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基本概念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化學基本概念(精)
化學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見文末具體總結)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B+CD=AD+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5、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
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化學基本概念2
中考化學滿分不難拿,我們應該掌握好必要的知識點,這樣我們才能拿高分。那么大家就來看看這必考的27個基本概念吧~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
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8
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19、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
(注:2H2O2===2H2O+O2↑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0、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1
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
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
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
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3
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
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5、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
(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
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化學基本概念3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
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
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
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9、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10、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1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
(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化學基本概念4
1.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干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淀等。有時可通過反應現象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物是什么物質。
(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也并不是只有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并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需要借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熱穩定性等。
2.物質的組成
原子團: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3.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組成中有兩種或多種物質。常見的混合物有:空氣、海水、自來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氣、爆鳴氣及各種溶液。
純凈物:組成中只有一種物質。
①宏觀上看有一種成分,微觀上看只有一種分子;
②純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特有的化學性質,能用化學式表示;
③純凈物可以是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也可以是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可分為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及稀有氣體。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氧化物、酸、堿和鹽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有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還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酸可分為強酸和弱酸;一元酸與多元酸;含氧酸與無氧酸等。
堿: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堿可分為可溶性和難溶性堿。
鹽:電離時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鹽可分為正鹽、酸式鹽和堿式鹽。
4.化學用語
(1)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原子運動論、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2)元素符號的意義
①某一種元素。
②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③若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則組成該物質的元素也可表示這種單質,例如:、S、P等。
(3)化合價: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數目決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
化合價與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密切相關;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規定為零價。
(4)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5)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注意書寫原則、步驟、配平、反應條件、箭頭的正確使用。
(6)化學反應類型(如下)
(7)質量守恒定律(如下)
5.溶液
(1)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組成:溶質、溶劑。在溶液中,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穩定性。
(4)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其相互轉化
一般規律: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5)溶解度、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同一溫度下溶質、溶劑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溫度。大多數固態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數物質(如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也有極少數物質(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①溫度: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②壓強: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
6.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化學基本概念5
1.通過感性認識來掌握概念
化學基本概念是從大量的化學事實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如通過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可以形成化合反應的概念。通過觀察酸、堿、鹽溶液的導電性可形成電離的概念。所以脫離化學事實只是單純的背誦概念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更談不上能熟練掌握了。
2.找出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
化學概念之間即有本質的區別又有聯系,學習時不要孤立地機械地單一記憶,應將不同的概念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和內存聯系。如元素與原子、分子與原子不同點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構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相同點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質宏觀組成的,而原子是描述物質微觀構成的。使用時要注意物質拽元素,分子拽原子避免出現錯誤。
3.要理解概念的組成和系統
學習中要弄清每個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如何,其中關鍵部分是什么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為化合物,二為兩種元素組成,三為其中一種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關鍵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弄清并搞懂了,書寫和判斷氧化物就容易了。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為一定溫度,二為100克溶劑,三為達到飽和狀態,四為溶解的質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斷和溶解度的有關計算題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4.要注意概念中關鍵字、詞的意義理解和記憶。
每個概念在教材中都是用精煉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表達的。在理解和記憶時切不可顧名思義,更不可斷章取義,要理解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如單質的概念,關鍵詞為純凈物,若不強調純凈物而改為物質的話,你還判斷為單質就是錯誤的。因為物質包括純凈物和混合物,那么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就是單質也可以為混合物如紅磷與白磷,O2與O3它們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但可組成兩種單質。由此延深的題:某物質經分析只含一種元素,則該物質是( ),A.一定是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與可能是混合物。很明顯應選D。
化學基本概念6
論文摘要:提出要重視中學化學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的教學策略,探索、實踐并總結了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的不同策略和多種方式。
論文關鍵詞:基本概念 基礎理論 教學策略
在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及上一輪高中化學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化學教育界積累了一定的研究落實新課程、推進新課程的經驗,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教學存在著以下問題:部分教師不注重聯系實際創設情境,教學內容缺少時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教學模式僵化、方法單調,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缺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過程,思維層次低,學生覺得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枯燥無味,缺乏興趣,難以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發展。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認為:教師不再是代表權威的指導者,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咨詢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究化學科學的真諦,像科學家那樣去學習化學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和創新意識;讓課堂成為一個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積極探討、共同發展的場所,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場所,構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場所。因此,我們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盡可能地挖掘教材,幫助學生發現概念之美,感受理論之實,增加學生的認知體驗,把學生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為此,我們設計采用了“化學史引入”等教學策略和方式。實踐顯示,合理使用多種策略和方式,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發現概念之美,感受理論之實,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興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益。
1化學史引入:原來概念與理論是這樣產生的
知道化學概念和理論的歷史背景、來龍去脈,可以增進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化學史既是化學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化學科學思想的演變和再現,有助于培養學生思想品德;運用化學家的故事、生平、軼事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新異的情境,提高教學效果;化學家們堅持實踐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和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態度,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如在介紹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時,把老高中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中關于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100年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元素不斷地被發現,有關元素分類的假設——三素組、八音律、門氏周期表的相關內容(詳情略)打印在學案上供學生閱讀與體會。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原子的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們發現,引起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的本質原因不是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而是核電荷數(原子序數)的遞增,也就是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這樣才把元素周期律修正為現在的形式,同時對于元素周期表也做了許多改進,如增加了0族。
學生通過以上閱讀,明白了科學家也走過彎路,進而減輕了對概念和理論的陌生感和畏懼感。此時,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與提示提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元素周期律的誕生發展的較完整的過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元素周期律的實質,而且可以體會到前人在科學方法、創新意識方面的努力,進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2實驗“形象化”: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形象實在的
在對元素周期律的“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進行教學時,我們不僅安排學生分組做了Na、Mg、Al及其化合物的常規實驗,還設計了它們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pH值的測定實驗。通過直觀的現象的鮮明對比,學生了解了Na、Mg、Al的化學活潑性的差異。而通過定量的pH值的測量,學生感言“仿佛看到了逐漸活潑的Al、Mg、Na在以不同的速率跳動!”
在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教學時,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其電子轉移的實質,一直困惑著我們。在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基礎上,為了解決“通過實驗來證明電子轉移”的問題,我設計了Zn-Cu原電池的實驗,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表明了電子轉移的結果——電流的產生。再配上精心選取的FLASH動畫演示。在此基礎上,還補充了老教材上的“氧化還原指示劑”實驗:“把4g葡萄糖和4gNaOH加入一個透明帶蓋的塑料瓶中,再加入大半瓶水和2~3滴亞甲基藍試液(一種氧化還原指示劑)。加蓋后振蕩,溶液呈藍色,靜置后溶液變為無色,再振蕩溶液又變為藍色,靜置后又變為無色,這個顏色變化過程可以多次重復。”學生很快就能分析出氧氣是氧化劑,葡萄糖顯還原性。
3適時穿插練習:原來概念與理論的應用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講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時,從教學目標的確定開始就注意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與做題的反思體會,使每一個教學目標都有對應的達成措施,把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為了講解“位—構—性”的關系,我們設計了如下練習:
[練習1]:20xx年,某甲宣布發現了一種比F2氧化性更強的單質,某乙宣布制得了一種比HF更穩定的氣態氫化物。試判斷其可信度并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都不可信
[分析]:1.第一周期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F,鹵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也是F,因此F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2.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體現在物質的化學性質上:①單質與氫氣反應的難易;②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③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
[練習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O B.金屬性:Na>Mg>Al
C.穩定性:H2O>H2S>H2Se
D.酸性:H3PO4>H2SO4>HClO4
分析: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B、C
[分析]:A應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B應用同周期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律。C、D應用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
[練習3]:填“>”、“=”、“<”
A.堿性:Mg(OH)2__Ca(OH)2
B.酸性:H2CO3__H3PO4
C.酸性:HF__HCl
D.溶解性:Ca(OH)2__Ba(OH)2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B、<,C、<,D、<
[分析]:A、應用同主族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律。B、應用周期性知識無法解答,可從已知知識H2CO3是弱酸、H3PO4是中強酸解決。C、比較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應用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而不是無氧酸的酸性強弱;HF與HCl的酸性強弱不知,但可從第六主族氧與硫的氫化物的酸性強弱推出規律。D、在水中的溶解性不是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但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已知Ca(OH)2微溶,Mg(OH)2難溶,即使不太知道Ba(OH)2可溶,也可以得出規律進而做出解答。
[點評]:通過新舊知識的整合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一種創新。
[練習4]:下列可以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氧弱的是
體會:應用了什么知識?
[解答]:A、B、C、D
[分析]:判斷元素的性質強弱,不僅可以應用周期律知識,還可以應用氧化還原知識。
[練習5]:按半徑從小到大排列下列微粒
A組:S、Cl、K、Ca
[解答]:Cl [分析]:影響元素原子半徑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例:O
②核電荷數。例:S>Cl
應用以上得出的規律解答B組:
S-2、Cl-、K+、Ca2+ [解答]:Ca2+ [分析]:先比較電子層數,電子層數相同再比較核電荷數。
[補充]:③(同一元素不同離子)電荷高半徑小。例:Fe2+>Fe3+
通過對教師精選練習的解答與分析,再加上同伴和教師的補充,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達到了預期的程度。
4聯系STSE: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實用的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與社會(Society)教育,即“STS教育”是當代科學教育實踐的重要理念,環境(Environment)教育則是公民科學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由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構成的STSE教育強調科學、技術與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環境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是指導和實施學科教育的新理念。STSE教育的顯著特征是把當今與科技相關的重大社會問題及具有地方影響的問題納入教育特別是科學課程之中,包括科技的應用問題、科技發展動向問題和科技的社會倫理問題等。當學生看見所學知識在許多方面都有應用時,就會涌現出一股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化學學習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時,我們選取了“石油化工科技網”上的一條信息作為素材:
用于汽車尾氣處理的催化劑
專利申請號:03120993.9
授權公告日:20xx.02.16
該催化劑是消除汽車尾氣中NOx(如NO)的催化劑,在不加任何其他物質的情況下,將污染物質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轉化為無毒氣體,達到對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綜合處理的目的。該催化劑對NOx的轉化率最高可達55.6%,而且穩定性好,壽命長,有良好的抗中毒特性。
思考:汽車尾氣中含有CO和NO,它們在轉化成無毒氣體時,從氧化還原反應角度看分別表現了什么性質。
學生在順利解答完之后,得出結論:可以利用物質中元素所處的價態,推測它可能具有的氧化還原性。同時,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真的是實用的!我一定要學它!
5聯系對比:原來概念與理論是相聯相通的
通過小結,學生“發現”了金屬與非金屬的對應規律:同周期從左向右,元素的金屬性越來越弱,而非金屬性則越來越強;同主族元素的性質也有一定的遞變規律。不僅如此,元素對應的單質、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也有各種各樣的對應關系。受此啟發,學生對下表的空格做出合理的解釋。
學生解釋為:Na是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Cl2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相反)反應;Na能與酸反應,Cl2能與堿(與酸相反)反應;水、鹽無相反概念,故Na、Cl2都與二者反應。唯一不對應的是非金屬單質能與非金屬單質反應,而金屬單質與金屬單質不反應,對應得似乎不夠工整。實際上,兩種非金屬單質反應時,必有一種較弱的非金屬單質顯金屬性,而兩種金屬單質不能反應的原因是因為金屬單質不能顯非金屬性。
在此基礎上,學生對金屬的知識主線:
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對應鹽←氫化物←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對應鹽
如:NaCl←HCl←Cl2→Cl2O→HClO→NaClO
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把握:由于Cl的正價較多,還可以把Cl2右邊的知識主線寫出更多的來。如:Cl2→?→?→KClO3或Cl2→ClO2→?→?等。從知識主線看,由于金屬沒有負價,金屬知識主線比非金屬知識主線少了左半邊,對應得并不工整。雖然也有的題目中會出現金屬氫化物如NaH,但Na仍為+1價,H為-1價,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氫化物(二元素組成,氫為+1價)。
6嘗試創造:原來概念與理論是可以由我發展的
對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教師不應滿足于學生只掌握書本和教師提供的知識。在做題的實踐與反思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習推導出“自己的規律”。如通過Mg、Ca、Ba對應的堿和硫酸鹽的溶解性的比較,可以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對應的堿在水中的溶解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大,而硫酸鹽的溶解性從
上往下越來越小;通過課本提供的“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從上往下越來越弱”,不僅可以推出課本上提供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弱”,還可以導出其對應的“無氧酸的酸性越來越強”,如HBr的酸性比HCl強;凡此等等,不一一贅述。通過這些嘗試與創造的體驗,學生感慨:原來概念與理論也可以由我提出由我發展!
化學實驗新奇有趣,學生接觸化學的初始階段,教師要較多地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教師更應及時揭示化學概念與理論的迷人魅力,幫助學生感受化學概念與理論的優美與實在。唯有如此,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才會持久,才能從化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學習化學也就成了學生一種持久的樂趣、一種幸福的享受、一種自覺的追求。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胡久華.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教學策略.化學教學,20xx,2:29-31.
化學基本概念7
摘要: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掌握物質變化規律、理解化學實驗、化學掌握化學計算的前提條件。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思想的局限性,導致化學基本概念教學問題重重,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部分學生在化學基本概念學習中便形成了分化。因此,在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中,教師應重新審視和高度重視基本概念在化學教學中的的重要性,做好基本概念教學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策略;分化;學困生
一、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現狀
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關注教授的內容,關注學生牢記的基本概念,而忽視了學生在遇到類同問題的時,如何將已有知識進行遷移,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在進行化學基本概念教學時,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時效性,而忽視了化學概念本身具有的功能;過于注重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概念,而忽略了概念的來源和緣由的講解;只注重單個概念的教學,將化學基本概念孤立化,忽略了一個概念與其他化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把握概念,在運用過程中,漏洞百出、困難重重;有的教師甚至將化學基本概念教學一帶而過,只強調基本概念的應用,而忽略基本概念本身的意義等。這些基本概念教學都無法使學生將化學知識內化,隨著教學逐步推進,化學知識點的不斷積累,學生便會對化學學習產生恐慌,進而挫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高度重視化學基本概念在化學教學中的的重要性
化學學科是初中階段新開設的自然科學,剛開始學生對化學學科充滿了好奇心,保護好這份好奇心對于化學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進行基本概念教學中尤為關鍵。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掌握物質變化規律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學生理解化學實驗、掌握化學計算的前提條件,因此學好化學基本概念,對學生學習化學原理、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忽視了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掌握與理解,就會讓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化學的起步形成分化,進而形成化學學困生。因此,在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中,教師應重新審視和重視化學基本概念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的重要性,做好基本概念教學的教學設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設計好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的策略
(一)借助于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基本概念教學中,化學實驗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三學生在最初接觸到化學的時候,都非常興奮,表現出了對化學學習的極大興趣。但是,當學生由化學表象學習轉化為理解化學本質的時候,他們又表現出學生的困難,進而對化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化學實驗,讓學生建立概念,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轉變成直觀的化學現象。比如,在進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這一組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手配制,這樣就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其含義。又如,在進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這兩個基礎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撕碎紙張”“點燃紙張”這樣兩個簡單的實驗完成對兩種變化的實質理解。
(二)對化學基本概念進行提煉、精簡、概括,應用通俗語言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掌握概念
某些化學基本概念表述較長,記憶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對概念的分析,找出實質,將其進行提煉、簡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概括理解。如化合反應的特征概括為“多變一”;分解反應的特征概括為“一變多”;置換反應的特征概括為“一換一”;復分解反應的特征概括為“雙交換、價不變”;催化劑在化學變化中的特征可概括為“一變二不變”等,通過這樣的概括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的印象,從而達到掌握概念的目的。
(三)找關鍵詞,對概念進行“切斷肢解”重點剖析,理解概念
若學生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難,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合適的學習情境,對基本概念進行“肢解”,將其分解為若干個基本要素,將各個要素滲透、融入到情境里,讓學生可以從某個特定的角度來解析這一情境,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重點部分進行剖析和理解。這樣的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概念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還可以使他們掌握如何對化學基本概念進行解析的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如進行溶液概念的教學中要掌握三個詞,即“均一”“穩定”“混合物”。又如,在進行氧化物相關知識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寫出已知的氧化物的化學式,如“Fe2O3、CuO、CO2、SO2、P2O5”等,再讓學生寫出對應的化學名稱,“氧化鐵、氧化銅、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進而讓學生找到這些化合物之間的共同點,學生會發現這些化學式均有“氧化”二字,最后師生共同進行歸納和總結,得出結論。
(四)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將微觀概念宏觀化,強化直觀教學
現代多媒體技術已經得以普及,充分發揮其直觀化、形象化的特征,能夠有效促進化學基本概念教學,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微觀的概念更為實用。例如,在進行分子、原子、離子等微觀概念教學時,學生學習和理解這些概念時困難重重,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通過動畫、圖例等將微觀概念宏觀化、形象化,進而解決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到、難理解等難題。總之,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學必須要幫助學生對化學概念能夠有正確的理解和掌握,能使他們運用概念來解決化學問題。化學基本概念教學以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作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概念的能力。在進行基本概念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每個概念進行“瘦身”,準確找出其中的關鍵詞、相關特性,利用多種手段講清概念,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消除他們在學習化學基本概念中存在的恐慌,讓學生在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中體驗快樂與喜悅。
化學基本概念8
學習了《初中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后,本人認識到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是整個中學化學知識的基礎,加強基本概念教學,能使學生對化學所研究的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不致停留在低級的感性階段,能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化學所研究的物質及其變化規律,在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過學習,本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從實驗事實引出概念
課堂演示實驗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由教師對演示實驗的現象分析引導學生正確地推理,來形成化學基本概念。在應用實驗引出概念的教學中更要重視學生實驗的直接體驗。
二、從理解問題的過程中引出概念
例如,在分析固體物質在一定溫度下達到飽和所溶解的質量不同,反映出各種物質溶解能力不同,怎樣衡量物質的溶解能力?當然要用溶解的質量,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在“三個前提條件”一定的情況下,溶解溶質的質量才能衡量物質的溶解能力,此時的質量叫該物質在此溫度下的溶解度。
三、注意概念的系統歸類,找出概念間的從屬關系和內在聯系
化學概念雖多,也是一個個地形成,要善于引導學生將概念逐步系統歸類,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例如,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這幾個概念后,總結這幾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突出元素在這幾個概念中的.主導地位,揭示這幾個概念的從屬關系、組成與構成關系、宏觀與微觀的關系。
四、注意概念的及時鞏固,在講授每一個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五、通過綜合復習及對習題的講解、分析、改編來鞏固概念
綜合復習對化學基本概念的檢查鞏固很重要,一定要形成概念網絡系統,學生是否形成網絡系統,應用概念題組檢查。 在學生掌握了題的知識結構、原理后再將原題進行改編。在進行這類指導時要選定原理,指導學生運用概念,注意知識的循序漸進,適當設置疑難,合理設計知識結構。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情趣,又能鞏固化學基本概念。
化學基本概念9
近年來,高考化學試題具體情況說明,對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化學永恒的主題。高考化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和自學能力,“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在高考試卷中體現得十分充分。
作為考生,復習時要重視化學用語、基本概念和原理、基礎元素化合物等知識。實驗題每年都有創新,是備考重點之一。
要加強對基本的計算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從近年的命題來看,計算題難度有所降低,復習時不宜太難,以免加重學業負擔。
物質的量、元素周期表、周期律、電離平衡、有機等都是比較重要的。關鍵是對于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如果對概念的'認識不到位,解題就會出錯。高考的考查是比較系統的,如果認識有偏差,恐怕解題時會遇到困難。
化學水平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先拿一些題目自我檢測,找出問題,然后進行知識的梳理,這樣上課的時候,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等到一個章節結束,進行總結和提高。
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以先對知識進行回憶,這樣上課的時候,可以跟上步伐,復習結束的時候可以彌補漏洞,使知識得到鞏固。
近幾年高考化學試題非常重視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的考查,不少高考題就是對課本原題的變形、改造及綜合。據初步統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個,需要仔細比較。如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與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等等。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的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應采用類比的方法辨析。
【化學基本概念】相關文章:
化學基本概念02-29
化學實驗作文09-22
初中化學反思02-29
智能化學校作文11-21
關于微型化學實驗的研究04-30
高二化學知識點12-19
初中化學教學問題及對策12-18
高一化學知識點12-18
怎樣學好高中化學呢05-05
高中化學氯知識點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