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的詩 推薦度:
- 杜甫寫重陽節的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品】杜甫的詩
杜甫的詩1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寒食》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登白馬潭》
水生春纜沒,日出野船開。
宿鳥行猶去,叢花笑不來。
人人傷白首,處處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規雁》
東來千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
《送靈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將軍專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賀中興主,神兵動朔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登兗州城樓》——杜甫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岳,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馀。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張氏隱居》——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杜甫
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
椽曹乘逸興,鞍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杜甫
秋水通鉤洫,城隅進小船。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
菱熟經時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杜甫
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
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
相邀愧泥濘,騎馬到階除。
《巳上人茅齋》——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
江蓮搖白羽,天棘蔓青絲。
空忝許詢輩,難酬支遁詞。
《房兵曹胡馬詩》——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能橫行。
《畫鷹》——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竦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絳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杜甫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野望》
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日始凄凄。
山連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獨鶴不知何事舞,饑烏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綠,目極傷神誰為攜。
《即事》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臂鞲。
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的詩2
出自杜甫《渼陂行》
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游渼陂。
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
鼉作鯨吞不復知,惡風白浪何嗟及。
主人錦帆相為開,舟子喜甚無氛埃。
鳧鹥散亂棹謳發,絲管啁啾空翠來。
沈竿續縵深莫測,菱葉荷花凈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歸無極終南黑。
半陂以南純浸山,動影裊窕沖融間。
船舷暝戛云際寺,水面月出藍田關。
此時驪龍亦吐珠,馮夷擊鼓群龍趨。
湘妃漢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無。
咫尺但愁雷雨至,蒼茫不曉神靈意。
少壯幾時奈老何,向來哀樂何其多!
參考譯文
岑參兄弟都喜歡尋幽探奇,
帶我遠道來一起游覽渼陂這個地方。
忽然間天地昏暗,呈現出了奇異的顏色,
波濤萬里涌來,清澈如同琉璃寶石。
水勢浩瀚,如琉璃一樣的波濤涌起,此時要浮舟而入,
此事絕非小可,但他們(指岑參兄弟)興致極高,實在令人憂思凝集。
到那時就不再知道鼉龍如何發怒,如何被鯨魚吞食,
面對風波險惡的白浪滔天,如何來得及抒發慨嘆?
主人指使將船帆相繼打開,
船夫十分喜歡風平浪靜沒有塵霧的天氣。
行船時歌聲齊發,驚散了水中的野鴨和水鷗,
絲管齊鳴,喚來了滿眼綠色的草木,一片晴霽景象。
將竹竿探入水中或將絲線連結起來也難以測出水的深淺,
那水面上的.菱葉、荷花像擦試過一樣的干凈。
船到湖心仿佛到了空曠清澈的渤海,
終南山峰倒映于無邊無際的湖中也變成了黑色。
渼陂的南半湖全部侵滿了終南山的倒影,
那倒影輕輕地搖動于平靜的水面之間。
黃昏時船舷擦過天際山的大定寺,
渼陂水面上倒映的月光正是東南方從藍田關上升起的月輪。
夜晚渼陂湖岸的燈火遙映,如同驪龍吐珠,
音樂遠聞,如馮夷擊鼓,游船竟渡猶如群龍趨逐。
游船上的美女若湘妃漢女再現,為人們載歌載舞,
金支、翠旗的光芒隨月光閃爍,時隱時現。
片刻之后,就看到云氣低沉,于是擔心雷雨將至,
蒼茫之中,真不曉得神靈是何心思。
由此可見想到人生年輕力壯能有多久,老年將至怎么辦?
人生的哀樂交替一貫如此,這樣的時候不能經過多少!
簡析
渼陂行(音渼-měi 陂-bēi)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一首動人樂府詩。這首詩是杜甫與岑參兄弟同游渼陂時所作,描寫了天氣變化中渼陂的不同景象,以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全詩充滿濃厚的浪漫氣息和想象色彩。
開篇二句交待游覽緣由后,即迅疾轉入對渼陂景色的描寫,暗示對渼陂向往已久,詩寫岑參兄弟之“好奇”實亦詩人自己之“好奇”。
然而不料風云空變,剛到渼陂即逢狂風大作,天色驟變,渼陂頓時波濤萬頃,天地暗淡,本來極高的興致一下子變成了憂思,是否會葬身魚腹已難逆料,而眼前的惡風巨浪更隨時會將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這時的真實感受。
俗話說,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急風驟雨來得突然,去得也迅疾,忽而風平浪靜,眾多游船升起了片片錦帆,一時間歌聲四起,水鳥輕飛,特別是雨后空氣特別清新,菱葉荷花干凈得如同剛剛洗過,終南山倒映于水中,水波蕩漾,如夢如幻,使游人沉浸其間,幾乎忘卻了時間,船到云際寺時天色已昏暗下來,不久一輪月魄躍出藍田關映入水面,更是如詩如畫。
正是在這樣夢幻般感受中,詩人進而馳動神奇的聯想。
“驪龍吐珠”、“馮夷擊鼓”、“湘妃歌舞”、“金枝翠羽”一時并集,簡直進入了神仙境界!
杜甫詩向以寫實著稱,山水寫景也被人稱為“圖經”,因此這首詩的神奇想象就特別引人注目,體現了杜甫詩藝術創造的多樣性成就。
杜甫的詩3
唐工部員外郎杜甫
宋代 李綱
子美以詩鳴,今古無對手。當時謫仙人,長句頗先后。
精深律切處,故自非其偶。而況郊島徒,何敢窺戶牖。
有如登岱宗,眾山皆培塿。又如觀武庫,劍戟靡不有。
高辭媲丘墳,古意篆蝌蚪。蒼蒼雪中松,濯濯風前柳。
云煙紛卷舒,雷電劃奔走。澹然眾態俱,沾丐隨所取。
平生忠義心,多向詩中剖。憂國與愛君,誦說不離口。
饑寒窘衣食,容貌村野叟。自以稷契期,此理人勝不。
中興作諫臣,戎馬方踐蹂。上疏救房琯,亦足知素守。
一跌不復振,造物意豈茍。欲使窮吟哦,專志如矇瞍。
辛苦盜賊中,妻子或顛仆。布衾冷似鐵,晨爨乏升斗。
冒雪斸黃精,呼兒理魚笱。蕭條秦隴間,不廢詩千首。
依嚴遂入蜀,幕府備賓友。草堂浣花溪,頗復事南畝。
亂離又飄泊,累若喪家狗。云安曲米春,巫峽風土陋。
扁舟下瞿唐,留滯湖湘久。家事竟何成,丹訣空系肘。
凄涼耒陽縣,醉死竟坐酒。雖煩微之銘,不返鄠杜柩。
誰將樽中淥,一酹泉下朽。詩篇垂琳瑯,長作蛟龍吼。
杜甫的詩4
1、《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詠懷古跡五首》
(其一)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7、《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薰殿。
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將士腰間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先帝御馬五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8、《寄韓諫議注》
今我不樂思岳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麒麟翳鳳凰。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
星宮之君醉瓊漿,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9、《游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天窺象緯逼,云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10、《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11、《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2、《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13、《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4、《蠶谷行》
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
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
15、《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16、《晝夢》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斗,普天無吏橫索錢。
杜甫的詩5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詩歌,體會詩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誦讀并改寫詩歌,學習杜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的特點。
3.賞析情景交融、氣象恢宏的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首聯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涼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恢宏的藝術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創作背景(代#課件# 導語)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節日。可杜甫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愁潦倒,好像已經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一個人在外漂泊。當時杜甫身居夔州,已經五十六歲,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憂憤,致使詩人身患重病。重陽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面對萬里江天,面對孤獨的飛鳥,面對衰敗的枯樹,無心游賞,觸景傷懷,寫下了這千古傳唱的詩篇《登高》,抒發了自己的內心的無限悲苦。
2.作品特點: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屬于近體詩。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詩只有中間兩聯對偶的寫法,而是四聯皆對偶,被譽為“古今律詩第一”。
二、自讀全詩
1.誦讀課文
先聽配樂朗讀錄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誦讀課文。
2.注音
渚(zhǔ)清作(zuò)客霜鬢(bìn)濁(zhuó)酒
3.詞語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葉。
③蕭蕭:落葉紛紛的肅殺凄涼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鄉。
⑤百年:猶言一生。
⑥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許多。
⑧繁霜鬢:形容兩鬢頭發花白。
⑨新停:剛停。這時杜甫正因病剛剛戒了酒。
⑩濁酒:未過濾的水酒。
4.詩歌翻譯
風急天高猿嘯哀,——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非常凄清,渚清沙白鳥飛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歸鳥在飛旋。
無邊落木蕭蕭下,——無邊無際的落葉在蕭蕭地飄落,不盡長江滾滾來。——流淌不息的長江水在滾滾地奔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離家萬里面對秋景悲嘆自己常年漂泊他鄉,百年多病獨登臺。——一生多病今日在寒秋中單獨登臨高臺。
困難苦恨繁霜鬢,——困難困頓可恨白發長滿了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澆愁的酒杯。
三、自主賞析
1.整體感知
提問: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從景和情兩方面看,全詩是怎樣的內容層次?
明確:全詩分兩層:
前四句寫景,描繪了一幅雄渾高遠而又凄清悲涼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發了詩人感時傷世的愛國情感和常年飄泊的孤苦愁緒。
2.自主鑒賞。(給每聯寫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賞析短文)
首聯兩句,描寫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白季節和環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構成一幅登高遠壯闊而又蒼涼蕭瑟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哀婉凄涼的基調。對仗工穩,句法嚴謹,語言極為凝練。
頷聯從大處落筆,仰頭寫山景:落葉飄落,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俯視寫江景: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透過沉郁而又昂揚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歷來被視為千古佳句。
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橫寫“萬里悲秋常作客”,再縱說“百年多病獨登臺”。一橫一縱,承上啟下,點出了全詩感時傷世、羈旅飄淪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單獨登臺。極為沉郁頓挫。宋代學者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評說:“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準確。”可見詩人內心深處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聯兩句是悲嘆自己窮困潦倒孤苦孤獨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寫詩人備嘗困難之苦,白發叢生;對句寫自己困頓潦倒,疾病纏身。國難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這澆愁的酒杯。“困難”,既有國家的困難,又有個人的苦難。他既憂國,憂民,又憂身。全詩就在這憂憤無奈的感慨聲中收筆,悲憤膚淺,而又寄意深遠。
四、教師總結
1.主旨格凋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遠、氣概博大膚淺的七言律詩。前四句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受之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常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簡單感情。而風格雖沉郁頓挫,卻也大方激越,譽為“曠代之作”(胡應麟《詩藪》)。
2.藝術特點:
①聯聯對偶,句句押韻。
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
②寫景抒情,筆法錯綜。
寫景,有工筆細描也有大筆寫意,有動也有靜,有聲也有色。首聯工筆細描,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練傳神。頷聯大筆寫意,傳達出秋的神韻。鳥飛葉落是動,水渚岸沙是靜。風急猿啼是聲音,渚清沙白是顏色。
抒情,既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后的“獨登臺”。從一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落,最終將時世困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簡單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郁而悲壯。
五、巧學精練
閱讀杜甫的《登高》,完成1、2題。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困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為哪一項(答B無擬人手法)
A.詩人開篇用非常凝煉的語言,描寫了富有特征的六種景物,使形態、聲音、顏色一一得到了表現。
B.頷聯采納了擬人襯托的手法,借“落木”、“長江”喟嘆生命短暫,而時間無窮。
C.頸聯的“萬里”“百年”與頷聯的“無邊”“不盡”有相互照應的作用。
D.結尾的兩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詩人一生顛沛流離,坎坎坷坷。這里既有國家的困難,又有個人的苦難,含蘊豐厚。
2.“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老杜以詩酒為生涯,寫過很多與酒有關的詞句,請指出以下與例句不同類的一項(答C表達的是暢快之情。A、B和例句一樣,表達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B.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的詩6
☆課文導讀
《望岳》寫詩人游歷山川名勝,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自己的遠大抱負,其感情基調熱情奔放。《春望》寫詩人歷經戰亂,目睹國家破敗之象,身感離鄉背景之苦,表達出憂國憂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寫于戰亂時期,但這時,詩人面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后兩首其感情沉郁憂憤。從這三首詩歌來看,詩人的思想感情逐漸從理想走向現實,從于家于己的眷顧向于國于民的關注,或多或少的體現詩人思想發展的軌跡。
☆基礎過關
一、讀音辨析
決眥(zì) 未了(liǒo)
搔(sōo) 簪(zōn)
逾墻(yú) 鄴城(yè) 戍(shù)
老嫗(yǜ) 幽咽(yè)
二、詞語釋義
岱宗:對泰山的尊稱。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造化鐘神秀:鐘,聚集。
陰陽割昏曉: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
決眥入歸鳥:眥,眼眶,眼角。
烽火連三月:喻指戰火。
會當凌絕頂:會當,終當、終要。凌,不盡。
渾欲不勝簪:渾,簡直。
蕩胸生曾云:曾,通“層”。
逾墻走:走,跑。
吏呼一何怒:呼,大聲吆喝。怒:兇狠。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不過是茍且偷生,死了的就永遠完結了。存者,活著的`,生存的人。且,暫且。已,動詞停止,這里引申為完結。
備晨炊:備,準備。炊,燒火做飯。
泣:小聲抽泣,啼哭。
三、語句解讀
1.“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得有情有義。“割”字錘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割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意蘊豐厚,有一種哲理美。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它激勵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使人怵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凄涼。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動態美,寄托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杜甫的詩7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
床床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的詩8
引導語:759年(乾元二年)。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亂之中,杜甫的幾個弟弟都失散在外,于是創作了這首《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釋
1.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白露”的一個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
10.未休兵:戰爭還沒有結束。
翻譯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詩中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杳無音信。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詩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悲痛。
全詩鑒賞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仍然頻繁、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 “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質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功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讀者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為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知識擴展】
送遠
杜甫
帶甲滿天地⑴,胡為君遠行⑵!
親朋盡一哭⑶,鞍馬去孤城⑷。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⑸。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⑹。
【注釋】
⑴帶甲:全副武裝的戰士。《國語·越語上》:“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
⑵胡為:何為,為什么。《詩經·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⑶親朋:親戚朋友。唐杜甫《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⑷孤城: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此指秦州(今屬甘肅天水)。
⑸關河:關山河川。《后漢書·荀彧傳》:“此實天下之要地,而將軍之關河也。”
⑹“別離”二句:因為想到古人離別時的傷感,還是會不斷想起昨日離別的情景。
【白話譯文】
天地間仿佛充滿著身著戰甲的將士,這兵荒馬亂之際我為何要遠行!
親人和朋友都失聲痛哭,我騎著馬離開秦州這座孤城。
草木凋零,時間已入歲暮;關河冷落,途中霜雪飄零。
離別雖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見到此情此景我還是有些傷感。
杜甫的詩9
杜甫《絕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么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只。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么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么這么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后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寫景對仗后面兩句抒情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后面兩句對仗,那么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詩人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的詩10
[唐]杜甫
古時杜宇稱望帝,魂作杜鵑何微細。跳枝竄葉樹木中,
搶佯瞥捩雌隨雄。毛衣慘黑貌憔悴,眾鳥安肯相尊崇。
隳形不敢棲華屋,短翮唯愿巢深叢。穿皮啄朽觜欲禿,
苦饑始得食一蟲。誰言養雛不自哺,此語亦足為愚蒙。
聲音咽咽如有謂,號啼略與嬰兒同。口干垂血轉迫促,
似欲上訴于蒼穹。蜀人聞之皆起立,至今斅學效遺風,
乃知變化不可窮。豈知昔日居深宮,嬪嬙左右如花紅。
作品賞析:
此詩蔡氏編在夔州詩內,但夔州別有杜鵑詩,不應重出。今按:詩中有“蜀人聞之”之語,蓋初至成都時,泛詠杜鵑也。其云,“昔日蜀天子”一章,應是托物寓言,有感朝事而作。今正其先后次序。《英華》刻作司空曙。注云:又見杜甫集。蓋兩存未決也。《華陽國志》:魚鳧王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患,帝遂禪位于開明,升西山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又記:杜宇亦曰杜主,自天而降,稱望帝,好稼稿,教人務農,治郫城,亦曰望帝。至今蜀人將農者,必先祀杜主。時荊人鼈靈死,其尸泝流而上,至文山下復生,見望帝,望帝因以為相。
古時杜宇稱望帝,魂作杜鵑何微細。跳枝竄葉樹木中,搶佯瞥捩雌隨雄①。毛衣慘黑貌憔悴②,眾鳥安肯相尊崇③?隳形不敢棲華屋④,短翮惟愿巢深叢。
(此章詠杜宇,以破從來望帝之說也。首段,記其形細微而狀凋悴。【邵注】搶佯飛掠,有似猖狂。瞥捩,目斜視而旋折也。黲黑,淺黑色。深叢,竹木叢生處。)
①夏侯湛《飛鳥賦》:“舒修頸以儴佯。”《上林賦》:“轉騰撇烈。一作撇捩。”②朱超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里比毛衣。”《易林》:“毛羽憔悴。”③陶潛詩:“眾鳥欣有托。”隋帝詔:“尊崇圣教。”④謝靈運詩:“華屋非蓬居。”
穿皮啄朽觜欲禿,苦饑始得食一蟲①。誰言養雛不自哺②,此語亦足為愚蒙③。聲音咽咽如有謂,號啼略與嬰兒同④。口干垂血轉迫促,似欲上訴于蒼穹。
(此憐其求食勞而啼聲慘。)
①漢《盤中詩》:“空倉雀苦饑。”《淮南子》:齊莊公出獵,有一蟲舉足。②雛不自哺,注見十卷。③前漢楊惲書:“足下哀其愚蒙。”④《韓非子》:“嬰兒相與戲也。”
蜀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①,乃知變化不可窮。豈思昔日居深宮②,嬪嬙左右如花紅。
(末嘆世俗之傳訛。蜀人起立將敬,至今傳為風俗,謂望帝之魂,變化不可窮話也。乃今之對花哀鳴者,豈猶思深宮妃嬪之樂耶?其亦終迷不悟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五句收。)
①《書》:“惟敩學半。”《前漢·賈誼傳》:“遺風余俗,尚猶未改。”②《長門賦》:“步從容于深宮。”
杜甫的詩11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出自杜甫《哀王孫》
原文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
腰下寶G嗌漢鰨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
注解
白頭烏:白頭烏鴉,不祥之物。南朝梁末侯景作亂,有白頭烏萬計集于朱雀樓。
延秋門:唐玄宗曾由此出逃。
金鞭斷折:指唐玄宗以金鞭鞭馬快跑而金鞭斷折。九馬:皇帝御馬。
寶玦:玉佩。
隅:角落。
高帝子孫:漢高祖劉邦的子孫。這里是以漢代唐。隆準:高鼻。
豺狼在邑:指安祿山占據長安。邑:京城。龍在野:指唐玄宗奔逃至蜀地。
臨交衢:靠近大路邊。衢:大路。
斯須:一會兒。
東風吹血腥:指安史叛軍到處屠殺。
“朔方”句:指唐將哥舒翰守潼關的河隴、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叛軍大敗的事。
“竊聞”句:天寶十五載八月,玄宗在靈武傳位于肅宗。
花門:即回紇。剺(lí)面:匈奴風俗在宣誓儀式上割面流血,以表誠意。這里指回紇堅決表示出兵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亂。
狙(jū):伺察,窺伺。
五陵:五帝陵。佳氣:興旺之氣。無時無:時時存在。
譯文
長安城頭,佇立著一只白頭烏鴉,夜暮了,還飛進延秋門上叫哇哇。
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個不停,嚇得達官們,為避胡人逃離了家。
玄宗出奔,折斷金鞭又累死九馬,皇親國戚,來不及和他一同驅駕。
有個少年,腰間佩帶玉塊和珊瑚,可憐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啞。
千問萬問,總不肯說出自己姓名,只說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經有一百多天,逃竄荊棘叢下,身上無完膚,遍體是裂痕和傷疤。
凡是高帝子孫,大都是鼻梁高直,龍種與布衣相比,自然來得高雅。
豺狼在城稱帝,龍種卻流落荒野,王孫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與你長時交談,只能站立片刻,交待你重要的話。
昨天夜里,東風吹來陣陣血腥味,長安東邊,來了很多駱駝和車馬。
北方軍隊,一貫是交戰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聽說,皇上已把皇位傳太子,南單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
他們個個割面,請求雪恥上前線,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緝拿。
多可憐呵王孫,你萬萬不要疏忽,五陵之氣蔥郁,大唐中興有望呀!
賞析
《哀王孫》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作于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犯長安后幾個月。此詩先寫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倉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記敘王孫親貴避亂匿身,后寫國家亂極將治。作者在詩中既寫了唐宗室逃離長安時連子弟都不能相顧的驚恐和王孫流落生的哀傷,也表現了詩人對他們的關切同情和對肅宗的希望。全詩寫景抒情,真切生動,蕩人胸懷,敘事利索,語氣親切,詞色古澤,氣魄宏大。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長安城中看到了往日嬌生慣養的黃金之軀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們在安史叛軍占領長安城之后的凄慘遭遇。
詩中情感十分復雜,既有“龍種自與常人殊”的庸俗忠君思想,又有對處于特殊歷史境況下“但道困苦乞為奴”的弱者的悲憫之情。聯系杜甫平常對錦衣玉食的紈挎子弟的厭惡情緒看,此際應是出于一種人道的同情。
原來居住在華堂高殿中的王孫貴族們已經紛紛逃出長安,“走避胡”,一路逃亡出去。“金鞭斷折九馬死”,慌忙的逃命,以至于把金子裝飾的馬鞭都打斷了、打死了九匹馬,這是一種夸張,說明奔逃時候的惶恐之狀,而且他們在逃跑的時候因為特別急、特別快,以至于他們自己的孩子都沒有能夠完全帶走,所以就有一些“可憐王孫泣路隅”,因為失去了父母,被父母遺棄在長安城中,在路邊哭泣。杜甫問這些王孫們,“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這些昔日的`王公貴族的子孫們不敢說出自己的姓名,生怕被胡兵知道被抓去做俘虜,只是告訴詩人他現在是困苦交加,哪怕做別人家的奴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夠活命。再看他身上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這個孩子已經在荊棘中躲藏了好多天了,身上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了,到處都是傷。但就是這樣,詩人還是要安慰這些孩子們,讓他們善保千金軀,相信唐兵一定會打回來的。長安城里的王氣依然存在,國家不會亡。那種昔日的繁華一定會再回來。可見杜甫雖然身處亂中,身作長安,仍然心系國家,仍然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而且詩人在長安城里雖然被封鎖在長安城中,但是詩人仍然通過不同的渠道很多關系關心著當時戰爭的時局。
作者在詩中極言王子王孫在戰亂中顛沛流離,遭受種種苦楚,既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又含蓄地規勸統治者應居安思危,不可一味貪圖享樂,致使子孫也無法遮顧,可悲可嘆。
全詩詞色古澤,氣魄宏大。寫景寫情,皆詩人所目睹耳聞,親身感受,因而情真意切。蕩人胸懷,敘事明凈利索,語氣真實親切。寫同情處見其神,寫對話處見其情,寫議論處見其真,寫希望處見其切。杜詩之所以稱“詩史”者,蓋在于此也。
杜甫的詩12
1、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4、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6、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7、登白馬潭
水生春纜沒,日出野船開。
宿鳥行猶去,叢花笑不來。
人人傷白首,處處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8、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9、鄭縣亭子
鄭縣亭子澗之濱,戶牖憑高發興新。
云斷岳蓮臨大路,天晴宮柳暗長春。
巢邊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遠趁人。
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10、蒹葭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后搖落,亦恐歲蹉跎。
杜甫的詩13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秦州雜詩①(其七)
杜甫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②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獨長望,衰颯正摧顏。
【注】
①秦州,唐隴右道州名(今甘肅天水)。759年,杜甫棄去華州官職,攜家遠赴秦州,期間創作《秦州雜詩》。
②屬國,即典屬國,是主管外交事務之官。這里指漢使蘇武出使匈奴歸來后,被授予典屬國一職。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莽莽”“萬重”寫出了秦州四周山嶺的綿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獨扼咽喉要道的險要地勢。
B、地面無風,但高空卻風動云移。雖未入夜,但邊城已明月高懸。這里寫出了秦州特有景象。
C、漢使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始終堅守氣節。作者借此激勵唐朝出使各國使節也要像蘇武那樣。
D、秦州本不屬邊塞之地,而作者目光所及,仿佛到處戰塵彌漫,烽煙滾滾,一片衰敗蕭索景象。
15、本詩與王昌齡《從軍行》“不破樓蘭終不還”均提到了“樓蘭”,但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指出其不同,并分析原因。
【答案】
14、C
15、①杜詩“樓蘭斬未還”反用傅介子斬樓蘭王首還闕事,說吐蕃侵擾的威脅未能解除,寓含今昔盛衰之感和詩人對于國家衰弱局勢的.深切憂慮。
②王詩“不破樓蘭終不還”化用了樓蘭的典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心靈壯美的英雄群像,作者也借此表達了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
③原因:王昌齡生活在盛唐時期,國家實力強大,不懼強敵入侵,能夠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故而詩情豪壯,感情激越;而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階段,只能是“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的深沉慨嘆了。
杜甫的詩14
秦州雜詩①(其八)杜甫
聞道尋源使②,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③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注】①此詩作于“安史之亂”的第五年。②尋源使:《荊楚歲時記》載,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西城,尋找黃河源頭。張騫奉命沿黃河西行數月,在黃河源頭“見室內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自此有黃河源頭與天上銀河相通的傳說。張騫被稱為“尋源使”。③幽燕:安祿山在幽燕之地發動叛亂。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此路回”既透露出了詩人所處位置,同時說明秦州自古以來就是邊塞重鎮。
B、“宛馬”是大宛國的良駒名馬,“宛馬至今來”說明張騫當年出使西域影響至今。
C、頸聯由歷史轉人現實,面對郡國之間高山峻嶺的阻擋,“郡國開”的愿望難以實現。
D、尾聯詩人進一步寫出了國家不幸,戰爭不斷,時局混亂,出征的健兒傷亡殆盡。
16、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說:“知此二十首故是人秦以來,詳揭行蹤心事、投寄中朝朋舊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杜甫是如何“詳揭行蹤心事”的。(6分)
答案:
15、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賞析詩歌的內容、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能力。“一望幽燕隔”中描寫的是安史叛軍占據北方幽燕之地,而不是“郡國之間高山峻嶺的阻擋”。
16、①前四句追昔,盛贊張騫溝通東西方的'功績,緬懷漢代的強盛。②后四句傷今,寫唐朝傾全國之力與各國結和而不可得,感嘆國力衰落,末句寫黃昏時分,遠處傳來羌笛之聲,令人酸楚,同時暗示了國家的悲哀。③全詩使用對比手法,面對安史之亂給國家百姓帶來的混亂局面,抒發了詩人凄楚哀傷之情。(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杜甫的詩15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相關試題及閱讀答案
⑴說一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句詩的意思。
答案:兩個黃鸝在翠綠的上鳴叫。
⑵整首詩歌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3)說說這首詩的語言特點。
答: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景,有實景,有虛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
譯文
兩只黃鸝在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只。
絕句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個黃鸝在鳴,這就有聲音了。“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就有一個行為、一個行動。一橫一縱,“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那么接下來杜甫又講到“窗含西嶺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萬年累積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積雪的一個岷山。“門泊東吳萬里船”我的門口停著長萬里的船只。這樣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這個積雪的山頭來進入你的視野,送這個船到下游去。那么這個“萬里船”能夠通行,也說明這個“安史之亂”已經進入了尾聲了,已經接近要平定了,這個時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這條江上來來往往了。 那么這么一首詩,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從六朝開始就有絕句,到了唐代以后絕句就形成了非常圓熟的一種藝術,我們很多著名的詩都用絕句。絕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對仗,或者四句前面兩句對仗后面兩句不對仗,或者是前面兩句不對仗后面兩句對仗,那么現在他這首詩四句都對仗,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
【杜甫的詩】相關文章:
杜甫的詩11-08
杜甫詩03-27
杜甫的寫景詩11-13
杜甫寫景的詩12-05
杜甫的詩介紹11-24
杜甫的詩[優選]10-01
杜甫的詩[精品]10-06
杜甫的贈別詩01-11
杜甫的詩(精華)09-24
(推薦)杜甫的詩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