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峽》導學案
《三峽》導學案1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體會三峽自然美麗的風光。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自主預習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與停頓。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巖/疊嶂(zhàng),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tuān)/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xiào),屬(zhǔ)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掌握加點字詞的意思。
自三峽七百里中()略無闕處()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絕()哀轉久絕()絕多生怪柏()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或王命急宣()飛漱其間()至于夏水襄陵()
屬引凄異()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3、重點句子的翻譯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5)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二、再讀課文,思考討論:
1、作者通過描寫三峽的哪些景觀,來表現三峽的壯麗風光的?
2、作者分別抓住了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三、賞析課文。
3、以“從文中句中,我感受到三峽山/水/春景/秋景的之美。”的形式賞析課文。
例:從文中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句中,我感受到三峽山的雄奇、壯麗之美。
(1)、從文中句中,我感受到三峽水的之美。
(2)、從文中句中,我感受到三峽春景的`之美。
(3)、從文中句中,我感受到三峽秋景的之美。”
4、文中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賞讀與品味。
作者多角度多方法的描寫了景物,朗讀全文,找出相應語句認真體會。
五、問題探究。
1、課文寫三峽四時風光,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2、從文中找出語句來印證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相關詩句內容。
六、課外作業。
1、昔日酈道元筆下的美麗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是聞名于世,并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結合課文,請你用生動簡潔的語言寫一段導游詞,向前來觀光的游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
2、文言知識的積累
(1)、古今異義
古義古義古義
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雖乘奔御風
今義今義今義
(2)、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沿溯阻絕()
自絕哀轉久絕()
自非亭午夜分()絕多生怪柏()
3、背誦全文。
《三峽》導學案2
教學目標:
1、掃除文字障礙,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讀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3、了解文中所描寫的三峽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及步驟:
一、引入
大自然是一個能工巧匠,它真稱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無數或秀麗或壯觀的美。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這么一件事,一個外國朋友曾經問他說:“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嗎?請只說一個。”余秋雨認為是三峽。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這節課就讓我們追隨著酈道元,一起走進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峽,去領略三峽的無限風光吧。
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
二、作家作品
酈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有《水經注》傳世。
《水經》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記載全國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記敘簡略,酈道元親自考察后為其補訂作注,寫成《水經注》40卷。語言簡潔精練,文字秀麗優美,對后代游記文學有很大影響。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它與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孝標的《世說新語注》、李善的《文選注》齊名,史稱“四大名注”。
《三峽》是《水經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寫長江三峽壯麗景色的游記散文。
三、朗讀課文
1、一個小組的一個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找錯,準備糾錯。
2、全班齊讀課文。
3、注音
闕(quē)曦(xī)襄(xiàng)溯(sù)御(yù)湍(tuān)巘(yǎn)
漱(shù)澗(jiàn)猿(yuán)嘯(xiào)屬(zhǔ)嶂(zhàng)寢(qǐn)
四、翻譯課文
1、翻譯
第一遍翻譯:
第一遍翻譯:
2、課堂小練
1、結合課下注釋,解釋下列詞語。
(1)朝發白帝()(2)乘奔御風()
(3)良多趣味()(4)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略無闕處。通,
3.區別下列加點字的意義。
①自非亭午夜分,
②或王命急宣,
③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積累拓展”三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1、“思考探究”一、二2、練習冊。3、背誦課文。
9、三峽
酈lì道元
第二課時
一、景物描寫
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現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
我們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和方法等多方面著手。
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么特點?
1、三峽的“山”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出了山的。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正面寫山的和。
“”側面烘托山的高聳和險峻。
“絕巘多生怪柏”這句話中的“”字寫出了山的高聳和險峻。
總結:對山的描繪體現出了山的陽剛之美。
2、三峽的夏“水”
三峽的山讓我們感受到了連綿和高峻的陽剛之美,那么作者又是怎樣來描繪這高山之間所夾的水的呢?三峽的水又呈現處什么樣的美呢?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寫出了夏天江水的。
“”側面烘托出夏天江水的湍急。
總結:對水的描繪體現出了夏天水的奔放之美。
3、三峽春冬的水。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動靜結合,顏色豐富,突出了春水的。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其中“”字寫出了水的.動態,表現了瀑布的壯美。“”字是沖蕩的意思,更體現處從高山處飛瀉而下的水的狀態。
總結:三峽的春冬之水給我們展示了清幽之美。置身于這春冬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是輕松快樂的。“清榮峻茂,良多趣味”一字一景,寫出了三峽的美麗。
4、三峽的秋天。
“林寒澗肅”,“寒”和“粛”寫出了三峽秋天的。寫猿猴悲啼是為了渲染秋天三峽的的特點
總結:三峽秋天的景色給我們展示了凄婉之美。
二、作者的感情
作者僅用了區區155個字,就將美麗的三峽盡收筆端。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是為了更好的抒情。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三、課堂小結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業
1、仿照本文作法,選取自己熟悉的景點,完成在自寫本上。
2、背誦課文。
附:翻譯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中間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的時候,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時皇上的命令要緊急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著的瀑布沖蕩在巖石山澗中,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來源:學科網]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時候,樹林山澗一片清涼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長嘯,叫聲不斷,聲音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三峽》導學案3
【導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翻譯課文重點句子。
2.理解課文內容并熟讀成誦。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課時計劃】
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步驟一、二,第二課時完成步驟三、四、五。
學法指導一:
【文言實詞理解法】
1.以今推古法。即以現代漢語中的合成詞來推斷古漢語中詞語的含義,其形式同現代漢語的組詞法一樣。
2.互文見義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語、對偶句、排比句等對立位置使用近義詞或反義詞,只要知道其中一個詞的含義,就可以推斷出另一個詞的含義。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引得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也用優美的文字給我們展現了三峽之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文言文《三峽》,領略一下1500多年前雄壯絕美的三峽風光吧!
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闕(quē)疊嶂(zhàng)曦月(xī)襄陵(xiāng)沿溯(sù)
素湍(tuān)絕(yǎn)屬(zhǔ)引御風(yù)長嘯(xiào)
2.聽老師范讀課文,用“/”劃分朗讀的停頓。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
(1)四字短語
①略無闕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
②重巖疊嶂: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
③夏水襄陵: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④沿溯阻絕:上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斷。
⑤乘奔御風:騎上快馬,駕著疾風。
⑥素湍綠潭: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
⑦回清倒影: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⑧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⑨晴初霜旦:初晴的日子或結霜的早晨。
⑩林寒澗肅:樹林和山澗一片清涼肅靜。
?屬引凄異:聲音持續不斷,異常凄涼。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3。邏輯分析法。根據上下文,前后句的意思邏輯推理。
4.成語助解法。成語保留了許多古漢語詞語的用法,我們可以利用成語中某些語素的意義來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
5.溫故知新法。對于某些意義不明確的就要回憶學過的課文中哪種含義與這個詞語環境貼近,由此推斷它在此處的含義。
學法指導二:
【景物特征概括法】
1.抓寫景物形態、聲音、色彩、氣味等語句。
2.抓描繪景物時運用的方法,如象征、聯想、想象和修辭。(2)通假字
①略無闕處(“闕”通“缺”,中斷)
②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
(3)古今異義
①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連詞,表選擇)
②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③不以疾也(古義:快;今義:疾病)
④良多趣味(古義:真;今義:好)
(4)一詞多義
自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絕①沿溯阻絕(動詞,斷。)
②絕多生怪柏(副詞,極,特別。)
③哀轉久絕(動詞,停止,消失。)
(5)詞類活用
①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降霜)
④素湍綠潭(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
4.作者簡介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他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水經注》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水經注》的文體駢散相雜,寫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辭、漢賦影響,富有文學氣息,對后世影響較大。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一)疏通文義
1.自由朗讀課文。
2.掌握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5.教師點撥。
(二)感受美景
了解了文章的內容,再讀課文,感受三峽之美(齊讀),用“三峽的________美,你看那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三峽美在哪里。
【交流點撥】三峽的山美,你看那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驟三品析美景突破難點
1.閱讀課文,作者描寫三峽的美抓住了哪些景物來寫?(山和水)
2.在描寫三峽的山的語句中,找出關鍵詞來說明三峽山的特點。
【交流點撥】“兩岸連山……不見曦月。”
關鍵詞:連、無闕、重、疊、隱、蔽。
特點:山高嶺連,遮天蔽日。
3。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的水的?每個季節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關鍵字詞。
【交流點撥】順序:①季節順序:夏、春冬、秋;②根據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
夏:襄、阻絕、朝發暮到、乘奔御風
特點:水勢浩大,流速迅猛(層層鋪展)——險
春冬:素、綠、清、影、清榮峻茂特點:水退潭清,風景秀麗(動靜結合)——趣
秋:寒、肅、凄、哀特點: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側面描寫)——悲
指導學生注意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
步驟四精讀課文探究寫法
1.作者寫景運用了哪些方法?
【交流點撥】①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自三峽七百里中……隱天蔽日。”正面寫山多,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從側面渲染了山峰的險峻,江面狹窄,蒼天一線。“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正面描寫,可見其兇險。“有時朝發白帝……不以疾也。”側面表現夏水迅疾。“每至晴初霜旦……哀轉久絕。”正面描寫猿啼凄涼怪異,回聲不絕,悲哀婉轉,到處籠罩著悲寂、凄涼的氣氛。“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以憂傷的漁歌作結暗示三峽漁民的悲慘生活,側面表現三峽之秋的蕭瑟凄涼。
②動靜結合。靜景:山動景:水
山(兩岸連山,群峰對峙。)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秋:林寒澗肅,哀猿凄清。)
③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如: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湍”“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而寫秋景,則重在繪聲,“長嘯”“凄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則蘊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了此時的愉悅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對秋景所觸發的感情。*科*網]
2.寫四時風光為什么從“山”寫起?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交流點撥】因為“峽”的意思是兩山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從山寫起。三峽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著寫水。寫水先寫夏水,后寫春冬之水,后寫秋天,是承水勢的漲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漲,春冬風平浪靜,秋天水枯谷干,順勢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寫,是因為水的狀況比較接近。
3.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交流點撥】通過對三峽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寫,表現了三峽的壯麗景色,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
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步驟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酈道元筆下的山水畫卷已成為三峽歷史上的美好回憶,今朝的三峽正放射著令人矚目的光輝,宏偉的葛洲壩工程,壯闊的三峽工程,成就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我相信,不管這塊神奇的土地如何變化,三峽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三峽承載著我們永遠的愛。
閱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一詩,請說出它和本文內容上的聯系。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交流點撥】《早發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為游記散文。文章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對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對應。
【附:板書設計】
三峽山——連綿不斷,遮天蔽日
水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風
春冬——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高猿長嘯雄奇秀美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不足之處在于:
《三峽》導學案4
學習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背誦課文;記住一些重點文言詞、句。
2、能描述三峽壯美的景色;學習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學習過程:
前置作業
1、試讀課文,借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注音)
闕 嶂 曦 襄 溯 ? 屬引 酈 巘
2、聽讀課文錄音,整體把握停頓和節奏。
劃分句間停頓:
⑴、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⑶、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⑷、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自由讀課文,讀準、讀順,并初步把握驚嘆、贊美之情。
4、朗讀比賽:個人或分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等,其他學生仔細聽后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5、自主譯文,圈畫疑點、難詞難句。
課堂探究
6、小組討論交流疑點、難點,疏通文意。
(1)解釋重點詞語:
自; 闕; 嶂; 曦; 襄; 沿; 溯; 或; 雖; 以; 疾; 湍; 漱; 良; 肅; 屬引;
(2)譯句:
① 重巖疊障,隱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絕。
④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⑤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⑦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7、邊讀文章邊根據課文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準備用“三峽美在……”的方式來口頭描述一下你腦海中留下的最美的一副畫面!
【《三峽》導學案】相關文章:
梅花魂導學案11-02
《長亭送別》導學案03-08
我家的小狗導學案05-07
《春望》導學案12-07
《與朱元思書》導學案12-07
個人隱私權導學案03-02
《阿房宮賦》名師導學案03-16
《自由落體運動》導學案03-10
《庖丁解牛》優秀導學案03-09
《庖丁解牛》名師導學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