈想要解決它們的人。他們也會犯錯,也有失誤的時候:愛因斯坦執迷不悟地相信物理世界不存在隨機性,馮·諾依曼理論里第五公設的假設錯誤,湯姆遜原子模型的失敗,雖然他們都是公認的物理學巨人,但是后來的科學家們繼承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精神,他們將對真理的追求視為自己前進的唯一動力,并沒有畏縮于偉人的結論,而是以批判和發現的眼光去正確客觀理性地去看待科學的發展,他們具有敢于闖入一毛不拔的未知境地的勇氣,并擁有立志要為量子學開疆拓土的毅力與恒心。他們大膽假設,甚至將量子力學從牛頓經典力學的籠罩下脫離,這是前無古人的做法,這也意味著他們無論成功與否都必將被載入史冊。可喜的是,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唯有跳出狹隘的思維,打破頑固的局勢,將真理的追求視為唯一的標準,敢于質疑無懈可擊的理論,大膽猜想看似不可能的結果,才能使科學散發無限的升生機。
一部科普作品的意義不應單單在于普及科學知識,講述科學家的貢獻,更大的意義在于激發人們對于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的態度,同時讓人們對那些背后推動人類進步的科學家英雄懷以崇高的敬意。如今量子力學的世界已愈發清晰,波爾否認了上帝不投骰子的說法,霍金更是告訴我們上帝不僅擲骰子,還把骰子擲到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至于到底擲到了哪里,這便需要我們懷著先人科學家們的崇高精神,去探索更深層的規律。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1
當第一次聽到“上帝搖骰子嗎”,我怎么都想不到這是本書的書名,本以為是哲學書,結果這本書竟是是寫量子物理的。
不過這本物理科學簡史,讀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只是我這方面的知識實在是淺薄,為了理解一字一句細細的看,但最后花了許多時間還是囫圇吞棗,帶著一腦的疑惑合上了這本書。
對于我而言,這本書真的很像科幻小說,里面的“平行宇宙”、“平行歷史”、“觀察導致坍縮”、“歷史概率”、“意思決定歷史”等等等等,一系列測不準原理衍生出來的,對整個宇宙的龐然大論。但這又是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得出的理論,讓我不得不去相信這些是真實存在的。如何這本書中不只是理論,還有實際的發明或機械之類的,那我就真的不能把它當簡歷,而是要把它當科幻小說看待了。畢竟這些對于我這個剛剛初二才接觸到物理皮毛的學生來說,理解這些顯得不切實際。
這本書從”波粒之戰“寫起,這場爭端貫穿了前半部書。而后來到20世紀,隨著“波粒二象性”被廣泛接受,后半部書轉而以“雙縫干涉實驗”為切入點,介紹各種量子理論對世界本源的解釋和探索。那個偉大的`年代,量子論橫空出世,物理的大樓在狂風暴雨下轟然倒塌,卻又在熊熊烈焰中如同鳳凰浴火重生,比以前更加華麗了。
而量子力學的發展歷史就全是難懂的理論,讓我震驚的是這些科學家能想到這么多,但是理論就是一種簡化,而這里的理論都這么晦澀難懂,那展開去想到那些科學家的思考推理過程,豈不是和迷宮相差無二。真的佩服這些科學家的毅力與腦力!
正是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從各個方面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解釋,才一點點有了現在發達的科學。而這本書正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一點一點展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里,科學家們是怎樣遇見一個又一個問題,又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一次次地自己的理解崩塌中,而后重新建立起新的推論。“為什么這么假設?怎么進行的推理?”,量子力學就這樣一點點地建立起來,我們也就隨著作者解決這些問題的腳步,對量子力學理論和量子力學有了初步理解。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2
上帝擲骰子嗎?
你我皆不能答,畢竟偉大的科學家們亦對正解望塵莫及。愛因斯坦怒發沖冠:“上帝不會擲骰子!”而他的理論終被時間之輪碾壓而過。那么,也許這本書會給我帶來啟迪。
尚未深入《上帝擲骰子嗎》的金礦,便知這一場應當正襟危坐的學術探討會,卻更似娛樂活動。這歸功于曹天元先生幽默的文風,即使是死氣沉沉的量子力學也煥發出朝陽似的輝光,吸引數以萬計的小讀者們。
消化完全書以后,我再探出腦袋,一邊漫步,一邊回味。這才驀地想起自己立下的目標——暑假的首個2千米。亞運會馳騁的運動員們頗有“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氣勢,而我這短短四里會有何難呢?不必多想,是時候推開門了。
在這個和風滲進每一寸皮膚、陽光灑入每一扇心扉的世界里,跑完一個五百米幾乎不需要喘氣,而手臂的酸痛卻難以避免。此時,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猝不及防地從我心里躥出來。天使勸勉我堅持不懈、揮汗全程;惡魔呢,慫恿我停下奔跑、自我放逐。他們倆爭論不休:一會兒惡魔依靠陰風細雨搶占上風,一會兒天使憑借兩岸蟬鳴出盡風頭。天使和惡魔正如微粒和波,物理學界為光是微粒還是波的問題,從牛頓爭論到愛因斯坦,爭吵了大半本書,而最后的結論則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多么戲劇性的結果啊!
不過進程過半,這兩種聲音漸漸地消失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更何況剩下短短的二里路途?
抱著這樣的信念,我來到了1500米里程碑處。全身骨架僵直地支撐著麻木的四肢,它們通過摩擦向我申訴。確實,四里對我有什么意義呢?千百位物理學家們為量子力學前赴后繼,這能為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好處呢?上帝啊,人們仿佛都了解你:你曾讓繁星照亮深空,也曾用科技響徹蒼穹;你曾令人間春暖花香,也曾使地球迷失彼方。縱然如此,我們卻仍然不知您是否擲骰子……
在《上帝擲骰子嗎》的.后半部分,物理學家們提出了十余種假說,企圖解釋量子和宇宙的來源,并渴望統一世界上的各種力。我們兢兢業業于尋找宇宙最終的答案,我們試圖追求自身的極限!上個世紀的物理學家們已經做到了“更高、更快、更強”;步入新世紀,你我都要為“更團結”做出努力——唯有心心相融,一起@未來,人類才能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路攀登!
“叮,您已經跑步2公里。”而這,是我求索極限的第一步。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3
這本書的內容是關于量子物理學想必許多人光是看到簡介都會對它望而止步,當然我也一樣。但當我看到他說這本書人人都能讀懂的時候,我便打算試試讀它。
這本書與平時我讀過的科普一類的書都不同,不同點在于它并不會像那些書一樣枯燥乏味,而是有著文學類書籍的生動形象,把書中這趟旅途所見到的愛打賭的霍金,晚年倔強的愛因斯坦,寬厚的玻爾等等人物的形象,一個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本書中的這一趟量子之旅帶著我們經歷了科學界的`光輝歷史以及未知的未來。從書中便可看出作者對于量子物理學界的熱愛之情。同時我不僅被書中那絢麗多彩的風景所吸引,還被那令許多人無法拒絕的科學魅力所吸引。
如今我們這個美好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諸多的偉大的科學家在那個精神世界付出了許多精力與時間才換回來的如今這個世界。
書中同時抓住科學界的一切可以發揮出趣味性的地方發揮,如“薛定諤的貓”,“量子自殺”等等。總之,作者盡可能用“與時俱進”的言說方式來向大家講述一段大大改變人類發展的歷史。科普類的文學作品正是需要科學嚴謹的內容再搭配上生動有趣的文字才能激發公眾對于科學的喜愛,使科學擺脫枯燥乏味這一代名詞。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它面對讀者不僅僅是那些知識淵博之人還要面對的是任何人。它讓我看到了量子物理學的樂趣,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激發著我們對于科學的熱愛。
讀《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有感 14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對于生活在21世紀的我來說意義重大,這是我年幼時所讀到的第一本科普類書籍。整本書光怪陸離,其中所講述的許多問題淺顯易懂卻又撲朔迷離。
上帝擲骰子嗎?無數的科學家為這個問題背后的量子力學癡迷乃至瘋狂。如果要評選物理學發展史上最偉大的那些年代,那么17世紀末和20世紀初是一定會入選的。17世紀末以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出版為標志,正式宣告了經典物理學的成立。其中在1666年,牛頓曾獨立完成了許多項開天辟地的工作,包括發明了微積分,完成了光分解的實驗分析,以及對萬有引力定律的開創性思考。為數學、力學和光學分別打下了基礎;20世紀初則為人們帶來了相對論和量子論,并徹底地推翻和重建了整個物理大廈。其中在1905年,愛因斯坦曾六次大打出手,寫了六篇論文。為了紀念這一年的光輝,人們把100周年后的2005年定為“國際物理年”。在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想起牛頓所處的那個時代,心中更多的是對那段光輝歲月的懷舊和祭奠。而現在,相對論和量子論卻仍然深深地影響和困擾著我們。好似兩顆青澀的橄欖,嚼得越久,卻越加滋味無窮。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有關量子論的故事。正如作者所言,這個故事更像是一個傳奇,從一個不起眼的線索開始,曲徑通幽,漸漸的落英繽紛,亂花漸欲迷人眼。正在沒有頭緒之時,突然間又峰回路轉,天開地闊,猶如何出伏流,一瀉汪洋,還未來得及一覽美景,卻又大起大落。誤入白云深處,沉醉不知歸路。云霧繚繞,分不清東南西北。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物理大廈在狂風暴雨中轟然坍塌,卻又在熊熊烈火之中得到了洗禮和重生。我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以至于最不保守的科學家都在潛意識里對它懷有深深的懼意。他帶來了令人驚駭的電閃雷鳴,同時又展現出了它那震撼人心的美麗。在量子論的引導下,科學顯得如此朝氣蓬勃,它的各個領域分支都以火箭般的速度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偉大的技術革命。從半導體到核能,從激光到電子顯微鏡,從集成電路到分子生物學,量子論把它的光輝播散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有史以來在實用最成功的物理理論。這身邊發生的一切,這社會的日新月異,目光所及,無不是量子論的最好證明。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科學是如何在荊棘和沼澤中艱難地走過來,去又更加的堅定了對勝利的信念。我親身體驗到了那些科學家們曾經歷過的困惑、激動、恐懼、狂喜和震驚。
整本書的前半部分都以“光的波粒二象性”為主。知道薛定諤的貓出場的那一刻,后面的量子論就變得越來越光怪陸離、撲朔迷離。
量子論是一個極為復雜而又極為難解的謎題。它在奇妙的氣氛中誕生,在亂世中艱難地成長起來,與一些偉大的對手展開過激烈的交戰。他建筑起經天緯地的巨構,卻也曾在其中迷失方向而茫然徘徊。它至今使我們深深困擾,卻有擔負著我們最虔誠和最寶貴的愿望和夢想。它最終的'歸宿是什么我們仍不清楚,但我們深信會出現一個量子引力理論,把整個物理學最終統一起來,把宇宙最終極的奧秘驕傲的譜寫在人類的歷史之中。今天,我們的現代文明,從電腦到激光,從核能到生物技術,幾乎沒有哪個領域不依賴量子論。但我們至今依然難以回答量子論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量子論與別的理論不同,人們想去理解它,卻越來越困惑。量子論帶給了我們前所未有的沖擊和震撼,甚至改變了整個物理世界的基本思想。玻爾說:“如果誰不為量子論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論。”
再回到一開始,上帝究竟擲不擲骰子?愛因斯坦說:“親愛的上帝不擲骰子。”玻爾聽了,笑了笑,說:“別去指揮上帝該怎么做!”霍金說:“上帝不但擲骰子,還會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這一切都沒有答案,我們只能義無反顧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或許,歷史終究是一場場輪回,但在每一次的輪回中,我們畢竟都獲得了更為偉大的發現。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科學需要“破而后立”,科學在不斷的檢討自己,但這種謙卑的審視和自我否定非但沒有削弱它的光榮,反而使它獲得了永恒的力量,也不斷地增強了我們對于它的信心。希望我們最終能讓量子論完成實質意義上的統一,把所有的大權都集于一身,從而開創一個真正磅礴的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