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弟子規入則孝篇有感
“百善孝為先”,“孝”指的是對于父母的態度。在《弟子規》中的位置是“入則孝”。也就是進家要孝順父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弟子規入則孝篇有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在老師的指導下略讀了一下《弟子規》,感觸頗深。
《弟子規》是僅次于《三字經》講述人生道理的三字真言。它是清代的一個秀才寫的。寫的靈感,應該是來自于《論語》。開篇“總敘”便是論語中的“學而篇”。“總敘”是全篇的中心,簡單介紹總結了一下《弟子規》講述的東西:“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言,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其它的我們不加敘述,單單來說一下“孝”。這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了。
“百善孝為先”,“孝”指的是對于父母的態度。在《弟子規》中的位置是“入則孝”。也就是進家要孝順父母。其中的內容有:“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意思指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現在的兒女,對于這一點幾乎是做不到的。特別是我們這段年齡,正處于叛逆期。叛逆期大多在十三到十八歲。因為心智還沒有發展成熟,需要大人操心,但是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常常會忤逆大人,常常以自己的想法為中心。這個行為我并不能說是錯誤的。“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彩虹。”有這樣的一句話。雖然別人指出來的路可能是最便捷的路,但是只有我們自己嘗試過,才能懂得自己最想要什么,自己做錯了什么,才會記憶深刻。另一個行為我就極度反感了——頂嘴。這時候我應該要提到“入則孝”的最后兩句——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意思是指: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并且和顏悅色,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對待父母,無論何時都應該溫聲細語。父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無父母,則無我。何來人生?說起來,頂嘴真的是非常幼稚的行為,父母并不是你的敵人不是么?
“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下午回家之后,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于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并且做得更好。事實上,無論是面對父母還是面對別人,就像是鏡子一樣,露出微笑,它也會微笑。在這里舉兩個例子吧。
一個是晉代的王祥。后母對他不好,經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不是,因此王祥失去了父親的疼愛。后來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從此,繼母象變了一個人,對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幾只黃雀讓繼母吃,繼母病也好了。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一個是上過新聞的曹棟霞。父親得了嚴重的尿毒癥,昂貴的醫藥費讓曹棟霞憔悴不已。每天都要照顧父親,按摩、擦身、喂飯。但是曹棟霞從來都沒有怨言。因為四年前為了曹棟霞上大學,父親欠了別人不少錢,工作又苦又累,曹棟霞覺得,父親病倒是自己的責任。她父親決定要放棄治療。她卻不同意。同時也在猶豫,已經沒有錢了。這時候紅十字會聽說了他們的事,召集募捐,成功捐贈了5000元現金。“有他們的關心,有大家的關心,我一定堅強的和爸爸看好病,一定會。”
或許你們覺得這些事離自己很遙遠,但是我認為,孝心是從小事做起的。有人細心觀察過嗎?父母親總是習慣性地把兒女喜歡吃的菜留下來,總是盡量幫助兒女做事,無論任何事。班主任曾經說過一個故事,關于兩個家長為了兒女某一件事吵起來,最后賠了幾千元草草了結,兩個家長最后站在一起,頗有感慨地握手。這是不是對于兒女感情的共鳴?
這里我要提提我的母親了。
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我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是女孩子,剛生出來,奶奶立即轉身就走,然后跟我媽媽說:如果還要繼續呆在他們家,那么就再生一個男孩子。我媽立即搖頭了,如果她再生一個,那么我的地位將會是像下人一樣的存在吧。那時候我媽還比較窮,離婚的時候什么都沒有要,就要了我。生了我的第二天,我媽就擠公交車離開了醫院,因為沒有人照顧,把我送到了外婆家,過了兩三年,為了讓我能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她毅然來到了江南。從我記事起到十二歲,幾乎都沒有她的印象,只有每周一封風雨無阻的信和電話聯系著我們。每年過節,她都會努力回來,為了車票和生活費,最高紀錄是每天打了六份工,晚上只有兩個小時睡眠,火車票永遠買的是坐票。我在老家呆了有八七年,因為大地震,媽媽把我帶到了這里生活。那時候我媽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混到了人事部部長的位置,她經常出差。有一次,媽媽的朋友告訴我,她出差了。直到三天后,他們才告訴我,我媽出車禍了,為了不讓我擔心,才故意騙我。我媽那年出過三次車禍,因為家離工作的地方太遠,十字路口太多,她又常常加班。小學畢業,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常青藤實驗中學——某私立學校,算是較好的,費用也很高。兩年后,我開始失眠、頭痛,我媽帶我去上海檢查,診斷為腦部嚴重供血不足和焦慮癥,接下來的治療,前三天就用掉三萬,后來每月幾乎五千左右的藥物,而且沒有任何醫療保險,也沒有誰能幫我媽一把。我那時候心情不好,脾氣也很差,每天都會發脾氣,常常諷刺母親,對母親做出一些不可原諒的行為。那時候,我母親的朋友勸她:放棄吧,不要管她了,你自己還單身,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媽媽堅持著:她會好的。我媽那時候常常頂著我發脾氣摔東西的壓力,平心靜氣和我溝通聊天。我恢復健康后問過我媽媽,有沒有想過放棄,她老實回答:有。那一段時間,她的精神很不好,工作常常走神,愛美的她卻幾乎一下子老了十歲。
我覺得,我可能永遠都無法做到像她那樣愛我一樣愛她,我能做的,只是盡量彌補我的過錯。我與母親的感情,是別人永遠無法達到的程度。
細數我與母親的事,恐怕寫兩頁紙也寫不完呵。
想到一句對情人說的話:幸好,我遇見了你。幸好,有你在。這句話套用在我身上卻是意外地恰當。
漸漸地偏離了我要講的主題。我想,我母親做過的這些事,每個家長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做,因為“兒女是自己掉下來的一塊肉”啊。血濃于水,這是斬不斷的線。可有何時,這根線輕輕地讓你的心顫動,勾起你內心那些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景?
現在,你在做著什么呢?是否在為著人生奮斗?是否心中寫著好好照顧父母的目標?子欲養而親不待,莫等陰陽相隔,才垂首嘆息,后悔終身。
【弟子規入則孝篇有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 入則孝篇02-25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釋10-19
《弟子規》“入則孝”篇解說12-16
《弟子規》入則孝小學教案及反思02-22
《弟子規》-入則孝(節選)優秀教案01-31
弟子規課本劇之《入則孝》01-31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入則孝之四01-07
弟子規孝的故事07-21
弟子規入則孝讀后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