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規矩的作用
我們發現,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但是我們忽略了什么呢?讓步了什么呢?說到底,我們不重視的和我們讓步的恰恰是孩子的規矩。孩子在社會上成長,最終要步入社會,遵循社會的規矩,那么這個孩子從小是否講規矩、懂規矩呢?
我的孩子在出生前,我父親就天天合不攏嘴,因為他知道自己要做爺爺了,這是一個輩分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那兩天,他笑得很燦爛,我從小到大很難看到我爸爸的笑臉,現在才知道,我爸爸原來會笑的。有一次,我實在看不過他太高興的樣子,就跟他說:老爺子,您別高興得太早。老爺子說:為什么不高興啊?我說:等您有了孫子,您可別以為您是爺爺;等您有了孫子,很可能您就是“孫子”,而孫子就是“爺爺”了。后來的事實是,我小時候不能做的事情,我兒子都能做;我小時候做錯的事情,我父親當時都要教訓我一頓,教訓不聽,還要弄兩下,但現在是我兒子在做,我父親就滿臉堆笑,說:可愛啊,乖啊,這孩子怎么這么能干,這么聰明等。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現在家庭結構改變了,目前的獨生子女有一億多,一個孩子從小最起碼有六個大人寵: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我們往往會注意孩子讀書有沒有超過別人?今天怎么考九十九分?為什么不考一百分?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好啊?各種營養有沒有跟上?但是我們忽略的恰恰是孩子懂不懂規矩、守不守規矩,用一句大白話來講,懂不懂禮貌,懂不懂怎么做人,懂不懂怎么待人接物。孩子應該從小養成懂規矩、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和禮儀規范接觸社會,進入社會,乃至為社會服務。如果我們現在束手無策,或者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怎么辦?那么,只有按照我們一貫的思路,按照我們人類的共同經驗:當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辦法和一條更好的路徑時,我們就要回過頭去,回到先民的智慧當中去,回到我們的傳統當中去,看看我們的先民留下了什么遺產給我們,看看我們的先民的那些智慧,今天是否依然能夠繼承。
《弟子規》毫無疑問就是我們先民留下的文化遺產,就是我們培養孩子尊重規矩、遵守規矩、在社會公認的規范下健康成長的良好資源。這位派出所的耿所長,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他就是在當代社會活用《弟子規》的典范。
近年來,《弟子規》在全國各地都得到重視,許多企業招進很多學歷很高文憑很硬的大學生,可是后來發現這些大學生知識沒問題,技能也沒問題,就是不怎么懂規矩,不怎么守規矩。那么,你怎么能指望這樣的人來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呢?于是,選擇《弟子規》進行員工培訓,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它的有效性,已經被許多成功經驗所證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年輕人如果不懂規矩,將會遇到許多麻煩和困難,那么《弟子規》里面,究竟為年輕人規定了哪些行為規范?一本二三百年前的小冊子,為什么對現代社會的人還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在讀《弟子規》之前,我首先給大家推薦一種熟讀《弟子規》的方法。每天背上四到六句,或者八句。這樣的話,一周我們就可以背四十多句。到了周末,再把前面背的四十多句重新溫習一遍,這就是古人講的溫書。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弟子規》開篇的八句是總敘:“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八句出自《論語�6�1學而》,接著從孔夫子的話講起。
什么叫弟子?弟子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年幼的孩子叫弟子,兒童和少年都可以算弟子;還有一層意思,指學生。這兩層意思在《弟子規》里面都有。但是以前大多指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強調規矩要從小養成。作者首先聲明:“弟子規,圣人訓。”意思是說:《弟子規》這部書里面的道理,并不是我獨創的,而是圣人傳下來。那么圣人是誰呢?孔圣人,孔夫子。這八句的意思很清楚:孩子,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說話要恭敬、謹慎、誠信,要博愛大眾,親近仁義的學說,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你還覺得有多余的體力、有多余的能力、有多余的時間,那么再去讀其他的書,再去講求其他的學問。學文在這里,并不僅僅是學文字,也不僅僅是學文學,這個學文,泛指一切學問。中國的傳統,把做人的大原則和大規矩,放在第一位,要求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觀念,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一個符合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準則的人,這個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也許沒有讀過書,也許不識字,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中國歷來是把基本的道德規范準則放在知識之前,這是第一位的。我們一直認為,只有當一個人在道德規范準則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他的知識才越多越好。否則,一個壞人知識越多,他的危害性就越大。《大西洋底來的人》里面有個博士叫舒拔,他是一位科學天才,非常有才華,但是天天想的居然是如何毀滅人類,摧毀地球。然而,我們今天實際上把孩子的學習知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為人處世的規范和準則。這一點,是非常不妥當的,今天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頻頻出現讓人擔憂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把次序顛倒了。
《弟子規》的總敘,不僅是以孔子和《論語》里面的話為依據,講述為人處世的根本原則,實際上還有個作用,那就是它是整部《弟子規》的綱領。我們馬上就會看到,整部《弟子規》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個字,恰恰分成八個部分。哪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總敘,就是剛才講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八句。
第二部分講“入則孝”。
第三部分講“出則悌”。
第四部分講“謹”。
第五部分講“信”。
第六部分講“泛愛眾”。
第七部分講“親仁”。
第八部分講“余力學文”。
可見古人在寫一部書的時候,是如何地用心思,如何地考慮周詳,哪怕是一部對孩子啟蒙用的書,也要考慮到結構方面、層次方面,根據儒家根本典籍《論語》做到了層層安排,環環相扣,相互呼應。我想,也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弟子規》擁有超強的生命力。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弟子規》的第一部分,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入則孝”。“入則孝”除了作為孩子對自己父母長輩的一種敬愛,一種感恩,一種行為準則以外,它還有哪些教育功能,還能培養孩子們哪些社會規范?請大家聽下一講。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規矩的作用】相關文章: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10-06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入則孝之四09-06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一11-06
從《錢文忠解讀弟子規》中細數拱小若干細節08-27
錢文忠先生講解《弟子規》10-06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11-27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08-22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全文08-05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全集07-31
讀《錢文忠解讀弟子規》有感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