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知識點歸納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知識點歸納1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
_________
①[耘田]在田間鋤草。
②[績麻]把麻搓成線。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從事。
⑤[傍]靠近。
⑥[陰]樹蔭。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注釋
_________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鹽脫曉冰]早晨從金屬盆里把冰取出來。
③[鈕]一種金屬打擊樂器。
④[磐}一種用玉或石制成的打擊樂器。
⑤[玻璃]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在的玻璃。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
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
短笛無腔信口吹。
注釋
_________
①[陂]池岸。
②[滿]水中的波紋。
③[腔]曲調。
④[信口]隨口。
語文知識點歸納2
翻譯重點文言文句:
1、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霧氣凝結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輝映下)彌漫著白氣,天空與云層與遠山與湖水,上上下下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上的影子,只有長堤一抹,湖心亭一點,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葉,以及舟中的兩三粒有影罷了。
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于外人間隔。(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退房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問(漁人外面)現在是什么時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處處作了記號。
7、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沒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人們憎恨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出力的行為,卻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1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
13、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
14、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完這遍林子。
15、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計劃還未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1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自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后卻不妖冶。
17、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芬芳遠播,更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18、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后就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的還有誰呢?(至于)愛牡丹(的人),那當然(就)很多了。
19、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無不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雕成(某種)形狀的東西,各有各的情狀姿態。
20、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曾經贈送我桃核(雕刻的)小船一個,原來是大蘇泛舟游赤壁。
2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出來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2、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箬竹做的船篷覆蓋著它。
23、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編輯以備借鑒。
語文知識點歸納3
1.問文章寫作特色:可從文章選材、結構布局、語言、立意等角度考慮,要結合該文寫作的手法。
①選材:材料典型、真實、詳略得當、表現、突出了中心。
②結構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結構嚴謹。
③語言:樸實或生動、形象、準確;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暢,修辭的運用等。
④立意:思想深刻、新穎,以小見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現技巧:一是修辭手法:共八種。二是表達方式:有五種。其中描寫可細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樂景寫哀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是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聯想、想象等。四是結構手法: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小見大、先抑后揚等。
2.評價、鑒賞人物、文章主旨(談談自己對人物、主題的認識)
通觀全文,篩選重要信息,從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答案可以這樣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個性)。一般地說,答案由三部分組成:
A、前半部分簡要概括文章內容,可以這樣表述:
①文章通過……的敘述;
②本文由……(某件事)寫起,運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內容中蘊含著的思想意義,可以這樣表述:表現了/揭示了/批判了/贊美了/勸誡……(某種思想道理)。有時題目就可成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須的內容。
C、陳述同意哪種觀點,并闡明理由。在整體感知文本基礎上,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聯系具體材料展開回答。
3.問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和作用?
答: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真摯深沉的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義,以深化主題,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③說明是為了簡要地解說事物,闡明事理,使所敘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議論有時是融為一體的,無法截然分開的。
4.問閱讀后的體會、體驗、啟示、見解?要注意觀點正確、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證明。即提出、分析、解決問題。
按總分總的順序答題:
A、指出本文蘊含著的思想意義以及你從文中得到的收獲、體會、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題的句子回答。
B、結合文中和生活中具體的事例、材料加以舉例說明,闡明理由
C、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怎樣。
語文知識點歸納4
1、《鳥的天堂》;巴金;講了 作者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廣東新會)的所見所聞所感,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告訴我們 要熱愛和贊美大自然和諧美好的生命力。
2、《火燒云》;蕭紅;講了 晚飯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告訴我們要 善于觀察火燒云和遐想它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觀。
3、《母雞》;老舍;講了 一只先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淺薄、媚欲;后又負責、慈愛、辛苦有“偉大的雞母親”形象的母雞。告訴我們 要學習對動物特點的表現方法必崇敬母愛。
4、《長城》;講了 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一萬三千多里長,遠看如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凝聚我國勞動人民血汗與智慧的萬里長城;告訴我們要 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要有民族自豪感,以及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事物的方法(從不同的觀察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地觀察,并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5、《頤和園》;講了 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等處處都有美麗景色的北京大公園頤和園;告訴我們 要學會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和園林藝術的魅力,以及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6、《秦兵馬俑》;講了 在我國西安臨潼出土,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舉世無雙、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告訴我們 要學會從整體到部分、從一般到重點的觀察方法和列數字的說明手法。
7、《古詩兩首》
8、《那片綠綠的抓山虎》;肖復興;講了 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發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 學作文應先學做人、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和作文修改方法。
9、《烏塔》;汪曉潔;講了 “我”在羅馬遇到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她趁暑假游歷歐洲,而且是獨自一人,費用也是她用三年時間打工所掙;告訴我們 一是要獨立生活、自立自強,二是想要全面認識世界,必須親身經歷。
10、《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講了 (去信)張國強同學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讀者,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回信)柯巖老師在回信中通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告訴我們 避免犯類似的問題,以及學習如何用書信進行交際。
11、《呼風喚雨的世紀》;甬祥;講了 先用設問的方法指出人類用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跡,接著用今昔對比的方法,具體介紹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后,作者指出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美好的生活;告訴我們 要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要熱愛科學。
12、《電腦住宅》;蔣豫浙;講了 一棟位于日本東京市中心建筑面積370多平方米,由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設計內部安裝有100多臺電腦的,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告訴我們 電腦能給人們帶來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適的生活,我們要憧憬未來和探索科學技術。
13、《飛向藍天的恐龍》;徐星;講了 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告訴我們 要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要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著與艱辛;要熱愛科學、探索未知。
14、《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許龍;講了 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選育之后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告訴我們 了解科學實驗和科學天空的神奇作用,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語文知識點歸納5
一、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注意課本中書寫,拼音打不出來)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二、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凌晨時,我劃著一只小船,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一個人去湖心亭欣賞雪景。(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能見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那兩個人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拉著我一同喝酒。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道:“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呢!”
三、生字讀音。
更(gēng)定擁毳(cuì)衣崇禎(zhēn)霧凇(sōng)沆碭(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鋪氈(zhān)對坐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
四、重點字詞解釋。
1、湖中人鳥聲俱絕絕:消失。
2、是日更定是:這更定:指晚上八點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撐船。
4、用毳衣爐火毳cuì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細毛。
5、霧松sōng沆hàng碭dànɡ:寒氣彌漫,白茫茫一片。霧淞,霧氣和水氣。霧是從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氣,淞是從湖面蒸發上升的水氣。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
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
7、惟長堤一痕惟:只。
8、芥jiè:小草。引申為細微的事物。這里指船。
9、鋪氈對坐坐:相對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還。
語文知識點歸納6
近義詞
假如----如果 墜--------落 相會----相聚 驅趕----驅逐 繁華----繁榮 襤褸----破爛 華麗----華貴 嘆息----嘆氣 按照----依照
捏造----編造 忠實----忠誠 恐慌----恐懼 愛惜----珍惜 顛倒是非-----顛倒黑白 進攻----攻擊 衰竭----衰弱 洶涌----澎湃
寂靜----寧靜 景象----現象 崩潰----瓦解 禁錮----束縛 抗拒----抵抗 馴服----服從 絢麗----美麗 回旋----盤旋 輕柔----柔軟
單調----單一 焦躁----急噪 渴望----盼望 寧靜----安靜 空暇----空閑 宣報----宣布 輕盈----輕快 嘆吁----嘆氣 招徠----招攬
傳遞----傳達 明亮----光明 跨越----穿越 問候----慰問 素常----平常 驚訝----驚奇 得逞----如愿 不計其數-----數不勝數
虧得----幸虧 熟悉----熟識 靈敏----敏銳 褶皺----皺紋 痕跡----蹤跡 偵查----偵探 舉世聞名----聞名遐邇 丟盔棄甲----丟盔卸甲
偵查----偵探 愛護----保護 照料----照顧 夸獎----夸耀 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憂郁----憂傷 瀕臨----面臨 憤怒----惱怒
冷靜----沉著 抉擇----選擇 堅定----堅強 抑制----控制 尤其----特別 酷愛----熱愛 屢屢----屢次 遵從----遵照 縈繞----環繞
神機妙算-----神機妙術 環游----周游 模仿----仿照 放肆----放任 靈敏----敏銳 松軟----柔軟 儲藏----儲存 熟悉----熟知
缺乏----缺少 積蓄----積存 亮光----光亮 溫暖----暖和 清靜----寂靜 沖破----突破 奪目----耀眼 光彩----光芒 分辨----辨別
重圍----包圍 密切----緊密 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吉祥----吉利 盼望----希望 溫暖----暖和 贊不絕口-----贊嘆不已
浩瀚----浩渺 融洽----和睦 富饒----富裕 人跡罕至-----人煙稀少 輕快----輕盈 喧鬧----熱鬧 驚異----驚奇 得意----驕傲
包蘊----蘊含 過失----去世 疼愛----喜愛 排除----消除 憂傷----悲傷 哀痛----悲痛 持續----延續 火速----急速
否則----不然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索性----干脆 依然----仍然 獰惡----兇惡 哭泣----號啕 向往----憧憬
靦腆----害羞 茂密----茂盛 隱蔽----隱藏 小心翼翼-----小心謹慎 三、反義詞 給予----索取 抑制----放縱 深奧----膚淺
遵從----違背 慷慨----吝嗇 冷靜----沖動 堅定----動搖 高尚----卑鄙 蜿蜒----筆直 堅強----脆弱 憂郁----喜悅 夸獎----批評
耷拉----高昂 東奔西走-----一動不動 驚慌失措----鎮定自若 聞所未聞----耳熟能詳 舉世聞名----默默無聞
搖頭擺尾----穩穩當當 丟盔棄甲----大獲全勝 神機妙算----無計可施 熟悉----陌生 靈敏----遲鈍 粗糙----細膩
柔軟----堅硬 僵硬----靈活 熟練----生疏 硬-----軟 明亮----黑暗 不計其數-----寥寥無幾 潔白----烏黑 歡樂----悲痛 生-------死 輕盈----笨拙
光明----黑暗 單調----復雜 寧靜----喧鬧 熾熱----涼爽 收縮----擴張 短促----漫長 明潔----暗淡 輕柔----厚重 進攻----撤退
寒冷----溫暖 衰竭----旺盛 寂靜----喧鬧 禁錮----解放 恐慌----鎮定 愛惜----糟蹋 繁華----蕭條 乞討----施舍 華麗----樸素
悲傷----高興 顛倒是非----實事求是 漆黑----明亮 充足----稀少 下墜----上升 清脆----沙啞 軟綿綿----硬邦邦 靦腆----大方
茂密----稀疏 隱蔽----暴露 小心翼翼---粗心大意 窄----寬 獰惡----善良 火速----緩慢 痛哭----歡笑 心急如焚----心急火燎
安慰----斥責 狂奔----呆立 喧鬧----寂靜 健美----衰弱 拘束----隨便 樸素----華麗 憨厚----狡詐 偏僻----繁華 惡劣----優越
浩瀚----渺小 融洽----敵對 富饒----貧瘠 暢通----阻塞 神奇----普通 脆弱----堅強 阻礙----疏通 密切----疏遠 吸收----釋放
漂浮----沉沒 光明----黑暗 溫暖----寒冷 擴大----縮小 明亮----黑暗 偉大----渺小 打開----關閉 溫暖----寒冷 靈敏----遲鈍
松軟----堅硬 缺乏----充足 熟悉----陌生 模仿----創造 放肆----約束 靈巧----笨拙 目不轉睛----左顧右盼 搖晃----穩當
風平浪靜----狂風巨浪
語文知識點歸納7
一
1、《在山的那邊》,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頓?亨特,美國作家。
3、《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作者宗璞。
4、《童趣》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5、流沙河,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現代詩人。
6、瑪麗?居里,波蘭人,后加入法國國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她與居里、貝可勒爾共獲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8、《春》選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9、《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10、《夏感》作者梁衡。
11、《秋天》作者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
12、《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13、《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
14、《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15、《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作者馬致遠,元朝戲曲作家。
16、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著有《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17、蒲松齡,字留仙,世稱'聊齋先生',號柳泉居士,清代文學家。《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
18、《風箏》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華蓋集》、《二心集》等。
19、《羚羊木雕》作者張之路。
20、《散步》作者莫懷戚。
21、《金色花》作者泰戈爾,印度文學家。著作有詩集《新月集》、《飛鳥集》,長篇小說《沙子》、《沉船》等。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2、《荷葉》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
23、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主要作品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等。
二
一、重點字詞(加粗字聽寫,常規字了解):
1.《散步》莫懷戚(qī)
嫩芽分歧(qí)取決訣別熬
拆散折斷(zhé)折(shé)本折(zhē)騰
粼粼一霎(shà)時剎(chà)那間剎(shā)車
各得其所:每個人都得到好的結果。
例句:媽媽在跳舞,爸爸看電視,爺爺聽廣播,大家各得其所。
2.《秋天的懷念》史鐵生
癱瘓暴怒饒恕捶打爛漫暴躁干燥憎(zēng)恨
憔悴薈萃萃取純粹納粹鞠躬盡瘁心力交瘁
宿(sù)舍星宿(xiù)一宿(xiǔ)絮叨(dāo)叨(dáo)咕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例句:聽了春游去游樂場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羚羊木雕》張之路
攥臉頰反饋犄(jī)角逮(dǎi)著玩羚羊
抹(mǒ)淚抹(mā)布拐彎抹(mò)角
自作主(zuò)張作(zuō)坊
4.《金色花》泰戈爾、《荷葉?母親》冰心
隱匿(nì)繁衍(yǎn)菡萏(hàndàn)攲(qī)斜
禱告祈禱(qídǎo)
銷聲匿跡姊妹繁雜徘徊覆蓋
陰影蔭(yīn)蔽蔭庇(yìnbì):庇護
并蒂真諦諦聽締約締交
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
(劃線部分默寫)
內集:家庭聚會。講論文義:談論詩文。因:憑借。
俄而:不久,一會兒。引:拉。顧:回頭看。去:離開。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委:丟下、舍棄
二、文學常識:(劃線部分默寫)
1.史鐵生:北京人,當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2.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著有詩集《吉檀迦利》、《園丁集》等。
3.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作家。著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讀者》等。
4.《世說新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趣事)。
三、文言文翻譯(核對)
《詠雪》: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召開家庭聚會,他與子侄輩的人談論詩文。不一會兒,雪下得緊了,謝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兒子胡兒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飛起。”謝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謝道韞就是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這時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你很久,你沒有來,他已經離開了。”朋友便很生氣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您跟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大門。
四、名著導讀:(劃線部分會背)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大致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冰心宣揚“愛的哲學”,與母愛緊密相連的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愛。二、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三、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藝術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形式短小意味深長,語言清新淡雅、活潑明麗、明白曉暢、情韻悠長。
另注:名著導讀中出現的小詩,要將其后的賞析熟讀成誦。
三
十三歲的際遇
1、題解
“際遇”即“遭遇”之意?不過多指好的。“十三歲的際遇”則指作者十三歲時就被“北大”破格錄
取一事。這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回憶性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從七歲到十六歲的一段生活?抒發了對“北
大”的無限感激和熱愛之情。
2?“沒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陰、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系之舟。”小詩為
什么要將自己喻為“不系之舟”?“玫瑰”“綠陰”“寧靜的港灣”?又喻指什么?
因作者在人生的奮斗中將永不停歇?故用“不系之舟”來表達作者對知識和生活的執著追求。“玫瑰、
綠陰、寧靜的港灣”喻指兩岸迷人的景色和前進中的“避風港”。
3、“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
“我是不系之舟”與“我的誓言”有什么關系?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
實現自己的誓言。
4、“北大早已不僅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師長?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說北大“是
師長”是因為?北大給“我”知識?給我追求真理的勇氣?“是朋友”是因為?北大給“我”知識?給
我追求真理的勇氣?“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為?北大給“我”知識?給我追求真理的勇氣。
5?理解“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
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和船
工”這個句子的內涵。
這是文中一個精彩的比喻。把北大比作“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不僅寫出了北大的豐富?也寫出了
北大精神與學術的流動?把北大的學生比作“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老師比作“舵手與船
工”?不但承接“河流”之喻?而且富有意蘊。寫出了從北大建校到現在?再到未來?不管外界如何變化?
北大莘莘學子都會在老師的指導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力前行。
6、文以“我將不顧頭上蒼蒼的白發?再次像個十六歲的小女孩那樣?輕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作結?有什么作用?
流露了“我”對“湖光塔影”的無限依戀之情?與七歲時所見照片中的“湖光塔影”相映生輝。首
尾遙相呼應?意味深長。
四
濟南的冬天
1.髻jì澄ch?ng貯蓄zhùxù藻zǎo看kān著落zhuó2.響晴:天空晴朗無云貯蓄:儲存澄清:清澈明亮空靈:清凈透明
鑲:把物體嵌入另一物體上或加在另一物體的周邊
3.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北平、倫敦、熱帶與濟南作對比,突出濟南無風聲、響晴、溫晴、溫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安適山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綠、清、亮
2.作者對濟南冬景的贊美之情以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體會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第二段:第一句中有“曬”“睡”“喚醒”等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老城人格化,帶有生命的感覺,形象地寫出了“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第三段:第一句用比喻、擬人手法,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說明濟南溫暖的原因。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像母親一樣慈愛,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第四段:(1)“看護婦”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又借矮松寫出雪的形態。(2)“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
(3)“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寫出了山腰薄雪惹人憐愛的情態,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
(4)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松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第五段:
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第六段:
(1)擬人手法,“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水的綠的特征。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不忍得”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水的溫暖多情,表現出濟南的水的無限生機與冬天里孕育的無線春意(2)“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比喻手法,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部編七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注重預習,質疑問難
所謂預習,就是在老師講課之前自己預先學習,預習分近期預習和遠期預習,遠期預習是指提前一個月,幾個月的預習。比如假期中自學整冊語文課本;近期預習指課前預習和章節前的一兩個星期的預習。
預習最大的好處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發現自己知識的缺陷,以利改正,同時有利于認真聽課。語文課文的預習可分如下步驟進行,可稱作“四遍八步讀書法”。
第一遍,跳讀。完成兩步任務:①識記作者及文章梗概②識記主要人、事、物或觀點。應達到每分鐘一千五百字的速度。第二遍,速讀。完成三、四步任務③復述內容④理清結構層次,每分鐘一千字。第三遍、細讀。完成五、六步任務:⑤理解字詞句;不理解的查查工具書。⑥圈點摘要重要部分⑦歸納中心思想。讀的速度,一般跟朗讀相同,每分鐘二百字。第四遍,精讀,完成八步任務⑧分析文章寫作特色的任務。根據需要確定讀的速度,或一帶而過非重點部分,或仔細推敲品味重點段落關鍵詞語。
這種預習法,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靈活掌握,對有的文章可省去某一步或某幾步。預習時要在課本上圈點勾畫,標出重點、難點、疑問點。
預習的關鍵是思考,思考文章背后的東西,不要只留于表面,留于淺層次的理解。如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內容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討論,也可向老師請教,千萬不要擔心問題的質量,真正做到“不恥下問”。
部編七年級語文學習技巧
1、課前預習,除了結合腳注疏通文意之外,還應當進行詳細的圈點勾畫,結合語境,反復揣摩,找出自己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東西,對那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當然,有條件的話,還應當搜集相關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在預習的時候,千萬別忘記了反復誦讀課文,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將不懂的地方制作成問題卡片,以便上課時及時與老師交流或互動,切忌不懂裝懂。
2、課后復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而且還可以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培養自己的遷移能力。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要貪圖省事兒,要是上課聽聽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頭來,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語文知識點歸納8
1、《獨坐敬亭山》(唐李白)——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寂寞之情。
①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詩句中,盡、孤、獨、閑幾個字表現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
②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是一個擬人句,“只有”一詞表現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之情。
2、《望洞庭》(唐劉禹錫)——表達了詩人熱愛和贊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銀白色的盤子,把君山比作一只小小的青螺。詩人以輕快的筆觸,勾畫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
3、《憶江南》(唐白居易)————表達了詩人贊美和懷念江南美景之情。
這是一首詞,“憶江南”是詞牌名。①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諳”是熟悉的意思,“勝”是超過的意思,“如”是像的.意思。“能不憶江南?”采用反問的修辭,很好地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的懷念之情。
4、《鄉村四月》(宋翁卷)——是宋代詩人翁卷所作。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寫人,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蠶桑又是插秧,突出了“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給人一種“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啟示。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5、《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尤其是后兩句寫得意趣橫生,意味深遠: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地也不會織布,但卻在茂盛成陰的桑樹下學種瓜。這些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十分有趣,也頗有特色,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全詩語言平白、樸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6、《漁歌子》(唐張志和)——這也是這是一首詞,“漁歌子”是詞牌名。作者是唐代的張志和。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畫意詩情。看,初春的遠山剛蒙上幾分綠色,從水田里飛來的白色鷺鷥在山前低徊,粉紅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黃色的鱖魚時而躍出水面,漁翁頭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綠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麗,畫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為它染上一層斜風細雨,整個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煙雨之中,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在這些田園詩中,表現鄉村美景的詩句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表現鄉村農忙的詩句是: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表現農村兒童天真、勤勞的詩句是:童孫未解供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語文知識點歸納9
躲----藏
遮------掩
脫掉-----卸下
枯----干
追------趕
宿------住
美麗-----漂亮
自豪-----驕傲
健壯-----強壯
呼喚-----叫喚
慢慢-----緩緩、徐徐
高興-----開心
明亮-----光明、光亮
同伴-----伙伴
彎-----曲
足跡-----腳印
尋找-----尋覓
迷路-----迷途
景色-----景象
芬芳-----香氣
趕緊-----趕快
不解-----迷惑
應該-----應當
舒適-----舒服
照顧-----照料
挑選-----選擇
茂盛-----茂密
清晰-----清楚
展現-----展示
流動-----流淌
有名-----出名
特別-----非常
歡樂-----快樂
祝福-----祝愿
閃爍-----閃耀
雄偉-----雄壯
猶如-----好像
裝扮-----打扮
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奇怪-----奇異
生氣-----氣憤
哄騙-----欺騙
知道-----明白
連接-----聯結
容易-----輕易
研究-----鉆研
立即-----立刻
采用-----采納
方便-----便利
潔白-----雪白
忽然-----突然
好像-----似乎
望-----看
鳴-----叫
泊-----停
一動不動-----紋絲不動
清新-----新鮮
辨別-----分辨
慌張-----慌亂
指點-----指示
著名-----有名
觀賞-----欣賞
指教-----指點
慚愧-----羞愧
光滑-----猾溜
飛快-----快速
力氣-----力量
聰明-----聰慧
喜歡-----喜愛
仔細-----認真
滿意-----滿足
常常-----經常
驚訝-----驚異、驚奇
談天-----聊天
往常-----以往
巴望-----盼望
焦急-----著急
辦法-----方法
討厭-----厭惡
孤單-----孤獨
譏笑-----嘲笑
清楚-----明白
刻苦-----努力
斥責-----訓斥
夸獎-----夸贊
滅絕-----滅亡
足夠-----充足
流行-----盛行
旅游-----旅行
語文知識點歸納10
【字詞學習】
字:塌(tā)、救、稠
詞:幸福、掙(zhēng)扎、熄(xī)滅、冶(yě)煉(liàn)、窟窿、云霞、女媧補天
【重點句子】
1.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2.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xī)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3.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yě)煉(liàn)。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4.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云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語文知識點歸納11
各位熱愛語文的同學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初二語文下冊海燕知識點,同學們認真瀏覽,詳細筆記。
一、字詞
蒼茫(máng)飛竄(cuàn)呻吟(yín)
膽怯(qiè)翡(fěi)翠掠(lüè)起號(háo)叫
蜿蜒(wānyán)吼叫(hǒu)
二、課文分析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詩,作者高爾基,俄國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列寧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主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劇本《小市民》等。《海燕》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全文運用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勇敢歡樂的形象的描寫,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熱情地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是一曲無產階級戰斗的頌歌。海燕象征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烏云、狂風”象征反革命勢力。
語文知識點歸納12
1、觀潮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主要描寫了被人們稱為"天下奇觀"的浙江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課文先寫了潮來前江面風平浪靜,人們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寫潮來時那雄偉壯觀、驚心動魄的景象,最后寫潮過后余波奔涌。文章語言優美,詞匯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2、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說明文,文章非常有條理、有層次地介紹了神奇而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嘆和心中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感情。在介紹時,作者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如:對比、列數字、舉例等,細致地展現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罕見奇觀。
3、鳥的天堂
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贊美。
4、火燒云
作者向我們描繪了夕陽西下,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文中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讀者充分領略了火燒云這一自然景觀的絢麗多彩。文章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語文園地一
(二)第二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選擇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秘的
5古詩兩首
教材分析
1.題西林壁。
這是蘇軾在1084年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墻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峰怪穴,流泉飛瀑山亭云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贊美,而且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游山西村。
詩人陸游以一個"游"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6、爬山虎的腳
這篇課文細致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讀后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7、蟋蟀的住宅
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本文敘述的是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德雷?魏格納首創大陸漂移學說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10年。魏格納在病房的世界地圖上發現,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東海岸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他進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大陸漂移的假說。
語文園地二
這次口語交際趣味性較強,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觀察帶來的樂趣。這次"我的發現",通過三個例句和一組對話,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正是因為觀察得認真、細致,正是因為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本組課文的幾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寫得那么具體,那么準確。學生在交流各自的發現的同時,可以進一步體會到觀察的重要性,養成留心觀察的意識和習慣。
這次"日積月累"的內容是一首花名歌謠,按一年12個月的順序排列,易讀易記。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行試讀,提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教師給予幫助。
這則成語故事講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文字淺顯易懂,理解的重點是最后一個自然段揭示成語內涵的部分。
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
(一)第三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引領學生走進童話的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還要圍繞童話展開綜合性學習,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課文有《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9、《巨人的花園》講的是巨人回家,不讓孩子去他家的花園玩耍,結果,連春天都不光顧他的花園。后來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了對孩子的偏見,春天和孩子一起來到了他的花園。這篇童話是告訴人們,孩子是未來,是春天,是快樂的源泉,快樂要與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樂、健康和幸福。
10、《幸福是什么》一課告訴我們勞動就能創造幸福,為他人帶來好處,就是幸福。
11、《去年的樹》是一篇沉重的話題,保護森林人人有責,這是關乎千秋大業之事,連小鳥都看出人類的錯誤,何況人類自己。通過小鳥的視角,我們了解到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和承諾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類的生活的需求和保護資源的矛盾,留給大家更多的思考。
12、《小木偶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人光有笑的表情是遠遠不夠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尋求人家的幫助。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還可以認識到社會上是有不講道理的人存在的,這個時候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戰勝困難也很重要。
第四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單元圍繞"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專題,編排了中外作家寫的4篇文學作品。作家的筆下分別描寫了鵝、貓、母雞等兒童常見的動物,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真正的喜愛和真誠的贊美。此外本單元還包含了一篇《詞語盤點》,一篇《語文園地》。
13、《白鵝》、
在這篇文章之中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此外,作者還善于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整篇課文用生動詼諧的語言通過對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三個方面的具體描寫,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高傲的白鵝形象。
14、《白公鵝》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
15、《貓》
老舍通過對貓的古怪性格和滿月小貓淘氣特點的描寫,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作者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用平實、樸素無雕琢的語言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6、《母雞》
本文是老舍先生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
第五單元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略讀課文《秦兵馬俑》。《長城》一課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也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頤和園》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秦兵馬俑》詳盡介紹了秦兵馬俑。3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實物圖片,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扇窗口。
17、《長城》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它由兩幅長城的圖片和一篇短文組成,圖文結合,表現了長城的雄偉壯觀和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學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18、《頤和園》
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
19、《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第六單元:人間真情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古詩兩首》表現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了鄉親們淳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了愛的奇跡,《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釋了愛的哲理。這一篇篇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的課文一定會撥動學生愛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20、《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篇精讀課文,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21、《搭石》
課文寫的是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3、《卡羅納》
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
24、《給予是快樂的》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
第七組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編排了精讀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和略讀課文《烏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了少年周恩來在感受到中華不振的現實之后,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事;《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請他到家中做客的事;《烏塔》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一個人在歐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則以書信的形式,講了一個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請教如何與人和睦鞥有相處、平等交流的事情。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篇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紀念葉圣陶先生而寫得回憶文章。文章緊緊圍繞本單元"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單元主題,記敘了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邀我作客"兩件事情。課文篇幅較長,文字平和,可平和之中卻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
27、《烏塔》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課文由兩封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嫉妒他獲獎,因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寫信向柯巖老師討教,希望得到柯巖老師的幫助。一封是柯巖的回信,她在信中通過合理的推斷,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
第八組:科技成就
教材內容分析:
本組教材以"科技成就"為專題,編排了4篇課文,《呼風喚雨的世紀》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電腦住宅》帶我們走進現代化的電腦住宅,親身感受電腦的神奇和它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舒適;《飛向藍天的恐龍》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科學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們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發生變化的原因及發生變化后的用處。這幾篇課文可以使學生學到描寫或說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30、《電腦住宅》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的有關情況。它位于日本東京市中心,建筑面積370多平方米,內部安裝有100多臺電腦,設計師是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來介紹的。
31*、《飛向藍天的恐龍》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后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文章既揭示了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也向學生開啟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學之門,喚起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32*、《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經過航天旅行的植物的種子所發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選育之后果實的實用、藥用及他用。
語文知識點歸納13
【詞語】
[圍困]團團圍住,使處困境。
[掙扎]用力支撐。
[冶煉]用熔煉,電解等方法把礦石中所需要的金屬提取出來。課文是把五彩石用神火冶煉。
[云霞]彩云。
【句子】
1、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熊熊大火”形容火勢非常旺盛;“到處”說明四周水勢大。這句話形象地描寫了人類當時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急需有人出手相救。同時也暗示女媧救人是非常艱難的。
2、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女媧難過,什么她把人們的疾苦放在心上。這段話的后兩句具體寫出了女媧為了排除人們的苦難,及時找雨神又造了船。
3、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透過“幾天幾夜”一詞,我們眼前仿佛看到了女媧不分晝夜,在蒼茫的宇宙中四處尋覓五彩石的身影,不由使人更加贊嘆女媧不畏艱難險阻拯救人類的精神。
語文知識點歸納14
語文園地一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張維屏)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 白)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陳與義)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 縝)
語文園地二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來)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著我地祖國和人民.(小 平)
唯有民族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新進步 (魯迅)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她,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巴金)
語文園地三
輕諾必寡信。 《老 子》
民無信不立。 《論 語》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 子》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 記》
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袁氏世范》
語文園地四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
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語文園地五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 嘲》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 鄉》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 許廣平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顏黎民》
語文園地六
《馬詩》
(唐)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語文園地七
雕梁畫棟 巧奪天工 獨具匠心 引人入勝 古色古香 余音
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賞 美不勝收 膾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筆生花 陽春白雪 筆走龍蛇 不同凡響 別具一格
語文知識點歸納15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橫”)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二、詞類活用:
1、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生生:前“生”,維持;后“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
2、眄庭柯以怡顏(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
4、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
5、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6、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
7、或棹孤舟(棹:槳,這里用作動詞,用槳劃)
三、一詞多義:
1、之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動詞)求之靡途(代“為長吏”,代詞)四方之事(助詞“的”)
2、奚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樂夫天命復奚疑(什么)
3、而門雖設而常關(表轉折)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鳥倦飛而知還(表順承)
四、古今異義:
(1)于時風波未靜古義:指戰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嘗從人事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罰等工作。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古義:不久。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悅親戚之情話古義:內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關系的家庭的成員。
(5)幼稚盈室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悵然慷慨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
(7)恨晨光之熹微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
(8)將有事于西疇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生某事。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2、倒裝句
(1)復駕言兮焉求(疑問句賓語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疑問句賓語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介賓結構后置)(4)將有事于西疇(介賓結構后置)
(5)農人告余以春及(狀語后置,“以春及告余”)(6)樂夫天命復奚疑(賓語前置,“疑奚”)
3、省略句
(1)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2)寓形宇內復幾時(“形”與“宇”之間省略介詞“于”)
(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
4、被動句
(1)遂見用于小邑(見,被)(2)以心為形役(為,被)
六、補充:
《歸去來兮辭》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這些句子中的“以”有時作介詞,有時作連詞。辨清楚這些“以”到底是介詞還是連詞,對以后的學習和做題也是大有裨益的。
幾點規律:
1、“以”作介詞時,后邊往往跟著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而且它常常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這個介賓短語又常常作后置的狀語。
2、“以”作連詞時,表關聯作用,也就是說,它有連接前后項的作用,而前后項或者是動詞,或者是形容詞,很少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即便是,也不是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的。更為重要的是,“以”作連詞時,作用相當于“而”。也就是說,用作連詞的“以”可以用“而”替換。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詞還是連詞,就要從這兩方面入手:一看“以”后邊是不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它是不是與后邊的名詞或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而且是不是作狀語的(在文言中“以”常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介賓短語作后置狀語)。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換。如果能,它就是連詞;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詞。上例中的“既自以心為形役”“問征夫以前路”“農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與后邊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組成了介賓短語,又都是作狀語的(其中后兩句是狀語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換,因而判定它們都是介詞。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連接的都是形容詞或動詞,又都能用“而”替換,所以是連詞無疑。
【語文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知識點歸納02-27
高二語文知識點歸納03-04
《乘法》知識點歸納04-27
九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12-18
大學語文期末重點知識點歸納03-03
《線的認識》知識點歸納02-29
七年級語文知識點歸納12-18
高二語文必背知識點歸納5篇03-04
北京高三會考語文重要知識點歸納03-03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