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預防手抄報素材
傳染病病人有傳染性的時期稱為傳染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傳染病預防手抄報,歡迎大家的閱讀。
春季常見的傳染病
春季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腮腺炎、風疹和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和我們的呼吸道有關,主要是通過空氣和接觸呼吸道的分泌物等途徑來傳播。
傳染病種類
1、呼吸道傳染病
指病源體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引起的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這些病大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病人和帶菌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病源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
2、消化道傳染病
也就是指病原體經過侵入我們的消化道粘膜而引起的一類傳染病,主要包括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傷寒和脊髓灰質炎等。病人和帶菌的動物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傳染源了,主要通過飲水和食物來傳播。
3、血液傳染病
是指以節肢動物(如蚊、虱、蚤、蜱等)為媒介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蟲媒傳染病,包括瘧疾、流行性乙性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和出血熱等。病人和帶菌的動物是主要傳染源。病源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過吸血的節肢動物傳播。
4、體表傳染病
指由于和患病的人或者是動物直接。間接性的接觸,導致病原體經過我們的皮膚進入人體后所引起的一類傳染病,因而又被叫做是接觸傳染病,主要包括狂犬病、破傷風、血吸蟲病和癬等,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
春季常見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
潛伏期1~3日,主要癥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干咳、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簡稱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
病菌進入腦脊液后,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癥狀。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或帶菌者,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潛伏期一般2~3天,最長的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發于小年齡段兒童。
3、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潛伏期8~12天,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三、三、三,即前驅期3天:出疹期3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等度發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口腔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
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體溫升高達40度左右,紅色斑丘疹從頭而始漸及軀干、上肢、下肢。
恢復期3天:出疹3~4天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
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患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
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關皰疹病毒引起。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小水皰,24小時后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后從中心干縮,迅速結痂。臨床上往往丘疹、水痘疹、結痂同時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軀干,繼頭面、四肢,而手足較少,且瘙癢感重。
接受正規治療后,如果沒有并發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多見。由于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臨床癥狀是發熱、耳下腮部、頜下漫腫疼痛,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傳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病毒經過飛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風疹
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春季是風疹的高發季節,開始一般僅有低熱及很輕的感冒癥狀,多在發病1到2天后出現皮疹,疹的癥狀及分布與麻疹相似。
出疹迅速由面部開始發展到全身只需1天時間,發熱及出疹,熱退疹也退,這些是風疹的特點。枕后、耳后、頸部淋巴結腫大,也是本病常見的體征。
風疹患者、帶有風疹病毒卻沒發病的人和先天性風疹患者是此病的傳染源。兒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發病前5天至7天和發病后3天至5天都有傳染性,起病當天和前一天傳染性最強,感染后基本上能得到永久保護。
空氣飛沫傳播是風疹的主要傳播途徑,日常的密切接觸也可傳染。風疹無需特殊治療,診斷明確后,在家觀察,做好皮膚、口腔的清理護理,給以易消化富有營養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靜休息。
7、猩紅熱
主要是由A組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表現為發熱、咽痛、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一般發熱24小時內出現皮疹,開始于耳后,頸部、上胸部,一日內蔓延至全身。
皮疹呈鮮紅色,針頭大小,有些象“雞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壓時,可使紅暈暫時消退,受壓處皮膚蒼白,經十余秒鐘后,皮膚又恢復呈猩紅色,面部充血潮紅,但無皮疹,口唇周圍及鼻尖則顯得蒼白,舌乳頭紅腫。
猩紅熱的傳染源為病人和帶菌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偶可經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少年多發。
該病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治療效果較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顯下降,但早診斷、正確治療是關鍵。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不可能傳播。
1、傳染源
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病源體在傳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繁殖。
并且能夠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蠅、虱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
2、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是指病源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病源體傳播的主要途徑有:空氣傳播、水傳播、飲食傳播、接觸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未出過麻疹的一些兒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以流行性感冒為例說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當流感患者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從鼻咽部噴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懸浮于空氣中。
周圍的人吸入了這種帶有病毒的空氣后,病毒進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可見,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傳播途徑是飛沫、空氣傳播,易感人群則可以包括大多數人。
1、一般措施:
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
⑴控制傳染源
不少傳染病在開始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癥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
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⑵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
⑶保護易感者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蒼蠅、蚊子、老鼠、臭蟲等傳播疾病或病的動物,對于控制傳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2、其他措施:
⑴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⑶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休閑。
⑷常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⑸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是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⑹合理安排好休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⑺不食、不加工不清潔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
⑻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⑼出現發熱或其他不適癥狀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
春天,給我們帶來了充足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同時也帶來了討厭的病毒。寶寶往往在這個季節特別容易得呼吸道傳染病。據北京市兒童醫院門診部統計,5歲以下兒童呼吸道感染率在春季高達85%。為什么春季好發呼吸道傳染病,又如何防治呢?
傳播途徑:
病原微生物——通過A寶寶的呼吸道侵入——隨著這個寶寶的呼吸道分泌物向外傳播——侵入另一易感B寶寶的呼吸道——B寶寶就得了呼吸道傳染病。
不要以為呼吸道傳染病就是指感冒、流感,常見的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還包括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風疹等;細菌性呼吸道傳染病有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各種表現:
流行性腮腺炎:
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并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征。
風疹:
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癥狀輕。
水痘:
全身癥狀輕微,皮膚黏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痂皮。
流腦:
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感:
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癥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輕。
肺結核:
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如何預防
居家預防
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經常開門窗通風或噴灑空氣清潔劑,常曬被褥,可以殺死環境中的病原菌。家里要常通風透氣,保持空氣清潔、濕潤,不要再讓污濁、干冷的空氣刺激寶寶的呼吸道。
拓展:
預防傳染病的知識
夏季是各類消化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要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及早做好夏季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這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夏秋季嬰幼兒常見傳染病,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手足口病的主要臨床特征:潛伏期一般為2~7天,急性起病,發熱,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臀四個部位,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癥狀。為自限性疾病,多數愈后良好,不留后遺癥。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馳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
二、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的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病毒攜帶者為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飛沫形式經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皰疹液、糞便中的病毒可經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再經口傳播。如水源被該病病毒污染,也可再經口感染。
三、手足口病的預防:
(1)及早治療和隔離病人,對疫點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擴散。
(2)托幼機構及小學等單位要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診斷并隔離治療。
(3)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曬。
(4)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5)搞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玩具和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6)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去,減少被感染機會。
(7)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腸道傳染病
一、腸道傳染病是一組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常見的夏季腸道傳染病主要有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霍亂、甲型肝炎等,往往可以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癥狀。
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從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中排出后,可以污染周圍環境,再通過水、食物、手、蒼蠅、蟑螂等媒介經口腔進入人的胃腸道,在人體內繁殖、產生毒素并引起發病,然后繼續排出病原體再傳染給其他健康人。被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污染的食物、水都可造成腸道傳染病的局部暴發或流行,直接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傳播,有些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經蒼蠅、蟑螂等媒介昆蟲傳播。
三、夏季腸道傳染病的預防:主要預防措施是“三管一滅”即管好水源、糞便、飲食,消滅蒼蠅、蟑螂等病媒昆蟲。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做好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講究衛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不吃生冷不潔的蔬菜瓜果和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物,剩菜剩飯煮沸消毒后食用,砧板刀具生熟分開使用,保持餐具的衛生,提倡分餐制。
四、身體出現不適及可疑癥狀要注意隔離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的腸道門診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診斷。
【傳染病預防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春季傳染病預防手抄報素材03-07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手抄報素材02-22
傳染病預防手抄報內容08-01
預防傳染病手抄報內容08-03
預防傳染病的手抄報資料08-11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手抄報02-21
冬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板報素材12-22
春季傳染病預防手抄報內容02-22
有關手抄報預防傳染病內容07-19
生物預防傳染病手抄報資料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