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法合集(15篇)
課題研究方法1
一、立題背景與依據:
1、立題背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繼續深入和考試研究的不斷穿心。材料分析題,以其貼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靈活等特點能夠較好的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體現知識與能力并舉、重點與難點兼容、理論與實踐結合、育人與育才統一在政治科中考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材料分析題,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會熱點或現實問題的背景材料,其設問往往針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或社會普遍關注的實際問題,要求學生就實體給予的觀點、材料、情景等現象,根據問題進行分析說明。這類尸體具有較想的時代性和思想性,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注重以人為本,特別是凸顯德育功能,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引導,幫助學生領悟人生真諦,明理踐行,實現學生的自身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理論依據:本課題的理論依據是構建主義教育理論,立足學生自主地構建知識。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識,學生的學習過程:“同化”和“順應”。學生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和順應逐步構建起來,并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構建信息的意義,這種構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使用價值:希望學生經過訓練掌握該題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掌握學科提點和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敏感力和思想品德素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表現形式為材料分析專題訓練試題卷系列及結題報告論文。
二、研究內容與范圍:
我計劃以九年級自己所帶班就全體學生為研究范圍,從以下方面展開課題的研究:
1、材料分析題命題特點和規律分析
2、學生解題失誤的原因探究
3、材料分析題解題思路與方法的學習指導
以本年度為研究時段,教師的研究與學生的學法指導同時進行,在教中學,在學中研究,教學相長。具體做到:
1、教師本人加強理論學習,管飯閱讀線管研究成果,借鑒他人經驗與智慧,首先做到自己胸有成竹。
2、教師通過課堂中例題講解,指導學生掌握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
3、教師指導收集學生做過的部分材料分析題并進行分析歸類,薛兆命題基本規律,并分析歸納各類所對應的有效解題方法。
4、通過布置作業、練習,指導學生進行專項向化訓練,鞏固對解題思路與方法的運用。
5、教師通過批改作業、成績分析,探究學生失分原因,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訓練。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歸類法,行動研究法,按“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調整計劃——再行動——……”的思路,以所任教的初三畢業班為實驗范圍開展研究,在教學中進行研究,教學及研究,研究即及教學。
四、過程設計:
準備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搜集材料,確立課題,并對課題進行論證,擬定課題研究方案,并對課題申報進行設計,本階段預期成果,前期論證完成申報,評審書的填寫。
2、學習課程標準及相關教育理論。
實施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全面了解可提方案,制定階段實施計劃。
2、上公開課,實驗課。
3、階段總結交流,改進研究方案。
4、發放調查問卷,根據實際情況的反饋結果及時改進策略。
總結階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第一階段:搜集整理可以研究資料,分析、歸納、總結。
2、第二階段:撰寫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成果主要形式是論文,課堂實錄2節,心得一篇,階段總結一篇,結題報告一篇,學生調查問卷級學生試卷等。
課題研究方法2
一、研究的背景: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化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封閉的教育教學模式收到巨大沖擊。現在,我校全面實施教育部“農村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項目”,學校已建成衛星地面接受系統,擁有了多功能教室和計算機教室。教師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課題組成員能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的pwoerpoint使用制作課件,有一名英特爾未來教育主講教師,部分教師承擔過市級課題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提出《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實驗課題,目的在于發揮“天網、地網”資源的優勢,探索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推進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研究內容:
1、教學方面:在計算機教室和遠程教育資源環境下,以“一人兩節課”為載體,開展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探索出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2、教師方面:全面提高教師在網絡條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應用的能力,合理應用遠程教育資源,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學生方面:逐步適應開放的教學環境,調整學習方法,掌握信息化環境下各類學科信息的獲取、處理及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四、課題研究的重點:
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設施,立足遠程教育資源,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實踐活動,探索出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五、研究方法:
采用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個案分析法,以實際應用為出發點,探索規律,分析課題研究過程,展開課題研究。
六、研究過程(研究周期和步驟)
研究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醞釀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構思、規劃、制訂出本子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及各階段的實施要點,組織參與本子課題研究的.教師加強相關理論的學習,學習子課題研究方案,明確本研究的意義及做法。擬定課題研究計劃。課題組成員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子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1、召開課題研究開題會。
2、緊密結合“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實驗研究。
3、利用學校網站上“課題實驗”專欄、教師博客進行交流。
4、利用教學示范、經驗交流、論文、課件展示等形式,總結自己階段性教學實踐。
5、及時收集研究信息、資料,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6、定期召開研討會,總結交流經驗,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
第三階段:子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
1、按照預期的研究目標完成課題成果,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成形的教學方法),撰寫子課題研究報告。
2、出版論文集、案例集,形成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教師博客等信息資源庫,展示研究成果。
3、撰寫結題報告,填寫課題研究成果鑒定書,申請校課題領導小組對課題研究過程、研究資料、理論體系及研究成果進行鑒定,全面完成子課題研究成果評審工作。
七、研究預期成果及形式
1、子課題結題報告。撰寫出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報告。
2、教學示范、經驗交流、實驗報告、“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等活動的資料集。(活動安排計劃、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說課稿、評課記錄、活動總結)
3、典型的案例、課例、論文集。
4、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信息資源、教師博客信息資源。
5、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資源(如課件、學件、錄像帶等信息資源)。
八、具體方法和措施:
1、學習有關理論,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統一思想認識,增強課題研究的信心。
2、為保證本子課題按計劃正常地開展,使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子課題組成員要定期進行研討、交流。(至少每月一次。)
3、子課題研究人員每周保證兩課時理論學習時間,并做好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讀書筆記。
4、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深入研究學生、課程標準、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通過“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活動,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方法。
5、課題組成員要經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學反思是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基本手段,教師在實踐中掌握了這種手段無疑是掌握了自己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工具。我們力求通過案例的分析,不斷的反思,使我們的教育智慧也隨之增長。反思之后應當以再實踐來檢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再實踐以后再反思。
6、勤于交流。作為課題組成員,要積極通過報刊、學校網站“課題實驗”專欄和教師博客在校內外交流學習心得、實驗體會,加強同伴互助。
7、善于總結。課題組成員應注意及時抓住教學中的靈感,進行教學反思,理論聯系實際地對階段性實驗成果進行總結研究。因為只有教師意識到自己不足并經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先進教學理念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課題實驗才能在不斷的“總結—調整—再總結—再調整”中取得成功。
8、子課題負責人要負責收集、整理該子課題研究的各項資料,并及時上交。
《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課題組
主要執筆人:陳燕
二〇一四年元月五日
課題研究方法3
本周六,學校教研室湯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我們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方法》的講座,聽后讓我耳目一新。
講座一開始首先借鑒蘇霍姆林斯基一段話,他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
很顯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教師堅持做教育教學研究的話,那么,教師的勞動就會成為一種樂趣,天天上課就不會成為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教師就會很幸福!有時我們不是經常會感覺到了“不樂趣”、“不幸福”嗎?也許生活中就恰恰少了一點“研究”和“琢磨”的過程吧!
而以往的我對于課題研究也是很迷惑,通過講座明確了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發現問題。教師要有問題意識,這是進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風,選擇的課題應該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還有就需要課題一定要有價值。實際上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是很多的,如一個問題的講解、后進生的轉化、某節內容的課堂教學結構設計、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安排等等。課題的價值有賴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微型課題研究尋找方法其實也就是一個借鑒的過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是微型課題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并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下一步研究做準備。
第三,解決問題。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采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微型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于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方法不能實施奏效,應該再回到第二步尋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別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注意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
第四,解決過程總結出來。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過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寫出來。這曾是我最匱乏的部分,而聽了講座后才發現其實沒有那么難,總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
第五,把總結出來的方法應用與教育教學。就是把總結出來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這是微型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這是第二次從理論到實踐。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顯著改進。
經過講座系統的歸納回頭看看自己,身為一線的教師,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一些微型課題的研究工作,只是我們缺少一些搜集、整理、總結概括的過程,沒有形成一些科學的體系而已。
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識,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的同時,讓自己成長為專業化、科研型的教師。
課題研究方法4
各位領導、專家和同行:
大家好!
《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課題已經于今年2月被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正式批準立項。根據課題管理的規定,現在由我代表《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課題組向大家作開題報告,請大家對我的報告提出寶貴意見,在此我向大家表示真誠的感謝。
本研究課題希望通過校本課的開發來對學生進行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培養,并探索一種有益的實踐方法。本研究課題的研究周期初步定在三年。第一年我們做作準備工作,進行該課題相關的信息搜集和調查,為第二階段的研究做準備。第二階段為實驗研究階段,該階段我們采用班級實際教學中的實驗法,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意見反饋來積累課題資料。第三階段為理論總結階段,整理出最終的結題報告課題論文和校本課教材,申請結題。
選取高一年級三個班級作為實驗班,在正常教學外分別按照課題的設計增開校本課,計劃開設《世界三大宗教介紹》、《發達國家介紹》、《內蒙古三少民族介紹》三科校本課,將每一教學內容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授課,并最終形成校本教材,另選其他兩個班級作為對比班,按原計劃組織教學。考慮到本課題的內容較多,我和劉江宇、李杰將主要承擔《世界三大宗教介紹》、《發達國家介紹》等校本課的.開發,姜振國等將承擔《內蒙古三少民族介紹》的研究工作。
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大量的調查。這一點我們準備通過網絡進行搜集,通過對網絡上全國教育同行的調查和教育網站的研究來實現。如果全國有與本課題關聯較大的會議或培訓,我們將申請參加。同時本課題的第二階段需要確立實驗班和對照班,針對學校每個年段都設實驗班和普通班的現實,我準備從這兩種班中分別選取實驗對象,并分別確立對照班。
課題研究的內容我們初步準備分以下幾個方面:
1、世界三大宗教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2、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以色列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3、內蒙古三少民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4、網絡優質教學信息資源的發掘與探索。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備課,制作課件并進行實際教學效果研究。
高中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方法研究是一個長久而寬泛的課題,本課題組僅僅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開展了一定的探索,所以我們在這里也向我們的廣大同行發出邀請,如果您對我們的課題感興趣,并且很想參與我們的研究,請您盡快和我們聯系,我們將向自治區課題管理部門申請加強本課題的研究力量。
同時我們真誠的懇請各位領導、專家和同行能多指教。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各位領導的支持和各位專家的指導,我們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謝謝大家!
課題研究方法5
一、目的、意義(問題提出)
1、研究的背景、現狀分析、碰到的問題。
2、目的、意義(為什么研究?價值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
二、研究目標
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
三、研究內容
實現研究目標要研究的具體問題,實驗類課題還要有研究假設。
四、研究范圍
1、對研究對象的總體范圍界定;
2、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3、對關鍵概念(變量)的界定。
五、研究對象
課題研究的直接對象。
六、研究方法
1、根據課題的性質、類型選擇具體的一種或幾種研究方法(例行動研究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等);
2、課題操作的策略、措施等。
七、研究的程序設計研究步驟、時間規劃、管理措施等。
略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或論文,其他有關材料。
九、研究組成員及分工
略
十、經費預算情況
注:以上各項可根據需要選擇,不一定全部包括。
課題研究方法6
1、樹立“一日活動皆德育”的思想
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要求教師要樹立“一日活動皆德育”的思想,抓住幼兒一日活動的每一環節,及時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如幼兒盥洗時要提醒排隊等候、幼兒和別人掙強玩具時要教育他懂得與別人分享、看到同伴摔倒要提醒幼兒主動幫助等等這些隨機的教育非常重要。同時結合學科滲透教學,幫助幼兒強化、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
2、強化師德,以德育人
為了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9月我園在教師中開展了“以德育人,凝聚師魂”演講比賽。演講活動中教職工們精神飽滿,語言流暢,有些教師能結合自身的教育故事,真實反映我們教師在師德方面的.高尚情操,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通過這次的活動強化了教師師德,實現以德育人。
3、開展德育主題系列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五月是“孝敬父母”月,本園結合課題,在各年齡班開展了“感恩父母,快樂親情”的主題教育活動,各班級針對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被家人寵愛,只知受人之愛,而不知感恩這一普遍現象,結合本班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我愛爸爸媽媽”、“我是爸媽的小幫手”、“小烏鴉愛媽媽”等教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孩子們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了她們對父母的愛,教育他們從小學會感恩,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珍惜親情。在國慶節前夕,z區幼兒園結合德育課題開展“我愛祖國媽媽”的主題系列活動,通過主題墻、歌詠活動等形式讓幼兒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天安門是中國首都的象征,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要以我們是中國人而自豪、驕傲,從而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從小培養幼兒愛祖國的良好品質
4、通過環境創設影響幼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德育品質。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教育,在課題實施期間,各班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創設了德育角,并通過主題墻的布置體現各班德育課題教育目標。
課題研究方法7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對的素質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然而傳統的教師漸漸突顯出它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課程改革的前進步伐,嚴重影響了培訓的實際效果。為此,根據湖南省“十二五”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題指南,結合永州市的工作的具體情況,“十二五”期間我校決定選擇《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這一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研究時間是20xx年——20xx年。
二、課題界定
1、關于教師培訓模式
教師培訓模式,是指在教育領域內,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以提高專業知識、師德水平、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自主發展水平為目標的培訓機制、內容、方式和方法。其基本構成要素是培訓主體、培訓理念、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手段(方式、方法)與培訓管理(過程監控、考核評價)等。
2、關于培訓方法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的行為。培訓內容是為實現這種行為所涉及的內容,培訓方法則是實現這種行為的途徑和形式,包括授權式培訓、研討式培訓、模擬式培訓等。
3、關于改革
改革是對傳統模式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城鄉普遍采用的培訓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辦短訓班進行短期培訓。一期培訓班一般開課l0~l5天,參培教師集中在縣以上培訓機構(包括培訓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參加面授,學完即舉行結業考試。像現代信息運用培訓、普通話培訓等,都是采用這種模式。二是業余自修和面授學習相結合的模式。一期培訓班時間跨度三四個月半年不等,此期問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將參培教師集中在培訓機構面授lO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參培教師在業余必須自學培訓課程。像學科崗位培訓、中小學校長培訓等,都采用這種模式。
國外的教師培訓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這是院校培訓模式;另一類是學員對學員的培訓,這是校本培訓模式。培訓者對學員的培訓立足于院校,或以遠程教育的方式展開;而學員對學員的培訓則是立足于學員所任職學校。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雖然操作的程序和過程略有區別,本質卻相同,大多是以培訓機構為主、以參培教師為次,培訓機構處于主動地位而參培教師處于被動地位來舉辦的。所以無論在長處方面還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點。
它們的長處概括起來有三:一是統一計劃,統一課程,統一授課,便于管理;二是培訓內容存在理論上比較系統、完整,參培教師通過努力在理論方面能得到較快的提高;三是培訓時間大多不長,參培教師容易拿到結業證書。但傳統的教師培訓模式存在不足也是無庸諱言的,而且十分嚴重和突出。國內外研究者也早就認識到教師培訓模式的不足并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和探索。
從20世紀初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到20世紀中葉形成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再到今天對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蓬勃發展,國內外的學者們紛紛提出一些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也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如美國學者所提出的5階段的RPTIM模式(即愿意、規劃、培訓、實施和鞏固)。但是這些研究存在著散、雜的特點,把培訓模式作為課題來研究的少,大多是在論及教育改革或是在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的時候順便進行涉獵,研究得不系統,不深入,甚至觀點重復或矛盾。且大多研究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四、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及價值
第一、總結、反思、剖析過去的教師培訓模式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弊端,提高培訓實效是教師培訓的追求。
第二、新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教師培訓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創新教師培訓模式,使廣大教師真正在短時間內獲得想要的知識和技能,真正提升其實際教學效果是我們研究的動力和目標。
第三、創新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也是如此,而作為教師終身學習支柱的教師培訓如何創新、實效是培訓機構乃至整個社會應該長期關注、深入研究的問題。
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是推動和確保當前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必要條件。我們一定能找到一種“基于教育發展,基于教師需求,基于網絡環境,優化培訓課程和學習資源,優化學習方式和學習指導,優化培訓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培訓的適應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師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
五、課題理論依據
1、素質教育理論: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全面提升教師的相應素質。
2、終身學習理論: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類的生存概念,是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趨勢。終身學習理論是當代世界各國也是我國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
3、教師職業專業化理論:教師專業化的內涵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培訓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提高中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徑,就是使教師培訓向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師培訓模式和體系。
4、調查研究理論:調查研究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六、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中小學教師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培訓的需求和期待。
2、運用實驗研究,探索包括集中培訓、網絡培訓、校本培訓、診斷式培訓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培訓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
3、運用行動研究、案例研究,不斷創新能滿足中小學教師需求的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為高效的教師培訓模式相適應的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制訂和完善提供理論支持。用制度和政策激勵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七、本課題研究內容
(1)調查、分析國內外教師培訓的主要模式及其實效;
(2)探索適應新課改的教師培訓模式;
(3)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方法,進行改革創新;
(4)研究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形成教師培訓的系統理論。
八、本課題創新之處
教師培訓對教師隊伍建設有重要意義。對教師進行培訓要具有針對性,要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確定培訓的內容,并選擇相應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培訓效果。教師培訓一直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式和途徑。教師培訓無論對教師本人、對教師隊伍建設還是對學校的長遠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選擇了跟蹤某些培訓教師,由這樣一個新穎的角度出發對教師培訓問題進行研究,并將在研究的過程中采用行動研究、個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通過對某些位教師的培訓案例深入揭示有關教師培訓的內容和方式等問題,由小見大。
九、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本研究預計用兩年時間完成,堅持教育科學理論和系統科學方法的指導,第一步明確調查對象為我市中小學一線教師(計劃調查100名),并擬定調查大綱,分科分學段分類列出調查項目;第二步根據一手材料,進行科學分析思考,力求找出現象與本質的內在聯系;第三步探求更為高效的培訓模式,有針對性的進行試點,跟蹤;第四步對新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進行分析、論證形成研究報告,推廣研究成果。
十、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以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為依托,邊參與培訓教學邊進行研究,提取對本課題研究的有用數據。
2、文獻分析法:通過網絡、圖書館及其它有效媒體進行全面的信息檢索,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內外在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本課題的研究。
3、調查問卷法:通過問卷、調查表、談話、研討會、專題(專人)采訪以及綜合、分析等,完成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的調研分析,全面了解當前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的現狀。
4、案例分析法:在調查中精選優秀教師典型,結合參加的各類培訓情況,分析總結其成長歷程,為今后選擇培訓模式及方法的改革研究提供參考。
十一、本課題實施步驟
整個研究為期兩年,分為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20xx.10—20xx.11)。組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培訓,激發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提高教師對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確定課題研究的具體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具體措施等,并撰寫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現場開題。
第二階段為研究階段(20xx.11—20xx.2)。一方面組織參與課題的教師開展認真細致的研究工作,布置課題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標,制作具體的研究計劃。另一方面全面開展基礎性的調查,提取成功的典型實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指導性的第一手材料,不斷完善研究方案,爭取形成研究特色,準備完成本課題的階段性小結。
第三階段為總結階段(20xx.3 —20xx.10)。整理研究材料,匯總過程性資料,總結提煉研究結果,形成最終的研究結題報告,為課題結題做好準備,成立課題成果編寫組,全面啟動“教師培訓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課題研究成果專題報告的撰寫工作。
課題研究方法8
一、課題的提出
1、理論依據:
在語文實踐中,識字是學習文化的基礎,是兒童由運用口頭語言向運用書面語言過渡的重要環節,也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段學生應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因此,識字教學在小學尤其是低段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傳統的識字教學多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反復地讀、抄、記、背生字,投入的時間長,學生花的功夫深,但識字效率卻很低。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是長期困擾我們低段語文教師的一個問題。
美國教育家加涅認為,學習有外部和內部兩大類條件:外部條件主要是輸入刺激的結構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時機的選擇;內部條件即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準備或有關心理的順利展開,包括諸如注意、動機以及激活同個人目前學習活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等,在內外條件都起作用的情況下,學習才是有效的。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思想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使識字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成為可能。廣大的語文教師也對識字教學方法研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涌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識字教學方法。因此,針對語文新教材識字的特點,以加涅的“有效教學”理論為指導,在綜合各家識字方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識字方法的優勢,進行優化組合,找到一條既能為不同層次、不同智力水平的兒童所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力的識字教學的新路,對學生進行有效識字教學。
2、目的及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在表述小學一、二年級識字與寫字教學的階段目標時明確指出: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所謂識字就是意味著漢字的音、形、義三個基本要素之間統一聯系的形成,只有把這三方面統一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語文教學又以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而識字則是這個核心之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起點。本課題針對低年級教師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研究解決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不斷的優化教師的教育行為,研究出一套在識字教學中提高識字效率的方法,對順利完成識字任務,實現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目標
⑴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活動中學、情境中學,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快樂識字,以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
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開發學生身邊的漢字學習資源,以便快捷高效地進行識字教學。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突破傳統識字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一種適合低年級學生興趣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識字教學模式。
(2)通過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愿望和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3)探索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切實有效的方式與途徑,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識字效率。
(4)通過長期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從而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四、課題的界定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研究》是指在小學1—2年級的識字教學中,通過從漢字本身規律著眼,改革以往枯燥單一的識字教學方法,改變漢字教學理念,探索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技能,使學生真正愛識字、樂識字、輕松識字。既使學生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的方法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以實際問題的解決為主要任務,樹立“問題即課題,過程即方法,進步即收獲”的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實踐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實性,講究科學性,注意認真觀察、不斷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文獻法:搜集、查閱各類與課題有關的資料和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探究科學的識字教學方法。
(2)測量法:對識字能力、閱讀能力的達成程度做出評價。
(3)行動研究法:根據課題內容,邊實踐、邊研究,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動中進行。
(4)實踐法:在教學中運用科學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改正,不斷完善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提供成功的教學案例。
(5)經驗總結法:總結前人的識字方法及課題實施中的成功經驗,整理出課題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一年,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本階段進行了一些學習,如:學習先進的識字教學理論,觀看名師的識字教學視頻、講座等;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得出兒童識字興趣低,課堂上識字形式比較單一,沒有注意識字過程的階段性,忽視了識字方法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等結論。
第二階段:根據理論指導和班里學生的識字現狀進行了一些研究,改進識字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一)以本為“本”,抓好課堂識字。
1、增加學習趣味性,培養識字興趣
①、在游戲中識字
教師要讓學生喜歡、熱愛文字,才能使他們產生識字的愿望。根據漢字本身的規律以及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原來識字也是有趣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字寶寶”或“新朋友”,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教朋友的過程,親切自然地稱呼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除了親切的稱呼之外,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也十分重要。快樂游戲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我把它運用到課堂之中,不僅營造了活躍的學習氛圍,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如“猜認生字”“組合生字”“送字回家”“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郵差送信”“眼明手快”等讓學生享受了學習生字的樂趣。我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形式,設計了很多游戲環節。同時在游戲中還要多鼓勵學生,獎勵給他們小花,小星星,這樣會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②多媒體創設識字情境
多媒體輔助教學借助了聲、電、光等現代技術,能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那色彩鮮艷的畫面、優美動聽的音樂、豐富多彩的內容,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使他們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記憶效率明顯提高了。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鮮花和星星》這一課是一首兒童詩,描繪了地上美麗的鮮花和夜晚天空中美麗的星星。在生字教學時,我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一課的生字隱藏在一朵朵鮮花和一顆顆星星里,然后,在課堂中,以采鮮花和摘星星的方式趣味導入生字教學。學生這樣學生字就比簡單的利用卡片識字的興趣濃厚,印象也比較深刻。
2、交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
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想出更多的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具體方的法有:
①、猜謎法:如教“目”字時,可出示字謎:一扇小窗細又長,兩只眼睛明又亮。教“口”字時,可出示字謎:一張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無家當。
②、拆字法:漢字里的合體字很多,多數可以用分析部件的方法來記憶,如木子李,弓長張,上“立”下“十”辛辛辛,上“日”下“十”早早早。
③、加減法:學習了加減法后,根據合體字的構成,我讓孩子們做加減法得出要學的字,這讓孩子們很興奮。如:木+寸=(村)。樹—木=(對)等等。
④、換一換:這里指的是形近字,采用換位置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如“跑”的足字旁換成提手旁就成了“抱”。
⑤、編順口溜:如教“朋”時,可編成“兩個月亮并排走,成了好朋友”。
⑥、講故事識字法:把生字編成一個故事來學,如:一個人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就是“休”字。再如:聞,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就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
⑦、形象記憶法:小學生善于聯想,如記“當”字時,他們說: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樹還直立著。當了解到蠶的作用時,他們說“蠶”就是天下最好的蟲。
⑧、表演法:教學“跑、跳、踢”這些字時,分別讓學生來做動作,孩子們在做動作的同時就明白這些為什么都有足字旁了。
3、鼓勵學生自學生字
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更能提高識字的效率。當然自學不等于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扎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已經逐步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對一些簡單的生字我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形式上是讓學生在課前自學。提出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分析含義。學生在課堂上匯報自己的自學成果,說說要注意哪些字的讀音,怎樣記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不完善的地方再由其他學生補充、糾正。這樣讓學生自學,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自由發揮,興趣較濃。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4、及時鞏固識字教學
遺忘規律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衰退的。所以,在學生經過強刺激并正確識字后,還得進行間隔性的再現。否則,必然會遺忘的。那什么時候進行生字的鞏固練習比較恰當呢?從時間上說,根據“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一般在認字后的兩三天內進行強化比較合適。以后,每隔一段時間再進行必要的復習,使學生與生字多次見面。否則,如果遺忘已經開始,很多字詞學生忘記了,這樣的復習就會變成重新進行生字學習,無強化認識可言。
(二)倡導在生活中識字,構建自主識字的平臺
生活是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的源頭活水,能否將生活之水長久地激活下去,就需要教師采取一些措施,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在課外識字的成果,以激勵欣賞為主,讓學生人人有成功感。
1、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
如教室的板報,校園里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帶領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識字,讓學生在感受校園文化的同時也拓寬了識字的途徑。
2、認同學的姓名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認字。
一年級時,我為每個學生做了一張精致的姓名卡,讓他們粘貼在課桌上方,方便互相認識同學的姓名。在發放簿本時讓孩子比一比,誰認識的同學姓名最多。
3、制作商標識字小報,趣味識字。
為了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增加識字量,我們班舉行了“制作商標識字小報”的活動。要求學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一些商標剪貼在小報上,并能熟練讀出這些商標的名稱。剛接到這個任務時,孩子們很興奮。看到我給他們展示的小報樣本,他們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對完成任務充滿了信心。周末,作業完成的時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小報上圖文并茂,排版也很美觀。我讓幾個孩子讀出自己小報上商標的名稱,他們讀得也都很熟練。
4、有趣的小小介紹會,展示識字成果。
學到了《小動物過冬》這一課,我們班隨即開展了一次小小的介紹會,介紹各種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這是一次很好的識字機會,對于動物過冬方式的資料,學生們要自己先進行仔細地閱讀,不認識的字通過注音或查字典等方法了解讀音。上臺介紹的同學要先說出動物的名稱,再根據自己閱讀的資料對動物過冬的方式做簡要的復述,稍差一些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準備熟練地讀出資料的內容。動物過冬的方式各不相同,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小小介紹會讓孩子展示了自己,也認識了許多漢字。
5、課外閱讀,增加識字量。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和大量的生字交上了朋友,在一定程度了減少了閱讀的障礙。于是,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和課外書親密接觸。正巧,本學期學校開展了“讀書節”活動,下午到校后是集體閱讀的時間,這正是課外閱讀的大好時光,我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考慮,推薦了一些適合他們的課內外書籍,現在,班里已逐漸形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每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我都讓他們記下閱讀時間、書名、作者、好詞語。(二年級時還寫下主要內容)并給文章配一幅插圖。這也就成了一本精美的讀書筆記。它不但可以增加識字量,幫助學生積累優美詞語,了解詞句的意思,還可以提高書寫能力并在繪畫中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我們的識字教學絕不是僅局限在課文中的幾個字,而是應該拓寬識字的空間,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讓生活成為識字的舞臺。
第三階段:課題結題總結階段。對課題進行全面總結,整理資料,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
1、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識字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種需要,學生有意識地留心記錄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識字,主動獲取知識與經驗。他們的思維力、創造力、想象力得到了發展,學會創造性地學習。
2、教師真正做到快樂教學。
我將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運用于識字教學當中,優化了識字教學課堂結構,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從學習借鑒別人的教學法、反思教學的得與失、創造適合自己學生特點的教學法的過程中,改變了傳統的一支粉筆教生字的枯燥,尋找到了更適合學生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由“學會”到“會學”,由“苦學”到“樂學”。
課題實踐與探究,促使我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教學理論和實踐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了,真正嘗到了“科研與教研整合”樂趣。與此同時,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備課設計時,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激發、維持和深化)的思考有了著眼點和落腳點,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有了具體的抓手。在低年級文的識字教學中,開發學生資源,優化教學結構和教學環境,使識字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隨之也提高了。
八、反思與設想
(一)科研意識提高了,更感理論的貧乏。
在科研課題研究中,我真正體會到了“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意義,做一名科研型教師是時代對新型教師的要求。一線教師科研課題的開展,給我提供了研究和實踐的平臺,提高了我的理論素養和研究水平,更感理論的貧乏,今后一定堅持理論學習。
(二)研究意識增強了,更需操作的規范。
在研究中,作為教師的我,成了教育科研的主人,是科研活動的主體,主體性得到充分地發揮,社會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提高,我充分利用在教學第一線的優勢,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然后在教學中實踐檢驗,并形成理性認識,再用理性認識去指導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把在教學過程中、備課當中、信息搜集當中或在任何時間產生的新靈感、新思路、新的教學思想,隨時記錄、整理,使我的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自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的職業工作方式。今后我一定在實驗的操作上做得更規范。
(三)今后還需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創新。
因為實驗時間緊,所以實際學生人均識字量與實驗的預期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有決心同時也有信心,在下學期一定能實現我的目標。
(四)今后引導學生學會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識字,指導學生背誦《三字經》,積累詞匯,為自能寫話、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題研究方法9
《中學物理中的邏輯方法教育》的課題研究進行了一個學年。一年來,我們從選題到開題可行性研究;從明確研究目的到計劃研究過程,從學習相關理論到問卷調查進行學情研究;從制定研究方案到落實教學實踐活動;從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成績。,進行了有成效的工作。現將課題研究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開題論述
(一)研究目的
本課題通過探索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提高學習成績;探索如何構建有效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實現物理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二)研究內容
1、如何指導學生提高質疑能力,并通過親身實踐,來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方式,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如何整合教學資源,努力建構符合學生學習需要和促進學習發展的探究性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研究如何在教學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9.1020xx.9.15)(1)開題論證,確定研究課題(2)查找資料,學習相關資料(3)落實實驗班級,實驗對象
2、實施階段(20xx.9.1520xx.6.15)(1)問卷調查,制定研究方案(2)開展實踐活動,進行課題研究(3)收集數據,總決經驗,加于分析,形成論文3、總結階段(20xx.6.1520xx.6.20)(1)、整理相關資料,撰寫課題研究報告(2)、匯總論文、總結案例
二、研究過程
(一)理論學習
理論為實踐提供智力支持。為了順利的開展研究,我們在著手實踐之前,通過有關書籍、網絡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了解課題開展的一般方法,過程等。并特別對與我們研究的課題相關的其他課題進行搜索,了解它們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哪些研究,還有哪些方面有待研究,哪些方面可以更深入,以定位好我們研究的方向與深度。
(二)問卷調查,了解學情(問卷及結果分析見附頁)
為了了解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現狀和態度,以及學生對物理課堂的要求和對教師的期望,便于今后制訂物理教學策略,也為“探究提高物理課堂實效的.有效方法”的課題開展提供依據,我們做了"高中物理學習調查"的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決,指導課題的開展。
(三)制訂研究方案。
課題組成員制訂具體的實施計劃和學生培養目標體系。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確定一至二個學生學習能力目標,并重點關注和培養。
(四)開展實踐活動。
利用課堂教學,選擇適宜的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構建有效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提升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實現物理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五)舉辦課題研討會。
1、課題組成員定期匯報工作進展情況,交流經驗,互相促進;
2、以對觀摩課的專題研討、聽課、評課、說課等方式開展教學研討,不斷探索和總結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教學反思和教學論文;
三、理論成果(見各位課題成員組論文)
四、課題研究的積極效應
1.教師發展
課題組的老師通過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制定研究計劃,進行專題研究,提高了科研能力。課題的實施使教師們積極地投入到課題研究活動中來,實踐教學改革。教學能力得了到提升。課題研究活動的開展使我們物理組的凝聚力大增,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得到促
2.學生發展
通過課題研究,培養了學生主動質疑、勤于思考的習慣,交給了學生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增強了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不少原來物理差的學生,究其原因多數是學習方法不對。現在,由于改進了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提高了成績。
以上是我們在這段時間內進行的研究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到了不少,也收獲了不少,但限于能力與經驗,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再接再厲,爭取更大進步。
課題研究方法10
段研究以來,我校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討交流,整體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學習愿望空前高漲,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的。現就第二階段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深入理解課題,強化課題的研討交流與踐行
學期初,課題組將課題研究列入計劃中,把課題研究作為教師業務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使教師進一步樹立新理念,感悟新課程,將新的教學觀有效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積極穩步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在課題研究氛圍感染下,各學段的教師以課題組的研討重點為基本方向,積極開展教學探索課。通過聽課、評課、學習、講座等活動,不斷拓展了教師教學的方法和途徑,使廣大教師在研討與交流中,及時總結經驗,把好的經驗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促使了課程標準、教材運用、課題研究有效融為一體,同步進行,相得益彰,取得成效最大化,也符合“實踐——理論——實踐”的認知規律。
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1、營造生活氛圍,引領學生快樂交流。
隨著課題研討的不斷深入,各學段教師逐漸自覺地把課題與本人特
長、班級實際、和新課程標準聯系起來,使課題成為優化教學結構、改進
教學方法的有效載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極大地豐富了課題研討的內涵。
我校課題組成員通過認真研究,極力從營造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入手,在樸實自然的“生活氛圍”中,引領學生放松情緒,快樂交流,使寫作指導課充滿情趣,從而開啟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靈感,使孩子們愛學習,寫出好作品。
2、拋磚引玉,打開學生思路。
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而這些氣氛必須靠老師來營造,情緒必須靠老師來喚起。怎樣喚起呢?離不開作為基礎的生活。老師必須用生活素材,通過對它們的描摹與渲染,拋磚引玉,打開孩子們的.思路,喚醒他們對自己相關生活的回憶,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表達欲望。這種強烈的表達欲望會促使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理解,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奮,使他們把生活與表達方式聯系在一起,產生很強的創造力,從而更好地表達真情。
三、大膽嘗試,積極實踐
《“少教多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在我校開展以來,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教師的作文指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們敢于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以發展學生自主作文為重點的作文指導課。特別是在探索以生為本的新教法上,課題組的教師共同探討,認真實踐,并以街道性公開課的形式,由潘若霞老師上了一節發展學生自主
寫作能力的寫作指導課,贏得了聽課者的一致好評,學生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寫作的快樂,相互激勵,形成濃郁的表達、寫作熱潮。
四、撰寫課題研究論文,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與同行們交流課題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推動研究工作向縱深發展,豐實課題研究成果,我們課題組的老師把工作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寫成了論文與案例,并積極在各種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其中,王少蘭校長根據潘若霞習作指導課撰寫的案例《打開樂說話匣 激發寫作潛能》,從激發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寫作潛力,激發富有個性,充滿真情實感表達方式的作文指導理念入手,對回歸生活的自主寫作指導模式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成為了課題研究的一大亮點。
課題研究方法11
任教學科:
六年級數學
研究的課題:
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
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時間:
20xx年2月——20xx年7月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
1、把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資源運用到教學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和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學校農遠衛星接收室、光盤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讓師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優的教育。從而形成新的理論、新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
2、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探索總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盤教學環境下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利用隨機出現的音、視頻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
三、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參加課題組成員會議,認真學習研究方案。
2、依據學校課題研究方案,協助子課題負責人制定好子課題研究方案。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參加課題實驗課聽課評課,并寫好感受上傳到博客中。
三月份: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的理論知識。
(2)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3)豐富博客內容。
(4)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參加市局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四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5)認真準備課題實驗課。
五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個人博客。
六月份:
(1)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收獲與體會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并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4)組織整理各類資料入盒。
課題研究方法12
一、課題的提出背景
新的《生物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這一理念,并將此作為本次生物課改重要目標之一。多年來,我國《生物學大綱》中的課程目標是按照基本知識、能力、態度的順序排列。實驗題型是考查學生能力的有效題型,近年實驗題型的比值也逐漸增高。
生物學科中的實驗教學一是限于學校的客觀條件,二是課時不夠,一周兩節課,即使沒有實驗教學任務也是很難完成的。既要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決實驗課的重難點,基于此,許多教師盲目追求學生參與,教學成了滿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的過程,課堂成了“亂言堂”,教師成了旁觀者,影響教學重難點的解決。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學習,是我們教師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研究意義
傳統的實驗課大多是教師課前講授有關的知識,實驗課也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重復書上的步驟。學生熱熱鬧鬧,教師疲于維持課堂紀律,一堂課收效甚微。學生并沒有發展相應的探究能力。既要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決實驗課的重難點,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教學問題。把實驗融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中,即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重視教師的主導的功能。耗時的實驗操作由師生課余時間完成,探究的過程在課堂完成。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形成一種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即探究式實驗教學。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及探究活動的的開展,使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在探討過程中逐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發展其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
(3)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實現探究性學習的教育價值,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般能力,獲得對科學的興趣與理解;在體驗實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中,學會科學探究的各種技能,領悟科學觀念,培養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并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在整個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培養問題意識、研究意識、交流意識與合作意識,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礎。
(4)通過此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的反思與行動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師實施科學探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專業水準的提高,也是目的之一。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主要研究的是高中生物實驗課的有效性教學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實驗課中課堂的導入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起點,因此,導入的設計在知識深度上必須具有可行性,在實施教學目標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設計的形式與內容上要增強趣味性,在思維的訓練上要具有啟發性,在情感意志的培養上要具有引導性,為完成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2)實驗課中探究問題的設計
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問是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之一。有質量的提問是一節課的課眼所在,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鑰匙。也是教學重難點解決的重要途徑之一。設置什么樣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究竟哪些問題能夠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任務驅動”,探究過程中學生自主活動的重點是什么,教師重點指導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導學生探討問題,而不偏離教學的重難點。
(3)實驗課中分組討論的組織與設計
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就不能自己自問自答,這樣會使學生產生思維上的惰性,而是應當巧妙地鼓勵他們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集眾家之所長,從而獲得問題的答案。而分組合作既能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4)實驗課中教學手段現代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的引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
四、理論依據
由于在教學中多次用到情境式教學法,而在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
1、知識觀科學知識是個人和社會建構的,因而知識是暫時的,不是絕對的,傳統知識觀認為:知識是客觀的,一成不變的,以教材形式呈現。新觀點認為:知識只是看作通過個人的經驗和探索發現的.,即認知個體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漸構建起來的關于外部世界的認識。
2、學生觀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種形式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問題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當問題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還是會基于以往的經驗,依靠他們的認知能力,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提出他們的假設。學生不是知識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即學生是現實客體的變革者,是知識發生過程的探索者,是新的認知結構的建構者,所以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所以盡可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3、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構性,教學過程的生成性有三個層次的含義:
①知識是在認知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下,學生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從而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所以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加強學生與環境的互動。
②新知識是在與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的相互作用中逐漸生成的,教學過程就是促使學生不從原有認知結構生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所以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為學生新知識生成打下基礎,搭建平臺。
③知識是在認知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逐漸形成,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與他人(學習伙伴)的對話、合作、互動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通過學生將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對比性的學習,教師要組織、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合作學習、協作學習。
五、課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通過設計調查問卷,抽樣調查,作出分析報告。
2、讀書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運用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以及尋求理論與實踐的創新。
3、歸納總結法:探究歷年生物實驗題型特點、答案要點組成規律,歸納出共同的特點。通過總結找出共性的東西,使之成為實用的答題技巧。
4、實踐檢驗法:運用于教學實踐,檢驗效果,并予以完善。
六、研究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
理論學習是實施教育行為的指南,對課題我學習大量的教學理論書籍,如《給教師的建議》《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和《江蘇省生物課程標準教學要求》 《中學生物教學參考》、《新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等,收集有關資料,成立課題研究組,并進行明確分工。
1、了解中外有效課堂教學的各種觀點。
2、了解近年生物高考中實驗題的類型變遷。
3、學習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和《江蘇省生物課程標準教學要求》
(二)、實施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
1、20xx年5月:研究高中生物實驗課堂的有效教學,并嘗試寫出教學案例《實驗課中習題的巧妙運用》
2、20xx年6月:學習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完成讀書筆記《永不放棄你的學生》。
3、20xx年08——20xx年11月參加市舉辦《成長。路徑》的讀書活動,完成讀書筆記《最優雅的華服——書香讀-《成長、路徑》有感,繼續讀書總結并撰寫《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高中生物實驗課中顯微鏡的使用的教學》《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尋求新課改中教與學的“黃金分割點”》《潛心修煉自成風格——魅力生物教師的課堂雕琢》《《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讀后感》等文章
(三)、總結階段
20xx年1月——20xx年2月根據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分析所獲得的教學個案材料,總結生物實驗課堂題解題策略——《如何應對生物高考中的實驗題》,并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七、成果分析
(一)研究成效: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對學習生物的興趣更濃了,不再懼怕實驗型的大題,主動發表自己見解的人與日俱增,更多的同學甚至會主動尋求生物各種實驗型題目演練。
1、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通過一年多的實驗,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收集、比較、歸納、總結,到解決生物問題,全方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充分展示了學習的主動性。
2、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生物學比較法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教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能力的過程。通過比較法的教與學,不僅使學生掌握比較法,更重要的是通過長期的訓練,使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綜合等能力有所提高,而能力的提高又會促進和推動對知識的掌握推而廣之,其他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均可各章節具體知識點為依托,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系統地示范、指導,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增強了教師的教學素養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的教學觀念進一步更新,以提高學生的素養為目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觀念進一步確立,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撰寫的《最優雅的華服——書香》在市教科所舉辦的讀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4、形成了新的實驗課堂教學開展模式
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減輕學生的壓力,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世界,接觸事物,接觸生活,學習更多的知識,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問題,培養獨立思維和創造能力。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教學素質化”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提出了一種基本教學模式——實驗教學模式:設疑——實驗求證——自主探求——討論質疑——鞏固練習
本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內外都可參與知識的學習,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還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同時,本模式還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研究成果
1、寫下來4篇讀書筆記,積累很多教學素材
2、完成了4篇論文
3、撰寫4篇案例分析
4、形成了一套高考實驗題型解題策略
八、存在的問題、縱深研究的建議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由于時間的倉促以及本人的各方面經驗的欠缺,對于本課題研究在深度方面與廣度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探索,高中生物實驗的題型及解法也不能以一概全,我在今后的教學及研究中更要加強對這方面的探索與完善。使我的課堂成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使我的學生更加符合當今高度發展的社會需求。
課題研究方法13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的作用和資源優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農遠衛星接收室、光盤播放教室的利用率,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讓我校師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優的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成績有更大的提高。通過《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與實驗,總結并形成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探索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盤教學環境下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利用隨機出現的音、視頻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
主要有三個方面:
1、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2、探索遠程教育資源應用的教學方法。即“五型”(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為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為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范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于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3、遠程教育資源與新課程改革的有機整合。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更好、更深的挖掘“四法”并力爭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寫《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學習、修訂模式一課題組計劃。
3、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豐富博客內容,同組教師相互學習交流。
5、認真準備課題實驗課。
十月份:
1、開展“四縣市”課題互評交流活動,利用這次活動的契機,扎實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有關“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三種模式的教學方法”的理論知識。
3、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4、豐富博客內容。
十一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認真閱讀課題組上課教師的研討課教案和說課稿,及時反思總結。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4、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及上傳學校網站。
十二月份:
1、做好課題組的學習交流活動。
2、積極參與課題組的聽課、評課活動。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評課內容等,并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元月份:
1、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收獲與體會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并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撰寫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4、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5、組織整理各類資料入盒。
1
課題研究方法14
20xx年初在園領導的積極鼓勵和參與下,我園申報的自治區“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新時期幼兒園德育教育內容和方法的`研究》獲得批準立項,4月23日課題正式開題,現在課題已實施半年多,課題組成員在課題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不斷總結反思實施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到目前,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課題研究方法15
《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于20xx年10月向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申報,并在20xx年3月獲得正式立項的自治區科研課題。該課題自申報以來,課題組已經開始了初步的研究和準備工作。現向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辦上報我們的實施方案,并請主管部門給予我們必要的指導建議。
一、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凸顯,,促進多種文化的相互理解與相互受益,能消彌相互的猜疑與誤解,從而有利于國際和平。
國外針對中學生的多元文化教育由來已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在中學開設多元文化課程對學生進行了多元文化價值觀的培養,日本、韓國、新加坡也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改革
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有極少數學校開展了相關研究,如《高中學生文化判斷力培養的研究》。本課題就目前所知尚屬國內空白,我們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為我國高中生培養多元文化價值觀提供一種實踐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世界三大宗教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2、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以色列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3、內蒙古三少民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介紹的校本課開發。
4、網絡優質教學信息資源的發掘與探索。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備課,制作課件并進行實際教學。
假設校本課的授課和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正相關,通過制作量表(調查問卷)的形式檢驗并分析結果。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思路
目標:通過對高中生多元文化價值觀培養的方法研究,尋找一種有效的辦法,為高中學校實施多元文化教育探索出一條新路。
思路:
1、在備課方面,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搜集各種相關資料,制作課件,撰寫教案。
2、在授課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注重圖文并茂、聲像結合。
3、注重隨時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課題研究采取實驗研究法。在學校選取三個班級作為實驗班,按照課題的設計開設校本課,同時另選兩個班級作為對比班。調查研究法作為輔助方法,在實驗結束后,制作調查問卷分別對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調查,然后分析高中生的價值觀取向變化,得出實驗結論。
在這完成以上過程后,逐步整理研究報告,并最終形成課題結論。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1、初步的搜集資料,對多元文化價值觀的認識。
2、準備教案,制作課件。
3、展開有針對性的、為期一年左右的教學實踐。
4、制作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5、校本課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校內)。
6、課題論文(調查報告)的撰寫和課題驗收的申請和準備工作。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表述形式
課題論文和校本課教材
七、經費預算
硬件購置5000元指在學校現有硬件配置以外的專項硬件升級
參觀學習3000元包括往返交通費,會議費等
論文出版500元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的版面費
資料費500元包括科研資料的建檔、存檔,專業書籍的購置
微機耗材500元包括計算機存儲、打印、刻錄等方面的耗材
八、研究保障機制與相關制度
學校專門設置教科研室,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學校有課題管理制度和課題獎勵制度。學校是自治區科研基地,并被評為“十五”期間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課題研究方法】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的方法03-13
(必備)課題研究的方法03-13
課題研究的方法范例(15篇)03-13
教師課題研究體會12-21
論文研究方法包括哪些12-18
初中物理8種分類研究方法12-18
學年度上學期課題研究總結01-06
關于克服游泳恐懼心理訓練方法研究07-10
課題開題組長代表發言03-08
課題開題專家評議意見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