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反思性說課
一開學就通知要上一節教研課,當時我就想選一節實驗好操作,現象較明顯,結論易得出的課,于是我就選擇了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中安排了兩個現象比較明顯的探究活動:一是混合沙和豆,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知道沙和豆子混合后沒有產生新物質;二是加熱白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知道白糖加熱產生了新的物質。通過比較這兩個實驗中物質所發生的變化,總結歸納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從而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可是試教過后才發現,這節課遠沒有我想的那么容易,于是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的處理,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一、實驗教學合理替換
教材中安排的第一個探究實驗是沙和豆子的混合,讓學生從多角度觀察物質的特征,然后在留有樣本的情況下將兩者進行混合,接著進行攪拌讓混合更充分,最后用篩網進行分離物質,得出沙和豆子混合后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從而構建物理變化的概念。可是試教過后發現,我們把原本簡單的內容復雜化。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他們就已經知道沙和豆子混合前后不會發生變化,這個實驗在此似乎是多此一舉。那物理變化的實驗要不要?回答是肯定的。那換成什么實驗讓學生更有探究的價值呢?于是我想到了油和水的混合,因為我們知道油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油比水要輕,一段時間后油會浮在水面,并且在油和水進行充分混合的時候學生很清楚的看到油和水混合在了一起,水在這時變成了黃色,但是靜置一段時間后我們又發現水又恢復了原來無色透明的狀態,油還是黃色半透明的液體,從而得出油和水的混合沒有產生新的物質。這樣的探究實驗不僅更符合結論的得出,而且也有利于學生的觀察發現。
二、教學方法選擇恰當
在我們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我們不提倡用嘗的方式,因為在我們不確定物質安全的前提下這樣操作是有很大危險性的。但是在今天的這節課中,在加熱白糖的這個實驗過程中我覺得嘗非常有必要。白糖加熱前是無色、顆粒狀、無氣味、甜的,加熱后它原先的這些特點都發生了變化。味道由原先的甜味變苦了,這一發現對于學生得出勺子中最后留下的物質不是白糖提供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嘗在這個環節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原先糖是甜的,在加熱過程中糖融化成液體時還是甜的。學生通過嘗的方式可以比較清晰的發現固體的糖變成液體的糖這一環節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因為物質還是甜的,只是它的狀態發生了變化而已。
三、探究研討環節時間充分
小學科學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導入要簡潔,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學生探究和研討環節,這樣才體現了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在這節課上我很好的把握了這一原則,揭示課題不足1分鐘,兩個探究實驗共花了大約27分鐘(第一個實驗花了大約10分鐘,第二個實驗花了大約17分鐘),研討花了大約11分鐘(第一個實驗用時大約3分鐘,第二個實驗用時大約8分鐘),最后小結花了大約1分鐘。把大部份的時間留給學生,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起到引領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主動的去探究,去發現。
四、課堂板書有效展現
現在的課堂很多教師過多的借助多媒體等輔助的工具,忽視了課堂板書在我們課堂中的有效作用。在這節課中,我充分的發揮了板書的作用:
水:無色、透明、液體……水
+
油:黃色、半透明、液體……油
加熱前加熱后
狀態:固體(顆粒狀)—液體---糊狀---固體(塊狀)
顏色:無色---------黃色-----褐色—黑色
氣味:無氣味--------糖的香味------焦味
味道:甜味-----甜味---------------苦味
通過把兩個實驗的現象變化呈現在黑板上,學生很清楚的發現,水和油的混合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白糖加熱過后產生的這種物質和加熱前的物質在狀態、顏色、氣味和味道方面都不一樣,由此學生理解得出加熱白糖后產生了一種不同于原來的新物質。
這節課中我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白糖加熱的變化圖設計的不夠科學
其實在試教的過程中一直沒有這個環節,這次上課之所以有是因為臨上課前我一直在考慮如果學生發現不了白糖在產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也發生著物理變化怎么辦?如果我把過程用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是否會好一些,于是就有了今天課的情況。由于是臨時變動,所以圖我也是網上找的,有老師就發現勺子怎么不一樣?結果學生還是沒有發現,這個環節我考慮欠妥當。
2、勺中的物質還是不是白糖?是否需要討論?
來教授聽課后,他指出我們現階段教師在執教的過程中經常會為了得出教材的結論讓學生進行討論,因為通過討論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她講到最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讓學生回歸實驗。這里要不要討論?其實我一直在反思來老師的話,回歸實驗有她一定的道理,因為小學生是通過現象來得出結論的,但是從我試教多次后發現,哪怕我再回歸實驗,學生還是會一直認定勺子中留下的黑色物質就是白糖,因為他們覺得白糖在加熱的時候勺子中并沒有添加其它物質,雖然最后變黑了、變焦了、變苦了,這種物質只是變了味的白糖,因此我認為是否回歸意義并不大。怎么操作?我覺得可能實驗的本身就存在問題,把這個實驗放在此處對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來說是否合適,是否還有更恰當的實驗在等待我們去發現呢?
課是無止境的,希望我能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學習中成長!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反思性說課】相關文章:
那達慕之歌反思性說課03-02
細胞的增殖二課時反思性說課03-02
說課的反思12-17
小小的船說課反思03-02
今天發生了什么作文10-09
《大人們這樣說》語文課反思02-29
大班美術優秀說課及反思《背太陽》03-01
夢見自己懷孕快生了是什么意思11-04
說課形式初探04-26
故鄉的榕樹說課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