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反思【匯總14篇】
《敬畏自然》反思 篇1
我們似乎一直堅信,我們是自然的主人,可在我們令自然屈服的過程中,卻不得不面對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畢竟我們也是這個地球的生靈,我們影響其它生物同時也觸動自身,我們常常以自己擁有智慧而自大,殊不知人類的智慧只是大自然智慧的一種工具,讀完本文,你也許會有如此感受。
《敬畏自然》反思 篇2
《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它雖然帶有較多的議論成分,但在寫法上比較靈活,有別于一般的議論文,故稱它為議論性的散文。從本文的教學過程看,我們顯然很容易模糊它與一般議論文之間的區別,將本文按照規范的議論文來教了。正因為如此,我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理清結構和歸納段落大意上,導致教學中的'處置不當。本文的結構不是不可以講,但不宜花過多的時間糾纏于此,因為理清結構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不能喧賓奪主。另外,對初二的學生講“引論、本論、結論”這些專業術語,也脫離了學生的認知實際。
關于《敬畏自然》一課的教學,人教社語文(八年級)培訓資料上是這樣建議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二是品味文章的語言。其建議很有見地,準確把握了本篇課文的教學特點。
由此想到因材施教,我認為因材施教不僅是一種教學原則,也是一種教學智慧。傳統意義上的因材施教是指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差異(個別差異)加以區別對待。如果按照現代教育理念來重新詮釋因材施教,那么這里的“材”應該包含兩層意思――教學對象和教材。從教學對象的角度講,因材施教就要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即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實施教學;從教材的角度講,因材施教就要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即根據教材(課文)的具體特點設計教學。否則教師水平再高,課講得再精彩,也不能算是優質教學。
《敬畏自然》反思 篇3
這次開公開課我和世元都很緊張,又因為是一課兩上,要展開比較,所以更加害怕。我們打電話商量了幾次,世元一直說讓我來定課,但兩個人上課畢竟不比一個人上課,所以我們決定:他選出他比較喜歡上的課,我也選出我比較喜歡上的課,看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最終實在是時間倉促,星期二下午世元選了兩篇文章《敬畏自然》和《大雁歸來》,所以我馬上到網上去查教學實錄,看這兩篇課文能不能上。可惜都沒有找到,不過《敬畏自然》我倒是找到了一個教學片斷,又翻翻教學參考書,我最終決定上《敬畏自然》,當時是出于兩個原因:
1、這篇課文很有深度。
可以不容置疑地說,如果能讓學生深入理解這篇文章,那么第三單元其他的課會上起來很容易,但是“人和自然的關系”這個問題實在是過于深奧,就連我自己也說不清楚。而《大雁歸來》我認為,實在是太過于簡單,當然也很容易把握結構、明確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而在朗誦方面,也無太多的發揮余地。這樣的一篇文章要上出兩個人的風格,實在是太難,也不易于更好地展現彼此的風格。
2、這篇課文的觀點有待商榷。
在我想來,我們何必敬畏自然呢?那實在是一種消極的觀點。人太渺小,我們看不到太遠太遠的未來。但既然在我們所知的世界里,我們還可以稱得上是“萬物之靈”。我們為什么不征服自然,當然我們只要一邊征服一邊愛護就好了。反正平等永遠是我們的向往,而我們永遠也做不到罷了。反正征服自然也永遠只是我們的夢想,我們為什么不給自己一個積極的鼓勵呢?
3、公開課要求展現學生的能力
或許可以讓學生就“征服自然”和“敬畏自然”兩個問題開展一場辯論賽,給學生提供一個思辯的機會,展現學生的能力。因為我當時在想,而《大雁歸來》無論是在朗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和展現上,都做不到這一點。
課是定下來了,但是怎么上實在是個大難題。近來我總覺得大概是到了瓶頸期,上課老是不如意。不是按照教參所設計的上課思路來上,所體現的上課觀念過于陳舊,不能和學生實現對話,也無法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讓學生自由質疑,有時就不能很好地圍繞著課文的重點來解讀,課上得實在太散。有個學生對我說:如果回到初一,我一定舉手。但是新課程上多了,我卻也漸漸習慣了上課的方式,不可能每一課都象初一時那樣有許多新點子,給學生新奇和喜悅。怎么做?既然回不到初一,既然我也永遠不能時時保持我的形式的創新性,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思考學生要什么,我能給學生什么了。
我查找了大量的教案,其中有幾篇應該說是相當優秀的。周二晚上我把這些都看了,終于選定了其中的一篇我認為是不錯的,打算照著上課。不過周三事情太多,教務太忙,我直到那天下午三點鐘才開始從網上找了課件,然后進行修改整理。(意外是時時發生的,應該早些時間去備課,免得過于匆促導致沒時間備課。)不過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往往是成于課件,也敗于課件。雖然我心里記得金老師說過,備課是最重要的,做課件是次要的,但是還是走不出那個框框,那天晚上于是就在課件的修修改改過程中過去了。而對課文我唯一的感覺還是太難太難,讀不懂。
(周四)昨天早上第三節課在初二三班試教后,我唯一的感覺是:這課雖然學生表現很出色,但是我上不出激情。金老師指出我幫我做了修改,去掉了許多重復的方面,疏理出本文的重點是:為什么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等于敬畏我們自己。并指出最大的缺點是課文沒上透。建議我拋棄以下一個環節:這篇課文哪些句子你認為寫得很有文學性或哲理性,能不能用“我喜歡……因為……”的句子來表達一下。
我于是反復看文章,思考怎樣上呢?要透首先要有板書設計,而板書設計往往給人一種預設的感覺,是現在很多公開課都在回避的。怎樣安排課件中的板書,我想到了江國平上過的《安塞腰鼓》,所以想采用課堂生成型的板書設計。
后來又詢問婉紅的看法,她認為,本文學習的關鍵是內容,而非論證的結構。她的話一針見血,我想,我對文章的內容也讀不透,又怎么和學生在一節課內解決文章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兩個問題呢?所以我終于拋棄了文學性的.解讀。轉而專心思考:如何上透課文。
想來想去實在是沒有辦法,這時我突然想起決定上這課的那天無意中看到的詳案好象不錯,只是記不清具體內容了。可惜這時要開校周前會了,我只能暫停對資料的查找了。
那天晚上,我向倩蘭要了計算機房的鑰匙,因為就我去年上公開課所得,到了多媒體教室,學生往往隨著年齡增大,而容易男生全坐一起,女生全坐一起,導致不好上課或上課紀律不好。所以我早想著要看看多媒體座位安排,然后幫學生安排好位置。但是在我幫王老師點完名后,我發現時間實在太忙,所以只能先去看看,發現多媒體教室是第一排坐7人,第二排坐8人,第三排坐9人,第四排坐10人,第五排坐11人。今后可以照此安排。但是終于沒時間安排,今后建議可以早一周完成此任務。那晚的主要時間都花在尋找那詳案上了,但一直沒有找到那詳案,所以以后看到好的資料要及時把它存起來。此外,感覺很遺憾,因為那晚真的可以算是一事無成,教案沒寫,心中總是惶恐,連覺也不得安睡。我一直在想,這是一篇充滿思辯的課,我應該象周選杰一樣把他上得很有深度和啟發性。
直到第二天一早第一節課,我借了若微二班再次試課,雖然是力圖把課文給講透了,但是解決了那兩個問題也已到了下課時間。很多后續環節都不能做。聽課后,若微為我很是著急,她為我詳細地在書上劃下了本課中的關于人類智慧和大自然智慧的差距的作者闡述的幾個角度,然后又建議我對導入作修改,說可以找茅老師商量。
馬上就要到第四節課了。我一下狠心,既然這篇課文不能按照江國平的風格上出我的激情,因為每一篇課文都有它本身的風格,我也沒有能力象周選杰那樣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去挖掘探究。因為這篇課文是那么難。那么我干脆拋棄其它,難課簡上好啦。所以我馬上按照若微對文章框架的梳理,結合我自己的理解,把上課的思路重新整理:
整體感知:為什么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作者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合作探究: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寫人類與自然智慧的差距?
深入思考:在敬畏之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然?平等對待、愛護自然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人類對自然又有哪些不敬之舉呢?能不能舉例說說。
人類如此對待自然,大自然又是如何懲罰我們的呢?請看視頻。
此情此景,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敬畏之心齊讀課文的第一段吧,讓我們懷著深深的愛護之心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那么愛護自然是否意味著以后我們所有的樹都不砍了,所有的水都不吃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當然不是,作者的意圖在于讓我們能冷靜地思考我們是如何改造自然。
思路理好,我馬上改課件。先馬上查資料《愚公移山》,我找到了FLASH,這是很幸運的事。不過以妨萬一,我也搜集了文字資料把它做在課件里。然后按上面的思路改課件。時間過得很快等我改完課件已經第三節課過了快一半了。所以我馬上做最后的一件事,那就是把教學思路抄在課文上,然后在旁邊把每個問題的時間把它分配好。怎么分配呢?先是結尾安排大約10分鐘,開頭5分鐘,自讀課文一遍括整體感知安排10-15分鐘,合作探究安排10分鐘,最后還剩下5分鐘機動時間。接下來我我馬上把課文再好好回顧幾遍就去上課了。應該說今天的課在準備上,實在是太匆促了。
教學經驗:1、以后建議周一前定好上課內容,周二備課,周三試課第一節,周三完成教學詳案寫作,周四試課第二節,周四下午整理出來,周五直接上公開課。建議上午2-4節上課,因為下午學生容易集中不了精神,會想著回家。
2、建議早一周安排好學生多媒體的座位安排表,免得紀律不好控制,課堂教學渙散。影響自己心情。
3、建議開課前四天心無旁騖,當然要注意合理休息。
4、建議開課前一定要安排好上課幾環節的大致時間,心中有數。
5、建議詳案一定要寫,可以避免語言細節上的許多小毛病,如字句不通,過渡不自然。
6、建議制作課件時一定要注意采用板書課堂生成型結構,具體參照江國平方案。
7、建議遵循課的風格,如適合朗誦的多多培養或發揮學生的朗誦能力,適合思辯的多多發揮學生的思辯能力。
8、建議公開課一定要能發揮學生的能力,導入別太難,以激趣為主。
9、建議難課簡上,簡課難上為策略。
10、建議多多聽從他人的經驗,多多向別人學習。
《敬畏自然》反思 篇4
《敬畏自然》是八年級下期語文三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語文課程標準把七至九年級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段。八年級下期繼續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并處于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在本冊第三單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間上的廣袤性與思維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單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應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么,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然,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整體把握課文時我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既教給學生方法,又使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探究學習時,我采用問答法,最后由學生發言、總結。這樣鞏固知識、培養能力,讓學生能有一點收獲、有一點提高、發展。
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據此,我在學生學完課文內容后,讓每一位學生以《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為題寫一篇作文,讓學生真正懂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從我做起,從而,增強了每位同學的環保意識,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寫作的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總之,這節課我能緊扣課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法和學法,使學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輕松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敬畏自然》反思 篇5
《敬畏自然》是一篇較嚴謹的議論性的散文,是要提出一個觀點的,觀點是什么,結論如何得出來,是需要讓學生明確的。議論性的文章的嚴密是需要認真學習的。如同數學中的論證,一步步的推導出最后的結果,嚴密而無懈可擊,文字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
議論性文章的學習一般說來比較枯燥,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本文學習中,讓學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段作者沒有開門見山或者用直接點題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類對待自然的錯誤認識擺了出來:人類要征服自然,把要證明的觀點放在了最后:人類要敬畏自然,從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認真思考。并且板書了以上的主要內容,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帶動學生的思考,在思考過后,請同學來談。為了更好的學習本文,多讀是非常必要的,在讀中,學生感悟到文字的嚴密性,道理的深刻性,對敬畏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本文學習之初,就有預習,更是齊讀了兩遍,還有在自讀中思考問題。多讀仍是學習語文的法寶。
文章是從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征服自然談起,首先作者明確他的態度,在課文用“殊不知”這個詞語表明自己反對這種觀點的態度,接著課文從三個方面逐層推進的,首先指出人類智慧在自然面前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這個方面的`議論是通過四點來完成的:航天事業的發展的空間在整個宇宙中只是很少的一點點,人類的認識是不斷進步的,人類對地球的挖掘有可能成為人類自身的陷阱,宇宙空間中可能存在著智慧等。如此說來,人類面對自然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話說到這里,文章水到渠成的談到了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
其次文章接下來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將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的智慧進行了比較,最后談到大自然中到處都存在著生命,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三個方面步步推進,課文最后一段得出了要敬畏自然的結論,文章非常嚴密。要遵循文體特點設計教學過程。
《敬畏自然》反思 篇6
《敬畏自然》教學反思一
今天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了《敬畏自然》一文,反思如下:一,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查閱了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但還是覺得有些過少,今后一定多準備資料。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句話并不是只喊喊口號的,一定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真是越來越嚴重了,現在人們應該嚴重對待這一問題了,應該多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點東西。
《敬畏自然》教學反思二
教學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
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敬畏自然》反思 篇7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下,無數城市都按下了暫停鍵。疫情之下,人們對于自然、對于生命、對于責任、對于家國情懷都有了更多的思考。
3月4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全省教育系統開展了一系列“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把疫情當教材,切實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理想信念、科學素養、生態理念、道德責任等,是這場災難給廣大青少年上的重要一課。
本節課例面對的.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對大自然有一些基礎的認識,但是對“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的認識還不太深刻。本節課圍繞“敬畏自然 守護生命”這一主題來開展,共分為五個環節:認識自然、敬畏自然、認識生命、敬畏生命、守護生命、用心賞美。旨在通過疫情相關的教育素材加深學生對自然環境及生命的認識,意識到自然和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愛生命,敬畏自然。
在本節課上,我發現小朋友們對于繪本故事、親子互動環節和攝影作品展特別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
我認為不足的地方:
1.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本課例設計的內容稍顯得多一些,后半段的效果不如前半段。
2.在課堂上,我的語言應該更加兒童化,語氣充滿童趣,才能把課堂氣氛調節得活潑一些,效果才會更好。
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會加強學習、練習,以后遇到類似的活動時一定會有所進步的。
在災難面前,我們教師應該和家長攜起手來,共同面對困難,把災難變成教材,變危機為契機,共同努力,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們堅韌不拔、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地與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梁。
《敬畏自然》反思 篇8
在課文的學習中,就是將層層推進的議論過程作為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明了議論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習非常投入。
議論性文章的學習一般說來比較枯燥,但是這節課的學習確是讓學生盡心投入到學習中,原因我以為是導入時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平時學習數學,熟悉數學的論證過程,一步步引導出最后的結論,如果用文字證明一個觀點,到底該如何進行呢?
再有,在本文學習中,我一開始就讓學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學習,第一段作者沒有開門見山或者用直接點題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類對待自然的錯誤認識擺了出來:人類要征服自然,把要證明的觀點放在了最后:人類要敬畏自然,從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認真思考。并且板書了以上的主要內容,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帶動學生的思考,在思考過后,請同學來談,幾個同學在談的過程中,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全班同學聽的都很投入,通過談和聽,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明晰。老師的講解非常必要,要糾正學生在交流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每一層的主要內容。
《敬畏自然》反思 篇9
《敬畏自然》是人教版小學八年級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文章。八年級下期處于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繼續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在本冊第三單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間上的廣袤性與思維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單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應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
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么,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
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在教《敬畏自然》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一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二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
為讓學生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標準上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分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及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學生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學生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部分字詞是必須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及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當然,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整體把握課文時我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既教給學生方法,又使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探究學習時,我采用問答法,最后由學生發言、總結。這樣鞏固知識、培養能力,讓學生能有一點收獲、有一點提高、發展。
《敬畏自然》反思 篇10
《敬畏自然》是一篇議論性散文,意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敬畏自然、愛護自然。但我認為課文內容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但是議論性的文章如何層層展開,確是非要得到老師的講解不可,因此教學中要突出文體學習,要遵循文體特點設計教學過程。
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備課時就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層層推進的結構上。本文是一篇較嚴謹的議論性的散文,是要提出一個觀點的,觀點是什么,結論如何得出來,是需要讓學生明確的。推論性的文章平時學的比較少,議論性的文章的嚴密是需要認真學習的。如同數學中的論證,一步步的推導出最后的結果,嚴密而無懈可擊,文字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就讓學生通過本課《敬畏自然》的學習,體會議論性文字如何層層推進,最后得出結論的。
文章是從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征服自然談起,首先作者明確他的態度,在課文用“殊不知”這個詞語表明自己反對這種觀點的態度,以下課文從四個方面逐層推進的,首先指出人類智慧在自然面前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這個方面的`議論是通過以下內容來完成的:航天事業的發展的空間在整個宇宙中只是很少的一點點;人類的認識是不斷進步的,但是對于后人來說,依然是幼稚得不很;人類對地球的挖掘有可能成為人類自身的陷阱;宇宙空間中可能存在著智慧等,如此說來,人類面對自然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話說到這里,文章水到渠成的談到了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其次文章接下來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最后談到大自然中到處都存在著生命,只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已,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四個方面步步推進,課文最后一段得出了要敬畏自然的結論,文章非常嚴密。
在課文的學習中,就是將層層推進的議論過程作為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明白議論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習非常投入。
議論性文章的學習一般說來比較枯燥,但是這節課的學習確是讓學生盡心投入到學習中,原因我以為是導入時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平時學習數學,熟悉數學的論證過程,一步步引導出最后的結論,如果用文字證明一個觀點,到底該如何進行呢?再有,在本文學習中,我一開始就讓學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學習,第一段作者沒有開門見山或者用直接點題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類對待自然的錯誤認識擺了出來:人類要征服自然;把要證明的觀點放在了最后:人類要敬畏自然,從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認真思考。并且板書了以上的主要內容,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帶動學生的思考。
為了更好的學習本文,多讀是非常必要的,在讀中,學生感悟到文字的嚴密性,道理的深刻性,對敬畏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本文學習的不足就在于沒有讓學生有更多的朗讀時間,以至于有些問題學生的回答不是太令人滿意,看來多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大法寶。
《敬畏自然》反思 篇11
優點是:
1、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處理基礎性知識,學生對基礎文字的掌握較好;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流暢,思路清晰。
不足及改進方面:
1、由于學生對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的負面影響認識不深,應讓學生課前多搜集有關自然美景及人類征服自然活動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教師再結合課件增強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直觀感悟。如此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
2、講解過程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的領悟,促使文章分析的不透徹,學生的主旨把握的不好。
3、教師自身文化底蘊不夠,對教材挖掘的不深。
所以,今后在教學過程中,我要繼續加強學習,多聽課,多讀書,不斷豐富自身的業務知識,以便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敬畏自然》反思 篇12
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引導同學學習。一是考慮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身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久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同學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測。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籠統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為讓同學學有所獲,貫徹新課程規范上提出的“同學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本課的教法我充沛考慮學習的主體,即同學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同學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假如較長時間不改變教學方法,同學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教學的第一點就是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進行適量變化,讓同學堅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和較高的注意力。我在教學之初采用情景導入法,先讓同學看《自然災害》的視頻資料,看后讓同學談感受,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我又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如文章中有局部字詞是必需掌握的,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問答法解決,針對教學重點,我采用情景激勵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較法和引導法,針對文章難點,主要考慮采用點撥法、分析法、提問法、詮釋法等,由于使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敬畏自然》反思 篇13
這是一篇議論性的散文,對于初二學生來說并不很好理解,好在課文思路清晰,教學中我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設計了以下一些相關的問題:
1、為什么說人類宣稱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想法?
2、從哪幾方面理解人類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并不值得驕傲?
3、怎樣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
4、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的關系是怎樣的?
5、課文最后得出了什么結論?為什么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6、找出文中的反問句,舉一例說說它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的一些問題,使學生在讀課文時有了方向,在朗讀一遍之后,又讓學生迅速瀏覽進行勾劃,學生的閱讀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當然在學生讀課文之前有必要先把問題作以簡單的說明。
前面的博文曾論及學習文章時要讓學生入境,而要讓學生入境首先老師自己要入境,本文說理性很強,那么教師首先要讓自己信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要想法設法找一些佐證,要能真正地為作者的觀點叫好,但帶著學生學完之后又能走出課文。而要讓學生入境,本文則要側重于聯系一些材料證明課文中的一些觀點。而要讓學生入境,好的導語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從一開始就能讓學生走進課文,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強化這一條主線,讓學生慢慢地得到一些問題的答案,或者是獲得一些知識。當然學習過程中不時的穿插一些有趣的`話題或引人深思的問題也是一種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辦法,比如本文得到大自然創造了巧妙絕倫的藝術品,但蒼蠅蚊子是這樣的藝術品嗎?學生對這一問題還是頗感興趣的。
總之,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特點,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把握教材,了解學生的學情(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就要讓學生養成預習提問題的習慣,事先收集歸納,以此設計好教學,可課下預習,問題由課代表收集,提前交回),這樣才能設計好教學,實施好教學。
《敬畏自然》反思 篇14
《敬畏自然》是一篇新課文,屬于議論性散文。今天上了第一課時,感覺效果還可以,現做如下反思:
1、備課時就感覺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層層推進的結構上。是一篇較嚴謹的議論性的散文,是要提出一個觀點的,觀點是什么,結論如何得出來,是需要讓學生明確的。推論性的文章平時學的比較少,議論性的文章的嚴密是需要認真學習的。如同數學中的論證,一步步的推導出最后的結果,嚴密而無懈可擊,文字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就讓學生通過本課《敬畏自然》的學習,體會議論性文字如何層層推進,最后得出結論的。
文章是從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征服自然談起,首先作者明確他的態度,在課文用“殊不知”這個詞語表明自己反對這種觀點的態度,以下課文從三個方面逐層推進的,首先指出人類智慧在自然面前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這個方面的議論是通過四點來完成的:航天事業的發展的空間在整個宇宙中只是很少的一點點,人類的認識是不斷進步的,人類對地球的挖掘有可能成為人類自身的陷阱,宇宙空間中可能存在著智慧等。如此說來,人類面對自然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驕傲的。話說到這里,文章水到渠成的談到了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其次文章接下來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將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的智慧進行了比較,最后談到大自然中到處都存在著生命,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三個方面步步推進,課文最后一段得出了要敬畏自然的結論,文章非常嚴密。
在課文的學習中,就是將層層推進的議論過程作為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明了議論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習非常投入。
2、議論性文章的學習一般說來比較枯燥,但是這節課的學習確是讓學生盡心投入到學習中,原因我以為是導入時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平時學習數學,熟悉數學的`論證過程,一步步引導出最后的結論,如果用文字證明一個觀點,到底該如何進行呢?再有,在學習中,我一開始就讓學生注意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學習,第一段作者沒有開門見山或者用直接點題的方式引入,而是把人類對待自然的錯誤認識擺了出來:人類要征服自然,把要證明的觀點放在了最后:人類要敬畏自然,從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作者是如何論述的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認真思考。并且板書了以上的主要內容,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帶動學生的思考,在思考過后,請同學來談,幾個同學在談的過程中,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全班同學聽的都很投入,通過談和聽,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明晰。老師的講解非常必要,要糾正學生在交流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每一層的主要內容。
3、為了更好的學習,多讀是非常必要的,在讀中,學生感悟到文字的嚴密性,道理的深刻性,對敬畏自然也有了更多的認識。學習之初,就有預習,更是齊讀了兩遍,還有在自讀中思考問題。多讀仍是學習語文的法寶。
文體的學習,我以為還是非常必要的,課文內容學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但是議論性的文章如何層層展開,確是非要得到老師的講解不可,要突出文體學習,要遵循文體特點設計教學過程。總之本課的學習,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敬畏自然》反思】相關文章:
《敬畏自然》反思02-29
《敬畏自然》反思范文02-28
《敬畏自然》導學案05-21
《自然之道》反思12-18
初二下冊語文《11.敬畏自然》課文03-05
心存敬畏作文07-15
(經典)敬畏之心作文11-23
(經典)心存敬畏作文01-20
敬畏師長作文03-10
敬畏文作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