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憶李白》杜甫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日憶李白》杜甫,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
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
重與細論文。
譯文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的詩思瀟灑飄逸,豪放不拘,詩風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秀飄逸之風。
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什么時候才能一起喝酒,與你慢慢品論文章呢?
注釋:
1、飄然,高超之意。思(sì),指才思。不群,不同于一般人。謂白才思超群。二句對仗工巧。“白也”對“飄然”,白是人名,飄是風名,自可對偶。又連用也、然、無、不四個虛詞,搖曳生姿,遂使“詩仙”李白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清新,自然新鮮,力避陳腐。俊逸,飄逸灑脫,不同凡俗。庾開府,即庾信,字子山。南朝梁代著名詩人,后入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稱“庾開府”。鮑參軍,即鮑照,字明遠。南朝劉宋時著名詩人,曾為前軍參軍,掌書記之任,故稱“鮑參軍”。二句以兼擅庾、鮑之長盛贊李白之詩。
3、渭北,渭水之北,借指長安一帶,為杜甫所在地。江東,泛指長江以東地區,即今江蘇南部與浙江北部一帶,為李白當時所在地。二句互文見義,寓情于景,寫二人天各一方,彼此都深相懷念之情。
4、樽,酒器。論文,即論詩。六朝以來,有所謂文筆之分,而通謂詩為文。李杜同游齊魯時,曾互相討論作詩的甘苦心得,今別后追思,倍加神往。一個“重”字,隱含以前已相與論過;一個“細”字,暗示別后另有所悟,亟思重與論之。
杜甫詩鑒賞:
杜甫同李白的友誼,首先是在詩歌上結成的。這首懷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寶五年(746)或六年(747)春杜甫居長安時所作,主要就是從這方面來落筆的。
開頭四句,都是對李白詩的熱情贊美。首句稱贊他的詩冠絕當代。第二句是對上句的說明,是說他之所以“ 詩無敵”,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異不凡,因而作出的詩,超凡脫俗,無人可及。繼而贊美李白的詩象庾信那樣清新,象鮑照那樣俊逸。庾信、鮑照都是南北朝時的著名詩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鮑照劉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這四句,筆力雄健,熱情洋溢,首聯的“也”、“然”兩個語氣助詞,不但加強了贊美的語氣,也加重了“詩無敵”、“思不群”的力量。
清代楊倫評此詩說:“首句自是閱盡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讓一頭地語。竊謂古今詩人,舉不能出杜之范圍;惟太白天才超逸絕塵,杜所不能壓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杜詩鏡銓》)這話說得很對。對李白奇偉瑰麗的詩篇,杜甫在題贈或懷念李白的詩中,總是贊揚備至。從此詩坦蕩真率的贊語中,也可以見出杜甫對李白詩是何等欽仰。這不僅表達了他對李白詩的無比喜愛,也體現了他們的誠摯友誼。
這四句是由憶其人而憶及其詩,贊詩也就是憶人。但作者并不直接憶人,而是通過第三聯寫離情,自然補明。這樣處理,不但簡潔,還可避免平鋪直敘,而使詩意前后勾聯,曲折變化。
表面看來,第三聯兩句只是描繪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江東”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帶地方。“春天樹”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實敘出,分開來看,兩句都很一般,并沒什么奇特之處。但作者把它們組織在一聯之中,卻自然形了一種奇妙的緊密的聯系。也就是說,當詩人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之時,也正是李白在江東思念渭北的詩人之時;而作者遙望南天,只看見天邊的云彩,李白翹首北國,所見也只有遠處的樹色,又自然顯出兩人的離別之恨,好象“春樹”、“暮云”,也帶著深重的離情。故而清代黃生說:“五句寓言己憶彼,六句懸度彼憶己。”(《杜詩說》)回憶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設想二人分別后的情形和此時的種種情狀,這當中該有多么豐富的內容。這兩句,看似平淡,實則每個字都精雕細琢;語言非常樸素,含蘊卻極豐富,是歷來傳頌的名句。清代沈德潛稱它“寫景而離情自見”(《唐詩別裁》),明代王嗣奭《杜臆》引王慎中語譽為“淡中之工”,都極為贊賞。
上面將離情渲染得極深極濃,這就自然引出了末聯的熱切希望:什么時候才能再次歡聚,象過去那樣,把酒論詩啊!把酒論詩,這是作者最難忘懷、最為向往的事,以此作結,正與詩的開頭呼應。說“重與”,是說過去曾經如此,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悵惘更為悠遠,加深了對友人的懷念。以“何時”作詰問語,把渴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達得更加強烈,使結尾余意不盡。
清代浦起龍說:“ 此篇純于詩學結契上立意”(《讀杜心解》)。全詩以贊詩起,以“論文”結,由詩轉到人,由人又回到詩,轉接自然,通篇始終貫穿著一個“憶”字,把對人和對詩的傾慕懷念,結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表現得深厚無比,情韻綿綿。
賞析:
天寶四載(745)秋,杜甫與李白相別于山東兗州。不久,李白去江東漫游,杜甫赴長安求仕。這首詩是天寶五載春,杜甫在長安懷念李白而作。上四句,盛贊李白詩才;下四句,抒發對李白的深切懷念。結構謹嚴,情深意摯,全詩始終貫穿一個“憶”字。把對李白其人的深切懷念與對李白其詩的傾慕贊揚,水乳交融在一起。而對李白其人的懷念,又突出了一個“詩”字。由盛贊其詩始,以渴望“重與細論文”終,承接緊密,前后呼應,轉折自然,情景相生,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春日憶李白》杜甫】相關文章:
杜甫詩詞《春日憶李白》的詩意賞析06-14
《春日憶李白》翻譯賞析06-19
李白與杜甫05-07
杜甫和李白的關系03-23
李白和杜甫的友誼03-31
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04-17
李白和杜甫的簡介06-22
李白與杜甫的詩歌交誼02-25
浪子李白與情圣杜甫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