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洞簫的音色
簫,是一件很有特色的民間樂器。今日洞簫之源乃是漢代的羌笛。唐代詩人王之煥《涼州詞》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的詩句,“哀怨”便成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簫所善于表達的情緒。
今日與簫同類的樂器尚有日本的尺八、福建的洞簫(亦稱閩簫或南音尺八)、貴州的玉屏簫和同古琴合奏的琴簫。洞簫內徑約1.6厘米,尺八和閩簫上端的內徑約為2.1厘米,玉屏簫內徑約為1.1厘米,琴簫的內徑初為1.1厘米,如今約為1.4厘米。內徑不同,音色也就各異。尺八和閩簫的音色渾厚,玉屏簫的音色尖細,琴簫的音色秀雅,洞簫的音色清亮秀美。
簫同笛的發聲原理完全相同,即:從口縫中噴出的氣流(即口風)至簫笛吹口處,經過吹口尖棱的分劈后產生渦旋而形成沒有穩定音高的邊棱音。邊棱音再經過管內氣柱的諧振,就可獲得穩定的音高。
簫和笛由于激振方法的差異,共鳴方法的不同(笛貼有笛膜,簫卻無),不僅音量相差懸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簫卻柔弱、秀雅。
洞簫由于音量小,用途不及笛子廣,廠家對洞簫的制作不象笛子那樣講求。因此,要覓得一支音色純美的洞簫不容易。
影響洞簫音色有三方面因素,即所選材料是否得當、制作是否科學,以及演奏方法是否正確。
制作洞簫,多選用紫竹。竹子要老結(4-5齡),纖維要細密緊實,竹材要陰干烘透,粗細得當。4-5齡的竹子最壯實,容重最大,3齡以下太嫩,超過5齡已逐漸衰老。竹材當然以緊實為好,但并非越沉越好。因為粗細相同,越沉,竹肉越厚,管壁過厚,不僅高音滯重,低音也不夠醇厚。
簫以九節為貴。因為在一定長度之內,節越多,竹越是接近根部。接近根部的竹,密度較大,且兩端有較大的管徑差,極有利于共鳴。現今有些人選材,為慕九節之名,將簫身留得很長。這不僅給演奏帶來不便,也有損美觀。
洞簫音色的優劣,亦取決于制作工藝。現今的制作工人和演奏者,為了追求較大的音量,而將吹孔開成方形,也就失去了簫韻。實際上要把洞簫制作好也不難,關鍵是要開好吹孔。由于竹子的千差萬別,對吹孔的開法不能千遍一律,但仍以半圓形為好。
有人認為,“音準是音色的基礎,音色則是音準的提高與發揮”。把音準與音色混為一談,顯然是不對的。
演奏方法更是決定音色的關鍵。現今很多人把簫當笛吹,運氣浮躁。細思其因有二:一是簫笛發聲原理相同,而今洞簫的指法又與笛相同,故而多由笛手兼及;二是追求有較大的音量。本人秉承師訓,細至貴州玉屏簫,粗至尺八,都認真練習。通過練習,對它們的個性及共性細加體味,從中獲知:吹奏時的口型必須隨著管徑大小的不同而改變,才能獲得最好的音色;同時也發覺,同一支簫上,口型的改變和運氣方法的配合,也必獲得迥異的音色;音色的改變,也就豐富了不太善于表現之洞簫的表現力。這一問題,還需要我們的演奏家能作更深入的研究。
【淺談洞簫的音色】相關文章:
淺談的作文11-30
淺談教學體會02-28
淺談穿越作文12-25
淺談共享作文09-02
淺談游客作文08-08
淺談分享閱讀的體會02-29
[通用]淺談教學體會02-29
淺談文學與創作作文07-18
淺談穿越作文(精華)12-26
淺談包裝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