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范仲淹的鑒賞
范仲淹的《蘇幕遮》是非常經典的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蘇幕遮范仲淹的鑒賞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原文
蘇幕遮①
碧云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②
追旅思,③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段四仄韻。
②黯:形容心情憂郁。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創作背景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朝進士。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 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杰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范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
鑒賞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云天,黃葉地”二段,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秋色連波”二段,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段復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段,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如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的《清平樂》:“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鄉魂”二段,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段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明月樓高”段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發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段,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蘇幕遮范仲淹的鑒賞】相關文章:
范仲淹的蘇幕遮的意象及鑒賞01-22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全文及鑒賞07-20
范仲淹的蘇幕遮譯文09-20
蘇幕遮范仲淹教案06-03
蘇幕遮懷舊范仲淹09-11
蘇幕遮范仲淹翻譯07-01
蘇幕遮范仲淹拼音01-04
《蘇幕遮懷舊范仲淹》教案07-02
范仲淹《蘇幕遮》翻譯賞析06-13
蘇幕遮范仲淹翻譯及注釋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