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主旨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岑參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讀此詩處處不要忽略一個“奇”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 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主旨
1.表達作者豪邁樂觀,積極進取的曠達胸懷和理想抱負。
2.一是寫了邊塞的苦寒生活,
二是寫了與友人分別時的不舍之情。
賞析
①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詩人選取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描寫了小雨滋潤大地,小草萌動生機的美景。用“如酥”為喻,讓人感到春雨的可貴。“草色遙看近卻無”最為精彩。草因雨而綠,但初始時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綠,而是若隱若現,似有似無。以此景描寫早春,最為恰切。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早春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滿城煙柳,景色也很迷人,但總比不上象征大地回春的淡遠草色。這兩句是議論,用對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愛。詩人將此詩送給友人,也是希望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一下早春的氣息。
藝術價值
這首詩給人一種奇麗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達到這種藝術效果,一是因為詩人有長期邊塞生活的基礎,能準確地把握邊塞風景的特點,寫出它的奇處;同時因為詩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出主觀的體驗和聯想,而不是停留在對客觀事物的描繪上。其次是它寫景抒情極富變化。詩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從不同角度寫景抒情。有時實寫,有時虛寫。有時大筆揮灑,有時又精雕細刻。先用比喻手法寫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襯、夸張手法寫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對比手法寫暮雪。從雪中的樹、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軍營,雪中的紅旗,雪中的天山。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寫到空中,又由空中寫到地面。立體地再現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詩人的豐富感情。
北風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太薄。將軍雙手凍得拉不開角弓,都護的鐵甲冰冷難以穿著。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硬了風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馬蹄印跡。 這首詩抒寫塞外送別、軍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離愁別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而是充滿奇思異想,浪漫的理想和壯逸的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似乎也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象,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紛紛瑞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動不翻”,帳外那以白雪為背景的鮮紅一點,更與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調的畫面上的一點暖色、一股溫情,也使畫面更加靈動。全詩以雪生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方面,內涵豐富,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都是被人傳頌的名句。 岑參,是盛唐時期負有盛名的詩人,猶以“邊塞詩”著稱。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這從詩題中可以看出——全詩在內容上分為兩個層次:描寫邊塞雪景,抒發送友情懷。
前十句寫雪景。起筆即點出邊塞風狂雪早:“風卷草折”似聲聲入耳,“八月飛雪”如歷歷在目。接著寫雪后景色變幻:一夜之間,雪花覆蓋了整個大地,特別是千萬顆樹木上的雪花,好似一夜春風吹開了無數枝的梨花。這里,以春花喻冬雪,以南國暖色比北方寒景,聯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貼切,使這兩句成為歷代詠雪詩中的名句。然后自然轉到寫軍營內的苦寒生活:“散”、“濕”承前繼寫雪飛雪落,冷寒潛襲;后用“狐裘不暖”、“錦衾薄”、“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等語,不僅寫出邊關將士奇寒難熬的艱苦生活,更從側面反襯出大雪的酷寒。最后從縱橫交錯的空間景象著筆,既寫出邊塞冰天雪地、陰云重重的自然之景,又用“愁”、“慘”兩字語帶雙關,渲染餞別的氣氛,感情色彩十分濃烈。
后八句述別情。先寫在中軍帳擺設酒宴、演奏邊樂歡送即將起程返京的武判官——席次間的頻頻舉杯、依依話別都只是在器樂的名稱中略略帶過,留待讀者自己去想象餞別的情形。飲宴直到薄暮時分才告結束,送出轅門但見大雪紛飛,矗立在軍營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紅旗幟都硬硬地垂落著,在勁風中絲毫不能翻動。可以想見,旗幟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氣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卻要在這樣嚴酷的冰天雪地中趕路,怎不叫人擔憂?一直送到輪臺的東門,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鋪滿,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遙望朋友遠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轉中漸漸不見,只看見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馬走過的腳印……詞盡而意不盡,余味綿綿,使人低回不已。
詩以“雪”為線索,描繪了一幅塞外風雪送客圖。所寫的雪景,既從大處落筆,又從細處著墨,為“送別”作了很好地襯托和鋪墊,抒發出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作者簡介
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天寶三載(744年),岑參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后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在天寶末年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市)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歷四年(769年)秋冬之際,岑參卒于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51周歲)。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主旨】相關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翻譯04-1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12-0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翻譯12-1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譯文05-1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譯文06-2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08-22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譯文05-1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12-30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注音07-1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譯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