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采薇課堂檢測題
《采薇》一詩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思所想,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一、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犭嚴 狁之故( )( ) 不遑啟居( ) 我戍未定(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歸聘( )
2.下列四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望風披糜 憂心忡忡 即來之,則安之 世外桃園
B.糜糜之音 縱橫馳聘 彌天大謊 人才輩出
C.兵荒馬亂 戍馬倥傯 倉遑逃竄 箭拔弩張
D.尋物啟事 莫名其妙 滄桑巨變 山清水秀
3.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語氣助詞,無實義。
B.我戍未定,靡使歸聘:問候
C.行道遲遲:很晚
D.戎馬既駕,四牡業業:高大的樣子
4.下列各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
A.歲亦莫止/我戍未定 B.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C.彼爾維何/彼路斯何 D.象弭魚服/小人所腓
填空
1、《詩經》在先秦時不稱“經”,而是稱(“ ”)或“詩三百”,《詩經》本有305篇,舉其整數,故稱“詩三百”。( )初成為官學,被尊為經,始稱《詩經》,后世也有沿稱“詩三百”的。
2、《詩經》主要收集了( )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
3、《詩經》描述了周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風貌和情感世界,故可以說《詩經》奠定了我國詩歌( )傳統。
4、《詩經》“六義”是指( )與賦比興。
5、《采薇》是屬于《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中( )部分的。
二、選擇
1.《詩經》的作者是( )
A.貴族 B.平民 C. 各個階層人士 D. 士人
2、風雅頌是《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這主要是根據( )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
A.作者 B.地域 C.內容 D.音樂
3、《采薇》詩中沒有表現的思想感情傾向是( )
A.對周天子的憤怒 B.對戰爭的厭惡 C.對和平的向往 D.思鄉自傷之情
4、《詩經》收錄了大致是( )時期的作品。
A、夏代 B、先秦 C、周初至春秋中葉 D、東周
5、下列幾項與《采薇》中“薇”意義完全沒有關系的一項是( )
A.時間 B.氣節情志 C.飲食 D.音樂
三、簡答
1、以你所熟悉的《詩經》篇章說一說什么是賦比興。
2、《詩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3、試分析《采薇》這首詩以“采薇”起興的表達效果。
4、《采薇》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哪幾方面的思想感情?
5、《小雅·采薇》詩中怎樣處理國與家關系的?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6、以《采薇》為例說一說《詩經》的藝術特點。
四、論述
1、晉人謝玄視《采薇》末章為“詩三百”中最佳的詩章, 此章何以具有如此的藝術魅力?
2、清人王夫之以“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之語評《采薇》“楊柳依依”四句的藝術效果。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論述理由.
五采薇 試題 詩的最后一章在內容和寫法上與前面各章有何不同?它在全詩中起怎樣的作用?
答:
詩的前面各章寫的都是服役時的心理活動及感情,最后一章寫的是還鄉途中的所思所感它在整首詩里起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對服役生活的追溯,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濃度,三是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拓展閱讀:《采薇》賞析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全詩分三章,前三章疊出,以采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你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一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一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采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里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閑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
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后,戰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獫狁的侵戰如此強大猖狂,馬能不日日加強戒備?這兩章寫的是獫狁的匈悍而周家軍隊盛大的軍威,紀律嚴正,卒伍精強。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艱辛而緊張的,這些都是作者用寫實的筆法來寫的。第六章則筆鋒一轉,寫出征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饑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饑,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凄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后世文人反復吟唱、仿效。由于《詩經》素以渾厚、質樸著稱,這類如此凄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一個典范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于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里卻是思歸的情愫,這里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并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寫作上看,它和詩經的許多作品一樣用以薇起興的手法,加上章法、詞法上重沓疊奏,使內容和情趣都得以層層鋪出,漸漸深化,也增強了作品的音樂美和節奏感。全詩有記敘,有議論,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寫,搭配錯落有致,又十分妥貼,因此《采薇》一篇確是《詩經》中經典篇章之一。
【采薇課堂檢測題】相關文章:
《采薇》課堂教案08-15
《采薇》課堂說課稿11-12
《采薇》課堂講稿08-20
《采薇》課堂實錄08-09
《采薇》課堂實錄06-27
《采薇》課堂實錄06-27
采薇課堂實錄07-28
《采薇》課堂教學設計09-12
采薇課堂教學設計07-29
《采薇》課堂教學實錄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