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杜甫
《春望》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望》杜甫,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鑒賞: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于次年三月。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次聯以下轉言春望之情。“感時”承上二句,而“恨別”啟下。“感時”、“恨別”二句概括深廣,痛心于國破、憂思于家室,家國命運在這里得到了統一。看花濺淚,聞鳥驚心承“城春草木深”而來,“感時”是感春之時,也是感家國殘破之時,也是感離家長久之時,故而引出“恨別”來。三聯從國事引出家事。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后半部分——想望親人。“烽火連三月”是說戰亂長久,戰火持續“ 三個月”了。至德二年(757)三月,詩人杜甫正陷在安祿山及其叛軍所占據的長安城。三月的春天并未給詩人帶來快樂,戰火連綿,國家危機日益深重。
“家書抵萬金”是說音信隔絕,擔憂家庭命運。戰火紛飛,時局緊張,遠在鄜州的家屬,音信早已斷絕,詩人擔憂他們的命運,渴望能得到他們的消息。上句傷于國事是應“感時”,下句懷念家人是應“恨別”。
結聯刻劃自我形象以抒憂時傷春之情。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于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這首詩在寫作上,結構嚴謹,一環緊扣一環。一、二句描寫長安的春景(起);三、四句表達感時恨別之情(承);五、六句寫戰事阻隔,不見家書(轉);七、八句表現憂愁蒼老(合)。尤其是三、四兩句,上句承上聯“國破’的現實,下句啟下聯“恨別”的苦境,可謂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宋人司馬光說:“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而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云云,‘ 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
他皆類此,不可遍舉。”(《續詩話》)。的確,言簡意賅,語言精煉正是本詩的特色,也是詩人一貫的創作風格。
“白頭”,因憂時感事而愁白了頭發;“搔更短”,從表現心理的典型動作上寫他心煩意亂的情狀。“渾欲不勝簪”,頭發越搔越少,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鮑照《擬行路難》之十六有“白發零落不勝簪”句,詩人化用此句,抒寫他的懷家憂國之情,更顯深沉、哀痛。
全詩緊扣“望”字,層層深轉,情景交融,曲折細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余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注釋
⑴國:國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舊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⑵城:長安城。草木深:指人煙稀少。
⑶感時: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濺淚:流淚。
⑷恨別:悵恨離別。
⑸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指安史之亂的戰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⑹抵:值,相當。
⑺白頭:這里指白頭發。搔:用手指輕輕地抓。
⑻渾:簡直。欲:想,要,就要。不勝:受不住,不能。簪:一種束發的首飾。古代男子蓄長發,成年后束發于頭頂,用簪子橫插住,以免散開。
譯文
國都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
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
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
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至德二載(757)三月。頭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進長安,“大索三日,民間財資盡掠之”,又縱火焚城,繁華壯麗的京都變成廢墟。八月,杜甫將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靈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淪陷后的長安,至此已逾半載。時值暮春,觸景傷懷,創作了這首歷代傳誦的五律。
名家點評
宋·司馬光:古人為詩,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詩人唯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恨別鳥驚心。”“山河在”,明無馀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比,不可遍舉。(《司馬溫公詩話》)
宋·方回:此第一等好詩。想天寶、至德以至大歷之亂,不忍讀也。(《瀛奎律髓》)
明·鐘惺:所謂“愁思看春不當春”也(“感時”二句下)。……此句爛熟,入口不厭,于此見身份(“烽火”二句下)。(《唐詩歸》)
明·梅鼎祚:劉云:更深更長,乃不及此。(《李杜二家詩鈔評林》)
明·周珽:氣渾語楚。(《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明·徐用吾:子美此詩,幽情邃思,感時傷事,意在言外。(《唐詩分類繩尺》)
清·吳喬:“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極平常語,以境苦情真,遂同于《六經》中語之不可動搖。(《圍爐詩話》)
清·何焯:起聯筆力千鈞。……“感時”心長,“恨別”意短,落句故置家言國也。匡復無期,趨朝望斷,不知此身得睹司隸章服否?只以“不勝簪”終之,凄涼含蓄。(《義門讀書記》)
清·張謙宜:《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側串乃見其妙。(《絸齋詩談》)
清·紀昀:語語沉著,無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瀛奎律髓匯評》)
清·沈德潛:“濺淚”、“驚心”轉因花、鳥,樂處皆可悲也(“感時”二句下)。五、六,直下(“烽火”二句下)。(《唐詩別裁》)
清·浦起龍:溫公說是詩有人物散亡,意在言外之嘆。趙汸說是詩明照應相生、引伸作法之端。其實詞旨淺顯,不須疏解。(《讀杜心解》)
清·吳汝綸:字字沉著,意境直似《離騷》。(《唐宋詩舉要》)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春望》杜甫】相關文章:
春望杜甫12-05
杜甫《春望》11-30
《春望》杜甫02-04
杜甫《春望》教案12-20
古詩春望杜甫03-23
杜甫古詩《春望》08-01
杜甫《春望》鑒賞及答案12-02
杜甫《春望》原文及譯文05-23
杜甫《春望》分句賞析12-11
春望杜甫原文、注釋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