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月夜》賞析
《月夜》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作者被禁于長安時望月思家之作。此詩借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杜甫的《月夜》賞析,歡迎閱讀!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②濕,清輝③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④,雙照⑤淚痕干!
【注釋】
①鄜州:現陜西省富縣。
②云鬟:婦女的鬢發。
③清輝:指月光。
④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
⑤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簡析】
這首詩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攜家難鄜州,自己投奔靈武的肅宗行在,被叛軍擄至長安。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 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之“孤獨”凄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月夜》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月夜》賞析11-28
月夜杜甫全詩賞析05-29
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及賞析12-11
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及賞析10-09
唐詩《月夜》杜甫拼音版及賞析06-12
杜甫《月夜憶舍弟》意境賞析04-16
月夜全詩、意思及賞析唐代杜甫01-06
杜甫詩詞《月夜憶舍弟》的詩意賞析10-03
杜甫寫景的詩《月夜》及賞析(精選10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