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題揚州禪智寺杜牧詩詞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題揚州禪智寺杜牧詩詞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題揚州禪智寺
杜牧 唐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注釋】:
①禪智寺:又名竹西寺,在今揚州東北。《明統志》:“揚州府:禪智寺在府城東一十五里,本隋煬帝故宮,后建為寺。”按,寺廢,建為磚瓦廠。
②白鳥:白羽之鳥。如鶴鷺之類。《詩經·大雅·靈臺》:“白鳥翯翯。”
③竹西:在揚州甘泉之北。后人因杜牧此詩所詠處筑亭,名曰竹西亭,又稱歌吹亭。
譯文
雨過后一只蟬在聒噪,松桂飄蕭氣候已交秋。
青苔長滿臺階,白鳥故意遲留。
暮靄已生深樹,斜陽漸下小樓。
誰知這條寂靜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華的揚州。
賞析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從“蟬”和“秋”這兩個字來看,其時當為初秋,那時蟬噪本已嘶啞,“一蟬噪”,就更使人覺得音色的凄咽;在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也露出了蕭瑟秋意。詩人在表現這一耳聞目睹的景象時,用意遣詞都十分精細。“蟬噪”反襯出禪智寺的靜,靜中見鬧,鬧中見靜。秋雨秋風則烘托出禪智寺的冷寂。
接著,詩人又從視覺角度寫靜。“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臺階長滿青 苔,則行人罕至;寺內白鳥徘徊,不愿離去,則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鳥,似乎是所見之物,信手拈來,卻使人倍覺孤單冷落。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從明暗的變化寫靜。禪智寺樹林茂密,陽光不透,夕陽西下,暮靄頓生。于濃蔭暮靄的幽暗中見靜。“斜陽下小樓”,從暗中見明來反補一筆,頗得錦上添花之致。通過暮靄深樹,看到一抹斜陽的余輝,使人覺得禪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這畢竟是“斜陽”,而且是已“下小樓”的斜陽。這種反襯帶來的效果卻是意外的幽靜,格外的冷清,分外的沉寂。
至此,詩人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禪智寺的幽靜,似乎文章已經做完。然而,忽又別開生面,把熱鬧的揚州拉出來作陪襯:“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禪智寺在揚州的東北,靜坐寺中,秋風傳來遠處揚州的歌吹之聲,詩人感慨系之:身處如此歌舞喧鬧、市井繁華的揚州,卻只能在靜寂的禪智寺中凄涼度日,“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傷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寫景中暗含著詩人多少身世感受、凄涼情懷。
詩名《題揚州禪智寺》,“題”:書寫,題署,題名其上。“揚州禪智寺”:【禪智寺又叫上方禪智寺,上方寺,又名竹西寺,故址在揚州東門外月明橋北。禪智寺原為隋宮,后改建為寺。禪智寺自唐以來,是詩人盤桓的地方,眾多有關禪智寺的詩篇,使禪智寺名聲益振。1853年禪智寺毀于兵火。今在古運河邊建設“禪智碼頭”,留下“禪智寺”字樣。】也就是說,杜牧把這首詩題寫在揚州的禪智寺里了。
按《唐詩鑒賞辭典》里介紹:【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杜牧的弟弟“杜顗yi3”患眼疾寄居揚州禪智寺。當時,杜牧任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得知消息,即攜眼醫石生赴揚州探視。唐制規定:“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離職。】也就是說杜牧這次到揚州來,是來看望患眼病的弟弟。杜牧之前在833-835年呆在揚州,這次是離開揚州兩年后,再次來到揚州。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呢?
分析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字詞典故 “蟬噪zao4”:蟬聲喧聒guo1,吵鬧。(南朝 梁 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飄蕭”:飄零蕭瑟,頭發稀疏貌。(杜甫《義鶻gu3行》“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人生許與分,只在顧盼間。”)在杜甫的這首詩里,講了一個關于一只講義氣的“鶻”的故事,鶻是一種鷹類猛禽。“松桂”:松樹和桂樹。(高適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當時以松樹搭配桂樹作為行道樹應該是比較常見。高適這里的“東山”,應該是指東晉謝安的“東山再起”的內涵。
鑒賞
杜牧說,一場雨后,只剩一只蟬在鳴叫。這是一個松樹與桂樹飄蕭的秋天。
為什么要在“字詞典故”里把“飄蕭”和“松桂”的可能意思和出處寫得如此清楚呢?因為杜牧似乎并不是想簡單地表述“禪智寺”的靜。首先他來到這里幫助弟弟,自然是兄弟義氣了。而因為來探視,杜牧不得不離職,所以也算是來到了“松桂足”的“東山”之地,等待將來再起了。
另外,835年十一月,長安發生了“甘露事變”,牽連被殺的人很多。杜牧當時在洛陽,躲過了一劫。為什么說他躲過一劫呢?因為杜牧26歲的時候,被授以“弘文館校書郎”,屬于“門下省”。而“甘露事變”中,中書省,門下省被殺的人最多。雖然事隔兩年,可是宦官“仇士良”依然在掌權。所以杜牧很可能是出于安全考慮,索性洛陽這個官也不做了。到更遠的地方蟄伏。如果確實有這層意思的話,那么杜牧的這兩句“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就更有意義了,一場風雨之后,只剩他一只蟬在叫了。這是一個他不得不暫且歸隱,等待東山再起的秋天。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字詞典故 “階砌qie4”:臺階。(三國 魏 卞蘭 《許昌宮賦》“修欄蔭于階砌,崇棟拂乎旻蒼。”)“白鳥”:白羽的鳥。這里可能是鷺。(唐 劉長卿 《題魏萬成江亭》“蒼山隱暮雪,白鳥沒寒流。”)。“遲留”:停留;逗留。(漢 王充 《論衡狀留》:“賢儒遲留,皆有狀故。”)
鑒賞
杜牧說,青苔布滿了臺階,白色的鳥兒故意遲遲在此停留。
杜牧這里所說的“階砌”除了指眼前之景,很可能也是影射長安皇宮之內的雕欄玉砌。至于白鳥,就是他自己了,故意在此停留。“王充”不是說了嗎,“賢儒遲留,皆有狀故”。杜牧是一個政治敏感的人,他寫的這首詩一直讓我想起王維在安史之亂中,被囚禁于洛陽菩提寺中,寫的那首《凝碧.池》。那首詩后來可是救了他一命,說明他雖然被迫做偽官,心里還是想著朝廷的。而此時,杜牧這首詩是題寫在揚州禪智寺的,或者將來也會有用處的考慮。下面四句,他筆鋒一轉,又轉向他的揚州情結了。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賞析
杜牧說,此時,暮色的霧靄從深暗的樹林中生出來,而夕陽漸漸地下到了小樓下面。
杜牧的《山行》有一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有不少人都誤為“深處”。事實,“生”字是很形象的,白云是山上生出來的,暮靄是深樹里生出來的。還有像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都是非常生動形象的。而“夕陽下小樓”,這個“下”字,事實也可以擬人化地解釋為走下小樓。因為杜牧這“小樓”似乎并不是禪智寺里的建筑物了,他在看“暮靄生深樹”的時候,可能目光已然望到寺廟之外了,而那小樓很可能已經是揚州城里的小樓了。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字詞典故 “歌吹”:歌唱吹奏。(《漢書 霍光傳》“引內昌邑樂人,擊鼓歌吹作俳倡。”)“俳倡”的意思是:俳優倡伎。
鑒賞
誰又知道我在竹西路這里呢?那歌聲與吹奏聲悠揚的地方已經是揚州了。
揚州在杜牧的心靈深處是留下深深的烙印的,后來他在《遣懷》一詩中寫道“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而在寫本詩的時候,他才離開兩年,能不想嗎?因為揚州有一位他曾經割舍不下的豆蔻女子,他在《贈別二首》中寫道“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如今他人近在咫尺了,卻沒有去看望她,也許這首詩也是在為自己這樣的行為做個辯白吧。“歌吹是揚州”,“歌吹是揚州”,杜牧又回想起以前在揚州的生活了,看來這段感情對他來說真的很深。
我想本來在揚州禪智寺題詩的人就不少,杜牧可能也是自己找面墻,找根柱子或者哪里題上去的吧。將來或者可以為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對情人的深情做個見證吧。
《題揚州禪智寺》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文宗開成二年(837)秋。杜牧時年三十五歲,任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杜牧的弟弟杜顗患眼疾,暗無所視,寄住在揚州城東的禪智寺。杜枚告假,從洛陽帶了眼醫石公集前去探視。此詩便作于此時。唐制規定: “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杜牧這次即因告假逾百日而離職。
《題揚州禪智寺》作者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題揚州禪智寺杜牧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金谷園杜牧詩詞注釋及賞析07-25
題烏江亭杜牧賞析12-02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杜牧07-22
杜牧《題烏江亭》的賞析與譯文11-28
《蟾宮曲·題金山寺》古詩詞賞析10-24
盧綸古詩詞《題云際寺上方》賞析10-11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杜牧唐詩鑒賞03-11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杜牧原文鑒賞09-03
杜牧的詩詞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