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后感(7篇)
讀弟子規后感1
記得第一次遇到《弟子規》,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幅古樸而精致的封面,給我的第一印象:《弟子規》是一本兒童讀本,我漫不經心的翻開書,當我翻開書本看到《弟子規》總序: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讓我讀起來感到非常親切,好像聽到古圣先師諄諄的教誨,就像清澈的小溪流入我的心田。當我從頭到尾讀完《弟子規》,我感到心頭一亮。原來小小一本《弟子規》是指導我們如何正確的做人、待人、處事、待物,是教導我們生活、學習應有的禮儀與道德規范。
《弟子規》篇幅不長,分五個部分。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和規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講信用、講仁義、講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必做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不要浪費光陰,要抓緊時間精力去學習技藝等其他有益的知識學問。
《弟子規》的每一句,就是我們的一言一行,"置冠服,有定位,"衣帽應放置在該放的地方,要放整齊:"兄道友,弟道恭,"哥哥要友愛弟弟,弟弟對哥哥要恭敬:"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在生活中教導我們尊敬老人:"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我們每個人與朋友相處,如果聽到講自己的過失或缺點就生氣不高興,聽到人家贊譽你、夸獎你,你就很歡喜、很高興,如果是這樣,時間一長,真正的好友會遠離你,不好的朋友,損友就是不好的朋友,他會漸漸地接近你。為什么呢?因為人不會輕易宣揚別人的過失,如果朋友間的.交往達不到一定的程度,他不會指出你的過失,而人往往很難發現自己的過失,如果朋友指出你的不對,看到你很生氣,下一次,他肯定不會再講,為什么?他怕跟你結怨,所以如果沒有雅量不能接受朋友的規勸,你的好朋友當然會漸漸離你而去,不好的朋友會漸漸接近你:"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學習要有恒心有毅力,理論和實踐必須相結合,否則學到的只是膚淺、表面的東西,不會有成就。
讀《弟子規》要用我們的心地去感悟,《弟子規》的每一句都是我們每個人心性的流露,"父母呼,應勿緩"雖然只是對父母一個恭敬的行為,但是心中要時時刻刻對父母保持孝敬!
我認為《弟子規》確實是指導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的一本好書,時常能把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弟子規》進行約束,反省自己的過失并能改正,假以時日,相信自己會有很大的進步。
讀弟子規后感2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讀弟子規后感3
在寒假里,我讀了不少書,還重溫了三年級背過的《弟子規》。明白了不少道理。
弟子規,分幾個段落,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從不同的方面,告訴了我們:做一個人,就要尊敬長輩、誠信對人……
弟子規首先就告訴我們:首孝悌。主要的意思是:年幼的人,在家的`時候要孝敬父母,出門的時候要尊敬兄長。人一生更重要的,就是親情。沒了親情,怎么都不會快樂。次謹信,告訴我們:說話要恭敬誠信。人要言而有信,說話不能不經大腦,要做到一言即出,駟馬難追才行。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說的是: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身實踐之后,如果還有余力,就再去學習各種詩歌文學。作者把《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段話做為總綱,目的是要告訴人們教育弟子應謹遵圣人的教誨,不可誤入歧途。
在生活中,弟子規有時也很有用。如:"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從弟子規中,我學會了好多道理,我要做一個好少年。
讀弟子規后感4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并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看到這里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么做人處事時,我會一只耳朵聽,一只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從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讀弟子規后感5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兩名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要我們幫忙,要馬上去做不要拖延時間,父母教育我們,要恭敬地聆聽,當做錯事時,父母責罵時,應當虛心接受。在現實生活中我呢,媽媽叫我洗衣服,我只答應個是,又埋頭鉆進了書海里。有一次媽媽講一題非常難的奧數題給我聽,我卻拿了本漫畫在底下津津有味的看,便不時傳來嘻嘻哈哈的笑聲,媽媽轉臉看了我一眼,發現我正在看漫畫書,非常生氣,走上前來拿走了我的漫畫書撕成了3半,我火了,向前和她吵了一架,現在想來真是后悔呀!
我的好朋友楊星月告訴我什么叫“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溪可焉”。那天我和楊星月說好到我家一起做作業,早上還好,可到了中午就下起了大雨。我想楊星月一定不會來了,這時門鈴響了,我開門一看,呀是楊星月。只見她臉上全是泥巴和未干的雨水,她還跟我說她今天一吃完午飯就出發了,可走到半路,忽然下起了大雨,我不知說什么好,急忙讓她坐下,還拿了條毛巾給她。
《弟子規》一書是我的好朋友,我非常喜歡它。
讀弟子規后感6
《弟子規》這本書是人們的生活規范,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范,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圣賢經典,效仿圣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仔細閱讀《弟子規》就會發現從中得到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悌",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謹",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信"即誠信待人,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看見他人的優點或善行義舉,要立刻想到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決心,逐漸趕上。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要反躬自省,檢討自己是否也有這些缺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圖強。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泛愛眾"即眾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當他人有困難時,應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親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學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它值得我們全心全力去研讀,讀書的時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不恥下問,要心平氣和,要溫故知新,如此才能讀好書并從中取得最大收益。
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弟子規》的實質是孝在先,友愛兄弟姐妹,對己謹信,對人仁愛,有能力在學習知識。至于其中的實際做法,我們能做的,去做,不適應現在社會的方式,我們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規》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讓我們一般人望塵莫及,而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圍,時時刻刻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不按照這個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難行。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是我們傳統道德觀。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讀弟子規后感7
一、 個人素質
在第一節課上,老師就提出“不學禮,無以立”。那么一個“禮”字就集中體現了一個人的個人素質。“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教育下一代,那么教育當然是為了提升“個人素質”。這里引用《弟子規》里的話來說明個人素質的主要內容。“弟子規,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把“孝”擺在首要位置的。
(一) 孝弟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也同樣將“孝”字放在一個首要位置。那么我們的古圣先賢為什么會一致這么認為呢?
不難理解,在這個世界上顯然父母對我們的恩德要大于任何其它人。是他們孕育、生育、養育、教育了我們。我們如果有一丁點的感恩心,那么首先當然應該回報我們的父母。而“孝”才使得“考有所養”得以實現,才使得我們不必為以后年老而擔憂,只要我們的子女是心存孝道的。
“孝”擺首位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孝道開,百道皆開”,即其為其它任何一種“素質的基礎。也不難理解。假如一個人對給予他恩德最大的父母都不能盡孝的話,那么他對別人的態度還會好到哪里呢?而反過來,當他能細心地關照父母,體恤父母的辛苦,進而就能慢慢的理解別人。
(二)謹信
謹信則給出了一個人立身安命的第二件法寶。這件法寶主要用于涉身處世。“信為人言”,“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在對“信”字的`認識上可以說“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相信沒有一個人愿意同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交往。
(三)仁愛
仁愛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人素質培養的一個終極目標。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期對整個都心存仁愛,那“孝弟”與“謹信”自然便也會做到了。“仁愛”可以看作是“孝弟”和“謹信”的推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能夠做到這些,那么“仁愛”當然也就不難。
二、人際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是“大同”,為此當然要處理好社會關系。在“中國傳統文化” 中,將人際關系劃分為“五倫關系”,即君臣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朋友關系。并且指出了“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
(一)父子關系
在這里“父”與“子”都是代名詞,指代父母與子女,還可以擴展到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系。父子關系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應該慈愛子女,子女應孝養父母。需要說明的是“慈愛”是廣義的,它至少應含有以下意義。 養育。父母對子女理所當然負有養育的責任。
關愛。“關愛”不等于“溺愛”,是要照顧好,并培養好。
教育。教育不是靠邊口頭傳授而是身體力行,“上有所施”才會“下有所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子女的發展。
(二)夫婦關系
這里“夫婦關系講述了從擇偶到相處的一系列的規則。
1、擇偶。擇偶的標準應該是賢德,而不是金錢、地位、容貌等。
2、過程。交往的過程應依據自然的發展規律,即相識——相知——相惜——相愛——結婚的發展規律。
3、相處。重點突出相處的言語、行為、心地、感覺。愛的言語應該是正直的,愛的行為是成全的,愛的心地地無私的,愛的感覺是溫暖的。
以下三種關系,只要把握“仁愛”兩字便可處理得當,故簡略介紹。
(三)君臣關系
泛指上司與下屬的關系。
(四)兄弟關系
泛指長幼之間的關系。
(五)朋友關系
這是一種最廣泛的關系,可以認為“普天之下皆朋友”,也只有這樣才能“人無倫外之人”。
學好“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傳統文化”
現在,我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所教導的內容才是真正的“素質”所在。那么我就要將它學好,并將它光大。當然其實真正難的不是學而是做。現在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吧??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大約成書于距今九百多年的宋朝。《三字經》來歷無從精確考證,但一經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了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而且經后世學者不斷增補,歷久彌新。《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為“三百千”。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獲得了崇高的文化地位,被尊稱為“經”。《三字經》植根于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其中許多觀念已融刻在中國人的思想血脈中,如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雖然在中國思想史上,人性的善惡沒有定論,然而《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觀念體現了中國文化對人類的美好信念和期望。《三字經》一方面認為人本性是向善的,另一方面又強調后天環境對于人成長的重要性,所謂的“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講得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歷史故事來印證成長及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比如曹植、曹丕、曹彰和曹沖四人同是曹操的兒子,但由于成長經歷不同,差距越來越大,甚至完全不像兄弟。《三字經》認為,對于孩子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后天環境,再善良的天性都會受到污染。同時,學習是一種生命的過程,學任何一樣東西,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恒,一心一意地去 經歷,才會有所成。
【讀弟子規后感】相關文章:
讀弟子規后感06-25
讀《弟子規》后感01-20
讀弟子規后感(精選20篇)04-28
讀弟子規后感(3篇)11-14
讀弟子規后感3篇11-13
讀弟子規后感7篇10-23
讀《弟子規》后的感悟(精選29篇)09-15
讀邊城后感07-22
讀《邊城》后感08-08
誦讀《弟子規》后的讀后感文集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