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激發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五年級-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敘文,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要表達出作者對于生活的真切感受。那么什么樣的記敘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激發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五年級-記敘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激發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興趣常常是人們學習、工作的引路者。心理學的觀點也認為,興趣是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重要原動力。干什么事情,如果沒有興趣,即使強迫去干,也很難干好;如果有興趣,即使禁止去干,也不容易阻止。學習,是一項繁重而又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沒有強烈而濃厚的興趣,那就很難真正掌握知識技能,更談不上研究創新。反之,如果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則有可能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培養起堅韌性等良好品質,激發起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中學生在意識品質方面仍不能盡如人意,與成年人相比,他們的意志控制能力仍顯不足,往往需要興趣的引導才能形成穩定的注意力;對于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往往能形成良好的接受狀態。因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
語文教學有明確的目的。要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語文才能學好。興趣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許多成功的語文教師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經驗。在這方面做一些概括歸納,使原本率性的個別的教學方式上升到理性高度,其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一、課堂設疑引發興趣
課堂教學中,無論什么課文,如果僅僅是泛泛講讀,學生必然不感興趣,教學也難以達到目的。如果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就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而使他們開拓思路,對課文進行深入鉆研。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度的激動的心情從事學習
2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課堂設疑應當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既要在開始時引起興趣,又要在中間保持興趣,還要在結束時留下學生有興趣思考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并保持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望。于漪一上課就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知識本身去吸引學生,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有個教師講《傷仲永》一文時,用成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開頭,讓學生回答其中的含義,大多數學生不懂。然后告訴學生,課文所寫的故事可以印證這句話,學生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學習課文了。象這種先聲奪人的開頭,可以收到興味盎然的效果。在教學過程的中間,學生的精力已不如先前集中。這時,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情緒的變化情況,有意識地使學生多思、深思、環環相扣,使學生保持求知的興趣。比如講《白楊禮贊》一文,疏理完內容以后,可提出問題:本文贊什么?贊白楊樹的干、枝、葉;為了贊什么?白楊樹的干、枝、葉表現出什么內在的精神?這種內在的精神象征著什么人的精神?課文借贊白楊樹贊了什么人?如此設疑,可使學生繼續在興趣的引導下分析課文,解答問題。講課結束時,如能做到使學生感到余味無窮,他們就會以更高的興致期待著下一堂課。這種對語文課的良好心理定勢,可以長久地保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我曾在講完《雨中登泰山》后,向學生提出:課文是寫“雨”中的泰山,可為什么在“云步橋”后卻著力寫松樹云霧?文中“人朝上走,水朝下流”的兩個“朝”字可否改為“向”、“往”之類以避重復?類似的“課后疑”可促使學生在課余積極思考,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堂設疑既要能引起學生深思,甚至開展爭論,又要能使學生基本上回答出來,才能使他們學得有興趣。心理學研究證明:
3興趣來源于需要,興趣有賴于成功。因此,教師要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不斷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每講一課,都設計若干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擇人而問,盡量讓各類學生都獲得成功,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這對激發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課堂上教師語言的幽默性、條理性,舉例的生動性、針對性,分析問題的深入淺出等等,都與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有關,教學中必須有足夠的重視。
二、化苦為樂,激發興趣
多數中學生視作文為“苦差事”,謂之曰“作難”。作文課上負重應付,苦思冥想,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文章往往內容貧乏,蒼白無力。什么原因?是學生的生活面狹窄嗎?葉圣陶先生就不同意把學生作文差歸結為生活貧乏的說法。他認為,別說將近二十歲的青年,就是剛懂事的孩子,也有生活的積蓄。是學生的態度不端正、認識不高嗎?可學生都知道作文是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作文在語文試題中所占比重之大早已令學生對其“刮目相看”了。究其根本,還在于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與方法上。寫作應扣住學生心理動向,捕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動情點,去設計作文內容和形式,因勢利導,開拓學生思路,指導寫作方法,做出示范,給以鼓勵,使學生處于興奮之中,以濃厚的興趣投入寫作,且能使其享受到成功的樂趣,便可以化苦為樂,達到訓練目的。
1、讀寫結合,廣泛命題
作文教學不能搞僵化的訓練,應當學什么就寫什么。作文命題也不宜作硬性規定。有的老師在教了《包身工》后出了如下題目:(1)替蘆柴棒寫一封家書,(2)一個童工的遭遇,(3)從“包身工制度”看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4)和蘆柴棒比童年,(5)包身工(此題要求寫成說明文)。從文體上看,記敘、議論、說明、應用都涉及到了。學生可任選其一,也可以全寫,還可以自
4由命題。這樣以來,學生感到思路開闊,精神放松,有東西可寫,同時由于題目有梯度,好生、差生可以各取所能,各從其便。如此作來,學生就會對寫作逐漸產生興趣。
2、拓寬寫作天地
作文教學不能僅僅囿于課堂教學之中。因為學生的生活范圍除了學校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因此,作文教學也應“開放搞活”,引導學生把作文的“觸角”伸展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其“思路開闊勤磨練,喜怒哀樂皆成篇”。可動員學生課外自由練筆,或是題集名、寫序言贈言、裝飾封面,或是當“記者”自己采訪、辦“手抄報”,或是搜集材料搞“分類剪報”、“資料摘錄”并配上適當的說明等,先讓學生發生興趣,激起他們寫作的欲望,再引導他們持之以恒,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批改講評要中肯得體
學生對作文沒興趣,還往往是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認為自己不是寫作的料。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批改學生作文時宜采取尊重激勵原則,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見到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處。評語要以褒為主,力爭用商量的口氣,唯戒用命令的口氣。講評時,對優缺點要盡量講具體,優點舉例到人,缺點則旁敲側擊。特別是對那些差生,有些許進步,就要予以充分肯定,并給予講究分寸的表揚,讓學生在受到尊重鼓勵的過程中樂于接受,不斷探索,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三、課外活動豐富興趣
配合課堂教學組織一些語文課外活動,如朗誦會、講座、辦黑板報、舉行各種比賽等,小型多樣,并在普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這樣做,學生也感到有興趣,結果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又讓學生增長了課外知識。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
5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智力的發展取決于良好的讀書能力。”組織好學生的課外閱讀,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讀書能力的增長。指導課外閱讀應力求既不遠離課本,又擴大學生閱讀面;既落實語文知識,又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這方面成功的做法是:由內及外,內外互補;先讀后議,讀議并舉。比如,學過了某名家的作品,就可以向學生推薦他的課本以外的作品,使學生在了解課本上名家作品的寫作特色的同時把握其作品的總體風格。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所學課文的理解,彌補了課內不足;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興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語文教學不能停留在激發學生興趣上,更不能庸俗化。激發興趣應立足于啟發學生打開思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最終還是要使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掌握語文這個工具。
【激發興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五年級-記敘文】相關文章:
激發興趣、活躍課堂03-03
如何激發學生學物理的興趣09-07
如何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05-03
造高效課堂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09-07
怎樣充分激發孩子潛能09-01
怎樣激發部屬的工作動力05-04
怎樣能激發工作效率05-05
興趣的作文07-21
興趣小議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