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讀后感9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赤壁賦》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赤壁賦》讀后感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是的東坡不是一個春風得意,有著"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興致的人,他現在正經歷著人生的艱難時期,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卻還遭到小人誣陷,被貶黃州。其實我剛才是想說他不是那個怎樣怎樣得意的他,但一想他好像沒有特別得意的時候,也許是我知識的`不足,也許是我太過膚淺。反正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不在乎,以前不在乎,現在不在乎,將來也不會在乎。"縱使萬般尋路無,不墮野地隨人居"這是他的自勉之言。多么無奈呀!卻又多么清高呀!這就是他,一位出世的仙人。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那么,你現在在天宮嗎?
這樣失意的他,泛舟于赤壁之下。你以為他會看到波濤洶涌而遮住了月亮的光華嗎?如果你那樣想,你就錯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多么大氣的景象啊!只有這么大氣的人才寫得出來。他的確是個大氣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我對他最真實的評價。真的,我覺得我做不到他那樣。超出世外,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化作彩云飄去。只有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他孤獨嗎?也許不,有江上清風和山間明月與他作伴。但我覺得他孤獨,孤獨如幼童的靈魂。我該怎樣才能與這靈魂接近?逝者如斯,我希望你來世仍作這么曠達的人,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邊云卷云舒。
《赤壁賦》讀后感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大美世界,美哉景觀。美哉公瑾,少年英雄。
所謂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歲月更遠,赤壁佇立。且觀赤壁下海治長江水,自幾千里外的青海來此喧囂雀躍,再看江面船隨波起伏,從數千年前的浮木小舟,至如今的游覽船,船身船型皆在變,與赤壁的紐帶不曾斷。幾千年前,少年僧人看寺中流民日多而糧漸少,問住持“洪水何時可停歌?”住持回答“何節中不宜泛溢?”何節中不曾泛濫?何時沒有赤壁?
提及赤壁,便不得不說到它揚名立萬的代言人——周瑜。很時曹操換天子而立令諸候,割據一方破到州、下江陵,勢如破竹。而周郎春秋年盛,定八卦,卜東風,一句“操直送死耳,一招火燒赤壁”讓曹操潰不成軍。而今赤璧已不見當年的漫天火光,或許聳立的石壁某處還留有燒焦的印記,或許有一塊石頭還能回想起周郎是如何羽扇綸巾,談笑鴻儒。
非獨周瑜,蘇軾亦為喬壁的名氣添了一把火。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兩篇《赤壁賦》叫響了江山如畫,凝成了“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有人說蘇軾所游“赤壁”并非“三國赤壁”,現已無從考證,可他本為憑吊周瑜,傾慕三國而來,所觀之景、所寫之物又豈會不是赤壁?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提到的“士人文化”,恰如其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之曠世奇景般震撼,卻絕不會想象到沖天大光吞墨水面、蘇軾泛舟湖上時的刻骨銘心。江南景中描繪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就在赤壁江邊用木槌浣洗衣物的那個少婦,盈盈之水,盈盈佳人。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歷史已然沉淀成過往,赤壁之美除了波濤洶涌,風云變幻,更多的已是如今的一隅水,一扇壁,一塊巖,一顆造訪者蘇試的心。
《赤壁賦》讀后感3
赤壁者,昔孫劉計施祝融敗強曹之所也。其確然所在,古來眾說不一。東坡居士二游之文詞,光絕千古,然或曰是處也,非真赤壁。嗚呼!然則真也假也,又何妨焉?得享妙文佳句,即實所詠者乃庭中石山,又何憾乎?人有窮推苦測者,乃舍本逐末,惑矣。又有自命不凡者,以己之慧目鑒人之得失,嗤笑不已,殊不知有識之士反譏之矣,夫復何言?
少時吟誦東坡之前赤壁賦,如杭一葦于流水之上,隨波轉折,任意西東,進退無不宛轉如意,疑乃御風。文章佳妙,字字如珠如璣,如檀如麝,見之忘俗,讀之解憂,清音不絕,齒頰余香。沐江上之清風,玩山間之明月,樂趣無窮,吾心欣欣然,雖千載也,亦得共享造化之無盡藏也。
數載間復吟前賦,方其稍悟東坡真義所在。又讀后賦,始茫茫然,隱有栗栗之感。明月不改,山川依舊,然心之所見,渾不若前。前賦得一清字,后賦得一寒;前文妙在逸,后文佳于虛。清拔輕逸固難為,正是翩翩少年之態。然由實轉虛,自明月遠簫至山谷長嘯,寒意彌滿,木葉蕭蕭,窺桓宇之秘奧,悟天地之真宗。然莫可名狀,無以言傳,一鶴蹁躚,縞衣玄裳。君得之否?此東坡之仙筆,東坡之諧謔,亦東坡之真趣矣。
予今夏亦曾往赤壁一游,是時江流疾速,芳草青青,夕陽在山,暮靄滿天,絕壁千尋,靜立無語。正乃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爭不教人心生歲月無情,人生若夢之嘆?漫天愁緒,襲面而來,一時無端。風霜漸歷,年歲已長,再吟前賦,無復少時飛揚之感。少年心性,吾思之甚矣!嗚呼!江邊一望楚天長,征鴻飛杳杳,流水去茫茫。
《赤壁賦》讀后感4
蘇子前《赤壁賦》依在下看來,說明了兩點:一是對稀缺性資源,或競爭性資源,或有物權的資源,其一,不能去爭,因為或力有不逮,爭之枉然,或得罪于人,引禍上身;其二,不應去爭,或得不償失,或得而復失,或得之又如何?!二是公共資源,或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或尚未明確物權的資源,應該多而且不滅(或曰永恒),如山水與明月,你可以盡情地多看幾眼,多呼吸幾口,或者說只要你愿意,簡直可以岔著搞,這是不會有什么非異的,也不會招致怨恨的。不過值得說明的是,山水如今已成稀缺性、競爭性和有物權的`資源了,欣賞是要付費的,而且所費不低;但在宋時,大抵是free的,可以盡情享用。以此看來,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是什么宣傳的——全面提高啊。以上兩點,很有些于世無爭、與人方便,居高臨下、超然物外的意思,很高、很雅、很瀟灑!
蘇子之《赤壁賦》,無論是從文學藝術上,還是從哲學思想上,那都冇得說,前人的分析與夸贊已汗牛充棟了,我也沒必要狗尾續貂了,但現實生活里,是欣賞者眾,篤行者無(而不是少),即使是佛道,乃至作賦者本人,概莫能外。難道是作為最高級、最智慧動物的人,愚鈍而不開化嗎?非也。問題的關鍵恰恰是,除了最高級、最智慧限定語之外,人就一動物(這簡直俗不可耐,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是動物就要生存,而生存是要資源的,這些資源除了免費、開放性質的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要錢、甚至要命的稀缺性、競爭性資源啊!明月畢竟只可怡情,而不能飽肚矣。這決定了人往往是“被”型的,而非自我的。更何況,人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活得好一點!佛不是還要爭一柱香嗎?所以,即使象蘇子這樣美輪美奐之賦,大概也無法智人于既昏、救民于水火啊!
《赤壁賦》讀后感5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題記
耳邊響起那“舞幽壑之潛姣,泣孤舟之嫠婦”的洞簫聲,思緒不覺飛回至蘇子與客泛舟赤壁之時,仿佛自己便是與東坡居士同“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酒客,與蘇子一同憑虛御風,羽化登仙。
不得不驚羨于蘇子的豁達呀!須知此時此刻,乃是蘇子被貶黃州,郁郁不得志之時,卻依舊有雅興與好友一壺清酒,江水悠悠,飲酒樂甚,扣舷而歌。莊子那無所待而游于無窮的'逍遙游,也莫過于如此了吧?在黃州的準犯人生活的苦悶,在筆下一齊抒發,并隨即散于虛空里留下著千古佳作。
前赤壁賦先交代了何時,何人,何處,通過描寫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幽景,進而引出“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遐想。想必東坡將景之美用高聲放歌吐出后,現實的苦悶又爬上心頭,于是蘇子筆鋒一轉,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把主題引入客人“駕一葉之扁舟,舉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哀思。是啊!孟德這般亂世梟雄,今安在哉?生之須臾,如白駒過隙,大好的年華已經在放逐中流水般消逝,怎能不令人悲傷?可正如蘇子自己所言“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窮也”,普天之下,事物都各有其主宰,不是自己的,又何必強求?過去依然是過去,要知道“造物者之無盡藏”,還需你我共同享樂于其間,何必因中獎大浪淘沙隨水而沒苦惱呢?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是小蘇學士在虛空里裊著的歌音。正如歌中所唱,如果累了,那就停下,泛舟水上,和與你暢飲美酒的意中之人大醉一場,相靠在人生航路上的一葉小舟里,靜靜地睡著,不知不覺間,天,就亮了呢。
《赤壁賦》讀后感6
《核舟記》講,蘇軾此文中“赤壁”為赤鼻磯,因此得名“文赤壁”,而三國“赤壁”為“武赤壁”。所以說這篇文章中“客”理論是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上。“客”與“蘇子”未曾發現,而是誤認,但我們如今在意的是文章本身的價值,所以這一點可不必在意。
另一點。客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措辭頗有些古韻,不過我的關注點在“美人”。注釋說“指他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若聯系下文,感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何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以我淺薄的認識,可以理解為自己所追求的離自己尚遠,曹孟德那種梟雄都未能實現統一,更何況自己只是“山野村夫”呢?
后面蘇軾的話令人有些費解。按我的意思,下面該是“安貧樂道”,在自己的現狀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優雅的隱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類的雞湯。一看蘇軾的回答,這才發覺客人是在感嘆生命短暫。不過生命短暫又與曹孟德何關。細想大概是感嘆如此梟雄也留不住常勝,保不住命。蘇軾的回答卻是又讓我懵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天地在變化,人亦變。可天地也不變化,人卻還在變化啊?江水流,可大江仍在;月陰晴,月亮也還在。只是人在時時變化、變更罷了。蘇軾卻認為若從江月不變的角度看,人亦不變。他的觀點可是定格一瞬?不知。
最后卻是十分好的。聽之聲,看之景,取之不盡,共同享有,不亦樂乎?蘇子的境界,實在是吾輩不及的啊。
《赤壁賦》讀后感7
夜讀《前赤壁賦》,反復咀嚼,不能入睡,嘆服于蘇子的見解和境界。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大、久、美”的精神境界而不可得,無奈于生命的'短暫,哀嘆于人生的虛無,“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昔曹孟德橫槊賦詩,何其慷慨?一戰敗于孔明周郎,何其慘烈?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想到這里,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沮喪和凄涼,“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認為,萬物都有表象和實質,如水,“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又如月,“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表象雖千變萬化,而其背后作為本質的“道”卻是是永恒無盡的。“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人生壽命的長短、功名、富貴也都是相對的,因而短暫虛無,唯有道是絕對的,遵從道、順應道、享受道才能達到“大、久、美”;另外“天地之間,物各有主”,不可強求,亦不可貪得,即使強求而茍得,也不可能長久,“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有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故而人生只有淡薄名利,化解執著,順其自然,天人合一,才可享受生命“大、久、美”之至高境界。
道不孤,必有朋,明人楊慎在《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這樣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與蘇子這篇《前赤壁賦》所見略同,可謂異曲同工,遙相輝映,雖歷經千古,蘇子之道亦不寂寞矣!
《赤壁賦》讀后感8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盡事,多少騷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蘇軾的筆下,以簡極的筆墨躍然生輝,意境悠長,令我陶醉。“月出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月色水光,天宇合一。是實景還是幻象?蘇軾寫的是常景,但卻叫我也不禁“羽化登仙”了。
夜游赤壁,雖怡然但因苦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政治上遭受嚴重打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而東坡畢竟是個胸懷曠達之人,他放情山水,隨緣自適,不禁令人欽佩。文中此情此景,令人賞心悅目。正當主客陶然其中,扣弦而歌卻又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轉為惆悵。借景生情,情由景生,“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客”由曹操之口抒發感情:赤壁一帶,當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魚樵江渚之上!江水無窮,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若能“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驟得”。賦寫客之生悲,實為蘇子開導之關合。他針對“客人”之言有感而發,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天地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蘇子的人生哲理,雖有佛老思想的隨遇而安,惟我自然相適的消極因素,但他身處逆境而不消極頹廢,豁達開朗,超然物外,在當時是難能可貴了!此賦中對江山風景的熱情贊美,對歷史英雄的傾慕向往,對理想的追求,值得受到我們感染,不愧為名作!
合卷閉目,坐思己過。現代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困難與坎坷雖無窮盡,但是只要有開朗樂觀的心態,遼遠曠達的胸襟,何畏之所有?
《赤壁賦》讀后感9
暑假,一直教我們《論語》的宋老師又帶著我們學習了《赤壁賦》。我喜歡這篇文章,它講述的是蘇軾與朋友在赤壁游玩之事,全文十分流暢,讀起來特別舒服。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以前我們還學過他的《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曉景》和《贈劉景文》等詩。《上下五千年》中講到蘇軾多才多藝,一生留下來四千多首詩,他還是個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和很有成就的畫家。
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里,蘇軾在黃州(今湖北黃岡)約了幾個朋友乘著小船,來到長江邊上的赤壁。他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赤壁賦》。我覺得文中的景色描寫很好:“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短短幾句話,概括出了周圍的一切景象,使讀者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同時語句長短結合,朗朗上口。
文章結尾時,講到了世間萬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屬于自己所有的,即使一絲一毫也不能占為己有。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和耳朵聽到的聲音、眼睛看到的美景,這些都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取用它們是沒有禁止的,而且永遠享用不完。這些話給我的啟示是,“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未取”——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體會到“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才能倍感“造物者之無盡藏”之美好,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去學習無窮盡的知識 這樣才無悔自己的一生!
【《赤壁賦》讀后感】相關文章:
赤壁賦07-04
《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譯文及賞析07-26
赤壁賦答案07-17
《赤壁賦》經典賞析10-26
赤壁賦經典賞析09-27
《赤壁賦》的賞析06-10
赤壁賦經典解析05-21
《赤壁賦》原文08-26
赤壁賦繁體06-23
赤壁賦賞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