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1
授課人:
梁正強
授課時間:
20xx年4月28日星期二上午第二節
授課班級:
xx小學八年級二班
教學目的:
1.背誦并理解此詩含義;
2.初步學習古詩欣賞方法——品意境,悟感情;
3.體會本詩送別時的無限惆悵的感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古詩的教學尤其需要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培養文言語感,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意境,讓學生在讀中領悟作者情感。教師在教學時應體現出以讀為主線,讓學生熟讀成誦并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品味法。古詩的欣賞歷來的語文教學的難點,教師不宜反復對詩句含義進行串講,應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去理解詩意,去分析品評詩的意境和妙詞佳句,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感悟與理解,切忌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習。
3.比較法。在對詩的意境的教學上可以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在意境的色彩上進行比較,增強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教學輔助用具:
小黑板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臨上課前兩分鐘,學生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候老師上課。
教師:前不久大家剛學過了《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現在大家能夠深情的吟唱,那對詞的理解一定會更加深入,老師在這里提幾個問,檢驗一下大家的理解。第一問:“這首詞中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愿的詞句是哪兩句?”
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那其中蘊含了深刻哲理的是哪幾句?
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師:雖然分分合合,聚聚散散是人之常情,難以避免,但文人總是多愁善感的,親人離散、知己分隔時總是以詩詞表達思念之情,在分別時就更要以詩歌詠了,這就形成了一類以送別為題材的詩,叫“送別詩”。誰能夠舉上幾例?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師:大家說得很好,那剛才這一句詩的作者是誰呢?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高適。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送別詩。
教師板書詩題。
二、解題并介紹作者。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判官,官名,節度使一類官員的僚屬。這首詩是岑參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時寫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七言古體詩。詩題中的“歌”表明這首詩的體裁是古詩中的“歌行”體(如杜甫《兵車行》、《麗人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岑參中年兩度出塞,因為這一特殊的生活經歷,使他很擅長寫邊塞詩。他的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基本特征。他的詩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宏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形式豐富多樣,尤其擅長于寫七言歌行。
其詩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
三.師生共同研讀課文
(一)一讀
要求:讀準字音,掌握朗讀古詩的節奏,使學生領略詩歌的音樂美;結合注釋理解詞義,嘗試口頭翻譯。
1. 指名學生朗讀
2. 正字音:裘 衾 薄 著 瀚 闌 飲 羌 掣
3. 明節奏:節奏可分音調的節奏和意義的節奏兩種。音調的節奏,常以兩個字音為一拍,注意聲音上的整齊。七言詩一般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義的節奏是按詩句的語義來劃分,它比音調的節奏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在劃分節奏時,一般以意義的節奏為依據。如: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4. 教師范讀
5. 學生齊讀
(二)二讀
要求:再現詩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詩中抒情發展的線索,溝通學生、讀物和作者之間的思想感情。
1. 朗讀指導。
朗讀時,要身臨其境進行聯想、想象,使腦海里呈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2. 學生默讀,理思路。
大家看標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實際上標題就提示了詩的內容的劃分。這首詩共18句,前10句為第一部分,重在寫邊塞雪景,后8句為第二部分,重在寫雪地送別。
3.向學生指導學習古詩的方法:品意境,悟感情。
從標題中的雪字入手,看這首詩中雪字出現了幾次,引導學生找出來后板書:八月飛雪、轅門暮雪、雪滿天山、雪上空留。其實大家可以發現雪字就是貫穿此詩的一個線索。
(三)三讀
要求:緊扣詞語,體味詩中的意境,探究詩的特色。
1.引導學生品味意境。
“八月飛雪”說明了邊塞的氣候怎樣?寒冷。
詩中還有其他哪些語句也說明了邊塞氣候寒冷?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這里用了襯托手法。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也說明了寒冷。
教師提示,板書中的氣候寒冷一詞還不夠準確,應該改一下,指導學生改成“嚴寒”。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兩句也說明天氣非常嚴寒,反映了守邊將士怎樣的軍旅生活——非常艱苦。那我們應把板書中的嚴寒改一個字,改成苦寒。
2.指導學生品析寫雪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用了什么修辭?好在哪里?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奇,給人以暖意。
3.比較閱讀。讓學生背誦《沁園春雪》的上闋,將這首詞與本詩在意境上比較其相同點。在畫面上,色彩有相同點,均在茫茫白原上出現一點紅(紅裝、紅旗),色彩奇麗。從境界上來看,千里江山盡收眼底,視野開闊,境界雄渾,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和“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四)四讀
要求:指導學生領悟感情。
轅門暮雪。看看已經到了什么時候?傍晚時分,客人走了嗎?為什么沒有走?這說明了什么?既然是餞行之宴,一定非常濃重,除了美酒佳肴之外,從詩中哪里還可以看出氣氛熱烈。胡琴琵琶與羌笛,這里用三種樂器代指音樂,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
雪滿天山。這里說明客人前行的路途怎么樣?前途艱險。
雪上空留馬行處。客人走了主人回去了嗎?主人站在那里在想什么,請大家揣測一下。學生可能會說到替客人擔擾,希望客人一路平安,那么我們用一句詩來表達: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二郎西。其實還可以改一下,隨風直到京城西。
還有的學生說,主人不希望客人走,希望早點相逢。因為客人走了后主人孤單寂寞,愁悶難過。總之,這里表達了詩人無限惆悵的心情。
(五)五讀。
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讀出詩中的感情,請學生揣摩品味,尤其是最后兩句。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品意境,悟感情
八月飛雪——氣候苦寒
轅門暮雪——挽留至切
雪滿天山——前途艱險
雪中久駐——無限惆悵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了來別樣的詩歌內容,邊塞詩是盛唐時期寫邊塞、從軍、守邊、戰斗的詩歌,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等。邊塞詩表現著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建功立業的豪情,描敘了邊塞雄奇瑰麗的奇異景色,氣勢雄偉,意境開闊,情調激越,音韻鏗鏘,表現出動人心魄的陽剛之美。
你知道哪些邊塞詩啊?
二、預習展示
1、作者介紹
投影:歲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他與高適齊名,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其邊塞詩歌雄健豪邁,讀之令人興奮。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2、 讀準字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báo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齊讀全詩——讀準字音,初步感知文意。
3、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
師: 請同學們說說哪些詩句是寫詠雪的,哪些詩句是寫送別的?
學生答教師明確:
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后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于詠雪,后八句著重于送別。
請一位讀書好的學生來讀,其余學生感受。
三、賞析雪景
思考:你選擇一句寫景的詩句,細細品味,來體會用詞的精妙。
教師示例: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第一句寫風,第二句寫雪,這兩句極寫邊塞的風狂雪早。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
“卷”與“折”字寫出了北風之迅疾猛烈,有了這樣猛烈的風,漫天飄落的雪才能“飛”,“八月”說明胡天下雪的時間早。“飛”,勾畫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飄舞的形象。“即”字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
根據學生可能會品析到的句子,適時加以指導,參考如下: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重點賞析這句話,教師引導:
這句話里哪些詞用得好?運用了什么修辭?體現了作者怎樣的寫作風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驚奇與好奇。以梨花比雪,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不只寫出了雪來得突然,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寫出春意,情調樂觀而昂揚。這句話是詠雪的千古名句。“春風”使梨花盛開來喻“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緊接下來,又渲染出了極富浪漫色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情境。這句體現了作者的豪放風格。
教師:穿插有關資料引導講解。
引導深解名句
教師:岑參最喜歡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寫到梨花,請看屏幕,一起朗讀一遍。
屏幕展示詩句:“長安柳枝春欲來,洛陽梨花在前開。”“梁園二月梨花飛,卻似梁王雪下時。”“梨花千樹雪,柳葉萬條煙。”
學生:讀以上詩句。
教師:由此可見,梨花于詩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詩人寫梨花常常是在遠離故鄉之時,他筆下的花常常總是和思春念歸、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動聯系在一起。現在你對這兩句詩有了怎樣的新的理解?
學生:說自己的見解。在天寒地凍的飛雪胡天想到春日千樹萬樹的梨花___豪放。
(2)“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日暮時分,大雪紛紛,詩人把他的視線從酒筵上又轉向了轅門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異的畫面:在暮雪紛飛的背景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凝住不動。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確,真實地描繪出紅旗凍住了,北風吹著也不飄動的情狀。此句運用反襯手法,既突出了天氣的寒冷,也寫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個“亮點”色彩感強,富有表現力,構畫了一副奇異而美麗的畫面。不僅寫出了邊塞奇寒,而且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也喻指邊塞將士不屈的斗志,寫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引導:從“瀚海”到“愁云”,視角有何變化?這一句在詩中有何作用?“百丈”、 “萬里”是實寫嗎?運用了什么修辭?
“瀚海闌干”繪出了非常開闊的畫面,“愁云”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別。這兩句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百丈冰”形容冰雪覆蓋面積之廣,冰塊之大,極言奇寒,后一句寫慘淡的愁云布滿天空,“萬里”形容面積之大,這句是夸張的說法。一個“慘”字,具有濃烈的感情色彩,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這里,把邊塞將士的軍營置于一個廣漠、遼闊的背景上,給人一種奇異而又壯偉的深刻印象。
四、感悟情感
教師:在奇冷的天氣里送別友人,這本是傷心之事,然作者描繪的邊塞雪景是如此的奇異、壯美,甚至是唯美,為什么詩人能夠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呢?
請看材料,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邊境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岑參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懷著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度過了六年艱苦的軍隊生涯,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在輪臺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時所作。
教師:現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誰來說一下?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熱愛生活;詩人所處時代,正值大唐盛世,國家的強盛自然給人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所以在這首詩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樂觀向上的情懷。
五、賞析送別部分
1、齊讀送別部分——詩人寫送別寫出了對友人怎樣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詩句表現了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學生回答,理由自由闡述,句子歸納如下:
①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②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③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重點引導賞析
意思:寫友人離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
師:引導聯想想象
教師:這首詩最后兩句描繪的畫面歷來被人稱道,給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下面請大家一起將目光聚焦于這兩句詩,試著展開你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為詩人,說說:當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著友人漸漸遠去的身影,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學生:說自己的設想。
教師:大家的設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寫,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留白”這種藝術表現手法的魅力。
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之情,都通過“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句詩表達出來了。這句體現了作者送別時的惆悵心情。
明確賞析詩歌的方法:
1抓關鍵詞
2看修辭方法
3聯系上下文和課文背景運用聯想想象
(五)理解詩意,明確主旨
師:既然是送別,為什么要詠雪?二者有怎樣的聯系?(再次誦讀,加以體會)
答:全詩以雪景襯托別情,情景交融,詩人描繪邊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慘淡、苦寒難耐的景象,更能襯托出詩人送朋友的無限悵然之情。
學生說說有關雪和送別的詩句、諺語或俗語。
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六、深情誦讀,嘗試背誦
男女生分讀全詩:女生讀詠雪部分,男生讀送別部分;
全班齊讀
七、總結
全詩共18句,以“雪”為線索。全詩以雪景起,以雪景結;由雪而發,兼及詠雪與送別兩個方面。詩中描繪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組成了一幅壯闊奇麗的萬里邊疆風雪圖,它既是餞別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寫雪景襯托送別,又在送別中寫雪景,表達了作者真摯而復雜的感情——對北國風景之贊嘆,對燦爛春光的憧憬,對別友之惆悵,對故鄉之思念——全部寄托在這壯麗的雪景中了。
八、布置作業
1、 背誦默寫。
2、 積累并品評詠雪的名句。
板書設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詠雪: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別:不見 空留——惆悵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3
一、教學設想。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況。
2、理解詩歌和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3、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4、教學時數:兩課時。
二、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作品。
作者: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他是唐代“邊塞詩派”的著名詩人。他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岑參早年的詩以風華綺麗見長。由于后來歷參戎幕,往來邊陲,風格為之大變。其詩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雪中送別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體寫出了西北風雪的奇寒,抒發了雪中送客的深摯友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悵惘之情。
(二)聽錄音,或聽教師范讀全詩。
(三)邊讀邊分析。
詩起首四句寫野外雪景。“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寫邊塞風狂雪早。“卷”“折”從正面、側面描寫狂風怒號,遍地肅殺的景象。“即”。寫作驚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為千古傳誦的詠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讀之眼前立刻浮現一幅春風送暖,梨花盛開的美景。
(四)總結本課內容。
(五)布置作業。
背誦本詩。
三、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默寫名句。
(三)繼續分析課文。
接下來四句寫室內苦寒。“散人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由帳外轉入帳內,點點雪花飄落進來,浸濕羅幕;穿著狐裘蓋著錦衾也不覺暖,奇寒難忍。而將軍都護這樣的勇猛邊將,也是“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手凍僵了連弓也拉不開,鐵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去慘淡萬里凝。”這兩句轉寫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蓋,縱橫交錯,抬望天空,陰云密布。“愁”“慘”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
以上描繪了“瀚海雪景圖”,熱愛邊塞風光,頌揚將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描寫餞別的情景。此句扣題,連舉三種樂器,運用借代方式,寫出送別宴上的熱鬧情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轅門。茫茫雪原中一桿紅旗,奇異而美麗的畫面。天氣奇寒,勁吹的北風翻不動墜有厚重冰凌的紅旗,更顯出一個 “寒”字來。
最后四句寫分手的情景。“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依依不舍。路遙遠,風雪猛,難行走,惜別、擔憂之意交織于胸。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望不見遠去的朋友,仍看著雪上空留的馬蹄足跡。結尾兩句,寓情于景,言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詩的.后半部分描繪的是“風雪送客圖”。
(四)小結。
這首詠雪送別詩,前十句從不同側面寫雪,后八句寫送別。雪景襯托送別,送別中又描寫雪景。詩在詠雪景的同時表現了雪中送友的真摯情誼,還傳達出詩人獨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鮮明壯偉,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五)完成課后作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對詩歌語言推敲品味,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2、通過對詩歌意境的藝術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詠誦讀,要求當堂背誦這五首詩歌。
2、采用點撥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著重講一兩個可以提摯全詩的.詞,著重講詩人的思想感情。
3、教學時數:1課時。
4、教具:多媒體計算機、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早就聽說我們 班的同學很了不起,博學強記,能背不少的古詩詞,上課前老師組織同學們做個小游戲,一分鐘古詩詞句子背誦,看誰記得多,背的多。
請每組老師右手邊的同學背,左手邊的同學數。請準備好,開始!(計時)
統計背誦的數量。請以熱烈的掌聲鼓勵我們班上的背誦小明星。(老師送你一個小禮物,熱烈的掌聲)
2、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代詩歌。這些詩歌語言精練和諧,讀起來抑揚頓挫,瑯瑯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詩的節奏和音樂美之中,給人一種陶醉,一種享受。我們今天在一起欣賞《詩詞五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節課要求同學們理解,背誦這首詩,同學們有信心嗎?聲音大一點,自信心強一些!
(板書)岑參
3、解題。
(1) 請了解岑參的同學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 讀過邊塞詩的同學們介紹一下唐代邊塞詩。
(投影作者簡介及邊塞詩)
二、課文研讀
(1) 詩中的“歌”表明此詩體裁為在詩中的“歌”、“行”、“體”
(2) 此詩為詩人在新輪臺幕府的送友人所寫。
(一)一讀:掌握節奏,領略音樂美
要求:讀準字音,掌握朗讀古詩的節奏使學生領略詩歌的音樂美。
(1) 學生自由朗讀。
(2) 正字音,抽學生(投影)。
(3) 明節奏(投影)。
(4) 學生試讀(左手邊同學讀給右手邊同學聽)。
(5) 教師范讀(配樂)。
(6) 處理內容疑難。
(二)二讀再現形象,把握感情
要求:再現詩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抒情發展線索,理解感情。
1、朗讀指導
朗讀時要身臨其境進行想象和聯想,使腦海中出現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1) 學生讀,抽學生談畫面。
(2) 學生讀投影展示畫面。
(3) 學生默讀,理思路,找線索。
2、提示:全詩寫什么景,敘什么時,可分幾個場面,各有什么特點?
A、送別前:八月飛雪送寒圖,情奇激奮。
B、餞別時:軍營餞別奇寒圖,哀怨低沉。
C、臨別時:東門惜別惆悵圖,孤寂凄涼。
D、送別后:別后雪池思鄉圖,惆悵。
(4)思考全詩表達的感情
詩人以夸張的筆法,氣勢磅礴地寫出邊塞的景色,抒發了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三)三讀:緊扣詞語,體味意境,探索特色
(1) 學生談自己喜歡的句子,說理由。
(2) 教師出示賞析“忽……”投影。
(3) 學生舉例賞析。
三、背誦
舉送別詩: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
四、教師小結: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不斷積累,多多采擷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佳詞麗名,能夠出口成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北風席卷大地,凍僵的白草被風折斷,胡地的天空八月就飛舞茫茫大雪。好像一夜里忽然刮起了春風,千萬棵樹上的積雪如梨花盛開。本來讓人心生寒意的嚴冬,在詩人的筆下,卻顯得如此富有生機!那梢頭的片片積雪哪里是雪,分明是簇簇相擁的梨花啊!詩人送別朋友歸京,本是讓人難以割舍的離愁別緒,但作者知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今日一別,明年開春定會重逢,既是這樣,為什么不能好好地為即將到來的春天高歌呢!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如官等8個生字。注意如在虛宮格呈現的形狀為左梯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知道詩人的情感,知道冬天來了,春天就不會遠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或古箏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你會背哪些古詩?(指名隨意背誦古詩20首)你們已經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誰認識。(板書:岑參(加拼音)。學生隨教師多讀幾遍。(簡介作者)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善于描寫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樂觀的生活態度,后人對他文章中的兩句詩偏愛不舍。想知道是哪兩句嗎?現在就讓我們與岑參一路同行,去體會他詩中的'意境吧。(板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齊讀課題。[用送組詞:送別、送行]
這首詩就是一首送別詩,現在就聽老師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請你把它圈起來。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不認識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邊利用拼音自讀古詩,邊畫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
2.檢查自讀情況,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你是怎樣記住折、梨的?(生匯報識字方法。)
點撥:
(1)梨是形聲字;他它能組什么詞?
(2)折是翹舌音,也是多音字,還念shé;與拆區別;生書空。[板書: 折:zhé(打折) shé(折本)]
3.說一說:詩中寫什么時間的景色?又寫了哪些景物?你是從哪句話讀懂的?
點撥:(1)冬天的風是什么樣的?(幻燈出示:北風聲)
(2)播放風聲,想象說話:你眼前出現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 白雪皚皚,北風呼嘯,看到這樣的一幅場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圖)
(4) 好朋友要遠行,但不久的將來你們還會重逢,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5)結合每一句進行朗讀指導、訓練。
4.配樂誦讀全詩。(個人讀、評價讀、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男女生比賽讀、背)
五、再現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官、送、歸、折、胡、如、樹、梨
2.認讀、組詞,用送行說話。
3.觀察送、官、折、樹的結構,并說一說它們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4.重點指導樹、如、歸。
如在虛宮格呈現的形狀為左梯形。女要寫得伸展,口要寫得小些。
樹是左中右結構的字,要把中間的又寫得小一點,捺要變點。
歸字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是一筆豎一筆撇,右邊是倒山,最后一筆不出頭。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交流資料、擴展朗讀
自古以來,人們都有各自喜愛和贊美的季節。古代詩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外,還寫了很多贊美冬天的詩句,下面我們一起去回顧一下。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七、課后作業、擴展活動
積累贊美冬天的詩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設想
教學中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導入
雪,潔白美麗,或輕舞或紛揚,給我們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歷來都是人們吟詠、描繪的對象。
在古詩中,更是有不少歌詠白雪的名句,同學們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例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高適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塞下曲(之四) 》
有誰能說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句的出處?——對了,它出自于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唐代的大詩人是在怎樣的情境之下吟詠出這樣的'千古名句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二、 作者介紹
投影:
岑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并稱為“高岑”。曾兩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罷官,欲歸故鄉時,客死成都旅舍,史稱“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傳世。
岑參的詩想像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風格奇峭,詞采瑰麗,并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義特色。
三、 詩文賞析
(一)聆聽感受
1、 播放錄音,聆聽感受。請同學們注意字的讀音。
2、 讀準字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二)整體把握
1、 齊讀全詩——讀準字音,初步感知。
2、 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后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
3、 詩歌是從哪里開始著重寫送別的?
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于詠雪,后八句著重于送別。
(三)賞析詠雪部分
1、齊讀詠雪部分——思考:詠雪部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北風席卷著大地,把強韌的白草都折斷了。塞北的天空,農歷八月就飛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風,使千樹萬樹開滿了梨花。
大風把雪吹進了珠簾里,沾濕了羅幕,就連狐裘、錦衾這樣高級的御寒品也擋不住嚴寒;將軍的角弓被凍得拉都拉不開了,都護的鐵衣冰冷得難以著身。
2、 賞析詩句
(1)朗讀詠雪部分——思考:哪些詩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2)對雪的描繪,哪一句最精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什么精彩?小組研討,合作探究。
精妙的用詞——一個“忽”字,表明來得突兀,來得意外,形容雪來得急,下得猛。不僅表現了邊塞氣象變化的神奇,而且傳達出詩人賞雪時的驚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潔白、鮮潤的特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培養愛國情感、認識朋友間的友情。
2、知識目標
①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②領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③品味語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④通過對詩歌意境的藝術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3、美育目標
體會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
4、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誦讀能力,欣賞能力、想像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重點)
2、理解作者的精巧構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難點)
學法引導:
1、背誦全文。
2、抓住難點、要點疏通文意,啟發自行領悟。
3、反復誦讀,教師點撥,師生共同分析、欣賞。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對重點、難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質疑,師生共同回答。
2、訓練朗讀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學方法
①誦讀法
②質疑法
③討論法
④背誦法
2、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3、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
4、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2′)
有人說,朋友是冬日里溫暖的火爐;是疲憊是可以依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給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們心靈的天空更高遠;有了朋友,我們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堅定;有了朋友,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顯得更刻骨銘心。不是嗎?我們與朋友分別的那一瞬至今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來和身在西北邊塞的岑參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溫那難忘的一幕。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3′)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老師為大家朗讀課文。注意:聽清字音與句讀,最好提筆作上記號。(師配樂朗誦《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三、自由朗讀,理解文意(8′)
1、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文下注解疏通文章大意,并記下弄不明白的地方,待會全班討論解決。(教師巡視,隨時解答一些學生的疑難問題。最后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的方法是:一個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教師鼓勵其他學生給這位同學解說明白;同學們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師講解。)
2、下面,同桌或前后桌兩人組成一個小組,一人讀課文,一人說譯文。讀完一遍后交叉進行。
四、品析課文,訓練想像(10′)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將寫景與送別的過渡句用“____”標示出來。(在“愁云慘淡萬里凝”)
2、下面,請大家任選角度,將前面詠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別聯系起來。比如說: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熱的。(雪是潔白的,朋友的情是純真的;雪美麗得令人溫暖,朋友情真摯動人;雪中生活是寒冷的,朋友的歸途令人擔憂;雪中生活是艱苦的,它令人思念家鄉和親人,盼望歸去;紛紛大雪,是不是上天為朋友歸京而獻上的賀禮?奇麗的邊塞風景,是不是為離情別意抹上豪邁?)
3、聽讀,揣摩:在送別的酒宴上,在揮手的那一刻,“我”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明確;對朋友歸京,“我”感到高興。因為對戎邊戰士來說,能和家人團聚可喜可賀的一件事。“胡琴琵琶無羌笛”,在急管繁弦中,在杯來盞去中,仿佛可以聽見詩人由衷的祝賀:“來為你歸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輪臺距離長安路途遙遠,這一分手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盡管是軍中大丈夫,依依別情仍然襲上心頭;千里冰封,沙海縱橫,朋友這一路可會順利?今日我送君,何時人送我?“雪上空留馬行處”,那一行馬蹄印啊,將我的牽掛和惆悵一直延伸到長安。
五、自由賞析,體驗文美(12′)
作者在整首詩中,既有細節的勾勒,也有浪漫奇妙的想像。既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又融入了作者真摯的感情。可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俗話說“好文章不厭百回讀”。尤其是好的句子、詞語一定要品一品。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拿出來讀一讀,評點一下。好,大家先準備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
【課堂設想】
①“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明確:“忽如”兩句寫雪后美景,飛雪奇大,一夜之間,雪壓枝頭,。“忽”字顯出邊塞氣象變幻的神奇,傳出詩人賞雪時驚喜的心聲。以春花喻冬雪,貼切動人。雪壓枝頭,猶如雪白的梨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壓枝欲低。一片銀白的世界在作者的眼里,幻化成一片明麗的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稱“妙手回春”,正是詠雪的千古名句。
②“風掣紅旗凍不翻“寫出了邊塞怎樣的情景?”
明確: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看到一個奇異的景象:盡管風刮得挺猛,轅門上的紅旗卻一動不動——它已被冰雪凍結了。這一生動反常的細節再一次傳神的寫出了天氣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鮮紅的一點,那冷色基調的畫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可見一切都顯示這里是冰天雪地的邊塞。
③“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明確:這兩句運用了夸張與對偶修辭手法,氣勢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境。如此惡劣的天氣長途不跋涉必將是無比艱辛的。“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④“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明確: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與朋友之間的難舍難分的依依別情,為友人歸程艱難而擔憂的關切之情,有友人歸京通往家鄉的馬蹄印跡而引起的思鄉之情。
小結:詩歌以恢弘的氣勢、寓情于景的手法,既描寫了唐代邊塞特有的奇異風光,又抒發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六、朗讀指導,背誦課文(10′)
1、齊讀課文。我們該怎樣讀出作者所表達的這種感情呢?好,請大家先醞釀一下感情,然后一起來讀。
2、學生評價。(邊評邊讀)
3、分組朗讀。剛才我們讀了,又議了,知道該如何帶感情地讀,現在我們一起來朗誦課文,請男同學讀寫景部分,女同學讀送別部分。
4、背誦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達到了熟讀成誦嗎?好,請一位同學帶著感情背誦課文。(齊背課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8
一、導入新課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唐詩、宋詞、元曲聞名世界,是我國燦爛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人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這節課我們學習唐朝古體詩兩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雁門太守行》,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二、整體感知
教師先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反復誦讀后,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此詩描繪了唐代邊地特有的風光、奇寒,抒發了詩人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雁門太守行》一開頭便點明戰爭的危急形勢:敵人兵臨城下大軍壓境,有如烏云重重壓下要把城墻摧垮。接著極力渲染戰場慘烈的氣氛:號角聲聲在秋風中回蕩,天寒霜重鼓聲不揚,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土地,在夜幕降臨時映出紫色的霞光。詩的末尾抒寫危城守將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
三、閱讀分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介紹詩歌的知識和特點。
(1)詩歌是與小說、散文、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發揮豐富的想像和聯想,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詩歌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和音樂性。
詩歌的種類:就體裁方面分為舊體詩(包括詞、曲)和新詩。舊體詩包括古體詩和唐代以后的近體詩(律詩、絕句)。新詩有要求嚴格些的格律詩,有格律要求不嚴的、寫起來比較自由的自由詩,還有介于散文和詩之間的散文詩。
(2)了解如何去欣賞詩歌的特點。
①通過分析把握詩歌的主題思想。
②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③通過研究把握詩歌描繪的人、景、物。
④通過賞析領會詩歌的深刻含義。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簡介。
歲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他與高適齊名,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他多年生活在西北邊疆,對邊塞自然風光軍旅生活有深切體會。其邊塞詩歌雄健豪邁,讀之令人興奮。《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他在軍府送武判官回京城時寫的,抒發了無限惆悵之情。
3.教師范讀本詩,學生反復誦讀,對照注釋,逐句釋義,感知詩中景象,體悟詩人感情。
4.分析。
(1)第一句話寫了什么內容?(討論后回答)起筆寫西北邊地氣候的奇特:風猛雪早。
大雪飄灑,天地一色。
(2)看著架滿樹枝的雪絮,詩人想到了什么?有怎樣的作用?
答:詩人張開了想像的翅膀:“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花比雪,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不只寫出了雪來得突然,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寫出春意,情調樂觀而昂揚。這句話是詠雪的千古名句。“春風”使梨花盛開來喻“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驚奇與好奇。緊接下來,又渲染出了極富浪漫色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情境。
(3)文中哪些句子表現四周驟生奇寒?(討論后回答)
答:“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勾勒了怎樣的雪景,起了怎樣的作用?
這兩句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氣勢磅礴地勾畫出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境。如此惡劣的天氣長途跋涉必將是無比艱辛的。“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5)如果說以上主要是詠雪而漸寄離情,那么以下則以白雪為背景正面寫送別之情。
文中寫軍帳中錢別歸客的場面的句子是什么?
答:“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6)文中再次寫天氣奇寒的句子是哪些?作用怎樣?
答: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盡管風勢猛烈,轅門上的紅旗已被冰雪凍結得一動不動了。這一生動的細節再次傳神地寫出了天氣奇寒。那以白雪為底色上的`一點鮮紅,為那冷色基調的畫面增添了一絲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為潔白、寒冷;那雪花紛飛的空中不動的紅旗,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富有詩意。
(7)“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幾句話答:點明了送別的什么?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研討后回答)
答:點明了送別地點,再以“滿”寫雪大。大雪封山,路途艱難,令送行者惦念不已。峰回路轉,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詩人還在深情地目送。佇立良久,表現了望歸客別去的悵然心清。
(8)既然是送別,為什么要詠雪?二者有怎樣的聯系?(再次誦讀,加以體會)
答:全詩以雪景襯托別情,情景交融,詩人描繪邊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慘淡、苦寒難耐的景象,更能襯托出詩人送朋友的無限悵然之情。
5.對重點內容進行訓練。(略)
雁門太守行
1.作者簡介及時代背景。
李賀(790 -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陽縣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年少時在詩歌創作上就已有成就。李賀21歲時,因父親的名字“晉肅”在當時犯諱,所以不準他應考進士。他只做過三年的奉禮郎小官,辭官后心情一直抑郁不平。26歲就去世了。李賀的詩歌,除訴說懷才不遇的悲憤以外,也有一些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統治者殘暴荒淫的篇章。在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叛亂此起彼伏,并且發生過多次戰爭。李賀的這首《雁門太守行》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寫的。當時年僅17歲。
2.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全詩。
3.結合課下小注疏通文句,然后讓學生譯字面意思。
戰局像烏云重壓要把城墻摧垮,跳動著的鎧甲像魚鱗閃耀在陽光下。號角震天涼秋更肅殺,鮮血凝泥沙暮色中映出紫霞。半卷著紅旗易水河邊又起廝殺,濃霜凝住戰鼓聲悶也乏。君王招納賢才的深思要報答,高舉寶劍奮戰疆場獻年華。
4.分析全詩內容。
(1)同學們討論思考:詩中哪句話構思新奇,寫出戰爭的危急形勢?
答:“黑云壓城城欲摧”,點明了戰爭的危急形勢。敵人兵臨城下,大軍壓境,有如烏云重重壓下要把城墻摧垮。這樣構思較新穎,用“黑云壓城”極力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急形勢,用“城欲摧”極言大軍壓境的緊張氣氛。
(2)詩中哪句話寫出了戰場的慘烈?
答:“角聲滿無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詩中寫危城守將誓死報效朝廷的決心的詩句是什么?
答:“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同時也反映了剛屆青年的作者已經立志報效國家。
(4)詩中的名句是什么?
答:“黑云壓城城欲摧”,組織學生再次誦讀本詩,要讀出一定的語氣,深入體會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擴展
總結:這兩首詩同屬于邊塞詩歌,但所描寫的意境不同,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也不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充滿奇情妙思,作者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捕捉邊塞奇觀——雪,為送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環境。詩中有細節勾勒,也有浪漫奇妙的想像,再現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9
一、導入
有人說,朋友是冬日里溫暖的火爐;是疲憊時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給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們心靈的天空更高遠;有了朋友,我們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堅定;有了朋友,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刻顯得更刻骨銘心。不是嗎?我們與朋友分別的那一瞬至今仍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來和身在西北邊塞的岑參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溫那難忘的一幕。
二、初讀感知
1、正字音:
折 散 裘 衾 角 著 羌 掣
2、明內容:
課題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說說送別的環境。
明確:在西北邊塞瑰奇壯麗的冰雪沙海背景下,岑參送朋友武判官回到京城長安去。這是戍邊將士之別。
三、品析學讀
1、自由讀,將寫景與送別的過渡句用______標示出來。
明確:在愁云慘淡萬里凝處標示。
2、請同學們任選角度,將前面詠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別聯系起來。比如說: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熱的。
雪是潔白的,朋友情是純真的;雪景美麗得令人溫暖,朋友情真摯動人;雪中生活是寒冷的,朋友的歸途令人擔憂;雪中生活是艱苦的,它令人思念家鄉和親人,盼望歸去;紛紛大雪,是不是上天為朋友歸京而獻上的賀禮?奇麗的邊塞雪景,是不是為離情別意抹上了軍人的'豪邁?
3、想像詩句所呈現的畫面,自己試讀。
4、教師指名讀,邊點評邊示范。
第1、2句陡促,重讀卷、八月、即,突出風狂雪早;3、4句輕柔舒緩,重讀春風、千樹萬樹,表現春暖花開的美景所帶給人的春天般的溫暖;然后低沉滯澀,寒氣仿佛侵入骨髓。中軍置酒飲歸客及以下三句應讀得熱烈急促,一氣呵成,營造出一種喜慶的氣氛;輪臺四句漸漸舒緩,漸漸低下去,使聲音恰如那漸行漸遠的馬蹄印,營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裊裊的意境。這一刻,畫面定格,時間停止,情感激蕩。
5、聽讀,揣摩:在送別的酒宴上,在揮手的那一刻,我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明確:對朋友歸京,我感到高興。因為對戍邊將士來說,能和家人團聚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胡琴琵琶與羌笛,在急管繁弦中,在杯來盞去中,仿佛可以聽見詩人由衷地祝賀:來,為你歸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輪臺距離長安路途遙遠,這一分手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盡管是軍中大丈夫,依依別情仍然襲上心頭;千里冰封,沙海縱橫,朋友這一路可會順利?今日我送君,何時人送我?雪上空留馬行處,那一行馬蹄印啊,將我的牽掛和惆悵一直延伸到長安。
6、學生練習讀。
7、全班表演讀:全班讀前四句,女生齊讀后四句。
四、對比閱讀,遷移養成
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常常一別經年。因此,送別就成了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題材。同學們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積累的送別詩。下面我們選擇大家熟悉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王維的《渭城曲》作為比較閱讀的材料。
1、同學們選取自己喜歡的一首,自選角度,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比較一下。
比較角度提示:
送別人物:《白》詩岑參送武判官;《杜》詩王勃送杜少府;《黃》詩李白送孟浩然;《渭》詩王維送元二。
送別地點:《白》詩新疆輪臺;《杜》詩京城長安;《黃》詩湖北武漢;《渭》詩京城長安。
目的地:《白》詩京城長安;《杜》詩蜀州;《黃》詩江蘇揚州;《渭》詩新疆安西。
送別環境:《白》詩冰天雪地;《杜》詩煙霧迷蒙;《黃》詩繁花似錦;《渭》詩初春雨凄清。
送別心情:《白》詩百感交集戰友別;《杜》詩灑脫少年剛陽別;《黃》詩詩意風流別;《渭》詩深情體貼真情別。
朗讀基調:《白》詩慷慨宛轉;《杜》詩高亢爽朗;《黃》詩輕快瀟灑;《渭》詩舒緩誠摯。
詩歌風格:《白》詩豪放雄奇;《杜》詩開闊俊朗;《黃》詩瀟灑飄逸;《渭》詩清新明快。
重要特點:《白》詩詠雪顯氣概;《杜》詩直抒胸懷;《黃》詩綺麗意境,詩意細節;《渭》詩截取典型情節。
教師小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寫給杜少府的,意境開闊,剛健爽朗,文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兒女情長的悲傷之態,所以應讀得高亢,讀得鏗鏘有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仿佛是一支抒情暢想曲,讀來應是輕快瀟灑,仿佛一顆詩心隨著江水蕩漾;《渭城曲》凄清的氛圍可以用舒緩的節奏來表現,那對朋友深情體貼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一種誠摯關切的久久凝視,也是深情的勸酒辭。而我們今天學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是邊關將士英雄氣概和兒女心腸交織在一起的高歌,它悲而不哀,因此應讀得慷慨而婉轉。
2、四人小組表演讀,四首送別詩一人讀一首。
3、小組推選代表,全班競讀。
五、結語
南朝的文學家江淹在《別賦》里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別豈只是黯然銷魂?用心去比較,你會發現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學生對課文的品評與朗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朗讀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并隨時調整教學重點;同時學生又在教師和優秀同學的朗讀中,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學習了朗讀的方法,互動的課堂充滿了吸引力。而比讀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發展了學生的能力。總之,對于課文內容而言,比讀是一種鞏固;對于學生素質而言,比讀是鑒賞能力和朗讀技能的雙重提升;對于課堂容量而言,比讀是一種擴張;對思維而言,比讀是一種碰撞;對學法而言,比讀是一種方法指導;對學生個體而言,比讀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對教師而言,比讀是一種教學底蘊的鍛煉。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詩“好奇”的特點。
2、學習詩歌鑒賞的常用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詩抓“好奇”的特點。
難點:學習從思想和藝術角度對詩歌進行鑒賞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翻譯(預習完成)
二、導入
這兩天新聞中關于今年初雪的報道不絕于耳,雪對于我們江南人來說是稀罕物,但是雪在中國古詩中卻是常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首詠雪詩。
三、新授
從題目來看,我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從內容來看,是詠雪詩、送別詩;從詩歌體裁來看是歌行體詩(展示歌行體ppt)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自古以來,對于岑參的詩推崇有加,(展示杜甫、沈德潛、翁方綱ppt)這里的“奇”,是指獨特,不拘一格,獨樹一幟的意思。他用好奇的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他用好奇的心靈來感悟這個世界,用獨特的筆墨匠心寫詩。那么這首詩作為他傳唱最廣的一首詩,他到底在“好奇”這條路上走了多遠呢?——板書“奇”
(一)體會景物之“奇”
1、從詩中你能感受到邊塞哪些景物的奇特之處?請大家打開書再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把文中有關奇情奇景的描寫找出來,請用:邊塞的,“奇”在的句式加以概括。——板書“景物”
雪下得奇早,(大、猛等);風的大;天氣的奇寒
(二)體會詞采之“奇”
上次我們學《詩人談詩》,我們知道了詩歌鑒賞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鑒賞?
可以從意象、語言、感情、藝術手法、意境等角度進行鑒賞。
岑詩的好奇,不僅僅在于喜好表現邊塞景物之“奇”,更是源于他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善于用新奇的詞采來表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邊塞詩在藝術表現方面顯出奇情異采的藝術魅力。
現在我們就分小組合作選擇其中語言角度鑒賞這首詩,看看作者在“詞采”方面怎樣體現他“好奇”的特點的?(每組成員最少兩人)——板書“詞采”
用詞方面
例1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飛”三個字有何表達作用?
〖明確〗第一、二句寫塞外風狂雪早,一個“卷”字,寫出了北風奔馳怒吼的氣勢和威力;“折”是“卷”的結果,風能折草,可見風力之大;農歷八月的南方正值金秋,而西北邊塞已是風雪隆冬,“即”字透出了作者的驚奇之情;“飛”字照應“卷”字,勾畫出漫天風雪的景象。由風而雪,風中見寒,因寒飛雪,開篇就讓人感到一股奇寒撲面而來。在他的另一首詩《走馬川行》里也寫過一句“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從中也可以看出邊塞上的風力之強。
例2“凝”怎么理解?凝結,凝重,可見云很厚重。以上詩句不著一個雪字,卻處處能見到雪的身影,感受到雪的威力。
例3五、六句中“散”、“濕”有何表達作用?這兩句寫了怎樣的一種氣候?
〖明確〗“散……”承上啟下,從帳外寫到帳內。寫雪景主要從視覺角度下筆,寫奇寒則著墨于感覺。“散”字寫出片片雪花輕輕飄落到珠簾帳幕上的景致;“濕”字描摹出雪花在羅幕慢慢融化的情景。“狐裘”、“錦衾”本是高級御寒品,卻不暖、嫌薄,帳中尚且如此,帳外更不必說,這兩句寫出了一種奇寒的氣候。
寫法方面
重點賞析名句“忽……開”:
A.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么?喻體是什么?為什么會感到這比喻新穎貼切?
〖明確〗比喻的本體雪,喻體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貼切,不僅寫出了雪的皎潔,富有動態感和立體感,同時也使人仿佛聞到陣陣花香。作者將肅殺寒冷的冬雪當作春光來欣賞,想象奇特,給人一種欣喜和暖意。
B.為什么說“忽如”二字寫得甚妙?
〖明確〗一個“忽”字,顯示出塞外氣候的變換奇特,也表現了作者看到奇麗雪景的驚喜之情。
“風掣……翻”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運用了擬人、夸張的修辭手法,這一細節描寫,極為新穎傳神地描摹出塞外嚴寒的奇異風光。從色彩上看,茫茫白雪之中,鮮艷奪目的紅旗顯得格外突出,并給冷色的基調抹上了一星暖色,反襯嚴寒;從動態上看,狂風飛雪,紅旗在僵硬地低垂著不能飄動,給人一種沉重、肅穆的感覺,符合此時送別的氣氛。而那白雪為背景上的鮮紅一點,那冷色基調的.畫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那雪花亂飛的空中不動的物象,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筆。
〖明確〗“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二句以夸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境。如此酷寒惡劣的天氣,長途跋涉將是艱辛的呢。“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一身能擘兩雕弧”的邊將,居然拉不開角弓;平素是“將軍金甲夜不脫”,而此時是“都護鐵衣冷難著”。二句兼都護(鎮邊都護府的長官)將軍言之,互文見義。寫出西北邊塞的苦寒。
作者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捕捉邊塞奇觀,筆力矯健,有大筆揮酒(如“瀚海”二句),有細節勾勒(如“風掣紅旗凍不翻”),有真實生動的摹寫,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現了邊地瑰麗的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邊地生活氣息。
板書:
詞語
比喻、擬人、夸張
想象、襯托、動靜結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示范課教案】相關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教案03-25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04-19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04-1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05-0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參考教案04-1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及賞析11-2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及總結01-04
人教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03-2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及反思03-26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