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滄海》與碣石山
引導語:《觀滄海》一詩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德勝回師中途經(昌黎)碣石山登山觀海所寫。今天我們來解析一下這首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⑻蕭瑟:樹葉被秋風吹的聲音。
⑼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幸。
⒁甚:非常。
⒂至:極點。
⒃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樂府歌結束用語,不影響全詩內容與感情。意為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4]
白話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幸運,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曹操作為漢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深遠,也極富爭議,歷代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東漢末年,漢家王朝衰微,群雄爭霸,逐鹿中原。曹操憑借其文韜武略,智勇全才,聯袁紹伐董卓、滅“黃巾”、打袁術、破陶謙、滅張邈、戰呂布、最后打敗袁紹,平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東征遼西柳城(今遼寧朝陽一帶),消滅了收留袁紹兒子的少數族烏桓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的詩歌造詣極高,所有作品悲涼雄渾,氣勢磅礴,字字千鈞,絕唱千古。在他的獎掖提攜下,周圍聚集了一批優秀文人,出現了著名的“建安文學”,這在中國詩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觀滄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東征烏桓得勝班師時登臨碣石山所寫的詩,是他著名詩作《步出夏門行》第一首。曹操的詩多慨嘆人生或寫人生哲理,而描寫大自然,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眼前所見真實景物,抒發自己澎湃激情與豪情壯志的詩篇《觀滄海》卻是獨一無二的。詩歌天然渾成,靈感神來,純凈無暇,聲振寰宇。就觀海詩詞而言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那么,曹操“東臨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這個問題被歷來的研究者所爭論。一說是今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一說是在山東省無棣縣碣石山,還有學者認為是在樂亭縣東南沿海沒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沒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關孟姜女墳說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飽學古今的專家,皆引經據典,有理有據,讓一般讀者莫衷一是。筆者不是專家學者,對文史沒有深入的研究,僅是一位詩歌愛好者,非常喜歡曹操的詩歌,又因生長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對曹操的《觀滄海》一詩有特殊的感情。對學界關于碣石究竟在何處的問題也十分關注。我縣已故文史專家、散文家董寶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對這一命題多有論述,結論也十分明確。筆者僅在此基礎上結合對歷史資料的閱讀、對《觀滄海》一詩的理解,以及對碣石山及周邊地理地貌的了解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觀滄海》的歷史解讀
《觀滄海》一詩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德勝回師中途經(昌黎)碣石山登山觀海所寫。這并非臆測推斷,而是通過歷史記載與詩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結論。《三國志》卷一《魏書一》用了簡練的文字記錄了曹操東征烏桓的過程,這段文字記載中有幾個要點值得關注:
第一、東征烏桓的出發地與凱旋而歸的目的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官渡之戰”曹操打敗袁紹,北方基本平定。但袁紹的兒子投奔烏桓首領蹋頓,擾亂邊境,劫掠軍民,復圖冀州。為徹底消除北方邊境隱患,以全力以赴統一南方,曹操采納謀士郭嘉的建議,決定出奇兵東征烏桓。之前,即“春二月”他在“鄴”(今河南安陽與河北臨漳縣境內)總結“平叛”十九年的豐功偉績,論功行賞,定功行封。“夏五月”東征大軍是從“鄴”(今河南安陽北與河北臨漳縣境內)出發,經“易”(今保定易縣一帶)“秋七月至無終”(今天津薊縣一帶)這一路線正好穿越今河北省的腹地冀中平原,而回程“十一月至易水”次年初“還鄴”。往返均在今河北省境內,與山東無棣的“碣石山”(馬谷山)相去甚遠。
第二、進軍線路的改變。“秋七月”(公歷8月),正是海河流域的多雨季節,經常洪水肆虐。“大水,傍海道不通。”遂請出當地名士田疇問計,田疇作向導,引軍出盧龍塞(今遷西喜峰口)經承德地區奔往今遼寧凌源一帶又南下(今遼寧建昌縣南)白狼山,曹操在白狼山上指揮了與烏桓軍隊最大的一場戰役,大勝烏軍,其首領蹋頓及“各王”被斬。取得了東征烏桓的決定性勝利。這一情節說明,曹軍原計劃的進軍路線是“傍海道”(遼西走廊),因大水不通,為把握戰機,才出盧龍塞,開山辟路五百里,如天降奇兵突然出現在敵軍面前,取得了戰術上的主動。因此曹操東征的去程沒有經過碣石山。
第三、班師必經(昌黎)碣石山。曹操東征烏桓,白狼山一戰,曹軍大敗敵軍,蹋頓與諸王被斬,軍民二十余萬歸附,唯獨袁紹二子、及叛逃烏桓的遼西、北平貴族逃到遼東地區。曹操并未追繳,料定遼東郡的公孫康會將二人斬首,以求平安。此間,曹操大軍整編烏桓降軍,追繳殘余,九月班師。《三國志》給出的曹軍班師路線只是從“柳城”至“易”,并未提到具體路徑。于是,就有人引經據典地推測,曹軍班師的路線為“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馀里”,以推翻回程走遼西走廊的論斷。其實,這是很荒謬的。
曹軍班師,必走遼西走廊。其原因有三:一是攻克烏桓后須收復被占領的失地。當時,幽州是曹操統治的一個州。曹軍來時的路是塞外,不歸幽州管轄。而白狼山以南錦州以西的遼西走廊正是幽州轄區,是曹操的領地。也是原來袁紹之子袁熙的地盤。這一地區正是袁氏兄弟勾結蹋頓侵擾邊境的踏板和根據地,曹軍東征之初選擇這一路徑正是要順路平復此地。來時未果,回程兼得,何樂不為?二是大軍在塞北作戰條件艱苦,環境險惡,南下百里的遼西走廊,則是地勢開闊、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花果之鄉。曹軍奔襲烏桓的北路是崇山峻嶺的塞外,人煙稀少,糧草匱乏。況道路崎嶇,為突出奇兵,糧草輜重沒有同時跟進。打敗烏桓后,后勤供給嚴重缺乏。“曹瞞傳曰:時寒且旱,二百里無復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可見當時軍隊的困難情況。這樣的條件下,如再走塞外的荒寒之地,已擴充的二十萬軍隊以及隨隊返遷的十萬幽州民眾則會被餓死渴死。而走遼西走廊,即近路、又可以收復自己的地盤,安頓地方,又有豐饒的物產、水源,后續的供給也因秋季到來雨季過去,傍海大道的通行而銜接上的,故此路是無二選擇。三是游覽沿海名勝。遼西有秦始皇求仙入海處(秦皇島)及秦皇漢武登臨的碣石,曹操與秦皇漢武品性相似、膽略相近、志向相同。肯定對先人之足跡趨之若鶩,況碣石山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地理標志之一,對于文化巨匠和杰出領袖人物的曹操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認為,遼西走廊的“傍海道”是曹操東征班師的唯一選擇,按地理環境來說,那時的“傍海道”,應該就是現在的205國道的大致走向。因此,必須路過昌黎碣石山,登山觀海攬勝、抒發東征大捷、平定北方、成就一統霸業的壯志豪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時間點的契合。曹軍東征的時間是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陰歷五月從“鄴”出發,七月至“無終”,八月“白狼山”大戰告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還”“十一月至易水”,從上述時間連接上看,曹軍班師走遼西走廊,從“柳城”(朝陽)到碣石山不過五百多里路程,道路并不難走,當時的行軍進度需要十多天的時間,應該在陰歷九月中下旬到達。此時,正是碣石山地區秋高氣爽、日麗天藍、五谷豐登、魚肥蝦美、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碣石山是出東北關塞進入冀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勢雄奇峻拔,名貫古今。又距渤海岸邊很近,是登山觀海攬勝的絕好去處。兩個月緊張艱苦的行軍作戰,鞍馬勞頓、人困馬乏,需要駐軍休整,碣石山下也是絕好的營地,進可攻退可守,山海之間有肥沃的平原,糧草供給便利。在部隊休整期間曹操登山觀海,賦詩抒情便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步出夏門行》這一組詩,是曹操詩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杰作。這組詩的寫作背景就是東征烏桓之后,曹操連續取得了平定北方梟雄的勝利,志得意滿,功績卓著,豪情萬丈的藝術表達。其每首詩最后一句的“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并非無意義的詠嘆,而是在取得了多少次冒險的戰爭勝利之后,對其命運之“幸”的詠嘆。這一組詩從“東臨碣石”開始一直寫到冬天到達易水的“河朔隆冬”。乃作者抒發冒險東征之后得勝還朝、進而圖謀一統天下的壯志豪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神龜雖壽”等均是這一情懷的表達。這就進一步佐證了《觀滄海》的歷史背景。
二、觀滄海的現實解讀
帶著勝利的喜悅與豪情,曹操登上了雄奇險峭的碣石山。秋風習習,松濤陣陣。放眼望去天空遼闊,水天相接,煙波浩渺。近處,山島、樹木、水草滿目蒼翠,清新怡人。此情此景,與曹操激情澎湃的心情產生了共鳴,一首響徹千古的詩篇產生了。
《觀滄海》一詩描繪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實可見。但許多研究者解讀不一,尤其是對曹操“東臨”之碣石究竟在何處,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我不知道這些爭論者是否曾經來到碣石山親身體驗或考察,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對《觀滄海》一詩的詩句和意境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看那些爭論文章時,覺得真是漏洞百出。其實只要金秋時節登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眼前展現的景象與《觀滄海》逐句比較,就會讓人恍然大悟———曹操東臨之碣石不在別處,非這里莫屬。
筆者是土生土長的昌黎人,多次在各種季節登上碣石山,對《觀滄海》中的景象有親身感受。也對這片土地有深入的了解。結合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談一下見解,僅供參考。
第一、碣石山的地理地貌概況。碣石山海拔高度近700米。距海岸線是15公里左右。乃燕山山脈的余脈,非常特別的是,燕山山脈的走向大致是東西向的,而碣石群峰卻是南北(稍偏西南)向的,遠遠看去,像一隊奔馳的駿馬從燕山大本營一路沖來,也許是看到了前面有大海擋路,到昌黎縣城這兒戛然而止,頓時凝固在那里,統帥是位高大威武的將軍,他就凝固在了群峰中間,成為了挺拔險峻的碣石主峰仙臺頂。而當你乘漁船出海,走上幾海里回頭看時,陸地不見了,但碣石山還清晰可見,它又像一艘破浪遠航的巨船在蒼天與大海之間航行。然而它卻是靜止的,幾千年來,為海上航行的人指示著方向。碣石群峰千姿百態、層巒疊嶂、峰峰險峭。山下平原平坦肥沃、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降水適中,適合多種植物生長。
第二、《觀滄海》詩中的景物與碣石山景物完全吻合。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句可以解讀其言外之意,應該是碣石山并不矗立海邊,而離海邊有一段距離。如果碣石就在海邊,何用強調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直接站在海岸就可以觀海了。接下來“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應該是上午的景象,因為曹操登上碣石山頓覺視野開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光山色。水何澹澹,是指水面遼闊,水波蕩漾,此時太陽應該在東南上方的位置,陽光直射海面,海面上蕩漾著粼粼的波光。沒有風,海水基本是平靜的。
據有關資料記載,東漢時期,昌黎沿海海岸線要比現在的海岸線靠西五公里左右,如果屬實,碣石山距海邊的距離大約應在十二公里左右。筆者沒有證據去考證這一說法,但因老家住在大蒲河鎮焦莊村,是昌黎沿海距海邊最近的一個村,僅1.5公里,我就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就我對那里的地理地貌熟知情況認為,很久以前,那里曾經是海底或潮間帶。其原因是,我們村的周圍,全是海水浸泡過的
鹽堿地,六十年代修通洋河灌渠引水種植水稻,之前什么農作物都長不好,有很多地方甚至鹽草都不長,表面長一層鹽皮或白色的堿,這種地方叫“咸鹽灘”,我們村東就是大片的咸鹽灘。我小的時候,家家戶戶每年都要在咸鹽灘上刮鹽土,然后淋成鹽水,再用火熬成雪白的細鹽以供食用。現在昌黎和撫寧交界的兩個蘇鐣子村,就是古代燒鹽的地方。“鐣子”就是熬鹽用的大鍋。沿海地區以前建房的房頂沒有用瓦的,全都是平房,房頂上用“堿土”作“防水”,這種土是在咸鹽灘上挖出來的,顏色是灰褐色,里邊摻雜著白色的貝殼,這種土經踩實曬干后很堅硬,不滲水。應該是海底沉積層。里邊的貝殼是圓形的,殼兒很厚,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這種圓形白色厚殼的貝類類似樂亭縣以南海域的青蛤,又不完全相似,現在的海里已經沒有這樣的品種了,應該是古代的。這就說明,很久以前這里就是海底,現在的海岸線是后來地面上升退下去的。如果一千八百年前的海岸線確實是在現在的海岸線西5公里范圍內,那么,曹操觀滄海時見到的大海的景色比現在的要真切而壯闊的多。不過,滄海桑田、地質變遷是漫長的過程,千百年僅是短暫的一瞬。有些地質事件無可考,無充足的證據,不可妄論。
“山島竦峙”的景象在碣石觀海的場景中也是現實存在的。站在碣石山上,從“水何澹澹”的海面將目光收回,就會看到“山島竦峙”的景象。碣石山余脈分布在主峰東西兩側,可謂群山環繞。西面是鳳凰山脈,東側則有五峰山、香山、桃花山、晾甲山、小東山、野湖山、樵夫山……南北綿延數十里的小山脈有近百座,這些山峰,雖然不高(海拔二三百米)亦皆挺拔險峻,姿態各異又表理相同。相互之間,竦峙呼應,形同兄弟,近則咫尺之間,遠則十幾里之內。有些距海岸很近,當時周邊多沿海濕地,淡水湖泊坑塘較多,在碣石山上看去是山似島,再往遠處望去,北戴河蓮蓬山清晰可見,如在近前,更似海島一般。而北方的燕山東部群峰也可盡收眼底。山島竦峙之景,至今應未曾改變,但水的相應減少海面的退卻,可能島的概念受到了影響,而山則依然如故。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更拉近了眼前的景象。這一句詩是兩個層次,“樹木”和“百草”不是混合的,而是相連的兩個區域。碣石山下土地肥沃,半山腰及山腳的坡地最適合各種樹木的生長,有的山上全被樹木覆蓋。如今是久負盛名的花果之鄉、葡萄之鄉,當年肯定是蒼松翠柏、喬木灌木雜樹叢生,極其繁茂。再往遠處,就是沿海濕地,大片的水草青碧連天,尤其是蒲草和蘆葦用“豐茂”描述甚為恰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未開發之前昌黎沿海還部分保有這樣的景象。如今水的減少、天然濕地被開墾為稻田、養蝦場或搞起各類建筑等使濕地大量減少,大面積的蒲草蘆葦及其他水草越來越少了。從地名上也能看得出沿海濕地的面貌,比如葛條港、大蒲河、小蒲河、草場莊、茂道莊等等。這些村莊建村大約在明朝中期,從村名上看,是低洼多水長滿蒲草、茅草的地方。而陽歷十月份,正是這些水草成熟茂盛的時節。近代如此,1800年前“百草豐茂”的景象就不言而喻了。
俄而,秋風乍起,登山者汗跡未消,頓覺寒意陣陣,“秋風蕭瑟”之感浸透肌骨。碣石山的十月(公歷)是秋分、寒露時節,暑寒交替,山下秋風送爽,山上秋風蕭瑟,這與季節特征十分吻合。而這種蕭瑟之感,非在高山之巔是很難頓然感覺得到的。
風起潮涌,景色陡變。在飽覽天高海闊、滿目蒼翠的景色之后,再看大海,“水何澹澹”的寧靜浩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壯觀的“洪波涌起”的景象,巨浪翻滾、驚濤拍岸,一浪緊接一浪,如萬馬奔騰,千軍吶喊。這正是曹操人生境界在大自然中的形象展現,也是大海多維的性格及巨大能量與曹操獨特個性的高度共鳴。
進而,詩人的審美開始升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兩句詩,已非現實景象,而是來自于與現實景象產生了強烈共鳴的主觀情感。詩人瞬間靈感迸發,思維的觸角超越了山海草木真實的自然景觀,而是在廣闊宇宙遨游,聯想到日月星辰升落于大海的壯麗輝煌與建立豐功偉業、彪炳青史的壯志豪情渾然一體,遂有大氣磅礴、時空交錯、前后協詠的詩句噴涌而出。使全詩一轉對自然景象描寫的平淡,而呈現了出神入化的超凡震撼力和感染力。這如果不是站在高山之巔,頭頂藍天,俯瞰大海如君臨天下,是不會召喚出詩人如此氣吞山河的情感的。更不會感染后世近兩千年而不衰。也不會讓當今一位更偉大的人物,望著秦皇島外的滔天白浪感嘆:“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了。
寫到這里,我已不再想為那些“曹操東臨之碣石在何處”的無謂辯論多說什么。僅以此篇文章表達一下生于斯長于斯的碣石之子對碣石山的熱愛和一個詩歌愛好者對曹操這首《觀滄海》的淺薄體會。