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趣味故事(通用21篇)
故事是漢語詞匯,拼音是gùshi,意思是舊事、舊業、先例、典故等涵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趣味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趣味故事 1
【趕牛過河】
題目:
牧童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4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鐘,乙牛過河需2分鐘,丙牛過河需5分鐘,丁牛過河需6分鐘。又知,每次只能趕兩頭牛過河。那么牧童要把這4頭牛都趕到對岸最少要用幾分鐘?
小朋友們在進行這類題目的計算時,孩子們需要將所有的情況都列舉出來,然后,選擇最優的,因此,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情況吧。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頭牛過河,用2分鐘;然后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二次,牧童趕甲、丙兩頭牛過河,用5分鐘;然后再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三次,牧童趕甲、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鐘。
總共用了:2+1+5+1+6=15(分鐘)
然而,這并不是最短的時間,實際最短的時間是13分鐘,為什么呢?
最優的方案:
第一次,牧童趕甲、乙兩牛過河,用2分鐘;然后騎甲回來,用1分鐘。
第二次,牧童趕丙、丁兩頭牛過河,用6分鐘;然后騎乙牛回來,用2分鐘。
第三次,最后趕甲、乙過河,用2分鐘。
這次四頭牛全部過河,只需用:2+1+6+2+2=13(分鐘)
原因分析:在第一種方案的時候,只考慮回來的時間要最少,卻將用時最多的.兩牛分開過河了。讓用時最多的兩牛同時過河,再騎用時較少的牛返回,不是更省時嗎?
數學趣味故事 2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兩人各伸出一只手,一只手只有5個指頭,任意出幾個指頭。一邊出手,一邊說數,如果誰說的數正好等于兩個人伸出的指頭數的和,誰就算贏。有人認為,這完全沒有規律,贏都是靠運氣,雙方贏的機會相同。其實,仔細分析,其中還和學過的數學知識密切相關呢。
下面先分析甲出0時的情況,乙可能出0、1、2、3、4、5,和就是乙出的手指數;
甲出1時,乙可能出0、1、2、3、4、5中的任意一個,出不同的手指,和也不同,最后的和是乙每次出的手指數加1。
甲乙兩人手指的`組合形式,還有以下24種:
甲出2,乙出0、1、2、3、4、5,和是2、3、4、5、6、7;
甲出3,乙出0、1、2、3、4、5,和是3、4、5、6、7、8;
甲出4,乙出0、1、2、3、4、5,和是4、5、6、7、8、9;
甲出5,乙出0、1、2、3、4、5,和是5、6、7、8、9、10。
孩子們好好看看上面的分析,是不是對答案也有所期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才能夠取勝吧。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些組合中,指頭和為0、10的情況各一種;和為1、9的各兩種;和為2、8的各3種;和為3、7的各4種;和為4、6的各5種,和為5的共6種。可見,和為5的組合最多,也就是說,說5贏的機會相對較多。因為不管對方出幾個指頭,你都可以和它湊成和為5。除此之外說別的數則不然,比如說2,對方要出2個以上指頭,你怎么出也不行;再如說8,對方要出8個以下指頭,你怎么也無濟于事。
數學趣味故事 3
蒲豐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數學趣味故事 4
酷酷猴、帥帥豬、甜甜沙三人決定上路了,酷酷猴:“我們第一站上哪里去呢?”饞嘴的帥帥豬說道:“我們到太上老君那里去,聽說他那里有仙丹,我們長這么大,還不知道仙丹是什么味道?”于是他們三人來到天庭太上老君的煉丹房,只見煉丹房內除了一個巨大的八卦爐,還懸掛著一個金葫蘆一個銀葫蘆,酷酷猴:“仙丹肯定在葫蘆里”,說完就想去拿葫蘆。突然傳來一聲:“何人大膽,敢偷仙丹!”三人一看,太山老君已站在他們身后,甜甜沙:“老君爺爺,我們不是來偷仙丹的,我們就是好奇,想看看。”太上老君:“你們是誰?”酷酷猴驕傲的`答道:“孫悟空是我師傅!”太上老君:“原來是賊猴頭的徒弟,來人!把這三個小賊投入煉丹爐。”
帥帥豬一聽,嚇得哭著說道:“老君爺爺,我們真沒敢偷,就是想問你要一粒仙丹嘗嘗味道。”太上老君:“給你們一個機會,出個問題考考你們,答出來每人賞一粒仙丹,答不出來,就投你們到煉丹爐煉仙丹。在金葫蘆和銀葫蘆里共有245粒仙丹,如果金葫蘆里每天倒出15粒,銀葫蘆里每天倒出10粒,三天后,兩個葫蘆里的仙丹一樣多,問原來金、銀葫蘆里各有多少粒仙丹?”
酷酷猴答道:“我知道,三天中金葫蘆比銀葫蘆多倒出15粒,所以用(245-15)÷2=115粒,求出原來銀葫蘆里的仙丹數,再用245-115=130粒,求出原來金葫蘆里的仙丹數。老君爺爺你說我解的對嗎?”帥帥豬插嘴說道:“用方程也可求,假設原來銀葫蘆里有X粒,那么原來金葫蘆里就有245-X粒,列出方程:X-10×3=245-X-15×3,也可求出。”太上老君笑道:“不錯,賞你們每人一粒仙丹!”
只要大家腳踏實地的復習、一定能夠提高數學應用能力!希望提供的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能幫助大家迅速提高數學成績!
數學趣味故事 5
風景秀麗的'花果山上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給一群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跟小猴說:“我給6個桃,平均分給3只小猴,行嗎?”小猴子聽后連忙搖頭,嫌分得太少了,大聲喊道:“不行!不行!”
猴王緩了口氣說:"好吧!我給60個桃,平均分給30只小猴怎么樣?"小猴子貪婪地說:“大王,請您高抬貴手多給點行嗎?”猴王立即拍著胸脯,慷慨地說:“我給你們600個桃,平均分給300只小猴,這下總該滿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小朋友,誰的笑是聰明的呢?為什么?
數學趣味故事 6
星期天,小豆子和伙伴們一起來到劉阿姨家的桃園,幫助劉阿姨給將要成熟的桃子套上果袋,休息時,小豆子發現果園里有一棵足有水桶般粗的桃樹,上面結滿了桃子,小豆子和伙伴們一起猜這棵桃樹結了多少桃子,小豆子說:足有八百個、丁丁說:我看有一千個、當當說:我猜只有五百多個
大家都說自己猜的對,于是他們就請劉阿姨來裁判。劉阿姨笑道:這是我們果園里的桃樹王,每年都結幾百斤桃子,今年這棵桃樹的桃子是我給套上果袋的,具體的數量我得出道題考考你們。劉阿姨想了想說:桃樹王上的果子是個三位數,百位是個位的2倍,三個數字的和是19,你們說桃樹王上結了多少桃子?
小豆子想了想說:我有辦法求出來:因為三個數字和是19,百位是個位的2倍,說明19減去十位上的數字應該是3的倍數,假設十位上的數字是0~9中的某個數,那么百位和個位的`數字就能推算出來,我算出的結果是874個桃子。丁丁不服氣的說:我也有辦法推算出來,由于百位是個位的2倍,所以假設百位是2、4、6、8,那么個位就是1、2、3、4,然后用19減去百位與個位的數字和,也能推算出共有874個桃子!劉阿姨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們都算對了,今天阿姨請你們嘗嘗新鮮的桃子!
數學趣味故事 7
在1882年,著名數學家菲立克斯·克萊因(FelixKlein)發現了后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這是一個象球面那樣封閉的(也就是說沒有邊)曲面,但是它卻只有一個面。在圖片上我們看到,克萊因瓶的確就象是一個瓶子。但是它沒有瓶底,它的瓶頸被拉長,然后似乎是穿過了瓶壁,最后瓶頸和瓶底圈連在了一起。如果瓶頸不穿過瓶壁而從另一邊和瓶底圈相連的話,我們就會得到一個輪胎面。
我們可以說一個球有兩個面--外面和內面,如果一只螞蟻在一個球的外表面上爬行,那么如果它不在球面上咬一個洞,就無法爬到內表面上去。輪胎面也是一樣,有內外表面之分。但是克萊因瓶卻不同,我們很容易想象,一只爬在"瓶外"的螞蟻,可以輕松地通過瓶頸而爬到"瓶內"去--事實上克萊因瓶并無內外之分!在數學上,我們稱克萊因瓶是一個不可定向的二維緊致流型,而球面或輪胎面是可定向的二維緊致流型。
如果我們觀察克萊因瓶的圖片,有一點似乎令人困惑--克萊因瓶的.瓶頸和瓶身是相交的,換句話說,瓶頸上的某些點和瓶壁上的某些點占據了三維空間中的同一個位置。但是事實卻非如此。事實是:克萊因瓶是一個在四維空間中才可能真正表現出來的曲面,如果我們一定要把它表現在我們生活的三維空間中,我們只好將就點,只好把它表現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樣。事實上,克萊因瓶的瓶頸是穿過了第四維空間再和瓶底圈連起來的,并不穿過瓶壁。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用扭節來打比方。看底下這個圖形,如果我們把它看作平面上的曲線的話,那么它似乎自身相交,再一看似乎又斷成了三截。但其實很容易明白,這個圖形其實是三維空間中的曲線,它并不和自己相交,而且是連續不斷的一條曲線。在平面上一條曲線自然做不到這樣,但是如果有第三維的話,它就可以穿過第三維來避開和自己相交。只是因為我們要把它畫在二維平面上時,只好將就一點,把它畫成相交或者斷裂了的樣子。克萊因瓶也一樣,這是一個事實上處于四維空間中的曲面。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中,即使是最高明的能工巧匠,也不得不把它做成自身相交的模樣;就好象最高明的畫家,在紙上畫扭結的時候也不得不把它們畫成自身相交的模樣。題圖就是一個用玻璃
吹制的克萊因瓶。
大家大概都知道莫比烏斯帶。你可以把一條紙帶的一段扭180度,再和另一端粘起來來得到一條莫比烏斯帶的模型。這也是一個只有一莫比烏斯帶個面的曲面,但是和球面、輪胎面和克萊因瓶不同的是,它有邊(注意,它只有一條邊)。如果我們把兩條莫比烏斯帶沿著它們唯一的邊粘合起來,你就得到了一個克萊因瓶(當然不要忘了,我們必須在四維空間中才能真正有可能完成這個粘合,否則的話就不得不把紙撕破一點)。同樣地,如果把一個克萊因瓶適當地剪開來,我們就能得到兩條莫比烏斯帶除了我們上面看到的克萊因瓶的模樣,還有一種不太為人所知的"8字形"克萊因瓶。它看起來和上面的曲面完全不同,但是在四維空間中它們其實就是同一個曲面--克萊因瓶。
數學趣味故事 8
代數學這個詞,是從拉丁文來的,不過它最早的源頭是阿拉伯文。因為發明這個詞的人是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模。
花拉子模大約生活在1400年前,出生在波斯北邊的城市花拉子模,所以他的名字也叫這個。據說他出生于一個商人的家庭,所以有機會跟著父親的商隊到處游歷。他到過阿富汗、印度好多國家,后來定居在巴格達,所以,他對這些國家的科學都非常了解。后來,他擔任了阿拉伯王朝的官員,對天文、地理、數學都很精通。
花拉子模生活在阿拉伯王國最強大的時代。那個時候,阿拉伯正在不斷對外擴張,它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個大洲。中國的史書上把它叫做大食國。大食國吸收外國的文化,把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書籍都翻譯成阿拉伯文。所以,阿拉伯科學家就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資料。花拉子模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研究代數學的。
花拉子模寫了一本書,叫做《代數學》。他在這本書里討論了方程的解法,第一次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還把方程的解叫做根。這個說法一直用到現在。
趣味數學故事《代數的由來》:后來,這本書傳到歐洲。有個叫羅伯特的科學家把它翻譯為還原于對消的科學,也叫做方程的科學。這就是拉丁文里面的代數學。這樣,歐洲的數學家們也了解了代數的知識,后來還有許多人不斷地去研究它。
在中國,代數學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1859年,那個時候還是清朝。中國數學家李善蘭和一個英國數學家一起,翻譯了一本英國的代數學方面的書,當時就定名為《代數學》。李善蘭還指出了,所謂代數學,就是用符號來代表數字的一種方法。
花拉子模的《代數學》這部偉大的作品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財富。
數學趣味故事 9
1、安順序排列
小花貓、大公雞和山羊是好朋友,他們雖然年齡都不相同,但愛好卻很相似,正如他們對外夸口說的是忘年交。
一天,大象伯伯看到他們三個正在一起講故事便向前問道:你們三個究竟誰最大?誰最小?山羊便幽默的說:我的年齡乘以11/12,公雞的年齡乘以15/15,小花的年齡乘以10/3,這樣算出來的年齡就一樣大了。你能把我們的年齡大小依次排列起來嗎?
大象伯伯可弄糊涂了,同學們,幫大象伯伯找出答案吧!
2、誰先到達?
兵兵和群群都十分愛好騎車旅游。趁暑假還沒有結束,兩人又制定了一個旅游計劃:決定騎車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時從村里出發去云天湖茶場。兵兵始終勻速前進。而群群卻不同,他在前進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結果兩人一前一后到達目的地。那么究竟是誰先到的呢?請說出理由。
數學趣味故事 10
20世紀80年代初,數學大師陳省身同意擔任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時,他正在擔任著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所長。當時,他既要為美國的數學研究所創建盡心盡力,又要為南開數學所的建立未雨綢繆,因此,陳先生雖身在伯克利處理繁重的事務,卻仍然關心著南開數學所建設的各項工作,并以至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關照。我們從陳先生為南開數學所的建設給胡國定先生的信件中看到,內容多是介紹著名數學家來講學,為中國學生出外留學以及爭取他們回國,捐錢捐物,以及對南開未來的設想等等。涉及的國內外人物有100多人。
經過艱苦的努力,南開數學所于1985年正式掛牌成立。宣布陳省身為所長,胡國定為副所長。當時的中國數學,還處在恢復和發展的起步階段。陳省身認為,南開數學所要辦成開放的數學所,使得南開的數學活動能夠為全國服務。因此,吳大任根據陳省身的建議,歸納提出南開數學所的辦所宗旨是:“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實行這一方針的具體措施就是組織“學術活動年”。于是,每年在南開舉行為期三個月到半年的`學習班,研究生都可以參加。每班選擇一個主題,聘請國內外一流專家承擔教學工作,為達到研究的前沿,多半由陳省身出面邀請一些國際名家來演講,國內外專家從基礎講起,使大家迅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樣的“學術年”先后舉辦了10年,共12次。連續10年舉辦學術年,使得南開數學所在全國數學界贏得了盛譽。1995年,學術年活動告一段落。許多國內一流的數學家如吳文俊、谷超豪、齊民友、王柔懷、張恭慶、楊樂等著文慶賀。“學術年”這一活動影響了中國的一代數學家。可謂是得天時順人心,得到了數學界老中青各階層的廣泛歡迎。來自國內外的數學界的專家學者,聚集在以陳省身為首的南開數學所進行學術交流,莫不感到興致勃勃。
陳省身對南開數學所的建設更是精心照料,胡國定先生在回憶數學所的發展時,曾講述了一樁不為人知的逸事。1987年,為南開數學的發展而建的“誼園”招待所在施工期間,學校基建處向胡國定報告,工期恐怕要拖后,可能趕不上暑期“學術年”的使用,胡先生聽了眉頭一皺也無可奈何。陳先生知道后,拄著拐杖到工地找工人師傅聊天,看能不能提前竣工。工人們看老先生的面子,說努力一下也許行。陳先生大喜過望,立刻打電話給胡國定先生,說今天晚上我請客,請工人師傅吃飯,陳先生親自為工人師傅敬酒。幾天后,胡先生看到夜間的工地燈火通明。“誼園”招待所工程,終于按期交付使用了。
報效祖國,著眼于中國本土的數學發展,用陳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為數學所我要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多年來的行動。陳先生把他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5萬美金獎全數交給了數學所;1988年,陳省身到美國休斯頓授課和研究,所得酬金兩萬美金也捐給了數學所;還捐了汽車5輛。1987年3月17日,在給胡國定的信中說:“我的遺囑,會有一筆錢給南開數學所。”到了21世紀,他為南開數學所設立了上百萬美金的基金,其中半數是他自己多年的積蓄。至于圖書、雜志以及其他的零星捐助,已無法精確統計。他自己說,除了兒子伯龍、女兒陳璞之外,南開數學所是我的第三個孩子。
數學趣味故事 11
小學生數學故事:數的誕生
笨笨和聰聰是同學,又是好朋友,聰聰的爸爸賈伯伯是一位數學老師,經常給笨笨和聰聰講一些數學故事。
一天,賈伯伯問他們:“聰聰、笨笨,你們知道數是從哪里來的嗎?”
聰聰和笨笨都愣住了:“數是從哪里來的?”他們天天要數數,天天要算數,可是數到底是從哪里來的,還真的沒有想過!
賈伯伯說:“你們現在從1數到成千上萬,都不成問題,不過你們知道嗎,原始人根本就沒有‘數’這個概念,他們只知道‘有’和‘沒有’,后來他們知道了‘多’和‘少’,再后來他們才慢慢地明白了‘一個’和‘多個’的區別。”
“那他們算東西多不方便呀!”笨笨說。
“是啊,”賈伯伯說,“在很長的時間里面,人們除了一、二、三之外,就數不出別的數來了。有個傳說,一個埃及國王讓一個惡鬼給纏住了,要他把全部手指都給數出來。國王好不容易給數了出來,就被看做是天才了呢!”
“哦!”聰聰說,“那笨笨要是在那個時候就更是天才了,它不只能屬手指頭,連腳趾頭都會數呢!”
笨笨狠狠瞪了聰聰一眼,轉頭問賈伯伯:“那后來人是怎么學會數更多數的呢?”賈伯伯說:“后來,他們就用在獸骨等東西上劃杠或者用繩子系扣的方法,來把兩個東西一一對應起來。比如說,打來四只兔子,就在繩子上系四個扣子,根據繩子的'顏色、系扣的大小,來代表不同事物的數目。”
“那要是一萬,就得劃一萬道,系一萬個扣子嗎?”聰聰問。
“是啊。所以這種方法就特別的麻煩。不過,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人類才學會使用抽象的符號來表示數目。抽象符號的出現,就標志著數字誕生了。比如,古埃及人使用一種象形文字做數字符號,而古巴比倫用的是三角形的符號。”
“那我們中國人呢?”聰聰問。
“我們中國人,現在發現最早用的是甲骨文。在四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會用十進制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從1到10的全部數字了,不過,我們現在使用的‘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發明的,后來經過上千年的演變,又傳到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再經過演變,最后才成為像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原來這10個阿拉伯數字,還有這么長一段故事呢!”笨笨說。
數學趣味故事 12
趣味數學聯系生活講數學,聯系生活學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能夠真正將數學融入生活,激發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來看一下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故事吧!
星期天,阿星全家坐著爸爸的摩托車外出踏青,晚春的郊外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阿星躺在草地上,無暇顧及這美好的春光,為沒能幫卡卡奇找到能源而苦惱,爸爸的一句話又讓阿星看到了希望。爸爸查看油箱后說:回家后得加汽油了,要不明天就不能騎摩托車了。阿星興奮的說:爸爸,回家后你給些汽油我。
爸爸一口回絕道:小孩子要汽油干什么?既不能吃更不能玩!阿星不能說出外星人卡卡奇的秘密,只能說:我只要一小杯,我們科學課要用汽油做實驗。爸爸這才答應了。
一到家,爸爸拿出好幾瓶汽油準備給摩托車添油,阿星急著要。爸爸卻改口說道:除非你能回答上我的問題:現在我的摩托車里沒汽油,如果我倒進4瓶汽油后連車共重133千克,如果我倒進7瓶汽油后連車共重139千克,你能求出一輛摩托車和一瓶汽油各重多少千克嗎?
阿星想了想后說道:太簡單了!用(139-133)(7-4)=2千克,再用133-24=125千克。每瓶汽油重2千克,摩托車125千克!爸爸欣慰的稱贊道:阿星這段時間的.數學可大有長進!阿星得意的說:那當然了,卡卡奇天天教我數學!爸爸:哪天把卡卡奇帶回家,我們得好好謝謝他!阿星知道自己說漏嘴了,沒敢接話,就倒了些汽油就鉆進自己的書房和卡卡奇做起了試驗。
數學趣味故事 13
王媽媽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兒子的名字叫小明,他非常的調皮,不喜歡上學,尤其是討厭做數學題,每次上數學課的時候,他都感覺到很痛苦,但是有一天,老師講到關于平年和閏年的課的時候,他突然來了數學學習興趣,根據自己學習到的知識,他自己設計了一道數學題目,打算回家的時候,考一考媽媽。
小明在學校的時候,就準備好了這道題目,一路上小明都樂得合不攏嘴,他想象著媽媽被自己考到的樣子,不知不覺的就到家了,一進家門,小明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媽媽的面前,給媽媽出了一道這樣的'數學題目。
假設一個小朋友的生日時2月2九日,這個小朋友長大后到24歲的時候,他一共可以過幾個生日?
媽媽聽了這道題目后表示很驚訝,一時間也沒能解答出小明的問題,看到媽媽被自己問迷惑的樣子,調皮的小明開心的笑了。
其實,小明也不會做這個題目,那么就由小編把這個答案告訴大家吧。
答:等到小朋友24歲的時候,一共過了6個生日,如果24歲的生日已經過了的話,那就是共過了7個生日。平年和閏年之間隔了4年,每4年這個小朋友可以過一個生日,小朋友出生的時候正好是閏年,所以到24歲過生日的時候,他一共可以過7個生日。
數學趣味故事 14
小馬虎數雞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有雞叫,才明白少數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明白小馬虎在院里數的雞是多少只嗎?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樣洗那么多的碗”“家里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明白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明白來了多少客人嗎?
數學趣味故事 15
春節里,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只雞。于就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就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的`雞就是多少只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家里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趣味數學小故事:數學天才高斯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后,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就是:
1+2+3+.....+97+98+99+100=?
老師心里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就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就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相加,也就就是說: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從此以后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數學趣味故事 16
狐貍瘸著腿一拐一拐地走著,心里琢磨著怎樣才能發財。
瘸腿狐貍看見老山羊在賣大蔥,走過去問:老山羊,這大蔥怎樣賣法?共有多少蔥啊?
老山羊說:1千克蔥賣1元錢,共有100千克。
瘸腿狐貍眼珠一轉,問:你這蔥,蔥白多少,蔥葉又是多少呀?
老山羊頗不耐煩地說:一棵大蔥,蔥白占20%,其余80%都是蔥葉。
瘸腿狐貍掰著指頭算了算,說:蔥白哪,1千克我給你7角錢。蔥葉哪,1千克給你3角。7角加3角正好等于1元,行嗎?
老山羊想了想,覺得狐貍說得也有道理,就答應賣給他了。狐貍笑了笑,開始算錢了。
狐貍先列了個算式:
0.720+0.380=14+24=38(元),然后說:100千克大蔥,蔥白占20%,就是20千克。蔥白1千克7角錢,總共是14元;蔥葉占80%,就是80千克,1千克3角錢,總共是24元。合在一起是38元。對不對?
老山羊算了半天,也沒算出個數來,只好說:你算對了就行。
我狐貍從不蒙人!給你38元,數好啦!狐貍把錢遞給了老山羊。老山羊賣完蔥往家走,總覺得這錢好像少了點,可是少在哪兒呢?想不出來。他低頭看見小鼴鼠從地里鉆了出來。他讓小鼴鼠幫忙算算這筆帳。
小鼴鼠說:你原來大蔥是1千克賣1元。你有100千克,應該賣100元才對,瘸狐貍怎么只給你38元呢?
老山羊點了點頭,知道自己吃虧了。可是他不明白,自己是怎樣吃的虧?
鼴鼠說:狐貍給你1千克蔥白7角,1千克蔥葉3角,合起來算是2千克才1元錢,這你已經吃一半虧了。
老山羊問:吃一半虧,我也應該得50元才對,怎么只得38元呢?
鼴鼠寫了一個算式:
(1-0.7)20+(1-0.3)80=6+56=62(元)。你1千克蔥白吃虧0.3元,20千克吃虧6元;1千克蔥葉吃虧0.7元,80千克吃虧56元,合起來正好少賣了62元。
老山羊掉頭就往回跑,看見狐貍正在賣蔥,每千克賣2元。老山羊二話沒說,一低頭,用羊角頂住瘸腿狐貍的后腰,一直把他頂進了水塘里。
數學趣味故事 17
豬媽媽帶著6只豬寶寶過河。到達對岸后,豬媽媽讓小豬站成一排,開始點數,看看是不是所有的.豬寶寶都安全。
豬媽媽想:“六只寶寶再加上我,一共就是七只,一只都不能少。”“一只,二只,三只?”它從頭數到尾,不對,怎么只有六只?于是,又從尾數到頭,啊,還是六只。它不相信地來來回回數了幾次,可總是少一只。
“奇怪?剛才還沒有過河時,明明是大家都在的,怎么現在卻少了一只,不會是被水沖走了吧?”豬媽媽很著急,“這可怎么辦才好啊?”小豬們看媽媽那么著急,于是,也數了起來。但數來數去都是六只。它們也開始緊張。
此時,小兔走過,見到這情景,大笑起來。豬媽媽生氣地說:“你笑什么?我們都快急死了,你卻在笑!”小兔說:“你們明明是七只嘛,可你們只用眼睛看別人,卻不看自己,所以數來數去只有六只!”
我們也常常做這樣的事,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錯誤,覺得人家這個不好,那個不行,卻常常忽略自己。當你想責備別人時,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就真的一點錯誤一點缺點也沒有嗎?
數學趣味故事 18
“0”的故事
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必須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一樣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明白了。教皇十分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于是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住,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可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之后“0”最終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數學趣味故事 19
古時侯,一位王爺去山上看望習武的兒子。
兄弟幾個見父王來了,立刻圍了上來。王爺說:“孩子們,父王今天帶來了你們最喜歡吃的大餅。”說著取出一個大餅平均分成了兩份,給了老大一塊。
嘴讒的老二說:“父王,我想吃兩塊餅。”于是王爺把第二塊餅平均分了成四份,給了老二兩塊。
貪心的'老三說::“父王,給我三塊餅。”王爺又把第三快餅平均分成了六份,給了他三塊。
一向老實的大哥開腔了:“父王,老四最小,應該給他六塊。”四聽了非常高興,覺得父王給他最多。
小朋友,你們覺得誰最多呢?
數學趣味故事 20
獨眼狼王把瘸腿狐貍從象鼻子底下救了出來。
瘸腿狐貍抹著眼淚說:“要不是狼老弟來救我,我早就粉身碎骨了!”
獨眼狼王拍著狐貍的肩膀說:“像狐貍老兄這樣足智多謀的動物,世界上也不多見。今后咱倆合作,我有勇,你有謀,天下無敵!哈哈。”
瘸腿狐貍說:“咱倆先弄點吃的`,填飽肚子要緊。”
“對!”獨眼狼王說:“樹林東頭有一個兔子村,住有5家,共有15只兔子。”
瘸腿狐貍一聽這么多兔子,眼睛一亮,問:“這么說每家都有3只兔子嘍?”
獨眼狼王搖搖頭說:“不,不。每家的兔子數都不一樣,至于每家有多少只兔子,我可不知道。”
“可以算出來嘛!”瘸腿狐貍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清了清嗓子說:“我用試算法來算,此乃數學之大法,玄妙至極!”瘸腿狐貍幾句話,說得獨眼狼王暈乎乎的。
瘸腿狐貍說:“由于每家都有兔子,而每家的兔子數又都不一樣,可以假設這5家的兔子數分別是1只、2只、3只、4只、5只。1+2+3+4+5=15,正合適,說明我猜對了。”
“高明、高明,老兄實在是高明!”獨眼狼王佩服得五體投地。狼王說:“咱們去5只兔子的那家!”
“不、不。”瘸腿狐貍滿臉殺氣地說:“咱倆把兔子村來個大掃蕩,15只兔子一個不留,全部咬死!吃不了,也不讓他們活在世上!”
“對,斬盡殺絕!我領你去兔子村!”獨眼狼王領著瘸腿狐貍直奔兔子村。兔子村里靜悄悄的,連個兔子影都沒有。
“嗯?”瘸腿狐貍感到有些不妙。
獨眼狼王滿不在乎地說:“兔子們都在睡午覺,下手吧!”
瘸腿狐貍眼珠一轉,說:“這樣吧。你去砸開門,進家逮兔子。我腿腳不方便,等在外面專抓逃跑的兔子。怎么樣?”
“就這么辦。我打頭陣!”獨眼狼王一陣風似地沖向兔子家。他飛起一腳,把門踹開,“嗷”的一聲沖進了屋里。緊接著聽到獨眼狼王在屋里大喊“救命!”
瘸腿狐貍問:“老弟,出什么事啦?”
獨眼狼王說:“屋里有夾子,把我脖子夾住了。老兄快救命!”
“你等著,我去找把鉗子來。”瘸腿狐貍掉頭就走,邊走邊說,“我救你?我要被夾住,誰救我呀?拜拜吧!”
數學趣味故事 21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個故事。一天,沈元教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趣味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個大于4的偶數都能夠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可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所以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教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數學趣味故事】相關文章:
數學趣味故事03-12
(精選)數學趣味故事03-12
趣味數學故事03-11
(熱門)數學趣味故事03-12
趣味數學小故事12-18
趣味數學小故事【精華】03-12
(熱)趣味數學小故事03-15
(熱門)數學趣味故事15篇03-12
數學趣味故事精品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