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節選的解讀
《邊城》是沈從文所作中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34年,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下面為大家帶來《邊城》節選的解讀,快來看看吧。
《邊城》節選的解讀 篇1
兩年日子過去了。[這個句子承第三節,跳躍式的又回到了眼前現實。
這兩年來兩個中秋節,恰好都無月亮可看,凡在這邊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統不能如期舉行,因此兩個中秋留給翠翠的印象,極其平淡無奇。兩個新年雖照例可以看到軍營里和各鄉來的獅子龍燈,在小教場迎春,鑼鼓喧闐①大熱鬧,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龍耍獅子的鎮筸②兵士,還各自赤裸著肩膊,往各處去歡迎炮仗煙火。(①喧闐:形容聲音大。闐,tián。②鎮筸:地名,曾是湖南鳳凰縣的治所。筸)城中軍營里,稅關局長公館,河街上一些大字號,莫不預先截老毛竹筒,或鏤空棕櫚樹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鋼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煙火做好。好勇取樂的軍士,光赤著個上身,玩著燈打著鼓來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樣子,從懸到長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燈的光赤赤肩背上,鑼鼓催動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緒都為這事情十分興奮。鞭炮放過一陣后,用長凳腳綁著的大筒煙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線,先是咝咝地流瀉白光,慢慢的這白光便吼嘯起來,作出如雷如虎驚人的聲音,白光向上空沖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時便灑散著滿天花雨。人人把頸脖縮著,又怕又歡喜。玩燈的兵士,卻在火花中繞著圈子,儼然毫不在意的樣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過這樣的熱鬧,留下一個熱鬧的印象,但這印象不知為什么原因,總不如那個端午所經過的事情甜而美。[小說第三節至第十節是描寫三個端午節,這段文字旁逸斜出,不寫端午,而寫年節,看似閑筆,卻是非有不可。第一、第三節提到“邊城所在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過年”,端午已經寫過,此處再補寫中秋、過年,前后照應,周密無際。同時也為后文第十四節寫儺送中秋月下唱歌預設伏筆。第二、前面寫翠翠和儺送端午在河邊相遇,此時把端午和二人之事暫時擱置,讓剛剛燃燒起來的愛情之火忽然熄滅下來,使文章有波瀾有起伏。第三,更重要的是,翠翠覺得這兩年的中秋平淡,過年雖然熱鬧卻“總不如那個端午所經過的事情甜而美”,翠翠在心里常常回味著和儺送初次相遇的情景,愛情之火從表面看是熄滅了,但翠翠的心里卻在熊熊燃燒。小說對中秋和年節的描寫,從側面寫出翠翠對儺送的懷念,為下文情節的發展做了鋪墊。
翠翠為了不能忘記那件事,上年一個端午又同祖父到城邊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時,忽然落了行雨,無人衣衫不被雨濕透。[通過這個句子又巧妙地從眼前轉入插敘上年經歷的第二個中秋節。為了避雨,祖孫二人同那只黃狗,走到順順吊腳樓上去,擠在一個角隅里。有人扛凳子從身邊過去,翠翠認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給祖父:
“爺爺,那個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時,真像個山上的嘍羅!”
祖父當時不作聲,等到那人回頭又走過面前時,就閃不知①一把抓住那個人,笑嘻嘻說:
“嗨嗨,你這個嘍羅!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還怕酒里有毒,把你這個真命天子毒死!”(①閃不知:突然。)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長大了!二老說你在河邊大魚會吃你,我們這里河中的魚,現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話不說,只是抿起嘴唇笑著。[醉翁之意不在酒,翠翠來看船為的只是看二老,提醒爺爺認嘍羅也為的只是認二老,這嘍羅果真提到了二老,翠翠“抿起嘴唇笑”,笑在嘴里甜在心頭!
這一次雖在這嘍羅長年口中聽到個“二老”名字,卻不曾見及這個人。從祖父和那長年談話里,翠翠聽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灘過端午的。但這次不見二老,卻認識了大老,且見著了那個一地出名的順順。[有心二老,二老偏不在;無意大老,大老偏在眼前。小說就這樣在巧與不巧之中節外生枝,把故事寫得搖曳多姿,曲折離奇。大老把河中的鴨子捉回家里后,因為守渡船的老家伙稱贊了那只肥鴨兩次,順順就要大老把鴨子給翠翠。且知道祖孫二人所過的日子,十分拮據①,節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許多尖角粽子。(①拮據:jiéjū,原指鳥銜草筑巢,手足勞累;后比喻經濟窘迫。)[順順這一回的大方慷慨,可不只是憐貧惜窮,扶危濟困了。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談話時,翠翠雖裝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卻把每一句話聽得清清楚楚。[翠翠眼睛裝作觀景,耳朵卻尖著聽順順講話,寫得太妙了!翠翠愛上了儺送,怎能不關心順順的態度?翠翠真的長大了。那人向祖父說,翠翠長得很美,問過翠翠年紀,又問有沒有了人家。[字面寫順順喜歡翠翠,明眼人一看便知,天保老大愛上翠翠了。祖父則很快樂地夸獎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許別人來關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這件事便閉口不談。[祖父“閉口不談”誤了多少好事!為翠翠愛情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回家時,祖父抱了那只白鴨子同別的東西,翠翠打火把引路。[請注意這只白鴨子,儺送二老捉的是白鴨子,天保大老送的也是白鴨子,第十節寫翠翠思索著:“三年六個月的歌——誰送那只白鴨子呢?”是二老送白鴨呢,還是大老送白鴨呢?可見,白鴨成了翠翠婚姻的象征。兩人沿城墻腳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說:“順順真是個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這一家人都好!”[祖父話里有話。翠翠說:“一家人都好,你認識他們一家人嗎?”[翠翠一聽便明白了,她心里頭責怪祖父偏偏把最重要的儺送二老漏掉了。祖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所在,因為今天太高興一點,便不加檢點笑著說:“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婦,請人來做媒,你答應不答應?”[祖父明白了順順的心意,但是不明白翠翠的心思,把自己的想法抖了出來。翠翠就說:“爺爺,你瘋了!再說我就生你的氣!”[翠翠知道祖父想什么,祖父卻不知道翠翠想什么。祖孫二人有了代溝,開始鬧矛盾了。
祖父話雖不再說了,心中卻很顯然地還轉著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頭。翠翠著了惱,把火炬向路兩旁亂晃著,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用這個辦法報復爺爺。祖孫倆心里頭都有了疙瘩。
“翠翠,莫鬧,我摔到河里去,鴨子會走脫的!”[爺爺不怕自個兒摔跤,卻怕鴨子走脫了。天保捉的鴨子在爺爺心目中很有了分量。
“誰也不希罕那只鴨子!”[因為這鴨子不是儺送捉來的,在翠翠心目中卻沒有了分量。可爺爺哪里知道,翠翠又怎么好意思開口說明白?爺爺和翠翠缺少交流,想不到一塊了。
祖父明白翠翠為什么事不高興,便唱起搖櫓人駛船下灘時催櫓的歌聲,聲音雖然啞沙沙的,字眼兒卻穩穩當當毫不含糊。[祖父明白了翠翠為什么事不高興,卻并不知道怎樣的事才能使翠翠高興,于是無意識地唱起了“搖櫓人駛船下灘時催櫓的歌聲”。翠翠一面聽著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發問:
“爺爺,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呢?”[爺爺的船怎么會下青浪灘呢,而是翠翠的心下了青浪灘,駛到了儺送身邊。儺送正遠在六百里外的青浪灘過端午節,爺爺的歌聲撩起了翠翠的情思。
祖父不說什么,還是唱著。兩人都記起順順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灘過節,但誰也不明白另外一個人的記憶所止處。祖孫二人便沉默地一直走還家中。[翠翠的心,爺爺仍然不知道。翠翠的“記憶”落在二老處,而爺爺的“記憶”落在大老處。爺爺給翠翠帶來了煩惱。到了渡口,那另外一個代理看船的,正把船泊在岸邊等候他們。幾人渡過溪到了家中,剝粽子吃。到后那人要進城去,翠翠趕即為那人點上火把,讓他有火把照路。人過了小溪上小山時,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著,翠翠說:
“爺爺,看嘍羅上山了啊!”[翠翠前面說:“爺爺,那個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時,真像個山上的嘍羅!”翠翠在這里又說:“爺爺,看嘍羅上山了啊!”翠翠望著那個向小山走去的火把,想起那個美好的夜晚,她忘情了!
祖父把手攀引著橫纜,注目溪面的薄霧,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種什么東西,輕輕地吁了一口氣。[祖父對翠翠的心思還是隔霧看花,仿佛明白,仿佛又不明白,朦朧中他“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種什么東西,輕輕地吁了一口氣”。“另外一種東西”指什么,祖父為什么因此嘆氣呢?小說在這里沒有明說,讓我們繼續讀下去吧,讀到第七節自然就明白。但我們從祖父憂郁的神態中,預感到莫非等待翠翠的婚姻竟是一場悲劇?祖父靜靜地拉船過對岸家邊時,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卻守在船邊,因為過節,明白一定有鄉下人來城里看龍船,還得乘黑趕回家去。[祖父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堅守崗位,克盡職守。
第五節補敘上一年端午節,翠翠想再遇上儺送二老,于是和外祖父進城看龍船競渡,不巧二老不在,下了青浪灘,卻遇上了大老天寶。天保父親順順喜歡翠翠,祖父也喜歡天保,拿天寶試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儺送身上,對祖父的問話著惱,祖父不理解翠翠的心愿,祖孫二人想不到一塊兒,鬧起了矛盾。
《邊城》節選的解讀 篇2
我輕輕嘆息了好些次。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地愛著!我看到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鸕鶿向下流劃去,看到石灘上拉船人的姿勢,我皆異常感動且異常愛他們。
依據社會和文學批評認同理論:從中小學語文課本,到各類文學作品,閱讀乃是認同建構的重要認知形式,語言是形成關于我們的自我觀念的重要通道。而事實上,諸如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往哪里去我們會成為誰的追問是貫穿于人類生命成長的整個歷程的。尤其是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普遍敏感于這類問題的思考,因此作為他們閱讀主陣地的語文教材選擇怎樣的篇目,語文課堂如何闡釋演繹文本就顯得意義重大了。
作為知識分子的語文教師肩上還擔負著另一重重任,需要我們用特別犀利和深刻的目光審視我們的教育,包括制度、教材和我們自己的教育行為等等。我們的學校教育也許是文化意識形態霸權實現維持社會階層不平等的動力和幫子。張開我們批判的觸覺,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篇目選擇、教參解讀以及我們久已習慣的教學方式,處處還有背離人文精神崇仰美和善、民主和自由的存在和表演。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認為《邊城》的入選教材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幸事。因為她精神健康,因為她文質兼美,因為她真誠、樸素、清新,更因為她流淌在文字中的無處不在的無邊無際的愛和哀痛。這也是我把沈從文先生寫給張昭和先生的那幾句話抄在開頭的原因。我以為那是打開《邊城》大門的鑰匙。彼時與我同齡的32歲的沈從文在故鄉的河流中發現了整個人類,在河流中映見了整個人生,一種嶄新的更莊嚴些與透入些的對現實和歷史的掌握和解釋在他心里涌動,他對人類,對生命,對宇宙的體驗在湘西的群山中那一脈靜謐的水邊達到了上下通融,與萬物契合的崇高境界。我想象作家寫作此文時內心時時難以平伏的哀痛,常常淚流滿面又會心微笑的樣子(我的閱讀就是這種樣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的感受和理解與學生交流,我想象他們被感動,想象愛的氣息在幾顆年輕的心靈之間憂傷地流動。
我陶醉在我所領悟到的《邊城》中那些直指人心的美麗情緒思想中。
首先,《邊城》是詮釋愛的,祖孫之愛、男女之愛、兄弟之愛、父子之愛、友朋之愛、鄉鄰之愛,鄉士之愛組合成的人倫社會之愛,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其次,《邊城》是要闡釋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還包括作品本身結構行文的詩性之美,無處不美。而這愛和美的背后無疑暗伏著一種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畫的人生、社會本身的缺憾,比如美麗的都不容易長存的凄涼的故事結局人類靈魂的相互孤立小說流溢的神秘宿命氣息等。二是這愛和美在從很久以前開始的現實中的消失,這就是所謂中國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種事情。因此其二,《邊城》是要表達缺憾的。其四,《邊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會理想的訴求我將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我的讀者應是有理性,這點理性便基于對中國現實社會變動有所關心,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各在那里很寂寞的從事于民族復興大業的人。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小說踐行著作者想要建造精致、結實、勻稱的供奉‘人性’的中國的希臘小廟的理想。
如此美麗,如此豐富邊城讓人心馳神往,想來教和學都該是極其美麗的事情。但是我顯然被沖昏了頭腦,忽略了學生可能存在的閱讀障礙,也忽視了對最佳課堂結構的追求,于是我最初的嘗試是失敗的。
依據大學時代《文本解讀》課堂得來的經驗,小說首先肯定得抓故事、環境、人物三個要素。于是我們從讀故事開始(我當然知道《邊城》的故事很弱,只是藉此引入),先是整部小說的情節,然后是課本節選十三、十四、十五章的情節,再把這個情節與其他小說如《孔乙己》《變色龍》《范進中舉》比較,凸現其簡單樸素、舒緩自由的特點。接著讓學生討論作者講述故事的方式也即敘述技巧層面的與眾不同之處一一不以情節的騰挪跌宕牽引人心,而是用美麗的景物描寫、風俗描繪,傳神的心理刻畫、對話描摹營造故事背景氛圍,烘托表現人物心理的成長起伏,讓小說形成一種美麗而憂傷的意境。由此過渡到景物描寫、風俗描繪的分析,然后是心理刻畫、對話描摹的鑒賞,自然進入人物形神、性情的理解,人物之間關系、情義的把握,最后去挖掘隱匿在故事環境人物背后的小說主題。一遍下來可謂面面俱到,但處處如蜻蜓點水,而學生與作品的隔膜導致我拖著他們往前走的'悲壯場面尤其讓我感到挫敗的沮喪。我明白我懂不代表學生懂,我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怎樣讓學生懂得。
我想關鍵就在于找到學生情感的共鳴點,并且營造讓學生迅速進入的場。學生情感的共鳴點在哪兒,我們不能想當然地替學生做主,得讓他們自己說,于是就有了課堂開始階段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表達你的閱讀感受的環節設計,學生的表達指向是豐富的準確的,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意蘊深刻的問題的提出就順理成章了一一請問這究竟是一篇小說還是散文?學生肯定會說是小說,因為教材就是這樣介紹的。但是我將堅持說《邊城》更像散文,因為她具備散文情意真、內容美、形式自由的三個特質。然后讓學生去尋找文本中的美點,探討美在何處,怎么美,為什么美。于是引領學生或者說被學生引領共同走入《邊城》的角角落落,在沈從文如詩的文字美麗的肌膚里,領略茶峒的秀麗風光,體會邊地淳樸的民風,理解翠翠美麗的形神,感受翠翠、祖父、保送等人間真摯、樸素的愛和閃耀在他們身上的美麗的人性光芒,為故事和文字的憂傷而憂傷,為這一曲古樸的愛和美的頌歌而神往,悄悄逼近《邊城》的這一次對人生、社會觀的全面逼近。
任何交流都需要特定的和諧的有張力的場。《邊城》的場在何處?城市少年看得見天空中被夕陽烘成的桃花色的薄云嗎?杜鵲的叫聲是怎樣一種叫聲?泥土草木和各種甲蟲類氣味是怎樣一種氣味?山上竹室在月光下如何變成一片黑色?那小小夜鶯夜半的吵鬧和閉著眼的安睡與繁密如落雨的蟲聲是怎樣美妙的復奏?……我曾試圖利用音像的資料來幫助我建造這個場,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掉了,史紹典老師課堂要原生態的叮囑更堅定了我遠離現代文明器具的主意。因為所有形象直觀具體的解釋都有可能是對豐富的簡化,對真實的歪曲,對深刻的疏離。于是我赤手空拳,試圖用最原始的說與寫,思考和交流來營造這個場。轉接是流暢的,過程是自由的,氣氛是民主的,不要預設,拒絕灌輸,在行走中尋找閃亮的星星,撿拾美麗的珠貝。當然還有開頭那中國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種事情、另外一種人生結尾蘊藏的熱情、隱伏的悲痛的點撥,幫助我營造著這個場。我們所依靠的只是我們那一顆顆敏感善良的心、聰慧正直的腦。
但是,我感到了力不從心,我還是覺察到了學生、聽課者、我與《邊城》的疏離。我和學生的疏離,我和所有在場者的疏離,我有了逃走的欲望,逃到邊城中去,逃到那個似于存在似乎不存在的地方去。我發現我的官能的不足,發現我的認知的淺薄,我渴望將自己的這些體驗匯入到《邊城》所在的那一條人類整體經驗的河流中去,雖然未知前方何處。
《邊城》節選的解讀 篇3
翠翠第二天在白塔下菜園地里,第二次被祖父詢問到自己主張時,仍然心兒忡忡的跳著,把頭低下不作理會,只顧用手去掐蔥。祖父笑著,心想:“還是等等看,再說下去這一坪蔥會全掐掉了。”同時似乎又覺得這其間有點古怪處,不好再說下去,便自己按捺到言語,用一個做作的笑話,把問題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了。
天氣漸漸的越來越熱了。近六月時,天氣熱了些,老船夫把一個滿是灰塵的黑陶缸子從屋角隅里搬出,自己還勻出閑工夫,拼了幾方木板作成一個圓蓋。又鋸木頭作成一個三腳架子,且削刮了個大竹筒,用葛藤系定,放在缸邊作為舀茶的家具。自從這茶缸移到屋門溪邊后,每早上翠翠就燒一大鍋開水,倒進那缸子里去。有時缸里加些茶葉,有時卻只放下一些用火燒焦的鍋巴,乘那東西還燃著時便拋進缸里去。老船夫且照例準備了些發痧肚痛治皰瘡瘍子的草根木皮,把這些藥擱在家中當眼處,一見過渡人神氣不對,就忙匆匆的把藥取來,善意的勒迫這過路人使用他的藥方,且告人這許多救急丹方的來源(這些丹方自然全是他從城中軍醫同巫師學來的)。他終日裸著兩只膀子,在方頭船上站定,頭上還常常是光光的,一頭短短白發,在日光下如銀子。翠翠依然是個快樂人,屋前屋后跑著唱著,不走動時就坐在門前高崖樹蔭下吹小竹管兒玩。爺爺仿佛把大老提婚的事早已忘掉,翠翠自然也早忘掉這件事情了。
可是那做媒的不久又來探口氣了,依然是同從前一樣,祖父把事情成否全推到翠翠身上去,打發了媒人上路。回頭又同翠翠談了一次,也依然不得結果。老船夫猜不透這事情在這什么方面有個疙瘩,解除不去,夜里躺在床上便常常陷入一種沉思里去,隱隱約約體會到一件事情——翠翠愛二老不愛大老,想到了這里時,他笑了,為了害怕而勉強笑了。其實他有點憂愁,因為他忽然覺得翠翠一切全象那個母親,而且隱隱約約便感覺到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運。一堆過去的事情蜂擁而來,不能再睡下去了,一個人便跑出門外,到那臨溪高崖上去,望天上的星辰,聽河邊紡織娘以及一切蟲類如雨的聲音,許久許久還不睡覺。
這件事翠翠是毫不注意的,這小女孩子日里盡管玩著,工作著,也同時為一些很神秘的東西馳騁她那顆小小的心,但一到夜里,卻甜甜的睡眠了。不過一切皆得在一份時間中變化。這一家安靜平凡的生活,也因了一堆接連而來的日子,在人事上把那安靜空氣完全打破了。船總順順家中一方面,則天保大老的事已被二老知道了,儺送二老同時也讓他哥哥知道了弟弟的心事。這一對難兄難弟原來同時愛上了那個撐渡船的外孫女。這事情在本地人說來并不希奇,邊地俗話說:“火是各處可燒的,水是各處可流的,日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有錢船總兒子,愛上一個弄渡船的窮人家女兒,不能成為希罕的新聞,有一點困難處,只是這兩兄弟到了誰應取得這個女人作媳婦時,是不是也還得照茶峒人規矩,來一次流血的掙扎?
兄弟兩人在這方面是不至于動刀的,但也不作興有“情人奉讓”如大都市懦怯男子愛與仇對面時作出的可笑行為。那哥哥同弟弟在河上游一個造船的地方,看他家中那一只新船,在新船旁把一切心事全告給了弟弟,且附帶說明,這點愛還是兩年前植下根基的。弟弟微笑著,把話聽下去。兩人從造船處沿了河岸又走到王鄉紳新碾坊去,那大哥就說:“二老,你倒好,作了團總女婿,有座碾坊;我呢,若把事情弄好了,我應當接那個老的手來劃渡船了。我歡喜這個事情,我還想把碧溪岨兩個山頭買過來,在界線上種大南竹,圍著這一條小溪作為我的砦子!”
那二老仍然的聽著,把手中拿的一把彎月形鐮刀隨意斫削路旁的草木,到了碾坊時,卻站住了向他哥哥說:
“大老,你信不信這女子心上早已有了個人?”
“我不信。”
“大老,你信不信這碾坊將來歸我?”
“我不信。”
兩人于是進了碾坊。
二老說:“你不必——大老,我再問你,假若我不想得這座碾坊,卻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這念頭也是兩年前的事,你信不信呢?”那大哥聽來真著了一驚,望了一下坐在碾盤橫軸上的儺送二老,知道二老不是開玩笑,于是站近了一點,伸手在二老肩上拍打了一下,且想把二老拉下來。他明白了這件事,他笑了。他說,“我相信的,你說的是真話!”二老把眼睛望著他的哥哥,很誠實的說:“大老,相信我,這是真事。我早就那么打算到了。家中不答應,那邊若答應了,我當真預備去弄渡船的!——你告我,你呢?”“爸爸已聽了我的話,為我要城里的楊馬兵做保山,向劃渡船說親去了!”大老說到這個求親手續時,好象知道二老要笑他,又解釋要保山去的用意,只是因為老的說車有車路,馬有馬路,我就走了車路。
“結果呢?”
“得不到什么結果。老的口上含李子,說不明白。”
“馬路呢?”
“馬路呢,那老的說若走馬路,得在碧溪岨對溪高崖上唱三年六個月的歌。把翠翠心唱軟,翠翠就歸我了。”
“這并不是個壞主張!”
“是呀,一個結巴人話說不出還唱得出。可是這件事輪不到我了。我不是竹雀,不會唱歌。鬼知道那老的存心是要把孫女兒嫁個會唱歌的水車,還是預備規規矩矩嫁個人!”
“那你怎么樣?”
“我想告那老的,要他說句實在話。只一句話。不成,我跟船下桃源去了;成呢,便是要我撐渡船,我也答應了他。”
“唱歌呢?”
“這是你的拿手好戲,你要去做竹雀你就去吧,我不會檢馬糞塞你嘴巴的。”
二老看到哥哥那種樣子,便知道為這件事哥哥感到的是一種如何煩惱了。他明白他哥哥的性情,代表了茶峒人粗鹵爽直一面,弄得好,掏出心子來給人也很慷慨作去,弄不好,親舅舅也必一是一二是二。大老何嘗不想在車路上失敗時走馬路;但他一聽到二老的坦白陳述后,他就知道馬路只二老有分,自己的事不能提了。因此他有點運氣惱,有點憤慨,自然是無從掩飾的。二老想出了個主意,就是兩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岨去唱歌,莫讓人知道是弟兄兩個,兩人輪流唱下去,誰得到回答,誰便繼續用那張唱歌勝利的嘴唇,服侍那劃渡船的外孫女。大老不善于唱歌,輪到大老時也仍然由二老代替。兩人運氣命運來決定自己的幸福,這么辦可說是極公平了。提議時,那大老還以為他自己不會唱,也不想請二老替他作竹雀。但二老那種詩人性格,卻使他很固持的要哥哥實行這個辦法。二老說必需這樣作,一切才公平一點。
大老把弟弟提議想想,作了一個苦笑。“×娘的,自己不是竹雀,還請老弟做竹雀!好,就是這樣子,我們各人輪流唱,我也不要你幫忙,一切我自己來吧。樹林子里的貓頭鷹,聲音不動聽,要老運氣時,也仍然是自己叫下去,不請人幫忙的!”兩人把事情說妥當后,算算日子,今天十四,明天十五,后天十六,接連而來的三個日子,正是有大月亮天氣。氣候既到了中夏,半夜里不冷不熱,穿了白家機布汗褂,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去,遵照當地的習慣,很誠實與坦白去為一個“初生之犢”的黃花女唱歌。露水降了,歌聲澀了,到應當回家了時,就趁殘月趕回家去。或過那些熟識的整夜工作不息的碾坊里去,躺到溫暖的谷倉里小睡,等候天明。一切安排皆極其自然,結果是什么,兩人雖不明白,但也看得極運氣自然。兩人便決定了從當夜運氣始,來作這種為當地習慣所認可的競爭。
《邊城》節選的解讀 篇4
滇南屏邊的冬季,天空灰朦朦的,籠罩著一片寂靜。地平線上,除了建筑物和路,所有的山還有山谷全都是黛青色的了。街道上匆匆地有幾個人影,很精壯。偶爾有車輛馳過,噪音很大,久久地還能聽到。
到了傍晚,濃霧頓時從四周涌出來,漸漸地什么也看不見了。天真的黑了,霧遮蓋了天空和大地。人家屋里幾團桔紅的燈光亮了起來,不刺眼,不閃爍,倒象畫中的點綴渲染。
你走在街上,在濃霧中偶爾會毫無防備的碰上一兩個人,相互看一眼,仍各自走各自的路。在這紅土地上生活了這么多年,屏邊的濃霧也就變得平常了。乍一想還真不明白這霧是從那兒來的呢?是山吐出來的嗎?自打掉出娘胎,就見到了霧,一定是與生俱來的了。
入夜以后人們都睡了,不知發生過什么,大約也不會發生什么的。只是每天早晨天空就綿綿地下起細雨,這細雨淋不濕衣服的,但總有人喜歡打著把花傘,很富詩意的。卻不知什么時候,又沒了細雨。這時天空亮亮的,以為太陽出來了,抬眼望望,并沒太陽,只是這般亮亮的一片天空。
在屏邊,所有看得見的山皆呈深淺不同的綠色,或黛青,或蒼翠,或嫩綠,叫你難以想象山的光禿。山都很美,路都崎嶇蜿蜒。
休閑時去山中玩,乘同伙在山坡草地上野炊,我獨自溜進山林。一會就見不到了陽光,聽不到了人聲。周圍全是無盡的樹和盤串于樹間的筋藤,沒有路,也許也無人來過,就往高處爬。手抓住樹干或藤條,腳下全都是松軟的腐爛的落葉,潮濕的空氣移動著,到處可聞樹梢上鳥的叫聲和飛動聲。
這好象都沒有什么奇怪的,唯驚嘆竟有如此厚軟的落葉,象山的被子,又是樹的養料。冬季樹枝上的綠葉仍很茂盛,卻不斷有枯黃的葉子飄落下來,絮絮嗦嗦周而復始。此景此情,我才真正悟到新陳代謝的力量,和自然界的永恒,生命無始無終。
待爬到一處平地,陽光從樹頂斜射下來,才知到了山頂。選一棵粗壯的樹,爬上樹頂朝前看,那邊還是山峰,比這兒高。我于是納悶起來,上山的時候,本是選好最高峰的。
連續的陰郁天氣,連續的霏霏淫雨。今晨,路已涼干,天空驀然開朗。
一會,就證實了人們的意料:天晴了。赤黃的太陽躍出山巒,幾日不見,若羞澀般顫微微的。陽光溫和清新,稍感刺眼。東方的山梁披掛著褐色的云彩,蒼蒼茫茫。遠處群山青黛,由遠移近漸漸地由黛變青,由青轉翠,由翠換綠。路旁的草及樹枝皆濕淋淋的,茂盛擁擠,在晨曦下爭相泛起金色的草綠,神韻豐潤。
鳥兒頓時歡愉起來,悅耳的歌唱,讓這綠色山群中所有的生靈都感到心曠神怡。高山峻嶺,巍峨雄峙,橫亙連綿,重巒疊蟑,展現出衰牢山系的氣魄和風格。而這些,都是時時可見的。
瞧這會所有的縱橫溝谷,都填滿了云愛云逮的白云。溝中的如河帶,谷里的似玉湖,露出座座山巔象海中礁島,晨靄是迷離的裙紗,輕盈飄撫歡欣的臉。見過黃山云海的人,就知道這也叫云海;不知道黃山云海的人,也明白這是云的最佳美麗。于是有人會去考證屏邊“白云鄉”的名稱來歷了,于是還會有人去考證苗族“踩花山”的意韻。他們踩的是如野花一樣美麗動情的山,而非普通的山。
太陽緩緩地升高,云層漸漸地散離,待不到正午,已是完完全全的好晴天。這時候,山全是翠綠,除了山的翠綠,世界就只有另一種顏色,即天的瓦藍。
【《邊城》節選的解讀】相關文章:
邊城節選讀后感12-08
詩經節選11-30
邊城的讀后12-13
詩經采薇的節選11-21
《望鄉的牧神》節選09-27
詩經采薇節選的11-21
讀完邊城的感受11-19
邊城的閱讀心得06-22
詩經名句節選11-15
木蘭詩節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