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簡單素材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不少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你還在找尋好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手抄報簡單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素材
清明、寒食節的來歷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在周代已經流行了,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寒食節就是。古詩云:“未到清明先禁火”,清明以前禁火的習俗,始于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據傳說,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其實,寒食節的風俗至少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周禮》一書中已有暮春禁火的記錄。
寒食節介子推的傳說故事,端午節屈原投江的傳說是一樣的,表現了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心態。
家鄉的清明節
在我的記憶里,清明節是很鄭重而又充滿溫馨的節日。
當柳樹穿上了淡綠色的`裙子;當桃花、杏花向我們綻開張張笑臉;當春日的天空清澈明朗,空氣清潔明凈時,清明節已經到來。
爸媽早在一個星期前就被爺爺、奶奶通知哪天去“做”清明,而爺爺奶奶也早已準備好探望先輩們的“禮物”,一大堆俗稱“大裱紙”的紙,一籃子的“金元寶”(這當然不是真的金元寶,而是用一種金黃色的紙疊成的),還有很多和真錢很相似的“冥幣”,更有意思的是那種用紙剪出來的五顏六色像拉花一樣的“幡子”,我覺得這一切都是那么新鮮、有趣。
每次“做”清明,我們總是一行很多人,七大姑、八大姨地浩浩蕩蕩從家里出發到鄉下。到了墓前,大人們總是有一會兒的嚴肅和傷心,外婆到了太外婆的墓前,還會掉幾滴眼淚。大人們墳前擺上豐盛的飯菜,倒上酒,然后燒掉“冥幣”和“金元寶”,說是讓老祖宗在另一個世界有足夠的錢花,我真不明白,他們究竟怎樣“花”這些“錢”呢?
接著,我們長幼有序地輪流在墓前跪拜磕頭,其實,我大多數不知道跪拜的是何人。大人們聊起往事,還有的互相揭發小時候的故事,常聽得我哈哈大笑。
我們一路走,一路祭拜自家的先輩,有時看見誰家的墳前荊棘叢生,墳頭也沒有“幡”,大人們會讓我們這幾個孩子拿上一個去插,因為據說,沒有人來祭拜,墳里的人在陰間會受別人嘲笑,會被欺負。
山林里很安靜,會聽見各種鳥叫聲,還有風吹松樹“沙沙”的聲音,路邊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我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好不高興!
接下來,我會跟隨大人們去拜望活著的長輩了。我們帶著禮物一家家地串門,那些長輩早已得知,都出來迎接,一時間,歡聲笑語,熱鬧得很。有一個太奶奶已經九十多歲了,牙齒都掉光了,還拄著拐杖自己走路,身體挺硬朗。
馬路上,也是車來車往,我認得出那些車牌,有的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清明節,長輩們掃墓,祭拜祖先,我們小孩去踏青、春游,但這更是一個和親人團聚的快樂時光。
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下雨。”是的,昨天下著小雨,我們無話可說,只好踩著泥濘的山地一步步艱難地攀登。
終于,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和小爺爺的墓前。我們所有人都敬畏地站在他們的墳墓前。爸爸遞給我一根燒著的香。香火不時冒出。香味太濃了,當我聞到這樣的香味時,我立刻表現出一種壓抑和悲傷的感覺。看起來像。我們大家手捧香,在“九泉”下向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鞠躬九十度,以示對他們的崇高敬意。
我轉身拿起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爺爺奶奶爺爺的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花籃上的花和花籃上還系著幾條白絲帶。在幾片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的肅穆肅穆。
拜完拜后,我們開始在“九泉”下為爺爺、奶奶、爺爺燒黑道中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打麻將很厲害,就給他們多燒了一些,一億對,還有兩億一百萬大鈔,他們說:“大家都有,別搶。”我聽說很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都花不完,所以還是要搶。什么?
爺爺、奶奶、小爺爺,你們這么早“走”了,我沒有好好孝敬你們老人家,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里,只有孤獨和寂寞會陪伴你,不……不……不……那里有“無情”的春夏秋冬和茂密的森林。如果你還在,我會向你致敬。
臨走時,我們再次向他們鞠躬,才勉強離開。
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的雨水灑落人間,大地一片寧靜,春風吹過樹梢,小雨點“滴溜溜”地在嫩葉上滾動,山村中不時響起一陣鞭炮聲,太陽總是不肯出來。路上細雨不斷,我們與霧相伴,走在前去清明的路上,留下一個個腳印,松樹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音。
我和奶奶走在潮濕的路上,其他大人們提著紙錢,水果等物品走在前方。我看出平時滿臉笑容的奶奶今天卻愁容滿面。我沒多在意,因為媽媽說帶我去看“爺爺”,我知道爺爺去世多年,但在我腦中依然記得爺爺的樣子。我想奶奶可能是有點傷心。過了不久,就到了爺爺墓前,媽媽嚴肅地讓我磕頭,我照做了,大人們也依次磕了頭。爸爸放了一串鞭炮,接著把帶來的紙錢等物放入火中焚燒。映著火光,我一抬頭便看見奶奶那溫柔的雙眼蓄滿了淚水。我不知該說什么,便跟在大人們身后先走了。只有奶奶遲遲不肯離去。
到了家,媽媽做了一大桌可口的飯菜,大家都很開心,仿佛什么也沒發生。奶奶回來了,我去看奶奶,奶奶摸著我的頭笑了笑,便回房休息了,我也跟著奶奶進去。奶奶躺在床上,跟我講了很多關于爺爺的事。我明白了,奶奶為何看起來那么憂傷——盡管爺爺去世多年,奶奶仍是思念著爺爺的。
清明的微雨過去了,新的陽光灑向大地,微雨也許會帶走悲傷和痛苦,但是帶不走人們的思念,時間不等人,要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日子,失去時,再后悔就來不及了。
清明節句子
1、清明,在錯過好時節之前,及時去山野間,尋春,繁茂草木好藏身。
2、清明到來心歡暢,走出戶外享春光。
3、用通達的心對待生命,對待生活;用快樂的心感染生命,感染生活;用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生活。清明節,關愛生命,開心生活,祝大家節日快樂!
4、又是一年的清明雨上,清明的天是陰的清明的雨是澀的!
5、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遺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6、雨幕渺渺,鮮花訴說著哀悼。
7、清明雨是我的淚水,清明的風箏是我的思念;就讓風箏飛向天堂,它會帶著我的思念溫暖你的靈魂;就讓雨水回歸故土,它會帶著我的祝福滋潤你的心田!
8、清塵除雜,明空麗水萬物皆潔齊不負好春光
9、生命,其實很脆弱,如陶瓷般易碎。逝去的終究已成過去,不必沉寂在過去。是懷念,還是沉默?無需感慨生命之無常,無常才是真。好好活著,才是最好。
10、花開花落滿天飄,寄托哀思墳邊繞。戀戀不舍緩離去,敬叩亡靈紙錢燒。青煙直上九重宵,兒孫后代敬孝道。思親語言訴不完,只愿天堂過的好!
11、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在一起說說笑笑,那個時候說等你好了,我們就一起卻喝蓋碗茶,可是后來你并沒有遵守約定。
12、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長眠。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素材】相關文章:
簡單清明節手抄報素材10-07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素材03-30
清明節掃墓手抄報簡單素材10-05
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好畫素材10-11
清明節的手抄報素材07-02
清明節手抄報的素材09-29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03-25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10-05
清明節手抄報素材07-04
清明節手抄報的素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