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學習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
1.找出孩子不愿意自己睡覺的原因。當夜幕降臨時,他會害怕什么東西出現嗎?他是想以此獲得家長的關注嗎?是不是有你沒注意過的噪音影響他睡眠?是不是他的臥室太暗了?他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床或者其他床上用品?發現問題后,及時找到對策,就能進行下面的步驟了。
2.給孩子一些上床前的程序或者“儀式”。比如上床前,你可以給孩子洗個澡,給他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做這些事情可以讓他明白睡覺的時間到了,他們的思維就會習慣于此。
3.給一些“保護”幫助他們度過黑夜。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賴的保護時,會表現得更好一些。比如,你可以給他一個大娃娃,作為他睡覺時的朋友,告訴他娃娃可以在晚上守護他。
4.給臥室加盞小夜燈。有些孩子特別怕黑,不妨在他們的臥室里多加一盞小夜燈。
5.多點耐心。或許在開始的前幾夜,你的努力不會有成效。在孩子真正可以安心地獨自睡覺之前,要堅持之前的努力,千萬不要中斷。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2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而如今的幼兒缺乏勞動意識.是何原因?主要還是家長造成的.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慣,爺爺奶奶疼.孩子一切都有家長包辦,生怕有什么閃失.漸漸的家長卻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懂事,不會關心別人,越來越懶散.自理能力差。
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呢?家長要多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盡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要培養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意識。家長在培養孩子勞動習慣和興趣時要注意方法方式。
一.以游戲或兒歌形式引發孩子做家務的興趣。
比如說,孩子洗手帕,可以邊洗邊和孩子一起念兒歌:“洗衣粉,泡泡多,我洗手絹唱著歌。唱著歌,慢慢搓,搓開一盆花朵朵。爸爸笑,奶奶樂,大家齊聲稱贊我。”這樣孩子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了洗手帕這個勞動。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勞動過程變為游戲的形式,這樣幼兒不會將家務當做一種負擔,而產生厭煩情緒。
二.在培養孩子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家長要多鼓勵和表揚孩子。
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表揚孩子愿意做事情,并進行正面提醒,比如說:“你真能干,如果這個地方再這樣做就更好了。”我們還可以獎勵孩子,告訴孩子做一件家務事可以得一個小紅花,若干個小紅花可以換一個孩子想要的東西,讓幼兒勞動由被動變為主動。
三.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持之以恒的毅力。
對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必須讓他自己來完成,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家長可以在家制訂一份值日表,把每人每天該做的家務事畫出來,讓孩子知道什么是他應該做的。1歲半的幼兒可以為自己拿尿布,從地上撿起小東西。2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玩具。3歲的孩子可以擦掉家具上的灰塵,起床時疊好小被子。4歲幼兒可以收拾圖書。5歲幼兒能整理床鋪。6歲幼兒可以清掃房間,折疊一般衣服等。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勞動興趣和習慣時,要注意有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孩子對勞動產生厭惡反感。勞動能使幼兒的自理能力提高,能培養幼兒合作交往能力,鍛煉幼兒手腦并用,勞動更是幼兒全面發展的一個體現。家長要讓幼兒在勞動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3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后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家伙開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并且對里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4
請問你兒子小學會預習和復習功課并自己檢查作業嗎?能談談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嗎?
我兒子基本不預習、不復習,但考試時候自己會認真復習一下,每天作業自己檢查,我每天簽字時從來不檢查作業的。這是根據他的學習狀況決定的。
我個人對預習和復習的看法:不必強求每個孩子預習和復習,只要孩子掌握學過的知識,采取什么方式都可以,不一定拘泥預習和復習,有的孩子掌握快就不用預習和復習,有的孩子喜歡預習和復習,那就這樣做比較好,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那一定要做好預習和復習功課。
在我兒子小學低年級時,要求助檢查作業,在小孩的作業本上簽字,表示已經看過,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我們不陪小孩一起做作業,只簽字,不查他的作業,但是我們大概每周會有幾次認真地看孩子各科作業本上老師的批改情況、孩子作業的準確率,從一段時間來看,很能反應孩子的學習狀況。一般孩子的作業認真與否,可以從作業字跡潦草與否、準確與否、作業本清潔整齊狀態反應出來,從中了解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態。而天天檢查往往看到的作業只有對錯,很難看到一個變化的趨勢,兩三天看一次我覺得比較合理,從作業上發現狀況,從狀況中尋找原因,及時糾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修正,一直保持良好的狀態。
自己檢查作業,這個一定要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習慣,否則孩子不管作業還是考試后,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以后工作后也會受到影響。在此特別要提醒的是:家長千萬別代勞,否則后患無窮,我周圍這樣的家長比例也不少,我經常勸他們不能養成依賴家長,但卻已經很難改變了,總喜歡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或代解題,但沒有把解題的思路教給孩子,難道就為了作業得個優秀?而掩蓋了問題?事實上問題越暴露得多,老師會越重視自己的教學。
說件真事:我的鄰居,夫妻一個小學、一個初中文化,從上學起就輔導孩子的.學習,我總聽到夫妻之間為了孩子作業的答案而爭吵,到4年級后,事實上輔導不了了,有時來問我,我很快能告訴答案。可我發現孩子問題已經很多了,我已經難以讓這個孩子明白應用題的解題過程。真的很為難,嚴重的基礎沒有學好。覺得這樣幫著做作業那是不負責任的,給老師一種假象,考試怎么可能好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5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世界上有兩種思想,一種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也隨著這個時代的結束而宣布過時;另一種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產生,但卻對人類有著恒久的價值,就像寶石,經過時光的雕磨,會更加光彩奪目。“有效的家校共育”無疑是屬于后者。
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于是,我們總是想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希望他們能夠服從我們的安排;希望他們……但是他們好像并不喜歡這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們不買我們的帳,我們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換來的卻是孩子們不理解的叛逆……我想,這是我們大多數家長的苦惱所在。
聽了毛樾漫老師的講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頗多。課程中,毛樾漫老師告訴我們需要對孩子肯定的'贊許和鼓勵,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教會孩子對與錯。靜心想來,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師長的信任、理解。現在的孩子個性很強,很多時候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獨立看法。我們一味地嘮叨,一味地指責,非但不能教育孩子,還會增加他們對我們的厭惡。
換種方式不是更好嗎?他們思維靈敏,思想活躍,上進心強,自尊心強,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融洽,就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也同樣重要。全面地認識孩子,走近孩子,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是一種無私的愛,有時候,面對孩子的失誤,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我們不必耿耿于懷。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太過精細,眼里容不得半點沙子。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問題,就"噌"地跳出來,或苦口婆心,或聲色俱厲。其實,做一個輕松的家長并不難,不妨適當"裝傻",給孩子一個自我修復的廣闊空間。
在這個物欲橫流、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孩子視野開闊的社會里,再用祖輩們的教育方式去對待當今的孩子,的確不再奏效。當老師也好,做家長也罷,我們不去學習,不去成長,又有什么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進步呢?教育是每個家庭的日出,是一門很有學問的藝術,因此,我們必須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成為引導孩子們攀登人生高峰的引路人。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6
很多家長此時對孩子的要求是,一心一意復習,考出高成績來才行。這樣的督促是有必要的,但是建議家長不可太過強迫。這個階段對于的孩子,心理的關注和習慣的培養更重要。升入初中后課程增加了,難度也加大了,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了,所以鏈接做好的話,孩子自然就能適應過來。
心理指導
階段學生心理的不良表現:
1.浮躁,不踏實,做題毛草,做完了就不再愿意檢查。甚至不愿看第二遍。
2.不知每天該做什么,做會這、做會那,漫無目標。沒有計劃,總之很煩躁。
3.情緒不佳,有時甚至暴躁、亂發脾氣。
4.聽不進家長說的任何話。
針對發生的這一切,建議家長不要一味的歸結為自己孩子的不好,去批評教育。應該多一些體諒。對孩子多一些關注。這些情況的產生,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周圍的壓力以及自己愈發糟糕的心態。建議包含以下幾點:
1.絕對不在自己孩子面前與別人討論相關的問題,更不要去議論別人家哪個牛孩去了哪、簽了哪。
2.不要將自己焦慮的情緒帶給孩子。看待,應持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態度,只要我們家長、機構、孩子都盡力的就好了。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其實最好是制定出兩、三個方案。如:A:孩子最優發揮、能被點的地方B、孩子保底的學校C、可能做努力的地方——關系、共建、推優等等其實就這幾點,我們把能做的盡力做了,就好了。沒有絕對的界定去了哪個學校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盡力了,讓孩子去適合他的地方就好了。
3.一定要鼓勵自己的孩子!現在孩子一般考完試都感覺沒考好。這時候,沒必要和孩子一起嘆氣。或是評價之前的成績。有時候,甚至說一點善意的小謊言告訴孩子考的很好都是可以的。因為孩子的狀態和情緒是很相關的。這時候,你越讓他覺得自己好,自己每次考的就越好。要是沒了信心,那考起來就會越來越糟糕。
4.不要批評孩子,了解孩子心煩、浮躁的原因,從根本上進行交流,幫助。
5.考前對孩子的囑咐很重要,但絕對不要給他列個單,讓他做這做那。這樣的說法孩子肯定不會往心里記。建議您順著孩子,循序善誘的進行教育。比如:想讓孩子戴手表注意考試時間、做題的速度節奏。那么,可以說:“孩子,你看,上次(或是某次)考試時你帶著表,時間把握的很好,不會的先空著了,又抽出時間檢查了,結果發揮的特別號,這次也帶上,把該注意的都注意到,這回能考得更好了!”這樣,慢慢的祝福到孩子的讀題、檢查等各個細節。這樣的話,可能孩子會更好的接受在心里。
6.最后,制定一個對孩子有效的復習計劃,把計劃寫的好一點、詳盡一點。讓孩子和自己都知道每天要做什么,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浮躁情緒。比如:3天做一張模擬卷、每天至少3道奧數題。2天復習一個知識點,就好了。不要一下子給孩子太多的任務,適當輕松些。只要把握一點:在每天學習的1-2小時時內,能夠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就好了。
7.任何考試前都要好好鼓勵孩子。
習慣養成比分數重要
專家指出,現在的小學生智商都沒有什么差異,在學校表現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習慣的差異造成的。
對一個學生來說,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為了讓他們更快適應中學生活,建議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家長應刻意訓練孩子三方面的能力:一是靜心學習的能力;二是長時間學習的能力;三是自主學習和自理生活習慣的養成。他特別提到,有些小學生升入初中了還不會系鞋帶,不會自己收拾書包,有的吃飯、洗漱、起床等拖沓懶散,對初中突然增加的課程量和作業量,適應難。
相對于小學,初中主課除語數外以外,還增加了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計算機等課程,學習節奏變快,作息時間變早,作業數量和難度均大大增加,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難以應付的。
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比單純的分數更重要。我們認為,初中生基本的習慣要求是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學習時坐得住、靜得下來;作業、體育、活動動作快;自己的事自己做。
專家指出,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而在小學過渡到初中的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家長要和學校一起,幫助孩子規劃人生目標和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行之有效的作息時間表,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步一個腳印,達成自己的目標。
最后,再建議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不可盲目攀比,或者只圖學校名氣大,而要選擇適合孩子的才最重要。以下是有經驗的老師為我們對比的民辦與公辦學校,希望能對大家有用:
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學校的最大不同是特色辦學,有以瞄準重點大學求取升學率見長的,有以藝體培養見長的,有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見長的;就升學來看,有以文科見長的,也有以理科見長的。即使同一個學校,也有以升學為重點的班,也有以體育為特色的班,也有以文藝為特色的班。我們的建議是,家長認真估摸一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抱負,盡量讓孩子升入適合自己的特色學校,有針對性地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7
其實,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一個好習慣的培養都是很不容易的。而兒童更是如此.因為由于其身心發育的特點,恰好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任何事都沒有“長性”的時候。因此,如果我們已經成功地使孩子采取行動,那么我們一定要不斷地想辦法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比如,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信心上的鼓勵、多和孩子交流、多給孩子加油、讓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讓孩子“指導”別的孩子等。甚至在初期,也可以考慮對孩子“堅持到底”后給一點獎勵,以作為表示家長非常滿意的物質鼓勵。
在“堅持”的過程中,孩子很可能會有反復。但我們這時不能著急—著急只能使我們更加處理不當,也不要過分責怪孩子—家長的期許是孩子的最大動力,責怪只能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孩子要養成好習慣,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但在此背后,考驗的卻是家長的智慧與耐心!
要知道,上天為了幫助家長完成教育孩子這件困難而偉大的使命,特別賜予了兒童一段非常“聽話”的寶貴時光。這是因為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家長很少有對抗心理。我們要用這段時間干什么呢?就是要竭盡全力“培養習慣”!
所以,其實,從小“把孩子教育好”,其實不是上多少班、學多少字,而是從小培養出好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就建立了好的.習慣,那么在他上小學、中學、大學、就業等一系列的過程中都會顯得順風順水,家長只需給予適當的關心與幫助即可--這樣的家長我們往往稱之為“好家長”,這樣的孩子我們往往稱為“好孩子”。其實,只不過是在我們還沉浸在疼愛、寵愛、溺愛孩子的感性階段時,人家已經進入了“培養孩子習慣”的理性階段。
當我們在疼愛、寵愛、溺愛孩子的時光中,不知不覺地渡過了上天賜予的這段時光后,孩子就逐漸開始有了主見。尤其進入青春期后,孩子就出現了要求獨立、不喜歡家長干預、厭煩家長嘮叨、逆反心理等特質。如果我們偏偏要到這樣一個時期,才想把孩子教育好,恐怕就非常困難了。想想看,一棵已經長大了的歪脖子樹,想扳成一顆正常向上生長的樹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啊!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8
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再作出改變。人的很多習慣都是在小時候就養成了的,在嬰兒教育中,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嬰幼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但可塑性強,這一時期的孩子很容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容易沾染上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會給將來的心理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那么,應當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呢?我們可以通過獎懲兩方面來進行。
一、獎勵
及時且經常地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良好行為,使其繼續鞏固與提高。這種獎勵,必須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為后立即做出的才能有效。獎勵有許多種,大體可以分為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兩種,其中精神獎勵對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尤為重要。精神獎勵包括微笑、擁抱、親吻、鼓掌、拍肩、口頭表揚等等,物質獎勵包括玩具、零食等。
二、懲罰
體罰對孩子的教育并無多大的好處,這里所說的懲罰,是溫和的懲罰,不包括體罰。主要有下面幾種:
1、責備和不贊成。當孩子剛發生不良行為時,大人要走近他身邊,注視他的眼睛,表情嚴厲,指出那種不良行為,并下命令讓他停止。一般來說,對許多幼兒,大人使用這種責備和不贊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但對經常爭吵的幼兒,這種就不一定有效,可考慮用其它懲罰形式。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須嚴肅、清楚、明確、有力,讓孩子感到有紀律約束,必須執行。
2、故意忽視。故意忽視是指大人的注意力從孩子的不良行為移開,故意不予理睬。這種方法對減少孩子無意識養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尤為有效。
3、自然結果。自然結果是指孩子不良行為發生后產生的必然結果。這種方式是讓他咎由自取,以達到懲罰的目的,不再發生這樣的不良行為。
總之,家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要以身作則,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9
從巴學園里出來的孩子,不會亂涂亂畫,是何原因?是老師再三強調不準嗎?是孩子們都不喜歡嗎?都不是,校長為巴學園里的孩子提供了場地,提供了時間,讓他們亂涂亂畫。音樂課上,寬大的教室里,校長彈鋼琴,孩子們手拿粉筆,根據節奏隨心所欲地在地上畫,整個地面都畫滿了。一星期有兩節音樂課,孩子們盡情地畫著。然后進行擦洗,要想把地面洗干凈,可沒那么簡單。孩子有了足夠的時間來涂畫,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再說,涂完了,畫完了,擦洗地面,可是相當費勁的`,所以孩子們走出校園,就不會再去亂涂亂畫了。
古代,大禹一改父親堵的治水方法,進行疏導,治水成功。小林宗作先生,充分理解孩子的需要,是我們為人師者學習的典范。
為了安全,我們禁止孩子在校園里跑動,孩子們能做到嗎?會跑不會走,孩子的天性。規規矩矩聽話的那些孩子,呆呆的,總是缺少一點靈氣,即使有緊急的事情,他也是慢慢吞吞走過去,讓人心里直癢癢。
為了小草的生命,禁止孩子去草坪中玩耍,春天,孩子們多想去看看小草有沒有發芽;夏天,孩子們多想到綠茵茵的草地上去打幾個滾,舒展舒展筋骨;秋天,很想和小蟲親近,可只能遠遠地看著;冬天,突降一場大雪,孩子是多么稀罕,多想走進草坪,滾雪球,打雪仗,因為只有那里的雪最厚。可是,我們的孩子,只有放棄這些美好。
孩子,你盡情地跑吧!請你千萬要小心;孩子,你輕輕地走進草坪,擁抱小草吧!和他一起游戲,一起快樂,相信,有了你們的陪伴,小草不會孤單,他會和你們一起茁壯地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0
幼兒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也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陶行知先生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幼兒園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效配合。為此,我們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積極探索培養孩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使孩子從小養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
一、調查分析明目標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園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逐年增加,現已達80%。及時了解孩子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家長對課題研究活動的態度,對工作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
如,“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促進‘新市民’基本素質的形成”這一課題,調查顯示:本地孩子文明禮貌和清潔衛生方面習慣較好,“新市民”子女的自理能力較強,90%以上的家長認為行為習慣培養是重要的,認為幼兒在家有不良行為習慣表現的占97%。綜合分析后,將幼兒的行為習慣細化為文明禮貌、清潔衛生、生活自理、善思好學四個方面,每個主題月以一個方面習慣的培養為主。根據各年齡班幼兒特點再制訂相應的培養目標。
又如,“探索家長工作新途徑,促進‘新市民’良好習慣養成的研究”這一課題,通過調查發現:有89%的幼兒在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等方面存在問題;家長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50%,高中及中專學歷的占43%,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7%;15%的家長對孩子有具體方法輔導,85%的家長是隨幼兒的喜好發展。由此,確定相應的習慣培養目標,如:小班的“生活衛生習慣培養”;中班的“自理、自控習慣培養”;大班的“生活、學習習慣培養”。
二、多措并舉抓落實
1.爭取支持,家園協同教育
發放“言傳身教,做好榜樣”的`倡議書,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簽訂《家長文明公約》,讓家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舉辦“家長沙龍”,共同探討孩子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尋求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新生家長沙龍”“老人的育兒經驗”等。將每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定為家長開放日,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行為習慣方面的情況。每個班每學期都會邀請家長組織活動,從家長的角度展示在培養幼兒行為和良好習慣方面的好辦法。
2.潛移默化,創設環境熏陶
由中班、大班品學兼優的孩子擔任文明小衛士,每天身披紅綢帶,向來園的每一個孩子和家長問好;教師以熱情的微笑、真誠的問候,迎接孩子的到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個愛護的動作,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幼兒。將良好行為習慣的要求與幼兒喜愛的卡通形象結合起來,張貼在走廊、樓道和各種設施旁邊,讓孩子們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養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設計各具特色的班級評比欄,及時展示孩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方面的表現,如看誰跑得快、我家最漂亮、四色花等,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積極配合教師進行培養。在區域活動時,要求孩子遵守每一區域的人數規定和操作要求,培養孩子良好的操作習慣。
3.日常滲透,節日文化強化
我們把幼兒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有機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晨間活動和餐后散步時,播放與行為習慣相關的兒歌、故事和歌曲。在集體活動中,把文明行為與良好習慣的培養與各個領域的教學有機結合,如在語言活動中,講述《漏嘴巴的公雞》《小豬變干凈了》等故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在各類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細心、耐心的態度和活動后主動整理的習慣。在開展游戲時,培養幼兒協商合作和文明交往的習慣。
同時,利用節日文化,強化對孩子的教育。如,清明節組織幼兒和家長祭掃烈士墓,為沉睡著的革命烈士獻上自制的小白花,聽教師講革命先烈的故事。敬老節來臨,有時邀請爺爺奶奶到幼兒園過節,聽他們講過去的事情,有時來到社區敬老院,為爺爺奶奶表演精彩的節目,與他們一起聯歡。
三、巧用激勵促養成 1.開展各類評選
“我是好寶寶”每日評選活動,將表現突出或有進步的幼兒名單張貼在教室外醒目的地方。“每月之星”是在“我是好寶寶”的基礎上產生的,這項評比每個年齡班有不同的方式,如大班采用家長和幼兒共同推薦的方式,中班采用教師提名和幼兒投票的方式。每學期進行“好家長”的評選,按照“好家長評選方案”,由各班推薦、公示產生好家長。
2.進行星級評價
星級評價指標是根據四個主題月的培養目標形成的相應評價指標。指標分為在家和在園兩方面的表現,分別由教師和家長填寫,以星數來評定幼兒相關習慣的好壞。
3.舉行各種競賽
為了激勵孩子獨立自主,定期開展競賽活動,競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力高低來設置內容。如小班的“寶寶會穿衣”、中班的“整理床鋪”、大班的“繞毛線”。
我們對幼兒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培養的研究已進入第三輪,即以“以文明禮儀教育促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為課題,愿每一位孩子在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伴隨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1
習慣是指人的行為的固定方式,這種方式好像已是人的一種不可分離的屬性與要求。如果不這樣行動,就會引起不快之感,即“習慣成自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就是人的精神財富。”習慣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質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將伴隨幼兒的一生,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那么,怎樣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呢?
習慣的養成應從小抓起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不必管那么多,大了自然就明白了。事實上,幼兒期正是各方面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且也是學習最愉快、最迅速的時期。抓住關鍵期,按規范要求幼兒,反復練習,持之以恒。對幼兒來說是沒有痛苦的,也是很樂意去做的。例如吃飯,從小吃飯時就坐在位子上,把各種菜肴放在盤子里,孩子自己學著吃,孩子就養成不挑食、獨立進餐的習慣。這對孩子沒有如何痛苦,他認為吃飯就應該是這樣的。
堅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首先堅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則,即凡是對幼兒有教育影響的成人對幼兒的教育要求應一致,如:飯前便后洗手,玩具、用品隨時歸位;禮貌待人……爸爸這樣說,媽媽這樣說,爺爺、奶奶也這樣說,孩子就認為這是對的,應該這樣做,也堅持這樣做,好習慣就這樣養成了。其次是堅持教育的一貫性原則,即凡是合理的要求,應堅持始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飯后漱口,早晚刷牙,4、5歲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但有的家長不忙時就讓孩子刷,有客人來時,就說今天別刷了,這樣,孩子會覺得刷不刷不重要,習慣也很難養成。三是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一個溫馨、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使幼兒富有愛心、同情心,學會尊重和理解,同時也養成活潑開朗、樂觀友善的性格;干凈、整潔的家庭環境,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講衛生、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習慣。
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
家長期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不僅需要給孩子語言上的要求和指導,更重要的是做行動上的楷模。曾經看到一則廣告,媽媽下班后給奶奶洗腳,孩子看到了這一切,便跌跌撞撞地端來一盆水,也要給媽媽洗腳。這比什么語言都有感染力,不是嗎!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和兒童談話的時候,才執行教育的工作,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在教育兒童,你們如何穿衣,如何和別人說話,如何談論其他人,你們如何歡樂和不快,如何對待朋友和仇敵,如何笑,如何讀報紙等,所有這些,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做父母的千萬不能馬虎啊!
總之,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父母.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2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對孩子來說,和他們最親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語他們都會耳聞目染,因此和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當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二:適當為孩子立下“規矩”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應針對孩子不同的年齡段,適當立一些規矩,讓孩子意識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三:情感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
大家都知道,有獎勵才有動力,一些好的`情感獎勵和物質獎勵對孩子來說,是良好習慣培養的一個肯定,家長不妨把握好兩者的關系,讓孩子意識到這些好的習慣是自己應該做的。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四:愛和嚴厲相結合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家長愛也要有個度,避免過度淪為溺愛,即該嚴厲的時候就該嚴厲,該愛的時候就愛。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方法五:多擠出時間和孩子一起
由于現在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過段時間都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建議家長在不上班的時候不妨多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去玩玩,一起談談心,好了解下孩子的心思,多陪陪孩子。
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希望家長能夠多關注孩子的細微,從細節做起。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3
好多家長只是希望看到孩子得到一個好成績,只看結果,但是若是好成績沒能配上一個良好的好學習慣,那么再好的成績也是白搭。但是如果在小學就讓他專注于培養孩子好學的習慣,那么這將是他終身受用的東西,并且通過后天的厚積薄發,遲早有一天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做為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1.專心致志
孩子入學之后,由于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適當要求并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首先是對老師的尊重,要是覺得沒趣的話,可以在不影響別人聽課的前提下想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但是一定得把這些沒聽課的時間所做的事記錄下來。而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這里的學習不一定指學習學校課本的知識,也可以是練鋼琴,寫書法,看書等等,一定不能是家長呼擁著打麻將打牌,吵鬧的。但是得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
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采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認真細致
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為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要求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
4.培養孩子活躍的思維
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提問,要善于增養孩子勤思的優點,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恰當的鼓勵與表揚,并能及時更正孩子的錯誤想法。對孩子接觸的事物家長要多講,多啟發誘導,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提問不理不睬,這樣會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敢問。
5.背記詞匯和課文
小學生記憶力好,有些東西會背了,可以終生不忘。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引導孩子盡量地多背記一些詞匯和課文。在開設外語的學校里,家長可采用諧音的方法讓孩子記較多的詞匯。
6.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
家長需要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并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
7.培養周期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周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樣的周期學習的習慣。
慢慢的做到這些,眼看著孩子從這些習慣中獲益,作為父母一定會很開心,而且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同樣會給家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4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上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良學習習慣,為此,很多父母都很頭疼,不知如何下手。聽聽網友怎么說,從學習方面談好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希望讀者能從這些簡短的介紹中借鑒一些可用的經驗。
講述人:沉默是金
好習慣:學習
好方法:從恒心和興趣入手
學習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恒心和興趣的培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學習好習慣的養成總體上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恒心來培養興趣;另一種是通過興趣來培養恒心。這兩種途徑沒有好與壞之分,但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強制性和學習成效的取得來強化其行為習慣,特別是成效的取得有利于恒心和興趣的培養和鞏固。
無恒心的孩子怎樣培養興趣?無興趣的孩子怎樣培養恒心?具體實施時應針對孩子不同的個性,但一蹴而就的想法肯定不現實。對屁股坐不住的小孩,可采用零碎的時間約束其行為,強化其短時的學習成效:一、實施時目標不宜太大,需具體明確,如在5分鐘內記10個英語單詞;二、指出問題、毛病,并與小孩探討改正的方法;三、測試學習成效,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四、研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及最好的.途徑;五、適當延長學習時間等。
現在教育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大家只看“成效”,而不管取得“成效”的途徑和代價。韓愈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時,只注重恒心、興趣,或只注重學習成效,那都偏離了學習的主題,學習的主旨應該是“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成效”。在培養學習的好習慣時,應抓住學習的實質: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及應用能力。同時,家長不能忘記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它能讓孩子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5
首先,我們要研究的,習慣是什么呢?習慣是一種行為,是一種不知不覺不假思索的行為。譬如走路,便是一種習慣的行為。在走路的時候,是不必加以思索的,假使要加思索的話,恐怕連路也走不好了。又如我們下樓梯,也是一種不必加以思索的行為,假使要加以思索的話,就會妨礙下樓梯。
所以說,習慣是一種自然的、不假思索的、不知不覺的行為。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說:行為就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對的。除了少數的例外,一切行為都是習慣。在一天里面,起床、穿衣、穿鞋、洗臉、漱口、吃飯拿碗筷,甚至上辦公室拿筆,都是一種習慣,這些事假使要加思索的話,也許都成問題了。
其次,我們要談到的是習慣與人生的關系。一個人假使養成了一種良好習慣的話,他將得到很多的好處,一生受用不盡。假使習慣不好的話,那么,將使他一生蒙受害處。舉例來說:一個3歲的小孩子,偷人家的東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糾正,那無異于是一種間接的鼓勵,后來就會慢慢養成一種偷的習慣了。我曾經走過一個地方,那地方的人,很不客氣,總是開口罵人,閉口罵人,大人是這樣,小孩子也是這樣,好像不罵人就說不出話來一樣。這也就是因為那地方普遍的養成一種罵人的習慣了。但是也有些地方的人卻養成了一種好的習慣,他們經常使用對不起、請、謝謝這些詞語。譬如一個人碰了另一個人,連忙說聲對不起,那個人也許會說不用客氣或沒有關系,不致引起沖突。你看,講對不起這句話的習慣是多么好啊!30年前,我在美國的時候,曾親眼看到有一個父親要他的女兒去拿一樣東西,他說:親愛的!請你給我把里面房子書架上的書拿來。不久,女兒就把她父親所要的書拿來了,父親說:謝謝你于是女兒感到很大的愉快,說,爸爸,別客氣!這里,你看請與謝謝兩個詞又是多么的好啊!所以習慣的好壞與人生有莫大關系的。
再其次,我要談習慣的種類。習慣有多少種呢?我以為有生理上的習慣與心理上的習慣兩種(其實習慣是分不開的,他就只有一種。這里我們只是為了說明的方便勉強的把它分開來。)生理上的習慣如吐痰,中國人是最不講究這個習慣的,總是隨地亂吐,現在我們要開展一種吐痰入盂的運動,把這種運動推進到學校里去,使學生自小就有這種良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是要自小養成的,大了再來養成這種習慣就困難了。從前我國有一個外交大臣到外國去出席一個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他把痰吐在很講究的地毯上,外國人看了很不順眼,中國其他的代表看了也很不舒服,覺得丟臉,他自己也感到難為情。這便是他自小沒有養成一種生理上的好習慣。生理上的習慣是比較簡單的,至于心理上的習慣,那就比較復雜了。如在辦公守時的習慣,假如沒有這種守時的習慣,那么工作的效率一定會減低。再拿對待生活的態度來講,那就更復雜了!有些人養成了樂觀的態度,遇事都很積極,都有興頭去干,如前面有一個希望似的;有一種人養成了一種悲觀的態度,遇事消極,做事不起勁,還沒有做就好像會失敗。不過,生理上的習慣與心理上的習慣其實是分不開的,是有聯系的,只是從簡單到復雜而已。
最后,我要談養成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養成良好的習慣呢?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中國有句古話慎之于始,就是這個意思。如嬰兒初生的時候,假使大人不放他在床上而抱在懷里睡的話,不消一個星期,就會養成要睡在懷里的習慣。又如小孩子的.大便,假使沒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的話,將會影響他的身心健康。要養成這種定時大便的習慣必定要天天使他這樣做,久而久之習慣便養成了。不過,在這種習慣沒有養成之前,不能夠有例外,即使大人在那時候有了別的事故,也不要忽略這種事情。還有一點尤其需要注意是教育的環境,我認為一個好的習慣養成,父母是負有很大責任的,像父母的言行、暗示,對于兒女的習慣形成有極大的影響,因為父母與小孩在一起的時間長久,一舉一動都很容易使小孩子模仿的,其他在小孩子周圍的人,也要影響到小孩子的習慣。所以,環境的教育對于習慣的養成,是有密切關系的。
總之,習慣與人生有很重要的關系。我們必須培養小孩子有良好的習慣,不只是生理上的習慣,而且是心理上的習慣。要養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習慣,不但要慎在其始,而且要慎之于終。有恒的繼續下去,不要間斷,同時必須注意到養成此種良好習慣的教育環境。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心10-27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12-01
培養良好習慣最佳時間09-05
怎么培養孩子的情商08-20
好習慣要培養壞習慣要糾正05-05
指導自學存疑培養良好習慣04-28
要美不要水腫從好習慣開始培養04-28
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04-29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教養行為05-05
如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